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和交换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互相传递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尺度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网络。
3. 什么是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通信的一组规则,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错误检测和纠正等方面的规范。
4. OSI模型和TCP/IP模型有什么区别?OSI模型是指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模型是互联网协议套件的基础,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四个层次,包括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5. 什么是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将传输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大小进行分割,并在网络中独立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重组,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第二章:物理层1. 数据传输的基本概念数据传输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点传送到另一个地点,通常以比特为单位进行计量。
2. 数据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数据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发送器(发送数据的设备)、接收器(接收数据的设备)和传输介质(用于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如电缆、光纤等)。
3.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有什么区别?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它只有两个状态(0和1),可以表示为数字序列。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的信号,可以表示为不同的幅度和频率。
4. 编码技术编码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其他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编码技术包括不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
5. 信道的概念和信道的分类信道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用于传输数据的媒体或路径。
信道可以根据传输方向的不同进行分类,包括单工信道、半双工信道和全双工信道。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C4. B5. A6. D7. B8. C9. A 10. D二、填空题1. 外网2. 客户端3. 协议4. 因特网5. 应用层6. 主机7. 数据链路层8. 路由器9. 局域网 10. 有线三、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正确4. 正确5. 错误四、简答题1.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互连起来的系统。
它能够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
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等。
2.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
它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分为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3. IP地址是互联网上每台主机或路由器连接到网络时被分配的唯一标识符。
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IPv4和IPv6两种版本存在。
IPv4地址分为4个8位字段,用点分十进制表示;IPv6地址分为8个16位字段,用冒号分隔。
4.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常用的协议集合。
它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两部分组成。
其中,TCP负责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按正确的顺序到达目的地;而IP负责将数据分割为数据包,通过路由器进行转发,最终将数据传送到目标主机。
五、应用题1. 分组交换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将数据分割为大小相等的数据包(分组),每个数据包都附带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等信息。
分组交换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由于数据包是按需发送,因此可以更灵活地利用网络资源。
2.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顶层,它提供了各种网络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能力。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等。
应用层协议定义了数据的格式、编码方式和传输规则等,以确保应用程序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新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络技术及应⽤新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络技术及应⽤》第1章认识计算机⽹络参考答案⼀、填空题:1.计算机⽹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组合的产物。
它可以把在区域上分散的单个计算机有机的连接在⼀起,组成功能更强⼤的计算机⽹络,以此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的。
2.计算机⽹络的功能表现在资源共享、信息传递、实时的集中处理、提⾼可靠性、均衡负荷和分布式处理及增加服务项⽬等6个⽅⾯。
3.通常根据⽹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将计算机⽹络分为局域⽹、城域⽹和⼴域⽹。
4.从⽹络功能上,计算机⽹络由通信⼦⽹和资源⼦⽹两部分组成。
5.信号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双向传送,只能交替进⾏。
在任何时刻,通道中只有在某⼀⽅向传输的信号,这种通信⽅式叫做半双⼯通信。
6.OSI的会话层处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层提供服务。
7.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 协议和UDP协议,其中后者提供⽆连接的不可靠传输任务。
8.在传输⼀个字符时,有⼀个起始位,⼀个停⽌位,中间由5~8位组成,这种传输⽅式称为异步传输。
9.报⽂交换和分组交换均采⽤存储转发的传送⽅式。
⼆、选择题:1.公⽤电话⽹属于(C )。
A.局域⽹B.城域⽹C.⼴域⽹D.因特⽹2.Internet采⽤的是(A )拓扑结构。
A.⽹状B.树型C.星型D.环型3.⼀座⼤楼内的⼀个计算机⽹络系统,属于(B )。
A.PAN B.LAN C.MAN D.W AN 4.⼀所⼤学拥有⼀个跨校园中许多办公楼的⽹络,其中⼏座办公楼分布在各个城区,它们组成⽹络教育中⼼,这种⽹络属于(C )。
A.有线⽹B.⼴域⽹C.校园⽹D.城域⽹5. 计算机⽹络中负责节点间通信任务的那⼀部份称为( D )。
A.节点交换⽹B.节点通信⽹C.⽤户⼦⽹D.通信⼦⽹6. 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C )。
A.模拟信号的放⼤B.数字信号的整形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D.数字信号的编码7. 在计算机⽹络系统的远程通信中,通常采⽤的传输技术是(C )。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A.255.255.255.255
B.255.255.255.0
C.255.255.255.224
D.255.255.255.192
5.IP 地址为 140.111.0.0 的 B 类网络,若要切割为 9 个子网,而且都要 连上 Internet,
请问子网掩码要设为 ( )?
A.255.0.0.0
B.255.255.0.0
方式,
还有一种采用
的方式。
11.代理服务软件分为
代理服务软件与
代理服务软件两大类。
12.10Mbit/s 以太网交换机之间级联时同样采用双绞线,最远传输距离为
米。
13.100Base-Tx 以太网采用
作为传输介质时,通过双绞线将计算机的 RJ-45
接口和交换机的 RJ-45 端口连接起来,组成星型或树型网络拓扑结构。
A.A 类地址
B.B 类地址
C. C 类地址
D. D 类地址
10.IP 地址是一个 32 位的二进制,它通常采用点分( )。
A.二进制数表示
B.八进制数表示
C.十进制数表示
D.十六进制数表示
四.简答题
1. 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功能? 2.REC1918 留出 3 块 IP 地址空间(1 个 A 类地址段,16 个 B 类地址段,256 个 C 类地 址段)作为私有的内部使用的地址,请写出这 3 块 IP 地址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 3. 网络掩码的作用是什么? 4.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中包含了哪些硬件设备(至少列举出 5 种)?
二.填空
1.目前支持无线网络的技术标准主要有
,
,以及 IEEE802.11 系列
标准。
2.IEEE 802.11b 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Mbps,IEEE 802.11a 标准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6. C7. A8. D9. B10. A二、填空题1. 分组交换2. 物理层3. 虚电路4. 数据链路层5. 网络层6. 数据包7. 传输层8. 应用层9. TCP/IP10. HTTP三、简答题1. OSI模型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它是一个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成七个不同功能层的概念模型。
每个层在进行通信时,只需要考虑与该层相邻的上下两个层之间的通信细节,而不需要关心其他层的具体实现。
这样分层的设计旨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的比特流,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在物理层中,主要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传输媒介上传输比特流,并确保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
3. 虚电路是一种通信方式,其特点是在通信前需要建立连接,并且传输的数据包按照建立连接时分配的路由进行传输。
虚电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控性,但建立连接的过程较为复杂,且传输时会有一定的延迟。
4. 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并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数据链路层还负责对数据进行分组和重新组装,以及对数据的流量控制和传输控制。
5.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网络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路径,并进行数据的分组和重组。
IP协议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
6. 传输层主要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
传输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数据包进行序列化、分组和重组,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TCP协议是传输层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
7.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
应用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和提供相关的服务,例如HTTP协议用于在Web中传输超文本。
8. TCP/IP是一组用于计算机网络的协议,它是互联网的基础。
TCP/IP协议族由四个层次组成,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9. HTTP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它是在Web中传输超文本的主要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CH1 答案一.填空题1.通信2.实现资源共享3.局域网广域网4.资源子网通信子网二.选择题DDBBCCA三.简答题1.答: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指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的开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期,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初步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此时的计算机网络,是指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网络完成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研究,形成了初级计算机网络。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从而促进了符合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展。
第四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这个阶段最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是互联网应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对等网技术与网络平安技术。
3.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主要有:星型拓扑、总线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结构、网状型拓扑结构。
〔1〕星型拓扑优点: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效劳方便;缺点:电缆需量大和安装工作量大;中心结点的负担较重,容易形成瓶颈;各结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2〕树型拓扑优点: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缺点是各个结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结点发生故障,那么整个网络都不能正常工作。
〔3〕总线型拓扑的优点如下: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拟方便。
总线型拓扑的缺点如下: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
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
总线型网络中所有设备共享总线这一条传输信道,因此存在信道争用问题,〔4〕环型拓扑的优点如下:拓扑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
电缆长度短。
环型拓扑网络所需的电缆长度和总线型拓扑网络相似,比星型拓扑网络所需的电缆短。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
A. 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B. 利用通信设备和帮助计算机实现异地通信和资源共享的软件系统C. 将计算机与其他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B2. 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是()。
A. 双方各自对自己表示的理解的统称B. 双方对彼此要求的统称C. 参与通信双方所要共同遵循的规则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C3. 「网络拓扑」是指()。
A. 网络中的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B. 网络中的设备之间的逻辑连接方式C. 网络中不同设备的排列方式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4. 在计算机网络中,「互联网」是指()。
A. 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网络的集合B. 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网络C. 家庭或个人内部的网络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5. 「IP地址」是用来()。
A. 标识互联网上的终端设备B. 标识一个网络C. 标识一个计算机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中,「URL」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统一资源定位符2. 在计算机网络中,「HTT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超文本传输协议3. 在计算机网络中,「DNS」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域名系统4. 计算机网络中,「FT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文件传输协议5. 在计算机网络中,「TCP」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传输控制协议三、简答题1. 请解释「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
答:「OSI参考模型」,全称为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一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概念框架,用于理解和描述计算机网络中不同层次的功能和关系。
该模型分为七层,从物理层到应用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第 1 章概述1.假设你已经将你的狗Berníe 训练成可以携带一箱3 盒8mm 的磁带,而不是一小瓶内哇地. (当你的磁盘满了的时候,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次紧急事件。
)每盒磁带的窑最为7GB 字节;无论你在哪里,狗跑向你的速度是18km/h 。
请问,在什么距离范围内Berníe的数据传输速率会超过一条数据速率为150Mbps的传输线?答:狗能携带21千兆字节或者168千兆位的数据。
18 公里/小时的速度等于0.005 公里/秒,走过x公里的时间为x / 0.005 = 200x秒,产生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68/200x Gbps或者840 /x Mbps。
因此,与通信线路相比较,若x<5.6 公里,狗有更高的速度。
6. 一个客户·服务器系统使用了卫星网络,卫星的高度为40 000km. 在对一个请求进行响应的时候,最佳情形下的延迟是什么?答:由于请求和应答都必须通过卫星,因此传输总路径长度为160,000千米。
在空气和真空中的光速为300,000 公里/秒,因此最佳的传播延迟为160,000/300,000秒,约533 msec。
9. 在一个集中式的二叉树上,有2n -1 个路出器相互连接起来:每个树节点上都布一个路由器。
路由器i 为了与路由器j 进行通信,它要给树的根发送一条消息。
然后树根将消息送下来给j 。
假设所有的路由器对都是等概率出现的,请推导出当n很大时,每条消息的平均跳数的一个近似表达式。
答:这意味着,从路由器到路由器的路径长度相当于路由器到根的两倍。
若在树中,根深度为1,深度为n,从根到第n层需要n-1跳,在该层的路由器为0.50。
从根到n-1 层的路径有router的0.25和n-2跳步。
因此,路径长度l为:18.OSI 的哪一层分别处理以下问题?答: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数据链路层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网络层.28. 一幅图像的分辨率为1024X 768 像素,每个像素用3 字节来表示。
计算机网络第1-3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概述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
电路交换的缺点:电路建立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2)报文交换的优点: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
报文交换的缺点:延迟长。
(3)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分组交换的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同时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由用户直接使用。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工作方式:(1)边缘部分: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通信方式。
(2)核心部分:采用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相同之处:两者所描述的都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即求传播时延带宽积。
结果见书上课后参考答案。
1-25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
答:这种例子有很多。
比如日常家用电器,我们并不知道家用电器具体工作原理,但只要清楚某按钮可以完成什么功能,就可以使用家用电器为日常生活服务。
第二章物理层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答案)Introduction: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它涉及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如何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是一本权威指南,提供了大量的课后练习和答案,帮助读者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课后练习和答案进行综述,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网络通信的关键概念和原理。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Networking在第一章中,课后练习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练习加深对网络通信的了解,例如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定义OSI模型的七层结构以及解释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区别。
Chapter 2: Network Models第二章课后练习着重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各种模型,包括OSI模型和TCP/IP模型。
练习题目涵盖了每个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功能,同时还要求学习者能够比较这两个模型之间的异同点。
Chapter 3: Physical Layer and Media物理层和传输介质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第三章课后练习起到了巩固和扩展这些概念的作用。
学习者将通过回答问题和解决实际情况的案例,深入理解诸如数据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传输介质的特性以及常见的物理层设备等内容。
Chapter 4: 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构建在物理层之上,并处理节点到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四章的课后练习要求学习者熟练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包括帧的封装和解封装、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以及介绍局域网和广域网等。
Chapter 5: 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在第五章的练习题中,学习者需要回答关于IP地址的分配和路由表的设计的问题,深入理解网络层的功能和特性。
还会涉及到IP协议的各种细节,例如子网划分、地址转换和网络控制协议等。
Chapter 6: Transport Layer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第六章的课后练习通过设计案例和讨论问题的方式,帮助学习者掌握TCP和UDP协议的细节和应用场景。
计算机网络1-3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 P1第二段,三种网络各自提供的服务及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习题1-0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分组交换技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将完整的报文分割成较小的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首部后,就构成了分组。
分组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单元。
发送分组,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后进行重组,这就是分组交换技术。
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缺点:电路建立连接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信息传输延迟小,就给定的连续路由来说,传输延迟是固定不变的。
信息编码方法、信息格式以及传输控制程序来都不受限制,即可向用户提供透明的通路。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缺点:是延迟长。
分组交换的优点:分组动态分配带宽,且对网络逐段占用,提高通信线路使用效率。
分组独立选择路由,使结点之间数据交换比较灵活。
分组大大压缩结点所需的存储容量,也缩短了网络延时。
较短的报文分组比较长的报文可大大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传输可靠性。
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较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当网络通信量大时,这种时延也可能会很大。
同时,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习题1-04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因特网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使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习题1-05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能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P3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习题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段标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段标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段标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介绍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文章将从网络概述、网络分类和网络拓扑结构等方面进行论述。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传输线路连接起来,共享资源、信息和服务的系统。
它具有快速高效、方便灵活、可靠安全等特点。
1.2 计算机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按照规模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广域网覆盖范围最广,局域网覆盖范围最小,而城域网则介于两者之间。
1.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
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网络规模和传输需求。
第二章物理层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包括数据通信基础、物理层设备和传输介质等内容。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实现比特流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可靠传输。
2.1 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通信包括数据的传输方式、传输的基本单位和信道的分类等内容。
信道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2.2 物理层设备物理层设备包括中继器、集线器、网卡和调制解调器等。
中继器用于信号的放大和整形,集线器用于将多个计算机连接到一个局域网上。
2.3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数据传输的媒介,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而无线传输介质包括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等。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包括帧的概念、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等内容。
数据链路层负责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共享传输介质。
3.1 帧的概念帧是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基本单位,它包括起始标志、帧头、帧数据和帧尾等部分。
帧的概念对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非常重要的。
3.2 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可以通过停止等待协议、滑动窗口协议和选择重传协议等实现。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A5.C二、填空题1.资源,通信2.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3.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4.金税金桥金关5.服务器三、思考题1.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许多类别,如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为星型网,环型网等,根据网络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等。
在这些分类标准中,最常用的是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很好的反映不同类型网络的技术特征。
由于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它们所采用的传输技术也就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网络技术特点与网络服务功能,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3类: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有星型,总线,环状,树状和网状等,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是星型,总线,环状3种。
星型结构存在一个中心结点,每台计算机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形成星型的拓扑结构,在这种拓扑结构中,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来转接。
总线型结构中,LAN的节点均连接到一个单一连续的物理链路上,所有节点均在同一线路中通信。
环形结构是工作站,共享设备通过通信线路构成一个闭合的环。
信息在网络中沿固定方向流动,两节点间有唯一的通路,可靠性高。
习题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A,E4.B5.A二、思考题1.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是一种重要的传输方式,它要求形成适当的波形,使数据信号在带宽受限的信通上通过时不会由于波形失真而产生码间干扰。
宽带是指比音频带宽更宽的宽带。
使用这种宽频带进行传输的系统,称为宽带传输系统。
它可以容纳全部广播,并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一般通信线路在远距离传输时,只适合传输一定的频带信号,不适于基带信号。
由于电话网是目前覆盖面最广的通信方式,因此,利用模拟通信道进行数据通信也是最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之一。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1-4章

1、简述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向着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是什么?(1)资源共享(2)信息传递(3)实时的集中处理(4)均衡负荷和分布式处理(5)开辟综合服务项目3、什么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试述这种层次结构的特点,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在广域网环境下,由电信部门组建的网络通常被理解为通信子网。
用户部门的入网设备则被认为属于资源子网的范围。
资源子网由主机、用户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等组成,负责全网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
资源子网的任务是,利用自身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进行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并将结果以相应形式送给用户或存档。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为网络用户共享各种网络资源,提供必要的通信手段,和通信服务。
4、计算机网络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按跨度可以分为哪几类?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根据应用范围,结构,目的,规模,以及采用的技术不同而不尽相同。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计算机网络的四大要素:计算机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网络协议,网络软件。
5、典型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几种?优缺点各是什么?典型的拓扑结构有四类,星型拓扑,环形拓扑,树型拓扑,网状型拓扑,总线型拓扑(1)星形拓扑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组网容易等优点,利用中央节点可方便的进行网络连接和重新配置,且单个节点的故障,只影响一个设备,不会影响全网,容易检测和隔离故障,便与网络维护。
星型拓扑的缺点是网络属于集中控制,主节点负载过重,如果中央节点产生故障,则全网不能工作。
因此对中央节点的可靠性和冗余度要求很高。
(2)总线型拓扑具有结构简单,扩充容易,易于安装和维护,价格相对便宜的优点。
缺点是同一时刻,只能有两个网络节点相互通信,网络延伸距离有限,网络容纳的节点数有限。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习题答案

附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就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实现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②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③提高可靠性④提供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能力⑤集中管理⑥综合信息服务2. 略3. 用户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
通信子网为用户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用户资源子网上用户间的通信是建立在通信子网的基础上的。
网络书稿第二版-(附习题答案)4. 星型的中心节点是主节点,它接收各分散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相应节点,具有中继交换和数据处理功能。
星型网的结构简单,建网容易,但可靠性差,中心节点是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则全网瘫痪。
网络中节点计算机连成环型就成为环型网络。
环路上,信息单向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传送路径固定,没有路径选择问题。
环型网络实现简单,适应传输信息量不大的场合。
由于信息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都要经过环路中的每个节点,任何节点的故障均导致环路不能正常工作,可靠性较差。
总线结构中,各节点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线路与公共总线连接。
总线型结构简单、扩展容易。
网络中任何节点的故障都不会造成全网的故障,可靠性较高。
树型网络是分层结构,适用于分级管理和控制系统。
与星型结构相比,由于通信线路长度较短,成本低、易推广,但结构较星型复杂。
网络中,除叶节点极其连线外,任一节点或连线的故障均影响其所在支路网络的正常工作。
网状结构又称为不规则型,网络中各节点的连接没有一定的规则,一般当节点地理分散,而通信线路是设计中主要考虑因素时,采用不规则网络。
目前,实际存在的广域网,大都采用这种结构。
5. 服务器操作系统:它安装在网络服务器上,提供网络操作的基本环境。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负责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通常会提供一系列课后习题。
本文将针对某一教材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进行详细的答案解析,并以此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习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案: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链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它们能够相互之间传输数据和资源的一种技术。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不同的类型,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等功能。
习题2:请简要描述ISO/OSI参考模型。
答案:ISO/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框架。
该模型将计算机网络通信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协议,通过组合使用这些层次的协议,可以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习题3:请解释TCP/IP协议族。
答案:TCP/IP协议族是一组用于互联网通信的网络协议。
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等多个协议。
TCP负责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而IP则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
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几乎所有的网络通信都采用该协议。
习题4:请简要介绍无线局域网(WLAN)。
答案: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计算机网络。
相比有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通过物理链路连接计算机,而是通过无线信号进行通信。
无线局域网可以支持移动设备的无线接入,并且能够实现与有线网络的互联互通。
习题5:请解释什么是网络安全。
答案: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设备、数据和信息不受非法侵入、破坏、篡改、泄露等威胁的一种技术和管理措施。
网络安全包括多个方面,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手段,旨在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和信息的安全传输。
计算机网络课后试题答案(第五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试题答案(第五版)计算机网络第一章习题习题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电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
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
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储性。
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
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
分组交换具有高效、灵活、可靠等优点。
但传输时延较电路交换要大,不适用于实时数据业务的传输。
报文交换传输时延最大。
习题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客户服务器有主机和客户机之分,客户机向主机发送服务请求,并有主机的地址,主机被动的接收客户的请求,给于客户请求服务。
对等通信方式没有主机和客户机之分,每个电脑都是平等的,每个电脑都可能是主机和客户机,这个主要看电脑是在请求服务还是在给于服务。
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通信方式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都有大量的电脑组成一个网络,并且有着相同的软件支持,都间接存在主机和客户机之分,都存在网络边缘和网络核心!习题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的指标?答:计算机网络有七种性能指标: 1.速率 2.带宽 3.吞吐量 4.时延5.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间RTT 7.利用率习题1-20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体系结构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答:分层次的好处:(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他们各实现什么功能?计算机网络分为用于信息处理的资源子网和负责网络中信息传递的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包括提供资源的主机HOST和请求资源的终端T,它们都是信息传输的源节点,有时也通称为端节点。
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主要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单个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计算机和多个没有自主处理功能的终端组成网络。
第二阶段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组成独立的网络系统。
第三阶段为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特点是由多个计算机组成容易实现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开放式网络系统。
第四阶段为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是网络系统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完善的管理机制,网络覆盖范围广泛。
3.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中,那些技术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的ARPANET、TCP/IP、SNA的技术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主要有存储器、打印机等硬件资源共享,数据库等软件资源共享和收发邮件收发消息等信息交换三方面的功能。
5.缩写名词解释。
PSE:分组交换设备PAD:分组装拆设备NCC:网络控制中心FEP:前端处理机IMP:接口信息处理机DTE:数据终端设备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PDN:公用数据网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简述模拟数据及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及数字信号表示方法。
模拟数据可以直接用对应的随时间变化而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来表示,也可以经相应的转换设备转换后用离散的数字信号表示。
数字数据可用二进制编码后的离散数字信号表示,也可经转换设备转换后用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表示。
2.简述Modem和CODEC作用Modem可以把离散的数字数据调制转换为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后经相应的模拟信号媒体传送出去,把接收到的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解调还原成原来的离散数字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他们各实现什么功能?计算机网络分为用于信息处理的资源子网和负责网络中信息传递的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
包括提供资源的主机HOST和请求资源的终端T,它们都是信息传输的源节点,有时也通称为端节点。
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主要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单个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计算机和多个没有自主处理功能的终端组成网络。
第二阶段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组成独立的网络系统。
第三阶段为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特点是由多个计算机组成容易实现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开放式网络系统。
第四阶段为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是网络系统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完善的管理机制,网络覆盖范围广泛。
3.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中,那些技术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的ARPANET、TCP/IP、SNA的技术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主要有存储器、打印机等硬件资源共享,数据库等软件资源共享和收发邮件收发消息等信息交换三方面的功能。
5.缩写名词解释。
PSE:分组交换设备PAD:分组装拆设备NCC:网络控制中心FEP:前端处理机IMP:接口信息处理机DTE:数据终端设备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PDN:公用数据网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简述模拟数据及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及数字信号表示方法。
模拟数据可以直接用对应的随时间变化而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来表示,也可以经相应的转换设备转换后用离散的数字信号表示。
数字数据可用二进制编码后的离散数字信号表示,也可经转换设备转换后用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表示。
2.简述Modem和CODEC作用Modem可以把离散的数字数据调制转换为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后经相应的模拟信号媒体传送出去,把接收到的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解调还原成原来的离散数字数据。
CODEC把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后传送出去,把收到的数字信号解码还原成原来的模拟信号。
3.什么是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通过计算机等数据装置和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存储和处理。
4.数据传输速率与信号传输速率的单位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数据传输速率S的单位是位/秒,记作bps或b/s,信号传输速率B的单位是波特(Baud)。
数据传输速率等于信号传输速率乘以每码元表示的二进制位数。
对应关系:5.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容量的单位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信道传输速率和信道容量的单位都是位/秒,记作bps或b/s。
区别:数据传输速率是实际传输速率,信道容量是信道可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
6.对于带宽为6MHz的信道,若用4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解:N=4,H=6M,所以及7.信道带宽为3KNz,信噪比为30db,则每秒能发送的比特数不会超过多少?解:因为10lg(S/N)=30, lg(S/N)=3,S/N=1000;H=3k,所以C=H*log2(1+S/N)=3k*log2(1+1000)=3k*log2(1001) 3k*10=30K,得每秒发送的位数不超过30K。
8.采用8种相位,每种相位各有两种幅度的PAM调制方法,问在1200Baud的信号传输速率下能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为多少?解:因为N=16,2H=B=1200,所以C=2H*log2N=1200*log216=4800,数据传输率可达到4800bps。
9.采用每种相位各有两种幅度的PAM调制方法,在带宽为8KHz的无噪声信道上传输数信号,若要达到64Kbps的数据速率,问至少要多少种不同的相位?因为C=64K,H=8K,C=2*H*log2N,所以log2N=C/2H=64K/16K=4,N=16,至少要有8种不同的相位。
10.简述异步传输方式与同步传输方式的区别?异步传输以字符为传输单位,每个字符有1个起始位和1至2个停止位保证字符的同步,字符内以约定频率保证位同步,字符之间异步,可有任意的空闲位。
同步传输以数据块的帧为传输单位,每帧以特殊的同步字符或位模式作帧头帧尾标志,保证帧同步,帧内用外加的同步信号或用从数据信号中提取的同步信号保证位同步。
11.数据速率为1200bps,采用无校验,1位停止位的异步传输,问1分钟最多能传输多少汉字(双字节)因为每秒传输1200位,每传送1字节需10位,所以每分钟最多能传送的汉字为1200*60/20=360011.数据速率为1200bps,采用无校验,1位停止位的异步传输,问1分钟最多能传输多少汉字(双字节)?因为每秒传输1200位,每传送1字节需10位,所以每分钟最多能传送的汉字为1200*60/20=360012.分别用标准曼彻斯特编码的10Mbps局域网的波特率是多少?因为曼彻斯特编码每码元传送1/2位,所以S=B*1/2,2S=B,B=20M13.简述异步传输方式的字符格式,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异步传输方式中,每字符以1位逻辑0为起始,以1或2位逻辑1为终止,凡从终止位或任意空闲位的1转为0确定为字符的开始,按约定的频率确定约定的5至8位的数据位,如果有约定的1位校验位则按约定的算法作差错检测。
14.信源以字节(8比特)为单位传输数据,若数据速率为B(bps),对下列两种情况分别计算有效数据传输速率:(1)异步串行传输,不用效验位、使用1位停止位;因为每8位字节要额外附加2位,所以有效数据传输速率最大可达B*8/10=0.8B(2)同步串行传输,每帧包含48位控制位和4096位数据位。
有效数据传输速率为B*4096/(48+4096)=B*4096/4144≈0.988B15.对于带宽为4KHz的语音信号,采用量化级别为128的PCM方法编码,问所产生的二进制位起码要用多大传输速率的信道才能传输B=2H,S=B*log2N=2H*log2N=2*4KHz*log2128=56Kbps16.简述FDM、TDM和WDM的实现原理。
FDM是利用同一物理信道同时传送频段互不重叠的不超出信道带宽的多路信号。
TDM是利用同一物理信道在转输速率允许的条件下轮流传送多路的信号。
17.分别计算T1载波德编码效率和开效率。
T1载波的编码效率为24*7/193≈0.87, 开销率为25/193≈0.13E1载波的编码效率为30*8/256≈0.94, 开销率为16/2560.0618.若要在采用两种物理状态传输的50Kbps信道上参数表1.544Mbps的T1载波吧,问信道的信噪比至少要多少?因为N=2,C=50K,C=2*H*log2N,所以H=C/2=25K。
因为C=1.544M,H=25K,C=H*log2(1+S/N),所以log2(1+S/N)=C/H=1544/25=61.76, 1+S/N≈261, S/N=261-1≈261,10*log10261≈10*log10260=10*log1026*10=10*log1010246≈10*log101018=180分贝19.试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虚电路分组交换及数据报分组交换方式的特点。
电路交换方式在传送时独占通道。
报文交换是整个报文在各节点存储排队传送。
数据报分组交换是把报文分成限制大小的分组在各节点存储排队传送。
虚电路分组交换是把报文分成限制大小的分组在先建立的虚电路各节点中存储排队传送。
20.已知生成多项式为:X4+X3+X2+1,求信息位1010101的CRC码。
1010101100121.若海明码的监督关系式为:S0=a0+a3+a4+a5 S1=a1+a4+a5+a6 S2=a2+a3+a5+a6接收端收到的码字为:a6 a5 a4 a3 a2 a1 a0=1010100,问在最多一位错的情况下发送端发送的信息位是什么?根据监督关系式,得错码位置表:s2s1s0000001010100011101110111错位无错a0a1a2a4a3a6a5根据收到码字1010100计算各校正因子:s0=0+0+1+0=1 s1=0+1+0+1=0 s2=1+0+0+1=0 得s2s1s0=001,因为在只有一位错的情况下,从上表得错位为a0,所以原发送信息位为1010。
验算:a2=a3+a5+a6=0+0+1=1,a1=a4+a5+a6=1+0+1=0,a0=a3+a4+a5=0+1+0=1,冗余位:101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1. 物理层协议包括那四方面的内容?物理层协议包括机械、电气、功能性、规程性四个方面关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的特性。
2.比较RS-232C与RS-449的电气特性。
RS-232C采用±15伏的负逻辑电平和非平衡发送接收方式,15M时通信速率小于等于20kbps;RS-449采用±6伏的负逻辑电平和平衡发送接收方式或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100M时速率约100kbps或10kbps3.简述Null Modem的功能;Null Modem的功能是:当二台采用RS-232C标准接口的DTE直接连接时,因为RS-232C是DTE与DCE之间的接口标准,所以要用Null Modem这种采用交叉跳接信号线方式的连接电缆进行连接,使电缆二端的DTE都可以把自己作为DTE,把对方作为DCE。
5.试比较四种帧定界方法的特点。
字节计数法:编码简单,但一旦计数出错就丢失帧边界,就会有灾难性后果。
字符填充法:因为要区分数据和定界字符,所以编码复杂;因为不同系统有不同字符集,所以兼容性差。
违法编码法:易于区分边界,编码很简单,但只适用于特定的编码环境。
位填充法:虽然要区分边界位,但用硬件很容易实现,所以使用简便,受限制少。
6.若发送窗口尺寸为4,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发几帧?请给出可发帧的序号。
还可发送4,5,6号帧。
7.若HDLG帧数据段中出现下列比特串:“”填充后的输出是什么?填充后的输出是:"01000001111101101011111010"8.用BSC规格传输一批汉字(双字节),若已知采用不带报头的分块传输,且最大报头块长为129字节,共传输了5帧,其中最后一块报文长为101字节。
问每个报文最多能传多少汉字?该批数据共有多少汉字?(假设采用单字节的块效验字符)因为每块除文本外的5个控制字符共开销5字节,前4块每块长度为129字节,数据文本占124字节,即每报文最多传62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