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家作者简介 (八年级)
初中语文 古文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名家鉴赏(附作者简介)

《琵琶行》名家鉴赏一、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在今陕西渭南境内)人。
生于河南新郑。
少年时期,避乱江南。
贞元十六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居易上书请急捕贼,以雪国耻,为当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以刑部尚书致仕。
有《白氏长庆集》。
今存白居易诗近3 000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他对当时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是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使诗歌得以突破大历十才子“流连光景”的狭窄范围,扩大了境界,能以社会政治重大问题为内容。
他早年写了许多讽谕诗,其中最有名的如《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等,谴责宦官、藩镇互相勾结,危害人民和国家。
他不顾自身的安全,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他之所以要写这许多讽谕诗是因为身居言官,理应将下情上达,希望朝廷采择施行,能调整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生产,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
在当时,他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不可能否定唐王朝的统治,但是对黑暗面有所揭露,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
他写“新乐府”时间在他的朋友李绅、元稹之后,成就却超过了他们,提倡新乐府运动的影响也远比他们大。
在艺术标准上他又是以通俗平易为世人所称许的,他之所以称得上唐代大诗人之一的原因主要就在这里。
白居易从两个方面继承了前人的传统。
他常以陈子昂、杜甫并提,因为陈子昂诗多兴讽,杜甫即事忧时。
在二人中,他对杜甫学习得更多。
讽谕诗正是从杜甫《新安吏》《石壕吏》等作品变化而出。
另一类,他自己所谓“闲适”诗,受陶渊明、韦应物的影响也不小。
他在诗中也常表示对于陶、韦诗风的企慕。
这两个方面在他全部生活中并行不悖,既有“兼济天下”的志向,又作“独善其身”的打算。
照作者自己的想法,认为“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乃士大夫的“本等”,他在“兼济”时也决不会不要这种“本等”。
(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及作品一、春秋战国时期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4.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5.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6.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7.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二、两汉、三国、晋朝时期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白居易琵琶行名家鉴赏附作者简介

《琵琶行》名家鉴赏一、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在今陕西渭南境内)人。
生于河南新郑。
少年时期,避乱江南。
贞元十六年(800)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居易上书请急捕贼,以雪国耻,为当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
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出任杭州、苏州刺史,又内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等职,以刑部尚书致仕。
有《白氏长庆集》。
今存白居易诗近3 000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他对当时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是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使诗歌得以突破大历十才子“流连光景”的狭窄范围,扩大了境界,能以社会政治重大问题为内容。
他早年写了许多讽谕诗,其中最有名的如《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等,谴责宦官、藩镇互相勾结,危害人民和国家。
他不顾自身的安全,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他之所以要写这许多讽谕诗是因为身居言官,理应将下情上达,希望朝廷采择施行,能调整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生产,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
在当时,他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不可能否定唐王朝的统治,但是对黑暗面有所揭露,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
他写“新乐府”时间在他的朋友李绅、元稹之后,成就却超过了他们,提倡新乐府运动的影响也远比他们大。
在艺术标准上他又是以通俗平易为世人所称许的,他之所以称得上唐代大诗人之一的原因主要就在这里。
白居易从两个方面继承了前人的传统。
他常以陈子昂、杜甫并提,因为陈子昂诗多兴讽,杜甫即事忧时。
在二人中,他对杜甫学习得更多。
讽谕诗正是从杜甫《新安吏》《石壕吏》等作品变化而出。
另一类,他自己所谓“闲适”诗,受陶渊明、韦应物的影响也不小。
他在诗中也常表示对于陶、韦诗风的企慕。
这两个方面在他全部生活中并行不悖,既有“兼济天下”的志向,又作“独善其身”的打算。
照作者自己的想法,认为“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乃士大夫的“本等”,他在“兼济”时也决不会不要这种“本等”。
专题02 《经典常谈》文学常识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新名著《经典常谈》导读及知识梳理

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
歌和
舞,它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这样自然没有贪欲、捣乱、欺诈等事情。
习题精练
学习《经典常谈》后,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以下
为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述,请找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B)
习题精练
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
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 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书论中语《》诗是第春十秋二时》期思论想述家了、从教汉育武家帝孔时子期的至弟宋子代及诗再歌传的弟发子展记历 程录,孔展子现及不其同弟时子期言诗行歌而的编特成点的和语形录式文。集,并不是史书 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 《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 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经典常谈》虽是一本小书,但昭示的却是 “新文化人”自我演进的大道。朱自清凭借其站在思想 史、学术史、文学史与教育史的多重背景的交汇处,为 “新文化人”应当如何回应这一问题成功地“发凡起 例”。
艺术特色
①内容精辟通俗。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 读起来明快利落。朱自清的传统文化研究,不只注意 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 他时时留意《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 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
的观点去解读作品,如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乐”在古代与“礼”并称,二者各自独立,具有教化作用。“乐”包括 歌和
古代名家文言文精选

古代名家文言文精选古代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他们以优雅的文笔、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将介绍几位古代名家以及他们的经典文言文作品。
一、杜甫的《登高》登高处,望远泽州烟火。
海天共长空,览人许多楼台。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梢。
忽然回首,故乡漂泊处,行行雁连矣。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
他以深沉的情感和宏大的思想感染着读者。
《登高》一诗表达了作者高处俯瞰,远眺着泽州烟火、海天云岳的壮丽景象,而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二、苏东坡的《江城子》十里春风不如你,千条万绪不及余。
起来别床闲似吹,要你章台柳絮飞。
苏东坡(1037年-1101年),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文学上精通诗、词、赋等多种体裁。
《江城子》这首乐府长曲表达了作者对江城风光的赞美之情。
苏东坡用细腻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江城的春风、柳絮和飞舞的景象,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感受力和独特的艺术境界。
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和军事家,代表了南宋文化的高峰。
《青玉案·元夕》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元宵节的浪漫和神秘。
作者通过对夜色、烛光、画屏、扇子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昔日佳节和爱情的思念之情。
四、王勃的《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吴钩,户钓璜,邑矶钓渭之鲈;钓西江,禺弋钓南溟之虾。
我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羊公乃捧陈夏屏。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一览表

中国历代着名诗人一览表巍巍中华五千年出现了数不清的风流人物和诗词名家,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下面就跟随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都有哪些着名的诗人吧。
还可以点击相应链接查看其代表作品,希望对您鉴赏古文化有所帮助!一、先秦至隋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
战国时楚国贵族,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而死。
2、荆轲(—前227),战国时卫国人。
卫人称为庆卿,燕人称为荆卿、荆叔。
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不中,被杀。
3、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
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击败。
4、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即汉高祖。
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王朝建立者。
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
5、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
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
【介绍及代表作】6、李延年(—约前90),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
汉音乐家,善歌,又善创新声。
7、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官至丞相,封魏王。
8、刘桢(—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
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
9、徐干(171—218),字伟长,北海(治今山东潍坊西南)人。
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10、曹丕(187—226),即魏文帝。
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220—226年在位。
1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着名诗人。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诗品》称他为“建安之杰”。
12、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
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历史中医名家简介

历史中医名家简介导言:中医学作为中国独特的医学体系,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漫长而丰富的历史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中医名家。
他们通过对病理研究、方药经验积累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探索,为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历史上的中医名家,带您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1. 黄帝黄帝,即神农氏,是我国古代中医学的创始人之一。
传说中,黄帝发现并运用了草木石骨为人类治病,开创了中医学的先河。
他首创了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总结了众多的方剂和经验,形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
2. 扁鹊扁鹊,古代中医学家兼政治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
他是中医学史上第一位将医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的医学家,尤以内科治疗为最。
他创立了脉学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对于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张仲景张仲景,东汉末年人,被尊为中医药学的祖师。
他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这本著作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至今仍然被广泛学习和应用。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系统介绍了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方法和方剂,为中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4. 杨上善杨上善,明代中叶至中晚期医家。
他提出了“津液”和“气血”等重要概念,并建立了以四诊法为核心的中医临床诊断方法。
他的著作《下课类要方》被视为中医学史上的里程碑,为后世中医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5. 吴鞠通吴鞠通,清代著名中医学家,被称为“伤寒五杰”之一。
他融会贯通了古代中医名著,提出了“精微洗涤”和“平补实泻”等治疗原则,对于伤寒杂病论的临床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主要著作《伤寒论方识》是研究伤寒杂病的重要参考书。
6. 曹雪芹曹雪芹,清代作家兼医家,以著作《红楼梦》而闻名于世。
他对中医药学有深刻的了解,书中不仅融入了众多的中医药理论,更将中医治疗方法融入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之中,赋予了作品更深的艺术内涵。
结语:历史中医名家是中医学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贡献和成就为中医学的繁荣和传承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稹合称“元白” ,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
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介甫,晚号半山。
北宋临川(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他一生写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有的风格遒劲有力,精辟精绝,有的风格雄健峭拔,修辞凝练,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对后来宋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名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庄⼦是思想家、哲学家、⽂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21课《庄⼦⼆则》课⽂原⽂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化⽽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鹏之徙于南冥也,⽔击三千⾥,抟扶摇⽽上者九万⾥,去以六⽉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与惠⼦游于濠梁之上 庄⼦与惠⼦游于濠梁之上。
庄⼦⽈:“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鱼,安知鱼之乐?”庄⼦⽈:“⼦⾮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我⾮⼦,固不知⼦矣;⼦固⾮鱼也,⼦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请循其本。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21课《庄⼦⼆则》知识点 ⼀、作者简介 庄⼦(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战国时期哲学家。
他继承并发扬了⽼⼦的思想,和⽼⼦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物。
在政治上,他主张“⽆为⽽治”。
庄⼦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书中。
《庄⼦》中的⽂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作品之中,鲁迅先⽣说:“其⽂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晚周诸⼦之作,莫能先也。
” ⼆、课⽂翻译 北冥有鱼 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化⽽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注释 冥:同“溟”,海。
下⽂的“南冥”指南海。
鲲:⼤鱼名。
鹏:⼤鸟名。
怒:振奋,这⾥指⽤⼒⿎动翅膀。
垂:悬挂。
译⽂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
鲲的巨⼤,不知道有⼏千⾥;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千⾥;当它振翅⽽飞时,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的生平及创作经历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的生平及创作经历介绍一、先秦文学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提倡“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其言行主要记录在《论语》等作品中。
2.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聃,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中,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3.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爱国诗人,楚辞代表人物。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等。
二、汉代文学1.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6年):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的主要作品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等。
三、唐代文学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被誉为“诗仙”,代表作有《将进酒》、《庐山谣》等。
2.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
杜甫的诗歌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被誉为“诗圣”,代表作有《春望》、《三吏》等。
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著称,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四、宋代文学1.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苏轼的诗词文赋均有很高成就,代表作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2.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
辛弃疾的词作具有豪放派风格,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
五、元代文学1.关汉卿(1219年-1301年):字汉卿,号己斋,元代著名戏曲家。
关汉卿的主要作品有杂剧《窦娥冤》、《单刀会》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的作者简介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的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的作者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吴均生平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
天监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萧伟引为记室。
临川王萧宏将他推荐给武帝,很受欣赏。
后又被任为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
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于是私撰《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书焚,并被免职。
不久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卒于普通元年(520年),时年五十二岁。
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可惜已亡佚。
二.文史成就《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
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
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
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
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
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
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
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五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
中国古代文学诗人简介

宋代文学北宋初期文学:柳开(947-1000)字仲涂,大名(今河北大名)人。
《宋史》载:“(开)有胆勇……既就学,喜讨论经义。
五代文格浅弱,慕韩愈、柳宗元为文,因名肩愈,字绍先。
既而改名字,以为能开圣道之涂也。
著书自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
”文学主张:重道轻文、主张文章平易、尊韩柳而倡道统等。
忽视文章艺术性,把文作为明道的工具,反对文体华艳。
其中前两者对宋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李昉(925-996),字明远,饶阳(今属河北)人,仕后汉、后周,后归宋,太宗时拜平章事。
奉敕参撰《太平御苑》《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书。
(白体倡导者)魏野(960-1019),字仲先,祖籍蜀州(今四川崇州),后居陕州东郊(今河南三门峡)。
(晚唐体)魏野若干诗句对仗工稳,饶有意境,深得晚唐贾岛、姚合诗法,因此魏野诗作被后人称为“姚合流亚”(《诗薮外编五》)。
潘阆(?-1009)字梦空,大名(今河北大名)人。
早年有志于功名,被太宗赏识,赐进士及第,后因友人下狱被牵连,逃入中条山。
(晚唐体)《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
诗篇主要内容是吟咏山湖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生活方式及其由之而来的心境。
(晚唐体)《山园小梅》(背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寇准少年入仕,二度官至宰相,一生功业彪炳,后因涉于皇室之争,遭谗被贬逐,以风节著称于时。
前期代表性诗作《春日登楼怀归》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十一岁以文步入仕途。
太宗淳化三年(992)赐进士及第,真宗为翰林学士。
户部郎中,知制诰。
杨亿为人天性颖悟,博闻强记,为人耿直刚介。
(西昆体)刘筠(970-1030)字子仪,大名(今河北大名)人。
,真宗咸平元年(998)赐进士及第,为秘阁校理。
初为杨亿识拔,后与杨亿齐名。
(西昆体钱惟演(977-1034),五代吴越王钱俶之子,真宗授太仆少卿,命直秘阁,知制诰,顶修《册府元龟》,官至枢密使。
中国古代名家作者简介 (八年级)

中国古代名家作者简介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非子:战国末期国人,荀子的弟子,先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
中国名家名篇具体介绍一览我爱古诗词

中国名家名篇具体介绍一览中国名家名篇具体介绍1、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另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采莲赋》:南朝皇帝萧统著。
3、《西洲曲》:南朝乐府中的诗。
4、周瘦鹃:现代作家,翻译家,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文学流派)代表作家。
5、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末年著名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出自他的《挽歌》。
7、《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作者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
8、金圣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
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
其批改《水浒》,成书于崇祯末期,将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杀死情节,以结束全书。
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也表现了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
9、顾炎武:号亭林,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日知录》。
10、汪曾祺: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京派小说”代表。
我国古代文人简介资料

韩愈背景柳宗元早年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刚平定10年。
虽然已有20年的短暂和平,但这时的唐王朝早已走过了它的太平盛世,逐渐衰朽。
唐王朝的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发展,中唐以后的各种社会弊端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等等正在形成。
柳宗元的家庭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的家庭。
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了南方,母亲卢氏带领他住在京西庄园里,卢氏信佛,聪明贤淑,非常有见识,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她教年幼的柳宗元背诵古赋十四首。
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卢氏勤俭持家,训育子女,在早年避乱到南方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供养亲族。
后来柳宗元得罪贬官,母亲以垂暮之年,跟随儿子到南荒,没有丝毫怨言。
她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她身上体现了很多中国古代妇女的美德。
母亲的良好品格,从小熏陶了柳宗元。
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柳镇到江西做官。
在这以后一段时间,柳宗元随父亲宦游,到过南至长沙、北至九江的广大地区。
这段经历使柳宗元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
从这以后,他已经开始参与社交,结纳友朋,并作为一个有才华的少年受到人们的重视[注:刘禹锡《河东先生集序》“子厚始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
”见《柳宗元集》附录]。
不久,他回到了长安。
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
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见闻和感受。
他九岁那年,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爆发了继安史之乱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
诱发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成德镇李宝臣病死,其子李惟岳谋继袭,得到河北其它两镇和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的支持,企图确立藩镇世袭传子制度。
新继位的唐德宗不同意,四镇就联合起兵反抗朝廷。
建中四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但由于夏口是一个军事要冲,这时又成为李希烈叛军与官军激烈争夺的目标。
年仅12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也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
除了母亲外,父亲柳镇的品格、学识和文章对柳宗元更有直接的影响。
【最新】礼记作者简介-实用word文档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礼记作者简介篇一:中国古代名家作者简介 (八年级)中国古代名家作者简介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八上《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

读音停顿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sāo hún
zān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疏通文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身在异乡音讯难得,家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读音停顿
饮酒(其五) 陶渊明
l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疏通文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居住在喧嚣的尘世,却没有来来往往的车马的喧闹。请 问你是怎么做到让生活如此的平静、心灵如此的安宁呢?原 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
写作背景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 发生过重大的战争。从有关《雁门太守 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 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当时是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17岁。
读音停顿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yān zhī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zhòng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 名诗人,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 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 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 中,暮归足成诗篇。一生愁苦多病,仅 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 卒。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 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 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 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人称 “奇才”“鬼才”,被 人称为“诗鬼” ,著有《李长吉歌行》。
中国历史文学家一览

中国历史文学家一览
中国历史文学家是指在中国历史上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而著称的人物。
下面是一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1. 屈原: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诗人,被认为是楚国文化和楚辞的代表人物。
他以其代表性的作品《离骚》而闻名于世。
2. 杜甫:杜甫是中国唐朝时期的杰出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政治动荡的关注,被誉为“诗圣”。
3. 白居易:白居易是中国唐代文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恋爱诗和田园诗为主题,清新自然。
4.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是中国清代中期的文学家,被誉为“词仙”。
他创作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词作,表达了深情和爱情之美。
5. 茅盾:茅盾是20世纪中国的著名作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的命运。
6.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剥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以上列举的文学家,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家,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中国历史文学家的作品无论是在诗歌、散文、小说或其他文学体裁中,都展现了他们对人生、社会和文化的独特见解和表达能力。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性,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时期的思想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的作品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
【课文全译】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
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
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名家作者简介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首。
著名篇目有《关雎》《蒹葭》《氓》《硕鼠》《七月》等。
2.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写成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古传诵。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3.孔子:名丘,字仲尼,世称“圣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私学创办人。
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20篇中。
《论语》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是儒家经典“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主要作品为《孟子》7篇,各篇取开头几字为篇名,该书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为“四书”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其中《兼爱》《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公输》即选自《墨子》。
6.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代表作《逍遥游》。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子的弟子,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著有《韩非子》一书。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等均出自此书。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裁。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即选自《史记》。
9.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之首。
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属乐府歌辞。
开创“建安风骨”新风。
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0.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等。
1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一。
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
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
是“初唐四杰”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12.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13.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唐朝诗人兼画家。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
主要作品为《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
主要诗作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结为《李太白集》。
其诗属浪漫豪放派,是古典浪漫主义艺术的高峰。
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江南逢李龟年》及“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
其诗为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
16.岑参:唐朝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17.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号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主要作品为《马说》《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结为《昌黎先生集》。
18.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主要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秋词》《竹枝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19.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
主要作品有《钱塘湖春行》《观刈麦》《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
他是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通俗诗派的代表,相传其诗老妪可懂。
20.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
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
21.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有《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赤壁》《阿房宫赋》等。
尤擅七律七绝。
22.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夜雨寄北》《乐游原》《锦瑟》《无题》等。
《无题》组诗开创了朦胧诗的先河,其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
23.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
主要作品有《虞美人》《相见欢》等。
24.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等。
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
25.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我国第一部诗话)。
2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元日》《泊船瓜州》《登飞来峰》《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
27.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和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赤壁赋》《石钟山记》等。
其诗文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其书法自创“苏体”。
28.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
主要作品有《如梦令》《武陵春》《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
她是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29.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词人。
主要作品有《书愤》《示儿》《游山西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卜算子·咏梅》等,结为《剑南诗稿》。
他是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万余首)。
30.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
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西江月》《破阵子》《清平乐·村居》等。
其词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
31.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诗人。
主要作品有《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等。
32.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所作杂剧以《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
《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典型悲剧之一。
33.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34.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
《智取生辰纲》即选于此。
35.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杨修之死》即出于此。
36.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主要作品为《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
37.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主要作品《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
《山市》《狼》即出于此。
38.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主要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范进中举》即选于此。
39.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
其代表作《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血泪智慧结晶,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