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与设计-第11章 详细设计(上)
系统分析与设计ch11

作業規劃作業規劃程式規格描述程式規格描述編碼編碼參數測試參數測試整合測試整合測試系統評估系統評估上線測試上線測試作業規格描述作業規格描述系統分析與設計ch1補充:瀑布模式(Waterfall model)新發展部分系統分析與設計ch118系統分析與設計ch139系統分析與設計ch141補充六個系統開發模式比較1.開發階段有清楚的定義,把整個問題範圍分解成若干個子問題,各子問題之開發可依序以瀑布模式進行,亦可平行進行再整合。
2.同上第2項。
3.開發週期反覆地進行。
同上1971漸增模 1.開發階段有清楚的定義,每階段均需考量完整的系統範圍,且各階段僅循環一次。
2.強調先有完整的設計與規劃,再進行編碼。
3.重視設計與規劃之文件。
4.一階段的完成需經驗證通過,才能進入下一階段。
1.使用者需求可完整且清楚地描述。
2.解決問題之知識(例如模式方法)可得到。
3.軟硬體之技術與支援沒問題。
1970瀑布模式主要特徵基本假設/適用情況年代模式1.上述各情況之綜合。
2.強調各開發週期之規劃與風險評估。
上述各情況均可1986螺旋模 1.系統開發階段無清楚之分野,且開發週期反覆地進行。
2.不強調先有完整的設計與規劃再進行編碼。
3.強調快速的完成雛型且盡早使用,以作為雙方需求溝通與學習的工具。
1.使用者需求無法完整且清楚地描述。
2.解決問題之模式或方法無法立即得到。
3.軟/硬體之技術與支援不確定。
1977雛型模式主要特徵基本假設/適用情況年代模式1.上述各情況之綜合。
2.強調反覆與漸增的開發,及各開發週期之規劃與風險評估。
3.強調流程、工作產出與專案管理。
上述各情況均可1998RUP 模式1.將開發工作分割並同時進行。
2.整合及系統測試不可分割,且各功能組都要執行。
1.需求可明確與完整地描述。
2.有足夠的人力參與。
3.團隊間有良好的溝通、資訊交換與專案管理。
1993同步模式主要特徵基本假設/適用情況年代模式發模式瀑布模式、漸增模式、雛型模式、螺旋模式、同步模式、RUP 模式針對大量交易處理之自動化,其處理程序及資訊需求是非常結構化的,且一經決定後就不常改變。
系统分析与设计_管理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10目 录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10.1 系统规划10.2 系统分析10.3 系统实施10.5 系统运行和维护10.6 系统分析10.4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概述系统开发过程管理将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方法引入:规范的定量的系统的系统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系统生命周期法什么是系统生命周期?一个信息系统从目标提出到系统设计、实现、应用直到最终完成系统使命的全过程。
系统生命周期法:在系统生命周期全过程分阶段进行开发管理。
基本思想:“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生命周期法开发过程的瀑布模型 提出要求第一阶段系统规划第二阶段系统分析第三阶段系统设计第四阶段系统实施第五阶段系统运行维护可行性报告系统需求说明系统设计说明已安装的完整信息系统运行的信息系统停止研制停止研制停止研制系统生命周期法 文档审核,保证系统质量,提高可维护性。
自顶向下,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 优点 划分阶段,降低了复杂性,提高可操作性。
难以适应需求变化,不支持反复开发。
阶段互相依赖,不能并行,开发周期长。
前期错误向后传递,修正代价高。
分析重于设计,设计重于编码!原型法什么是原型法?根据最初获得的用户基本需求,快速建立一个目标系统版本,即原型,然后根据用户评价修改提高原型,最终形成实际系统。
基本思想:“模拟原型,逐步完善”原型法开发过程 第一步识别基本需求第二步建立初始模型系统完成是第三步用户评价原型用户满意第四步修改和提高原型否原型法对于业务简单的小型系统,开发周期短 流程简单,简化分析和设计 缺点 优点 用户与开发者易于沟通,鼓励用户参与易忽略测试和文档,后期维护困难 要准确理解需求,不适合复杂系统 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易导致失控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系统生命周期法原型法THANK YOU!系统规划系统规划 提出要求第一阶段系统规划第二阶段系统分析第三阶段系统设计第四阶段系统实施第五阶段系统运行维护可行性报告系统需求说明系统设计说明已安装的完整信息系统运行的信息系统停止研制停止研制停止研制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制定开发战略结合组织战略,确定新系统使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3版课后答案第9章:详细设计

习题答案一、简答题1. 详细设计和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包括哪些基本工作?答:详细设计是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深入和细化,体系结构设计确定信息系统的宏观结构方案,详细设计则需要给出各子系统内部的设计方案,强调细节并指导实现。
详细设计的工作包括类与接口设计,功能逻辑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界面设计等工作。
2. 功能逻辑设计包括哪几部分的工作?答:功能逻辑设计包括分析用例的BCE类,以及用例功能逻辑分析与建模等工作。
3. 数据库设计分为哪几个步骤?答:包括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
4. 什么叫持久型类?答:指类的完整信息要在数据库中存储。
5 什么叫用户界面?用户界面设计包括那些工作?答:用户界面是对用户与系统之间进行交互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内容、布局、结构的总称,用户界面也叫人机界面、人机接口、人机交互界面等。
用户界面设计包括界面需求分析、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屏幕界面设计和编写用户手册等工作。
二、填空题1. 详细设计的工作包括(类和接口设计),功能逻辑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
2.PIM类模型的设计来源是(业务对象模型),而PSM类模型又来源于( PIM类模型)。
3.输入方式可以分为(批输入)和(联机输入)两种类型。
4.图形屏幕界面分为(注册界面)、(主控界面)、(数据处理界面)、(事务处理界面)四种类型。
三、选择题1.选择正确的(C)A:在设计阶段所设计的类一定能够找到对应的业务对象。
B:一般实体类有属性无操作。
C:一般控制类有操作无属性。
D:边界类需要设计人员重点设计。
2. (C)不属于类的三种基本类型。
A. 界面类B. 控制类C. 资源类D. 实体类3.用户界面(D)A:是信息系统客户的界面 B:反映信息系统功能C:也叫系统界面 D:分为输入界面、输出界面和混合界面答:1:C; 2: C;3:D;四、思考题1.简述PIM类模型在系统设计中的作用。
2.简述功能逻辑设计与需求分析阶段的功能分析的关系。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4版)第一章系统思想1、解释下列名词: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目的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相似性。
答:系统结构:一个系统是其构成要素的集合,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就是系统的结构。
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
系统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发展变化时表现出来的特点。
系统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表现出坚持趋向某种预先确定的状态。
人工系统的目标,实际上是事先确定的人为目标,这种目标是以关于对象的条件来定义的。
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突变性,是指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一种剧烈变化过程。
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自组织性是指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系统的相似性:相似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相似性是指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
第二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说明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管支持系统的各自特点。
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功能是:记录、保存精确数据,检索数据,计算,产生报表、账单。
特点有:支持日常运作,重复性强,逻辑关系比较简单,精确度要求高。
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
特点是:一是高度集中;二是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支持管理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以交互方式支持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主管支持系统:服务于组织的高层经理的一类特殊的信息系统,可以迅速、方便地以图文表格等多种形式提供组织的内外部信息,为经理的通信、分析、决策、组织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习题答案

第九章课后习题一、简答题1.详细设计和信息系统体系构造设计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包括哪些基本工作?答:详细设计是在体系构造设计旳基础上,深入到各子系统内部旳细节设计工作。
信息系统体系构造设计之后,需要着手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旳工作包括(1)业务对象模型设计(2)功能逻辑设计(3)类旳设计,类关系旳设计(4)类旳优化2.功能逻辑设计包括哪几部分旳工作?答:第一,提取功能用例波及旳类;第二,绘制功能逻辑类图;第三,分析交互信息,得出功能逻辑交互图。
3.数据库设计分为哪几种环节?4.什么叫持久型类?答:持久型实体类一般需要数据库技术实现。
采用对象数据库最直接,关系数据库最成熟。
系统中旳一种实体类,与数据库中旳一种关系表相对应。
5.什么叫顾客界面?顾客界面设计包括哪些工作?答:是人与机器进行交互旳操作方式,即顾客与机器互相传递信息旳媒介,其中包括输入和输出,也叫人机界面。
工作包括界面需求分析、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屏幕界面设计和编写顾客手册等工作,二、填空题信息需求系统特性业务需求处理需求1.业务对象模型设计、功能逻辑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
2.对象旳属性设计、关系设计3.批输入、联机输入。
4.注册界面、主控界面、数据处理界面、信息查询界面三、选择题1 C2 D3 C4 B四、思索题1.简述业务对象模型在系统设计中旳作用。
答:业务对象是从业务领域中提取旳业务实体,这些业务对象将作为信息系统中软件旳基本构成元素,并作为信息系统中公用旳实体类。
业务对象是功能逻辑设计旳基础;业务对象是数据库设计旳基础。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旳工作有提取业务对象;对象属性设计;对象基本操作设计;对象关系设计;建立业务对象模型。
在系统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2.简述功能逻辑设计与需求分析阶段旳功能分析旳关系。
答:功能逻辑设计是对在需求阶段确定旳用用例描述旳系统功能,设计它旳实现逻辑。
一种子系统可以完毕它所跟踪旳用例旳功能。
完毕用例功能,实现其操作,就是信息系统中若干个类中旳对象,通过操作旳执行和互相之间消息发送来实现用例旳功能。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系统分析的重要性,理解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
3. 帮助学生掌握使用常见工具和技术进行系统分析、设计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系统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小型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2.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文字等工具表达系统分析、设计结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待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的认真、严谨的态度。
2.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系统分析与设计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与设计技巧,培养其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实际项目经验,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教学要求:1. 紧密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
3. 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系统分析基本概念:介绍系统、子系统、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以及系统分析的定义和作用。
2. 系统分析方法和工具:讲解结构化分析方法(如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等),以及相应的工具(如Visio等)。
3. 系统设计原则与流程:阐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等),并介绍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
4. 系统设计方法与技巧:介绍常用的系统设计方法(如面向对象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并通过实例讲解设计技巧。
5.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际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系统分析与设计在软件开发、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课件

三、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设计
系统的基本特性有那些? 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 态性、环境适应性
母亲和妻子都掉进了河里,请问先救谁呢?
甲在火灾中能救出母亲,但他为了 救出女友而没有救母亲,如无排除 犯罪的事由,甲是否构成不作为犯 罪?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选 择、面临决策,那么决策方法有那些 呢?
请你帮农夫解决难题?
四、系统的优化
1、系统的优化目的是什么: 指在给定的条件使系统达到 更理想、更佳效果的过程。
2、系统优化的意义是什么? 获取系统的最佳效益或最佳功能
两种拖把哪种好?
四、系统的优化
3、优化方法
系统都需要经过若干次完善和验 证,才能得出最优解或满意解。
数学模型
估算、试验
最优解
本课小节
一、系统分析的含义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的方法过程。
三、系统分析
二、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设立目标
制定方案 评价比较 作出决策
三、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科系统优化的意义
3、优化方法
一、系统设计的含义
设计出满足预定目标的系统的过程。
1、系统设计的含义
二、系统的分析
三、系统的设计
2、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3、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1. 系统的组成
(1)若干要素
(2)子系统1
一、 2.构成系统必备条件 第二,要素之间有联系; 系 第三,元素没有整体的功能。 统 1、 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的 3、系统的类型有哪些 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实物与非实物) 结 1、整体性 构
系统分析与设计-第11章 详细设计(上)

-20-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5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业务对象模型用类图来描述业务对象之间的 关系;
●业务对象模型是整个系统的静态基础;
-21-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信息系统案例
书务系统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22-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信息系统案例
小型书店书务系统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
问题1: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需要做哪些工作?
-1-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
答案1: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设计;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式设计; 信息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2-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
问题2: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设计主要做哪些工作?
1、提取业务对象
边界类:售书处理界面 实体类:图书,架存图书,待售图书,售出图书 图书类别,出版社,售书单,个人会员 控制类:售书处理管理器
-49-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50-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售书处理”功能逻辑类图
-51-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4 类的优化
3.三级规范
三级规范要求消除在类的属性中存在的传递 依赖关系。 在“图书订单”类中,从“出版社名称”到 “账号”6个属性仅依赖“出版社编号”,并不直 接依赖“订单号”,是典型的传递依赖关系,需 要进行优化。
-65-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4 类的优化
三级规范后的“图书订单”类
系统分析与设计(含答案)

最适合在考前练练手的一、单选题:1.在面向对象分析过程中,用概念模型来详细描述系统的问题域,用(B)来表示概念模型。
(A)序列图(B)类图(C)协作图(D)用例图2.关于系统分析错误说法是(D):(A)把整体分解为部分(B)明确系统要做什么(C)主要由用户和系统分析员参与(D)进行程序设计3.开发人员获得企业领导意见的最好形式是(C):(A)查阅文件(B)发调查表(C)面谈(D)开座谈会4.不属于三层结构中层次的是(C):(A)可视层(B)数据层(C)物理层(D)业务逻辑层5.UML提供了4种结构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方面进行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
其中(B)是面向对象系统规模中最常用的图,用于说明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
(A)构件图(B)类图(C)对象图(D)部署图6.实体关系图中,商品实体与顾客实体之间存在如下关系(C):(A)1对1(B)1对多(C)多对多(D)多对17.系统设计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是(C):(A)可行性解决方案(B)分析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C)网络解决方案(D)软件编写和调试8.市场上出售的通用财务管理软件,按其处理业务的范围和内容,应该属于(B)。
(A)电子数据处理(B)事务处理系统(C)管理信息系统(D)决策支持系统9.在系统分析阶段抽象地反映信息的流动、处理、存储和使用的工具是:A(A)数据流程图(B)组织机构图(C)业务流程图(D)实体关系图10.在用例建模的过程中,若几个用例执行了同样的功能步骤,这时可以把这些公共步骤提取成独立的用例,这种用例称为(B)。
(A)扩展用例(B)抽象用例(C)公共用例(D)参与用例11.用户若使用Internet作为构建企业信息系统的平台,系统模式是(D)。
(A)主从结构(B)文件服务器/工作站(C)客户机/服务器(D)浏览器/Web服务器12.决策支持系统是MIS的一个重要分支,它(C)。
(A)为业务层服务(B)解决程序性决策问题(C)强调支持而不是代替决策(D)既能支持又可代替人的决策13.下面哪一项不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B(A)系统总体设计(B)系统硬件设计(C)系统详细设计(D)编写系统实施计划14.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A(A)自顶向下原则(B)自底向上原则(C)分步实施原则(D)重点突破原则15.关于系统开发,不正确的叙述是:A(A)要尽早进入物理设计阶段(B)系统分析解决“做什么”(C)系统设计解决“怎样做”(D)应遵循“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16.数据建模主要采用的方法是:C(A)业务流程图(B)数据流程图(C)实体关系图(D)以上三者17.实体关系图中,医生实体与患者实体之间存在如下关系:C(A)1对1(B)1对多(C)多对多(D)多对118.绘制功能结构图的依据是:A(A)数据流程图(B)PAD图(C)N---S图(D)系统总体设计19.一般来说,占维护工作比例最高的是:C(A)纠错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20.关于企业中物流与信息流的正确的提法是:B(A)物流是双向的(B)信息流是双向的(C)物流是可逆的(D)物流包括控制流21.在面向对象分析过程中,用概念模型来详细描述系统的问题域,用(C)来描述对象行为。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系统?信息系统一般具有那些特性?答:系统是一组为实现某些结果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件的集合。
1.可分解性2.边界性2.从应用范围来看,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答:1.事物处理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3.智能支持决策系统4.办公自动化系统3.信息系统中典型的关联人员有哪些?他们的角色是什么?答:系统所有者(通常是中层或者高层经理,对于小型系统来说,可能是中层经理或者主管)、用户、分析设计人员(都代表信息系统的技术专家角色)、外部服务者(业务顾问和系统顾问等)以及项目经理(团队的领导者)4.请解释系统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的区别是什么?答:内部系统用户主要是指系统实际操作人员,这些人员往往专注于信息系统的处理速度和处理事务的正确性。
外部系统用户主要是指系统的直接或者间接使用人员,所有这些外部系统用户最关注的是使用系统的服务操作是否简单易学,方便操作。
5.什么是模型驱动分析?为什么要使用此方法?举例说明。
答:模型驱动分析法强调绘制图形化系统模型来记录和验证现有的或建议的系统。
系统模型最终将成为设计和构造一个改进系统的蓝图。
结构化分析、信息工程和面向对象分析都是基于模型驱动的分析方法。
6.什么是系统开发生存周期?在项目启动阶段涉及的主要活动有哪些?答:开发一个完整的系统项目总会经历“目标、计划、分析、设计、实现、维护”这样的过程或步骤,这就是系统开发的生存周期(系统项目启动、业务需求分析、详细系统设计、系统实现与维护)。
启动阶段的主要涉及5个活动:定义问题域、制定项目的进度表、确认项目的可行性、安排项目人员、启动项目。
7.为什么引入系统原型开发方法?它的优缺点是什么?答:采用最经济的方法,尽快设计出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系统原型。
优点:提高了用户参与的主动性;系统开放周期短;能更好的适应需求的变化并减少误解,能有效的提高最终系统的质量,特别是用户接受性,为保证将系统提供给用户使用奠定了基础。
缺点:1.系统分析和功能设计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中,使得系统的总体结构变得不明确;2.原型选取的不确定性可能降低系统开放速度;3.对原型进行分析设计时,依然沿袭结构化方法,自顶向下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数据和功能相互分离的缺陷在原型法中依然存在,不利于软件构件的重用;4.开发过程中不断引入用户需求的变化,造成了系统开发的不确定性。
《系统分析和设计》PPT课件

1.9 规划和模型化系统开发项目
• 选择好了开发方法后,系统开发人员必 须为需要的任务创建规划和模型。
• 一般地,开发团队使用项目管理工具来 达到最终结果。
开发方法
开发模型 项目管理工具
最终 结果
1.9.1 对比预测模型和适应模型
• 因为是预测性方法,结构化分析 把开发过程划分为一系列阶段, 叫做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 ,
1.5.2 事务处理系统
• 事务处理(TP)系统处理日常业务运行产生的数据。如客户订单处理、账目接收和保 单索赔处理等。
1.5.3 业务支持系统
• 业务支持系统为全公司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相关 工作的信息支持。这些系统可以分析事务数据、 产生管理和控制业务过程所需要的信息,为良好 决策提供信息。
• 业务支持系统能够与TP系统紧密合作。例如,当 公司向客户销售商品,TP系统记录这笔销售,更 新客户收支差额,并从库存中扣除。
1.5.6 信息系统集成
• 多数大公司需要事务处理、业务支持、知识管理 和用户生产率等系统的组合。
• 例如一个国际客户所购产品有问题并要求保单索赔,客户 服务代表把这个索赔要求输入到TP系统。这个事务更新另 外两个系统:一个是跟踪产品问题和索赔活动的知识管理 系统,另一个是有决策支持能力的质量控制系统。质量控 制引擎应用what-if分析确定是否应该做产品设计更改来减 少这种保单索赔。
• 1.7.1 建模: • 建模产生概念化或过程的图形化表示,系统开发人员可以进行分析、测试和修改。系
统分析员通过使用一系列业务、数据、对象、网络和过程模型来描述并简化信息系统 。
1.7.2 原型设计
• 原型设计可以测试系统概念并提供在做出最终决 策之前检查输入、输出和用户界面的机会。原型 是信息系统的早期版本。
第11章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

Shuttle -1
软件工程
wait- body1
Leave(1)
TRANSit- b ody1
Shuttlebody1
Arrive(1)
Wait(1)*
Transit(1)* Station(i)*
11.2.2 扩充功能性过程
Button-0
BD
软件工程
Button-1
Shuttle-0
SV
Shuttle-1
LAMP CMDS
图10-2-2 修改后的SSD LAMPCMDS—Lamp commands
软件工程
SHUTTLE_1 seq LON(1) /* 控制发光板“亮”,说 明交通车正停在站1上 */ read 状态向量 WAIT_BODY1 itr while Wait(1) read 状态向量 WAIT_BODY1 end LOFF(1) /* 交通车即将离站;控 制发光板“暗” */ LEAVE(1) TRANSIT_BODY1 itr while Transit(1) read 状态向量 TRANSIT_BODY1 end
分析技术识别出系统中的实体(包括人、对象、 产生或使用信息的组织)和动作(客观世界中 影响系统实体的那些事件); 2)生成实体结构图:针对每一实体,将影响它 的所有动作按发生的时间顺序用Jackson结构 图(Jackson diagrams)表示出来。为了描述 时间约束,同一动作必须出现在多张结构图中;
LEAVE(i)
TRANSIT_BODY itr while Transit(i) read 状态向量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分析与设计工具。
2. 学生能够掌握系统需求分析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结构化分析方法,绘制ER图和数据流图。
3. 学生能够了解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模块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等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小型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系统分析与设计任务。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工具,如Visio等,绘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图形化文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的兴趣,提高对信息系统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系统分析与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信息系统开发有一定了解,但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系统分析与设计基本概念:介绍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定义,理解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角色与职责。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述2. 需求分析:讲解需求分析的意义、方法,学习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绘制ER图和数据流图。
- 教材章节:第二章 需求分析3. 结构化分析方法:学习结构化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流图(DFD)、实体关系图(ERD)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结构化分析方法4. 系统设计:介绍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学习模块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等设计方法。
系统分析与设计-精选文档-PPT课件

有輸出 B.任何一個流程不可只 有輸入 C.都以動詞描繪流程
資料儲存體
D. 資料儲存體不能由其中一
個儲存體直接傳資料至另 一個儲存體 E. 資料不能由外部實體直接 傳至資料儲存體 F. 資料不可直接由資料儲存 體傳至外部實體 G. 資料儲存體通常以名詞表 示
繪製資料流程圖的相關規劃-2
資訊系統構成之元素
圖1-1 資訊系統構成之元素
系統
系統的定義:在一個企業中,為達成一 個共同的目的,而將一連串相關的商業 流程串連在一起,就稱之為系統。 系統有九大特色 系統必須存在環境中 系統是有範圍的
系統的特性
由元素組成 各元素互有關連 有界限 有特定的目的 適用於某一個環境 系統包含各種不同之介面 有條件限制 具備輸入 具備輸出
資料儲存體
– 描述資料儲存的場所 – 資料呈現方式包含
• 檔案文件夾 • 電腦檔 • 記事本
– 以缺右邊線條之長方形表示如: – 以儲存體的名字表示之
資料流程圖技術說明-2
流程
– 描述工作的執行,會造成資料的轉變,儲存 及分配 – 以圓角長方形表示
資料起源/終點
– – – – 描述資料的起點及終點 一般稱其為外部實體 以長方形表示 通常以外部實體之名稱表示
利用Microsoft Project 設計甘特圖及網路圖
單元三 系統規劃與選擇
專案計畫書的內容
專案計畫包含(Baseline Project Plan)
–範圍 –利益 –成本 –風險 –資源
工作說明書 (Statement of Work)
–描述此專案應有之產出 –描述各工作項目之大綱
專案計畫書(BPP)
重要的系統概念
分解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名称:南阳理工学院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指导教师:李倩班级:12软工移动2班学生名单:ﻬ目录一绪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目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系统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标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结构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系统需求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97302052073 Jbuilder5实用教程 张焱 9787302028017 信息经济学教程 陈禹 9787302034179 IDEF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 陈禹六 … 运费:500元 管理费:200元 采购员:李明
合计:35000元 总计:36010元
税费:218元 其它费用:100元 到货地点:西安市北大街23号
-3-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
答案2:
网络设计,物理设备设计,支撑软件设计等。
-4-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本 章 内 容
1 概述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3 功能逻辑设计
4 类的优化
-6-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1 概述
1.详细设计的任务
详细设计是在体系结构设计的基础 上,深入到各子系统内部的细节设计工作。
信息系统案例
小型书店书务系统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30-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11.3.1 MVC模式
MVC:Model-View-Controller
-32-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11.3.2 功能逻辑设计的含义
功能逻辑设计是对在需求阶段确定的用例
描述的系统功能,设计它的实现逻辑。
-35-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36-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A 编辑书目
用例图
-37-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A 编辑书目
书目编辑界面
-38-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A 编辑书目
1、提取功能用例涉及的类
-39-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1、提取业务对象
边界类:售书处理界面 实体类:图书,架存图书,待售图书,售出图书 图书类别,出版社,售书单,个人会员 控制类:售书处理管理器
-49-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50-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售书处理”功能逻辑类图
-51-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15-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2 对象属性设计
属性用来表示对象的静态特性。
书店系统业务对象的属性
-16-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3 对象操作设计
操作是业务对象的动态性质。
业务对象的完整操作需要在全面考虑了业务对象 在系统中完成的功能、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系统的 性能实现等多种设计因素之后,才能完全确定。 在此主要进行对象基本操作设计。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11.2.3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过程
1 提取业务对象
业务对象来源于业务领域中的业务实体; 用类的简化形式把提取的业务对象描述出来。
-13-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书店业务中提取的业务对象
-14-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书店业务中提取的部分业务对象
-17-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书店系统业务对象的基本操作
-18-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4 对象关系设计
对象之间存在泛化、关联、组成、依赖等关系。 需要确定提取的各个业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为建 立业务对象模型奠基基础。
-19-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
问题1: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需要做哪些工作?
-1-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
答案1: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设计;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式设计; 信息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2-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
问题2: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设计主要做哪些工作?
4 类的优化
3.三级规范
三级规范要求消除在类的属性中存在的传递 依赖关系。 在“图书订单”类中,从“出版社名称”到 “账号”6个属性仅依赖“出版社编号”,并不直 接依赖“订单号”,是典型的传递依赖关系,需 要进行优化。
-65-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4 类的优化
三级规范后的“图书订单”类
-66-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书店业务中提取的业务对象
-23-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信息系统案例
小型书店书务系统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1 图书,图书类别,出版社
-24-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信息系统案例
小型书店书务系统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2 图书
-25-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信息系统案例
小型书店书务系统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3 订购图书
-26-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信息系统案例
小型书店书务系统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4 图书入库
-27-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信息系统案例
小型书店书务系统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5 盘存和报损
-28-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信息系统案例
小型书店书务系统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6 图书销售
-29-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3-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11.3.3 功能逻辑设计的工作
第一,提取功能用例涉及的类 ;
第二,绘制类图 ;
第三,分析交互信息,得出协作图 。
-34-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11.3.4 功能逻辑设计的过程
--以编辑书目和图书销售为例
编辑书目,图书销售功能用例图
-52-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53-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售书处理”协作图
-54-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4 类的优化
11.4.1 类优化的原则
使类能够明确地表示事物实体,并具有 相对独立性、一致性和适中的规模。
-56-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4 类的优化
书店信息系统的图书订单
-60-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4 类的优化
1.一级规范
把所有多值属性从类中抽取出来,构成一个新类。 “图书订单”类中,从“计划单序号”到“实际 到货日期”8个属性都是多值的,需要进行优化。
-61-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初步的“图书订单”类
一级规范后的“图书订单”类
-62-
学生(学生号,姓名,班级)
课程(课程号, 课程名) 成绩(学生号,课程号,成绩)
-58-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4 类的优化
▲ 三级规范:满足二级规范,且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消除传递依赖)。 例如: 学生信息(学生号,姓名,班级,系名,系办地址) 改为: 学生信息(学生号,姓名,班级,系名) 系(系名,系办地址)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46-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编辑书目”协作图
-47-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以售书处理为例讨论功能逻辑设计过程。
-48-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3 功能逻辑设计
-59-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4 类的优化
对由“图书订单”所产生的“图书订单”类进行优化:
图书订单 订单号:100001 出版社编号:0100111 电话:010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 计 划 单序号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书 号 填订日期:2002.4 出版社名称:清华大学出版社 账号: 邮政编码:100084 书 名 联系人:赵正 计划单编号:2002003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4 类的优化
2.二级规范
二级规范要求在类中不存在部分依赖关系的属
性。
“订单图书”类的 “书名”、“作者”、 “单价”三个属性则仅依赖“书号”关键属性,存 在部分依赖关系,需要进行优化。
-63-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4 类的优化
二级规范后的“图书订单”类
-64-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4 类的优化
4.进一步优化
“合计”和“总计”两个属性属于派生属性, 可以去掉。 “图书订单”的属性仍然偏多,并且可以把 几个费用属性独立出来形成一个新的“订单费用” 类,作为“图书订单”类的部分类。
-67-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4 类的优化
进一步优化后的“图书订单”类
-68-
-20-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5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业务对象模型用类图来描述业务对象之间的 关系;
●业务对象模型是整个系统的静态基础;
-21-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信息系统案例
书务系统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22-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信息系统案例
小型书店书务系统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业务对象是功能逻辑设计的基础;
●业务对象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
-11-
第11讲 详细设计(上)
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
11.2.2 业务对象模型设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