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4-4-1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新版济南版
4.4.1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课题遗传的物质基础课型新授课时间 2023年10月课时 1教具课件、视频教学目标1、通通对伞藻嫁接实验的探究分析,能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2、通过实例分析,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也关注到了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平时网络和媒体报道中也接触到染色体、DNA和基因名词,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也非常感兴趣。
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利用实例和媒体,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展开学习,理解知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难点: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板书设计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1、遗传: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2、“伞藻的嫁接”实验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控制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就储存于这些遗传物质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染色体:利用染色技术对正在分裂的细胞进行染色,可以看到细胞核内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2、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三者关系3、基因是DNA上许多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叫基因。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反思通过探究分析,交流质疑,师点拨引导。
多数学生理解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明确了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部分学生对DNA和基因的理解深度不够,分析问题出错多,加强举例图示分析引导。
教学过程与设计一、情景导入,播放图片师点拨:在生物圈中,每一种生物的后代都与它们的亲代非常相似,但相互之间又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特有的现象之一。
各种生物通过遗传和变异既能使物种的性状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4.4.1 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寻找周妈妈”展示:三个妈妈和周杰伦的照片,让学生寻找哪一个是周妈妈?你是怎么知道的?观察图片,思考、互动。
用学生比较喜欢的课题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够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难点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教具多媒体课件明星周杰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顺利地切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探究一:遗传物质在细胞的哪里?(1)观察实验材料伞藻A和B的特点(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水生绿藻)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克隆羊“多利”更像谁?为什么?思考:1、伞帽的形状是由伞藻的什么结构控制的?2、伞藻嫁接实验说明: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中,()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思考:伞藻C的伞帽形状是?为什么?克隆羊“多利”更像谁?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得出结论。
探究二: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是怎样存在的?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请你来思考1.观察下图,你能说出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何不同吗?2.观察下图,你知道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何特点吗?3.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
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稳定的,这有什么意义?观察思考:1.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是()出现的;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均()。
2.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形态()。
3.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稳教师尽量多的提供相关图文信息,引导、帮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得出结论。
八年级生物上册4.4.1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新版济南版
遗传的物质基础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物质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教材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个层次,阐述遗传物质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构建以生物体、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等为主的概念体系。
学情分析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变抽象为形象是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能够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重点)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难点)3.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难点)4.描述基因的概念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几个概念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和比较能力。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同生命科学的观点,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的突破措施为了充分验证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首先对伞藻的嫁接实验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同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伞帽的发育与各部分结构的关系,得出控制生物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内,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结论。
另外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维,利用细胞核移植实验让学生大胆设计、推测,最后通过动画演示进一步证明结论。
重点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也得到了强化。
难点突破:首先通过展示图片认识染色体及其特点,然后引入染色体的化学成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通过再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增强了学生直观认识,也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描述、制作模型等不同形式,进行了巩固和强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源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遗传的知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四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的属于遗传,不同的属于变异;早在18世纪人们就发现遗传现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4.4.1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 济南版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掌握遗传物质DNA的结构特点及基因的概念。
2.学习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其与遗传特征的关系。
3.通过实验探究,掌握DNA的提取、观察和简单分析技巧。
4.能够运用遗传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通过对遗传现象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遗传问题,培养责任感。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遗传的物质基础”为主题,紧密结合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材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掌握遗传学基础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遗传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方法。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字迹清晰,内容完整。
2.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实验方案,深入思考遗传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2.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的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需求,激发他们对遗传学领域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生活实例,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c.遗传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
为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将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针对本节课的重要概念,设计判断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结合教材内容,介绍遗传学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维品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b.遗传信息是如何在生物体中传递的?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遗传的物质基础,理解基因、DNA和染色体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明确基因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如近亲结婚、遗传病等,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学会使用生物学实验方法,如显微镜观察、实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优秀教学案例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对双胞胎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关注遗传现象。
2.提问:“你们认为遗传物质是什么?”让学生回顾已知的遗传知识。
3.布置思考题:“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引发学生对染色体、DNA、基因等概念的思考。
4.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利用PPT讲解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引导学生探讨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设置疑问:“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状的?”激发学生对基因作用机制的探究。
3.提出挑战:“你能解释这些遗传现象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设计思考题:“基因突变对生物有何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遗传物质的变异。
3.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对染色体、DNA、基因等概念的理解。
2.总结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强调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3.归纳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及意义,强调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问题导向:本案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如“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状的?”等,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本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享,加深了对遗传物质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4.4.1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1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做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对伞藻移接实验的分析,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通过做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遗传信息中心是细胞核2.遗传、基因的概念3.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通过对伞藻移接实验的分析,归纳出遗传信息中心是细胞核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过程】【引言】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章的导入我们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学们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生:遗传。
师:嗯,对这是一种遗传现象,那我这里还有一句俗话“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这又是描述了什么样的现象呢?生:是一种变异的现象。
师:对,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所特有的现象之一,对于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什么是遗传,什么又是变异呢?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新的一章的学习,学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师:我们先来了解生命基础的物质DNA,为了了解DNA我们就得学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板书: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师: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例如各种商品上的条形码隐含着什么信息呢?生:商品名称、价格、生产日期……师:嗯,对,像天气预报可以发布气象信息等等,那么有没有生命信息呢?那个生命信息又在哪里呢?师:大家想知道这个谜底吗?生:想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谜底来听一段小故事,在故事过程中请同学位留意,因为故事里有大家想知道的谜底。
1、遗传的含义师:首先我们都知道一般都是白老鼠生小白老鼠,黑老鼠生小黑老鼠,灰老鼠生小灰老鼠,而我们把这一种现象称为什么现象啊?生:遗传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叫遗传?哪个同学能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什么是遗传?生:……..师:嗯,好,看来这位同学对于遗传的概念已经了解了,我们大家一下来看一下遗传是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说课稿
4.最后,我会讲解基因与DNA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基因是DNA上的特定遗传信息片段,而DNA是基因的载体。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遗传现象,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例如,在讲解基因与DNA的关系时,我会引入一些遗传病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其基因原因。
3.实验操作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DNA的复制过程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DNA复制过程的模拟实验。
主要知识点包括: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NA的复制过程、基因的概念、基因与DNA的关系、遗传信息的传递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奥秘,认识生物的遗传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掌握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了解DNA的复制过程,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学生之间的合作不顺畅等。对于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对于理解困难,我将通过举例、使用模型等直观教具,以及安排课后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对于实验操作,我将提前做好安全指导,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对于合作问题,我将设计明确的任务和角色,引导学生有效合作。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测试成绩和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我将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板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可能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对板书进行修订,使其更加清晰易懂;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年级生物上册4.4.1《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2(新版)济南版
-基因的传递:学生需要掌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包括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教学难点:
- DNA分子的结构:学生可能难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复杂性和精确性,需要通过模型、图解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4.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课后练习题,但部分学生的作业中出现了一些错误,说明对基因的传递规律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测试结果,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基因的传递规律的讲解和练习,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5.例题五: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如果父母都是高茎植株,那么他们的后代中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的比例是多少?
答案: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如果父母都是高茎植株(假设控制高茎的基因为D,矮茎的基因为d),那么他们的后代中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的比例是3:1。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了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DNA分子的结构、基因的概念以及基因的传递规律。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7.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题。同时,请同学们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
学生学习效果
1.理解并掌握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包括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能够阐述这些实验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能够描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理解DNA分子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对原则A-T、C-G。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
遗传的物质基础环节改与反思一、定向预习明确目标预学主题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问题引领:(伞藻的嫁接实验)1.请你简述实验过程。
2. 这个实验的假设是什么?预测现象是什么?3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预学自测:1. 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靠细胞膜的流动来移动。
现在将变形虫一分为二,一半有细胞核,另一半没有细胞核,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过一段时间结果:有细胞核的一半有长出了另一半,变成一个完好的个体;而没有细胞核的一半死亡了。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学主题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问题引领:1.谁是遗传信息库?2、在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什么?3、谁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谁具体控制生物特征?预学自测:1. 、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A、DNA和蛋白质B、DNA和基因C、蛋白质和基因D、DNA和脂肪2、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是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C、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是由DNA和人蛋白质组成的3、能决定眼睛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的遗传物质是()A、DNAB、细胞核C、基因D、染色体二、互深动化共认享,知1.小组共享,收集问题。
(1)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伞藻的嫁接实验,具体解决的办法是:通过伞藻嫁接实验的动画演示,再通过克隆羊多莉的产生讲解巩固。
(2)可能出现的问题二: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具体解决的办法是:通过讲解定义,画图解决;三、精1.重点和难点的点拨: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讲点拨,完善共享 2. 易错易混点的点拨:3.思想和方法的点拨:(1)通过P95页DNA分子的模型(2)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图(3)巩固提高第一题画图3.其他方面的点拨:答题技巧。
四、分层达标,全面提升1.分层练习。
1、练习与设计:1.下列基因组成中,一般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执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够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变形虫切割及核移植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以及各种图文资料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每一环节实验分析和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体验探究新知的过程,即由已知到未知的假设再到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学难点:阐述染色体存在的规律;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围绕目标的达成,贯穿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使学生经历图文信息分析、归纳等学习过程。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2、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学案,准备DNA模型,准备制作遗传物质的关系模型的手工材料。
【重要概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教学程序】。
4.4.1遗传的物质基础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DNA的奥秘。学生将通过观察DNA模型,了解DNA的结构特点;通过实验室模拟DNA复制过程,体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通过分析遗传病案例,探讨DNA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能理解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基础知识,包括DNA的结构、功能和传递方式。学生应能识别DNA的不同形态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并了解遗传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通过观察模型、实验操作和分析案例,学生应能掌握DNA复制和转录的基本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学知识和技术,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同时,我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亲切、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尊重和关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会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故事讲述一个家族中遗传病的传递,让学生感受到遗传物质DNA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接着,我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个家族会有遗传病的发生?遗传病能否得到预防?”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会开始讲授新知识。首先,我会介绍DNA的结构,包括DNA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对排列方式。通过展示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DNA的结构特点。接着,我会讲解DNA的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我会用生动的例子解释DNA如何决定生物的性状,让学生理解DNA在生物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第4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分析讨论,能够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变形虫切割、核移植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以及各种图文资料等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每一环节实验分析和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体验探究新知的过程,即由已知到未知的假设再到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学难点】1.阐述染色体存在的规律。
2.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三张孩子和其中一个孩子父亲的照片,请学生猜猜看哪一个是这名父亲的孩子,说出猜测的依据。
引出遗传和变异现象,进入新课的学习。
进而请学生例举生活中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分析讨论,总结遗传的概念。
遗传和生物的其他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遗传学家,探究遗传的物质基础。
二、合作探究(第一个环节:通过两种手段使学生认同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1.播放克隆羊多利培育过程动画。
2.设计实验:证明伞藻的伞帽形状、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教师给学生提供背景知识:(1)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异。
(2)伞藻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切去伞帽后仍能长出新的伞帽。
在方案设计中,教师建议学生可以采用课本73页中的嫁接方式,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如通过对细胞核移植的方式进行证明等。
教师选取小组展示设计方案,共同评价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并推测实验结果。
(1)请你简述实验过程。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1《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讨论分析,能够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遗传学知识,认同生命科学观点,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难点】描述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认同生命关于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具有相似性的科学解释。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欣赏:课件展示成龙父子、X国立父子,金龟子母女、陈佩斯父子的照片。
导入:请同学们找找看,这些明星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亲代和子代之间有相似的特征。
小结:这是遗传的概念: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
生物界中其他生物是否也有遗传的现象?(举例说明)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俗语结论:生物界中其他生物也有遗传的现象,说明遗传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遗传和生物的其他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遗传学家,一起来研究一下遗传的物质基础。
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过渡)最初,人们对遗传的认识只停留在子女与父母的长相方面,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逐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遗传现象,并通过实验确定了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位置。
(1)了解伞藻:①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水生绿藻,其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
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②伞藻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切去伞帽后仍能长出新的伞帽。
(2)请学生阅读课本P93,找出伞藻A和伞藻B的不同点。
课件展示:伞藻A伞藻B伞帽形状圆形扫帚形伞藻颜色绿色黄色注意:细胞核的位置(3)伞藻嫁接质疑:①伞帽的形状是由伞藻的哪部分结构决定的?②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你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讨论、交流,尝试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1《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2 (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进行资料分析,能够说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载体。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并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学重点】
说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教学难点】
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遗传性状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中。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说课稿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家族遗传特征、疾病遗传等,让学生认识到遗传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2.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动画演示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发现遗传规律,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提前规划好板书内容,避免过度拥挤,并在书写时保持字体工整,条理分明。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和实验过程的混淆。我将通过使用直观的教学工具和重复讲解来应对这些挑战。此外,学生的参与度可能不高,我会通过提问和小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2.实验模拟:学生将使用DNA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以加深对DNA结构和功能理解。
3.绘制遗传图:学生将尝试绘制遗传图,以展示他们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4.课堂小测验:我会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回答,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策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反馈:
(1)孟德尔和摩根实验的推理过程,如何从实验结果得出遗传规律。
(2)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详细过程,以及它们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13-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开始对抽象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能够接受较为复杂的科学知识,但仍然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直观教学来加深理解。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生命科学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尤其是对于遗传学这一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已经养成了听讲、记笔记的习惯,但可能缺乏主动探究和深度思考的习惯。
八年级生物上册 4.4.1《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1 (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做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对伞藻移接实验的分析,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通过做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遗传信息中心是细胞核2.遗传、基因的概念3.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1.通过对伞藻移接实验的分析,归纳出遗传信息中心是细胞核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过程】【引言】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章的导入我们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学们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生:遗传。
师:嗯,对这是一种遗传现象,那我这里还有一句俗话“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这又是描述了什么样的现象呢?生:是一种变异的现象。
师:对,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所特有的现象之一,对于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什么是遗传,什么又是变异呢?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新的一章的学习,学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师:我们先来了解生命基础的物质DNA,为了了解DNA我们就得学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板书: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师: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例如各种商品上的条形码隐含着什么信息呢?生:商品名称、价格、生产日期……师:嗯,对,像天气预报可以发布气象信息等等,那么有没有生命信息呢?那个生命信息又在哪里呢?师:大家想知道这个谜底吗?生:想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谜底来听一段小故事,在故事过程中请同学位留意,因为故事里有大家想知道的谜底。
1、遗传的含义师:首先我们都知道一般都是白老鼠生小白老鼠,黑老鼠生小黑老鼠,灰老鼠生小灰老鼠,而我们把这一种现象称为什么现象啊?生:遗传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叫遗传?哪个同学能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什么是遗传?生:……..师:嗯,好,看来这位同学对于遗传的概念已经了解了,我们大家一下来看一下遗传是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讨论分析,能够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遗传学知识,认同生命科学观点,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难点】
描述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认同生命关于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具有相似性的科学解释。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欣赏:课件展示成龙父子、张国立父子,金龟子母女、陈佩斯父子的照片。
导入:请同学们找找看,这些明星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亲代和子代之间有相似的特征。
小结:这是遗传的概念: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
生物界中其他生物是否也有遗传的现象?(举例说明)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俗语
结论:生物界中其他生物也有遗传的现象,说明遗传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遗传和生物的其他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遗传学家,一起来研究一下遗传的物质基础。
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
(一)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过渡)最初,人们对遗传的认识只停留在子女与父母的长相方面,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逐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遗传现象,并通过实验确定了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位置。
1.伞藻嫁接实验
(1)了解伞藻:
①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水生绿藻,其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
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②伞藻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切去伞帽后仍能长出新的伞帽。
(2)请学生阅读课本P93,找出伞藻A和伞藻B的不同点。
课件展示:伞藻A 伞藻B
伞帽形状圆形扫帚形
伞藻颜色绿色黄色
注意:细胞核的位置
(3)伞藻嫁接
质疑:
①伞帽的形状是由伞藻的哪部分结构决定的?
②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你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尝试总结。
师生达成共识:由含有细胞核的假根部分控制。
伞帽的形状与含有细胞核的假根部分有关,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结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知识拓展:
2.课件展示:克隆羊多利培育过程
思考:克隆羊多利像哪只羊?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