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一学生语文入学分班考试卷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8d86cc0b4c2e3f56276389.png)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的主语应该是“文化交流活动”,将“开展了”改为“开展的”。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断章取义是曲解话语的一种方法②因为这两种行为都会使话语信息偏离事实,进而造成人际之间的误解和社会纠纷③在不道德的话语理解行为中,曲解与断章取义是最为恶劣的④而断章取义就是孤立地静止理解话语单位,使之偏离话语在原始语境中的意义,以切合话语理解者的需要⑤所谓曲解就是故意歪曲话语的本义,使之朝着话语理解者的利益方面进行A.③④①②⑤B.⑤①④②③C.③②⑤④①D.⑤④①③②【答案】C(③②句总说,其中②为解证句,因此,③在②前;⑤句分说“曲解”;④①分说“断章取义”,其中第④句为转折句,表话题的转换,应紧承在⑤句后。
根据第③句中“曲解与断章取义是最为恶劣的”,这一语序,可推断谈“曲解”的第⑤句应在谈“断章取义”的④①之前。
) 二、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诗――中华文化的灵魂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
早在4000年前的《尚书?尧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
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只十六个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古代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
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
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
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
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
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
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4ed01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d.png)
高一语文分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能力很强。
B. 经过这次讨论,我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C. 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两个小时。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能浪费它。
2.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冲向了敌人。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这个问题像一团乱麻,难以解开。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手法。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这是毋庸置疑的。
C. 珍惜时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D. 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时间吗?4.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最为简洁的是:A.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
B. 他学习优秀,品德高尚。
C. 他学习优秀,并且品德高尚。
D. 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学习优秀。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
C. 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D.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的是:A. 他跑得像一阵风。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光速一样快。
D. 他跑得像闪电一样快。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的是:A.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B. 我们应该深思如何学习。
C. 我们应该学习,这是一个问题。
D. 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的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
B. 他聪明,他勤奋。
C. 聪明且勤奋,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D. 聪明和勤奋,他都具备。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的是:A. 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B. 我们要学习。
C. 学习,学习,我们一定要学习。
D. 学习,我们一定要学习。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的是:A. 他是一位白衣天使。
01 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新高考一)(解析版)
![01 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新高考一)(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6112c90722192e4436f660.png)
2021年秋高一入学分班考试卷(一)(新高考)语文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厅中,四件巨型的玉石璞料静静地陈列其间,显得其貌不扬。
但在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眼中,这几块曾作为三星堆玉器制作原料的石块或许正是解开三星堆文明玉器工艺之谜的钥匙。
“上面发现了几种痕迹,其中一种据称是线切割造成的切割痕。
所谓线切割,即类似于一根线绳双手各执一头,左右横向拉动进行切割。
但是如果用这种方式切割,往往会在石料上产生一种半圆、上凸的曲线。
”刘卫东说,“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多件玉器都出现了呈下凹状的曲线痕迹,这种痕迹是‘线切割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玉石璞料质地坚硬,用线切割的方式很难攻透。
刘卫东认为古人的“片状轮式切割机”应该使用了质地坚硬的物质,线切割作为一种猜测是值得怀疑的。
“不仅如此,在这几块玉石璞料上还发现了多处巴掌大的镜面,其痕迹呈一条一条的弧状平行线。
这些弧线彼此之间相隔就一毫米左右,非常平整,相连紧密。
如此走过的痕迹,向我们揭示了制作这种镜面所使用工具的特点。
”而展出的青铜神树高达3.95米,这么大的器物究竟是如何铸造出来的?“我的解释是,铸造青铜器并非是简单地做一个模子再进行失(脱)蜡浇铸那样简单。
有些还需要锻打,再进行錾刻,此外还有焊的过程,最后,再通过锉和磨进行善后工作。
”刘卫东这样说:“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三星堆如此高大的青铜神树也不可能是一下子制作完成的。
”刘卫东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两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
其实可以解释为两河流域既孕育了中华文明,又统一了中华文明。
刘卫东认为,三星堆青铜器与商周青铜文化时间相仿。
但是公众需要知道的是,青铜是距今三四千年前普遍存在的一种材质的文化产品,使用几乎是全球性的。
世界各地的文明差不多都有青铜器,并非只有中华文明制作。
高一新生分班试题及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de8db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08.png)
高一新生分班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恣意/踯躅箴言/缄默拮据/拮抗B. 蹊跷/斟酌缜密/缜致缄默/缄口C. 剽悍/剽窃缜密/缜致拮据/拮抗D. 恣意/踯躅蹊跷/斟酌箴言/缄默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工作能力较差。
C.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加强管理。
D. 他那锐利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使我感到非常不安。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不拘小节,常常因小失大。
B.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学富五车,真是年轻有为。
C.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其实他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D. 他虽然学识渊博,但总是喜欢卖弄,真是令人不齿。
答案:C二、数学试题及答案1. 若a,b,c是△ABC的三边,且a²+b²+c²=ab+ac+bc,试判断△ABC的形状。
答案:等边三角形2. 已知函数f(x)=x²-2x+1,求f(0)的值。
答案:13. 解方程:3x-2=2x+1。
答案:x=3三、英语试题及答案1. The boy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同义句转换)答案:The boy is not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2. I don't think the movie is interesting.(改为反意疑问句)答案:I don't think the movie is interesting, is it?3. He has already finished his homework.(改为一般疑问句)答案:Has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already?四、物理试题及答案1.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求该物体的质量。
专题06 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三)(全国卷)(解析版)
![专题06 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三)(全国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3fa2f10740be1e640e9a37.png)
2021年秋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三)(全国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
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
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
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
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
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
2021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一(上)分班考试语文含答案
![2021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一(上)分班考试语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a5be887c24028905fc347.png)
2021北京首师大附中高一(上)分班考试2020.8一、综合运用(共50分)1. 根据《劝学》的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练习(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根据文章,完成下面练习管仲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2021龙游中学高中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21龙游中学高中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3fde6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0.png)
2021龙游中学高中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①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这种掂(diān)斤拨两的交易未免落得个吝啬的罪名。
②这场比赛双方实力悬殊,结果毫无悬念,甲方已经是稳操胜券〔juàn〕。
B.①不食嗟(jiē)来之食表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骨气。
②不管到什么地方他都要找时机炫(xuàn)耀一番,惟恐别人无视了他。
C.①必须不被搽在外表上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jí)梁。
②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zhàn)出,争辩道,……D.①连当初最虔(qián)诚的几个人也都产生了疑心。
②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chěng〕戒得还不够快意。
2.以下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沉默赢弱义愤填膺苍海一粟B.孤孀诘责凶神恶煞无可后非C.嘹亮魁梧姗姗来迟烦琐之至D.阴霾矍烁锐不可挡一杯黄土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3分〕A.日本福岛核泄漏给人们带来了不可名状的恐惧。
B.雷锋传人郭明义,坚持20年无偿献血,个人捐款10多万元。
他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C.森林公园里,上下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D.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权威人士对这项新事物的美妙与危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4.以下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杜甫一家也辗转流离,漂泊南方。
B. 八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再到“出舱行走〞的进步。
C.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防止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D.浙江省人民医院试水急诊无押金“先诊疗后结算〞便民措施,半年来共有1000多名病人因此受惠。
5.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
高一开学分班试题及答案
![高一开学分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ff056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1a.png)
高一开学分班试题及答案一、语文(共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箴言缄默渐染缄口不言B. 蹊跷桎梏沏茶锲而不舍C. 蹒跚蹊径蹊跷蹊跷D. 砧板缜密砧木砧板答案:C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群众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因此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停滞不前。
B. 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因此朋友不多,但他和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却能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C. 他虽然有过失,但已表示愿意改正,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更不能揪住不放。
D. 他为人正直,工作勤恳,但因过于严肃而被同事敬而远之。
答案:B(二)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缘溪行:沿着溪水走B. 渔人甚异之:渔人对此感到非常奇怪C. 豁然开朗:形容心胸开阔D.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答案:C4.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文章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理想社会。
C. 文章通过渔人的视角,展现了桃花源的神秘和美丽。
D. 文章最后提到“后遂无问津者”,意味着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
答案:D5. 翻译下列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案: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得,自得其乐。
(三)作文(共30分)请以“我眼中的高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湖北省重点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重点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398e4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8.png)
2021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安得广厦万万间,!②山回路转不见君,。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⑤,受命于危难之间。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⑦,勿施于人。
⑧希望人长久,。
(2)默写龚自珍《己亥杂诗》或杜牧的《泊秦淮》。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每段青春,都是一截不屈不挠的蜡烛,尽管纵情地燃烧,不去顾及,悔恨的潮水是不是已没.( )及脚踝。
这生命啊,曾如一粒豆子圆圆满满,跌跌撞撞,处处刺探世界的音息;这生命曾如一根修竹,碧绿婷婷,而又固执多情,坚守着青春里那个执著的梦;这生命还将继续,如一条蛇,蜿蜒而冷jùn()。
那是成熟的惨忍;这生命还将如一片叶子,终生漂泊.( ),只剩下叶落归根的shē()望。
(1)给加点的字注音,按照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修竹”中“修”的意思是。
“叶落归根”的含义是。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式有:、。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再会吧,你这美丽的小鸟儿!”她说。
“再会吧!在夏天,当所有的树儿都变绿了的时候,当太阳光温暖地照着咱们的时候,你唱出美丽的歌声——我要为这感激你!”于是她把头贴在这鸟儿的胸膛上。
她马上惊恐起来,因为他身体里面恍如有件什么东西在跳动,这就是鸟儿的一颗心。
这鸟儿并无死,他只不过是躺在那儿冻得失去了知觉算了。
此刻他取得了温暖,所以又活了起来。
(1)上面一节文字节选自(填写国家)作家的《拇指姑娘》。
(2)豆瓣网上一名读者这样评价这位伟大童话作家的作品——那样的悲伤,不该属于孩子,你如何看待?请结合其具体作品简要分析。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12分)3月29日中午,安徽电视台记者王剑飞老师为合肥寿春中学带来了一场题为“逆流成河与思维魔方”的文学讲座。
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三)(新高考)-2021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解析版)
![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三)(新高考)-2021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d75e63b9d528ea80c77981.png)
2021年秋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三)(新高考)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如今,诗歌公众号已经成为不少人晚间精神生活的一个私密角落。
“为你读诗”与“读首诗再睡觉”可谓其中的佼佼者。
前者的简介是:“为你读诗,给灵魂片刻自由。
每晚10点,从这里开始我们的诗意生活。
”后者是:“订阅我不一定能除皱,但一定可以防衰老。
每晚10点,为你读首诗。
”②这些诗歌公众号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两大要素:功能的有效性与私人时间的约定。
于是既保证了“意义”这一功利主义的必然追求,又承诺了异化劳动之外的个人自由时间。
此二者显然构成悖论,但是在诗歌公众号中得到了统一。
③在追寻、阐释、实践这种高级意义的过程中,诗歌公众号推崇的“诗意”美学风格逐渐成形。
理想、自我、情感成为诗歌公众号挚爱的主题。
它们选择的诗歌,倾向于凸显浪漫主义风格,将诗意和自然意象密切联系,草木、花朵、星光……这些词汇频繁闪现,编织出一个消费主义时代的田园之梦。
在公众号主播优美的朗诵声线中,虚拟性的诗意空间被建立起来。
诗歌公众号决心要“反抗焦虑”,试图给出一种温柔平滑的夜之抚慰。
人们借助对诗歌商品的消费,将美与生活建立了切实联系,达到自我愉悦。
④有批评者认为诗歌公众号对诗歌发展的多元生态是不利的。
但欲使大树开枝散叶,首先需使其成活;同理,想让诗歌有一个多元发展的生态,首先需打破诗歌圈固化的僵局。
诗歌公众号的流行,也可以视为诗歌不死的一个标志,看上去日益小众化、圈子化的现代诗歌,在新媒体全面介入后,成为了流行之物,被广大受众消遣。
在诗歌公众号培养一批诗歌爱好者之后,他们必将分流分享,成为专业读者甚至创作者,促进多元诗歌生态的形成。
⑤流行之物总带有一定的导向性,诗歌公众号在选择诗歌时,既要保持诗歌的审美品位,又要兼顾大众的阅读期待,同时还要将诗歌包装为文化产品。
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二)(全国卷)-2021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
![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二)(全国卷)-2021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3b9c2d0c22590103029d2c.png)
2021年秋高一入学分班语文考试卷(二)(全国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与中国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历经数千年的考验,鲜活地存在于现代世界的,惟有中国文明。
除了这三个古老的文明,近六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还曾经出现过其他众多的古代文明,如希腊克里特岛文明、美洲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等,这些文明也都被掩埋在历史的黄沙之中。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将人类近六千年历史中出现的众多文明,归纳为26个文明形态,其中21个成熟文明,5个夭折文明。
在这些文明形态中,惟有中华文明始终保有自己的国土领地、始终保持其基本的连续性,而且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过。
对上述众多文明中断与消失的原因,很多学者进行过探讨与总结,最后将原因归结为以下三点:人口数量的激增、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外来民族的入侵等客观因素。
但是,所有这些问题,中国也同样曾多次遭遇过,而且中国所遭遇的情形可能更为严重,比如中国人口的激增为世所公认,至于外族入侵的严重程度更是世所罕见。
五胡乱华、金人灭宋,蒙元帝国的建立、满族入主中原,这些大家也都耳熟能详。
问题在于,为什么中国文明战胜了这些严峻的挑战,甚至将异族入侵者完全同化掉,从而得以延续下来了呢?答案看来必须从文明自身的特质中去寻找。
汤因比的“挑战-应战”模式可以带给我们启发。
汤因比认为,在一系列的挑战—应战过程中,决定文明生命力的,不是外部环境,即文明不是死于外部的、不可驾驭的“刺客”的袭击,而是由于文明自身的性质。
文明的生长取决于文明内部的自省与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将这种文明内部的自省与创造力称为“自决力”。
有一些文明,虽成功应对了某一项外部挑战,并因此形成了复杂的、强力有效的机制,但如果没有自决力或自决力不够,则必然会僵化,并在面临下一个挑战时不可避免地衰落直至死亡。
湖南202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湖南202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d6d0c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70.png)
湖南202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展开全文湖南2021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诗经》中“和”的审美意蕴和观念十分丰富,构成中国古代“和”的审美意识发展演化的重要一环。
《诗经》中直接出现“和”一词地方共 12 处,其内涵较为丰富,几乎涵盖了西周至春秋时期“和”的几种主要涵义。
但其“和”的意义不仅仅从在语词方面有体现,还蕴含在其整体艺术形象中的,表现在其所确立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方式上。
徐复观先生说,中国文化“走的是人与自然过分亲和的方向”。
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最早在《诗经》中得到最集中、最完整的体现。
睹桃花灼灼,即感女之青春和美艳(《桃夭》);观梅花盛开而衰,即悲青春和爱情之流逝(《摽有梅》);见风雨鸡鸣,则有亲人之盼(《风雨》)。
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均成为诗人情感心灵的写照。
《诗经》以鸟兽草木等起兴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感意识已非常成熟,这正是《诗》“和”之审美的重要意蕴所在,对中国古代“和”的审美理想和方式的形成,无疑也有重要意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的人与自然和谐融怡的“物感”审美方式,早在《诗经》中就具备了基本的审美原型。
言《诗经》之“和”,我们还必须看到,《诗经》中这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倾向和关系把握,实与它所表现的人伦亲情和关爱是深刻统一的。
《诗经》多以鸟兽草木起兴,这不仅是一个人与自然的感情,心灵对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伦内涵。
那种本源于周代礼乐文化的对家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关爱,均在《诗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小雅·常棣》是最早歌唱兄弟友爱的诗;《大雅·灵台》则把君臣之乐渲染得无比温馨和谐;而《王风·葛藟》,表达一个孤儿孤苦无依,欲认他人做父母,皆得不到帮助、顾念和关怀,其语沉痛之至,又不忍卒读。
重点高一分班考试考试语文卷附包括
![重点高一分班考试考试语文卷附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3b3107ff4431b90d6d85c71f.png)
2021 年重点高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卷总分值: 120 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座位号得分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 10 分〕1.以下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 、寒噤 (j ìn).B、藩 (p ān) 篱.C、箱箧 (qi è).D、诘 (ji é) 问.殷红绥靖震悚愧怍怒不可遏 ( è).气息奄奄 (y ǎn).日薄 (b áo) 西山.锐不可当 (d ǎnɡ).风雪载途惟妙惟肖步履蹒跚瘦骨嶙峋2 .以下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诚惶诚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陆续出台的房改令意图大相径庭,都是想通过合理控制房价而稳定房地产市场。
....C.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杂乱无章....。
3 .以下句子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老实守信的美德。
B.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
C.进入中学以后,他的成绩始终一直在我们班名列前茅。
D.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
4.以下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②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
③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④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⑤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①③②④⑤ B .⑤④①③② C .③⑤④①② D .③①⑤②④5 .结合语境,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这就是“月尘〞。
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卷语文
![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卷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bcc1f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8.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落英缤纷瓜熟蒂落B. 翻箱倒柜恣意妄为C. 碧波荡漾雕梁画栋D. 潇洒自如窃窃私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不断涌现。
B. 为了确保高考顺利进行,全体考生必须遵守考场纪律,服从考务人员的管理。
C. 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掌声经久不息。
D. 这本书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向大家推荐。
3. 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B. 炎炎夏日,烈日炎炎,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汗水的味道。
C. 沙漠的阳光如同利剑,刺透了厚厚的云层,洒向大地。
D. 她的笑容如同阳光,温暖了周围每一个人。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畏首畏尾B. 举世闻名C. 胸有成竹D. 轻车熟路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位老教授博学多才,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B.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一举夺得了冠军。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值得一看再看。
D. 他的工作态度十分认真,经常加班加点。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演讲精彩纷呈,赢得了阵阵掌声。
C.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D. 他的身体状况不佳,医生建议他多休息。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努力,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
C. 这部电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D. 他的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思维敏捷,善于观察问题。
B. 她的表演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值得一读。
D. 他的工作态度十分消极,经常拖延。
高一分班考试语文测试卷含答卷和答案
![高一分班考试语文测试卷含答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b28f155727a5e9846a612c.png)
高中入学分班测试题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第1卷(选择题,共24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悲怆. chuàng 恫吓.xià拘泥.ní拈.轻怕重niānB.熟稔.rěn 侵蚀.shí骄横.héng 咄.咄逼人duóC.鸟喙.yuán 拾掇.duō狭隘.ài 棱.角分明 léngD.校.正jiào 挑衅.xìn 踽踽.jǔ言简意赅.gāi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按部就班殉情枉法平易进人人才荟萃B.牵强附会越祖代庖谈笑风声戛然而止C.姹紫嫣红声色俱厉妙手偶得无边无垠D.杳无音信抑扬顿锉悲天悯人金壁辉煌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奥巴马”这个名字蕴藏着巨大能量,如今在美国已成为鹤立鸡群....的政治品牌,不断为美国政治史创造新纪录。
B.甘肃等地医院同现肾病婴儿,这些婴儿都曾长期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这使三鹿集团声名狼藉....,目前已进入破产程序。
C.截至11月18日,受金融危机扩散..返乡的四川农民工已达28万余人,各地政府纷纷采取积极就业措施,稳定就业形势。
D.鉴于萨科齐坚持要会见达赖,中国政府决定暂时终止..12月1日召开的第11次中欧峰会,购买150架空客飞机的合同也将延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飞天”这套护身服可比“护身符”管用,在太空中一旦发生真空、低压以及缺氧、低温等恶劣环境,航天服就是宇航员的“救生符”。
B.媒体称姚明为“中国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不但凭着他扎实的技术向世界最好的中锋行列迈进,更以他的阳光形象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偏见。
C.11月6日上午,当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及协商代表团在台北宾馆会见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时,立即成为众人追逐的焦点。
D.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崇拜偶像的风尚,从“为国为民”的崇高奉献,走向“我酷故我在”的标新立异,再到“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的平民姿态。
2021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模拟测试卷(一)(课标版)(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
![2021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模拟测试卷(一)(课标版)(解析版含作文导写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e7d83e360cba1aa911da87.png)
2021年高一新生入学分班模拟测试卷(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②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的“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③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
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高一分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高一分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4489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f.png)
高一分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箴言(zhēn)蹉跎(cuō)缄默(jiān)踌躇(chóu)B. 恣意(zì)踟蹰(chú)徜徉(cháng)蹉跎(cuō)C. 箴言(zhēn)蹉跎(cuō)缄默(jiān)踌躇(chú)D. 恣意(zì)踟蹰(chú)徜徉(tāng)蹉跎(cuō)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这篇文章的写作水平很高,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园里,百花争艳。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C.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D. 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因为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D. 春天的花园里,百花争艳。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D. 春天的花园里,百花争艳。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学习非常努力,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2021高一语文分班语文考试卷
![2021高一语文分班语文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8a38cf9763231126fdb115b.png)
新高一语文摸底卷一、挑选题(每题2分, 共20分)1. 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行伍(háng) 名宿(sù) 恶贯满盈(yíng) 厉兵秣马(mù) B倾轧(zhá) 不啻(chì) 补苴罅漏(xià) 荆钗布裙(chāi)C. 巨擘(bò) 河蚌(bàng) 得不偿失(cháng) 莘莘学子(shēn)D. 解剖(pāo) 羁绊(jī) 火中取栗(lì) 感慨系之(x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依稀膨涨戈壁滩云蒸霞蔚B、涵盖阴霾捉谜藏烘云托月C、贻误甬道交谊舞寥若晨星D、吆喝绪论擦边球名门旺族3.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郭德纲最近可谓“背”到极点, 不仅深陷“圈地”“打人”风波, 连苦心经营的德云社也被迫宣布停业整顿。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郭德纲的事业恐就此一蹶不振之时, 郭德纲团队却展现了其不俗的危机公关功底。
事出仅半个多月, 郭德纲就大有缓过气来之势, 曾一落千丈的公众形象也有了卷土重来的可能。
A.苦心经营B.一蹶不振C.一落千丈D.卷土重来4.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 但流传的说法不一, 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 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纳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
B. 我们说话写文章, 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 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 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 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