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与疾病防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之營養素 無法發揮生理功能
食品中存在之毒素、 污染物,不當添加物 使用及不當加工調理 所致之不良影響
E
A
H
E: Environment (環境), A: Agent (致病原), H: Host (宿主)
輪狀模式 (epidemiological wheel)
疾病的預防工作
• 由於對疾病過程的了解, 公共衛生界針對各階段過 程提出三段五級的預防工 作",以避免病原體的侵入、 預防疾病發生、阻止病情 惡化,杜絕個體失能甚至 死亡的結果
•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defines health as "not only the absence of infirmity and disease but also a state of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全人健康(Wellness)
• 自1980年以來歐美亦開始強調全 人健康(Wellness)的概念,認 為全人健康可包括影響健康行為 的正面因素,以達到改善健康、 提昇生活品質、延長壽命和達到 全方面完善(total well-belling) 的境界。
改善全人健康
疾病治療 疾病預防 健康促進 全人健康
5. 事故傷害
wk.baidu.com
6.
慢性肝病及肝 硬化
7. 肺炎
8.
腎炎、腎徵候 群及腎變性病
9. 自殺
10. 高血壓性疾病
%
男性
27.05 惡性腫瘤
9.46 腦血管疾病
9.01 心臟疾病
6.95 事故傷害
6.69 糖尿病
3.78
慢性肝病及肝 硬化
3.57 肺炎
3.28
腎炎、腎徵候 群及腎變性病
2.41 自殺
1.53 高血壓性疾病
(二) 個體健康
1. 平均壽命延長 2. 粗出生率與粗死亡率降低 3. 十大死亡原因改變 4. 國民營養顯著改善
疾病的過程與預防
疾病的過程
– 易感受期:病因、宿主、環境 – 臨床前期:致病因子入侵 – 臨 床 期:症候和症狀 – 殘 障 期:疾病併發症狀 – 臨 終 期:器官衰竭
致病模式
三角模式 (epidemiological triangle)
飲食、營養和疾病的相關性
不均衡 的飲食
營養 不均衡
生化傷害
臨床症狀
(Clinical symptoms)
慢性疾病 (文明 病) * 癌症 * 腦血管疾病 * 心臟病 * 高血壓 * 糖尿病 * 痛風 * 肥胖症 .................
飲食、營養和疾病的相關性
飲食食物處理不當
影響食品衛生與安全
追求生活品質的態度
消極 : 免於壓力痛苦、貧窮、 戰爭、恐懼等。
積極 : 適應生活的變動,發揮 個,人的能力,培養正確 的人生觀。
健康的影響因素 (A new perspective
1. 環境的危害 (19%)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1974)
2. 不健全的醫療服務體系 (10%)
%
女性
28.12 惡性腫瘤
8.94 腦血管疾病
8.61 心臟疾病
7.9 糖尿病
5.33 事故傷害
4.42
腎炎、腎徵候 群及腎變性病
3.78 肺炎
2.77
慢性肝病及肝 硬化
2.7 高血壓性疾病
1.27 自殺
% 25.34 10.30 9.66 9.55 4.73 4.12 3.22 2.75 1.95 1.93
2.84 白血病
2.6
常見的死因特色
• 癌症、慢性疾病、傷害為主 • 多重病因互為因果 • 控制而非治癒之疾病 • 預防勝於治療之原則 • 高危險群因人而異
台灣國民健康狀況
(一) 總體環境 1. 國民所得提高,提昇物質生活之滿足 2. 就業率提高,增加精神壓力 3. 硬體生態環境污染,影響生理健康 4. 人口過度集中,生活品質惡化 5. 交通設備不足,秩序紊亂,意外頻傳 6. 老年人口增加,耗用健康資源
台灣地區91年十大癌症死因比較表
癌症 1. 肝癌 2. 肺癌 3. 結腸直腸癌 4. 女性乳癌 5. 胃癌 6. 子宮頸癌 7. 口腔癌 8. 攝護腺癌 9. 食道癌 10. 胰臟癌
%
男性
%
女性
%
20.22 肝癌
23.18 肺癌
17.3
19.93 肺癌
21.41 肝癌
14.92
10.63 結腸直腸癌
(一)初段預防(Primary prevention)
1.促進健康 是第一級工作,增進個體的身
心健康狀態,以抵擋病原體 的侵襲。
健康靠 自己 ─ 增進健康醫學
增進健康醫學 預防醫學 治療醫學
增進健康醫學 ─主動追求健康
追求健康 擁有健康 享受健康 推廣健康
健康生活習慣
• 休閒運動 • 健康飲食
3. 生物體的因素 (25%)
4. 行為因素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 (46%)
七項簡單的衛生習慣,評估成年人的生活習慣與 健康的關係 (Benoc & Breslow,1972) :
1. 不抽菸。 2. 每週有2一3次,長達20~30分鐘的運動。 3. 喝酒適量或是根本不喝酒。 4. 每天睡眠時間約有7~8小時。 5. 保持適當的體重。 6. 吃早餐。 7. 不在三餐之間吃東西。
9.63 結腸直腸癌
12.41
3.5 胃癌
7.45 女性乳癌
9.76
7.08 口腔癌
6.82 子宮頸癌
7.64
2.74 食道癌
4.61 胃癌
6.43
4.7 攝護腺癌
3.41 膽囊癌
3.66
2.18 胰臟癌
2.93
非何杰金淋巴 癌
3.51
3.17
非何杰金淋巴 癌
2.86 胰臟癌
3.43
3.11 鼻咽癌
健康促進 與
疾病防治
衛生
• 個人衛生 – 生理的 – 心理的 – 對環境的關係(物理環境及化學環 境)
• 公共衛生 – 社區國家全人類 – 預防疾病 – 保持健康 – 促進健康
世界衞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
“健康不僅只是無病或不虛弱,它是指一個人 在生理、心理、社會三方面都處於一種完全安寧
的狀態"
人類健康的威脅
• 隨著科技資訊e化的來臨,大量的機 械取代人力,也增加現代人坐式生活 的機會,亦取代人們身體活動的機會; 根據近幾年的資料顯示,人類健康的 威脅由急性傳染病,轉變為長期的慢 性疾病。
台灣地區91年十大死因比較表
死亡原因
1. 惡性腫瘤
2. 腦血管疾病
3. 心臟疾病
4.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