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升华和凝华

合集下载

3.4升华和凝华_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优质教学课件

3.4升华和凝华_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优质教学课件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制作:
导入课题 教学目标
学前准备
五、课堂评价: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课堂小结 课堂评价
6、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春天,河水冰雪消融的过程要吸热,是升华现象;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①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4)除尘设备,治理生产中的空气污染问题,会用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 凝华 而
成的小冰粒。 C.②③④ D.①②④
几个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连通器的原理可用液
一④、半温 衰要度期更放短 热,是液化现象。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噪声的控制主要从 噪声的产生 、 噪声的传播 和 噪声的接收 三方面加以控制。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制作:
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应保持相平。
水蒸汽 D.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污染水资源,所以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合理.
B.该材料的密度为6 g/cm3
变成
小冰晶
填写物态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5.小林在做“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时,测出几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像,下列四幅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A )
态 态 常生活中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填写物态变化 1、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图2)。太阳光通过棱镜

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粤沪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及应用
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是什么现象?
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产生了哪种现象?
升华
先升华后凝华
人工降雨
1、升华是物质从 直接变为 的现象,升华过程中要 热。2、凝华是物质从 直接变为 的现象,凝华过程中要 热。3、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B、夏天,洒在室内的地上的水变干了C、初春的早上,瓦片上出现的霜D、深秋的夜晚,空气中出现的雾
雾凇
1.“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雾凇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微小冰晶或冰粒。
玻璃窗上的冰花
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成小冰晶而形成的。
霜前冷,雪后寒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因此,“霜前冷”是必然的。 而“雪后寒”是因为雪融化时需要从空气中吸取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
升华和凝华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冬天的雪人会越来越矮
熏虫子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少
一、升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时吸热
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冬天结冰的衣服也能变干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雪”是怎样形成的?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的?
“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的?
二、凝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时放热
雾凇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 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迹。
A
固态
气态
气态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及综合提升: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及综合提升: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及综合提升: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知识梳理】一、升华1.定义:物质从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物质发生升华时要热。

二、凝华1.定义: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

2.凝华过程中要热。

【注意】由固态向气态方向转化的都吸热,反过来都放热。

【激活思维】常见自然现象的成因①云、雨、雪:水蒸气遇冷成的小水珠和成的小冰晶的集合体飘在空中就是云;小水滴在空中大量聚集不能悬浮在空中下落就成为雨;云中的小冰晶大量聚集下落就成为雪;如果雪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也会形成雨。

②露:水蒸气成小水珠附着在草木砂石上就形成露。

③霜:水蒸气成小冰晶附着在草木砂石上就形成霜。

④冰花:水蒸气成小冰晶附着在窗户玻璃壁上就形成窗花。

【A双基巩固】知识点1 升华1.(现象)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熔化C.升华D.蒸发2.(实验)如图所示在探究碘升华实验中,在碘锤中加入少量固态碘,加热后出现紫色的碘蒸气。

已知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

观察图片后,请思考该实验装置改进(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理由是。

知识点2 凝华3.(现象)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B.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C.冰冻的衣服也会干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4.(实验)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知识点3 升华吸热与凝华放热5.(实例)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6.(实验)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三章《物态变化》(学生版)第4节升华和凝华一、要点梳理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1)定义:物质由__________直接变成__________的过程。

(2)特点:升华时要__________热量。

2.凝华(1)定义:物质由__________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2)特点:凝华时要_________热量。

解读:常见的升华现象:碘加热升华、干冰升华用于人工降雨、寒冷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樟脑球变小、灯丝变细等;常见的凝华现象:雪和霜的形成、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冬天窗户内侧形成的“冰花”、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冷冻食品上白色“粉末”的形成等。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物态变化实现的,其基本过程是:地面上的水__________形成水蒸气升入空中,遇冷后___________成小水滴或者__________成小冰晶,形成云。

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雨、雪、冰雹、雾、霜。

降水的一部分__________后发生汽化和升华,变成水蒸气,升入空中,另一部分重新回到大海、湖泊、河流等,完成循环过程。

二、重点解读一、升华与凝华1.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先变小后不见了;0 ℃以下气温中结冰的衣服变干;用久的灯丝变细等。

2.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生活中的霜、雾凇、雪、“冰花”等。

3.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例题1】齐齐哈尔的四季分明,下列常见的四个物态变化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个是()A.B.C.D.二、物态变化过程的识别物质存在的状态有固、液、气三种,这三种物态任意两种都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有六种物态变化。

每种物态变化都对应着热量的吸收或放出。

这六种物态变化可以结合下图来帮助记忆。

在该图中,我们将固态、液态、气态看做是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由低到高的过程,包括熔化、汽化和升华都要从外界吸热;反之,由高到低的过程,包括凝固、液化和凝华都要向外界放热。

【例题2】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三、探究碘升华和凝华现象【例题3】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升华和凝华》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上册)

《升华和凝华》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上册)
同,物质凝固前是液态,物质凝华前是气态。 2. 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①物质先从气态变成液态 ( 液化 ) , 然后从液态变 成固态(凝固); ②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凝华)。
新知探究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A )
由气态变固态 是凝华
由液态变固态 是凝固
A. 铁丝网上的白霜
B. 屋檐下的冰凌
由固态变气态 是升华
由汽态变液态 是凝固
C. 冰冻的衣服晾干
D. 草叶上的露珠
(2020·河南中考)“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
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C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实验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实验过程:
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
暖气流会熔化而形成雨。
人工降雨原理图见物理RJ八上第三 章第4节知识点3右栏
3.舞台云雾效果 在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
往要用弥漫的白雾给人以烟雾 缭绕的视觉效果,方法是向空 气中喷撒干冰,由于干冰升华 过程中大量吸热,使周围空气 的温度迅速下降,于是空气中 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 白雾。
1.升华是指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直 接”说明变化过程中物质不经过液态这一状态。
2.理论上讲,固态物质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升华,但 实际上常温下很多固态物质,如金属,都可以认 为是不升华的。
3.加热可以加速固体的升华现象,如碘升华,在常 温下非常缓慢,但稍一加热,升华现象就非常明 显。
1. 分清“汽化”和“升华”,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 气态,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它们的末状态相 同(都是气态),但初状态不同,物质汽化前是液态, 而物质升华前是固态。

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共27张)ppt46

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共27张)ppt46

3.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 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c )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 4.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B)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 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5.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 A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江面弥漫的大雾 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在寒冷的 冬天,在 玻璃窗的 表面会有 冰花。
水蒸气
凝华 小冰晶
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 还是外侧? 答案是: 内侧
★秋冬季节,玻璃窗上会“出汗”。
霜是怎样形成的
“雾凇”
凝华 水蒸气 小冰晶
看见这只灯泡, 你有什么问题 吗? 1、灯泡为什么 会变黑? 2、黑色的物质 是怎么形成 的?……
烧黑的灯泡
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升华,从周围吸热,导致温度 下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 晶悬浮在空气中,即我们所见到烟雾。 (离干冰比较近的地方的水蒸气将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讨论“想想议议”
固态
汽化(吸热)
液态
液化(放热)
气态
反馈练习
1.物质由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要 _____热;物质由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态的过程叫凝华,凝 华过程要_ _热 。 2.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 气发生______而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_____侧(填“内” 或“外”) 3.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 全是湿的。此现象属于(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固,气,吸,气,固,放 2.凝华,内 3.B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理解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形式。

2.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过程,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升华和凝华的定义1.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2.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二、升华和凝华的过程1. 升华过程:物质吸收热量,分子间距离增大,从固态变为气态。

2. 凝华过程:物质放出热量,分子间距离减小,从气态变为固态。

三、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雕、雾凇等。

2. 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固态硬盘、制冷剂等。

四、实验探究1. 设计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2.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升华和凝华的规律。

五、巩固练习1. 判断题: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分子间距离增大。

()3. 简答题:请简述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升华和凝华的本质。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知识的掌握。

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冰块、加热器、冷却器等。

2. 课件: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过程、应用等。

3. 参考资料: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六、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过程1. 固态到气态: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个过程称为升华。

2. 气态到固态:物质在冷却的过程中,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这个过程称为凝华。

七、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1. 升华过程: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 凝华过程:物质在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八、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实例1. 生活中的实例:冰雪融化、衣物晾晒、呼吸产生的水蒸气等。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
汽液 化化
态的过程。升华过程中物质
需要吸热。
升 华

凝 华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的过程。凝华过程中物质需要 放热。
熔凝 化固

作业:
练习册A组:必做 B组:有能力的选作
在升华凝华管中放入少量碘并盖紧塞子, 烧杯中加入热水,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当 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 。
仔细观察:
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的? 2.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停止加热并冷却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教师精讲:
加热前 碘是什么状态?
加热后 碘是什么状态?
固态 变化条件: 吸热 气态
水蒸气
汽液
化化
升 华

凝 华
熔凝 化固

思考:
雨、雪、云、雾、露、霜、冰雹是怎 样形成的?
当堂检测:
1.物质由 固 态直接变为 气 态的过 程叫升华, 升华时要 吸 热。
2.物质由 气 态直接变为 固 态的过程叫 凝华,凝华时要 放 热。
3.哈尔滨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会一 天天减小,这是 升华 现象。
化碳。在常温下可在饮料中加入干冰
合作交流:通过讨论,思考与下列有关
的现象是升华还是凝华?
樟脑球 玻璃上的冰花
霜 雾凇
一直冰冻的衣服也能干
用久了的白炽灯
白炽灯用久了灯泡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发 生了( 升华)现象,而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发生了 ( 凝)华现象的缘故。
三、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4.冬天早晨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 ) AB.凝固而成的 B.直接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初中物理知识与概念_物态变化:升华与凝华

初中物理知识与概念_物态变化:升华与凝华

初中物理知识与概念_物态变化:升华与凝华一、引言在物理学中,物态变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在常见的三种物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存在着六种基本的物态变化过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本文将重点介绍升华与凝华这两种物态变化。

二、升华2.1 升华的定义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的过程。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需要吸收热量。

2.2 升华的实例碘的升华:碘固体在加热时,会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形成紫色的碘蒸气。

干冰的升华: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产生大量的白雾(其实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2.3 升华的应用冷冻干燥:利用物质升华的原理,将物质中的水分直接升华为水蒸气,达到干燥的目的。

例如,在食品加工中,利用干冰升华的特性,可以实现食品的冷冻干燥。

固体香氛:固体香氛通过升华作用,将香气分子释放到空气中,起到香薰的作用。

三、凝华3.1 凝华的定义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而不经过液态的过程。

在凝华过程中,物质会放出热量。

3.2 凝华的实例霜的形成:在寒冷的夜晚,空气中的水蒸气会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霜。

雪花的形成:在高空中,水蒸气会凝华成固态的冰晶,这些冰晶在下降过程中会相互碰撞、结合,形成雪花。

3.3 凝华的应用人工降雪:通过向云层中喷洒凝结核(如碘化银等),促进水蒸气凝华成固态的冰晶,从而实现人工降雪。

冷却设备:在某些特殊的冷却设备中,利用凝华的原理,将气态的制冷剂直接凝华为固态,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达到冷却的效果。

四、升华与凝华的比较升华和凝华是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过程。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需要吸收热量;而在凝华过程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会放出热量。

这两种过程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五、总结升华与凝华是两种重要的物态变化过程,它们描述了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转变。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课件
凝华需要放热。
升华和凝华是互逆的两个过程。
1.箱子里的樟脑丸,过几个月为什么会变小或消失?
固态樟脑丸
升华
气态
2.北方严寒的冬天,一直冰 冻的衣服也晾干了,这是为 什么?
冰 升华
水蒸气
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怎 么形成的?
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 内侧还是外侧?
你知道舞台上“烟雾缭绕”的场景是怎么来的吗?
3.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
环。对出现以下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B)
A.春天,冰雪消融----凝固 B.XXX,浓雾充满----液化 C.深秋,水面上的“气”----- 汽化 D.冬天,树枝上的雾凇-----升华
4.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 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 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碘的物态变化过程,
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后,瞬间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迅速降低,周 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们所见到的“烟雾”。
雾凇 霜
水蒸气
凝华 (遇冷)
小冰晶
物质的“三态六变”过程
水蒸气




化凝








液态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地球表面的70%以上是海洋。虽然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但是其中 海水约占97%,江河湖泊、土壤、岩层和冰川中的淡水仅占约3%,而能够供 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是仅占淡水资源的0.3%。水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非常密切,是维持人类生活的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 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但是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 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初中_物理_人教版_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升华和凝华

初中_物理_人教版_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升华和凝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第四节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条件。

教学难点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准备:碘升华实验器材一套,易拉罐,冰块,盐,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通过魔术和实验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既然物体可以从固体变成液体,再由液体变成气体,那么物体可否不经过液化过程,而直接由固体变成气体?也就是除了我们学习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外,还有其他物态变化吗?学生思考后做出猜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演示实验1】小魔术:“人造霜花”:易拉罐里放上冰块,盐,搅拌。

现象:在易拉罐的外部出现霜花。

提问:它们果真是直接变化的吗?学生触摸易拉罐外部明确凝华放热【演示实验2】碘升华凝华实验通过学生碘升华凝华实验进一步感受升华和凝华过程以及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现象。

多媒体出示学生观察注意事项讨论交流:大家看到什么现象?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玻璃管内原来有一些固体物质,加热之后这些固体物质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中间过程中物质有变成液态吗?这现象说明了什么?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①给固态的碘加热后,烧管内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固态的碘受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

②停止加热冷却后,烧管中出现了紫色的碘颗粒,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气态的碘蒸气遇冷后又可直接变为固态的碘。

盖片上的水在碘蒸气凝华时,冒“热气”,盖片有些变热。

说明碘凝华过程要放热。

二:新课:1、明确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吸放热情况师生由上面的实验总结得出: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2、通过学生对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使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讨论与交流】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升华和凝华的定义,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升华和凝华现象。

初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升化和凝华

初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升化和凝华

第四节升化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1.升华现象: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如对固态碘加热时,固态碘直接变成碘蒸气;放在衣箱中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原因是它直接变成樟脑的气体;冬天室外温度在0℃以下时,冰冻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因为衣服上结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等等.所有的这些现象都属于升华现象.
2.凝华现象: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如碘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容器壁时直接变成固态的小碘颗粒;深秋季节的霜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而凝结成的白色小颗粒;寒冷的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的冰花.上述的例子都属于凝华现象.
3.物质在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在凝华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
典型例题
【例1】2001年1月25日永嘉县四海森林公园出现雾凇,非常美丽.雾凇是附于树枝上的白色松散冰晶,雾凇在形成时()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 B
【解析】树叶上的雾凇是由于气温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不导热的叶子和树木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松散小冰晶,在凝华过程中要放热.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瓦.草等物体上凝成白色晶状的小冰粒,就是我们常见的霜.本题的首要问题是首先判断雾凇的形成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然后再根据物态变化的特点判断属于吸热还是放热的过程.
【例2】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
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
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
D.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
【答案】D
【解析】:干冰升华吸热,温度降低,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糕化了 湿衣服晾干了 樟脑球越放越小 树枝上生成霜 用铁水浇铸工件 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2、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云中喷洒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或液氮,使云中的水蒸 气变成小冰粒,这些冰粒下落过程中变 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你能 说出在人工降雨过程中,都经历了那些 物态变化过程吗?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气态
? 液态 ?
固态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啊!有樟脑!
为何只在衣柜里的几个角落里放上樟脑 丸就能让“小强”远离整个衣柜?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水蒸气 水蒸气 水蒸气
水蒸气
水蒸气
水蒸气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水蒸气
水蒸气 水蒸气
樟脑丸:固态 直接 气态 水:气态 直接 固态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7.4升华和凝华
概念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
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频
练习
互相讨论,看看书上的六幅图中 各是什么物质发生了升华或凝华 现象? 你能举出生活中还有那些物质 升华、凝华的现象吗?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总结
(凝华) ( 放)热
气态
(液化) (汽化) (放)热 (吸)热
液态 (凝固) (熔化) (放)热 (吸)热
(升华) ( 吸)热
固态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习题与作业
课后作业1、2 阅读课后材料“云、雾、露、霜 等的成因”,说说其中包含哪些 物态变化?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 接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