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3.4 升华和凝华 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3.4 升华和凝华 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升华和凝华?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升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_ 态,升华需要__________热;凝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_态,凝华需要_________热.2.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________.3.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这些霜是由于__________而成的.4.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在形成黑斑的过程中先发生_________后发生_________.5.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_________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_________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局部直接变成_________,汇成江河流入大海;另一局部_________ 涌出地外表后变成一股股清泉.6.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_________;气压越高,沸点越_________.7.攀登喜马拉雅山顶峰的队员们,在山峰上做饭时,只能使用高压锅,否那么食物就煮不熟,原因是__________.二、选择题8.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D.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11.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而糖在高于100℃的环境下容易变质,为了使糖不变质,下面所说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用小火沸腾较长时间B. 用猛火缩短加热时间C.降低糖汁外表上的气体压强D.增大糖汁外表上的气体压强12.关于霜的形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物体上形成了霜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物体上形成了霜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先液化再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13.以下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升华和凝华B.凝华和液化C.汽化和熔化D.液化和升华14.下面所说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B.夏天,翻开冰箱门看到往外冒“白气〞C.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干了D.春天,下过雨后路面干了15.关于物态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水在100 ℃时一定沸腾B.冰在0℃时一定熔化C.水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蒸发D.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16.电灯泡使用的时间长了,其中的钨丝会变细,以下解释中正确的选项是A.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局部升华了B.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局部熔化了C.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局部蒸发了D.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局部液化了17.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以下解释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20、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窗花在玻璃的内外表,是升华现象B.窗花在玻璃的内外表,是凝华现象C.窗花在玻璃的外外表,是升华现象D.窗花在玻璃的外外表,是凝华现象21、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22、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以下哪种现象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23、以下物质中,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A.露B.雾C.雹D.雪24、以下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B.花盆里的潮湿泥土变干C.夏天,冷饮杯外壁有小水珠D.秋天,屋顶瓦上结霜25、在没有加盖的锅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关于锅中水的温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逐渐升高B.迅速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26、关于蒸发和沸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展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27、关于物质状态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B.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展C.物体汽化时温度一定降低D.只要液体的温度到达沸点就一定沸腾28、以下图是水的沸腾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图象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B.在图象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C.在图象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D.在图象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29、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答复: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温度/℃(2)实验中得到水的沸点是多少?(3)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开场加热时,杯底及杯侧壁生成许多_________;沸腾前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_________;沸腾时杯底的气泡在水中迅速上升,体积_________,到达水面时气泡_________.30.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的是〔〕A.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结冰花B.结了冰的湿衣服,没化冻就干了C.樟脑球日久变小D.烧瓶里有少量碘,加热使其变成碘蒸汽31、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枯燥的环境,可以用以下措施中的〔〕A.大量的冰块熔化 B.用电吹风吹风:C.“干冰〞升华 D.用喷雾法加快蒸发。

【教育资料】3.4 升华和凝华 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3.4 升华和凝华 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精品

《升华和凝华》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升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_ 态,升华需要__________热;凝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_态,凝华需要_________热.2.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________.3.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这些霜是由于__________而成的.4.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在形成黑斑的过程中先发生_________后发生_________.5.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_________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_________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_________,汇成江河流入大海;另一部分_________ 涌出地表面后变成一股股清泉.6.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_________;气压越高,沸点越_________.7.攀登喜马拉雅山顶峰的队员们,在山峰上做饭时,只能使用高压锅,否则食物就煮不熟,原因是__________.二、选择题8.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D.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11.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而糖在高于100℃的环境下容易变质,为了使糖不变质,下面所说的办法中可行的是A.用小火沸腾较长时间B. 用猛火缩短加热时间C.降低糖汁表面上的气体压强D.增大糖汁表面上的气体压强12.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物体上形成了霜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物体上形成了霜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先液化再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13.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升华和凝华B.凝华和液化C.汽化和熔化D.液化和升华14.下面所说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B.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往外冒“白气”C.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干了D.春天,下过雨后路面干了15.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100 ℃时一定沸腾B.冰在0℃时一定熔化C.水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蒸发D.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16.电灯泡使用的时间长了,其中的钨丝会变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升华了B.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熔化了C.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蒸发了D.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液化了17.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20、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21、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22、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23、下列物质中,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A.露B.雾C.雹D.雪24、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变小B.花盆里的潮湿泥土变干C.夏天,冷饮杯外壁有小水珠D.秋天,屋顶瓦上结霜25、在没有加盖的锅中装上水,加热到沸腾后,再将火力加大,关于锅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逐渐升高B.迅速升高C.不变D.无法确定26、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27、关于物质状态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B.沸腾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物体汽化时温度一定降低D.只要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就一定沸腾28、下图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象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B.在图象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处于沸腾状态C.在图象的AB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D.在图象的BC段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沸腾状态29、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回答:(2)实验中得到水的沸点是多少?(3)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开始加热时,杯底及杯侧壁生成许多_________;沸腾前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_________;沸腾时杯底的气泡在水中迅速上升,体积_________,到达水面时气泡_________.30.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的是()A.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结冰花B.结了冰的湿衣服,没化冻就干了C.樟脑球日久变小D.烧瓶里有少量碘,加热使其变成碘蒸汽31、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的()A.大量的冰块熔化 B.用电吹风吹风:C.“干冰”升华 D.用喷雾法加快蒸发。

升华与凝华练习题

升华与凝华练习题

升华与凝华练习题一、选择题1. 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升华?A. 干冰在室温下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B. 冰箱冷冻室中的霜花消失C. 冬天室外的雪人逐渐变小D. 冰雕作品在温暖的阳光下消失2. 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以下哪个现象属于凝华?A. 冬天室内窗户上的水汽结成冰花B. 雾气在清晨的树叶上凝结成露珠C. 霜冻天气中,地面上出现霜D.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低温下变成雨滴3. 下列关于升华和凝华的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 升华是吸热过程B. 凝华是放热过程C. 升华和凝华都不需要经过液态D. 升华和凝华是同一种物理现象的不同表述4. 以下哪个条件不利于升华过程的发生?A. 增加压力B. 降低温度C. 提高物质的表面温度D. 增加物质的表面积5.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需要克服的力是:A. 范德华力B. 静电力C. 氢键D. 重力二、填空题6. 升华过程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

7. 凝华过程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这个过程会_________。

8. 升华和凝华是相反的过程,升华是_________,而凝华是_________。

9.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需要克服的力主要是_________力。

10. 凝华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常见,例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本质及其区别。

四、计算题12. 假设有一块质量为100克的冰,其升华为水蒸气,如果升华过程中每克冰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33.55焦耳,求这块冰升华为水蒸气总共需要吸收多少焦耳的能量?五、实验题13.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并记录升华现象。

请说明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和预期结果。

六、论述题14. 讨论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七、案例分析题15. 阅读以下案例:在一次登山活动中,一名登山者在山顶上不慎将一瓶矿泉水遗忘,数小时后当他返回时,发现矿泉水瓶已经空了。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3.4 升华和凝华 课时练 含答案01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3.4 升华和凝华 课时练 含答案01

3.4 升华和凝华一、选择题1.气态二氧化碳被加压、降温后直接形成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B.凝固C.升华D.液化2.雾凇的形成是()A.凝固B.凝华C.液化D.升华3.如图所示实例中,其物态变化过程与霜的形成同类的是( )A.清晨小草上的露珠B.严冬窗玻璃上的冰花C.烘手器将湿手烘干D.用水制成的冰4.在北方的冬天,室外冻得发硬的衣服也会变干,这主要是因为( )A.衣服上的水汽化的缘故B.衣服上的冰逐渐升华的缘故C.衣服上的水蒸气凝华的缘故D.衣服上的冰先熔化后蒸发的缘故5.以下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汽化、凝固B.凝固、升华C.液化、凝固D.汽化、升华6.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形成白色的、像雪二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

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干冰变成气体是汽化现象C.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是熔化或凝华现象D.干冰有致冷作用是因为干冰变成气体时需吸收热量7.用飞机向云层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出现下列物态变化,其中放热的是()A.干冰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B.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为小水珠C.小雨滴在下落过程中部分汽化为水蒸气D.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8.毛主席的《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对其中的“雨”、“雪”、“冰”解析正确的是( )A.“雨”一定是液化形成的B.“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冰”的形成要吸热D.以上说法均正确9.海水是宝贵的水资源,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海水变成水蒸气是升华过程B.雪是云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C.积雪液化成水后,汇入溪流流向大海D.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不必节约用水10.首届“节水中国行”城市主题宣传活动于2024年3月在陕西西安举办。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课后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课后习题

第4节升华和凝华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冬天结了冰的衣服,即使在0 ℃以下的环境中也会直接变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B.熔化C.液化D.汽化2.把新鲜蔬菜快速冷冻后放到低温真空环境中,蔬菜很快就变干燥了,这样既能长期保存又能保持原有的营养和味道。

在加工过程中,蔬菜中的水先凝固,然后( )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3.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这种现象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和液化B.熔化和凝固C.升华和凝华D.汽化和凝华4.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

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5.某次实验中,周乾同学不小心将一些碘和黑沙混在一起,下列四位同学参考碘的性质,帮她想办法将黑沙中的碘除掉,说法合理的是( )碘的性质A.通过颜色不同,用观察法找出黑沙B.都装入烧杯中然后放入沸水中使碘熔化C.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使碘升华D.用猛火加热使碘沸腾发生汽化现象6.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连成了千姿百态的云。

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B.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C.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D.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7.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8.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探究创新9.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 ℃)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

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此时( )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在-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参考答案1.A 解析: 结了冰的衣服放在0℃以下的环境中直接变干的过程中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中间没有经历液态,所以此过程为升华,故选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习题含答案知识点1:升华和凝华现象1.南极气温常低于一20℃,至少半年无阳光。

根据科学研究,南极冰山不断缩小,连终年不见阳光的冰川也慢慢变少,这是()A.汽化现象B.升华现象C.蒸发现象D.凝华现象2.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C.放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知识点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树叶上的白雪融化B冰冻的衣服变干C阳光下露珠变小D树枝上形成雾凇4.下列现象中利用升华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知识点3:水循环5.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洋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B.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要放热C.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D.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要吸热6.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

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______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热达标训练7.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8.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珠晶莹C.秋天,白雾弥漫D.冬天,霜满枝头9.在空中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10.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11.小明过生日那天,妈妈买了冰淇淋蛋糕,回到家中妈妈把随赠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了瓶盖,然后与蛋糕一起放入了冰箱,没过多久,冰箱内发生了爆炸,门被震飞,这一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B.凝固C.凝华D.熔化12.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13.英国科学家研发一种“激光橡皮”。

《升华和凝华》习题

《升华和凝华》习题

《升华和凝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2.在北方的冬季,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B.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C.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D.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3.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B.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水结成冰 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5.衣柜里放些卫生球用来预防虫蛀,在卫生球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蒸发 C.沸腾 D.升华6.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因为干冰()A.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 B.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C.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门窗上常常会结出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8.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早晨有浓雾C.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9.冷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B.冰花结在玻璃上室内的一面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二、填空题1.在烧瓶里放少量碘,并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整理版)《升华和凝华》课后练习

(整理版)《升华和凝华》课后练习

《升华和凝华》课后练习1.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3.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5.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A.凝固6.下列物质中,由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C.夏天,冷饮杯外壁有小水珠D.秋天,屋顶瓦上结霜[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升华现象是物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它不经过液态,因此A选项浓雾是液化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液滴,B选项是升华现象,它是冰冻的衣服直接变成水蒸气.C 选项霜是凝华现象,它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D选项是凝固现象,它是水达到凝固点,再放热形成的.2.答案:C解析:凝华现象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它不经过液态.A选项铁水浇铸成工件是凝固过程;B选项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因为固态冰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因此是升华现象;C选项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固态的小冰晶,它是凝华现象;D选项,湿手是指液态水,粘手是指水滴遇冷结成冰,它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过程.3.答案:B解析:寒冷的冬天,窗玻璃的温度很低,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较高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水蒸气在很冷的窗玻璃上就会放热凝华成固态的窗花,所以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所以选项B正确.4.答案:D解析:因为干冰在常温下易升华,干冰升华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热,使周围的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就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部分小水珠又继续放热凝固形成小冰晶,这些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漂渺的雾气.选项D正确.5.答案:D解析:灯泡使用时,灯丝发热且温度很高,有些钨会升华变成气体,当钨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灯泡壁时在灯泡内壁凝华而成固体小颗粒.久而久之灯泡就会发黑,所以选项D正确.6.答案:D解析:露、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如果雨在落下时骤然遇到0 ℃以下的冷空气,雨便凝固成冰块,冰块若遇地面向上的风暴把冰块向上吹入热空气层中,这层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在冰块四周,下落时又遇有0 ℃以下的冷空气上升时,冰块外面又结一层冰,如此反复上下,到冰块很大时,形成雹;如果露点低于0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雪.所以D正确.7.答案:A解析:A选项是升华现象;B选项是蒸发;C选项是液化现象;D选项是凝华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现象,各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1)用钢水浇铸火车轮是__________;(2)把废铁块熔成铁水是__________;(3)春秋夜晚出现的“露”是__________;(4)冬夜出现的“霜”是__________.2.日光灯用久了玻璃管的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然后降温在灯管上__________的缘故.3.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尽管室外的气温始终在0℃以下,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变干,这是由于冰__________的缘故.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发生__________的现象.4.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这是卫生球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5.该选哪一项(1)冬天的早晨经常看到房间的玻璃上附着一层冰花,这是室内的水蒸气()A.升华而形成的B.凝华而形成的C.液化后凝固形成的D.汽化而形成的(2)在实验室里,常用干冰(固态CO2)的升华()A.吸热来获得高温B.放热来获得低温C.吸热来获得低温D.放热来获得高温(3)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凝固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4)自然界关于云、露、雾、霜、雨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和凝华成大量小冰晶形成的B.露和雾都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D.雨是云层中小水珠聚集成较大水滴或小冰晶熔化成水滴,这些水滴从高空落下形成的(5)文娱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白色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最可能是()A.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6)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A.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加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D.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7)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A.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B.眼镜上有灰尘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D.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8)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上的钨()A.凝固了B.升华了C.凝华了D.先升华后凝华一、填空题1.升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_ 态,升华需要__________热;凝华是指物质从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_态,凝华需要_________热.2.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________.3.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这些霜是由于__________而成的.4.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在形成黑斑的过程中先发生_________后发生_________.5.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_________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_________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_________,汇成江河流入大海;另一部分_________ 涌出地表面后变成一股股清泉.6.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_________;气压越高,沸点越_________.7.攀登喜马拉雅山顶峰的队员们,在山峰上做饭时,只能使用高压锅,否则食物就煮不熟,原因是__________.二、选择题8.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D. 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A.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B.下雪后地面变的潮湿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10.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是()A.熔化、凝华B. 汽化、升华C.液化、凝华D.凝固、蒸发11.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而糖在高于100℃的环境下容易变质,为了使糖不变质,下面所说的办法中可行的是()A.用小火沸腾较长时间B. 用猛火缩短加热时间C.降低糖汁表面上的气体压强D.增大糖汁表面上的气体压强12.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物体上形成了霜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物体上形成了霜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先液化再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13.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升华和凝华B.凝华和液化C.汽化和熔化D.液化和升华14.下面所说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B.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往外冒“白气”C.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干了D.春天,下过雨后路面干了15.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100 ℃时一定沸腾B.冰在0℃时一定熔化C.水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蒸发D.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16.电灯泡使用的时间长了,其中的钨丝会变细,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升华了B.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熔化了C.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蒸发了D.钨丝在使用过程中一部分液化了17.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三、连线题18.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熔化铁水浇铸成工件液化从游泳池上来感到凉爽凝华春天水池中的冰融化了升华夏天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不见了汽化秋天看到草上的露水凝固自我检测(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升华C.熔化D.汽化2.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减少地方病的发生,有许多地方,盐业部门推行食用加碘盐。

在炒菜时,不宜将碘盐和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凝华B.汽化C.熔化D.升华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初夏,清晨林中弥漫白雾B.俗话说“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C.严冬天气,冰冻的衣服变干D.深秋,玉溪出水口生态公园大道两旁的柿子树上的柿子挂满了白霜4.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是由新鲜蔬菜除去水分制成的,利用“升华脱水法”制取的脱水蔬菜在食用时能保证其新鲜的味道。

下列做法采用了“升华脱水法”的是( )A.将蔬菜放在太阳下暴晒除去水分B.将蔬菜放在热铁锅上烘烤除去水分C.将蔬菜冷冻后迅速放入低压环境中升华除去水分D.将蔬菜冷冻除去冰块即可5.某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

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2分)6.电灯正常工作时温度在 2 000℃以上,电灯丝应选用钨丝,是由于钨的熔点较高。

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灯泡发黑,这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和。

7.实施人工降雨时,撒在云层上的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选填“吸”或“放”)热,使空气中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降雨。

8.(2012·无锡中考)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

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

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热量。

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三、简答题(6分)9.现代医学上利用干冰创造了“冷冻疗法”,能使部分组织迅速低温冷冻,使其组织坏死,达到不用“动刀”而治愈的目的。

你能想像冷冻疗法的方法吗?四、实验探究题(7分)10.如图所示是妮妮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

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高度固定的。

(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