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习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从迈出第一步开始

——赴北京学习的点滴体会

三水中学附属初中廖红鲜

离开校园10年后,暂时卸下工作的担子,背上行囊,不远千里,又以学子的身份走学校,这一次,虽然短暂,可是,对我的影响,必将伴随一生……

“如果你从这里回去之后,能够迈开改变的步伐,哪怕是一小步,那么,我们这些天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结业典礼上北师大教授的话言犹在耳,而我,从首都回来已经半个月了。

还记得儿子问过我一道脑经急转弯的题目:“你知道的东西越多,什么东西就越少?”答案:“不知道的东西越少”。可事实确实是这样吗?5天的学习,我懂得了更多的专业知识,研究方向,可我却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无知。

我懂得了什么?我这么反问自己!

一,教学需科研引导

张逸红老师作为北京西城区的历史教研员,一直在引导老师们做一个立足于教学的教研工作—课例研修。通过张老师的介绍,我才明白,一堂课,只有经过无数次的打磨,在更多老师的精雕细琢下,才能最终成型。这个过程中,授课老师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经受一次又一次的听课老师的挑剔评价,并且将它们合理的意见再融入到自己的下一堂课中,而听课的老师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细到观察一个学生的言行举止,并去研讨学生这种举止后面的教学内涵。课例研修的理念并不是十分前沿和先进,但把这件事情做好,做完善,用心去做,却非常不容易。后来在北京三中听韦娅老师的课,再次见证了西城区老师的评课水平,也才知道,课例研修将单个老师的备课,多个老师的听课和评课水平都大大提高了。回观我们自己的教学工作,虽然也很强调集体备课,虽然也有听课和评课,但大都流于形式,有时碍于面子,对一个老师的课赞扬的多,意见偏少,而我们也有些老师,不能虚心接纳不同的意见,对老师们的提高帮助也就不那么明显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工作似乎在一年又一年的重复,然后疲倦,没有了教学的活力。

二,观念需不断更新

如果说张老师的介绍让我们知道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明显的缺乏的话,那么,第二天马教授则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我发现,听了马教授的课后,我们这么多年一直为之努力的事情,居然都做错了!”这是很多同行听完吗教室的课后发出的感叹。

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夸张,因为就连我自己,也是这种很强烈的感受。

很多外行经常对我们说,“你们历史最好教了,因为都是些死的东西,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于是,在很多的学校,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能教历史,“照本宣科”便是他们上历史课的

方法。事实真是这样吗?

历史是什么?谁能准确回答?大家都知道历史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可是历史书上的内容,就一定是这些事情的真相吗?我们今天接触到的历史,是研究历史的人对某个阶段的历史的观点而已,也许很接近真相,也许,离真相很远。因为,每一个历史研究者,他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自己的主观性,甚至,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历史,是为特定的政治的服务的。历史的“一度性”让历史不能再实验,再去重复,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尽量去接近真相而已。所以,历史的教学,不能教教材,只能用教材,不是要让学生去记住什么,因为这些被学生记住的东西,也许并不是可靠的,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如何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去接近历史的真相。说到底,是训练学生一种思维的方法和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而已。从这一点上看,历史是最考验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而现实,却刚好相反。

我们的同行,包括我自己,也许就是基于此点,才猛然发现,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偏离了历史教学最本质的特点,去做了一些违背历史甚至伤害历史的事情。没有了正确的或者科学的史观指导,教学就像一艘失去了航向的大船,漫无目的,随风飘荡,这对于掌舵者的老师,还是作为乘客的学生,都将是灾难性的损失。

三,知识需实践印证

按照马教授的观点,最好的历史教授的方法,是能让学生尽量接触更多的历史现场,让学生从现场去感受,去思考,去认识。北京是个历史古都,学生当然不缺乏研究的对象。那天,我们跟着马教授,去了一趟恭王府,听着马教授的讲解,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颗树,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可是它们无法诉说,我们就开始用了自己的观点,去解读,去尽量走近我们认为的那个真正的历史。确实,这样的方式,最能让人思考,有些东西,自然而然就有了,不需要背诵,不需要注释,只要用心体会,用心感悟就好。

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在尽力地解释,尽力地灌输,灌输我们认为对的东西,可这些,或许并不是学生所想要的。故宫和长城的雄伟,无需解释,实地一看,自然体会了“雄伟”二字,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我们没有实地考察的条件,可以用图片,用视频,尽量弥补这些缺陷。

四,素养需长期浸润

学习的5天中,我们除了聆听教授和专家们的指导,更接触了一些一线的历史教师,比如北师大实验中学年轻的孙玲玲老师;北京三中的资深骨干韦娅老师和人大附中的特级教师李晓风。这些老师虽然资历不同,各具特色,但他们的优秀,正是因为他们有各自明显的特点。孙老师的快人快语,创新意识;韦老师的谦逊随和,温柔莞尔;李老师的严密逻辑,独特分析,都散发着深深的魅力,让人折服。这些特点的具备,无不是他们长期学习积累的结

果。他们对历史的热爱,被历史长期地浸养,形成了这种深厚的人格素养。一个历史教师,就应该如此,是一部厚重的书,不但教会学生思维、思考方法,更应身体力行,用身教去引导学生走向更宽阔的人生道路。

五,心态需主动调整

很多老师的教学生涯,在一个又一个的教学轮回中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也就不再活力充沛,干劲十足了。曾几何时,我们开始为自己的懈怠找借口,曾几何时,我们用很多的借口为懒惰开拓,曾几何时,我们变得像街边的妇人一样开始抱怨,曾几何时,我们对学生失去耐性……可是,临结业的最后一堂课,一个60多岁的老头,一个特级教师,一个获得过无数我们甚至不敢期盼的各种荣誉的前辈,当他用那充满磁性的嗓音开始在教室里,告诉我们,直至现在,他还在课堂上为孩子们歌唱时,我们才懂得,我们,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懈怠、懒惰、逃避、厌恶。易老师是一个英语老师,60多岁的年纪,已经可以退休,可是由于他的盛名在外,还是没有机会休息。可是这样一个老头,一个教英语的老头,从他身上,居然真的看不到一点老者的垂暮,他活力四射,浑身充满正能量。看到他,我感觉自己未老先衰,非常惭愧。他那句“也许成为特级教师有指标限制,优秀教师有名额规定,但一个好老师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希望每一个老师都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如当头棒喝,让我警醒。

5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每位专家和同行的话都让我获益良多。这样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多,但我知道,这5天,一定会让我有所改变,不管这个改变是不是很多。我坚信,我一定,能跨出那一步,我相信,任何事情,只要开始,就不会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