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练习6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练习6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练习6

第4节升华和凝华

(泰安中考)如图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 ℃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B.熔化

C.汽化D.凝华

【提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 ℃以下,达不到冰的熔点,故冰不会熔化;但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故是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成为水蒸气.

【答案】 A

【方法归纳】在解答这类题时:首先确定出物质的初始状态属于固态还是液态或气态,然后分析物质经历了物态变化后最终属于什么状态,最后由初始状态与终端状态根据物体变化的名称确定物体中间的物态变化.

知识点1升华

1.升华是指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属于______热过程.

2.人工降雨的原理:当干冰喷入冷空气时很快_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的冷空气温度______,这时候冷空气中的________就会变成________,小冰晶变大后就会下落,如果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则会________而形成雨.

知识点2凝华

3.凝华是指物质从______态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属于______热过程.

4.霜、雾凇、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现象,直接变为______态.

知识点3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5.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这六个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放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

1.(桂林中考)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

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 ℃时也能晾干

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

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

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B.升华和凝华

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液化

3.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____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

5.(河南中考)如图,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衡阳中考)在自然界中出现的露、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中,其形成过程涉及液化的有______,涉及凝华的有______.

7.(天津中考)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由于樟脑片发生了() A.凝固B.升华

C.液化D.汽化

8.(重庆中考)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A.干冰变小B.树枝上霜的形成

C.干手器将手烘干D.冰雪消融

9.(镇江中考)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种白雾是()

A.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干冰升华使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10.(杭州中考)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熔化过程中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

冰水混合物温外表的“霜”是由空气

度高于0 ℃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通常采用降温的D.舞台上的云雾是

方法将石油气液干冰升华成的二氧

化储存在钢罐内化碳气体

11.(临沂中考)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凝固

1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3.(莆田中考)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14.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挑战自我

15.“打”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_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___和______.并在短文中找出

支持猜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4节升华和凝华

1.固气吸 2.升华吸收下降水蒸气小冰晶熔化 3.气固放 4.凝华固 5.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体、凝华

1.C 2.C 3.C 4.凝华吸 5.升华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 6.露霜

7.B8.B9.A10.B11.C12.凝华放出13.升华凝华14.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15.(1)水蒸气凝华(2)气温在0 ℃以下空气湿润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3)不能,因为没有进行空气干燥和湿润的对比实验,所以不能证明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形成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第三章 第4节:升华和凝华 一、选择题 1.(12镇江)冬天,挂在室外墙壁上的空调外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它的散热片上会覆盖一层“白霜”.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形式是D A .汽化 B .熔化 C .升华 D .凝华 2.(12毕节)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 3.(12东营)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B A .液化 B .凝华 C .汽化 D .升华 4.(12柳州)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C A .汽化 B .熔化 C .升华 D .凝华 5.(12咸宁)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3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C 6.(12绥化)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B A .云 B .雨 C .霜 D .雾 A .“飘渺的雾”是气 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 .“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

7.(12泰安)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 A.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 8.(12宜昌)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9.(12贵阳)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 图所示)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 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A A.凝华B.升华C.液化D.汽化 10.(12娄底)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D A.春天里冰雪消融B.夏天的早晨花草 上有露水 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D.初冬的早晨霜打技头A.山间的“云海” B.树枝上的“雾凇” C.花草上的“露珠” D.房檐下的“冰凌”

2020-202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讲练测:3.4升华和凝华(跟踪训练)

3.4升华和凝华跟踪训练(附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秋天房顶上结霜; 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C.冰棒冒出“白气”;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2.冬天,挂在室外墙壁上的空调外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它的散热片上会覆盖一层“白霜”。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形式是()。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 3.在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4.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5.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 6.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8.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蒸发 B.熔化 C.升华 D.液化 9.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春天到了,积雪融化;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10.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11.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A.山间的“云海” B.树枝上的“雾凇” C.花草上的“露珠” D.房檐下的“冰凌”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开发区中学王积金 【学习目标】 1.掌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 2.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预习检测】 1.物质由_______态________变成________态叫升华,这一过程要_________热. 2. 物质由_______态________变成________态叫凝华,这一过程要_________热. 3.升华的相反过程叫__________. 4.固体空气清新剂用久了会变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探究一:什么是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是特殊的物理现象,是指气态、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而直接相互转化的现象. 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做升华,而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则叫做凝华:例如,冰冻的衣服,冬天拿到户外过一段时间变干了,是因为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在冬天的早晨常看到的霜,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 例1:下列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早晨有浓雾 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冰. [分析]升华现象是物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它不经过液态,因此A选项是升华现象.B选项浓雾是液化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液滴,C选项霜是凝华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D选项是凝固现象,它是水达到凝固点,再放热形成的. [答案]A [变式演练]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探究二:对于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的吸放热情况是如何的? 我们在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在用慢火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固态碘逐步减少,最后不见了,而盛碘容器中并没有液体出现,就是说碘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对碘加热,因此碘的升华过程是一吸热过程.接着我们停止对容器加热,慢慢地我们看到容器中的碘蒸汽遇冷又凝华成固态,附着在烧瓶壁上,相应地放出热量,即碘的凝华过程为放热过程. 例2: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分析]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迅速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细小的水珠悬浮在空气中,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若喷洒真实的烟雾,会污染环境,故A错;二氧化碳无色透明,根本看不到.故B错;要使空气液化需要极低的温度,也不现实,故C错. [答案]D [变式演练]2.用久的灯泡,为什么会变黑? 探究三:自然现象中有哪些常见的物态变化? 自然界中有很多自然现象都和物理有关.其中的雾、露、云、霜、雪、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其实,雾、露、云、霜、雪、雹是水的几种物态.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都是液化现象. 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化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固体.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而形成的.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是空气中的水珠遇冷凝固而成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过程中,其外层受热熔化,并彼此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落在地上形成冰雹. 例3:古书《千字文》曾记载“露结为霜”.你认为对吗? [分析]霜并不是由露结成的,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凝化而形成的.冬天的夜晚,地表面物体的温度迅速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物体的表面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而露是液态,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如果再凝固就会变成固体的冰球而不是霜. [答案]不对 [变式演练]3.严冬之夜玻璃窗上的玻璃表面会结上一层冰花,它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为什么?这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综合创新】 例1:请说明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 (1)春天,冰冻的河面“开封了”. (2)夏天,雨后柏油路面上的水很快干了. (3)秋天,清晨树林中升起的白雾. (4)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分析]本题把春、夏、秋、冬四季关于水的物态变化集中在一起考察,应熟记六种雾态变化的

升华和凝华课后习题

1.下列现象,各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 (1)用钢水浇铸火车轮是__________; (2)把废铁块熔成铁水是__________; (3)春秋夜晚出现的“露”是__________; (4)冬夜出现的“霜”是__________. 2.日光灯用久了玻璃管的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然后降温在灯管上__________的缘故. 3.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尽管室外的气温始终在0℃以下,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变干,这是由于冰__________的缘故.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的现象. 4.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这是卫生球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5.该选哪一项 (1)冬天的早晨经常看到房间的玻璃上附着一层冰花,这是室内的水蒸气() A.升华而形成的B.凝华而形成的 C.液化后凝固形成的D.汽化而形成的 (2)在实验室里,常用干冰(固态CO2)的升华() A.吸热来获得高温 B.放热来获得低温 C.吸热来获得低温 D.放热来获得高温 (3)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凝固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4)自然界关于云、露、雾、霜、雨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和凝华成大量小冰晶形成的 B.露和雾都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D.雨是云层中小水珠聚集成较大水滴或小冰晶熔化成水滴,这些水滴从高空落下形成的 (5)文娱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白色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最可能是() A.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6)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B.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加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 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 (7)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A.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眼镜上有灰尘 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8)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上的钨() A.凝固了 B.升华了 C.凝华了 D.先升华后凝华

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

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 一、选择题 1.(12镇江)冬天,挂在室外墙壁上的空调外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它的散热片上会覆 盖一层“白霜”.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形式是D A.汽化B.熔化C.升华D.凝华 2.(12毕节)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下图所示的符号 分别代表云、雨、霜和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 3.(12东营)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B A.液化B.凝华 C.汽化D.升华 4.(12柳州)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 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C A.汽化B.熔化C.升华D.凝华 5.(12咸宁)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 成的,图3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C 6.(12绥化)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B 7.(12泰安)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 的物态变化是C A.蒸发B.熔化C.升华D.液化 8.(12宜昌)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A.云B.雨C.霜D.雾 A.“飘渺的雾”是气 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熔 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 现象 D.“轻柔的雪”是液 化现象A.山间的“云海” B.树枝上的“雾凇” C.花草上的“露珠” D.房檐下的“冰凌”

B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放出热量 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 C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D .雪的形成是凝固 现象,吸收热量 C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D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9.(12贵阳)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 所示)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 变化形成的A A .凝华 B .升华 C .液化 D .汽化 10.(12娄底)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 华的是D 11.(12厦门)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气象,其中主要通过 凝华形成的是C 12.(12玉林)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A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B .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 .江面弥漫的大雾 D .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13.(12赤峰)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吸收热量的是A A .熔化 升华 汽化 B .凝华 升华 熔化 C .汽化 液化 凝固 D .凝华 液化 凝固 14.(12临沂)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C 15.(12日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C A .汽化和液化 B .汽化和升华 C .凝固和凝华 D .凝固和熔化 A .大雨 B .冰雹 C .霜冻 D .雾 A .春天里冰雪消融 B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 .初冬的早晨霜打技头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数量比较大,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大,给统一教学带来了难度。而且,学生学习物理时间不长,学习方法还很稚嫩,特别是观察能力还很不足。尽管生活中有一些例子,但是对于物理现象积累的不多;尽管对物理有兴趣,只停留在表面上。对实验有兴趣,但是只是停留在热闹上。对于这种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出本教学设计。 二、教材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四节, 教材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出发,在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感知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在实验中用对碘加热来揭示固体升华是需要吸热的,其逆过程凝华则可通过分析推断其需要放热,由于升华、凝华现象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材在这里没有过多设计活动内容。在前面学习四种物态变化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物态变化中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中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更好得解释各种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举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分析解释,这些现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并通过“水的循环”分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碘升华仪、试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碘、樟脑丸、烧杯、热水 七、教学过程

3.4升华和凝华练习题解析

3.4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2?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1)熔化是指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2)液体蒸发的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蒸发需要吸热. (3)凝华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4)液化是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的方式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解答:解: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正确;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 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错误;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凝华形成 的.故错误;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掌握,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2012?宜昌)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要判断发生什么物态变化要看物质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解答:解:A、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故A是错误的; BC、露和雾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是露,附着在灰尘上形成的是雾,故BC是错误的; D、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新授课 1课时 滕州育才中学张宗跃 使用日期:2012 年 10 月 22 日【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以及分析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和升华过程要吸热,凝 华过程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教学重点】 认识升华、凝华现象,系统整理本章知识。 【教学难点】 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预习导学案 2.教学器材:少量的碘试管塞子热水凉水水槽、 【教学方法】学生探究实验、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我们已知物质有三种状态,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板书)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 3、能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请认真阅读想想做做内容,边阅读边按要求同组同学合作完成实验,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下面问题. 问题一、实验过程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二、物质在升华和凝华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 师总结并板书: 一、概念 1、升华(吸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凝华(放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提问:物质能不能直接由 固态变成气态,或者由气 态直接变成固态呢? 【提醒】 控制碘量:只需少许碘 粒.强调观察无液态碘的 出现. 试管口要密封. 在学生分组做实验 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 导.可以询问学生观察到 的现象,对于没有达到预 期观察目的的学生可以 做适当的操作、观察指 导. 组织、指导学生小组内共 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思考后做 出猜想,并发表 自己的观点. 【学生实验】碘 升华和凝华 学生自己用实 验来进行探索 研究 学生实验后,各 组代表汇报实 验观察的结果 全班交流各组 的 解释、看法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有答案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日光灯用久后,灯管的两端会发黑,这是灯丝中的钨( C ) A. 汽化而成 B. 先升华后凝华而成 C. 升华而成 D. 先汽化后液化而成 2.毕节,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较为理想的宜居城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云、雨、霜和 雾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 3.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 水蒸气遇冷发生了B A .液化 B .凝华 C .汽化 D .升华 4.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C A .汽化 B .熔化 C .升华 D .凝华 5.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3描述的物理 现象理解正确的是C 6.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B 7.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C A .蒸发 B .熔化 C .升华 D .液化 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云 B .雨 C .霜 D .雾 A .“飘渺的雾”是气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 .“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 A .山间的“云海” B .树枝上的“雾凇” C .花草上的“露珠” D .房檐下的“冰凌”

A .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 B .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C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D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 9.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所示)时,这预示着冬 季即将来临。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 的A A .凝华 B .升华 C .液化 D .汽化 10.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D 11.下列符号分别代表大雨、冰雹、霜冻和雾等四种气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C 12.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A .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B .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 .江面弥漫的大雾 D .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1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吸收热量的是A A .熔化 升华 汽化 B .凝华 升华 熔化 C .汽化 液化 凝固 D .凝华 液化 凝固 14.对下列图中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C A .大雨 B .冰雹 C .霜冻 D .雾 A .春天里冰雪消融 B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D .初冬的早晨霜打技头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 新人教版

第4节升华和凝华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师生共同探究人工造“雪”的过程,理解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及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探求知识的欲望. 【重点】 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难点】 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知识点升华和凝华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64—65,完成以下问题: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需要吸热. 2.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需要向外放热. 【合作探究】 演示一碘的升华和凝华 1.如图所示,在大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粒,在试管口盖上玻璃片,开始加热并观察管内有什么变化? 答:会看到管内有紫色气体生成. 2.试管口的玻璃片下方会出现什么变化?

答:试管口的玻璃片下方会出现固体的碘颗粒. 3.过程中会出现液态的碘吗? 答:不会出现液态的碘. 4.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答:说明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5.继续对试管加热,待管内有紫色气体生成时,换一块烤热的玻璃片放置于管口,观察玻璃片下表面上是否有固体碘颗粒形成.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没有.说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需要向外放热. 演示二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1.以上有关升华的生活现象分别是什么? 答:樟脑丸变小、冰冻衣服变干了、灯泡的灯丝变细了. 2.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答:它们都是由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而形成的. 演示三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1.以上有关凝华的生活现象分别是什么? 答:分别是雾凇(树挂)、霜、雪、白炽灯泡变黑了. 2.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答:它们都是由于气体物质遇冷凝华而形成的. 演示四三态变化图 1.怎么判断物态变化的类型? 答:判断物态变化时一般采用三步骤:①物质的初始状态是属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 ②物质经历了物态变化后最终属于什么状态;③由初始状态与末状态确定物质中间的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观察,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的观察与分析,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3.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使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重点与难点】 1.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温故互查】 物质有_____ 、_____ 、____ 三态,由液态和气态间的变化是和,由固态和液态间的变化是_____和_______ ,由此推想固态和气态间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设问导读】 1.将少量的碘放在加盖的试管里,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观察试管内的空间弥漫着_ _;停止加热,观察到试管内空间的____ ____。 2.实验中碘由固态直接变为_____ 的过程叫做______,此过程要热;由气态直接变为______的过程叫做______,此过程要热。 3.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检测】 1.自然界经常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早春的雨 B.初夏的雾 C.深秋的露 D.隆冬的霜 2.初冬季节,路边的小草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来源于空气中()A.水蒸气的凝华 B.水蒸气的液化 C.小冰晶的熔化 D.小水滴的凝固 3.如图所示,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的原因是() A.衣服是保暖内衣,能放出大量的热量 B.衣服上的冰吸收热量,升华为水蒸气 C.衣服上的冰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 图2 D.衣服上的冰放出热量,升华为水蒸气 4.以下自然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用久后的白炽灯玻璃壁发黑 B.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C.严冬铁丝网上出现针状霜花 D.初夏树叶上粘满露珠

新人教版八年上学期物理《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散到冷空气中,靠干冰的__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其周围环境__________,则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成小冰晶,导致降雨。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石需要__________热。 3、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过几天也会干,俗称的“冻干”,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量。 4、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5、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 6、白炽灯用久了玻璃泡内壁会发黑,这是灯丝__________的缘故。 7、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水滴和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冰晶组成。 8、在发掘文物的活动中,文物工作者几乎从未发现古代的珍珠,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散“白雾”,它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__形成的。 二、选择题 10、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棒冰,往往会看到棒冰的包装纸外有一层白色的霜,这是由() A、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的 B、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的 C、冰箱内空气凝华而成的 D、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11、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不是凝华现象的是() A.窗花 B.冰棱 C、雾凇 D、雪花 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1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语:“请熄灭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14、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主要是由于()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而学生易误认为需通过液态这一过程。 突破策略: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启发点拨,着重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 教学媒体 投影设备、教学课本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锥形瓶、瓶塞、枯树枝、樟脑丸、火柴、投影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画面):人们在欣赏文艺演出时,经常会看到舞台上“白烟滚滚”,以渲染气氛。 问: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新课讲授: 1.实验探究:人工造“雪” (1)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要强调两点: 一是要缓慢加热; 二是要学生注意观察瓶底有无液态物质出现。 (2)组织各小组学生代表汇报实验观察的结果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观察结果、讨论总结得出: ①:固态的樟脑丸粉末经加热 .. 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樟脑丸蒸气; ②:气态的樟脑丸蒸气要冷却 .. 后方可直接变成固态的樟脑丸粉。 板书: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 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实例: 3.了解人工降雨的原理及过程。师生共同观赏投影的画面并认真地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渴望知道 分组实验: (1)在锥形瓶内放入少 许樟脑丸粉末,再将一根细 的枯树枝放入,然后将瓶子 密封。点燃酒精灯缓慢加热 进行实验,仔细观察瓶内有 什么现象发生。 (2)停止加热,使其冷 却。仔细观察锥形瓶内又有 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甲:给固态樟脑丸 粉末加热时,瓶内有白色蒸 气但没有液态物质出现; 学生乙:停止加热 冷却时,也没有出现液态物 质。在瓶的内壁及枯树枝上 出现类似“雪”状的白色物 质 ……… 认真分析观察的结果 进行小组讨论,用自己 的语言概括樟脑丸粉末在 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举例:如: (1)天气寒冷时,教 室玻璃内表面出现的“窗 花”; (2)霜的形成; (3)放在衣橱中的卫 生球越来越小; 以激发 学生兴趣,引 入新课 放入一 根细的枯树 枝可以使实 验效果更显 著 培养学 生的实验观 察能力 培养学 生的推断能 力及语言表 达能力 考查学 生生活经验 是否丰富及 对所学的知 识能否灵活 运用:把物理 知识同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

《升华和凝华》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 1.(10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家里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外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一个放热过程 C.湿手拿冻肉会被“粘住”是因为手上的水凝固了 D.冬天汽车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10分)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一直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 B.撒盐熔雪时提高了冰的熔点 C.露的形成需要吸热 D.雾的消失是液化现象 3.(10分)下列物态变化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A.蜻蜓身上的露珠 B.北方冬夜窗玻璃上的冰花 C.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 D.气温持续0℃以下,冰雕逐渐变小 4.(10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衣柜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升华 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液化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5.(10分)①夏天,草叶上出现露珠;②冬天,窗户上出现冰花;③深秋,树上出现白霜;

④初春,冰雪开始消融。上述四种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10分)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总会在窗户玻璃上看到如图所示的冰花,关于此现象,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是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 B.冰花是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凝固形成的 C.冰花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冰花是在玻璃外侧形成的 7.(10分)如图是选自物理课本的四幅图片,下列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霜的形成B.冰凌的形成 C.冰冻的衣服晾干D.露珠的形成8.(10分)怀化地处山岭地带,而且是火车拖来的城市,山青水秀,风光秀丽,是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A.雪峰山上的雪──凝华 B.怀化洪江柚树叶上的霜──凝固 C.沅江河畔的雾──液化 D.安化“贡米”秧苗上的露珠──液化 9.(10分)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师生共同探究人工造“雪”的过程,理解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及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探求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 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教学难点】 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实验准备】 学生用: 碘升华和凝华管、开水、冷水、烧杯、樟脑片、旧灯泡 教师用: 碘升华和凝华管、开水、冷水、烧杯、樟脑片、旧灯泡、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置疑问 引入课题【创设情境】 导语:前面几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 知识。知道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 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是否也可以相互转 化呢? 设疑:二十四节气中有“霜降”一说,古时候人 们认为霜是从天上降落的,故而称为霜降。你赞 同这个观点吗?通过今天的新课学习,就能知道 答案了。 学生思考回答: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 猜测口答: 可能会直接变化。 学生思考 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 习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 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 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进行新课 1.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提出问题】 固体和气体之间到底能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把碘加热后会变成液态碘。 猜想2.把碘加热后会变成气态碘。 【设计实验】 探究固体和气体之间到底能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参照下图进行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开水、冷水、烧杯、碘升华和凝华管。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把碘升华和凝华管放入热水中,仔细观察现象。 观察了解碘的颜色、形状 讨论、探究、交流: 学生能答出探究的一般过 程 学生思考、设计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 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无 液态的碘出现。 汽化 液化 ?凝固 熔化 ?

升华和凝华(基础)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2012绥化)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2.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 ) A.凝固过程 B.凝华过程 C.液化过程 D.先液化后凝华过程 3.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的小液滴 B.干冰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4. 关于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冻肉解冻的过程是个放热过程 B.高压锅气阀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C.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侧 D.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的小水珠是从里面渗出来的 5.(多选)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B.“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外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D.玻璃窗上的“汗”是室外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二、填空 7.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叫升华,物质升华需要(填“吸热”、“放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叫凝华,物质凝华需要(填“吸热”、“放热”)。 8. 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这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先_______由________态直接变成了________态,然后钨的蒸汽蒸气在灯泡壁上遇冷_______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 9. 奔腾的江河,皑皑的冰山雪岭,浩瀚的海洋,飘荡的白云……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________成小水滴,有的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 10. 为下列现象填入合适的物态变化: (1)冬天的早晨,草上结成的白霜,属于现象。

升华和凝华-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升华和凝华(一) 一、选择 1、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 A. 升华 B. 凝固 C. 凝华 D. 液化 2、湿衣服挂到-20℃的室外, 结冰后会逐渐变干, 原因是发生了() A. 蒸发 B. 升华 C. 凝华 D. 凝固 3、下列各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出热量的是() A.液化和凝华 B.熔化和汽化 C.凝固和升华 D.凝固和熔化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只有在0℃以上才能汽化 B.升华实际上包括熔化和汽化两个过程 C.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来的“白气”实际上是小水珠 D.0℃的冰比0℃的水要冷,也就是它们的冷热程度不同 二、填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热;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热.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 3、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侧(填“内”或“外”). 4、在大规模的食品运输中,要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食品变质.然而,使用电冰柜是不可能的.常常是在密封的食品袋周围放些干冰,利用干冰的升华来使食品降温 6、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升华和凝华(二) 1. 深秋的清晨会出现霜,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成的小冰晶. A. 升华 B. 凝固 C. 凝华 D. 液化 2. (2012 ?鄂尔多斯中考)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案

升华和凝华 考:普通灯泡和日光灯用久了,其灯丝为什么会变细?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美丽的

好。这时有人喊道:“快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大厅里竟然飞起雪花,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厅里的雪花从何而来呢? 故事2:据《新民晚报》载2001年5月10日,阴天,气温约为-15 ℃,第二天中午12时,科考队到达新疆罗布沙漠小河墓地前200米左右时,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约5~10厘米的积雪,茫茫无涯,然而过了约20 min,奇怪的事发生了:就在科考队手忙脚乱地从沙漠车上卸下器材设备,开始向小河墓地靠近的时候,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远望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中哪有雪的影子?雪到哪儿去了?气温一直在零下十四五摄氏度左右,天空阴沉,不见阳光,就是雪化了,沙土也至少应该是湿的,可抓一把土,手感依然干爽疏松。 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这雪为什么不见了? 实验导入 “人工造雪”实验:在锥形瓶内放入少许樟脑丸粉末,再将一根细的 松树枝放入,然后将瓶子密封。点燃酒精灯缓慢加热进行实验,仔细观察瓶内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中注意观察的现象: (1)缓慢加热过程中,观察锥形瓶底部樟脑丸粉的状态变化;观察瓶内有何现象发生。 (2)停止加热冷却时,仔细观察锥形瓶壁及松枝上有何现象发生。 学生活动:观察瓶内有无液体产生,认真分析观察的结果,进行小组 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樟脑丸粉末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观察结果、讨论总结得出: (1)固态的樟脑粉末经加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樟脑蒸气; (2)气态的樟脑蒸气又冷却直接变成固态的樟脑粉末。 复习导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