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生态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生态论文
————————————————————————————————作者:————————————————————————————————日期:
新加坡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生态论文
新加坡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文、图/高晓奇肖能文
城市生物多样性可简单理解为城市(包括小城镇和城市)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4年全球城市人口占比达到54%,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67%,可以说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最易接触到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为城市提供了一系列的生态服务和功能,如保护城市自然生态及本地物种、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能量损耗、净化城市等。然而城市的发展也导致了城市生物多样性降低,如外来种入侵、本地种的灭绝等,当前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而在这方面,新加坡走在了世界前列。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南口,面积718km2(北京五环内面积668.19km2),总人口550万,地处热带,为热带雨林气候。目前新加坡保持有10多个生态系统,估计有23000-28000种陆栖生物和12000-17000种海洋生物,其中准确记录鸟类404种、维管束植物2172种。2000年至2010年的调查新发现超过500种的植物和动物,其中100多种为新种,可以说新加坡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与自然保护区相差不大。新加坡为何能保持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抛开地处热带雨林气候的天然优势不谈,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从绿地建设、生物多样性的管理、调查、监测以及公众参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绿地建设——从“花园城市”到“花园中的城市”
新加坡由于淡水、土地及各种自然资源匮乏,国家发展具有天然的局限,引进外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办法,为此李光耀提出将新加坡建设成清洁、绿
化的城市,为竞争获得外资集聚比较优势。1973年,新加坡政府各部委和法定机构的高级官员组成“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将“花园城市”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并陆续从土地规划、法治建设等方面来保障顺利实施。1981年,新加坡提出了一个五年计划,促进五个区域公园游憩设施的发展,至1985年,新加坡的公园占地面积从0.8hm2到206hm2,全岛开放空间总占地增至3000hm2。同时大量农业用地也逐渐被改造成为公园,并规划出大量土地专门用于植树、绿色缓冲带和公园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起,新加坡将土地划分为55个小区,每个小区都制定详细的发展指导蓝图,提供每个地区的规划前景、土地用途、发展密度、建筑高度和绿地率等控制参考指标。每块土地开发前,市区重建局都要求一些开发条件,对该范围内的树木、花卉还提出具体的保留、栽植建议。另外,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匮乏的岛国,以建设大面积公园绿地来提高绿地面积难以实现,所以“花园城市”的实现方案是城市绿化带网络化,各类绿地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合理布局,处处层次丰富,草地、灌木、乔木自然搭配。20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开始建设全岛公园网络连道系统(Park Connector Network,PCN,图1),旨在通过有效连接文化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公园、居住型公园的廊道系统,有效串联自然、人文资源等,大大提高绿地面积和服务范围。2001年政府规划将增加绿色空间的可达性列为休闲娱乐方面的首要目标,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延长公园连接系统。2008年总体规划设立公园和水体的详细控制专项,明确指导公园连接道的发展建设。截止2015年9月,新加坡提前5年完成了300km绿道的目标,并计划于2020年绿道长度达到360km、2030年达到700km。
2013年,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开始建设登加自然连道(Tengah Nature
Ways,图2)。自然连道主要是为了方便鸟类和蝶类的活动,种植了乔木和灌木廊道,通常连接两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目前,新加坡已建成7条自然连道,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最近对林缘地物种的调查发现了之前难以见到的郝氏矛翠蛱蝶(Euthaliaaconthea)和普通滑翔蜥蜴(Draco sumatranus)。
另外,新加坡还积极研究发展适合城市特点的绿化技术。其中由国家公园局(NParks)城市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垂直绿化技术,国家植物园研究适合植物的生态环境。从2002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努力建设“空中花园”,推广垂直绿化:国家公园局与市区重建局合作,以税收折扣等优惠的刺激政策,鼓励开发商和建设商在大厦的垂直面积上种植密集的绿色植物。这一工程不仅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治理了PM2.5、隔绝了高层建筑的热带高温,同时为丰富高层建筑群中的生物多样性创造了条件,解决了城市的高层建筑群中无法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难题。
从“花园城市”实施之初,新加坡只是种植花草树木,更多地从美学的角度考虑,并没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想法。1986年,政府不顾研究人员和自然爱好者的反对,在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Central Catchment Nature Reserve)和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Bukit Timah Nature Reserve)之间建了武吉知马快速路(BKE),导致“生境破碎化”,严重影响了一些分布范围较广物种的繁殖,加大了近亲繁殖的风险。后来,决策者逐渐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问题。2009年为了连接这两个自然保护区,新加坡政府在高速公路上方架了一座“生态大桥”,长约62m,呈沙漏状设计,中间最窄处宽50m,左右两侧则各宽60m。公园局在桥上栽种了原本属于两边森林的树木和灌木,包括刺轴榈(Licualaspinosa)和火筒树(Leeaguineensis)等,方便栖息在两个自然保
护区的1000余种动物如巨蜥、松鼠、果子狸、穿山甲、昆虫和蛇类等自由往来。这不仅扩大了动物、鸟类和昆虫的觅食范围,也可发挥传播花粉和植物种子的重要作用,有助恢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化。
如今,在新加坡的整体规划中,生物多样性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如1993的绿色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保护岛屿生物多样性与自然遗产的目标,在“花园城市”建设过程中,国家公园局还出台了“树木保护区”政策,“遗产道路计划”,“遗产树木计划”和“保护自然”计划等;在“花园中的城市”的规划中,突出的目标是注重自然生态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延续扩展至自然保护区之外、融入到城市的人居生活空间,要求城市进一步增强公园、公园连道系统建设和街景绿化(垂直绿化和空中绿化),修复和提供适宜生物栖息的环境。
“花园城市”与”花园中的城市”的区别用国家公园局局长潘洪元的话说,“有点像‘我家有个花园’和‘我家住在花园中’,它的意思是在人类居住环境周围普及绿化以及包括野生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从“花园城市”到“花园中的城市”的转变,体现了新加坡绿地建设由量到质的升级,关键在于绿地建设中坚持了两个原则:一是通过绿道或廊道建设将分散的绿地连接为一个整体,解决了城市绿地破碎化的问题;二是绿地植物配置丰富,重视本地物种和多样性,避免了同质化以及外来物种入侵。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绿地面积现已超过全国面积的50%,在当前人口不断增加、房屋居住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新加坡仍在规划新增绿地作为自然保护区和公园。
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
2006年5月22日,新加坡成立了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The National Biodiversity Centre,NBC),下设海岸和海洋环境项目办公室、国际关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