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上消化道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疸
2)胆红素的形成
衰老RBC→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破坏和分解释放出
Hb(含血红素珠蛋白)→去掉珠蛋白→血红素
-co,-fe
胆绿素还原酶
胆绿素
胆红素
+2H
黄疸
2.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 unconjugated bilirubin UCB) →血中白蛋白,部分与α及β球蛋白的结合→肝窦
水——肝硬化,肝大、质硬、表面不光滑,AFP高——肝 癌 • 3、黄疸、寒战、发热、右上腹绞痛、呕血——肝胆疾病; 发热、出血倾向——感染性疾病 • 4、皮肤黏膜出血:血液系统疾病 • 5、头昏、黑蒙、口渴、冷汗:血容量不足 • 6、服药史、外伤、手术史:急性胃黏膜病变
问诊提示
• 1、确定是否为呕血 • 2、诱因:剧烈咳嗽、呕吐、饮酒、服药史 • 3、 颜色:与出血的部位、速度有关 • 4、 呕血量:根据全身情况准确估计 • 5、一般情况;估计血容量的丢失 • 6、伴随症状及过去史:胃病、肝病及服药
图6
出血型胃 炎
胃癌
消化道出血
呕血
三、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 • 出血量>250ml,与出血的部位、量与速度有关, 一定是上
消化道出血 • 出血量大,胃内停留时间短,出血部位高(食管)-血色鲜红,混有血凝块或暗红色 • 出血量少,胃内停留时间长,出血部位低(胃、十二指肠) --咖啡色(Hb与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白) • 同时伴暗红色血便或黑便
倾向
肝细胞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
肝细胞性黄疸
1、血中CB与UCB均升高(以前者为主)、 2、尿胆红素阳性 3、尿中尿胆原(+)或(-) 4、肝功能异常 5、肝炎标志物阳性。
5、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黄疸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是 有时还需借助器械检查来确定黄疸的病因,特别 是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部位和病因。 1、B超:肝内外阻塞 2、CT: 肝内外阻塞 3、X线
二、溶血性黄疸 (Hemolytic Jaundice)
1、病因: 1)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 2)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自免溶贫、新生儿溶

二、溶血性黄疸 (Hemolytic Jaundice)
2、发病机理: 1)红细胞破坏过多: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血中
非结合胆红素升高 2)肝功能的削弱:RBC破坏→贫血 缺氧和红细胞破
四、肝细胞性黄疸(Hepatogenous jaundice) 1、病因:1)病毒性肝炎 2)中毒性肝炎 3)肝癌 4)钩端螺旋体病 5)肝硬化
肝细胞性黄疸(Hepatogenous jaundice)
2、发病机制: 1)肝细胞受损→功能减退→非结合胆红素升高 2) 未受损肝细胞使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黄疸
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回肠末端和结肠, 经肠道细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分解为 尿胆原
黄疸
1) 80-90%在肠道与氧接触,氧化为尿胆素,从粪便 排除,称为粪胆素
2) 10-20%重吸收,经肝门静脉回到肝内,大部分 转为结合胆红素,再次排泄到肠道,小部分进入 体循环,经肾排出
呕血
3、肝脏疾病: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食道下 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胆道胰腺疾病:胆总管壶腹部肿瘤、胆道 寄生虫、急性胰腺炎、胰腺癌。
5、其他: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尿毒症, 血液病等。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溃疡
食管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

图3
胃底食管 静脉曲张
胃底静脉曲张

糜烂出血性胃炎
三、胆汁淤积性黄疸
1、病因: 1)肝内胆汁淤积: ①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肝内泥沙样结石、癌
栓、 寄生虫病等。 ②肝内胆汁淤积: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
物性胆汁淤积 、妊娠期黄疸等 2)肝外胆汁淤积性:胆总管狭窄、结石、炎症、
蛔虫及肿瘤等
三、胆汁淤积性黄疸
2、发病机理:胆道梗阻→压力升高→ 胆管扩张 → 小胆管毛细胆管破裂→胆红素反流入血→黄疸
3、胆汁淤积性黄疸发生机理示意图 4、临床表现:黄疸、 皮肤搔痒、 心动过缓、 大便
颜色变成陶土色
胆汁淤积性黄疸发生机理示意图
三、胆汁淤积性黄疸
• 5、实验室检查: • 1)总胆红素升高 • 2) 结合胆红素升高 • 3)粪胆素减少或消失 • 4) 尿胆原减少或消失, 尿胆红素升高 ,
尿色深
肝细胞性黄疸(Hepatogenous jaundice)
坏产物的毒性作用→肝功能削弱血中非结合胆红 素升高
二、溶血性黄疸 (Hemolytic Jaundice)
3、溶血性黄疸发病机理示意图 4、临床表现:黄疸、 发热、 寒战、 头痛、 呕吐
Hb 尿、 急性肾衰、 脾大、贫血等
溶血性黄疸发病机理示意图
5、实验室检查
1)总胆红素升高 2)间接胆红素升高 3)粪胆素增多(粪色加深) 4)尿中尿胆原增多,而胆红素〔一〕 5)血红蛋白尿 6)贫血 7)骨髓增生旺盛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胆红素正常代谢示意图
黄疸
三、胆红素正常值: 总胆红素1.7-17.1μmol/L(0.1-1.0mg/dl) 结合胆红素0-3.42μmol/L(0-0.2mg/dl) 非结合胆红素1.7-13.68μmol/L(0.10.8mg/dl)
黄疸
四,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按病因学分类 1、溶血性黄疸 2、肝细胞性黄疸 3、胆汁淤积性黄疸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呕血(Hematemesis)
一、定义: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 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 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 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呕血(Hematemesis)
二、病因 1、食管疾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炎症、肿瘤、 溃疡、外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 变、胃炎、胃癌。
黄疸
3.胆红素在肝脏的代谢 1) 摄取:肝窦→胆红素→肝细胞摄取→肝细胞
内与Y、Z蛋白结合→光面内质网的微粒体 2) 结合:非结合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与葡萄
糖醛酸结合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结合 胆红素conjugated bilirubin CB)
黄疸
3) 排泄:是一种主动的耗能的分泌过程,经高尔基 复合体运输至毛细胆管微突→细胞管→胆管→肠 道
5、辅助检查
4、ERCP:肝外胆管有无阻塞扩张,有无胰腺疾病 5、PTC:肝内胆管有无阻塞扩张及部位程度和范围 6、MRI 7、肝穿刺活检、 腹腔镜
六、三种黄疸的实验室鉴别
血清
总胆红素 非结合胆 结合胆红 CB/TB
红素

尿液
粪色
尿胆原 尿胆红素
溶血性 ↑
↑↑
肝细胞

↑↑

胆汁瘀积 正常或轻

度↑
→部分进入胆道→部分经损害或坏死的肝细 胞反流入血→血中结合胆红素↑
肝细胞性黄疸(Hepatogenous jaundice)
3)肝细胞肿胀,汇管区渗出性病变与水肿以及小胆 管内胆栓形成→胆汁排泄受阻→反流入血→血中 结合胆红素升高
3、肝细胞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 4、临床表现:乏力 、纳差、 厌油 、黄疸、 出血

正常或轻 <15-20% ++++ (-) 度↑
加深

>30-40% +

变浅或
正常
浅,陶
↑↑
>50-60% -
+++ 土色
黄疸
• 黄疸的诊断步骤 • 1. 确定是否黄疸 • 2. 确定是什么性质的黄疸 • 3. 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黄疸
上消化道出血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上消化道出血
1 、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是指屈氏(Treitz)韧带以上 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肝、 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包括胃肠 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排除口腔、鼻、 咽喉部出血和咯血。
呕血
2、急性周围循环功能不全:心悸、出冷汗, 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
• >10%-20%血容量—头昏、乏力、畏寒。 >20%血容量--心悸、出冷汗,脉快、四肢 厥冷。 >30%血容量--血压下降、神志改变、脉频 数、呼吸增快。
伴随症状
• 1、上腹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消化性溃疡 • 中老年、慢性无规律、厌食、消瘦——胃癌 • 2、肝脾大:脾大、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腹
黄疸,上消化道出血
黄疸
黄疸(Jaundice)
一.定义: 黄疸既是症状又是体征,是由于 胆色素代谢障 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增高,而致巩膜、粘膜、皮 肤及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若血中胆红素浓度增 高,而临床上尚没有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者,称 为隐性黄疸
黄疸(Jaundice)
二.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1.胆红素的形成 1) 来源 ① 衰老红细胞的血红蛋白:80~85% ② 肝内含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 旁路胆红素 (15-25% ) ③ 骨髓中幼稚红细胞的Hb (bypass bilirub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