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与措施(一)

合集下载

提高用户保护的措施与方法

提高用户保护的措施与方法

提高用户保护的措施与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络进行沟通、交流和购物。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

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权益,各种措施和方法被提出和实施。

本文将从网络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教育培训等方面,论述提高用户保护的方法。

一、网络隐私保护措施网络隐私保护是保护用户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滥用和盗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提高网络隐私保护的措施:1. 加强平台安全防护措施:各大网络平台应加强安全防护系统的建设,采用多层次的验证机制,如密码、指纹、人脸识别等,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2. 明确用户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规则:网络平台应明确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范围,并经过用户同意,仅在合法必要的情况下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3. 建立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网络平台应建立起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采取加密技术、安全备份等手段,避免用户个人信息泄露。

二、数据安全保护措施除了网络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也是提高用户保护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提高数据安全的措施:1. 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各类组织和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传输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 加强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通过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用户的敏感信息进行保护,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破解性。

3. 定期backup数据备份:及时备份用户数据至安全存储设备,以防止数据遗失或被篡改。

三、教育培训措施除了技术保护措施,用户自身的意识和知识也是提高用户保护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教育培训措施:1.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媒体)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意识。

2. 提供网络安全培训课程:各级教育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可针对不同群体推出网络安全培训课程,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知识。

3. 强调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教育用户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泄露个人隐私。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用户保护,我们需要同时采取技术措施和教育培训措施,加强网络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用户的安全意识。

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现状与保护

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现状与保护

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现状与保护作者:李晶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4期[摘要]“艳照门”事件再次引发我们思考一个严峻的法律问题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1998年我国网络用户只有210万,1999年890万,到2000年底已比两年前翻了近十倍,飚升至2000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成倍的增长。

在网络与信息的大环境下对隐私及隐私权内涵和外延的重新研究,对于加大隐私权的保护力度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保护作者简介:李晶(1982—),女,上海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一、网络时代的隐私及隐私权(一)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在中国,对隐私权的真正保护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隐私权的保护呈现出一个总体特点:法律零散、途径间接、手段脆弱。

也存在着基本法与特别法保护之分。

第一,基本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直接保护。

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民事权利,我国《民法通则》并未对其作出明确规定,只是在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及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将公民隐私权划归名誉权范畴加以保护。

尽管这种间接保护的方法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缺陷,还需完善,但这毕竟标志着我国民事立法的巨大突破。

同时,刑法、刑诉法和民诉法中关于对涉及公民隐私的案件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第二,法律法规的特别保护,如《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因此,在高科技条件下,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保护个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获取并利用,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网络时代的有关隐私的几对矛盾1.复制的无限性与限制性的矛盾隐私作为信息的一种,同所有的信息一样,都能够无损坏地复制与传播。

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信息复制传播的这种能力更具无限性,复制一个信息可能只需要点一个超链接,只需要简单的拖曳。

如何应对网络隐私保护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如何应对网络隐私保护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如何应对网络隐私保护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在数字化时代,网络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个人隐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一些解决网络隐私保护问题的方案与策略。

一、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保护个人网络隐私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在使用网络时,我们应该时刻警惕个人隐私被窃取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个人信息。

1.设置强密码:使用不易被猜测或破解的密码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一步。

建议使用字符、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并定期更改密码。

2.谨慎公开个人信息:避免在社交媒体上过度公开个人信息,比如生日、电话号码、地址等,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3.注意网络社交礼仪:在社交平台上,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二、使用可靠的网络安全工具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网络隐私,我们可以借助各种网络安全工具来加强防护。

1.防火墙:通过设置和管理防火墙,可以过滤掉恶意流量和未授权的访问,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2.安全浏览器:使用安全浏览器可以屏蔽一些恶意网站,提高浏览器的安全性。

3.虚拟专用网络(VPN):使用VPN可以加密网络连接,防止个人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取。

三、注意网络隐私政策及条款在使用网络服务时,我们应该仔细阅读并了解相应的隐私政策和条款。

这些政策和条款通常会明确说明网络服务提供商会如何处理和使用我们的个人信息。

如果不同意某些条款,我们可以考虑停止使用该网络服务或者寻找更加安全的替代品。

四、加强法律保护和监管在网络隐私保护方面,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加强法律保护和监管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1.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隐私侵犯的法律责任和相应的处罚措施。

2.加强隐私保护监管:监管部门应对网络服务提供商进行监管,确保其合法、合规地处理和使用个人信息。

3.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政府可以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投入,提供更加安全的个人信息存储和传输环境。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技术和法律措施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技术和法律措施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技术和法律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不仅是个人信息和隐私面临着被侵犯的风险,企业和机构也经常面对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问题。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和隐私,既有各种技术手段,也有法律措施,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技术手段1. 防病毒和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是绝大多数电脑用户都应该安装的基本工具。

它们可以及时发现并清除电脑中存在的病毒和恶意软件,防护电脑系统不受攻击。

防火墙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监管和过滤,从而保护网站和服务器免受外部攻击。

2.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一种可以将数据转换成一种只有特定的用户才能解读的密文的技术。

通过加密,我们可以保护重要数据(如信用卡号、手机号码等)的隐私,使其在传输和存储中不被窃取和利用。

目前,常见的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加密等。

3. 多重身份验证多重身份验证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保护账户安全的方法。

它除了要求用户输入密码以外,还要求用户输入验证码、指纹等其他信息,从而避免了账户被盗用的风险。

4.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在去中心化的方式下记录数据、实现交易、验证身份的一种技术。

它的应用可以实现个人隐私保护、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保护,并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不可篡改等特点。

二、法律措施1. 信息安全法信息安全法是2016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一部重要法律,其中包括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规定。

根据该法律,涉及到网络安全和隐私的企业和机构必须根据规定采取足够的保护措施,以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同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他人的网络安全和隐私。

2. 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一部法律。

任何企业、机构和个人都必须保护他人的个人信息,不得私自收集、使用和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

对于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行为,还会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3. 著作权法著作权法是保护网站和互联网内容版权的一部法律。

互联网安全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互联网安全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互联网安全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在信息时代,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法律和个人保护等方面探讨互联网安全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一、技术手段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加强个人隐私和数据的保护。

1. 强化密码安全:在个人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密码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之一。

个人应选择强度高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以及不同网站使用不同的密码,以免一旦密码泄露,连带多个账号受到损害。

2. 加密通信: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人们频繁进行数据传输。

为了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使用加密通信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例如,使用HTTPS协议访问网站,通过SSL证书加密数据传输。

3. 防火墙和安全软件:在个人计算机和移动设备上安装防火墙和安全软件,可以有效防范恶意攻击和病毒的侵入。

及时更新和升级安全软件,保持其对最新威胁的识别能力。

4. 数据备份和恢复:为了避免数据遗失或被黑客勒索,个人可以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文件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同时,定期检查和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及时修补安全漏洞,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法律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在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起着重要作用。

各国都在加强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以保证公民的基本权益。

1. 数据保护法律:各国纷纷出台了针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保护的规范,明确了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个人应了解并合法合规地使用互联网上的各项服务,并及时举报侵犯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行为。

2. 跨国合作机制:由于互联网跨越国界,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保护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商。

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跨国数据流动带来的风险,建立跨国数据保护机制,确保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得到全球范围内的保护。

个人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个人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个人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个人隐私保护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担心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本文将探讨个人隐私保护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现状分析1.信息收集与利用当今社会,信息收集已成为许多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重要工作。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如购物记录、社交媒体活动和健康数据等,往往被用于商业推广和个人分析。

然而,这种信息收集行为也引发了个人隐私保护的担忧。

2.数据泄露与滥用尽管企业和政府机构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加强了措施,但数据泄露事件仍时有发生。

黑客攻击和内部员工滥用权限等因素,使得个人信息易受到攻击和滥用。

这些泄露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关注。

3.法律与法规保护为了应对隐私保护的问题,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法律和法规。

例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要求企业在收集和处理个人数据时,必须获得用户明确的同意,并提供保护措施。

类似地,很多国家也加强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以保障公民的隐私权益。

二、未来趋势展望1.技术进步与个人权益平衡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将在个人隐私保护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例如,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分析个人数据,识别潜在风险,并提供个性化的隐私保护建议。

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从根本上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2.个人隐私权益的强化随着社会对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个人数据的控制权也将得到更大的重视。

未来,个人可能会有更多的权力来管理和控制他们的个人信息。

例如,他们可以选择是否与企业共享个人数据,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这种个人权益的强化将创造一个更为开放和透明的数字化环境。

3.全球合作与标准化由于个人隐私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的合作和标准化也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将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个人隐私保护的标准和准则。

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全球性的隐私保护框架,促进个人隐私权益的跨境保护。

互联网行业中存在的数据隐私问题及整改措施

互联网行业中存在的数据隐私问题及整改措施

互联网行业中存在的数据隐私问题及整改措施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和数字化环境。

然而,互联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隐私问题。

个人隐私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信用卡诈骗以及其他不良后果,因此解决数据隐私问题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行业中存在的数据隐私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整改措施。

一、个人信息泄露成为常态的现状1.1 用户信息收集滥用在互联网行业中,企业通常会要求用户注册账号并提供个人信息。

然而,一些企业滥用了用户信息,并出售给第三方广告公司或其他机构牟取利益。

1.2 第三方合作伙伴安全漏洞许多互联网公司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共享用户数据,这就容易导致数据泄露风险。

如果第三方合作伙伴没有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就有可能被黑客攻击或内部人员泄露敏感信息。

二、数据隐私问题的潜在风险2.1 身份盗窃和诈骗个人信息泄露可以使黑客轻易获得用户的身份信息,从而进行身份盗窃、信用卡诈骗等犯罪活动。

2.2 个性化广告侵犯隐私许多互联网公司通过收集用户的浏览记录和搜索习惯来提供个性化广告。

尽管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广告效果,但同时也涉及潜在的隐私侵犯。

2.3 政府监控和大规模数据泄露国家机构或黑客组织可能会监控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并获取敏感信息。

此外,由于互联网公司存储着大量用户数据,一旦遭受黑客攻击或系统漏洞暴露,就可能导致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

三、加强数据隐私保护的整改措施3.1 加强合规性管理互联网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包括明确用户同意及信息使用范围,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与第三方合作伙伴签署严格的数据共享协议,明确责任和义务。

3.2 提高数据安全性互联网公司应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加密用户敏感信息、建立多重身份验证机制、定期进行渗透测试等。

此外,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补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3 加强用户教育和知情权互联网企业应提供明确详尽的隐私政策,向用户解释他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收集、使用和保护的。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网络进行社交、购物、工作、娱乐等各种活动,在享受其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隐私信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网络隐私权,简单来说,是指公民在网络环境中享有的个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

它涵盖了个人的身份信息、通信内容、浏览记录、交易信息等多个方面。

然而,现实中,网络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情况屡见不鲜。

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信息的收集变得轻而易举。

许多网站和应用程序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大量的个人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性别、住址、联系方式等。

这些数据被用于精准营销、广告推送,甚至被出售给第三方,给用户带来了无尽的骚扰和潜在的风险。

另一方面,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也严重威胁着网络隐私权。

黑客通过入侵数据库,窃取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导致用户的财产安全和个人声誉受到损害。

网络诈骗分子则利用获取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诈骗,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法律保护方面,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此外,《网络安全法》也对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其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

然而,尽管有这些法律规定,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法律规定的滞后性是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手段层出不穷,而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新的问题。

其次,法律的执行力度不够。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调查取证困难,处罚力度不足,难以对侵权者形成有效的威慑。

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与措施

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与措施

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与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便利,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数字化并存储在网络上,这其中包括我们的个人隐私。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隐私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和一些可能的措施。

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尽管许多国家已经在法律层面上对个人隐私做出了保护,但网络隐私权保护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以下是现状的三个主要方面:1.数据泄露:越来越多的网站和应用程序需要我们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敏感信息。

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信息在传输和储存过程中会存在泄露的风险。

数据泄露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许多大型公司的客户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和身份证信息都曾遭受盗窃或泄露。

2.数据滥用:在某些情况下,信息收集公司或其他第三方可能会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来推销产品或服务。

这可能会导致垃圾邮件和电话的骚扰,用户会感到不安。

3.政府监视:政府监视是一种常见的网络隐私权侵犯方式。

政府有时会强制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用户数据,这种情况下用户的个人隐私就被侵犯了。

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措施虽然网络隐私权保护面临许多挑战,但多种措施可以被采取来确保网络隐私。

这里提供一些可能可行的措施:1.强制实行有效的数据安全措施:为了保障网络隐私权,相关公司和网络服务提供商应该强制实施有效的数据安全措施,例如数据加密措施、数据备份措施等等来避免大规模的数据泄露。

2.个人隐私保护法规: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需制定更多的相关法规。

这些法规应该明确规定信息收集的用途,防止第三方滥用信息,保护个人隐私不被侵犯。

3.提高公众的隐私保护意识:人们需要更好的理解网络隐私权保护,才能在网络上更加安全地分享个人信息。

人们还必须认识到自己在提供个人数据的时候需要采取更加小心谨慎的做法。

结论这篇文章探讨了当前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和可能的措施。

虽然网络隐私权保护越来越重要,但是保护个人隐私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球各地的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如何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如何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如何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网络,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威胁和隐私泄露风险。

为了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一、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在加强网络安全方面,首先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这包括对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硬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授权访问。

其次,建立健全防火墙系统是保护网络免受外部攻击的重要手段。

防火墙可以对流量进行检查,并根据设定规则进行过滤。

同时,应该定期审查防火墙规则,并及时更新以适应新出现的威胁。

二、加强密码管理密码是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然而,许多人在设置密码时常常使用弱密码,如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被猜测的信息。

为了加强密码的安全性,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复杂密码:密码应该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长度应该在8位以上。

同时,为了避免使用相同的密码在不同网站上,我们可以使用密码管理工具来帮助我们生成和管理复杂的密码。

2. 定期更改密码:为了防止被破解,我们应该定期更改重要账户的密码。

一般来说,每隔3个月更改一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启用多因素身份验证:多因素身份验证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层次。

当登录时需要提供额外信息或通过手机短信或邮件接收验证码时,即使有人知道了你的账号和密码也无法登录。

三、加强网络教育和培训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是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

人们需要了解网络威胁,并学会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威胁。

1. 提高公众意识:领导、企业和学校等机构可以通过举办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2. 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网络安全培训,教育员工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络威胁,以减少内部人员造成的安全漏洞。

个人隐私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个人隐私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个人隐私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个人隐私保护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被获取和利用,因此保护个人隐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个人隐私保护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1 数据泄露事件频发近年来,大量的数据泄露事件频繁发生,引发了人们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关注。

无论是社交媒体平台、电子商务网站还是政府机构,都曾发生过用户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

这些事件不仅对个人造成了直接的损失,也对社会信任和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1.2 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为了应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挑战,各国纷纷加强立法,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例如,欧洲联盟通过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明确规定了个人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保护标准。

此外,一些国家还在立法中加入了对跨境数据传输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监管。

1.3 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度提升随着个人隐私泄露事件的频发,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个人数据被如何使用和保护。

一些人选择停用某些应用程序或平台,以减少个人信息的暴露。

同时,一些组织和个人也开始提供隐私保护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发展趋势展望2.1 加强技术手段保护个人隐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个人隐私保护将会借助各种新技术得到进一步加强。

例如,加密技术可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提高数据的透明性和安全性。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用于个人隐私的自动识别和保护,提供更智能化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2.2 强化个人隐私权益保护在法律层面,随着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度提升,个人隐私权益保护将会得到更加强化。

法律法规将进一步规范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加强对个人数据的保护措施。

同时,对于个人隐私泄露事件的追责和处罚也将更加严格,以起到震慑作用。

2.3 提升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个人隐私保护不仅仅依赖于技术手段和法律法规,也需要公众的主动参与和提升自身的隐私保护意识。

在新媒体时代保护个人隐私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新媒体时代保护个人隐私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新媒体时代保护个人隐私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保护个人隐私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挑战1.1 数据泄露在新媒体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个人照片和动态,还是在网上购物时填写的个人资料,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并滥用。

这种数据泄露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个人隐私的曝光,给个人的声誉和尊严带来损害。

1.2 虚假信息在新媒体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的便利性和广泛传播的特点,散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这些虚假信息可能涉及到个人隐私,给个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1.3 监控与追踪在新媒体时代,个人的行为和活动很容易被监控和追踪。

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评论,还是在网上的搜索和购物记录,都可能被第三方获取并用于商业目的。

这种监控和追踪不仅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滥用和泄露。

二、解决方案2.1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新媒体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提高至关重要。

个人应该意识到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并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比如,不随意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个人照片和动态,不在网上随意填写个人资料,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等。

2.2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新媒体时代,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也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个人也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依法维权。

2.3 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新媒体时代,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途径。

比如,个人可以使用加密软件来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可以使用防火墙来阻止不法分子对个人信息的获取,可以使用虚拟身份来保护个人隐私的曝光等。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与对策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就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网络安全的挑战网络安全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黑客攻击:黑客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试图入侵目标网络系统,窃取敏感信息或者破坏系统运行。

黑客攻击不仅对个人隐私构成威胁,也可能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病毒和恶意软件: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病毒和恶意软件层出不穷,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感染用户的设备,并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者破坏设备的正常运行。

3.数据泄露:大量的个人和企业数据存储在互联网上,一旦这些数据遭到泄露,将会给个人和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网络安全的对策为了保障网络安全,人们应采取以下一些对策:1.加强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是预防安全威胁的重要一环。

人们应该加强对网络风险和安全威胁的认识,不随意点击可疑邮件或链接,不泄露个人信息,使用强密码等。

2.使用防火墙和安全软件:防火墙可以过滤恶意流量,减少网络攻击的风险。

而安全软件可以及时发现病毒和恶意软件,并将其隔离或删除。

3.及时更新软件和系统:及时更新软件和系统可以修补软件中的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减少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三、隐私保护的挑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隐私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1.数据收集与共享:很多互联网公司收集大量用户的个人数据,并与其他公司共享,这给用户的隐私带来了威胁。

2.社交媒体隐私问题: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大量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3.无意中泄露隐私: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隐私可能会通过应用程序或者网站被无意中泄露。

四、隐私保护的对策为了保护个人的隐私,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1.了解隐私政策:在使用互联网服务前,仔细阅读并了解相关公司的隐私政策,以了解他们处理用户数据的方式。

2.控制个人信息的共享:用户应该谨慎选择个人信息的共享对象,并仅与可信的、安全的第三方共享。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6100字》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6100字》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目录1 前言 (1)2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1)2.1 《民法典》 (1)2.2 民事司法解释 (2)2.3 其他相关法律文件中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条款 (2)3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网络隐私权缺乏立法保护 (3)3.2 网络隐私权客体未得到明确界定 (4)3.3 行业自律程度不高 (4)4 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建议 (5)4.1 完善立法和强化自律 (5)4.2 扩大权利客体范围 (5)4.3 加强对行业自律的引导与管理 (5)结论 (6)参考文献 (7)1 前言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发展尽管十分迅速,可是与互联网相关的立法工作却启动较晚,并未受到充分重视,因而,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同样是比较薄弱。

同欧美等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制订的法律大多是以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全为中心的网络安全立法,并没有专门对网络隐私权制订的法律,即便有一些规定,但这些都很散,很难有效运用。

而这些相关规定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只是规定而已,即便有违规的问题,也难以进行惩处,这便愈发让其在司法实践中进行操作。

尤其是近年来,网络侵权事件日益增加,我国就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特别是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法律保护已经无法适应目前时代的发展。

因而,为了能让我国互联网能够健康的发展,一定要尽早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

与此同时,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同样也是目前我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本论文对网络隐私权展开阐述,分析我国现阶段在该问题上还存在着哪一些难题,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给予一些建议,此外希望能够呼吁立法机构早日颁布专门的法律法规,以便实现人们既可享受网络发展高效便捷的同时又能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从而实现我国互联网的持续发展。

2 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2.1 《民法典》目前我国,与隐私有关的最早条例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该条文依托名誉权保护隐私。

网络隐私问题解析之网络隐私问题和解决方法

网络隐私问题解析之网络隐私问题和解决方法

网络隐私问题解析之网络隐私问题和解决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隐私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篇报告将从一个专业的行业分析师的角度出发,对网络隐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网络隐私问题的背景和定义网络隐私问题是指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个人信息遭到非法获取、滥用或泄露的风险。

这些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联系方式、个人偏好、财务数据等。

隐私问题的背景主要包括互联网用户数量的爆炸性增长、技术的进步、数据泄露事件的频繁发生等。

二、网络隐私问题的原因1. 数据收集:许多网站和应用程序收集用户的个人数据,以了解用户行为、提供个性化服务等。

然而,这种数据收集行为往往存在滥用的风险。

2. 不合理的数据保护措施:部分网站和应用在处理用户数据时,缺乏足够的安全措施,导致个人信息容易被攻击者窃取。

3. 第三方数据共享:许多公司将用户数据与其他公司进行共享,从而增加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4. 社交媒体的普及:社交媒体平台成为用户分享私人信息的主要渠道,但同时也增加了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三、网络隐私问题的影响1. 个人隐私受损:一旦个人隐私被泄露,可能导致身份盗窃、经济损失等问题。

2. 市场信任受损: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或个人信息滥用行为可能导致用户对互联网的信任度降低,从而对整个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3. 法律合规风险:如果企业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违反相关隐私法规,将面临法律风险和严重的罚款。

四、解决网络隐私问题的方法1. 加强隐私意识教育:用户应加强对隐私保护的意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保护的个人信息。

2. 提高数据安全使用能力:用户应当学会使用安全工具、采取密码管理措施、及时更新软件等,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3. 采取技术措施:互联网平台和企业应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包括数据加密、网络流量监测、及时修补漏洞等,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

4. 加强监管和规范: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细化的隐私保护法律和规定,确保企业合规运营。

社交媒体中的隐私问题及保护措施

社交媒体中的隐私问题及保护措施

社交媒体中的隐私问题及保护措施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伴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应用,一些与隐私相关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中存在的隐私问题,并讨论一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措施。

一、社交媒体中存在的隐私问题1. 数据泄露: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上传了大量个人信息和照片,比如姓名、住址、职业等。

这些数据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获取,并可能被用于各种非法行为,如身份盗窃、诈骗等。

2. 监视与跟踪:大多数社交媒体平台都有监视用户行为并收集个人数据的能力。

这样的监视与跟踪增加了对个人隐私的侵犯风险。

例如,广告商可以根据你在平台上点击过哪些内容来定向投放广告,进而收集更多关于你的个人信息。

3. 不当使用个人信息:在某些情况下,社交媒体平台可能会不当地使用个人信息。

例如,将用户数据出售给第三方广告商或未经允许的营销公司,这种行为违反了用户的隐私权。

二、保护个人隐私的措施1. 加强密码安全:选择足够复杂和独特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可以有效减少账户被盗风险。

此外,还可以使用双重认证功能,增加账号的安全性。

2. 密切关注隐私设置:社交媒体平台通常提供了一系列隐私设置选项,用户应该仔细查看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这些设置。

限制谁可以查看你的个人信息以及发布内容的可见性是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步骤。

3.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信息时要谨慎,并尽量避免发布敏感信息,如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

此外,在参与争议性话题或敏感话题时也需要注意言辞,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4. 定期审查和删除帖子:应定期检查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过的内容,并删除不再需要或可能对个人隐私构成威胁的帖子。

及时清理过时的信息可以减少个人信息泄漏的风险。

5. 合理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序: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序可能会增加个人隐私被侵犯的风险。

因此,用户需要审查并了解所使用应用程序的权限和数据收集行为,并只使用可靠和受信任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保护与侵权

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保护与侵权

网络环境下隐私权的保护与侵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网络,而网络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现在人们面临着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与侵权的问题。

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无法不将一些个人信息在网上公开,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络隐私权的关注与关心。

本文将从隐私权的含义和范畴、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与侵权以及未来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隐私权的含义和范畴隐私权是人们享有的一种个人权利,是指个人在其私人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秘密、人身自由以及人的尊严方面的权利。

它是作为人类与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保护个人人身自由和尊严的重要发挥。

而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越来越频繁,隐私权也日益受到跟多的关注。

隐私权范畴包括三方面:第一,个人的心理和个人感受,比如信仰等;第二,个人的地位和名誉,比如社会地位等;第三,个人的物质财产和行为,比如资产所有权、收入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隐私权的范畴同样囊括这三部分内容,同时还包括个人的个人资料,比如姓名、生日、电话、地址、账号密码等等。

二、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与侵权网络隐私权侵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包括个人隐私泄漏、网络诈骗、恶意软件等等都经常发生。

网络隐私权侵犯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盗取密码、钓鱼网站、压缩包木马这些方式,更有甚者是直接在社交网络上扒取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

为了保护个人的网络隐私权,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也采取了不少措施。

现在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如欧盟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美国的《通信隐私法案》等等。

同时,一些公司以及专业机构也在持续推广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保护。

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隐私权保护面临着愈演愈烈的网络安全挑战。

对于隐私数据的保护,往往需要政策、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综合应对策略。

尽管相关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和泄漏依然屡屡发生,无法根本解决。

常见的网络隐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

常见的网络隐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

网络隐私问题和解决方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隐私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网络世界中,个人的隐私信息面临着被泄露、滥用、盗用等风险。

而保护网络隐私不仅关乎个人权益,也涉及到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网络隐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期提升读者对网络隐私保护的认识和技巧。

一. 常见的网络隐私问题1. 数据泄露问题随着各类网站和应用的涌现,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如账号密码、个人信息等,很可能被黑客攻击、数据泄露事件等导致泄露。

这就给用户的隐私和个人权益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威胁。

2. 个人信息被滥用对于网络平台来说,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宝贵的资源。

一些不良企业或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用户个人信息进行广告推送、诈骗甚至犯罪行为。

比如,通过购物网站泄露的个人信息,可能被用于发送钓鱼邮件或电话诈骗。

3. 足迹被追踪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上网行为会留下大量的足迹,这些足迹可能被广告商、媒体等利用。

通过收集用户的浏览历史和搜索记录,这些机构能够更精确地进行个性化广告定向投放。

这虽然提升了广告效果,但也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二. 解决网络隐私问题的方法1. 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首先,用户在注册账号和使用各类应用时,应谨慎填写个人信息。

只提供必要的信息,并避免在不可信的平台上提供敏感信息。

此外,定期检查自己的账号和隐私设置,确保设置了强密码和双重认证等安全措施。

2. 清除浏览记录和缓存为了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和足迹被追踪,用户可以定期清除浏览器的历史记录和缓存。

这样能够减少个人信息和足迹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风险,并保护个人隐私。

3. 使用加密通讯工具在保护个人隐私时,加密通讯工具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可以选择使用端到端加密的聊天应用,确保通信内容只能被发送和接收的双方所解读,而第三方无法窃取通信内容。

4. 定期备份和更新软件为了防止数据泄露造成的损失,用户应该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如照片、文件等。

同时,保持软件的及时更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挑战与对策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个人信息的获取和传播也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然而,这也带来了个人隐私保护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网络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对策以应对这些挑战。

一、挑战1. 数据泄露: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无论是因为黑客攻击、数据安全漏洞,还是因为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盗用,个人的隐私都面临着泄露的风险。

2. 第三方数据收集:许多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程序都会收集用户的个人数据,从而了解用户的喜好、购买行为等。

然而,这也引发了个人隐私被滥用的担忧。

3. 虚假信息:网络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包括谣言、假新闻等,这些信息可能对个人的声誉和隐私造成不良影响。

4. 社交媒体带来的风险:社交媒体的普及给了人们更多的分享和交流机会,但也使得个人隐私更容易被公众获取。

同时,社交媒体也可能成为个人隐私泄露的渠道。

二、对策1. 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的泄露主要是由于数据安全措施不足导致的。

网站和应用程序开发者应该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加密数据,并采取其他合理的安全措施来防止信息泄露。

2. 加强法律保护:政府应该加强立法,制定相关法规,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传输和使用。

同时,也需要对个人信息泄露行为进行严格打击和惩罚,以保护个人隐私的安全。

3. 提高个人安全意识:个人在使用互联网时,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避免点击可疑链接和下载未经验证的应用程序。

同时,定期更改密码,采用强密码,并定期清理个人信息。

4. 加强隐私政策保护: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程序应该明确并遵守隐私政策,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方式,并尊重用户的选择权。

同时,用户也应该认真阅读隐私政策,并选择可靠的应用程序和网站。

5. 教育和宣传:加强对公众的网络安全教育和隐私保护宣传,提高公众对网络时代个人隐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通过公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的措施和防范建议

互联网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的措施和防范建议

互联网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的措施和防范建议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在日益增加。

本文将介绍一些互联网安全保护个人信息的措施和防范建议。

一、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1. 注重信息保密: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地址等敏感信息。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切勿将个人信息随意透露给陌生人或在不安全的网络平台上使用。

2. 密码安全:设置强密码是保护个人信息的第一步。

使用多个字符、包含字母、数字和符号,并定期更新密码,以保障账号的安全。

3. 明智分享: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信息时,要审慎选择发布的内容,并设置隐私保护选项,限制信息的可见范围。

二、选择可靠的互联网平台和软件1. 更新软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安全软件,以及浏览器等各项软件,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功能,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2. 正版软件:使用正版软件可以避免下载和使用未经授权的盗版软件带来的风险,因为盗版软件往往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3. 谨慎下载:只从官方渠道下载软件和应用,避免使用未知来源或可疑的下载链接,以免下载恶意软件和病毒。

三、加强网络隐私保护1. 隐私设置: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要仔细检查和设置个人隐私选项,限制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范围。

2. 防火墙和安全软件:安装并定期更新防火墙和安全软件,以便及时检测和拦截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

3. 加密传输:在进行网上支付、登录银行等涉及个人信息的操作时,确保网站采用安全加密协议(如HTTPS),以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谨慎使用公共网络和热点1. 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公共网络:在公共场合使用无线网络时,尽量避免使用不受保护的公共无线网络,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2. 禁用自动连接功能:确保不要将设备设置为自动连接到任何网络,以免连接到恶意的热点,导致个人信息被窃取。

3. 使用VPN加密:使用虚拟私人网络(VPN)进行网络连接,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和隐私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隐私权保护现状与措施(一)摘要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繁荣、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特别是网络的公开性和易窥窃性很容易使人们的隐私暴露于天下,个人隐私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网络隐私权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内容,需要加以明确界定.美国和欧盟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各有所长,值得借鉴.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保护好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隐私权是本文所关注与探讨的问题关键词:网络隐私权行业自律立法规制民法典2007年12月29时,31岁的白领女子姜岩从北京的24层的家中跳楼身亡。

姜岩自杀之前曾写下两个多月的死亡日记,将自杀的原因归结为丈夫的出轨,08年1月初,姜岩的死亡日记被网友转载到各大论坛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网友们纷纷谴责姜岩的丈夫王先生和“第三者”,并迅速搜查出王先生和“第三者”的工作单位、电话、MSN等资料。

有激愤的网友开始采取“电话骚扰”、“登门涂字”等做法,王先生的生活受到极大干扰,也迅速被原工作单位辞退,第三者也因为压力被迫辞职、二人甚至长时间找不到新的工作。

2008年3月,王先生将三家网站告上法庭,首次将“网络暴力”和“网络隐私”推向司法领域,催生出中国网络隐私保护第一案。

还有08年的艳照门事件、06年的“铜须门事件”、01年的璩美凤“性爱光碟事件”等等,这些通过网络而发生的事件不得不让我们有所反思,现在互联网络的发达,在我们可以快捷而自由地表达意见的同时,怎样控制自己的思想和键盘下击打出的文字,而不使它成为一种新的暴力。

而在这种暴力面前,我们仅有的那点隐私却显得那么弱不禁风,不得不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隐私正处在一个极不“隐私”的环境下,正如美国学者A..斯皮内罗所惊呼:“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社会里”,“社会中每一个人保所拥有的个人隐私权正在消失”一样,信息产业巨头斯科特·麦克尼利也曾断言:“必须承认这一事实,私生活已不复存在”,“电子监督本领通天,人类未来无隐私”。

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正越来越被我们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隐私权的论述来探讨适合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

一隐私权与网络隐私权1.1隐私权189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路易斯·D·布兰迪斯和塞缪尔·D·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第四期上发表了《隐私权》一文,首次提出隐私权的概念及系统理论。

至此之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隐私权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的权利,一些国家是制定专门的成文法对隐私权加以保护,一些国家则通过判例加以保护。

所谓隐私,一般是指不愿意为别人所知晓的有关自己的私生活和个人事务,譬如个人的资料信息、交友范围、生理状况乃至性习惯等。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①]。

王利明教授在其主编的《人格权法新论》一书中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由于我国法律目前不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因此我国法律并未明确隐私权,也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隐私权保护理论。

这也是我国有关隐私权保护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②] 1.2网络隐私权的提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领域等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于是网上购物、远程诊断、免费邮箱等悄然兴起。

然而,网络在给人类带来繁荣、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使作为隐私权屏障的时间、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义,给数百年来人类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

它使社会和公众的全部活动一览无遗,使文明的人类面临着一种被剥夺的赤裸的感觉开篇所提出的那些事件也为我们证实着这些绝非危言耸听,或许网络侵犯隐私权案的下一个受害人就是你!二网络隐私权概述本文所讲的网络隐私权并不是一个法定术语,也不是一种新的、独立的隐私权的类型,它实质上是隐私权范围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

我国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网络隐私权的本体“隐私权”的概念尚未被法律确立,所以本文所讲的网络隐私权仅从理论上分析网络隐私权。

2.1网络隐私权的概念本文作者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随意转载、下载、传播所知晓他人的隐私,恶意诽谤他人等。

2.2网络隐私权的范围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是我们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直接参照点,也是我们界定侵权案件的直接依据。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1个人活动领域: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跟现实社会一样,用户在网络中也拥有自己的领域。

它表现在首先是用户所拥有的连入互联网的PC终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机电脑,除非用户自己在电脑上设置共享,否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入用户端的电脑查看用户的资料等。

这也是当今各国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即黑客入侵。

本文认为个人活动领域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①个人通信内容。

网上个人通讯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发送e-mail(电子邮件)。

作为公民网络隐私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有时其在网络中传递的安全性“甚至不如明信片”。

②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的安全。

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计算机内部或外接的所有以存储器形式记录的电子数据。

从狭义上说是指计算机存储器中能够反映个人情况的信息。

在某些时候,信息是无价的。

③个人生活的安宁。

相对于通信安全、个人数据资料安全而言,个人生活安宁因与物质利益联系最为密切,所以其包含的意义更为重要。

2.2.2个人信息:个人的收入、信用、财产、消费等信息,它包括我们经常用到的QQ、MSN 等聊天工具的号码与密码、信用卡号与密码、网上购物所用的淘宝帐号及密码等有关个人经济秘密的隐私。

除了这些,个人信息还应包括在我国户籍管理机构、社保管理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政府部门所登记的有关个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学历、婚姻状况、手机号码等信息。

2.2.3已被侵犯的个人隐私:这里主要是指已被别人侵犯的个人隐私,第三人不得随意传播等,造成对别人隐私权的进一步侵害。

从目前社会所发生的隐私侵犯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网络用户(网民)的肆意传播,才造成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恶果迅速被扩大,乃至不可收拾。

2.3网络隐私权的特点现代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带给人们各种便利、快捷服务的同时,也留下了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公开或传播的种种隐患。

网络隐私权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呈现出一些特点。

2.3.1网络隐私权的主体当且应当是自然人,不包括法人。

网络隐私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格尊严以及人在这个社会所采取的某种生活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问题,而这种人格尊严也好,价值取向也好,其主体应均为自然人,而非拟制的人。

自然人的隐私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名誉的重大影响,因此现在对隐私权的救济办法一般就是以侵犯名誉权等其他诉因来请求法律保护;而法人的隐私,主要体现在其商业秘密,在我国有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

2.3.2网络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

客体为权利所指向的对象,包括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而这里的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均是个人不愿为外部所知悉的信息和思想。

2.3.3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经济价值。

“信息就是财富”,张新宝教授曾提出:“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其原动力都是经济利益或利润”,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已不再是基于窥探别人隐私的好奇心,而是完完全全的利益驱使,这在现代社会中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等表现的特别明显,这也是网络隐私权呈现出来的新特点。

2.3.3管辖权的不确定性。

因为网络隐私权的载体是网络,是个虚拟的社会环境,地域性特点不明显。

若是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侵权行为,往往对侵权行为人难以追踪或是对侵权行为发生地、结果地等确定司法管辖权的连接点确定不明,这些导致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管辖权具有不确定性。

2.4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特点有上述可见网络隐私权具有主体是自然人、客体为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内容具有经济价值等特点。

因此,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特点也将呈现出于以往隐私侵权不同的特点。

2.4.1侵权方式更加便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信息交流工具,任何一台联网的电脑所面对的都是整个世界,含有他人隐私的信息的发布非常便捷,可谓转瞬间就可以完成侵害过程。

2.4.2侵害手段多样化和高科技化,保护困难。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越来越方便人们的使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也给侵害隐私权者提供了更新的侵害手段,并且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即使侵害人不具备很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能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侵害行为。

2.4.3侵害手段隐蔽。

在计算机网络中,大部分的的通讯者和用户往往是使用匿名的方式存在,大多数的网络用户并不希望自己的网上活动和真实身份被知晓,这也就造就许多“使用痕迹清除”类型的程序和软件的出现。

隐蔽自己的真实信息,这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己固然很好,但同时也使得网络成了不法之徒侵害他人隐私的隐身之处,使得网络环境下对个人隐私权的侵害,成为一种“无形的侵害”,既找不到明显的侵害现场,也很难判明侵害的时间以及侵害人的真实身份,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三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鉴于上述,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现实中也存在诸多的限制,因此应有基本的原则作指导来寻求保护网络隐私权有效的途径。

3.1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3.1.1收集限制原则在网络服务提供商收集有关用户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时候,首先通报经营者的身份,收集信息的目的和用途,个人对是否提供信息、对提供的信息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方式有决定权。

收集个人资料应取得个人明示同意后才可进行。

③]并且,在网络服务提供商收集有关信息的时候,要通报所收集内容,若收集内容与网络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内容不符,被收集人有权拒绝提供信息。

另外,因大多数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收集信息时,往往选择格式合同,而被收集人往往只有两个选择,即“同意”或“不同意”。

因此在格式合同内容的选择上,网络服务提供商要遵守此原则,不作非分收集。

3.1.2严格保护人格尊严原则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应建立在保护人格尊严的基础之上。

探究我国历史,从来就是集权思想,历来就缺乏个人权利主体意识,人格尊严向来不被重视。

个人的情感、个人生活的空间与安宁也同样不能受到尊重。

所以,将严格保护人格尊严作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更有利于我们实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处理隐私权纠纷的法律依据是《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及《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