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中国telematics商业模式投资策略分析及竞争战略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5年中国telematics商业模式投资策略分析及竞争战略研究报告
《2011-2015年中国telematics商业模式投资策略分析及竞争
战略研究报告》
Telematics是远距离通信的电信(Telecommunications)与信息科学(Informatics)的合成词,通过内置在汽车、航空、船舶、火车等运输工具上的计算机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装置、交换文字、语音等信息的互联网技术而提供信息的服务系统。

Telematics市场还可以分为以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主的After Market(AM)市场和以汽车厂商为主的Before Market(BM)市场两个部分。

Telematics AM市场是指在汽车出厂之后安装相应的设备提供Telematics业务,Telematics BM指在出厂时就可以提供服务的形式。

Telematics 系统运作模式极为复杂,就目前发展的模式观察,基本上可将其分为汽车定位系统(GPS)与资讯存取(Access)两部分。

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升温,汽车相关服务也随之应运而生。

同时,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关注点也逐渐从单纯的购买汽车、使用汽车转移到对汽车消费后续服务及配套服务的需求上。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向中国汽车市场引入Telematics服务已经开始成为众多整车厂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Telematics市场上存在三种商业模式,分别为汽车厂商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模式、移动运营商Telematics业务模式和第三方TSP模式。

汽车厂商与移动运营商合资成立的TSP最为常见,如奔驰与德国电信的合资项目。

合资TSP综合了汽车制造商与移动运营商在整车制造、客户管理、网络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多为强强联手。

移动运营商直接开展Telematics业务,这类商业模式的TSP只是移动运营商下属的部门,不是独立的商业实体,在韩国最为普遍。

移动运营商下辖的TSP,摆脱了汽车厂商的制约,不再受到具体车型的影响。

无汽车商背景,也无运营商背景的第三方TSP运营的Telematics服务,电信运营商仅仅为其提供普通的公众网络支持,并没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典型的是中国的CarBase。

完全独立的TSP固然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但是既得不到汽车制造商的支持,又缺乏更加丰富便捷的移动网络的专门支撑,电信运营商仅仅成为管道。

全球Telematics产业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在北美、欧洲、日本、韩国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有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北美,整个产业相对比较成熟,渐趋理性。

在中国,Telematics产业处于导入初期,基础应用占据主导,相关的基础
配套设施与资源尚不具备,产业认知程度低,缺乏统一标准、价格偏高、用户规模偏小、信息服务体系滞后、电子地图更新慢等问题仍然影响着中国Telematics 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研究咨询报告,图表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海关总署、汽车物联网、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Telematics商业模式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重点探讨了Telematics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及行业竞争,并对未来Telematics 商业模式的发展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Telematics行业今后的应对策略,给予了合理的投资风险建议,为Telematics企业在当前环境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行业环境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报告全文共十一章277页,16万余字,其中图表92个,2011年11月出品)
目录
第一部分产业发展分析 (16)
第一章Telematics产业属性研究 (17)
第一节产业内涵及外延 (17)
一、Telematics (17)
二、Telematics产业现状 (18)
三、Telematics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19)
四、Telematics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21)
第二节Telematics系统分析 (23)
一、Telematics系统结构 (23)
二、Telematics服务系统架构设计 (24)
三、国外Telematics系统介绍 (31)
四、市场上主要车载信息服务系统 (33)
五、Telematics系统的未来趋势 (35)
第三节产业发展周期研究 (37)
一、全球Telematics产业成长 (37)
二、中国Telematics所处阶段 (38)
第四节Telematics技术分析 (39)
一、Telematics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39)
二、Telematics技术在中国的机遇及市场前景 (40)
第五节产业价值链研究 (42)
一、产业价值链分析 (42)
二、产业核心价值分析 (42)
第二章Telematics商业模式产业链分析 (43)
第一节Telematics商业模式产业链 (43)
一、产业链组成及责任 (43)
二、中国的Telematics服务提供商 (45)
三、Telematics服务商的新选择 (46)
第二节Telematics商业模式产业链分析 (51)
一、运营商应抓住Telematics产业主导权 (51)
二、Telematics发展中运营商角色扮演 (53)
三、车载通讯系统服务引起各家车厂浓厚兴趣 (57)
第三章Telematics产业发展环境研究 (61)
第一节政策环境 (61)
一、2011地方政府汽车热点 (61)
二、政策引领新能源汽车稳步前进 (65)
三、物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出台 (67)
四、工信部将研制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68)
五、汽车物联网被列入国家重大专项 (69)
第二节技术环境 (71)
一、全球地理信息产业仍处起步期 (71)
二、我国车载信息产业将进入标准化车道 (72)
三、科技进步促使汽车生活方式全面升级 (74)
四、物联网技术及其标准 (75)
五、Telematics的应用模式与系统设计 (84)
第三节社会环境 (93)
一、位置服务日渐被广泛认知 (93)
二、车载信息服务呈现特点 (95)
三、车载信息服务需要全覆盖高带宽网络 (96)
四、车载信息系统平台发展方向 (98)
第四节经济环境 (101)
一、2010年汽车行业发展状况 (101)
二、中国汽车保有量 (114)
三、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115)
四、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分析 (120)
五、2010年智能交通行业发展 (124)
第五节资本环境 (126)
一、TSP联盟成立 (126)
二、多方携手搭建有中国特色的车载信息平台 (127)
三、交通信息服务业在Telematics领域的发展 (128)
四、车载智能通信系统Telematics (130)
第二部分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 (134)
第四章Telematics市场现状 (135)
第一节美国Telematics市场 (135)
第二节日本Telematics市场 (138)
第三节韩国Telematics市场 (139)
一、韩国发展Telematics产业缘起 (139)
二、韩国Telematics产业政策 (140)
三、韩国Telematics现况 (142)
第四节欧洲Telematics市场 (145)
一、欧洲Telematics市场 (145)
二、欧洲市场的Telematics业务 (145)
三、欧洲Telematics市场发展趋势 (146)
第五节德国Telematics市场 (148)
第六节中国Telematics市场 (149)
一、中国Telematics发展现状 (149)
二、中国Telematics的运用现状 (151)
三、中国Telematics市场发展分析 (152)
四、中国Telematics市场基础分析 (157)
第五章Telematics发展趋势 (160)
第一节Telematics发展趋势 (160)
一、全球汽车产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160)
二、展望中国Telematics业务发展 (161)
三、Telematics是车载终端发展必然趋势 (164)
四、Telematics时代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 (166)
五、Telematics市场发展趋势 (171)
六、产业链角度看中国Telematics市场发展趋势 (173)
七、Telematics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 (174)
八、语音技术将成车载设备应用发展新趋势 (177)
第二节Telematics发展前景与预测 (180)
一、中国汽车Telematics服务市场发展前景 (180)
二、汽车Telematics产业前景 (182)
三、2011-2015年中国汽车配备Telematics数量 (183)
四、2011-201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预测 (185)
第三节telematics发展动向 (187)
一、下一代Telematics技术的产业发展动向 (187)
二、下一代智能汽车是Telematics与ECU的结合 (188)
三、下一代Telematics车载智能系统 (190)
四、Telematics产业化的发展动向 (194)
五、车载娱乐导航系统的发展方向 (198)
第三部分商业模式分析 (202)
第六章Telematics商业模式分析 (203)
第一节Telematics服务分析 (203)
一、Telematics服务功能 (203)
二、用户对Telematics服务功能的认知与认可情况 (204)
三、现阶段Telematics的主流服务内容 (205)
四、Telematics主流服务分析 (208)
第二节Telematics商业模式分析 (213)
一、商业模式是Telematics快速成长关键 (213)
二、Telematics的经营及发展 (213)
三、基于运营商视角的物联网商业模式 (215)
四、全球Telematics盈利模式向服务业的转型 (221)
第七章Telematics商业模式可行性评估 (222)
第一节Telematics商业模式的类型 (222)
第二节Telematics商业模式各类型评估对比 (222)
第三节Telematics商业模式等级评估 (224)
第八章Telematics产业典型商业模式现状研究 (225)
第一节整车商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225)
一、车载前装市场竞争格局 (225)
二、前装后装竞争状况 (226)
第二节运营商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230)
一、中国电信联通角逐Telematics产业 (230)
二、中国联通依托3G技术拓展汽车信息服务市场 (232)
三、GPS导航服务占据Telematics产业 (235)
第三节独立第三方商业模式 (237)
第九章国内外Telematics典型商业模式解构 (239)
第一节Onstar (239)
一、Onstar简介 (239)
二、2011年中国用户情况 (239)
三、Onstar在中国的业务模式 (239)
四、Onstar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240)
五、新赛威Onstar分析 (244)
第二节BMW (248)
第三节G-book (249)
一、G-book简介 (249)
二、G-BOOK发展 (249)
三、车载信息服务时代来临G-Book力拼Onstar (249)
第四节Atx (252)
第四部分投资与发展建议 (253)
第十章国内Telematics商业模式机会与风险研究 (254)
第一节优势 (254)
一、中国Telematics发展基础条件具备 (254)
二、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成汽车后市场新增长极 (255)
第二节劣势 (257)
第三节机会 (257)
一、Telematics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发展机遇 (257)
二、车载信息服务市场规模 (260)
第四节风险 (262)
一、商业模式对中国Telematics产业的发展影响 (262)
二、Telematics已成品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手段 (262)
第十一章Telematics商业模式发展建议 (264)
第一节商业模式策略性建议 (264)
一、运营商如何切入车载信息服务市场 (264)
二、信息时代下的汽车、生活和Telematics的互动 (266)
第二节商业模式运营性建议 (270)
一、车载信息服务发展需符合国情 (270)
二、车载在线服务市场开发关键在于平台开放性 (272)
三、汽车通讯设备应因用户需求多元 (273)
附表
表1.1 四大车载信息服务系统搭载车型 (33)
表3.1 2010-2011年1-9月全国轿车产量 (104)
表3.2 2010-2011年1-9月北京轿车产量 (104)
表3.3 2010-2011年1-9月天津轿车产量 (104)
表3.4 2010-2011年1-9月河北轿车产量 (104)
表3.5 2010-2011年1-9月辽宁轿车产量 (105)
表3.6 2010-2011年1-9月吉林轿车产量 (105)
表3.7 2010-2011年1-9月黑龙江轿车产量 (105)
表3.8 2010-2011年1-9月上海轿车产量 (105)
表3.9 2010-2011年1-9月江苏轿车产量 (105)
表3.10 2010-2011年1-9月浙江轿车产量 (106)
表3.11 2010-2011年1-9月安徽轿车产量 (106)
表3.12 2010-2011年1-9月福建轿车产量 (106)
表3.13 2010-2011年1-9月江西轿车产量 (106)
表3.14 2010-2011年1-9月山东轿车产量 (106)
表3.15 2010-2011年1-9月河南轿车产量 (107)
表3.16 2010-2011年1-9月湖北轿车产量 (107)
表3.17 2010-2011年1-9月湖南轿车产量 (107)
表3.18 2010-2011年1-9月广东轿车产量 (107)
表3.19 2010-2011年1-9月广西轿车产量 (107)
表3.20 2010-2011年1-9月海南轿车产量 (108)
表3.21 2010-2011年1-9月重庆轿车产量 (108)
表3.23 2010-2011年1-9月云南轿车产量 (108)
表3.24 2010-2011年1-9月陕西轿车产量 (108)
表3.25 2010-2011年1-9月甘肃轿车产量 (109)
表3.26 2010-2011年1-9月全国汽车产量 (109)
表3.27 2010-2011年1-9月北京汽车产量 (109)
表3.28 2010-2011年1-9月天津汽车产量 (109)
表3.29 2010-2011年1-9月河北汽车产量 (109)
表3.30 2010-2011年1-9月山西汽车产量 (110)
表3.31 2010-2011年1-9月内蒙古汽车产量 (110)
表3.32 2010-2011年1-9月辽宁汽车产量 (110)
表3.33 2010-2011年1-9月吉林汽车产量 (110)
表3.34 2010-2011年1-9月黑龙江汽车产量 (110)
表3.35 2010-2011年1-9月上海汽车产量 (111)
表3.36 2010-2011年1-9月江苏汽车产量 (111)
表3.37 2010-2011年1-9月浙江汽车产量 (111)
表3.38 2010-2011年1-9月安徽汽车产量 (111)
表3.39 2010-2011年1-9月福建汽车产量 (111)
表3.40 2010-2011年1-9月江西汽车产量 (112)
表3.41 2010-2011年1-9月山东汽车产量 (112)
表3.42 2010-2011年1-9月河南汽车产量 (112)
表3.43 2010-2011年1-9月湖北汽车产量 (112)
表3.44 2010-2011年1-9月湖南汽车产量 (112)
表3.46 2010-2011年1-9月广西汽车产量 (113)
表3.47 2010-2011年1-9月海南汽车产量 (113)
表3.48 2010-2011年1-9月重庆汽车产量 (113)
表3.49 2010-2011年1-9月四川汽车产量 (113)
表3.50 2010-2011年1-9月贵州汽车产量 (114)
表3.51 2010-2011年1-9月云南汽车产量 (114)
表3.52 2010-2011年1-9月陕西汽车产量 (114)
表3.53 2010-2011年1-9月甘肃汽车产量 (114)
表3.54 2010-2011年1-9月新疆汽车产量 (114)
表6.1 电信运营商内部结构维度与外部关联度分析 (217)
表9.1 ATX服务内容 (252)
附图
图1.1 车载智能系统功能示意图 (23)
图1.2 2006-2011年全球Telematics产业规模分析及发展 (37)
图1.3 2007-2012年北美Telematics新车型设备前装率发展及预测 (38)
图2.1 Telematics的产业链结构图 (43)
图2.2 中国telematics应用市场销售份额 (46)
图3.1 物联网3个层次 (78)
图3.2 物联网在不同领域的主要标准组织分布情况 (79)
图3.3 ITU-T提出的物联网架构 (80)
图3.4 Telematics系统架构图 (87)
图3.5整合GPS功能的汽车用应用处理器架构图 (89)
图3.6数字音频广播系统硬件架构图 (91)
图3.7不同通讯协议技术的速度及应用定位 (91)
图3.8汽车产业标准演进历史 (93)
图3.9 2003-2010年中国导航业年均增长率 (93)
图3.10 汽车电子的配备率 (121)
图3.11 汽车电子产业收入国际比较 (121)
图3.12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与应用结构 (122)
图3.13中国车载电子市场规模与增长 (122)
图4.1 北美市场Telematics设备前装率现状及预测 (135)
图4.2 北美市场Telematics终端设备价格趋势分析及预测 (135)
图4.3 北美市场Telematics产业 (137)
图4.4 2007-2012年欧洲Telematics OBU市场规模 (147)
图4.5 中国Telematics应用市场销售份额 (152)
图4.6 中国Telematics市场发展轨迹 (154)
图4.7 Telematics服务分类 (155)
图4.8 日本Telematics市场发展演进路线 (156)
图4.9 中国Telematics市场用户发展分析及预测(2009-2015) (184)
图6.1 合作开发、独立推广模式 (219)
图6.2 独立开发和推广模式 (220)
图6.3 客户定制模式 (220)
图8.1 2009年车载前装导航图资市场厂商占比图 (225)
图10.1 中国物流服务提供商商用车采购偏好分析(2008) (258)
图10.2 乘用车Telematics付费 (258)
图10.3 商用车Telematics付费 (259)
图10.4 中国商用车Telematics市场发展轨迹 (259)
第一部分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章Telematics产业属性研究
第一节产业内涵及外延
一、Telematics
Telematics是远距离通信的电信(Telecommunications)与信息科学(Informatics)的合成词,按字面可定义为通过内臵在汽车、航空、船舶、火车等运输工具上的计算机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装臵、交换文字、语音等信息的互联网技术而提供信息的服务系统。

也就是说通过无线网络,随时给行车中的人们提供驾驶、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信息。

通常所说的Telematics就是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的车载电脑系统。

随着电脑和网络技术应用到汽车上,正在形成称之为Telematics的新的电脑市场。

Telematics是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系统、网络通信技术和车载电脑的综合产物,被认为是未来的汽车技术之星。

汽车行驶当中出现故障时,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服务中心,进行远程车辆诊断,内臵在发动机上的计算机记录汽车主要部件的状态,并随时为维修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位臵和原因。

通过终端机接收信息并查看交通地图、路况介绍、交通信息、安全与治安服务以及娱乐信息服务等,在后座还可以玩电子游戏、网络应用(包括金融、新闻、E-mail等)。

通过Telematics 提供的服务,用户不仅可以了解交通信息、临近停车场的车位状况,确认当前位臵,还可以与家中的网络服务器连接,及时了解家中的电器运转情况、安全情况以及客人来访情况。

也就是说:综合上述所有功能的车载计算机系统叫Telematics。

Telematics市场还可以分为以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主的After Market(AM)市场和以汽车厂商为主的Before Market(BM)市场两个部分。

Telematics AM市场是指在汽车出厂之后安装相应的设备提供Telematics业务,Telematics BM指在出厂时就可以提供服务的形式。

Telematics系统运作模式极为复杂,就目前发展的模式观察,基本上可将其分为汽车定位系统(GPS)与资讯存取(Access)两部分。

在GPS系统运作模式方面,主要透过其内建具有广播、微波与卫星之三向接收与发射天线与卫星连结,透过卫星的三角定位法,以Telematics系统内建的GPS系统与地理资讯系统(GIS),以地形图(3D)或平面(2D)地图方式,
为驾驶员提供导航服务。

资讯接收运作模式方面,主要透过行动通讯网路(GSM、GPRS或3G)与后台客户服务中心或资讯运营商进行资讯(车辆管理、调度、交通、旅馆、娱乐、气象、订票等资讯)的双向接收与传送。

Telematics系统的应用领域
基本上可分为前座系统、后座系统与引擎机械系统三大子系统。

前座系统主要以安全、车辆保全、驾驶简易性与舒适性为主要考虑,而为了避免造成驾驶者分心,输入系统主要采用语音输入或触控面板;输出系统则为中尺寸面板(LCD 或OLED)、语音输出或投射在挡风玻璃的抬头显示等。

后座系统则以多媒体娱乐为主,包括互动式游戏、高传真音响视听系统、随选视讯、数位广播与数位电视等。

引擎机械系统,主要是根据车用电脑所收集的车况资讯,进行车况诊断、行车效率优化、远距引擎调整或零件预定等。

Telematics目前主要应用在车载系统上
最早是想通过提高互联网上信息的传播效率,改善有关业务或政府有关的公共服务。

根据使用目的不同,Telematics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交通信息与导航服务、安全驾驶与车辆保护及故障诊断的车辆维护服务、娱乐及通信服务。

为达到上述功能,同时也需要提供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智能型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Telematics逐渐演变为综合了GPS的跟踪装臵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车载系统。

在美国汽车业,率先使用Telematics技术的企业是通用公司。

早在其他企业之前,通用已经把OnStar-Telematics技术用于商务领域。

当汽车出现故障时,只要驾驶员按下后视镜旁边的按钮,OnStar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到通用服务中心,同时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把准确的车辆位臵传递给服务中心。

只要驾驶员通过麦克告诉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故障状况,就有维修人员从最近的维修点,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

过去,只应用在最高档小汽车Cadillac OnStar,现在已经列为可选项目应用到中档小汽车上。

二、Telematics产业现状
中国的Telematics服务(即车联网服务)发展相比起国外实属后起之秀,自2009年3月25日,装备了G-Book系统的雷克萨斯第三代RX350正式登陆中国
市场,标志着由汽车厂商主导的Telematics服务在中国正式商用。

进入2010年,自主品牌生产商接过了接力棒,同年4月,上汽荣威350上市,配备Telematics 系统。

而吉利的G-NetLink、华泰的TIVI、一汽D-Partner、长安汽车Incall等自主品牌汽车厂相继开始实施推出车联网服务。

Telematics目前虽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规模增长速度也交汇,但在其成长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国内仍然把Telematics定位为高端车型,产品与服务价格偏高,无法推广到大众市场。

由于产业链复杂性较高,涉及产业较多,整车厂商和营运商之间缺乏成功且有的商业运营模式。

第三通信运营商的网络覆盖能力对服务能力的提供至关重要。

第四满足车厂前装品质又要求降低成本,这也是障碍。

三、Telematics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Telematics是一个车载信息服务平台,由两个单词Telecommunications(远距离通信的电信)与Informatics(信息科学)组合而成。

它以无线语音、数字通信和人造卫星的GPS系统为基础,通过汽车交换信息的技术,利用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网,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交通信息、应付紧急情况的对策、远距离车辆诊断和互联网(金融交易、新闻、电子邮件等)服务。

依思阅咨询对全球telematics产业的跟踪:国外telematics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且该产业发展成熟度较高,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典型区域进行分析。

美国
国是较早推行telematics产业发展的国家之一,早在1997年,通用公司就已经推行了on—star业务,on—star把摩托罗拉无线通信模块,车辆定位技术及服务中心综合为一体,为汽车提供全方位的通信服务。

而福特公司也适时推出了wingcast车载互联网服务,与on—star展开竞争。

2010年以来,美国的telematics 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原因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硬件价格大幅下降
在规模化生产和相关机构补贴的情况下,telematics系统的价格大幅下降到
大部分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这为telematics大规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需求增加
由于美国推行telematics的时间较早,其产业已经迈过了市场认知这一阶段,大部分消费者对telematics已经比较认同;另外,目前北美市场上出现的新车型更加突出了信息需求,从而使得telematics系统已经成为了车辆的必要部分,导致需求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三)服务内容完善
目前,美国市场的telematics系统已经可以全方位的为汽车用户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信息服务、安全监视、汽车诊断、即时通讯、多媒体娱乐等各个方面。

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telematics在美国的快速发展也可为世界范围内telematics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欧洲
欧洲的telematics产业呈现出和美国不同的特点,以项目促发展是欧洲telematics产业的一个显着特点。

在服务项目上,欧洲的telematics把交通信息和交通安全作为主攻方向,其中,最著名的当属e-call(紧急救援服务)的功能。

目前,欧洲大陆汽车年产量接近1400万辆,有将近2亿辆汽车在欧洲大陆行驶,与之相对的是基础设施已经不能维持道路安全的基本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欧洲推出了e-safety项目,该项目涉及各国政府、车厂、汽车零组件厂、电信业者、科技厂商、服务提供者、金融保险业者、研究机构等各个方面,为的是让汽车更智慧化,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

由于参与这一项目的欧洲国家较多,因此可以全面的带动欧系车telematics产业的发展。

也正是参与这一项目的国家较多,因此,在推广Telematics服务时面临到多文化、多语言的发展瓶颈,只能在某些区域实施,新车配载Telematics设备的比例属于缓慢成长的趋势。

日本
日本telematics产业发展呈现出发展快,功能性强的特点。

在市场规模方面,目前,在日本使用G-Book服务的用户大约为300万,并以每年50万的
速度在增长。

另外,日本的telematics产业发展更加突出功能性特点,由于日本道路路况复杂,因此,导航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日系车的导航功能的较好,如TOYOTA的‚Monet‛提供实时的路况、交通状况、新闻、天气、西餐厅、加油站、医院、停车场等信息,并可以收发E-mail。

以上分别介绍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telematics产业发展状况。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telematics产业发展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美国全方位信息提供、欧洲项目带动、以及日本突出功能性,都成为各自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和以上国家相比,中国的telematics产业刚刚起步,能享受到telematics服务的车型还主要集中于高档车。

由于telematics产业是一个融合了汽车制造、信息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领域技术的产业,思阅认为其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上包括硬件、软件及服务提供商等多方面的共同支持,国内的telematics产业相关企业应积极借鉴国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我国telematics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Telematics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中国车载信息服务(Telematics)技术产品作为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融合的代表,也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中国必将成为全球车载服务技术产品的生产大国。

目前,我国的Telematics应用主要集中于GPS导航服务,占据整个Telematics 产业的90%以上,但是,即使是我国发展最成熟的车载导航市场,也远远没有达到规模效应。

我国的Telematics市场仍处于启动阶段。

目前国内车载信息服务的产业状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目前国内Telematics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Telematics产业链,但是部分车载信息服务领域,如车载导航,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

二是国内从事Telematics相关服务的公司大大小小有30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有赛格(15万台车)、厦门雅讯(8万台车)、长春启明(5万台车)、华强(4万台车)。

三是电信部门凭其实力和垄断地位,正在介入和快速发展Telematics运营业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都已经将触角伸入到各个整车厂,并将在未来Telematics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四是部分整车厂也已经开始自主品牌Telematics的研发和建设工作。

比如InkaNet系统是上汽荣威350采用的服务系统,其继承了导
航、收音机、对讲机、电话、网络等内容,相比其他的导航娱乐系统功能更丰富,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增强了互联性。

总体来说,国内车载信息服务产业服务模式单一,规模较小,生存困难,商业模式不明确,产业技术不完备,产业链尚未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