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第14讲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第14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第14讲 氮及其化合物 (模拟精练+真题演练)完卷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5分)1.(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用圆底烧瓶收集3NH 后进行喷泉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3NH 和2H O 都是极性分子B .3NH 和2H O 分子中的共价键都是3s sp σ-键C .3NH 分子的键角小于2H O 分子的键角D .烧瓶中溶液颜色变红的原因:32324NH H O NH H O NH OH +-+⋅+【答案】C【解析】A .3NH 是三角锥形,2H O 是V 形,两者的正负电荷中心都不重合,都是极性分子,故A 正确;B .3NH 和2H O 分子中中心原子都是3sp 杂化类型,配原子都是H 原子只有s 轨道电子,所以共价键都是3s sp σ-键,故B 正确;C .两者中心原子都是3sp 杂化,2H O 有两对孤电子对,3NH 有一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越多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就越大,所形成的的键角就越小,所以3NH 分子的键角大于2H O 分子的键角,故C 错误;D .烧杯中烧瓶中溶液遇酚酞颜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其原因:32324NH H O NH H O NH OH +-+⋅+,故D 正确;故选C 。
2.(2023·贵州·统考三模)氮是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广泛存在于大气、土壤和动植物体内。
读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
根据氮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共表示了两条固氮的途径 B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产生影响 C .硝酸盐参与到多条氮循环线路中 D .动植物体内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 【答案】A【解析】A .氮的固定是指将单质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如图,氮的固定有雷电作用、人工固氮、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共3种固氮途径,故A 错误;B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排放和消耗了大量含氮化合物,如摄取蛋白质,排放氮氧化合物等,所以人类活动对氮循环产生影响,故B 正确;C .如图,硝酸盐参与了蛋白质的制造和被细菌分解进入大气中,也通过人工固氮和生物固氮合成硝酸盐等,故C 正确;D .经过氮的固定,经部分植物合成蛋白质,最后被动物摄食也能在体内分解,重新合成氨基酸,所以动植物体内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故D 正确;故选A 。
2022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节氮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
掌握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3.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氮及其氧化物硝酸知识梳理1.氮及其氧化物(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2)N2的性质及应用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熔点、沸点比O2的低。
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
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①与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Mg错误!Mg3N2,N2表现氧化性。
②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表现氧化性。
③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O2错误!2NO,N2表现还原性。
注意:氮的固定是化学变化,实质是游离态的N2转化为化合态的化合物.(3)氮的氧化物①氮有多种价态氧化物,氮元素从+1价至+5都有相应的氧化物,依次为N2O、NO、N2O3、NO2(或N2O4)、N2O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N2O3和N2O5。
②NO、NO2性质比较NO NO2颜色无色红棕色毒性有毒有毒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水与O2或与2NO+O2===2NO23NO2+H2O===2HNO3+NO注意:①NO2与NO按物质的量比1∶1混合与NaOH反应:NO2+NO+2NaOH===2NaNO2+H2O。
②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NO x与NH3反应生成N2与H2O,此方法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 x。
[辨易错](1)NO的氧化和N2的氧化均为氮的固定.()(2)1 mol NO与足量O2充分反应,生成NO2的分子数为N A。
()(3)NO2与H2O反应可以生成HNO3,故NO2为酸性氧化物。
()(4)NO2与H2O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NO2.()(5)N2性质稳定是因为氮的非金属性较弱。
()[答案](1)×(2)×(3)×(4)√(5)×2.硝酸的性质与应用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H2O 以任意比互溶.注意:实验室常用浓硝酸质量分数为69%,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6 mol·L-1。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第4章第14讲硝酸含氮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 A.与不活泼金属反应 稀硝酸与铜反应: _3C__u_+__8_H__N_O__3(_稀__)_=_=_=_3_C_u_(_N__O_3_)2_+__2_N__O_↑__+__4_H__2O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4讲 硝酸 含氮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1.掌握硝酸的性质及用途。 课标解读
2.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点1 考点2
返回导航
考点1 硝酸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知识梳理 1.硝酸的物理性质 (1)纯硝酸为__无__色____、有___刺__激__性___气味的液体,与水以任意的比 例互溶,熔点:__-__4_2__℃__、沸点:__8_3__℃___、密度:_1_.5__g_·_cm__-_3___。 (2)硝酸沸点较低,___易___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__白__雾____。 (3)质量分数为69%,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6 mol·L-1以上的硝酸称为 __浓__硝__酸____。95%以上的浓硝酸叫做___发__烟___硝酸。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返回导航
③与其他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硝 酸 可 氧 化 H2S 、 SO2 、 Na2SO3 、 FeSO4 、 KI 、 NaBr 等 还 原 性 物 质。如稀HNO3与 FeSO4溶 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3_F__e_2+_+___4_H_+_+__ _N_O__- 3 _=_=_=_3_F_e_3_+_+__N_O__↑__+__2_H_2_O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氮及其化合物公开课PPT学习教案
NH3·H2O
②OH氨- 跟酸的反应
NH4+ +
NH3+HCl = NH4Cl 白烟
NH3+HNO3 = NH4NO3
2NH3+H2SO4 = (NH4)2SO4
( 常用硫酸作为氨气的吸收剂
本)质
:
NH3+H+=NH4+
第17页/共26页
氨是制硝酸的重要原料,从氮元素的化合价考虑, 如何利用氨、空气、水为原料制备硝酸?体现了 氨的什么性质?
选择图2中的___①___ (填序号);请在C装置的烧瓶内
画出连接止水夹K1和K3的导管长度情况。 ②打开止水夹K1和K3,关闭止水夹K2,点燃酒精灯
加热,当出现 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 现象时,停
止加热,并关闭止第7水页夹/共2K6页1和K3。
铵盐M固体和 氢氧化钙固体
HCl气体
K2
①
K1
碱石灰固体
-3
NH3
+2
NO
+4
NO2
? +5
HNO3
第18页/共26页
(3)还原性
氨的催化氧化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4NH3+5O2催化△==剂 4NO+6H2O;
2NO+O2 = 2NO2;
3NO2+H2O =2HNO3+NO;
第19页/共26页
例2(2011重庆理综改编)固态化合物A 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
▲
时在Ⅴ中观察到的现象试是管内有液__体___________,
Ⅴ中收集到的氨物水质是 ,检验该物质的方法 和用现红象色是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呈蓝色说明有氨水,
高中化学氮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氮教案人教版
主题:氮的性质和应用
教材:高中化学人教版
时间:2课时
一、课堂导入(15分钟)
1.向学生展示氮气的现象:在矿泉水中注入氮气泡,看观察氮气的性质。
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氮是一种什么气体?它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氮的性质和应用。
二、知识讲解(30分钟)
1.介绍氮的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在空气中占78%,是一种稳定的
气体。
2.探讨氮气的应用:氮气广泛用于农业、医药、工业等领域,如制造氮肥、氮气注射器等。
3.讲解氮气的制备方法:空气分馏法、分子筛吸附法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实验一:氮气的制备
材料:氨水、氢氧化钠、氯化铵
实验步骤:
(1)将氨水倒入装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挂有玻璃棒。
(2)将氯化铵倒入另一个烧杯中,放入烧杯中。
(3)迅速将两个烧杯中的气体混合,观察气体的性质。
2.实验二:氮气的吸收能力
材料:红色草本植物、氮气、水
实验步骤:
(1)将红色草本植物放入一瓶中,盖上瓶盖。
(2)在瓶子中注入氮气,观察植物颜色的变化。
四、小结(10分钟)
1.向学生总结本课的内容:氮的性质和应用。
2.提醒学生关注氮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氮气的未来发展。
五、课堂作业(5分钟)
1.请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2.要求学生收集氮气的相关资料,做一份小结。
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氮的性质和应用,并能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加深对氮的认识。
《氮及其化合物》 导学案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氮的固定。
2、掌握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3、理解氮的氧化物(NO、NO₂)的性质、来源和对环境的影响。
4、掌握氨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5、理解铵盐的性质和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6、了解硝酸的性质和用途。
二、知识梳理(一)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氮元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氮气(N₂)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此外,氮元素还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土壤中的硝酸盐和铵盐等化合物中。
(二)氮的固定1、定义:将游离态的氮(N₂)转变为化合态氮的过程。
2、分类(1)自然固氮:如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
(2)人工固氮:如工业合成氨。
(三)氮气(N₂)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
2、化学性质(1)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N≡N),键能很大,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2)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氢气、氧气等发生反应。
N₂+ 3H₂⇌ 2NH₃(工业合成氨)N₂+ O₂= 2NO(放电或高温条件)(四)氮的氧化物1、一氧化氮(NO)(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毒。
(2)化学性质: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2NO + O₂= 2NO₂2、二氧化氮(NO₂)(1)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
(2)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3NO₂+ H₂O = 2HNO₃+ NO②自身化合:2NO₂⇌ N₂O₄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1)酸雨: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硝酸型酸雨。
(2)光化学烟雾:氮的氧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有毒的烟雾。
(3)破坏臭氧层:氮的氧化物能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
(五)氨气(NH₃)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
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H₃+ H₂O⇌ NH₃·H₂O⇌ NH₄⁺+ OH⁻(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2)与酸反应:NH₃+ HCl = NH₄Cl (产生白烟)(3)还原性:4NH₃+ 5O₂= 4NO + 6H₂O (催化剂、加热)3、氨气的制法(1)工业制法:N₂+ 3H₂⇌ 2NH₃(高温、高压、催化剂)(2)实验室制法①原理:2NH₄Cl + Ca(OH)₂= CaCl₂+ 2NH₃↑ + 2H₂O②装置:固固加热型③收集:向下排空气法④验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试纸变蓝;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产生白烟。
高中化学氮的教案
高中化学氮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氮元素的基本性质;2. 掌握氮气、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3. 了解氮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氮元素的基本性质;2. 氮气、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3. 氮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特殊性;2. 氮气、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理解和运用;3. 氮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具体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氮元素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氮元素的基本性质;2. 激发学生对氮元素相关知识的兴趣。
二、学习氮元素的基本性质(15分钟)1. 讲解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特殊性;2. 分析氮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三、学习氮气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讲解氮气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2. 分析氮气的应用领域和生产方法。
四、学习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讲解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化学性质;2. 分析氮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氮元素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2. 引导学生思考氮元素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中的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2. 鼓励学生多参与实验和实践,加深对氮元素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氮元素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全面了解氮元素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作用。
同时,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和工业实例,深入探讨氮元素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知识学习】XX届高考化学氮及其氮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
XX届高考化学氮及其氮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氮及其氮的化合物Ⅰ.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Ⅱ.考纲要求.了解氮气及其重要含氮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某些含氮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能综合应用氮及氮的化合物知识Ⅲ.教材精讲.本考点知识结构2.氮的循环:3.氮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NH3←N2→No→No2→HNo3→NH4No3→NH3NH3•H2oNH4+、oH-4.氮氧化物①各种价态氮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其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
气态的氮氧化物几乎都是剧毒性物质,在太阳辐射下还会与碳氢化物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②No和No2性质比较No: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成盐氧化物。
常温下,极易被氧化为No2:2No+o2=2No2No2: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溶于水后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③氮氧化物溶于水计算方法涉及的可能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3No2+H2o=2HNo3+No、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No2+No+o2+H2o=2HNo3。
No与No2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最后得到的气体是No,其体积=V(No)+1/3V(No2)No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若V(No)∶V(o2)=4∶3,则容器内无气体剩余,水可充满容器。
若V(No)∶V(o2)>4∶3,则容器内剩余气体为过量的No。
若V(No)∶V(o2)<4∶3,则容器内剩余气体为过量的o2。
No2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若V(No2)∶V(o2)=4∶1,则容器内无气体剩余,水可充满容器。
若V(No2)∶V(o2)>4∶1,则No2过量,容器内剩余气体为的No,体积为过量的No2的1/3。
氮及其化合物的导学案
氮及其化合物的导学案初三《氮及其化合物的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基础知识目标1) 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 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3) 掌握氮及其化合物中的各种氮元素与化合物的构成和反应;4) 掌握氮及其化合物中的相关理论知识;2. 过程能力目标1)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氮及其化合物中的各种氮元素与化合物的构成;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反应问题;3) 运用所学知识,总结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 情感态度目标能够尊重氮及其化合物,对氮及其化合物有全面的认识,并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它们。
二、教学重点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掌握氮及其化合物中的各种氮元素与化合物的构成和反应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等。
三、教学难点1.t理解氮及其化合物中的各种氮元素与化合物的构成或反应过程;2.t熟练掌握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作用。
四、教学准备1.t教学手段:多媒体电子教学。
2.t教学材料: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图片、图表。
3.t教具准备:实验器材、图片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t设计教学场景:在地球上,氮是一种重要的大气组成有机物,它在大气中以氮气形式存在,在地球表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以及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作用。
2.t学习过程:(1)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a.t什么是氮?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养分。
b.t什么是氮的化合物?氮的化合物是氮原子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成的物质,比如硝酸、硼砂、氮酸等。
(2)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作用:a.t氮的主要性质:氮元素具有极强的化学活性,它能形成绝大多数化合物,并且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等特性。
b.t氮的主要作用:氮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它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肥,并参与植物体内的生物反应,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氮及其化合物》 学历案
《氮及其化合物》学历案一、课程目标1、了解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氮循环的基本过程。
2、掌握氮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氮的氧化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生成和转化。
4、熟悉氨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5、掌握硝酸的性质和用途。
6、了解常见的氮化物,如氮化镁等。
二、知识回顾在学习氮及其化合物之前,我们已经对元素周期表、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元素周期表中,氮位于第二周期第 VA 族。
氮原子的最外层有 5 个电子,其常见化合价有-3、0、+2、+4、+5 等。
在化学键方面,氮气分子(N₂)中存在着氮氮三键,键能很大,使得氮气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对于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至关重要。
例如,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三、氮气(N₂)1、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
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沸点为-1958℃,熔点为-2098℃。
氮气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由于氮氮三键的存在,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1)氮气与氧气的反应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N₂+ O₂=放电= 2NO(2)氮气与氢气的反应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合成氨气(NH₃):N₂+ 3H₂⇌ 2NH₃(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四、氮的氧化物1、一氧化氮(NO)(1)物理性质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具有还原性,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2NO + O₂= 2NO₂2、二氧化氮(NO₂)(1)物理性质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₂+ H₂O =2HNO₃+ NO五、氨气(NH₃)1、物理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1:700)。
新课标高考化学知识点详解 第14讲 氮及氮的化合物 氮族元素
第14讲氮及氮的化合物氮族元素考点1 氮的氧化物1.氮元素有+1、+2、+3、+4、+5等五种正价态,五种正价对应六种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
其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
NO是一种色还原性较强的气体,易被O2氧化生成,NO2是一种色的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气体,氧化性强,能氧化SO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
2.NO、NO2都是大气污染物,空气中NO、NO2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
其中空气中的NO2是造成的主要因素。
3.NO、NO2的制法(1)NO的实验室制法①原理:②装置:铁架台、铁夹、铁圈、烧瓶、分液漏斗、胶塞、导管、酒精灯等③收集:④检验:无色气体和空气接触立即变红棕色(2)NO2的实验室制法①原理:②装置:锥形瓶(或烧瓶)、分液漏斗、带导管胶塞22NO2N[例1]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
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
【答案】C考点2 氨的性质1.氨的物理性质氨气为色、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溶于水,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氨水的浓度,密度。
2.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 NH4++OH氨水中所含有微粒:,氨水中溶质通常看作为NH3,而不是NH3·H2O。
(2)与酸反应NH3+HNO3NH4NO3HCl+NH3NH4Cl H2SO4+2NH3(NH4)2SO4氨气与氯化氢相遇便产生,可用于NH3与HCl的相互检验。
2022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学案
第2节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备考要点素养要求1.掌握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
了解氮的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含氮化合物的多样性,并对其进行分类。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法,进行实验探究.考点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必备知识自主预诊知识梳理1。
氮的固定2.氮气(1)物理性质:色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溶于水。
(2)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
3。
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氮元素从+1~+5价都有对应的氧化物,如N2O、、N2O3、NO2(或)、N2O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2O3、。
(2)NO和NO2的性质比较。
2NO+O2—2NO23NO2+H2O2HNO3+NO微点拨(1)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其中NO2与N2O4存在平衡:2NO2N2O4,因此实验测得NO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是大于46。
(2)验证某无色气体为NO的方法是向无色气体中通入O2(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3)NO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而NO2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4)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①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②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形成酸雨。
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④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自我诊断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2分子的结构稳定,因而氮气不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
()(2)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属于氮的固定,是化学变化。
()(3)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2第14讲氮及其化合物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第14讲氮及其化合物一、单项选择题1. (2024·太原一模改编)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亲密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雨的pH在5.6~7.0之间B.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独创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的硝是指硝酸C.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矿物燃料经过脱硫脱硝处理,可以削减 SO2、NO2的排放D. 2M+N2P+2Q、2P+M Q(M、N 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2. (2024·河南濮阳三模)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甲醛和乙醛B. 生成O3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反应Ⅰ属于复分解反应D. 该过程中O2作催化剂3. (2024·全国Ⅱ卷)探讨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 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 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排水法收集NO可以除去其中少量的NO2B. 浓硝酸在光照下发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 试验室可以利用加热分解氯化铵来制备氨气D. 工业氨氧化法制HNO3,每一步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5. (2024·各地模考题重组)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 NH3NO HNO3B. N2NH3NOC. NO2HNO3(aq)Cu(NO3)2(aq)D. AgNO3(aq)Ag(NH3)2OH(aq)Ag6. (2024·江苏扬州一模)下列制取NH3、验证其溶解性、收集并验证氨水挥发性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C D7. (2024·河南信阳第一次质检)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甲乙丙质选项A SO2SO3H2SO4B NH4Cl NH3NOC Na NaOH NaClAl(OHD Al2O3AlCl3)38. 下列装置应用于试验室制NO并回收硝酸铜的试验,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NOB. 用装置乙收集NOC. 用装置丙分别炭粉和硝酸铜溶液D. 用装置丁蒸干硝酸铜溶液制Cu(NO3)2·3H2O9. (2024·北京卷)下述试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肯定是混合气体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肯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10. (2024·湖南、江西第一次联考)向25 mL 12.0 mol·L-1浓硝酸中加入足量的铜,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0.1 mo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不考虑NO2与N2O4的相互转化),则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A. 3.2 gB. 6.4 gC. 12.8 gD. 19.2 g二、非选择题11. (2024·广东汕头模拟)化学爱好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试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第一课时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氮气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3. 理解硝酸的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3. 硝酸的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硝酸的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和粉笔。
2. 投影仪和PPT课件。
3. 实验演示装置和试剂。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氮及其化合物的初步认识。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进行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引出本课主题。
介绍氮气的化学性质(即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引出“为什么在灯泡中充入氮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本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通过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1)首先,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等。
同时,通过化学实验演示氮气的稳定性,即它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这种稳定性使得氮气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制作化肥、灯泡的保护气等。
(2)接下来,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例,介绍它们与水的反应以及在工业上的应用。
同时,让学生思考氮的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后可能生成的物质,并引导他们推导出硝酸的化学式。
(3)在这一部分,首先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硝酸的性质,如强氧化性、挥发性等。
之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硝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化肥、药物、炸药等。
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硝酸不能用于制作照明弹。
高三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
高三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氮及其化合物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等的关系。
5.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考点(一) 氮及其氧化物【点多面广精细研】1.氮气的结构与性质(1)氮元素的存在与氮的固定(2)N2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3)N2的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N2+O2=====放电或高温2NO。
②与氢气反应: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③与镁反应:3Mg+N2=====点燃Mg3N2。
2.氮的氧化物的种类与性质(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2O、NO、NO2、N2O4、N2O3、N2O5等。
其中属于硝酸酸酐的是N2O5。
(2)NO与NO2性质的比较NO NO2氮的价态+2价+4价物理性质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①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④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小题练微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属于氮的固定,是化学变化( )(2)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 )(3)氮元素有负化合价、正化合价和零价,因而常温下,N2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H2反应( )(4)在实验室里,NO和NO2均用排水法收集( )(5)可用NO2与水反应制取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6)通过灼热的镁粉,可除去N2中的少量氧气( )(7)NO2溶于水时,N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8)溴蒸气和NO2都是红棕色气体,不能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和NaOH溶液鉴别,可用AgNO3溶液或蒸馏水或CCl4鉴别( )(9)(2016·全国卷Ⅰ)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10)(2015·全国卷Ⅰ)密闭容器中 2 mol NO与 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答案:(1)√(2)√(3)×(4)×(5)×(6)×(7)×(8)√(9)×(10)×[学霸微提醒](1)氮的氧化物都有毒,其中NO2与N2O4存在下列平衡:2NO2N2O4,因此实验测得NO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第14讲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考纲要求】
1、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以及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A)
2、了解氮的氧化物及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B)
3、了解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 (B)
4、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B)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A考点1 (A)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以及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1)氮气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氮气是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2)氮气的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
②与氢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
③氮元素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称为。
考点2 (B)了解氮的氧化物及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1)氮有+
1、+
2、+
3、+
4、+5等化合价写出所有氮的氧化物的分子
式、、、、、。
其中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NO,理由是 (2)氮的氧化物中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
(3)①NO被氧化。
②NO2与水反应。
考点3 (B)了解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
了解氨水的成分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1)氨气的物理性质。
(2)氨气的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
②碱性: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3)氨水中的微粒有。
(4)氨气的检验。
考点4 (B)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1)铵盐都是含有
离子的化合物,如等。
(2)铵盐都溶于水。
(3)铵盐受热,与碱反应放出,故可用此性质检验氨气和实验室制取氨气。
【练习达标】
C
一、选择题
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目前在我国城市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
A、Cl2 CO2 N2 酸雨
B、NH3 CO2 NO 雾
C、SO2 NO2 CO 烟尘
D、HCl SO2 N2 粉尘
2、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CO
B、NO
C、NO2
D、N
23、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
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
A、NO是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D、NO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4、下面哪个反应不是“雷雨肥田”的基本反应()
A、
B、
C、2NO+O2==2NO2
D、3NO2+H2O==2HNO3+NO
5、气体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乙可在空气中产生白雾,当甲与乙相遇时可能生成()
A、NH4C1
B、NH4HCO3
C、(NH4)2CO3
D、(NH4)2SO
46、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
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
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
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
7、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NH4)2CO3
B、CaCO3
C、 Mg(OH)2
D、FeCl
38、下列各种物质,暴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其质量增加的是()
A、酒精
B、浓硫酸
C、浓氨水
D、碳酸钠晶体
9、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Na+、Ba2+、Cl-、SO42-
B、 Na+、Ba2+、Al3+-、NO3-
C、NH4+、K+、Cl-、NO3-
D、 Na+、K+、NO3-、SiO32-
10、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A、SO2与O2
B、NO2与NO
C、O2与N2
D、NO与O2
11、对下列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部分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氨气与氯化氢相遇冒白烟
B、把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红棕色褪去
C、常温下,铝片投入冷的浓硫酸中,产生大量气体
D、烧得红热的细铁丝伸到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棕黄色的烟
12、为了更简便制取干燥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A、NH4Cl和H2SO4(浓)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B、N2 + H2 → NH3 ,用烧碱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
二、填空题
13、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可发生如图转化:其中:
a是单质;b是气体;c、d是氧化物;e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1)如果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a ;b ;c ;d ;e 。
(2)如果a是一种常见气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a ;b ;c ;
d ;
e 。
14、利用图4-3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
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H2S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写序号);
(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进入。
(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
________。
(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
学习反思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