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和尿囊素预防外科术后腹腔粘连效果的观察(1).
医用几丁糖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医用几丁糖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的效果。
方法剖宫产术中缝合腹膜前用几丁糖15ml涂抹于子宫切口表面,手术部位附近肠管、内脏表面及腹膜上。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81.1%,治疗组中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几丁糖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安全、效果满意。
【关键词】剖宫产术;腹腔粘连;几丁糖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腹腔粘连可以引起小肠梗阻、盆腔疼痛、不孕等并发症,对妇女健康危害很大,我院于2000年2月~2005年2月采用几丁糖涂布预防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27例有严格剖宫产指征孕妇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217例,年龄19~36岁,平均26岁;对照组210例,年龄18~37岁,平均25岁。
2~5年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再次剖宫产,治疗组有98例,对照组90例。
每次手术时治疗组使用几丁糖(上海其胜生物材料技术研究所与二军大附属长征医院联合研制),对照组不用几丁糖,手术后随访6个月~2年。
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手术方法、术后用药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我院剖宫产一般用腰麻(除特殊或重症病例外),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取下腹部耻骨上二横指正中纵或横切口切开皮肤约8~10cm,等长逐层切开腹壁,打开腹腔,大盐水保护腹壁切口,洗手探查,纠正子宫位置后,取子宫下段膀胱腹膜返折上1.5cm处横弧形切开子宫浆肌层约8~10cm,破膜,吸净羊水取出胎儿,娩出胎盘胎膜,干盐水垫擦净宫腔,1号乔线连续单层逢合子宫浆肌层。
检查双侧附件无异常,若有肿瘤,一并摘除或剥离;子宫切口无渗出。
湿盐水垫擦净腹腔积血,如有胎粪污染者、出血较多者需用生理盐水洗净腹腔,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缝合腹膜前,治疗组用几丁糖凝胶15ml涂布于子宫切口表面、手术部位附近的肠管、内脏表面以及腹膜上,腹腔关闭后涂布于腹壁切口上。
羧甲基壳聚糖用作防止术后粘连的研究
羧甲基壳聚糖用作防止术后粘连的研究潘仕荣;陈浩凡;莫家聪;王德娟;张未;郑欢玲【期刊名称】《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年(卷),期】2006(025)003【摘要】本研究合成制备了N-羧甲基壳聚糖(N-CMC)、O-羧甲基壳聚糖(O-CMC)和N,O-羧甲基壳聚糖(N,O-CMC);研究了它们的凝血性、体外酶解、抑菌性、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对胶原合成的作用等生物特性;评价了它们的动物体内防粘连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N-CMC和N,O-CMC相比,O-CMC具有良好的凝血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轻微的抑菌活性,适度的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轻微的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作用,能抑制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能力,显示较好的防止术后粘连的效果,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术后防止粘连材料.【总页数】6页(P277-282)【作者】潘仕荣;陈浩凡;莫家聪;王德娟;张未;郑欢玲【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8【相关文献】1.几丁糖联合聚乳酸可吸收医用防粘连膜防止肌腱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 [J], 常文凯;李刚;陈治;乔虎云;贾英伟;冯勇;梁炳生2.羧甲基壳聚糖防止硫酸钙水垢的性能研究 [J], 黄增尉;黄道战;覃勇军3.羧甲基壳聚糖预防兔手术后粘连的效果:大体和病理学大样本观察 [J], 任常;赵大春;朱兰4.羧甲基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用作模板在碳酸钙矿化中的应用研究 [J], 丁爱民; 朱国涛; 胡明雪; 李红英; 刘慧玲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通过增加腹膜纤溶活性防止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粘连形成的临床研究 [J], 李日红;陈光元;谢家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壳聚糖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实验研究
壳聚糖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实验研究
刘利刚;刘国辉;张亚红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卷),期】2009(013)011
【摘要】@@ 腹膜损伤后,由于其自然修复作用,几乎都要发生局部粘连[1],尽管外科医生对腹部手术已非常规范,减少创面出血,避免创面粗糙及异物的存留,但仍不能有效的预防粘连的发生.本实验旨在探讨壳聚糖预防腹膜粘连的发生有效性及可行性.
【总页数】2页(P1601-1602)
【作者】刘利刚;刘国辉;张亚红
【作者单位】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辽宁,大连,116000;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大庆市第五医院,妇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化学改性壳聚糖膜预防不同类型腹膜粘连的实验研究 [J], 江素君;周卸来;倪有娣;茹金泉;杜红英;胡巧玲
2.壳聚糖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可行性研究 [J], 李崇敏;任卫星;刘国辉
3.壳聚糖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可行性研究 [J], 李崇敏;任卫星;刘国辉
4.羧甲基壳聚糖冲洗液预防大鼠术后腹膜粘连 [J], 崔娟娟;冯占芹;张守强;郑增娟;张维芬
5.羧甲基壳聚糖冲洗液预防大鼠术后腹膜粘连 [J], 崔娟娟;冯占芹;张守强;郑增娟;张维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瑞吉对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作者简介:王久成(1993 ) ,男,硕士,研究方向为临床兽医学, E-mail:1576535826@ qq. com
1 材料与方法
通讯作者:范宏刚,E-mail:fanhonggang 2002@ 163. com
1. 1 实验动物 健康实验犬 30 只,雌雄各半,年龄
������������������������������������������������������������������������������������������������������������������������������������������������������������������������������������������������������������������������������������������������������������������������������������������
本病与其他肝损伤疾病的鉴别诊断主要区别 是在粪虫卵检查中能否检查出吸虫卵。 而对于其 他疾病的判断需结合犬猫的饲喂情况及病史等。
在常规情况下,吡喹酮是治疗华支睾吸虫病较 为理想的药物,1 kg 体重口服吡喹酮 50 ~ 75 mg,一 般 1 次即可奏效,但最好在 5 ~ 7 d 之后再服 1 次。
3 治疗
由于宠物病情过重,主人放弃治疗要求安乐死。
4 剖检
经主人同 意 后 对 其 进 行 剖 检, 剖 检 过 程 中, 观 察到肝脏表 面 颜 色 正 常, 质 地 稍 硬, 有 大 量 散 在 白 色结节( 见中插彩版图 1 A)。 胆囊过度充盈,胆道 严重扩张(见中插彩版图 1 B)。 切开肝叶,在肝叶 边缘处划开一结节,发现结节内有大量成熟的虫体 (见中插彩版图 1 C)。 切开胆总管,有大量虫体涌 出(见中插彩版图 1 D)。 用载玻片沾取一只于显微 镜下观察,可见虫体为活体,口吸盘、腹吸盘,子宫, 卵巢及睾丸等结构清晰可见( 见中插彩版图 1 E)。 结合标本的形态特 征, 认 为 该 吸 虫 符 合 吸 虫 纲、 复
腹腔镜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后应用壳聚糖预防肠黏连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后应用壳聚糖预防肠黏连的临床观察梁永辉;磨鹏诗;廖伟明;陈应驹;温钦;伍建稳【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后应用壳聚糖对预防肠黏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9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使用壳聚糖防黏连液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98例使用壳聚糖防黏连液为观察组,99例只进行常规术后处理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黏连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黏连性肠梗阻(1.0%)和出院后腹痛(4.1%)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7.1%,1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后应用壳聚糖防黏连液有利于改善腹部外科术后黏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8(029)020【总页数】2页(P2898-2899)【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壳聚糖;肠黏连【作者】梁永辉;磨鹏诗;廖伟明;陈应驹;温钦;伍建稳【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普通外科,广东佛山 52831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普通外科,广东佛山 52831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普通外科,广东佛山 52831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普通外科,广东佛山 52831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普通外科,广东佛山 52831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普通外科,广东佛山 5283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8腹腔手术后的肠黏连是几乎所有腹部手术患者均会遇到的术后并发症,也是临床外科需要解决的难题[1]。
轻度黏连可能引起腹部不适或轻度疼痛,从而影响正常组织的功能,增加再次手术的难度,严重时可进一步引起肠梗阻、骨盆疼痛以及不孕不育等术后并发症,影响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
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的制备及预防肠粘连的实验研究
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的制备及预防肠粘连的实验研究肖海军;侯春林;官士兵;刘亚平【期刊名称】《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27)7【摘要】目的:制备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并探讨其预防肠粘连的效果。
方法:将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按1:1质量比混合,加入戊二醛、硫酸铝铵双交联,甘油增塑后烘干成膜;测定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并行电镜扫描。
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为3组(n=16),2组擦伤其回肠浆膜,制成肠粘连模型,于损伤部位分别包裹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壳聚糖膜;另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
术后第14天观察各组肠粘连情况。
结果:膜拉伸强度约为20 MPa,断裂伸长率约为65%;扫描电镜(SEM)显示膜表面结构呈相互交错的纤维状,表面有不规则的孔状结构。
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组和壳聚糖膜组的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光镜下见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壳聚糖膜组炎症反应轻微,纤维增生不显著;对照组粘连处纤维组织增生活跃,局部炎症反应明显。
透射电镜下见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组上皮细胞修复较壳聚糖膜组好,成纤维细胞增生不明显,对照组上皮细胞增生较慢,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功能活跃。
结论: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膜适于术中缝合需要,预防肠粘连效果显著,性能优于壳聚糖膜。
【总页数】5页(P755-759)【关键词】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肠粘连【作者】肖海军;侯春林;官士兵;刘亚平【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9【相关文献】1.改性壳聚糖膜用于醇水混合液分离的研究(Ⅱ)——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共混物膜 [J], 张富尧2.羧甲基纤维素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实验研究 [J], 孙鸿斌;杨关根;李有柱3.羧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测定 [J], 兰文婷;张蓉;王毅豪;邹倩;刘耀文4.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茶多酚抗氧化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郑燕;王笑;代楚涓;黄小双;陈奕宏;钟聪健;丁玉印5.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蒋柳云;李玉宝;张利;文季秋;龚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手术联合防粘连液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分析
腹腔镜手术联合防粘连液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分析张明【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anti-adhesion liquid in the treatment of adhesive ileus. Methods:20 cases with Adhesive Ileus were received laparoscopic enterolysis, then injecting Anti-adhesion liquid into the abdominal cavity, following up the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and recording incidence of tissue adhesion, hospital stay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Op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15 cases. As for the other 5 cases, serosa of guts was damaged for the tight junction between guts. Followed up for 1 year, 2 cases developed incomplete ileus, but the syndrome was alleviated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operation is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adhesive ileus. Operating anti-adhesion liquid is effective in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of tissue adhesion after operation.%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手术防粘连液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
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预防的临床研究
·外科研究·SYSTEMS MEDICINE系统医学系统医学2019年5月第4卷第9期腹腔粘连为普外科常见的腹部术后并发症,具有非常高的发生率,严重者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恶劣影响,因此为了减少术后腹腔粘连发生率,必须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故,该次研究针对该院腹部手术患者选择108例(2016—2017年)进行不同方式治疗,比较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该院腹部手术患者,108例,男性62例,女性46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5岁,平均年龄为69.7岁。
其中,肠套叠3例,结肠癌5例,复合性腹部损伤11例,胃肠穿孔20例,胆囊切除27例,阑尾穿孔并腹膜炎53例。
存在精神问题而无法正常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患者等不在此次研究范围。
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知情了解该次研究且当面签署同意书,符合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各有54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手术完成后对脏器进行生理盐水冲洗。
试验组腹腔关闭前使用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肠粘连,剂量5~15mL,均匀涂抹于腹腔内各脏器表面,主要包括腹腔受损部位、肠管表面、切口周围和手术创面,完成涂抹后行常规关腹操作[1]。
1.3观察指标手术完成后需密切观察药物排斥及过敏反应、肾DOI:10.19368/ki.2096-1782.2019.09.093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预防的临床研究赵美良云南省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云南曲靖655000[摘要]目的探究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方式及其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2017年在该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54例患者,对照组手术完成后对脏器进行生理盐水冲洗,试验组手术结束后关腹前对其应用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肠粘连,对比两组患者预防肠粘连效果。
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预防阑尾切除术后肠粘连的疗效
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预防阑尾切除术后肠粘连的疗效发表时间:2016-04-07T10:14:16.0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作者:张新[导读] 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医医院在阑尾切除术后肠粘连预防工作中,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
黑龙江省延寿县中医医院摘要:目的:探讨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预防阑尾切除术后肠粘连的疗效。
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7例,实验组在腹膜下置入一张150mm×100mm的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
对照组予以常规关腹处理。
结果:实验组接受上述治疗后1例出现肠粘连,发生率为2.70%;对照组7例出现肠粘连,发生率为18.92%。
实验组肠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于术后第3d,实验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阑尾切除术后肠粘连预防工作中,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手术;肠粘连;疗效急性阑尾炎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多予以术后治疗,但术后易出现粘连性肠梗阻。
据有关调查发现,与肠梗阻比较,阑尾切除术后肠粘连约占20.00%~40.00%[1]。
基于此,为了深入探究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预防阑尾切除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对照试验,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有关诊断标准[2],均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
应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37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在(45.12±2.17)岁之间。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预防术后粘连方面的研究进展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预防术后粘连方面的研究进展作者:朱琳邹德庆范作卿王娜郭光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7年第01期摘要:术后粘连是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增加了再手术的难度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预防术后粘连是外科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近年来各种抗粘连的药物和材料成为国内外专家研究的热点。
壳聚糖具有成本低、方便使用、生物相容性良好、无细胞毒性等特点,其作为医用抗粘连材料有着巨大的潜力。
本文从壳聚糖的来源、制备方法及其在抗粘连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概括总结。
关键词: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抗术后粘连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7)01-0148-07Abstract The formation of peritoneal adhesions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and it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re-operation. Thus,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adhesions is a major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surgical medicine. As a result,the study of anti-adhesion drugs and material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for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The chitosan is inexpensive, highly biocompatible, nontoxic and easy to use, which make it a promising anti-adhesion material. Here, we reviewed the sources and preparation of chitosan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preventing adhesion.Keywords Chitosan; Carboxymethyl chitosan; Postoperative anti-adhesion术后粘连是外科领域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也是术后愈合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1],如不及时预防及治疗可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课题研究论文:临床医学论文36704 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
临床医学论文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摘要】目的: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展开研究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xx年12月~20xx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0.0%,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后,可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xx年12月~20xx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了解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旨在提高对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能力,现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20xx年12月~20xx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22~69岁,平均年龄(45.7±6.8)岁;行胆道手术26例,阑尾切除术14例,肝脾破裂手术7例,胃大部切除术3例。
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2~71岁,平均年龄(45.9±6.7)岁;行胆道手术27例,阑尾切除术12例,肝脾破裂手术9例,胃大部切除术2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包括术后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及严密观测生命体征等。
国内手术防粘连产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国内手术防粘连产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作者:张会会原芳孙雨龙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4期摘要:目的系统地介绍生物隔离材料预防粘连的基础研究以及目前国内市场上防粘连产品的临床研究。
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防粘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进行综述总结。
结果组织粘连常发生在外科手术后,它能够引起多种临床并发症,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目前临床使用生物隔离材料防治手术后粘连,其中聚乳酸、透明质酸和壳聚糖是国内最为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材料。
结论目前手术防粘连产品可以防止手术后粘连的发生,但存在许多局限之处,生物凝胶材料有望成为新型手术防粘连医疗产品。
关键词:外科手术;粘连;国内防粘连产品中图分类号: R608 文献标志码:AThe Basic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Domestic Surgical Anti-adhesion ProductsZHANG Hui-hui, YUAN Fang, SUN Yu-lo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zhen Institute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troduce basic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the anti-adhesion products in current domestic market. Methods The domestic literatures related to basic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anti-adhesion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 Results Postoperative adhesion often occurs after surgeries in clinic. It causes a variety of clinical complications and affects the normal function of injured organs. Currently a number of materials are used in clinic to prevent postoperative adhesion. Polylactic acid,hyaluronic acid and chitosan are the most widely investigated and used materials. Conclusions The current products can prevent adhesion formation after surgeries. But there are many weaknesses. Hydrogel could become a new generation of anti-adhesion product.Key words:Surgery; Adhesion; Domestic Anti-adhesion Products术后组织粘连是体内原本分离的相邻组织或器官在手术后通过异常结缔组织粘连在一起,它是临床手术后一种常见的现象,被认为是组织愈合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病理现象。
壳聚糖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225例
壳聚糖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225例张辉【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3(022)005【摘要】目的探讨壳聚糖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45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5例.对照组严格无菌手术操作,彻底止血,关腹前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控制腹腔炎:试验组在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后将壳聚糖注射液3~6 mL 涂布于腹腔肠管、脏器表面和壁层腹膜后关腹.结果试验组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为(1.65±0.34)d,短于对照组的(2.04±0.27)d(P<0.05);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7.78%,与对照组的96.8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试验组腹腔粘连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7%(P<0.05).结论壳聚糖在腹部手术中应用不影响切口愈合,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良好,可减少粘连并发症,且无毒副作用,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及社会效益,值得推广.【总页数】2页(P110-111)【作者】张辉【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外科,浙江,绍兴,31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82【相关文献】1.医用防粘连改性壳聚糖膜对胃癌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 [J], 魏钢2.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预防阑尾切除术后肠粘连的疗效 [J], 刘冬慈;付正英;赵冬雨;杨剑3.粘连平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的临床观察 [J], 于吉财4.综合护理预防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评价 [J], 陈显锋5.宫内灌注羧甲基壳聚糖胶体平衡液联合留置水囊导尿管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 [J], 贺正蓉;刘传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预防术后腹腔粘连(全文)
2021预防术后腹腔粘连(全文)01、导言术后粘连是指手术所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过程中形成的异常纤维连接,是机体损伤后愈合的一种正常生理过程。
某些情况下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粘连性肠梗阻、二次腹部手术难度增加、慢性腹痛,以及女性不孕。
如何减少和预防腹部术后腹腔粘连的技术和材料比较有限,而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证明行之有效的则更少。
本文参考《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中国专家共识》总结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一些措施。
02、病因术后腹腔粘连形成原因和机制很复杂,缺血是诱发粘连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术后粘连常发生在组织受到挤压、缝合或结扎的部位。
炎症反应是粘连形成的另一个诱因,腹腔内异物可刺激或污染及细菌感染等都会导致炎症反应进而引起粘连。
03、预防措施根据粘连形成的诱因及发病机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减少粘连的发生。
目前预防粘连的措施包括精细的手术操作、使用预防粘连的材料以及促进器官的相对运动。
3.1 精细的手术操作a) 细致止血、轻柔操作和尽量减少组织损伤是预防术后腹腔粘连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式。
b)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的腹部切口小,组织处理和异物接触更少,可能有助于减少组织创伤,从而有利于预防术后腹腔粘连。
c) 使用湿润纱布包裹或填塞,以保持组织湿润,防止组织变干,预防潜在的浆膜损伤。
d) 尽量减少异物存留,避免缝线、血管夹以及滑石粉等的留存,术毕关腹前充分清理冲洗腹腔减少导致粘连形成的刺激源。
e) 术中注意防止细菌感染或粪便污染,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等。
f) 循证医学表明关腹时缝合腹膜与不缝合腹膜对于腹壁的愈合没有差异,但习惯关闭腹膜层时可使用细的可吸收缝线,减少对腹膜的刺激。
3.2 预防粘连的材料a) 某些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的固体材料和黏性液体可在术后5~7 日保持受损腹膜表面互相分离,直到再上皮化完成,从而限制粘连形成。
b) 需要注意各材料放置的步骤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用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用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赵强;成国祥
【期刊名称】《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年(卷),期】2003(7)4
【摘要】粘连是结缔组织纤维带与相邻的组织或器官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异常结构 ;其经常在妇产科、心胸外科和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
粘连是引发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目前预防粘连的诸多方法中 ,采用高分子材料作为隔离物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预防粘连的各种可吸收高分子材料 ,其中包括壳聚糖、聚乙二醇、透明质酸、纤维素等。
并且介绍了经过化学改性、物理共混、表面接枝等方法获得的许多新型聚合物。
这些材料可以制成溶液、薄膜、凝胶等不同形式使用 ;而且既可以单独使用。
【总页数】5页(P236-240)
【关键词】预防;术后粘连;可吸收高分子材料;术后并发症
【作者】赵强;成国祥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08
【相关文献】
1.可吸收医用膜应用于预防妇科术后盆腔粘连的研究 [J], 刘娇;富越明
2.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放置可吸收生物医用膜在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复发中的应用
[J], 庞琴霞;柳州;王鹰;唐英
3.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16例临床观察 [J], 李万云;李世鹏
4.可吸收生物医用膜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粘连复发的临床疗效 [J], 闫文杰;庞湘力;皮洁;张怡;柳榴;穆杨;杨菁
5.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后放置可吸收生物医用膜在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复发中的应用[J], 李秀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粘连平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的临床观察
粘连平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的临床观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02年5月~2006年3月收治普通外科开腹手术病人共166例,其中男91例,女75例,年龄10~79岁,平均50.4岁。
择期手术和限期手术61例,急诊手术105例。
所有病人均是同一组医生手术。
1.2 方法:166例病人中随机选90例为治疗组,在关腹前应用粘连平3~9 ml 均匀涂在手术操作部位及切口下,采用常规关腹方法。
另外76例病人采用常规关腹方法,作为对照组。
2 结果对两组病人术后随访,最长时间4年零4个月,其中治疗组未发现早期肠梗阻病例,无因为粘连性肠梗阻再次复诊,其中1例因阑尾切除术后6个月又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再次手术,1例胆囊切除术后2年因外伤性脾破裂再次手术,1例小肠破裂修补术后3年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再次手术,术中见原手术部位及切口下腹膜平滑光整,无任何粘连。
对照组中有14例因腹痛、腹胀复诊,10例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入院治疗,其中5例再次开腹手术治疗,行肠粘连松解术,关腹前应用粘连平6~9 ml,并随防1~8个月,未因粘连腹痛而复诊。
3 讨论粘连形成是机体的一种纤维增生的炎症反应,大量纤维素渗出并沉积在浆膜面上形成一网络状物,其中含有许多多核巨细胞及炎性细胞,纤维网络使邻近的浆膜面粘合在一起,从而,在腹腔内形成粘连。
粘连平的通用名称为聚乙二醇盐酸小檗碱液,粘连平在局部损伤组织使用时能够阻止渗出大量的纤维蛋白原,进而阻止纤维白网状形成,防止各组织之间通过纤维蛋白渗出而互相粘连,同时,盐酸小檗碱的抗炎作用发挥疗效,从而预防了组织发生炎症的可能。
我院临床应用粘连平对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疗效显著,并且未发现病人有不良反应,对肝功能、肾功能、血象均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壳聚糖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可行性研究
[ 收稿 日期 :0 1— 4—3 编校 : 丽娜/ 21 0 1 王 郑英善 ]
[ ] G lbr P B msJ , acb Y Peet no ot e一 3 o egE , u W Y aoi . rvni f s p r d o p o
氟 比洛 芬 酯超 前 镇 痛 防治 经 蝶 垂体 瘤 切 除术 后 急性 疼 痛 的
o a ou os J. r l il e ,9 3 3 1 2 :9 . nt slt n[ ] Po Ci Bo R s19 ,8 ( ) 1 1 e i g n
[] 周 4
贵, 奚廷 斐 , 郑裕东 , .三种羧 甲基壳 聚糖防粘连 等
[ ] 江素君 , 1 周御来 , 倪有娣 , . 等 化学改性壳 聚糖 膜及透 明
后后 取 下 腹 正 中切 E , 7e 逐 层 入 腹 , 出末 端 回肠 , 距 l长 m, 提 在
3 讨 论
腹部手术后腹膜粘连 , 甚至形成肠梗 阻, 给患者带 来很大
痛苦 , 目前尚无可靠 的办法降低 其发生 率。形成腹 膜粘 连有
一
个重要 因素 , 即在病理条件下 , 腔两处或更多 处浆膜面 的 腹
临 床 观 察
李 茉, 苏金华 ( 贵州省贵 阳市第二人 民医院麻醉科 , 贵州 贵 阳 50 0 ) 50 0
[ 摘
要 ] 目的 : 观察氟 比洛芬酯注射液 防治经蝶垂体瘤切 除术后急性 疼痛 的临床疗效 。方法 : 蝶垂体 瘤切除术 后患 者 经
4 0例 , 随机分为氟 比洛芬酯组 ( A组 ) F 和对照组 , 每组 2 。F O例 A组于手 术结束前 约 2 3 i O~ 0mn静脉推 注氟 比洛芬酯 ( . S 1 5m / ) 对 照组 静脉推注 0 9 a1 , . %N C 溶液 ( . lk ) 0 1m/ g 。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停止 泵注异丙酚 和瑞芬太 尼。 比较 两组患 者 自主呼 吸恢复 、 意识恢复 和拔管 时间 , 以及患者恢复期的血流动力学数据 。结果 : A组和对 照组患者 的 自主呼吸恢 复时间 、 F 意识恢 复时
优质护理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预防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10-19T05:33:27.37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6期作者:仝照利[导读] 目的:探讨在腹部手术后实施优质护理对肠粘连发生所起到的效用价值。
仝照利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450003摘要:目的:探讨在腹部手术后实施优质护理对肠粘连发生所起到的效用价值。
方法:研究中选取腹部手术患者124例进行对比实验,采取摇号方式分为人数对等的观察与对照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肠粘连发生率。
结果:数据中明确表现出观察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优质护理对降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以及患者康复均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腹部手术;肠粘连引言:根据以往经验来看,肠粘连的发生不仅可能为先天原因,与腹腔手术以及后期护理的有效性也有着密切关联。
本研究对比了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差异表现,以数据表示、文字描述、表格对比方式展开,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院内进行腹部手术后患者中选取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为方便对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及平均年龄分别为33、29例(43.56±7.11)岁与35、27(45.93±6.86)岁,两组基本资料较为均衡(P>0.05)。
1.2方法对照组沿用常规术后护理方式,遵照医嘱对患者的饮食、用药、锻炼等展开相应的指导,同时对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密切关注,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突发问题,最大程度地降低不良问题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从多个方面展开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其满意度,避免肠粘连问题的发生。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切入:①健康宣教,因多数患者对该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甚微,未知也为其带来了紧张、恐惧、担忧等负性情绪,常会出现易怒、不配合治疗等现象,这不仅会给后期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更会影响到预后效果[1]。
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研究进展
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研究进展
王保春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1(41)3
【摘要】@@文献报道,开腹手术后腹膜粘连的发生率高达90%,由此还可导致许多其他并发症,如肠梗阻、不育等。
据统计,接受腹部中、小手术患者中的
0.95%、大手术患者中的3.3%在术后24年中因粘连性肠梗阻需再次手术治疗[1]。
最近一项调查发现,有腹部手术史患者的腹膜均有一处以上的粘连[2]。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王保春
【作者单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2
【相关文献】
1.羧甲基纤维素钠结合地塞米松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疗效 [J], 汪军;刘国辉;康新;
刘旭光
2.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最佳剂量筛选及机制研究:随机对
照实验方案 [J], 吴志民;崔宏力;刘国辉
3.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最佳剂量筛选及机制研究:随机对照实验方案 [J], 吴志民;崔宏力;刘国辉;
4.Zn2+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预防术后腹膜粘连的实验研究 [J], 王晓东;刘国辉;童岚
5.Fe^(3+)-CMC预防术后腹膜粘连及抑制术后腹膜损伤部位TNF-α及FGF表达的实验研究 [J], 于金海;所剑;李有柱;刘国辉;陈岩;王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壳聚糖和尿囊素预防外科术后腹腔粘连效果的观察(1)】目的:对比观察壳聚糖及尿囊素对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并探讨两者合用的协同作用及机理. 方法:成年纯种家兔96只制成粘连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壳聚糖组(B),尿囊素组(C)和壳聚糖尿囊素联合用药组(D),每组24只. 观察家兔术后一般情况,并于术后1 wk和2 wk剖腹观察其腹腔粘连情况,按程度分级,切取标本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粘连动物模型建立切实可靠,B,C组和D组粘连等级与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组效果明显优于B,C组(P<0.05). 病理观察联合用药组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均轻于对照组. 结论:术中应用壳聚糖和尿囊素均有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两者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关键词】粘连;壳聚糖;尿囊素;兔0引言术后腹腔粘连是外科腹部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90%以上[1],是引起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有的甚至可引起肠绞窄而致命. 尽管广大医务工作者已认识到手术操作轻柔、减少出血和异物存留、避免粗糙创面出现、术后加强活动等可以减轻腹腔粘连,但已有的研究报道表明:采用上述办法并不能很有效地预防粘连[2],因而探索能有效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新方法具有重的临床意义. 壳聚糖是一种纯天然的高分子多糖体,可被人体降解吸收,是新型的高分子抗粘连剂. 尿囊素为2,5二氧代4咪唑烷基脲. 它是尿酸的衍生物,具有促进组织细胞增生、促进溃疡及伤口愈合的作用. 本实验通过对比观察壳聚糖及尿囊素对家兔术后腹腔站粘连的预防作用,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预防术后粘连的效果,探讨壳聚糖及尿囊素联合应用对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协同作用,为预防和减轻术后腹腔粘连提供实验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成年纯种家兔96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2. 5 kg,二级清洁动物,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壳聚糖凝胶,为石家庄亿生堂医用品有限公司产品;尿囊素,为江苏华邦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用生理盐水配制成0.1 mol/L浓度的溶液备用;速眠新Ⅱ注射液,1.5 mL/支,长春军需大学兽医研究所生产.1.2方法1.2.1动物准备全部动物术前均禁食(不禁水)12 h,速眠新Ⅱ注射液(2 mL/kg)肌肉注射麻醉. 麻醉后仰卧位固定,剪毛消毒铺单,无菌操作下取腹正中切口,长约4 cm. 打开腹腔后找出盲肠,用组织钳取出盲肠,用显微尖镊于肠系膜对侧沿纵轴方向剥离约5 cm×2 cm大小浆膜[3].1.2.2实验动物分组家兔按双盲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对照组(A组),关腹前用生理盐水30 mL冲洗腹腔,吸弃部分液体,将盲肠放回腹腔,关腹;壳聚糖组(B组),关腹前用壳聚糖凝胶均匀涂布于距盲端3 cm范围内的盲肠浆膜面(用量: 1 mL/只);尿囊素组(C组) 关腹前注入尿囊素溶液30 mL;壳聚糖尿囊素联合用药组(D组),关腹前均匀涂布壳聚糖凝胶(1 mL/只)并注入尿囊素溶液30 mL.1.2.3目视判断评分术后动物禁食12 h,分笼饲养,饲料为全价营养家兔颗粒饲料. 每组再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于术后1 wk 和2 wk在麻醉下再次打开腹腔,肉眼观察并评定盲肠盲端经处理过的部位同周围肠管、系膜及腹壁的粘连情况. 在实验期间死亡的家兔也做剖腹检查. 按文献[4]的分级标准对腹腔粘连进行评估,同时拍照并记录结果: 0级:无粘连;Ⅰ级:轻度粘连,易分离;Ⅱ级:中度粘连,不易分离,但分离时不致撕裂肠管;Ⅲ级:高度粘连,不能分离,施行分离时可撕裂肠管.1.2.4病理切片评价切取粘连处的盲肠组织,生理盐水洗净内容物后立即用40 g/L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局部肠壁的病理改变. 根据炎性细胞的多少、成纤维细胞与间质细胞的增生、纤维蛋白的存在、间皮细胞与胶原纤维的排列、毛细血管的增生等情况,判断粘连程度.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组粘连程度分级程度的差异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多组等级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多重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2结果2.1一般情况各组家兔麻醉清醒后即可活动,精神、进食良好,伤口愈合好. 术后4 d ,A组动物死亡1只,剖腹探查死因为广泛肠粘连致绞窄性肠梗阻. 术后1 wk左右A,B,C组部分动物出现精神萎糜、食欲下降、活动减少等症状,A组最重,D组动物情况明显优于其他各组.2.2肉眼观察所有存活家兔皮肤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1 wk和2 wk 均未见腹腔内有明显的感染存在,盲肠未见穿孔,A组粘连最重,其次为B,C 组,D组最轻( 图1).作者:沈新,李孟彬,王为忠,施海【关键词】粘连;壳聚糖;尿囊素;兔【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本篇论文是由3COME文档频道的网友为您在网络上收集整理饼投稿至本站的,论文版权属原作者,请不用于商业用途或者抄袭,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否者后果自负,如果此文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2.3腹腔粘连程度比较术后1 wk和2 wk,家兔腹腔粘连程度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 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A:无粘连(0级); B:轻度粘连(Ⅰ级); C:中度粘连(Ⅱ级); D:高度粘连(Ⅲ级).图1家兔术后肠管间和腹腔粘连情况表1各组间家兔术后腹腔粘连程度的比较2.4形态学变化光镜下观察家兔腹腔粘连部位的病理改变,术后1 wk,A组:有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水肿明显;B组:有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较少,组织水肿,浆膜面有内皮及上皮细胞增生;C 组:仅有少量成纤维细胞浸润和炎性细胞浸润,组织轻度水肿,浆膜面有单层间皮细胞增生;D组:无或仅有少许成纤维细胞浸润和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程度轻微(图2). 术后2 wk,A组:处理侧浆膜面纤维组织增生明显,纤维粘连严重,浆膜层有淋巴细胞散在浸润;B组:纤维粘连较轻;C组:纤维蛋白少,纤维粘连轻微;D组:浆膜面光滑平整,无纤维粘连(图3).A:对照组;B:壳聚糖组;C:尿囊素组;D:壳聚糖尿囊素联合用药组.3讨论腹部手术后粘连发生机理以损伤炎症学说较流行[5],正常情况下,浆膜间皮及间皮下血管中存在纤溶酶原激活因子,能使纤维蛋白的形成和水解处于动态平衡,以维持浆膜的光滑[6]. 当腹部手术或炎症刺激时,炎性细胞和受伤的间皮细胞产生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导致纤维蛋白溶解作用降低[7]. 另外,成纤维细胞增生,分泌胶原纤维,多种因素造成永久性纤维粘连.本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与尿囊素均具有防粘连的作用, HE染色光镜下观察也证实,用药组炎症反应轻,浆膜面有单层间皮细胞,光滑平整,达到生理性修复.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8],不易引发炎症反应,不被排斥,随着器官的蠕动而漫布于整个腹腔,起到润滑作用,将肠管和腹膜隔开,并最终可降解为对人体有益的氨基葡萄糖单体被吸收. 它可选择性促进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增长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9],从而改善内源性修复过程,促使组织生理性修复,减少胶原纤维合成. 可抑制出血及纤维蛋白束的形成,减少了因血肿机化而造成的组织粘连[10]. 关腹前注入尿囊素溶液,可以减少和消退胶原蛋白渗出,防止成纤维母细胞大量增殖,减轻肠管水肿,使腹膜上皮迅速修复.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看出,尿囊素可很好地恢复间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防止术后肠粘连,抗炎抗渗出作用可以减少炎性渗出,从而减少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析出,纤维蛋白性粘连较轻,这有利于间皮细胞的覆盖,达到生理性修复. 减少炎症渗出及炎性细胞的浸润,也是其减轻粘连的一个因素.本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与尿囊素联合应用对预防术后腹腔粘连有协同作用,这可能与两者同时以不同的作用机理对抗粘连有关. 两者均无毒副作用[11],联合用药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率及粘连程度均明显降低,为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提供了临床依据.【参考文献】[1] Liakakos T, Thomakos N, Fine P M, et al. Peritoneal adhesions: et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Recent advances in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J]. Dig Surg,2001,18(4):260-273.[2] Rasa K, Erverdi N, Karabulut Z, et al. The effect of methylene blue on peritoneal adhesion formation [J] . Turk J Gastroenterol,2002,13(2):108-111.[3] Vlahos A, Yu P, Lucas CE, et al. Effect of a compositemembrane of chitosan and poloxamer gel on postoperative adhesive interactions [J]. Am Surg, 2001,67(1):15-21.[4] Evans DM, McAree K, Guyton DP, et al. Dose dependency and wound healing aspects of the use o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 the prevention of intraabdominal adhesions [J]. Am J Surg, 1993,165(2):229-232.[5] Kramer K, Senninger N, Herbst H, et al.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adhesions with hyaluronate [J]. Arch Surg,2002,137(3):278-282.[6] Thaler K, Mack JA, Berho M, et al. Coincidence of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with fibrosis and angiogenesis in postoperative peritoneal adhesion formation [J]. Eur Surg Res, 2005,37(4):235-241.[7] Gorvy DA, Herrick SE, Shah M, et al.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isoforms significantly affects adhesion formation in a murine surgical model [J]. Am J Pathol, 2005,167(4):1005-1019.[8] Kojima K, Okamoto Y, Kojima K, et al. Effects of chitin and chitosan on collagen synthesis in wound healing [J]. J Vet Med Sci, 2004,66(12):1595-1598.[9] Obara K, Ishihara M, Fujita M, et al. Acceleration of wound healing in healingimpaired db/db mice with a photocrosslinkable chitosan hydrogel containing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J]. Wound Repair Regen, 2005,13(4):390-397.[10] Okamura Y, Nomura A, Minami S, et al. Effects ofchitin/chitosan and their oligomers/monomers on release of type I collagenase from fibroblasts [J]. Biomacromolecules,2005,6(5):2382-2384.[11]黄治林,姜广建,孟令军,等. 明胶/壳聚糖创伤敷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6):1506-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