自动识别技术在仓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识别技术在仓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星空小小生

中国条码网

自动识别技术在物流仓储中的应用

2004年,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总体上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而且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均从前八年的“物流热”中走出,渐趋转向以一种务实而审慎的态度来面对假如WTO以后的产业环境和市场条件。判断我国物流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在世界X围内的显著成长,外资物流企业投资的迅速增加,国内物流企业的理性发展,物流相关政策的逐步细化落实,都为中国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

2003年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特点:

2003年是中国物流业全面快速推进的一年。全社会对物流的认识更加深化,现代物流已纳入全国与各地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国物流业总增长迅速,逐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交通通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与物流相关的交通运输,信息通讯,仓储包装和配送等各行各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具体特点如下:

一、物流业高速增长,总体规模稳定上升

二、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显著提高,但仍不能满足要求

三、各地积极制定物流规划,部分省市进入实施阶段

四、物流企业扩X式发展,三元竞争格局初显

五、物流需求呈多元化、多行业、多层次、纵深化发展

六、物流标准化、信息话建设加快,但仍滞后与现实要求

七、物流管理体制有所改善,市场运行不规X

八、物流系统抗风险能力较弱

通过调研,发现物流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加强指导。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一是编码和识别技术的应用不普遍,许多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物流。即对物流信息的采集、记录、处理、传递、反馈等多采用沟通、人工计算、电子传真等方法,这使得物流管理部门对物品在传递过程中的各环节难以统筹运作和系统管理,无法实现系统优化和物品流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造成人力、运输工具、处理场地等资源浪费,并且很容易出错。二是物流条件参差不齐,缺乏规X ,缺乏评测和认证。三是公共平台的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与物流相关的电子政务平台还没有互通互联,如工商、税务、报关、商检、金融、保险等。这些平台的互联互通将会极大地促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发展。

图为2003年物流企业采用现代化物流技术的情况

0.00%10.00%20.00%30.00%40.00%50.00%

EOS(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BC(条码技术)

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DRP(配送需求计划)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

其他

仓储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因物流市场供需变化,我国的仓储业正在向社会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众多的仓储企业积极发展各项增值业务,组织业务流程,整合内外资源,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向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改变。当然,总体来讲,我国的仓储业水平还不高,布局不合理,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等现状还没有彻底改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对经济的时间要求更为严格,生产需要更贴近市场需求,要求订单的前置时间更短;同时,由于供应链的再造和缩短,许多原来由生产企业完成的环节,开始转向仓库。另外,不同货主、不同货物以及不同的流向,也造成了运输工具间的转换交接。这些因素都促成了仓库存储逐渐由静态向动态的方向发展,更多的仓库开始提供加工、配送等中心,越来越成为货物的流转中心。

仓储业的信息化主要是信息的自动识别,自动交换和自动处理。目前,信息技术在仓储企业受到高度重视,为数众多的企业正在着手进行仓库的信息化建设,但是,我国约有3万家左右的仓库,真正实现信息化的还不到5%,大量仓库仍以人工操作为主,作业效率相对低下,出错率较高,而且随着业务量的增大,数据录入的速度始终跟不上货物处理的速度,仓库存在极大的货物遗失或误发等事故隐患。

以下是对物流服务满意度调查:

生产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商业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通过调查,对3pl不满意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对3PL不满意的原因

调查表明,运作质量和物流信息成为企业对现行物流运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办法是引进自动识别管理系统。

条码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通常研究如何把计算机所需要的数据用符号表示出来,即条码的编码技术、印刷技术;以及如何将条码符号所表示的数据转变成计算机可自动采集的数据,即条码识读技术。要制作条码符号,首先要有编码规则,然后采用多种印刷方法或专用的条码印刷机打印出条码。要阅读条码符号所含的数据,需要一个扫描装置和译码装置。当扫描仪扫过条码符号时,根据光电转换原理,条和空的宽度就变成了电波流,被译码器译出,转换成计算机可读数据。

由此可见,条码技术是光电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印刷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条码技术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的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为物流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它具有以下特点:(1)简单;(2)信息采集速度快;(3)信息采集量大;(4)可靠性高;(5)灵活使用:(6)自由度大:(7)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

无线射频技术(RFID)是另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通常由电子标签和阅读器组成。电子标签内存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常以此作为识别物品的标识性信息。应用中将电子标签附在待识别的物体上,作为识别物品的电子标记。阅读器与电子标签可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互传信息,通常情况下是由阅读器向电子标签发送命令,电子标签根据收到的命令将内存的标识性数据回传到阅读器,这种通信是在无接触的方式下,利用交变磁场或电磁场的空间耦合以及射频信号调制与调解技术实现的。

就我国来将,BC(条码技术)的研究已日趋完善,国家已规定了BC技术的相关标准,各种印刷设备、扫描识别设备的研发已有了突破性的进展,BC完全可以运用到物流管理当中,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处理速率及准确度。发达国家商品条码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动结算;第二阶段是应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第三阶段是与贸易伙伴合作应用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我国目前处于第二阶段的初期,BC在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具有很大的潜力。

RFID单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它的核心是电子标签,阅读器是根据电子标签的设计而设计的。在应用中,电子标签有可能是海量的,并且是一次性使用的,一个电子标签目前为止最低价格是10美分,这对零售业来讲是难以接受的,这是其一。其二,截止到目前,国家标准化组织还未公布相关的基础性标准。我国目前采用的电子标签基本上是国外产品(频点不同,应用阻力较大)。且产业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制定RFID电子标签国家标准为时尚早。

因此,条码永远是属于大众的平民技术,而RFID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加灵活的生产供应方式。

以下是2003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条码/射频应用需求调查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