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活血解毒法益气健脾中药治疗AIDS感染疗效及对免疫功能、ROS及NF—κB的影响
加用益气补肾方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气补 肾方对艾滋病免疫重建障碍 ( 试行 ) 》 中制定 的标 准 : 以气虚证 以及未采用安全避孕措施的育龄妇 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影响 , 进一 为主 , 兼见湿热证 、 血瘀证等。 患者 女; ④精神病患者以及智力障碍者。 步探讨 中药提高 患者免疫功能 的 多表现为倦怠乏力 、少气懒言 、 面 1 . s 治 疗 方 法 2 0 例 患 者 在
加用益气 补 肾方对 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 患者免疫 功能的影 响
赵 霞 谢正兰 李 铁 桂林市中医医院 5 4 1 0 0 2 桂林市临桂路2 号 摘 要 目的 : 观察加用益气补 肾方对艾滋病高效逆转录抗病毒 治疗( H A A R T ) 后免疫重建不全 患者免疫 功能、 临床症状、 体征 的影响, 探讨益气补 肾中药对艾滋病患者 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 2 0 例艾滋病患者采用益 气补肾方( 主要由黄芪、 鹿角胶、 党参、 茯苓、 白术、 黑蚂蚁、 绞股蓝、 甘草等组成) 治疗 , 同时合用高效逆转录抗病 毒治疗。 治疗1 年后,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体征积分、 C D 4  ̄ T 细胞绝对计数的变化, 并评价免疫重建有效率。 结 果: 2 0 例患者临床症状、 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不 同程度下降, 其 中乏力、 纳呆、 腹泻、 气短、 自汗症状积分较治 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 < O . o 5 ) ; 治疗后免疫重建 有效1 2 例, 无效8 例, 免疫重建有效率为6 O %; c D 4 细胞计数 明显 上升, 由治疗前1 4 9 . 3  ̄ 6 7 . 8 c e l l s / 0 , 1 上升为2 0 1 . 0  ̄ 7 9 . 5 c e l l s / p 2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 0 . 0 5 ) 。结论 : 益气补肾方能够 明显提高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的c D 4 细胞绝对计数 , 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 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
艾滋病毒感染患者中医保健方法及效果评估

艾滋病毒感染患者中医保健方法及效果评估艾滋病病毒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重要挑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范围内已有38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尽管现代医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尚无可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因此,中医保健方法在艾滋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艾滋病毒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体内阴阳失调,容易导致气血不畅、脾胃功能衰弱等症状。
因此,中医保健方法主要侧重于调理患者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并通过调整身体的功能状态,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先,中药的应用是艾滋病患者中医保健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可以调理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
例如,黄芪、党参等补气药物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症状;当归、白芍等活血化瘀药物有利于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疼痛和炎症。
此外,中药还有助于调节患者的情绪状况,减轻抑郁和焦虑的症状。
其次,针灸和推拿也是常见的中医保健方法。
艾滋病患者常常伴有脾胃功能衰弱以及气血不畅的情况,针灸和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按摩来调理体内的气血流通,并改善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
研究表明,针灸和推拿对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效缓解了疼痛、恶心、厌食等不适症状。
此外,中医还注重保持心理健康。
艾滋病患者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中医保健方法中的心理疏导,包括与患者进行心理咨询、情感支持、健康教育等,帮助患者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保健方法并不是替代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而是作为辅助疗法来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在艾滋病治疗中,患者需要接受标准的抗病毒治疗,监测病情,定期进行检查以及遵循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等。
总结而言,艾滋病毒感染患者中医保健方法能够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医对艾滋病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艾滋病的治疗方法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引发多种并发症。
在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中,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
因此,寻找其他辅助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艾滋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医对艾滋病的治疗方法。
1. 中医药调理免疫系统中医认为,艾滋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失调、脾胃功能紊乱有关,进而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因此,通过中医药调理免疫系统,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对抗HIV病毒的侵袭。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这些方法旨在调节人体气血平衡,增强体质。
2. 中药汤剂治疗中医药理论认为,艾滋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伴有一系列的症状,如乏力、盗汗、消瘦等。
针对这些症状,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党参、肉苁蓉等,这些中药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体质。
3. 针刺疗法针刺疗法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在艾滋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针刺疗法通过调理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提高免疫力,减轻艾滋病患者的症状。
同时,针刺疗法还可以对抗压力,改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中药外治法中医药中的外治方法,如艾灸、拔罐等,在艾滋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艾灸可以通过温热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患者症状。
拔罐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病灶部位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医对艾滋病的治疗方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其效果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
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选择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指导,并结合西医治疗方法,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心情愉快,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总结起来,尽管中医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力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作用。
健脾补肾法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健脾补肾法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王映林;刘建忠;肖明中;倪维;陈瑶;余晓丽;贠凡;柯靖雯【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22(19)2【摘要】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法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市传染病医院32例免疫重建不全属脾肾亏虚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
治疗组16例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健脾补肾免煎颗粒,对照组16例采用HAART+健脾补肾免煎颗粒模拟剂,两组均治疗48周。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免疫学指标。
结果治疗后两组肝肾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卡洛夫斯基积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CD45RA^(+)T细胞比例、CD4^(+)CD45RA^(+)T细胞/CD4^(+)CD45RO^(+)T细胞值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CD45RO^(+)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健脾补肾法治疗免疫功能重建不全脾肾亏虚型艾滋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机体的免疫功能,表现出较好的协同作用。
【总页数】5页(P112-116)【作者】王映林;刘建忠;肖明中;倪维;陈瑶;余晓丽;贠凡;柯靖雯【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医院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传染病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91【相关文献】1.健脾补肾活血法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体会2.健脾补肾法结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3.补肾健脾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4.亚临床甲减患者应用补肾健脾法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效果5.补肾健脾、通络止痛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调理免疫系统的方法

中药调理免疫系统的方法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疾病入侵的主要防线,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整体免疫力。
而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方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中包含了许多调理免疫系统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调理免疫系统的方法,帮助您提高免疫力。
一、补益法补益法是中药调理免疫系统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滋补身体以增强免疫力。
具有此功效的中药包括人参、黄芪、党参等。
人参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和多糖等活性物质,能够刺激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能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党参则有补气健脾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二、清热解毒法清热解毒法是针对免疫系统炎症反应过强的情况,通过清除病邪来调理免疫系统。
其中代表性的中药有黄连、连翘、金银花等。
黄连寒凉解毒,能够清热解毒、消炎镇痛。
连翘有清热解毒、解热镇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发热等症状。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解毒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痛等症状。
三、理气活血法理气活血法是调理免疫系统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疏通气血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
常用的理气活血类中药有川芎、当归、全蝎等。
川芎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改善气血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
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祛瘀的功效,能够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
全蝎有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瘀血堵塞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异常。
四、养阴清热法养阴清热法适用于免疫系统阴虚火旺的情况,通过滋养阴液来平衡机体免疫系统。
主要的中药有知母、生地黄、玄参等。
知母具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由于阴虚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
生地黄有滋阴降火、养阴生津的功效,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玄参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的作用,对于热证引起的免疫系统失调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调理免疫系统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调理方法。
在使用中药调理免疫系统时,需注意配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心态,以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
中医对艾滋病的辅助治疗

中医对艾滋病的辅助治疗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来控制病情,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完全治愈艾滋病的方法。
在这个背景下,许多人开始寻求中医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艾滋病的辅助治疗作用及其效果。
一、中医理论对艾滋病的认识中医理论认为,艾滋病是由湿热、毒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
中医强调人体内外的平衡,观察疾病的整体病情而非单个症状。
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二、中草药的应用中医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中草药。
中草药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且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积累,发现有一些中草药对于艾滋病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例如,人参、黄芪、党参等具有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此外,瓜蒌、连翘、金银花等草药则有清热解毒、祛湿的功效。
通过合理的搭配和使用中草药,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
三、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对于艾滋病的辅助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一些研究发现,针灸能够减缓艾滋病患者的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并且改善睡眠质量。
针灸疗法的特点在于刺激特定穴位,通过调整人体的能量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四、中医养生方法除了中草药和针灸疗法,中医还强调养生的重要性。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和保持心态平和等方法,可以增强艾滋病患者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中医认为,饮食应该清淡易消化,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但需要注意不要超负荷运动。
保持心情舒畅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也非常重要,可以采取冥想、瑜伽等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
五、中医辅助免疫疗法中医辅助免疫疗法是一种针对艾滋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中医辅助免疫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中草药、针灸和其他中医疗法来调整患者的免疫系统,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中医中药在增强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如何

中医中药在增强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如何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免疫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中医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增强免疫功能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
中医认为,人体的免疫功能与“正气”密切相关。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足则人体能够抵御外邪的侵袭,保持健康;反之,正气不足则容易生病。
而中医中药通过多种途径来扶助正气,从而增强免疫功能。
中药调理是中医增强免疫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许多中药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比如人参。
人参被视为大补元气的良药,能够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黄芪也是常用的补气中药,它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此外,还有灵芝、枸杞、白术等中药,都有助于补充人体的正气,改善免疫状态。
除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在增强免疫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常用于预防感冒和提高呼吸道的免疫力。
补中益气汤能够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对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中医的针灸疗法也对免疫功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增强免疫的目的。
例如,足三里穴是保健要穴,经常刺激足三里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中医强调的“治未病”理念也与增强免疫功能息息相关。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饮食起居的调理,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等,都有助于维护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中医还注重情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影响人体的免疫状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助于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通畅,增强免疫功能。
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中药在增强免疫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益肾健脾生血汤治疗艾滋病合并贫血35例疗效观察

气诸药之最 , 以有耆之称。《 是 本经逢原》 : 黄 载 “ 芪能 补五 脏诸 虚 ” 。《日华 子 本草 》 其 :助 气 壮 称 “
筋骨 , 肉补血 ” 长 。现代 药 理研 究 显示 黄 芪 、 白术 、 茯 苓 和 当归 等 可增 强 巨噬 细 胞 吞 噬 能 力 , 高 机 提 体 免疫 功能 , 对 HV 感 染 的抵 抗 能 力 。阿 胶 有 及 I 补 血 、 阴的作用 , 代研 究表 明能促 进 红 细 胞 与 滋 现 血 红蛋 白的增 加 。八珍 汤有气 血双 补之 功 , 现代 药
艾滋 病 ( I S 是 由人 免 疫缺 陷病毒 ( I 感 AD ) H V) 染 引起 的一 种 传染 病 。A D I S可 造 成 多 系 统损 害 ,
芪、 鸡血 藤各3 。纳 差 加 焦三 仙 各 1 ; t, 0g 5g 恶 ,呕 l
吐加 半 夏9g 竹 茹 l g , O 。每 日 1 , 煎 2次 , 晚 剂 水 早 2次分 服 。l O天 为 1个 疗 程 , 疗 程 后 统 计 疗 6个
血者 , 首先停 用齐 多夫定 , 改用 司他 夫定 。
2 2 中药治疗 : 自拟益 肾健脾 生血 汤 , . 予 基本 方 药 用: 紫河 车6g 研末 冲服 ) 当归 2 ,I 、 地 、 ( , 0g 川 芎 熟 炙甘草 、 阿胶 ( 烊化 ) 砂仁 、 、 木香 、 黄芩 各1 , 0g 白芍 1 , 2g 党参 、 白术 、 苓 、 骨 脂 、 丝 子 各 1 , 茯 补 菟 5g 黄
免疫 功能 、 克服 耐药性 的 优势 , H V感 染者 使 用 对 I 中药 干预 治疗 能 有 效 改 善 H V 感 染 者 的 临 床 症 I
降或全 血细胞 降低 。 笔 者认 为 , 滋病 合 并 贫 血是 邪 毒 入 侵 , 邪 艾 正 相 搏 , 不 胜 邪 的结 果 。病 程越 长 , 毒 越 盛 , 正 邪 精
中医药在艾滋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艾滋病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艾滋病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中医药在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中仍然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方案。
一、中医药对艾滋病免疫系统的调节艾滋病病毒攻击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
中医药通过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例如,黄芪具有补气养血、益肾固表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病毒侵袭的能力。
当归能够调节女性月经,补血养气,对女性患者的免疫力提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此外,中药常用的党参、白术等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二、中医药对艾滋病症状的缓解艾滋病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症状,如乏力、消瘦、恶心等,这些症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机制,可以缓解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人参具有补气生津的作用,可以缓解乏力、干嘴的症状。
白芍具有活血化瘀、养血止血的作用,可以缓解艾滋病患者的失血症状。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的中药处方,从根本上缓解病症。
三、中医药对艾滋病并发症的预防艾滋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结核病等。
中医药通过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有效地预防艾滋病的并发症。
例如,炮制的大黄能够清热通便、解毒泻火,对艾滋病患者所伴随的消化不良、积热便秘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中医药还能够提高艾滋病患者的体质,预防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艾滋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的治疗理念注重整体调理,强调以人为本,因人而异。
在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中,中医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等多个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加强中医药对艾滋病的研究与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补肾益气活血法对免疫性复发性自然流产妇女妊娠结局及其多种抗生殖免疫抗体的作用研究

补肾益气活血法对免疫性复发性自然流产妇女妊娠结局及其多种抗生殖免疫抗体的作用研究补肾益气活血法对免疫性复发性自然流产妇女妊娠结局及其多种抗生殖免疫抗体的作用研究引言免疫性复发性自然流产(Immunological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IRSA)是指经过先免疫疗法治疗及伴随代孕技术后,患者成功怀孕但又因免疫因素导致流产的情况。
IRSA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重大伤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补肾益气活血法是中医传统药物治疗不孕不育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调理患者的肾气,促进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行。
本文旨在探讨补肾益气活血法对I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并研究其对多种抗生殖免疫抗体的作用。
补肾益气活血法的原理中医认为,肾是人体先天之本,肾气充足对生殖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气血调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补肾益气活血法将传统中药与理疗相结合,以调理患者的肾气和气血的流通为核心,达到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补肾益气活血法对I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根据我们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法对IRSA患者的妊娠结局有积极的影响。
我们设立了两组,一组接受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之间的基本临床特征没有明显差异。
经过治疗,补肾益气活血法组的妊娠成功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补肾益气活血法组的妊娠率为85.3%,而对照组为63.2%。
同时,补肾益气活血法组的流产率也显著降低,仅为7.2%,而对照组为21.4%。
对照组的流产率高于补肾益气活血法组,说明补肾益气活血法对稳定妊娠具有积极的作用。
补肾益气活血法对多种抗生殖免疫抗体的作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IRSA患者,不仅可以提高妊娠率和降低流产率,还能调节多种抗生殖免疫抗体的水平。
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抗生殖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治疗后,补肾益气活血法组的抗生殖免疫抗体水平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
中医药治疗HIV/AIDS4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HIV/AIDS4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扶正抗毒胶囊和康爱保生胶囊对HIV/AIDS的治疗作用。
方法:对宾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诊的确诊HIV/AIDS47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邪毒内蕴者口服扶正抗毒胶囊,肝脾肾俱虚者口服康爱保生胶囊,选择治疗时间≥6个月的病例共4例,对其中中医I临床症状、体征,临床主、次症状与体征,卡洛夫斯基积分,体重变化,感冒次数,CD4的变化情况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效率为50%,稳定率为25%,无效率为25%;卡洛夫斯基积分增加率为50%,稳定率为25%,减少率为25%;体重增加率为50%,稳定率为25%,减轻率为25%;感冒次数减轻率为75%,稳定率为25%,无效率为0;CD4有效率为50%,稳定率为25%,无效率为25%。
结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明显,具有一定优势。
标签:扶正抗毒胶囊;康爱保生胶囊;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宾川县皮肤病防治站作为“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定点门诊治疗基地之一,2009年7月29日-2010年6月30日,共收治了宾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诊的确诊HIV/AIDS47例。
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邪毒内蕴和肝脾肾俱虚两型,分别运用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研制的纯中药制剂扶正抗毒胶囊和康爱保生胶囊治疗。
现将治疗时间≥6个月的4例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年龄30-40岁3例,57岁1例,平均年龄40,5岁;男3例,女1例,男:女为3:1;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1个月,平均8.25月;感染途径为吸毒3例,性传播1例;入选患者病情阶段分布情况:艾滋病期4例(100%);中医辨证分型:邪毒内蕴2例(50%),肝脾肾俱虚2例(50%);治疗前卡洛夫斯基积分<80分者1例(25%),≥80-90分者3例(75%),平均积分85。
改善免疫功能中药对免疫力下降的疗效

改善免疫功能中药对免疫力下降的疗效免疫力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和疾病侵袭的重要防线。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免疫力下降的问题。
传统中药在改善免疫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本文将讨论中药对免疫力下降的疗效及其相应的应用。
一、中药的免疫调节机制中医学认为,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与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药通过调和阴阳、益气补血、调节脏腑功能等多种途径来改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1. 益气补血中药中的一些药材,如黄芪、当归等,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
它们可以补充人体的营养物质,提高气血含量,增加免疫细胞的生成和功能,从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2. 调节脏腑功能根据中医理论,脾胃为后天之本,肺为先天之源。
脾主运化,肺主气,两者功能的协调与否对于免疫功能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
中药中的陈皮、茯苓等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党参、麦冬等可以调节肺的功能。
通过调节脏腑功能,中药可以增强人体的消化吸收和气体交换功能,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力。
二、常用于改善免疫功能的中药1. 人参人参是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具有补气益阳、健脾开胃的功效。
人参中富含的人参皂苷具有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促进免疫球蛋白生成的作用。
人参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氧耗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代谢能力,并且对于气虚引起的免疫力下降有显著的疗效。
2. 黄芪黄芪被誉为“长寿草”,具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黄芪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促进机体代谢,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同时,黄芪还可以增加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提高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对于肺脾气虚引起的免疫力下降有独特的疗效。
3. 当归当归作为补血圣药,对于气血两虚引起的免疫力下降有明显的疗效。
当归中富含的铁元素可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提高血液的供氧能力,在改善免疫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当归还可以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提高女性免疫力。
三、中药的应用建议1. 合理搭配中药中药的使用应该根据个体的具体症状和疾病类型来进行合理的搭配。
滋肾活血解毒法益气健脾中药治疗AIDS感染疗效及对免疫功能、ROS及NF

【 关键 词 】 中药 ; A I D S ; 免疫功 能; R O S ; N F — K B
Ef fe c t o f Zi s h e n Hu o x u e J i e d u Yi q i J i a n p i Ch i n e s e Me di c i n e Me t ho d o n AI DS I n f e c t i o n a n d I t s Ef fe c t
两组治 疗后病 毒载量水 平均显著 低于 治疗前 ( P < O . 0 5 ) ,且观察 组治疗 后病毒 载量水平 显著低 于对照组
( P < O . 0 5) ;对 照组治疗前后 C D 3 和C D 4 水平 比较 ,差异 均无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观察组 患者治疗 后C D 3 和 C D 4 水平均 显著 高于 对照组 ( P < O . 0 5) ;两 组治疗 前 后 C D 8 水 平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两组 治疗后 R O S和 N F —K B水 平均显 著高 于治疗前 ( P < O . 0 5 ) ,但观察 组治疗 后各项 指标水 平 均显著低 于对照组 ( P < O . 0 5 ) ;观察组 近期 治疗总有效 率显著高 于对 照组 ( P < O . 0 5 o结论 :滋肾活血 解 毒法益气 健脾 中药治疗 A I D S 感染可有效改善症状体征 ,提高 E t 常生活质量 ,抑制病毒复制 ,提高机体 免疫系统功能 ,并有助于调节 R O S和 N F —K B水平 。
o n I mmu n e F u n c t i o n。ROS a n d NF — K B / J I Qu I 卜y i n g . / / Me d i c a l I n n o v a i t o n o f Ch i n a ,2 0 1 7 。1 4( 2 O) :
健脾补肾解毒法方药对猴艾滋病的免疫调节作用

健脾补肾解毒法方药对猴艾滋病的免疫调节作用为了评价健脾补肾解毒法中药对猴艾滋病的干预效果。
该实验选用8只同期SIV感染恒河猴,随机分为2组:健脾补肾解毒法中药组(以下简称中药组)和抗病毒药组,分别给予中药及抗病毒治疗8周,每4周采集外周血检测。
结果显示,健脾补肾解毒法中药虽然不能像HAART一样明显降低血浆病毒载量,但可以升高外周血CD4,该亚群主要为CD4纯真细胞;使CD4和CD8功能细胞数量增加,增强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脾虚的出现和进展。
表明该药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具有相当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标签:艾滋病;中药;免疫调节[Abstrac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of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kidney detoxification on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rhesus macaque. Eight SIV rhesus macaques of the same 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hinese medicine of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kidney detoxification group(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hinese medicine group)and anti-virus drug(HAART)group.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ntiviral therapy were given for 8 weeks,and peripheral blood was collected for detection in every 4 wee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ese medicine of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kidney detoxification could not obviously decrease plasma viral load as HAART,but it can increase CD4 number in peripheral blood,especially the CD4 naive cells,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D4 and CD8 cells,enhance the immune response to pathogens. Therefore,it delaye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pleen deficiency to a certain extent,indicating that the medicine had immune regulation effect,with considerable clinical valu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Key words] HIV/AIDS;Chinese medicine;immune regulation眾所周知,抗病毒药有诸多的局限性:病毒突变,产生耐药;病毒潜伏,药物无法发挥作用;一旦停药,病毒载量很快就大幅攀升;毒副作用明显,治疗方案复杂。
健脾益气清热活血法联合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IMN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健脾益气清热活血法联合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IMN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健脾益气清热活血法是一种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被广泛用于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如免疫性肾炎。
而膜性肾病(IMN)是一种免疫相关性肾脏疾病,常常表现为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
在传统中医药的治疗中,健脾益气清热活血法联合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IMN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评估。
健脾益气清热活血法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从根本上调整机体的免疫状态,帮助治愈疾病。
而对于免疫相关性肾脏疾病,健脾益气清热活血法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一些临床疗效。
在这种治疗方法中,患者通常会服用一些中药汤剂或中药颗粒,根据个体情况配伍调配,达到调理脾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
而在IMN的治疗中,免疫抑制剂也是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控制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减轻肾脏损伤。
将健脾益气清热活血法联合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IMN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治疗策略。
在进行健脾益气清热活血法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IMN的过程中,需要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全面的评估。
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肾功能指标等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了解治疗的效果。
还需要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还需要进行严格的随访和追踪观察,以评估治疗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的评估,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健脾益气清热活血法联合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IM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健脾益气清热活血法联合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IMN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其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评估。
通过开展临床试验研究,可以更客观地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关注这一领域,为传统中医药治疗IMN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补虚活血解毒法治疗白塞病2例

补虚活血解毒法治疗白塞病2例
安琦;褚代芳;王凤;王天;马飞燕;余咏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3(034)001
【总页数】1页(P93-93)
【作者】安琦;褚代芳;王凤;王天;马飞燕;余咏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安,710038;中国兵器工业第202研究所医院,咸阳,712099;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西安,710075;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安,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安,71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7.9
【相关文献】
1.健脾疏肝活血解毒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 [J], 曾娟;戈焰;郭红;夏仕俊
2.自拟活血解毒生肌汤治疗白塞病25例 [J], 惠乃玲;党惠子
3.滋阴益气、活血解毒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J], 刘秀;武明珠;喻嵘;马志辉;田娜
4.滋肾活血解毒法益气健脾中药治疗AIDS感染疗效及对免疫功能、ROS及NF-κB的影响 [J], 姬群英
5.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J], 田象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艾滋病临床研究

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艾滋病临床研究黄荣师;连晓明;何金玉;林金秘;廖炯;骆安德;覃琼珍【期刊名称】《中医学报》【年(卷),期】2015(30)10【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30例,按常规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卡诺夫斯基积分、CD4+T淋巴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卡诺夫斯基积分、CD4+T淋巴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艾滋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保护肝肾功能、提高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
【总页数】3页(P1387-1389)【关键词】艾滋病;益气化瘀解毒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作者】黄荣师;连晓明;何金玉;林金秘;廖炯;骆安德;覃琼珍【作者单位】来宾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129.1【相关文献】1.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J], 谢晶日;孙涛;张冰2.益气补肾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J], 潘向荣;黄贵熙;周德文;林小明3.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方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J], 张声生;梁秀敏4.益气化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J], 吴秋海5."益气解毒化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研究 [J], 陈洁玲;沈杰;刘国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补肾健脾 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6例

补肾健脾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6例
董靖;聂山文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10)7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健脾、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将86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补肾健脾、解毒活血法治疗3个疗程,然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复制指标。
结果: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肝功能复常率为51.16%,HBeAg,HBV—DNA病毒复制指标转阴率39.53%。
结论:补肾健脾、解毒活血法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治法之一。
【总页数】2页(P95-96)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补肾健脾;解毒活血
【作者】董靖;聂山文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河南省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3.21
【相关文献】
1.补肾、健脾、解毒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s介导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J], 张茜茜;孙克伟
2.健脾补肾解毒降酶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59例 [J], 王科先
3.健脾法、补肾法和健脾补肾法在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对照分析 [J], 杜益平;夏水银;
张伟彬
4.补肾健脾解毒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研究 [J], 邢宇锋;许林艺;冯楝;韩志毅;彭得倜;江丹生;贺劲松;童光东;周大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滋肾活血解毒法益气健脾中药治疗AIDS感染疗效及对免疫功能、ROS及NF—κB的影响目的:探討滋腎活血解毒法益气健脾中药治疗艾滋病(AIDS)感染疗效及对免疫功能、ROS及NF-κB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AIDS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滋肾活血解毒法益气健脾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体重、病毒载量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ROS及NF-κB水平,统计两组近期疗效。
结果:两组治疗后头痛、发热、食欲不振、肢体困重、舌质腻或见瘀斑及脉沉细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和体重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病毒载量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病毒载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和CD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和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OS和NF-κB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滋肾活血解毒法益气健脾中药治疗AIDS感染可有效改善症状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并有助于调节ROS和NF-κB水平。
AIDS感染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免疫功能特异性受损,可见CD4+T细胞计数持续性下降;目前临床治疗AIDS感染常规采用高效抗病毒逆转录疗法(HAART),在抑制体内HIV病毒复制增殖,加快免疫系统重建进程及降低机会性感染发生风险方面作用确切,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和降低死亡率[1-2]。
但HAART疗法治疗AIDS感染存在价格昂贵、毒副作用严重及长期应用后耐药性产生等问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差[3]。
中医认为AIDS感染发生与邪气侵袭损伤人体内正气,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关系密切[4]。
大量临床报道证实,中医药治疗AIDS感染患者可有效稳定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及提高生存质量[4]。
2013年5月-2015年5月笔者观察了滋肾活血解毒法益气健脾中药治疗AIDS感染疗效及对免疫功能、ROS及NF-κB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AIDS感染患者共120例,均符合《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5]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诊断标准[6],年龄18~65岁,初次治疗;排除入组前4个月服用研究相关药物,酒精及药物依赖者,恶性肿瘤者,出血倾向者,精神系统疾病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女性及临床资料不全者。
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3~61岁,平均(44.76±5.92)岁,根据感染原因划分:性感染32例,吸毒感染18例,混合或不明感染10例。
观察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2~63岁,平均(44.83±5.95)岁,根据感染原因划分:性感染35例,吸毒感染17例,混合或不明感染8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即HAART疗法,具体包括:(1)拉米夫定(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10078,规格0.1 g),0.1 g/次,1次/d;(2)司他夫定(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477,规格20 mg),20 mg/次,1次/d;(3)奈韦拉平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872,规格0.2 g),0.2 g/次,1次/d;(4)依非韦伦[澳大利亚Merck Sharp &;Dohme(Australia)Pty.Ltd.生产,注册证号H20080218,规格600 mg],600 mg/次,1次/d。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滋肾益气解毒中药治疗,组方:黄芪30 g,人参30 g,黄精20 g,白术20 g,灵芝20 g,黄苓20 g,女贞子20 g及甘草10 g,每天1剂,早晚顿服。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2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1)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对头痛、发热、食欲不振、肢体困重、舌质腻或见瘀斑及脉沉细证候进行评分,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为0、2、4、6分,分值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
(2)KPS评分和体重:分别于治療前和治疗后12个月计算KPS评分和测量體重。
(3)病毒载量: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病毒载量检测。
(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采用流式细胞学法进行CD3+、CD4+及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
(5)NF-κB和ROS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采用ELISA法对NF-κB和ROS水平进行检测。
(6)临床疗效:参照文献[7]标准评定,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为>70%;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为30%~7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显效+有效=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头痛、发热、食欲不振、肢体困重、舌质腻或见瘀斑及脉沉细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和体重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和体重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病毒载量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病毒载量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病毒载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CD3+和CD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和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2.5 两组治疗前后ROS和NF-κB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ROS和NF-κB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2.6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3 讨论AIDS感染患者死亡率极高,而普遍存在社会性歧视,导致日常生活工作质量亦显著下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8]。
已有研究显示,机体氧化损伤在AIDS感染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患者感染病毒后可造成ROS 过量释放,细胞膜磷脂层过量脂质过氧化发生,继而导致膜转运和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紊乱;同时侵袭机体病毒还能够激活吞噬细胞及NF-κB大量合成,提高病毒基因表达水平,继而加重CD4+T淋巴细胞损伤及死亡比例[9-11]。
部分学者报道显示,AIDS感染患者体内ROS、NF-κB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2]。
近年来随着HAART疗法广泛应用,AIDS感染患者病情控制效果获得明显改善,但长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可导致生活质量持续下降,而因药物毒副作用发生,部分患者间断用药,则显著增加病毒变异和耐药性发生风险,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3]。
如何有效缓AIDS感染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毒复制增殖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已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祖国传统医学依据AIDS感染患者发病过程及临床特征将其归于“疫病”“伏气温病”及“五劳损伤”范畴;其病情因因逾时而发,故与“伏气”更为接近;而感染后病毒持续复制增殖可进一步损伤人体正气,虚、毒及湿三者互结,正虚毒损、湿病缠绵为该病发生基本病机所在[14]。
《重订通俗伤寒论》云:“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
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而《温疫论》则曰:“疫者感天地之疠气,……邪从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15]。
故中医治疗AIDS感染应以滋肾阴,益脾气及解毒邪为主。
本研究所用滋肾活血解毒法益气健脾中药治疗组方中,黄芪健脾益气,人参大补元气,黄精益气养阴,白术补脾燥湿,灵芝补气养血,黄苓解毒燥湿,女贞子补肾强腰,而甘草则益气健脾[16-17],并调和诸药以共奏。
滋肾益气、健脾养阴及凉血解毒之功效[18-20]。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女贞子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造血功能;甘草具有确切抗炎、抑制免疫缺陷病毒复制感染等作用;而黄芩苷及黄芩苷元均能够有效抑制逆转录酶活性,干扰细胞中免疫缺陷病毒增殖,同时其提高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IL-2和IL-8水平方面作用亦被证实[21-2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头痛、发热、食欲不振、肢体困重、舌质腻或见瘀斑及脉沉细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和体重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病毒载量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病毒载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和CD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和CD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OS和NF-κB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