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思路探讨浅谈
应急预案指挥系统的建设与优化
应急预案指挥系统的建设与优化引言:应急预案指挥系统的重要性应急预案指挥系统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随着突发事件的日益增多和复杂化,有效的应急预案和指挥系统可以帮助组织和政府更好地应对各种应急情况,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就应急预案指挥系统的建设和优化展开讨论,以期提供对相关人士的指导和启示。
一、组建专业团队一个成功的应急预案指挥系统的建设离不开专业团队的组建。
这个团队应该由具备一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能够合理规划和组织应急预案指挥系统的建设工作。
这个团队应该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专家,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二、分析需求并建立指挥系统架构在建设应急预案指挥系统之前,需要对实际需求进行仔细分析。
不同行业和组织的需求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指挥系统的构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
建立指挥系统的架构需要考虑信息收集、指挥调度、指挥决策以及协同联动等方面,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三、选用合适的技术设备在建设指挥系统时,选用合适的技术设备是非常关键的。
这包括通信设备、视频监控设备、应急广播系统等。
这些设备要能够满足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工作需求,如抗干扰能力强、覆盖范围广等。
此外,应该选择具备最新技术和高可靠性的设备,以确保指挥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建立完善的指挥流程和标准与技术设备相对应的是建立完善的指挥流程和标准。
一个高效的应急预案指挥系统依赖于明确的流程和标准,以提高指挥系统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指挥流程和标准应该包括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相应人员的职责和权责、信息传递渠道等。
这些流程和标准要经过多次实践和总结,确保其实际可行性和科学性。
五、建立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机制为了提高指挥系统的运行效率,建立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能够提高应急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建设指挥系统时,需要考虑将各类信息集成到一个平台上,通过合适的接口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引言: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突然性、不可预见性和紧急性为特点的事件,往往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建设一套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包括预警机制、指挥体系、信息化平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一、预警机制的构建预警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的第一步,它对事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预警机制的构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信息收集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利用各种传感器、监控设备和人工巡查等方式,收集大量的实时数据,包括气象、地质、社会舆情等信息,从而提供全面、准确的预警依据。
2. 预警信息的准确传达建立高效、畅通的信息传递通道,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广播,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传递延迟。
3. 跨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涉及多个部门的应急响应,因此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非常关键。
通过建立联合指挥中心、设立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可以实现有效的跨部门协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效能。
二、应急指挥体系的建设应急指挥体系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的核心,它涉及到指挥结构、指挥过程和指挥人员等方面。
在建设应急指挥体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指挥机构的设置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和规模,确定指挥机构的设置。
可以设立总指挥部、地方指挥部和基层指挥部等级,并根据需要设立各级指挥中心,确保指挥过程的高效和协调。
2. 指挥体系的灵活性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多样,指挥体系需要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事件应急指挥需求。
可以通过配置一线指挥员和后方指挥人员,并建立指挥调度机制,及时调度人力和物力资源,实现指挥决策的快速响应。
3. 健全的指挥流程建立科学、规范的指挥流程,明确指挥环节和流程,确保指挥决策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应急指挥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应急指挥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一、引言二、现状与挑战1. 中国的应急指挥体系现状2. 面临的挑战三、应急指挥体系构建原则1. 整体性原则2. 分级负责原则3. 立体化配合原则四、应急指挥系统的组成要素1. 应急指挥中心2. 信息通信系统3. 辅助决策系统4. 人员培训与演练五、实践探索经验1. 成功案例分析- 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体系构建- 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体系构建2. 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 部门分割、信息不畅通问题- 缺乏专业应急人员问题- 强化培训与演练重要性六、应急指挥体系构建的现代技术支持1. 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系统2. 大数据在应急指挥中的应用七、结论引言在现代社会,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构建一个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应急指挥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有效手段。
现状与挑战1. 中国的应急指挥体系现状回顾中国的应急指挥体系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不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2. 面临的挑战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地域面积,使得灾害事件的频发成为常态。
同时,信息不对称、专业应急人员缺乏等问题也给应急指挥体系构建带来了挑战。
应急指挥体系构建原则1. 整体性原则一个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具有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一个整体的工作机制。
2. 分级负责原则应急指挥体系应该根据事件的紧急程度和规模来分级,由不同级别的机构负责。
3. 立体化配合原则应急指挥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专业职能,通过良好的配合来提高应急处理效能。
应急指挥系统的组成要素1. 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起到指挥作用,协调各个部门的行动,并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
2.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通信系统是应急指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将各种信息及时传递给指挥中心和相关部门。
3. 辅助决策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为指挥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评估形势、制定应对策略。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思路探讨浅谈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思路探讨浅谈应急指挥体系是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抢险救援活动实施组织领导的一个科学应急平台。
应急指挥体系通常包括支援平台、相关数据库、管理中心、保证体系四个方面。
它们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应急体系从2003年“非典”事件开始建设以来,在上述四个方面从无到有,有了长足发展。
本文探讨的是应急体系中最主要的应急保障系统,即通常所描述的应急指挥系统或应急指挥平台在当前的建设趋势与展望。
一、我国的应急指挥体系在我国政府及各部门行政管理体系结构下,我国的应急指挥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不仅在国家、省、地市等层面上横向拉通各职能部门并做到上传下达,同时纵向上需要在各专业部门上下级组织之间建立起垂直的专业应急沟通网络,而且两者之间还会有交叉。
如下图所示:图1 应急指挥中心结构图为了保证科学有序的建设如此复杂的应急指挥系统,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规范及要求。
并把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做了明确的分类定义:应急指挥场所系统、基础支撑系统与综合应用系统等(每个系统中还有很多分系统子项),如图2。
图2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平台)构成而近年来,我国各类灾害事故和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如地震、冰灾、洪灾、交通、卫生、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2008年的南方冰雪灾害、“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造成了严重损失。
当意外事件发生时,应急指挥系统操作繁琐,信息匮乏,综合应用系统与基础支撑系统脱节;系统易故障,缺乏备份手段;各子系统七国八制,管理维护复杂;平时使用就保障率很低,应急时刻更是不堪使用……早期建设的应急指挥系统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不好用甚至不能用,是目前各类应急指挥系统(平台)比较尴尬的现状。
更多的时候还是靠传统手段解决问题。
因此在我国应急指挥建设多年后,特别是经历了近年来多个重大事件后,很多政府应急指挥主管领导及技术负责人在很多场合重提应急指挥系统(平台)该如何建设!其实有这样的呼声并不奇怪,因为目前我国还处在应急系统发展早期,在国内出现才短短6年。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构建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突发事件在我们生活中愈发频繁,既然难以避免,就应该注重应对。
有效的应急指挥系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伤亡。
本文将探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
一、应急指挥系统的定义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具有完备的指挥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信息保密功能和协同能力的系统。
它以发现、分析、预测、判断和指挥为中心,以应急反应、处置和维稳等为对象,通过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调,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的影响。
二、应急指挥系统的作用1. 促进救援效率:系统内各部门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紧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资源动员,增强救援效率。
2. 提高应对能力:通过预测和判断,系统可以在事故发生前及时得到通报,做好应急准备。
应急响应过程中,各级指挥部门凭借实时接收数据的能力,能够更及时地采取措施,提高应对能力。
3. 规范指挥流程:应急指挥系统能连接政府、企业等各级机构,使得应急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清晰明了,能够更好地规范指挥流程。
4. 保障公共安全: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指挥系统有助于保障公共安全,尽快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态拖延并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三、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以下几点是应急指挥系统架构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1. 快速响应系统:快速响应系统是应急指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响应事故,及时关注事故情况,为后续应对措施提供有价值的指引。
2. 信息处理系统:在应急事件中,信息往往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处理大量的实时信息和数据,准确分析状况,并为指挥者们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
3. 气象监控系统:突发事故无法预测,但往往与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气象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不同的监测手段,对高风险区域进行实时的气象监测,及时预警,为指挥决策提供参考。
4. 应急预案库:应急预案库是指包含危险等级、事故类型、应对措施、应急处理流程等信息的知识库,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协调各个部门,在紧急时刻减少业务协调问题的发生。
浅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浅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习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但受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和劳动保护能力较差等因素的影响,还无法完全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一项十分重要而且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应急救援的概念大概只是“119、120、110”这些紧急电话号码,随着媒体曝光度越来越大的煤矿、爆炸、井喷、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的必要性才逐渐被全社会认知.通过工作学习实践,我认为,应急救援的重点在于“应急准备",其次才是“救援".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就是在“应急准备”上多做文章,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这是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需要.通过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能总结以往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确定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体系建设和预案制定提出预防事故的思路和办法,加大投入,完善各项安全和应急措施、设施,同时体系和预案建设的过程也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再认识和再提高。
其二,这是事故救援及时性的需要.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体系能保证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及时出动,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对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意义重大。
其三,这是事故救援有效性的需要。
专业化的应急救援组织是保证事故及时得到专业救援的前提条件,可以有效避免事故施救过程中的盲目性,减少事故救援过程中的伤亡和损失,降低事故的救援成本。
同时,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也是当前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这既是《安全生产法》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也是我区目前安全生产形势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我区安全生产总体状况虽呈好转趋势,但由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较大事故仍不能有效控制。
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与运作
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与运作应急指挥系统是一种组织结构和信息技术系统的综合体,旨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与运作,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管理和运行流程等方面。
一、需求分析在构建应急指挥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需求。
这涉及到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处理需求的了解。
例如,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等事件需要快速响应、有效协同和实时信息共享。
基于这些需求,可以制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模块和技术要求。
二、系统设计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应对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和紧迫性。
其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是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应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事件。
此外,界面设计也至关重要,应具备直观易懂、操作简便的特点,以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和容错能力。
在系统设计中,还要考虑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性。
应急指挥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网络防护技术和数据加密机制,以保护信息的安全性。
同时,系统应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运行。
三、数据管理应急指挥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和信息。
因此,在数据管理方面,需要实施合理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策略。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传感器、视频监控和人工输入等方式实现,确保获取足够准确的数据源。
数据存储则需要考虑到容量和可扩展性,以支持长期存储和数据的更新。
此外,数据分析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数据挖掘和模型建立等技术手段,实现事件的预测和风险评估。
四、运行流程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行流程直接影响响应速度和协同效能。
一个典型的运行流程包括事件上报、信息分发、指挥协调和资源调度等环节。
在事件上报环节,系统应提供多种方式,如电话、短信或在线上报等,以方便接收事件信息。
信息分发环节需要根据事件类型和优先级,将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人员。
指挥协调环节则涉及多部门多级别的协同工作,系统需要提供实时通信和协同编辑的功能。
资源调度环节需要根据事件需要,智能化地分配和调度各类资源,确保合理高效地使用。
中海油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浅析
中海油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浅析摘要:基于海洋石油开采一线作业区的易燃、易爆、高压等高风险因素特征分析,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应急指挥中心的建成,可帮助管理者在应对突发重特大事件时,进行实时监控及处置,快速实现应急状态下的调度及指挥。
由于中海油的大部分陆地项目都地处办公条件差、通讯环境恶劣的荒郊野外,通过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可实现中海油生产安全性的有效提升。
本文笔者立足于中海油应急指挥中心的职能定位分析,对中海油指挥中心应急系统建设展开讨论,希望能为相关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海油;应急指挥中心;系统架构0引言对于具备高危风险因素的中海油企业而言,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在中海油日常生产活动中发生突发意外时,积极响应,并及时基于妥善处理,将突发事故危害性降到最低。
伴随着各应急管理部门的相继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往往是第一个投入运行的内设机构。
为使中海油应急指挥中心工作做得更好,各学者均发表了不同看法。
王伟[1]指出,为贯彻落实中海油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作,首先应加快管理模式的转型,实现由应急管理到危机管理的转变,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中海油3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切实做好应急监控及处置,确保员工生命安全;黄征宇[2]通过对江汉油田应急指挥中心平台油气生产信息、工程施工信息、地面工程建设信息及视频监控信息搜集及传输上的问题分析,提出“三级一体化”信息展示及高效应急联动的平台功能完善方案,保障了汉江油田的生产安全性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笔者通过对相关学者研究文献的梳理,对中海油应急指挥中心职能定位及指挥中心应急系统建设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促进中海油高效生产提供帮助。
1中海油应急指挥中心的职能定位分析应急管理工作的职能特点就是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值守,随时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指挥中心是集日常险情接报、研判预警,参谋建言、战时指令传递和资源调度于一体的综合性、权威性、专业化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与运行1. 引言应急指挥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和技术手段,对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与运行,重点介绍其基本构成、关键技术及运行流程。
2. 应急指挥系统的基本构成应急指挥系统主要由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组成。
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设备、通信设备等,软件系统包括应急指挥平台、数据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网络则是连接各个设备和系统之间的纽带。
3. 应急指挥系统的关键技术3.1 数据采集技术应急指挥系统的数据采集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数据,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3.2 数据传输与共享技术应急指挥系统需要实现多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共享,采用的技术包括局域网、无线通信、云计算等,确保各级指挥中心能够及时获取到前线的信息。
3.3 空间信息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通过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实时掌握灾害事故发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分布等重要信息。
3.4 决策支持技术决策支持技术是应急指挥系统的核心,包括数据挖掘、模型建立、风险评估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为指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3.5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指应急指挥系统能够实现音视频的实时传输和处理,方便指挥人员进行远程会商和指导。
4. 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行流程4.1 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应急指挥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演变,当事件达到一定的预警值时,即时向指挥中心发出警报。
4.2 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各级指挥中心通过应急指挥系统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采集和传输,确保各类信息能够及时流转,为决策提供支持。
4.3 决策的制定与指挥应急指挥系统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结合决策支持技术,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决策,并通过系统实时指挥各相关部门行动。
4.4 任务的调度与执行指挥中心根据制定的应急决策,将任务分配给各相关部门,并实时监控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和协调。
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摘要:加油站日常经营管理时,需要构建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当出现特殊情况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控制事态,避免其快速发展,影响到加油站安全运行。
鉴于此,文中以加油站应急管理为着眼点,分析如何有效建设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提高应急指挥的有效性。
关键词: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加油站1 加油站应急管理的特点1.1 复杂性就加油站的实践运营来看。
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通常会涉及油品的采购、入库、销售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加油站内各工作岗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加油站中各种事故的处理工作等。
这些环节均需要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以确保加油站工作人员的安全。
但由于加油作为专门经营及对外销售危险化学品的服务行业,其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十分繁多。
不仅需要将加油站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还要针对加油站运营过程中的突发性事故做出及时地处理。
由此可见,加油站管理的复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1.2 突发性由于加油车流量相对较大,且存在一部分车主缺乏安全意识,因此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即便在站点发布了有关安全生产通知,并且也做出了适当提示,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依然会存在部分车主未予以高度配合,因此不利于加油工作的顺利进行。
尤其是汽车加油往往建在交通要道上,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和直接危害,造成突发性安全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
1.3 隐蔽性为了能够为车主提供优质的加油服务,加油站通常会储存大量汽油和柴油。
而这些产品又具备突出的易燃、易爆炸等特点,因此油料的滴漏等状况都极易在封闭空间引起油气的积聚。
而石油中又具有相当数量的氢气分子,当加油站内含油或氢气分子中的油气和空气形成混杂废气的比率超过允许标准值时,即便是很小能量的引爆源也能引发爆炸。
由此该类安全隐患问题的隐蔽性相对较高,在加油站的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有时会忽略对部分密封空间的检测,因而导致加油站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被管理人员察觉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继而引发安全事故。
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思考
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思考煤矿事故发生的风险始终存在,这使得煤矿的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和减少损失,煤炭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并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思考。
一、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成为制约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企业和全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加强应急救援方面入手。
二、基于互联网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设计思路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应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
系统开发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高效性,协调功能,信息共享,操作简单和易用。
1. 高效性:通过信息化技术提高指挥系统信息的处理和传输速度,保证在事故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和启动应急救援工作。
2. 协调功能:系统应能够协调各部门、个人、设备之间的工作,保障每个细节都能顺利实现。
3. 信息共享:系统应实现信息的共享功能,具备在不同场所之间的数据共享、通讯和控制功能,以便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4. 操作简单和易用:系统应该使用人体工程学界面设计和简单的操作界面,以提高设备的易用性和用户的舒适度。
三、煤矿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功能要求1. 紧急救援功能:一旦发生煤矿事故,系统应能够迅速进行信息、指挥中心的协调和调度,组织紧急救援人员的快速到达现场,对伤者进行紧急处理,确保对受伤人员的抢救救治时间的缩短。
2. 风险评估功能:在煤矿组织生产之前,系统应该全面评估生产风险,并作出相应的安排以避免事故发生。
其次,系统应随时监测作业环境和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预警危险,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3. 远程控制和监测功能:通过物联网技术,煤矿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可以对整个煤矿的设备和供电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一旦发生异常状况,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并报警,增强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构建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构建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应急救援是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效率进行应对和处置的活动。
一个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对于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一、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平台一个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系统需要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平台,以便于各个部门和团队之间能够实时、准确地交流和共享信息。
这个信息共享平台可以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来实现,各个应急救援单位可以在该平台上共享有关人员、物资、设施等信息,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协同作战和资源调度。
二、建立高效的指挥调度中心一个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系统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指挥调度中心,以便于对突发事件进行集中指挥和调度。
该指挥调度中心应该装备先进的通信设备和指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和指挥各个救援单位的行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度和指挥。
同时,该指挥调度中心还应该具备快速反应、紧急协调的能力,以便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进行响应和处置。
三、建立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一个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系统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以提供高质量的救援服务。
这些应急救援队伍应由专业的救援人员组成,他们应具备丰富的应急救援经验和专业的技能,能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迅速行动并有效运用救援设备和器材。
同时,应急救援队伍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一个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系统需要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以确保各个部门和团队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形成合力。
这个协调机制可以通过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建立统一的指挥链条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来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以便能够更好地协同作战和资源调度。
总结:构建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对于应对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高效的指挥调度中心、建立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可以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响应速度,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浅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浅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发布时间:2021-01-18T03:45:42.59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3期作者:范高铭[导读] 应急指挥系统主要包括数字预案和指挥调度两大功能模块,与视频监控及会议指挥系统建立网络连接,辅助船上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工作,通过后续积累历史案例数据,实现辅助决策,提高整体的应急救援水平。
中船(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570203一.摘要应急指挥系统主要包括数字预案和指挥调度两大功能模块,与视频监控及会议指挥系统建立网络连接,辅助船上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工作,通过后续积累历史案例数据,实现辅助决策,提高整体的应急救援水平。
通过配置应急指挥系统软件,将应急预案生成、指挥调度协调和应急辅助分析等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展现,应急指挥系统需与本船的船务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有接口,同时需与岸基指挥控制中心有接口,为船岸一体化远程指挥调度提供预案推送和辅助支持。
二.数字预案数字预案通过将预案模型、预案生成、预案响应、案例推演和案例管理实施数字化管理,使之满足自动化程度高、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方便对应急预案进行存储和整理,更便于应急指挥中对历史案例进行核对查找,获取匹配度较高的推送信息。
(一)预案模型建设预案模型建设模块支持针对每类(各)预案,以职责单位为主线,以响应级别及处置办法为辅线,建立对应的预案模型。
并支持提供完整的模型建设功能,依据预案的内容、适用对象、事件信息、事件分级、组织机构与职责、响应等元素作为参考,建设成不同的预案模型。
同时提供预案标签库,根据数字化预案,对逐句拆分的预案打上标签,生成简明、有序、可操作的预案流程,方便事件关联和提供标签化处置向导服务。
(二)预案生成与修改根据前期建立的规范化模型库和标签库,以事件信息、事件分级、组织机构与职责、响应等要素将预案进行段落拆分,组建数字预案模型和电子化预案流程;并根据系统设置的快捷目录式导读和改编功能,提供数字预案引导能力,为处置提供决策参考,并具备预案结构化编制、预案流程数字化和预案内容数字化功能。
浅谈对加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的思考
浅谈对加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的思考在突发公共事件频发背景下,消防部队的作用日渐凸显,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誉,在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各级政府依托消防部队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作为消防部队的通信指挥枢纽,消防指挥中心建设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担负着消防部队的科学指挥调度,为领导提供辅助决策,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文章对政府应急管理以及消防部队指挥中心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的建议。
标签:政府;应急管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频频发生,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中各县级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要求,各级政府依托消防部队组建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作为各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指挥枢纽,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成为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任务。
1 建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重要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文规定,公安消防队除承担火灾扑救工作外,还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应当充分发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
消防部队已经从原来的火灾扑救逐渐向综合应急救援领域扩展,职责范围不断扩大,拓展了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范围,在处置危及生命安全、重大经济命脉的抢险救援行动中,消防部队担负着攻坚克难的关键作用,成为政府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中的“主力军”和“攻坚队”,在许多重特大灾害事故中承担着越来越繁重的抢险救援任务。
为此,建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筹力量,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着力构建以消防部队为主,上下衔接,统一指挥、相互协调,快速反应、功能齐全的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实行24小时值班执勤,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依法担负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综合协调、资源统筹、力量调度等职责和重大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及抢险救援任务,才能有效保障各项突发公共事件的成功处置。
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与运用
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与运用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它能够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将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与运用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一、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1.系统架构设计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应具备高度的模块化和可扩展性,以适应不同场景和需求的变化系统架构应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通信与调度模块、决策支持模块、信息发布模块等2.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是系统的基础,应包括实时监控数据、历史数据、预测数据等多种类型数据处理模块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分析,以供后续模块使用3.通信与调度通信模块负责系统内部及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调度模块则根据应急事件的特点和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4.决策支持决策支持模块是系统的核心,它需要依托大数据分析和技术,为指挥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5.信息发布信息发布模块负责将应急救援信息和指令及时准确地发布给相关人员,确保应急响应的迅速启动和执行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运用1.应急响应流程从应急事件发生到最终恢复正常秩序,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应能指导并协调各个环节,包括预警、报警、调度、救援、恢复等2.资源管理系统应具备对应急资源的动态管理能力,包括人力、物资、设备、专家等,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快速调动3.模拟训练与演练通过模拟各种可能的应急场景,进行实战演练,提高指挥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团队的协作效率4.数据分析与优化运用历史应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应急响应策略和指挥流程三、总结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合作通过科学的建设和有效的运用,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能够大幅提升应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应急救援的能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是现代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工具,它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对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高效调度和科学决策,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与运用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1.系统架构设计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架构设计应当遵循模块化、标准化、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系统的核心架构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应急通信与调度模块、应急决策支持模块、信息发布与反馈模块等2.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收集各类应急信息,包括气象、地质、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则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存储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3.应急通信与调度应急通信模块需要保障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包括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调度模块则根据应急事件的特点和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4.应急决策支持决策支持模块是系统的核心,它需要依托大数据分析和技术,为指挥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决策支持模块应当能够根据应急事件的类型、规模和影响,自动生成应急响应方案,提供最优决策建议5.信息发布与反馈信息发布模块负责将应急救援信息和指令及时准确地发布给相关人员,确保应急响应的迅速启动和执行反馈模块则负责收集应急响应的实施情况,为后续的决策调整提供实时数据二、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运用1.应急响应流程从应急事件发生到最终恢复正常秩序,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应能指导并协调各个环节,包括预警、报警、调度、救援、恢复等流程应当简洁明了,便于操作和执行2.资源管理系统应具备对应急资源的动态管理能力,包括人力、物资、设备、专家等,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快速调动资源管理模块应当能够根据应急事件的规模和需求,自动匹配可用资源,实现最优调度3.模拟训练与演练通过模拟各种可能的应急场景,进行实战演练,提高指挥人员的应变能力和团队的协作效率模拟训练与演练模块应当能够生成多种应急场景,提供虚拟的应急操作平台4.数据分析与优化运用历史应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应急响应策略和指挥流程数据分析与优化模块应当能够提供数据可视化功能,便于分析和理解数据三、总结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合作通过科学的建设和有效的运用,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能够大幅提升应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应急救援的能力,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场合自然灾害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能够迅速响应,准确评估灾情,合理调度救援资源,提高救援效率,减少灾害损失事故灾难对于火灾、矿难、交通事故等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可以实时获取事故信息,快速调度救援力量和物资,指导现场救援工作,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公共卫生事件在公共卫生事件如疫情爆发、食物中毒等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能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协调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进行有效应对,控制事态发展社会安全事件在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暴力事件等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可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应急处置,维护社会稳定注意事项系统设计与升级在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模块化、标准化、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确保系统能够适应不同场景和需求的变化同时,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先进性数据采集与处理要确保数据采集模块能够收集到各类应急信息,包括气象、地质、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数据同时,要加强对数据处理模块的建设和优化,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通信与调度要保障应急通信模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同时,要加强对调度模块的建设和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决策支持要加强决策支持模块的建设,特别是大数据分析和技术的应用,为指挥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培训与演练要加强对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要定期进行模拟训练和实战演练,检验和提升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数据分析与优化要加强对历史应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应急响应策略和指挥流程信息安全要加强对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通过以上注意事项的遵循和实施,可以充分发挥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在各类应急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用物联网技术升级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思路探讨20110126
用物联网技术升级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思路探讨简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公共安全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从物联网技术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升级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其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
传统应急指挥系统的缺陷传统的应急指挥系统通常是由人员协同完成。
比如,一个火警报警器被触发,系统会自动地将报警信息传送到指挥室。
接着,相关人员会根据报警信息的内容分析情况并决定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
然而,这种系统存在着很多缺陷。
首先,由于该系统是由人员协同完成的,因此在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系统的反应速度很慢。
此外,如何快速地定位问题的源头是一个难题,因此消防员在到达现场后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确定火灾的起因和定位火源。
物联网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应急指挥系统相比,物联网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智能感应:物联网技术可以感应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例如火灾或者地震等自然灾害。
2.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可以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更快速地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
3.远程控制:部分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过遥控进行控制,避免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冒险。
用物联网技术升级应急指挥系统1.快速响应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使应急指挥系统更快速响应。
比如,当火警报警器被触发时,物联网设备将会自动感应到,并将信息立刻传送给应急指挥室。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物联网设备收集的数据快速进行判断,并下达相应的指令。
2.准确定位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集成传感器,从而实现对环境的全面监测。
针对火灾这种情况,当物联网设备感应到烟雾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就可以确定火源。
这样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可以通过物联网设备提供的数据迅速定位火源位置,从而减少火灾的扩散。
3.远程控制对于人员危险较高的现场,可以使用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危险程度。
例如,在化学品泄露事故中,可以通过遥控机器人将化学品进行清理和处置。
总结可以看出,用物联网技术升级应急指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其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
应急预案中的应急指挥系统构建与优化
应急预案中的应急指挥系统构建与优化一、应急指挥系统的重要性应急指挥系统在应急预案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应急指挥系统是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的重要保障,它能够帮助组织和协调各类资源,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效决策,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因此,构建和优化应急指挥系统至关重要。
二、应急指挥系统构建的基本要素1. 监测和预警系统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应急指挥系统的基础。
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醒相关人员做好应对准备。
这包括监测气象、地质、环境等因素,并能够在预警时刻向相关人员发送准确、及时的信息。
2. 信息收集和共享平台信息收集和共享平台是确保应急指挥系统运行的关键。
这个平台需要能够集中收集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信息,包括发生地点、时间、规模等。
同时,该平台需要能够方便地共享信息,以便于各个层级的指挥人员共同分析和决策。
3. 指挥决策系统指挥决策系统是应急指挥系统中复杂性最高的一环。
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指挥决策系统需要凭借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依据预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决策。
这包括资源调度、人员安排、救援部署等方面的决策。
4. 指挥协调系统指挥协调系统是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它需要能够将各个参与部门和人员的行动协调起来,确保各方的合作和配合。
指挥协调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机制和灵活的指挥方式,以适应各种复杂情况的需要。
5. 信息技术支持系统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在应急指挥系统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确保指挥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信息技术支持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显示和报告功能,方便指挥人员进行决策和监控。
三、应急指挥系统构建和优化的挑战应急指挥系统的构建和优化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系统的整合和互通。
由于各个部门和组织在应急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不同,信息孤岛和数据不互通的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构建一个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系统是困难的。
其次是技术和人员的支持。
应急指挥系统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人员的支持。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误区与不足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误区与不足“应急管理”是近年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这项工作在我国只是近几年才刚刚兴起,且在国外的发展时间也不长,可以说我们面临的难题很多,是既缺管理,也缺技术,更缺人才。
因此,难免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中的不足。
本人就国内目前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不足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三个误区以执行型应急指挥系统代替决策型应急指挥系统目前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常见的建设模式有集权模式、授权模式、协同模式等,这是根据运行体制来分类的。
但在实际建设中我们不但要考虑建设模式,更要看用户是谁。
根据用户的不同我们可将应急指挥系统分为执行型应急指挥系统(简称“执行型系统”)和决策型应急指挥系统(简称“决策型系统”)两类,下表给出了两类系统的主要特征。
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执行型系统的用户是接处警值班员,其处理事件的类型是一般或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如110治安案件、119火灾报警、120急救等,以单一、个案为主,处理时间短暂。
而决策型系统的用户是应急指挥长,其处理事件的类型是重大或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如地震、禽流感、矿难、劫机等,以群体、群案为主,处理时间较长。
因此,执行型系统的用户载体是行业、部门或企业的应急指挥中心,决策型系统的用户载体就是国家、省、市应急指挥中心。
前者的技术核心是通信调度系统,其系统设计是由技术人员或技术公司来主导。
后者的技术核心是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其系统设计应以领导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为主。
由上可见,对于行业、部门或企业建设的应急指挥中心,应采用执行型系统;而国家、省、市建设的应急指挥中心,则应采用决策型系统。
但在目前实际建设中,由于对按用户进行分类没有清晰的认识,许多省市建设的应急指挥中心却也按执行型系统进行设计。
各厂商提供的产品也基本是执行型系统的技术框架结构。
这就出现了在当地处理微观突发公共事件的执行型系统相互重叠,而处理宏观突发公共事件的决策型系统失位,致使“小事”都能管,“大事”都管不了的现象时有发生。
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与优化
01 02 03 04
解决方案
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 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确 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作出正 确的决策。
解决方案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度 ,激发应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 责任心,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 执行效率。
06
结论
Chapter
研究成果总结
对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与优化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 了现有系统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加强应急指挥系统的数据分析 和挖掘能力,为决策提供更加
科学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深入研究应急指挥系统的跨部 门、跨区域协同机制,提高系 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协同作战能 力。
对应急指挥系统的评估和优化 进行持续研究,不断完善和提 升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应急指挥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Chapter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应急指挥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以应对突发事件 中的信息涌入和紧急通信需求。
解决方案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提高信 息处理速度和传输效率,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相关人员。
挑战
应急指挥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应对突发事件中的 高压力和紧张状态。
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与优化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目录
• 应急指挥系统概述 • 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 • 应急指挥系统的优化 • 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 应急指挥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结论
01
应急指挥系统概述Chapter来自定义与特点定义
实时性
协同性
智能化
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思路探讨浅谈应急指挥体系是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抢险救援活动实施组织领导的一个科学应急平台。
应急指挥体系通常包括支援平台、相关数据库、管理中心、保证体系四个方面。
它们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应急体系从2003年“非典”事件开始建设以来,在上述四个方面从无到有,有了长足发展。
本文探讨的是应急体系中最主要的应急保障系统,即通常所描述的应急指挥系统或应急指挥平台在当前的建设趋势与展望。
一、我国的应急指挥体系在我国政府及各部门行政管理体系结构下,我国的应急指挥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不仅在国家、省、地市等层面上横向拉通各职能部门并做到上传下达,同时纵向上需要在各专业部门上下级组织之间建立起垂直的专业应急沟通网络,而且两者之间还会有交叉。
如下图所示:图1 应急指挥中心结构图为了保证科学有序的建设如此复杂的应急指挥系统,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规范及要求。
并把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做了明确的分类定义:应急指挥场所系统、基础支撑系统与综合应用系统等(每个系统中还有很多分系统子项),如图2。
图2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平台)构成而近年来,我国各类灾害事故和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如地震、冰灾、洪灾、交通、卫生、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2008年的南方冰雪灾害、“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造成了严重损失。
当意外事件发生时,应急指挥系统操作繁琐,信息匮乏,综合应用系统与基础支撑系统脱节;系统易故障,缺乏备份手段;各子系统七国八制,管理维护复杂;平时使用就保障率很低,应急时刻更是不堪使用……早期建设的应急指挥系统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不好用甚至不能用,是目前各类应急指挥系统(平台)比较尴尬的现状。
更多的时候还是靠传统手段解决问题。
因此在我国应急指挥建设多年后,特别是经历了近年来多个重大事件后,很多政府应急指挥主管领导及技术负责人在很多场合重提应急指挥系统(平台)该如何建设!其实有这样的呼声并不奇怪,因为目前我国还处在应急系统发展早期,在国内出现才短短6年。
二、如何规划建设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应急指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集中在事件爆发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而全面的反应!最大的挑战是两个要求的同时实现!针对应急的本质特点,应急指挥系统需要具备如下能力:·早期各类信息汇集、分析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水平信息整合和共享能力;·足够的信息汇集和指挥通讯能力;·系统具有冗余性和可靠性设计;(在具备以上四种能力前提下)它分四个平面:第一平面应急采集与通讯包括各类前端信息采集和各类通讯系统的终端,为应急指挥系统早期各类信息足够的汇集能力以及指挥通讯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信息采集分为视频图像信息采集和数据库数据采集两大类,根据数据的涉密性,又可以分为内网涉密数据和一般数据。
一个完整的信息采集系统就是由分布在前端的各种采集设备和后台的控制管理设备构成的。
视频图像信息采集将各类厂家各种平台的视频监控图像做整合,统一接入做资源调度。
目前基于IP技术的视频监控方案已经比较成熟,对于应急视频接入这种跨域、跨系统、跨物理距离的需求而言,是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前端通过IP编码采集,后端通过IP解码呈现,中间通过IP网络承载,IP存储实现数据存放。
整个系统控制管理是基于NGN架构的。
而对于数据库数据的采集上收,一直是困扰应急指挥的一个大问题。
很多专业业务系统,如GIS、气象云图、车辆/人员GPS跟踪、医疗/手术/显微/影像等,有些是结构化数据,有些是非结构化数据。
结构化数据在数据整合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实施难度大,难以基于数据层面在应急指挥中心做呈现;非结构化数据质量高,传统视频接入不能满足要求。
从长期来看,随着应急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及配套的管理规范实施,将逐步实现与应急相关的信息上收、备份,数据库中间件方式或者存储虚拟化方式都是可以采用的技术方案,但就当前而言,反而可以考虑采用远程呈现(TD,Tele-Display)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将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把各类专业业务系统的显示结果实时截取过来呈现在应急指挥中心,大大减少技术复杂度;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由于TD设备提供高质量的图像,因此能将气象云图、GIS、医疗手术/显微/影像等高质量呈现在各个指挥中心。
数据采集是应急系统运作的基础,当前最佳的实现方式就是基于IP的视频接入和远程呈现配合使用,完成各类数据远程呈现的目标,实现应急决策支撑;而未来的建设目标则应针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均具备完整的远程调取能力。
指挥通讯系统则由各种不同的通讯接入手段共同构成,如集群语音、普通语音接入、移动电话、卫星电话、视频会议等,其核心是整合和协同。
由于应急事件先天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测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采用哪种通讯手段是最适合的。
因此应急指挥通讯系统最关键的要求就是互通,而且是设备层面和业务层面均需互通。
由此在应急系统中就形成了应急联络中心+各类接入终端的一体化通讯系统的概念。
从技术的角度讲,基于IP技术的通讯控制,是最佳实践。
数据采集和指挥通讯终端位于整个应急支撑平台的最外围,如同应急系统的手脚,在四个平面中负责着最基础的工作。
传统的应急系统建设往往忽视了这个平面的重要性,实际上由于物理分散造成的复杂性,这个平面是最需要系统架构设计和整体规划的。
第二平面应急传输网络包含目前所有的通信手段:城域/广域高质量的有线网络、WiFi/WiMAX/WOWare/3G四种全新高带宽无线接入、紧急情况下的卫星通讯系统、以及作为应急主要指挥手段的集群系统;主要作用为信息的汇集、水平信息的整合和共享、指挥通讯的平台,有充分冗余及可靠性设计。
WiMAX/WOWare/3G/卫星是应急指挥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光纤、电缆等有线通信冗余手段,可以提供适合不同场景、各种带宽、可靠性、各种成本的无线通信链路保障。
例如,汶川地震中运营商的网络全部瘫痪,汶川一度成为信息孤岛。
通过空投卫星电话和搭建小型卫星基站,灾区通信业务和数据传输的恢复得到保障。
而WiMAX/WOWare系统则适用在油田等对无线带宽要求较高的行业,以及森林防火、岛屿通信等人口分布少、地域跨度广的场所。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急系统应尽可能在专网上运行,且应该采用类似RPR等的链路保护技术;在无法提供专网的情况下,则应尽可能采用专线类的运营链路。
卫星链路和无线通讯方式作为有线链路必备的备份传送手段,要尽可能的作用于每一个网络节点。
各种不同制式之间的切换与保护也是应急网络平台管理最具挑战性的需求。
一句话,应急网络的核心要求就是“高可靠”。
第三平面应急数据中心广义的应急数据中心是所有应急系统业务的物理载体,我们常见的应急指挥大厅其实也是应急数据中心另一种表现形式。
一切的决策均来源于数据,一切的预案均来自于积累。
在整个应急支撑系统中,应急数据中心是最靠近决策中枢的环节,也是最直接支撑上层软件应用的环节。
说它是整个应急支撑系统核心中的核心,一点都不为过。
应急数据中心和传统数据中心相比,存在两个新的特征,一是数据类型更为多样,尤其是多媒体类数据占有大量比重;二是包含了集中通讯控制和集中显示控制两个功能,需充分考虑这两个控制单元在数据中心的集成。
在当前各类数据中心架构技术中,基于以太网的统一交换架构数据中心对于满足应急数据中心的两个新特征最为适合。
一方面统一的以太网底层通道为集中控制、集中通讯、集中显示提供了物理上的通道技术基础,只要在需要的环节和位置引入相应的控制设备即可,甚至于还可以做到设备级的各种集成;另一方面,统一交换架构数据中心打通了数据中心中前后端的网络平面,统一了LAN、SAN 和服务器互联网,服务器、存储及各类设备之间的互联没有了先后次序的限制,这就为不同类型数据(如媒体类数据)的不同管理方式带来了最大的灵活性。
此外,统一交换架构数据中心在容灾方面的实现手段多样化、易于部署,对于应急数据中心的高可靠性也是一个很大的支撑。
第四平面应急管理平面实现应急指挥系统设备管理、网络管理、业务管理(通讯、会议、图像、数据等)、用户管理等各种管理功能,为所有应急业务提供高效的资源管理,并且它的持续优化整合最终体现在应急系统的易用性上。
同时也为综合应用系统提供良好业务接口(软件)。
综合应用系统的效能最终体现在接口丰富性和管理平面对下面各个平面管理的紧密度。
以上四个部分,相互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衔接和对应,每个部分自成体系,组合在一起又构成系统。
这种规划方式,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松散耦合、七国八制的不利局面。
三、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建设展望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建设应该根据应急业务特点及发展规律做总体合理规划,分层分模块实施,逐步推进建设,模块交付。
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就一直强调“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政府应急指挥联动系统建设作为一个时间长、范围广、应用复杂的大工程,必然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之前没有一个成功的参考,许多地方、部门对整个应急联动系统究竟要建设成什么样子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在建设过程中也只能想到哪里做到哪里。
对他们来说,需要明确的是,采取怎样的规划以及怎样的步骤来完成才能事半功倍。
1.总体规划首先要考虑到应急指挥的应用环境,它是需要能应对极端情况的系统,也就是说在重大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也能够正常工作,或者说能迅速恢复功能,同时它也应该能做到平战结合。
其次要考虑承载各类业务需求,如数字集群、视频会议、电话会议、各类视频的接入、各部门各类数据容灾备份、卫星链路的平滑接入等等都是应急系统的核心业务。
另外,还要考虑如何保障这些业务在各种情况的稳定运行。
2.分层分模块实施所谓分层分模块实施,是考虑到系统建设有周期、资金投入、技术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建设模式上逐步分层建设,特别是在基础部件系统上更要结合应急指挥的业务特点,综合考虑各类技术要素。
例如:传输网--现有电子政务网能否满足应急业务的需求?多种链路备份技术如何部署实施?业务带宽如何规划?传输网络安全--应急平台的安全威胁如何评估?全网安全如何规划?存储系统--流媒体数据和应用业务数据如何统一存储?如何为各委办局提供统一的容灾保护?系统运行维护--庞大复杂的应急平台如何统一管理?如何降低运维成本?如何降低对使用人员的技术门槛?综合应用系统建设--用户与专家特别关心其中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应用软件建设与规划。
而经过这几年相关应用建设与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预案是根据具体事件来确立的;预案更多是行政方法和处理流程(预案不能过度的认为是联动软件);预案将会持续增长与优化(组织优化,流程优化);应急指挥系统是协助人实现预案的;应急联动应用软件是应急指挥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