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课堂PPT)

4、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5、平行四边形有无数个底( )
6、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 19
x)
5
20
5
21
我画了一个底 是4厘米,高 是3厘米的平 行四边形。
我画了一个底是 4厘米,高是3厘 米的平行四边形。
比一比,有何新发现?
22
说一说
本节课,你有 什么收获?23【源自一做】认识平行四边形1
你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
2
你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 生活中,还能在哪找到平行四边形?
3
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4
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5
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6
【画一画】
你觉得在方格纸上画平行7 四边形要注意什么?
【想一想】
你能用直尺在空白纸上画 出平行四边形吗?
8
【猜一猜】
1、取两根长度相等的长饮料管和 两根长度相等的短饮料管。 2、用线把饮料管穿起来,做成一 个长方形。 3、再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比一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 相同点和不同点。
24
高
底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 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14
高
底
15
高 底 16
高 底
17
高 底
18
判断: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是平行四 边形( )
x x
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
四边形( √ ) 3、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 )
你们小组觉得平行四边形可能有 那些特征? 你们又打算如何验证你们的猜想?
9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全部课件(共11课时)

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时,就是要 善于发现“凑百”、“凑整”。同时,不一定用了运算律就 一定简便,如何简便要靠自己思考、选择。
新知探究
判断并说明,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59+0=0+59 加法交换律
47+(30+8)=(47+30)+8 加法结合律
新知探究
判断并说明,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 45+23 = 68(人)
28+(17+23) = 28+40 = 68(人)
上面两道算式可以写成等式吗? (28+17)+23 = 28+(17+23) 可以
算一算,下面的算式之间能填等号吗?
(45+25)+16 = 45+(25+16)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课堂练习
3 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53+ 36 + 6 4 = 53 + ( 36 + 64 ) (加法结合律)
(2) 48 + 27 + 62 = 27 + ( 48 + 62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3) 89 + 125 + 11 =( 89 + 11 ) + 125
=505+78
=75
=275
=583
课堂练习
简便运算。
1+3+5+7+9+11+13+15+17+19 =(1+19)+(3+17)+(5+15)+(7+13)+(9+11) =20+20+20+20+20 =100
新知探究
判断并说明,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59+0=0+59 加法交换律
47+(30+8)=(47+30)+8 加法结合律
新知探究
判断并说明,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 45+23 = 68(人)
28+(17+23) = 28+40 = 68(人)
上面两道算式可以写成等式吗? (28+17)+23 = 28+(17+23) 可以
算一算,下面的算式之间能填等号吗?
(45+25)+16 = 45+(25+16)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课堂练习
3 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53+ 36 + 6 4 = 53 + ( 36 + 64 ) (加法结合律)
(2) 48 + 27 + 62 = 27 + ( 48 + 62 )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3) 89 + 125 + 11 =( 89 + 11 ) + 125
=505+78
=75
=275
=583
课堂练习
简便运算。
1+3+5+7+9+11+13+15+17+19 =(1+19)+(3+17)+(5+15)+(7+13)+(9+11) =20+20+20+20+20 =100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同步练习
2.画出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A
同步练习
3.(1)画出梯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出三角形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A
B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遇到旋转,要找到旋转中心,旋转方向 和旋转角度。
2.通过依次画出每条边旋转后的图形得到 旋转后的图形。
5.2011年统计:昆山户 籍人口数和外来暂住人 口数共一百七十九万人。
一百七十九万写作:1790000
6.昆山市生态森林公园占地面积二十一万平方米。
二十一万写作:210000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认识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这 四个数位。
2.能够整万整万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3.能够运用分级线帮助我们快速读数和写数。
2.先读一读下面各数,再选择合适的数填在 括号里。
900
90000
900000
(1)北江市的人口总数大约是( 900000 )人。 (2)荷塘村的人口总数大约是( 900 )人。 (3)湖滨镇的人口总数大约是( 90000 )人。
3.写出横线上的数。
920000
65000000
4.先说出各数的组成,再读一读。
万
个
万
个
这个数是由600 个万和4000个 一组成的……
这个数是由308 个万和7个一组 成的……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
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 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万
个
万
个
万
个
( 50055000 )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丨苏教版1

巩固练习
1. 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 有几只?
日本的“龟鹤算” 问题就是从我国的 “鸡兔同笼”问题 演变来的。
问题:(1)这道题是“鸡兔同笼”这一类的问题吗? (2)解决这个问题,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呢?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9.5 鸡兔同笼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9.5 鸡兔同笼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鸡兔同笼
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 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 学趣题:
zhì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 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问雉兔各几何?
数学广角 —— 鸡兔同笼
第1课时 鸡兔同笼
濮城镇中心小学 李智萍
zhì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 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问雉兔各几何?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9.5 鸡兔同笼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9.5 鸡兔同笼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 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尝试列表:
鸡/只 8 7 6 5 4 3 2 1 0
兔/只 0 1 2 3 4 5 6 7 8
腿/条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1. 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 有几只?
假设都是鹤。 40×2=80(条) 112-80=32(条) 4-2=2 龟:32÷2=16(只) 鹤:40-16=24(只) 答:龟有16只,鹤有24只。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9.5 鸡兔同笼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9.5 鸡兔同笼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学习目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1课时 多位数的认识课件

第十三页,共十六页。
4.先读一读,在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11200 三亿七千万
4亿
2990000000 二十九亿九千万 30亿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5.在 里填“<”或“>”。
455000 > 450600 7399000 < 740万
270000000 > 207900000 30亿 < 3010000000
139125000读作:一亿三千九百一十二万五千。 122313400读作:一亿二千二百三十一万三千四百。 67159400读作:六千七百一十五万几千四百。
第九页,共十六页。
电冰箱
空调 彩色电视机
洗衣机
40000000
80000000
120000000
(2)选择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上面各数的近似 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1课时 多位数的认识课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苏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数学 数学
第一页,共十六页。
九 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多位数的认识
第二页,共十六页。
课时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
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
确地读、写多位数。
2.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人”的方法求一 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 “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8699万
1亿
1亿
6716万
第十页,共十六页。
电冰箱 空调
彩色电视机
洗衣机
40000000
80000000
120000000
(2)电冰箱的产量比彩色电视机少多少台?(用计算器计算)
4.先读一读,在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11200 三亿七千万
4亿
2990000000 二十九亿九千万 30亿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5.在 里填“<”或“>”。
455000 > 450600 7399000 < 740万
270000000 > 207900000 30亿 < 3010000000
139125000读作:一亿三千九百一十二万五千。 122313400读作:一亿二千二百三十一万三千四百。 67159400读作:六千七百一十五万几千四百。
第九页,共十六页。
电冰箱
空调 彩色电视机
洗衣机
40000000
80000000
120000000
(2)选择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上面各数的近似 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1课时 多位数的认识课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苏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数学 数学
第一页,共十六页。
九 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 多位数的认识
第二页,共十六页。
课时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
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
确地读、写多位数。
2.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人”的方法求一 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 “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8699万
1亿
1亿
6716万
第十页,共十六页。
电冰箱 空调
彩色电视机
洗衣机
40000000
80000000
120000000
(2)电冰箱的产量比彩色电视机少多少台?(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件

想一想,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
3. 一个双层书架,上层书架的本数是下层的3倍。如果从上层搬60 本到下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图
书多少本?(在图中表示出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本
上层 ?本
下层
60本
【教材52页第3题】
(3-1)÷2=1 下层:60÷1=60(本)
检验:180÷60=3 180-60=120(本)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认识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还可以这样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 三
年Hale Waihona Puke 级上册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数学课本第4页例3】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初步学会了画线段图 的基本方法,会用直观简练的线段图来描述数学问题了。
票多少枚?
小宁 小春
多12枚 -1共2=726枚0( )
1 小春去掉多的12枚,变成和小宁一样多。
72-12=60(枚) 小宁: 60÷2=30(枚) 小春: 72-30=42(枚) 或 30+12=42(枚)
小宁和小春共有 72 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邮
票多少枚? 小宁 小春
添12枚 多12枚
小宁和小春共有 72 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小宁 小春
多12枚
共72枚
1.文字和图画相比较,哪种更方便我们分析和思考呢?
2.从图上看,可以怎样求出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呢?
3.请你用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去多法
补少法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02页 0145页 0211页 0278页 0290页
一 平移、 旋转和轴对称 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亿有多大 六 运算律 多边形的内角和 数字与信息
一 平移、 旋转和轴对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二 认识多位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Hale Waihona Puke 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四 用计算器计算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多边形的内角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八 确定位置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一亿有多大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六 运算律
0002页 0102页 0145页 0211页 0278页 0290页
一 平移、 旋转和轴对称 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亿有多大 六 运算律 多边形的内角和 数字与信息
一 平移、 旋转和轴对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二 认识多位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Hale Waihona Puke 三 三位数乘两位数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四 用计算器计算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七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多边形的内角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八 确定位置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一亿有多大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六 运算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梯形》课件

(教材P91 练习十四 第5题)
(画法均不唯一)
当堂检测 1.下面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你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到梯 形吗?(教材P91 练习十四 第4题)
你能在七巧板中选几块 拼出不同的梯形吗?拼 一拼,再与同学交流。
当堂检测 2.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剪出一个等腰梯形。想一想,等 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有不同的画法吗?
当堂检测
5.(易错题)判断: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
错解: √
正解:×
反思:“有一组对边平行”不能说明另一组对边不平 行,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说明这组对边平行,另 一组对边不平行。
课堂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不仅学习认识了梯形和等腰梯形,还复习了
随堂小练
1. 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分别指出梯形的上底、下 底和腰。
(教材P90 练一练 第1题)
腰
下底 上底 腰
上底
腰
下底 腰
随堂小练
2.画出下面梯形的高,再量出上底、下底和高各是 多少厘米。(教材P90 练一练 第2题)
1cm 1cm 3cm
2cm 1cm
2cm 3cm
3cm 2cm
随堂小练 3.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上底2厘米、下底5厘米、 高3厘米的梯形,再画一个高2厘米的等腰梯形。
(教材P91 练习十四 第6题)
答: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对称轴。
当堂检测
3.说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材P92 练习十四 第8题)
相同点:都有一组对边平行。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一
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画法均不唯一)
当堂检测 1.下面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你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到梯 形吗?(教材P91 练习十四 第4题)
你能在七巧板中选几块 拼出不同的梯形吗?拼 一拼,再与同学交流。
当堂检测 2.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剪出一个等腰梯形。想一想,等 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有不同的画法吗?
当堂检测
5.(易错题)判断: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
错解: √
正解:×
反思:“有一组对边平行”不能说明另一组对边不平 行,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说明这组对边平行,另 一组对边不平行。
课堂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不仅学习认识了梯形和等腰梯形,还复习了
随堂小练
1. 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分别指出梯形的上底、下 底和腰。
(教材P90 练一练 第1题)
腰
下底 上底 腰
上底
腰
下底 腰
随堂小练
2.画出下面梯形的高,再量出上底、下底和高各是 多少厘米。(教材P90 练一练 第2题)
1cm 1cm 3cm
2cm 1cm
2cm 3cm
3cm 2cm
随堂小练 3.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上底2厘米、下底5厘米、 高3厘米的梯形,再画一个高2厘米的等腰梯形。
(教材P91 练习十四 第6题)
答: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对称轴。
当堂检测
3.说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材P92 练习十四 第8题)
相同点:都有一组对边平行。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一
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苏教版

有3条对称轴。
练一练
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练一练
等腰直角三角形
练一练
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 有哪些疑问?
把剪下的等边三角形照下图折一折,你发现这个三角形
的三个角什么关系?
都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它的对称轴上。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它的对称轴上。
你会像下面这样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
你会像下面这样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
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3. 量一量:例题7中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吗? 照下面的样子剪出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先剪一剪,再比一比。
你会像下面这样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
量一量:用尺子分别测量下面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
要求:用毫米作单位,取整毫米数;
剪纸过程中要认真、细心并保持安静;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3.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你会像下面这样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
锐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它的对称轴上。
你会像下面这样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
量一量:例题7中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吗?
有什么特征? 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都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 照下面的样子剪出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先剪一剪,再比一比。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复习
按角分类,请你说说下面的3个三角形 各是什么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精品课件:三角形三边关系

1.下面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2+4=6 ×
2+2<5 ×
2+5>6 √
2.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2厘米和18厘米,第三条边 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5cm
25cm √
30cm
38cm
3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
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3 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 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
4+5>8 4+8>5 5+8>4
4+2>5 4+5>2 5+2>4
任意两根小棒的 长度和一定大于 第三根小棒。
3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先画一个三 角形,再量一量、算一算。
8cm 5cm
4cm 2c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小棒长度 8cm 4cm 8cm 8cm
小棒长度 5cm 5cm 5cm 2cm
小棒长度 2cm 2cm 4cm 4cm
能否围成 不能围成
能围成 能围成 不能围成
3 长8厘米、5厘米和2厘米的三根 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绿色和黄色的小棒太短了, 5厘米+ 2厘米< 8厘米,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三边关系
3 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先围一围,再与 同学交流。
8cm
4cm
5cm
2cm
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摆三角形,一人操作,一人在表格里记录; 2.拿出准备的四根小棒,每次任意选不同的三根围三角形; 3.记录每次三根小棒长度和围三角形的结果; 4.有顺序地思考、操作,看看你们能记录几种选择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9.5 鸡兔同笼丨苏教版 (共16张PPT)

数腿一共八百九,问有多少强 错一题倒扣3分,实际少得分5+3=8(分)
笼子里的兔就比鸡的脚数多1,这时,脚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这时鸡是屁股坐地上,地上只有兔子的脚
盗多少狗? 这时笼子还有26÷2=13(只)脚。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还这剩时下 笼2子6还-有8×262÷=120=(1只3)(脚只,)脚。 实 8×际2得=1分6(52只分),脚少,了脚:数10和0-原52来=4差82(6分-16)=10(只) 假了设解全 鸡做兔对同,笼得历分史:鸡20兔x5同=1笼00是(中分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38、90总-7结20出=1“7鸡0兔(同个笼)”的公式。
8 这时笼子还有26÷2=13(只)脚。
假设全是强盗:360x2=720(个) 3、总结出“鸡兔同笼”的公式。
这时笼子还有26÷2=13(只)脚。
890-720=170(个) 三、以小组为单位,能否自己再找一找其他方法。
3、总结出“鸡兔同笼”的公式。
狗:170÷2=85(只) 实际得分52分,少了:100-52=48(分)
笼子里的兔就比鸡的脚数多1,这时,脚 与头的总数之差13-8=5(只), 就是兔子的只数。
方法二:
假如鸡与兔子都抬起两只脚, 还剩下26-8×2=10(只)脚 , 这时鸡是屁股坐地上,地上只有兔子的脚 而且每只兔子有两只脚在地上,所以有 10÷2=5(只)兔子,就有8-5=3(只)鸡。
方法三:
我们可以先让兔子抬起2只脚,那么现在就有 8×2=16(只)脚,脚数和原来差26-16=10(只) 差的是每只兔子抬起的2只脚,一共抬起了10只脚 所以用10÷2=5(只)兔子,8-5=3(只)鸡。
笼子里的兔就比鸡的脚数多1,这时,脚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这时鸡是屁股坐地上,地上只有兔子的脚
盗多少狗? 这时笼子还有26÷2=13(只)脚。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还这剩时下 笼2子6还-有8×262÷=120=(1只3)(脚只,)脚。 实 8×际2得=1分6(52只分),脚少,了脚:数10和0-原52来=4差82(6分-16)=10(只) 假了设解全 鸡做兔对同,笼得历分史:鸡20兔x5同=1笼00是(中分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38、90总-7结20出=1“7鸡0兔(同个笼)”的公式。
8 这时笼子还有26÷2=13(只)脚。
假设全是强盗:360x2=720(个) 3、总结出“鸡兔同笼”的公式。
这时笼子还有26÷2=13(只)脚。
890-720=170(个) 三、以小组为单位,能否自己再找一找其他方法。
3、总结出“鸡兔同笼”的公式。
狗:170÷2=85(只) 实际得分52分,少了:100-52=48(分)
笼子里的兔就比鸡的脚数多1,这时,脚 与头的总数之差13-8=5(只), 就是兔子的只数。
方法二:
假如鸡与兔子都抬起两只脚, 还剩下26-8×2=10(只)脚 , 这时鸡是屁股坐地上,地上只有兔子的脚 而且每只兔子有两只脚在地上,所以有 10÷2=5(只)兔子,就有8-5=3(只)鸡。
方法三:
我们可以先让兔子抬起2只脚,那么现在就有 8×2=16(只)脚,脚数和原来差26-16=10(只) 差的是每只兔子抬起的2只脚,一共抬起了10只脚 所以用10÷2=5(只)兔子,8-5=3(只)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全部课件(共4课时)

第1行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看,是不是非常有趣!
3 影院,电影票。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像 教室座位一样用数对来 描述位置的例子吗?试 试看,你能想到多少类 似的情况!
北纬40°,东经116°
北 京
地球仪, 地图。
(m,6)
棋盘和一些游戏中的确 定位置。还有很多,我 们明天继续学习!
1
1.在刚刚的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是(2 , 4)。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2. (6,5)表示图中第 6 列第 5 行的位置。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6列
2
(6,1)、
图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不相同,(6,2)是电影院,(2,6)是商店。
课堂练习
小明从实验小学到文化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 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向东走3格,再向北走3格。 到电影院可以先向南走2格,再向西走3格,也可以先西3再南2。等等。
5 儿童乐园
草坪
4
3
假山
2 书报亭
1
饭店 水池
大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知探究
北
8
7
6
盆景园
5 儿童乐园
草坪
4
3
假山
2 书报亭
1
饭店 水池
大门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其他的位置,你也能说一说吗?
大门的位置是 (3,1)。
四年级下数学课件-7.2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苏教版(共11张PPT)

腰 底
腰
底
轴对称图形
例题讲解
例题1 如图所示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在它的上面画一条线段, 把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大小相等、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例题讲解
例题2 以线段AB为等腰三角形ABC的腰,画出等腰三角形ABC。
A A A
O
B
C
O
B
O
B三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图中共有8个 点,选择其中的3个点作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那么共可以 画出多少个等腰三角形?
图中有三个小正方形,所以这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4×3=12(个), 再观察较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形如房顶状,如下图所示,这样的等 腰直角三角形有4个(顶角在上的2个,顶角在下的2个),所以图中等 腰三角形共有12+4=16(个)。
例题讲解
例题4 边长为整数,周长为20的等腰三角形有多少个?
等腰三角形要满足两腰之和大于第三边,周长为20的等腰三角形边长 可以为(6,6,8),(7,7,6),(8,8,4),(9,9,2),共4个。
例题讲解
例题6 A,B是直线外两点,从直线上取一点M,可以与A,B连线 后组成等腰三角形(如下图),你还能在直线上找到一点,使 其与A,B组成等腰三角形吗?请在图2、图3画出来。
A B M 图1 图2 图3 A B A
B
总
结
1.三角形按照相等边的个数来分类分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 三角形两种。 2.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能够找到他们 的对称轴。 3.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边 长。
四年级(下册)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引
入
b a a a
知识讲解
从三角形三条边的长短来看,会存在这样的两种特殊的 情况:(1)三条边中有两条边长度相等;(2)三条边 的长度都相等。我们将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 腰三角形,将三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也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每个角 都是60度。
腰
底
轴对称图形
例题讲解
例题1 如图所示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在它的上面画一条线段, 把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大小相等、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例题讲解
例题2 以线段AB为等腰三角形ABC的腰,画出等腰三角形ABC。
A A A
O
B
C
O
B
O
B三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图中共有8个 点,选择其中的3个点作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那么共可以 画出多少个等腰三角形?
图中有三个小正方形,所以这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4×3=12(个), 再观察较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形如房顶状,如下图所示,这样的等 腰直角三角形有4个(顶角在上的2个,顶角在下的2个),所以图中等 腰三角形共有12+4=16(个)。
例题讲解
例题4 边长为整数,周长为20的等腰三角形有多少个?
等腰三角形要满足两腰之和大于第三边,周长为20的等腰三角形边长 可以为(6,6,8),(7,7,6),(8,8,4),(9,9,2),共4个。
例题讲解
例题6 A,B是直线外两点,从直线上取一点M,可以与A,B连线 后组成等腰三角形(如下图),你还能在直线上找到一点,使 其与A,B组成等腰三角形吗?请在图2、图3画出来。
A B M 图1 图2 图3 A B A
B
总
结
1.三角形按照相等边的个数来分类分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 三角形两种。 2.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能够找到他们 的对称轴。 3.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边 长。
四年级(下册)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引
入
b a a a
知识讲解
从三角形三条边的长短来看,会存在这样的两种特殊的 情况:(1)三条边中有两条边长度相等;(2)三条边 的长度都相等。我们将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 腰三角形,将三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也叫做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每个角 都是60度。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动态全课时-第六单元运算律)

第 2 课时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8个男生 在跳绳。
17个女生 在跳绳。
23个女生在 踢毽子。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先算出跳绳 的有多少人。
28+17 +23 =(28+17 )+23 =45+23
=68(人)
28+(17+23) = 28+40 =68
先算出女生 的有多少人。
(28+17)+23 = 28+(17+23)
学校开运动会,参加跳长绳的有56人, 参加踢毽子的有40人,参加跳长绳 的和参加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40+56= 96(人)
56+40= 96(人)
40+56 = 56+40
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加法交换律吗?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81
25
77
右表是实验小学 四、五、六年级 的同学参加跳绳 比赛的人数。
四年级 29人
五年级 46人
六年级 54人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参加跳绳比赛?
29+46+54=
(人)
一:29+46+54 =75+54 =129(人)
哪种方法简便? 为什么?
二:29+ 46+54 =29+(46+54)
=29+100 =129(人)
=84 ×25
=80 ×25+4 ×25
=2100
=2000 +100 =2100
28个男生 在跳绳。
17个女生 在跳绳。
23个女生在 踢毽子。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先算出跳绳 的有多少人。
28+17 +23 =(28+17 )+23 =45+23
=68(人)
28+(17+23) = 28+40 =68
先算出女生 的有多少人。
(28+17)+23 = 28+(17+23)
学校开运动会,参加跳长绳的有56人, 参加踢毽子的有40人,参加跳长绳 的和参加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40+56= 96(人)
56+40= 96(人)
40+56 = 56+40
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加法交换律吗?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81
25
77
右表是实验小学 四、五、六年级 的同学参加跳绳 比赛的人数。
四年级 29人
五年级 46人
六年级 54人
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参加跳绳比赛?
29+46+54=
(人)
一:29+46+54 =75+54 =129(人)
哪种方法简便? 为什么?
二:29+ 46+54 =29+(46+54)
=29+100 =129(人)
=84 ×25
=80 ×25+4 ×25
=2100
=2000 +100 =2100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认识计算器》用计算器计算PPT课件

100
二、合作探索
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
按 + 键。
按 5 2 7 键。
按 + 键。
依次按 1 6 4 0 键。
按 = 键显示结果。
开机按 ON/OFF 键。
如果要清屏按C键,要关机 按ON/OFF键。
依次按 3 4 4 9 键。
二、合作探索
3449+527+1640=(棵)
红门、中天山和南天门一共 有多少棵古树?
三、自主练习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559+241=721-324= 59×84=3123÷9= 729+362-826=667+234×12= 5846-(1428+519)= (1645-865)×29=
397
4956
2.用计算器计算。
800
347
265
3475
3899
22620
三、自主练习
4.下面是三个小区8月份的用电情况。
45024
63434
131634
A小区
B小区
C小区
每户用电
268
197
309
户 数
168
322
426
电费总额(元)
计算起来快速、简便
计数器有什么好处?
小结
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4380
219
36.5
3
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当一个节约的好孩子,为创建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二、合作探索
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
按 + 键。
按 5 2 7 键。
按 + 键。
依次按 1 6 4 0 键。
按 = 键显示结果。
开机按 ON/OFF 键。
如果要清屏按C键,要关机 按ON/OFF键。
依次按 3 4 4 9 键。
二、合作探索
3449+527+1640=(棵)
红门、中天山和南天门一共 有多少棵古树?
三、自主练习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被白白地流掉了……
559+241=721-324= 59×84=3123÷9= 729+362-826=667+234×12= 5846-(1428+519)= (1645-865)×29=
397
4956
2.用计算器计算。
800
347
265
3475
3899
22620
三、自主练习
4.下面是三个小区8月份的用电情况。
45024
63434
131634
A小区
B小区
C小区
每户用电
268
197
309
户 数
168
322
426
电费总额(元)
计算起来快速、简便
计数器有什么好处?
小结
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要把它用到实处。
4380
219
36.5
3
节约用水要从点点滴滴开始,有这样一句广告词:“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的时候,那就是自己的眼泪!”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争当一个节约的好孩子,为创建和谐节约型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通过添加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括号的位置不一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 ,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我会算
120-100÷4+16 120-(100÷4+16)
(120-100)÷4+16
120-100÷(4+16)
课堂探索
为什么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可以两个 小括号同时计算呢?
都是小括号,都 应该先算,所以 可以同时算。 解决问题时要先算出剩下 的个数和两人每时合做的 个数,也就是要先算出减 法和加法,所以两个小括 号可以同时计算。
小结:如果一个算式含有两个小括号,可先算第1 个小括号里面的,然后再算第2个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 同时计算前后两个小括号里面的。
比一比,你的书写规范吗 ?不规范的请自己改过来。
课堂探索
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
样的呢? 如果有括号又该怎么 计算呢?
自学与互动
自学书上的例2,思考以下问题。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 括号里面有几步运算呢?又应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里,如果既有 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 加减法。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 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加 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括号里的乘除 法,再算加减法。
课堂探索
3
师徒两人共做147 个零件。师傅做27 个后,师徒 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
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 完成任务,必须先求出什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科 学
全册优质课件
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
课堂引入
说出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25-15+18
100-15×6
27÷9×6
200÷8+10
课堂探索
1 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课堂探索
剩下的个数=一共要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
200-20×7
=200-140
=60(个)
答:还剩下60个。
课堂探索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数学小医生
45+55÷5-20 =45+11-20 =56-20 =36
30×(500-400÷25) =30×(500-16) =30×484 =14520
运用能手
3 班应派多少人分别到两辆车上去?
本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在完成这些数学知识时应该注意 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课堂练习
狮子今年28岁,今年大象的岁数比狮子的
3倍小25岁,大象比狮子大多少岁?
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2.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
样的? 3.你还想知道哪些和四则混合运算有关
的知识?
四则混合运算
第2课时
课堂引入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0+65×4-80 320÷80+16×4
先算师傅做27个 后剩下的个数。
再算师徒两人每时共 做的个数。
课堂探索
3
师徒两人共做147 个零件。师傅做27 个后,师徒 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
先算师傅做27个 后剩下的个数。
再算师徒两人每时共 做的个数。
我能列综合算式 (147-27)÷(12+18)
=120÷30 为什么要加两个小括号? =4(时) 答:师徒合作还要4时才能完成任务。
,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
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70×(91-715÷65) =70×(91-11) =70×80
=5600
小练笔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00-(62+540÷18)
(288-24×5)÷28 说说: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
我能发现
240-40×2÷5 (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课堂练习
6×3+4+2
(6-3)×(2×4)
(2+4)×3+6
课堂练习
(10+4-6)×3
3×6+(10-4)
课堂练习
3×9-2-1
(9-2+1)×3
课堂练习
(7-3)×(5+1)
(7+5)×(3-1)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含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 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 外面的,也可以同时计算前后两个小括号里 面的。
四则混合运算
第4课时
基本练习
算一算,说一说
(1)72-18÷6×3
(2)(72-18÷6)×3
它们的计算结果 为什么不同?
(3)(72-18)÷6×3
(4)(72-18)÷(6×3)
自主探索
在 里填适当的数。
能列出综合算式 吗? 小括号不 够用时怎么办?
综合算式 900÷[(15+10)×3]
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50+75×4-90 360÷40+13×8
课堂练习
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写法,说说你的感受。 (1)360÷40+13×8 =9+104 =113 (2)360÷40+13×8 =9+13×8 =9+104 =113
课堂练习
议 怎样添括号。 一 议
240-40×2÷5
(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
课堂练习
我们来玩游戏:凑24。
规则: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 J , Q , K , 剩下 40 张,任意抽取 4 张牌, A 当 1 ,用加、减 、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 每张牌必需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
是 3,8,8,9 , 那 么 算 式 为 (9-8)×8×3 或
3×8÷(9-8)或(9-8÷8)×3等。
1 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课堂探索
剩下的个数=一共要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
200-80÷4×7 =200-20×7
=200-140 =60(个)
答:还剩下60个。
课堂探索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
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
除法再算加减法。课堂练习四则混合Fra bibliotek算第3课时
课堂引入
1. 请同学们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是 什么,然后再计算。
60-80÷16×3
=60-5×3 =60-15 =45
15×40-360÷12
=600-30 =570
247-(17+180÷6)
=247-(17+30) =247-47 =200 说一说,三步计算的混 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