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的评价, 指标及工具
国际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是什么?
![国际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4a6931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c.png)
国际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是什么?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期刊的影响力也成为了许多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指标。
在国际学术界,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影响因子、H指数、EI检索、SCI检索、SSCI检索、AHCI检索等。
下面将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一、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通常被认为是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影响因子最早由Eugene Garfield于1955年提出,它是指某一种学术期刊在过去两年内所发表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与该期刊所发表论文的总数之比。
使用影响因子评价期刊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客观地反映出某一期刊在同一领域内的重要性、是否被广泛阅读以及是否受到同行的认可。
二、H指数(H index)H指数是由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的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指标。
它是指一个人或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排名前h位的论文总数为h的情况下,其余的论文都被引用了h次以上。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或期刊的H指数为10,就说明他/它所发表的论文至少被引用了10次。
与影响因子相比,H指数更加公正,因为它不仅考虑了被引用次数的多少,还考虑了被引用论文的数量。
三、EI检索EI是Engineering Information的缩写,它是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所编制的工程领域文献数据库。
EI检索是指将一篇论文收入到EI数据库之中,并制成EI收录题录,从而更好地被工程类专业期刊所接受,提高论文的知名度和学术水平。
EI检索还具有国际化的特点,是衡量一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的标准。
四、SCI检索SCI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引文数据库之一。
SCI检索是指将一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从而成为SCI期刊的一部分。
SCI的高影响力,反映在影响因子等方面的表现都是全球各个学术院校所认可的。
五、SSCI检索SSCI是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是SCI数据库中社会科学部分的子集。
数学专业的学术期刊与评价
![数学专业的学术期刊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dc117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4.png)
数学专业的学术期刊与评价学术期刊是学术界传播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学科的繁荣和进展起着关键作用。
在数学专业领域,学术期刊扮演着评价学术成果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数学专业的学术期刊与其评价体系。
一、数学学术期刊的分类数学学术期刊一般可以分为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两大类。
综合性期刊主要涵盖各个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适用于多个专业学者投稿。
而专业性期刊则侧重于某个具体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针对具体研究方向的学者发表文章。
二、数学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1. 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衡量一个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影响因子计算方式为该期刊的引用次数除以最近几年的出版总篇数,代表了该期刊在同领域的学术界中的声望和影响力。
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往往被认为是质量较高的期刊。
2. 国际合作和交流学术期刊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程度也是一种评价指标。
学术界普遍认可,国际交流有助于说明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一些顶级期刊常常有多个国家的学者参与编辑和审稿工作。
3. 编辑团队学术期刊的编辑团队也是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
编辑团队应由领域内知名专家组成,他们的学术造诣和声誉能够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权威性。
4. 严格的审稿制度严格的审稿制度可以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
学术期刊一般会邀请同领域的专家对稿件进行匿名评审,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三、数学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评价数学学术期刊质量的指标是多样的,评价权威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除了上文提到的影响因子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可以参考:1. 引用频次一个期刊收录的文章被学术界广泛引用,可以表明该期刊对学科的贡献和影响力。
学者在撰写文章时,往往会引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引用频次高的期刊更具权威性。
2. 编辑委员会成员的学术声誉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是评判期刊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编辑委员会成员应包括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他们的学术声誉也为期刊的学术质量背书。
3. 最新的研究成果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更新快速,一个好的学术期刊应及时收录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时俱进。
论文中的学术期刊评价与选择
![论文中的学术期刊评价与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d739c66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4.png)
论文中的学术期刊评价与选择学术期刊在学术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研究人员而言,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术期刊是确保论文发表和学术声誉建立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讨论学术期刊的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进行选择。
一、学术期刊评价标准学术期刊评价标准有很多,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标准:1.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是评价学术期刊重要性的一种指标,通常是根据过去两年内该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来计算的。
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通常被认为是研究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但也要根据具体学科领域来考量。
2. 被引频次(Citation Frequency):被引频次是指一篇文章被其他文章引用的次数,通过统计被引频次可以了解一篇文章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被引频次高的期刊可能更受学界关注。
3. 编辑委员会(Editorial Board):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由一些权威的学者和专家组成,他们负责审查和选择发表的文章。
一个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的资质和声誉可以作为评价其学术水平的指标之一。
4. 出版周期(Publication Cycle):出版周期是指学术期刊从收到论文到发表论文所需要的时间周期。
出版周期短的期刊通常更受研究人员的青睐,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研究可以更快地被广泛传播。
二、学术期刊的选择1. 目标读者群体:学术期刊通常会明确其发表范围和目标读者群体,所以在选择学术期刊时需要确保自己的研究内容与期刊的主题和读者需求相匹配。
2. 影响力与声誉:选择在自己领域影响力较大且具有良好声誉的学术期刊可以增加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咨询导师和同行学者来了解学术期刊的声誉和影响力。
3. 评估评价标准:根据自己研究的特点和目标,比较不同学术期刊的评价标准,如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选择对自己研究成果评价较为严谨和重视的学术期刊。
4. 审稿时间和发表周期:审稿时间和发表周期长的学术期刊可能会让你的研究成果被推后,影响你的学术进展。
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
![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445c0dc7bb4cf7ec4afed076.png)
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从21个方面来说明:分别是: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反应速率、期刊他引率、期刊被引半衰期、基金项目论文比例、国际著者论文数、SCI、CSCI、标准规范化、论文平均发表周期、编校质量、装帧印制质量、人才培养、间接经济效益、现代化建设、优秀期刊获奖情况和发行量平均增长率。
具体如下:1.期刊被引频次(cited numbher of journal)可测度期刊自创刊以来的学术影响力,是从信息反馈的角度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
该项指标从历史的角度,用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直接反映了期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定义:自期刊创刊以来全部论文在某一年被引用的总次数(绝对数量指标)。
2.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可测度近年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该项指标用论文平均被引率反映了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定义:期刊前2年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占前2年论文总量的比例(相对数量指标)。
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公式:影响因子=———————————————————该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3.平均引文率(mean citing rate)可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引证文献)水平,考察期刊论文吸收他人学术思想的水平。
平均引文率通常可以反映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定义: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相对数量指标)期刊参考文献总数公式;平均引文率=————————期刊论文总数4.反应速率(Anm3lacy index)可测度期刊论文被利用的速度以及期刊对学科发展过程中新的科学问题的快速反应程度。
定义:期刊前1年发表论文在评价当年的被引次数占前1年论文总量的比例(相对数量指标)。
某刊前西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的被引用次数公式:反应速率=———————————————————该刊前1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5.期刊他引率(nonnon——selfself——cited rate)可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873db7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5.png)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年报》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年报》评价指标体系1.期刊影响⼒综合评价指标——期刊影响⼒指数(CI )统计某个年度内出版的某些源⽂献引证期刊的次数,可以在统计学意义上反映期刊在该统计年度产⽣的影响⼒。
简单⽽常⽤的计量指标有期刊的总被引频次(TC ,⼴延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已发表的所有⽂献)、影响因⼦(IF ,强度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之前两年发表的⽂献)、即年指标(强度量,评价对象为期刊在统计年发表的⽂献)等。
显然,上述指标的评价对象是期刊在不同时期发表的⽂献,且评价⾓度、计量⽅法各不相同,任⼀指标都不能全⾯反映期刊的影响⼒。
期刊评价中⽚⾯强调其中某个指标,都会导致期刊出现⽚⾯发展倾向,甚⾄引发期刊的学术不端⾏为,⼲扰期刊正常发展。
因此,⼈们⼀直在希望找到⼀个综合反映期刊影响⼒的计量指标。
然⽽,过去这⽅⾯的⼯作总是试图将TC 、IF 等指标先验地假设为同⼀线性空间的可加标量,按⼀组⼈为设定的权重参数拟合为⼀个“综合指标”,⽽未注意区分这些指标的内禀属性,得到的期刊排序结果也难以给予合理的解释。
我们在2013年⾸次提出了⼀种综合评价学术期刊影响⼒的⽅法,连续三年应⽤于“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学术期刊”的遴选,基本原理、计算⽅法和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基本认可。
1.1期刊影响⼒指数(CI )的基本定义定义1:期刊影响⼒排序空间在某种可⽐较⼤⼩的期刊范围内(同⼀学科内)将TC 、IF 分别归⼀化处理为tc 、if ,并按其⼤⼩进⾏期刊排序,即可在排序意义上将TC 、IF 映射到⼀个2维空间,称为“期刊影响⼒排序空间”。
定义2:期刊影响⼒等位线在“期刊影响⼒排序空间”内,定义影响⼒最⼤的期刊为(1,1),各刊与之的距离为22B -1)A 1(R )(+-=,期刊影响⼒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即为期刊影响⼒等位线。
显然,等位线就是以(1,1)为圆⼼的圆弧,见图1。
定义3:期刊影响⼒指数(CI )学术期刊影响⼒指数(Academic Journal Clout Index ,简称CI ),是反映⼀组期刊中各刊影响⼒⼤⼩的综合指标,它是将期刊在统计年的总被引频次(TC )和影响因⼦(IF )双指标进⾏组内线性归⼀后向量平权计算所得的数值,⽤于对组内期刊排序。
国内学术评价机制及评价工具 2015-10-30兼容版
![国内学术评价机制及评价工具 2015-10-30兼容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8f052467ec102de2bd89e1.png)
2011 IMPACT FAC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Cites in 2011 to articles published in:2010 =85 2009 =130 Sum: 215 215÷287=0.749
相关性参量 相关关系是指学术研究成果与其他研究成 果的相关关系, 这个参数描述了该项研究成 果对其他研究成果的影响,即描述了这项成果 的影响力。 研究成果的相关性指标主要是通过研究论 文的引文特征表征出来的。
三、学术评价工具
1、社会学科、人文艺术学科
பைடு நூலகம்
2、生物、医学、药学学科 3、理工学科
陈剑
检索注意事项
文献信息全 文献信息准
美国ISI的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
美国科学情报所ISI(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 )是世界上著名的提 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之一,于1958年由E.加菲 尔德(Eugene Garfield)创建,其总部设于美国 费城,并在世界各地设有办事处。 Web of Science通过ISI的Web of Knowledge检索 平台提供服务。 目前,由 Thomson Reuters (汤森路透)集团收 购。
常见问题解答之十
怎么查SCIE数据库中论文他引 次数?
被引频次范围
所有数据库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 SCIE 他引--排除自引
常见问题解答之十一
老师,查一下我的论文的影 响因子。
国内常用学术评价工具
![国内常用学术评价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9dfa02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d.png)
国内常用学术评价工具在国内,学术评价工具可谓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大家知道,研究者们像在大海捞针一样,面对各种评价工具,真的是眼花缭乱。
就像上菜一样,今天给你上的是学术界的“八大菜系”。
别急,慢慢往下看,保证让你开开眼界,哈哈!咱们得说说“影响因子”这个家伙。
它就像学术界的“明星评分”,是评价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就像大牌明星,大家都想往上投搞。
不过呢,这个东西有时候就像炒作出来的偶像,背后可未必真有实在的实力。
你看看那些影响因子高的期刊,有些文章写得让人哭笑不得,内容稀松平常,结果却因为影响因子高,瞬间就火了。
这就是个“名气大于实力”的典型案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接下来就是“hindex”了,这个指标真的是有点复杂,但我尽量简单说吧。
它反映了一个研究者的产出和影响力。
简单来说,就是你有多少篇论文被引用了多少次。
听起来不错对吧?可是,如果一个人只会抄袭,写的论文虽然数量多但质量低,那这个hindex也不见得靠谱。
就像你看见一个人身边围了一堆人,结果你走近一看,都是他的“水军”。
真是虚有其表啊!再来说说“CiteScore”。
这个工具就像学术界的“快递员”,负责统计某个期刊在一年内被引用的次数。
听起来也不错吧?但它有点像海鲜市场,时新时旧的,搞得研究者们有时候难以抉择。
比如,有些小众期刊的CiteScore可能比一些大牌的还高,结果大家都不知道到底该投哪里,搞得头疼不已。
咱们还有“SCImago Journal Rank”(SJR),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结合了影响力和期刊的数量。
就像一份“打分表”,每个期刊都得给出一个分数。
有的期刊分数高得离谱,实际上里面的论文可能内容干巴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还有人为了这分数追逐得不亦乐乎,简直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呢。
有必要提一下“Google Scholar”。
这个工具就像学术界的“万能钥匙”,几乎可以找到你需要的所有论文。
大家用它就像逛淘宝一样,随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想要的东西。
社科学术期刊常用评价指标研究
![社科学术期刊常用评价指标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f9372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7.png)
社科学术期刊常用评价指标研究
社科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是衡量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准。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
以下几种:
1.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由Thomson Reuters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提供,是最常用的科学期刊评价指标之一。
影响因子是指一年内某期刊上的平均被引频次,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估期刊的引用质量。
2. 引用频次(Citation Frequency):衡量一个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被其他文章引用的次数。
通过计算文章的引用频次,可以了解期刊中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学术贡献。
3. h指数(h-index):用来评估一个学者的学术影响力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估期刊
的影响力。
h指数是指一个学者(或期刊)的N篇论文被引用次数大于等于N的次数。
h指数越高,表示学者(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大。
4. 审稿速度(Review Speed):衡量期刊处理和发表稿件的效率的指标。
审稿速度反映了编辑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期刊对稿件的重视程度。
5. 编辑团队(Editorial Team):期刊的编辑团队是影响期刊质量和学术声誉的重要因素。
编委会的成员包括在该领域具有权威地位的学者和专家,他们的学术地位和声誉
会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以上是社科学术期刊常用的评价指标,可以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来评估期刊的质量
和影响力。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评价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2d0ba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8.png)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评价随着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发布的重要平台,逐渐成为评价学术贡献的重要指标。
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评价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评价方法的背景、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一、背景介绍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是指某一期刊发表论文后被引用的频次,被引频次高的期刊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该概念首次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学术界评价期刊重要性的定量指标之一。
二、常用的评价方法1.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是以期刊过去两年的发表论文被引用总数与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来评估期刊影响力的指标。
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通常会受到更多关注,因为它们被认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学术质量。
然而,影响因子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容易受到引用习惯的影响,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很难进行直接比较等。
2. H指数(H-Index)H指数综合考虑了一位学者在某一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持续性。
一个学者的H指数指的是他/她的论文中至少被引用了H次的论文数量。
类似地,期刊的H指数指的是该期刊中的文献至少被引用了H次的文献数量。
H指数适用于评估学者或期刊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但它也无法解决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
3. 文献索引数据库检索通过在学术文献索引数据库中检索期刊的发表论文数量、引用次数和被引用频次等信息,也可以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进行评估。
例如,检索Web of Science、Scopus等数据库,可以获得期刊的引用情况和学术地位等数据,辅助评估期刊的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学科差异性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在发展水平、引用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传统的评价方法很难兼顾各个学科的特点。
因此,在评价学术期刊时应考虑到学科差异性,采用适合不同学科的评价方法。
2. 引用习惯的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容易受到引用习惯的影响,某些研究领域的文章引用次数更高,从而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因子。
学术评析最新学术期刊深度评价
![学术评析最新学术期刊深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c8ef7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6.png)
学术评析最新学术期刊深度评价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发布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对于评价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最新学术期刊进行深度评价,以期为读者提供有关学术期刊选择的参考依据。
一、学术期刊的综合指标评价学术期刊的综合指标评价对于衡量期刊的学术地位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指标包括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论文接受率等。
1.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在特定时间段内被引用的频次,是评价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说明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越大。
2. 被引频次(Citation Frequency)被引频次是衡量期刊内发表的论文被其他学者引用的次数,反映了期刊论文的影响力和学术质量。
论文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该期刊的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和引用。
3. 论文接受率(Acceptance Rate)论文接受率是指期刊接受发表的论文数量与投稿总数的比例。
接受率较低的期刊通常意味着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竞争较激烈,说明期刊对论文的严格审稿和选择要求较高。
二、学术期刊的学科覆盖评价学科覆盖是评价学术期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期刊的学术广度和研究领域的覆盖程度。
一个综合性学术期刊应该具有多学科覆盖的特点,以满足不同学科研究者的需求。
1. 学科门类学术期刊应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健康、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涵盖的学科门类越多,说明期刊具有更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知识视野。
2. 研究领域学术期刊在各个学科门类下应具备较高的研究领域的覆盖度,包括但不限于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实证分析、综述和前沿探索等。
三、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评价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对于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诚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应该具备严格的审稿程序和合理的审稿周期。
1. 审稿程序学术期刊应该设立专业的编辑部和审稿专家团队,实施严格的审稿程序,确保每一篇论文都经过专业评审和严格把关。
高等教育学术期刊评价
![高等教育学术期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7d3a6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0.png)
高等教育学术期刊评价高等教育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广为认可的重要学术传播渠道,对于学术研究的影响力和声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高等教育学术期刊的评价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等教育学术期刊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一、学术期刊与评价的关系学术期刊承担着传播学术知识和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任务。
优秀的学术期刊能够吸引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投稿,并通过严格的评审和编辑流程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而学术期刊的评价则是对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客观评估,并为学者、研究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高等教育学术期刊评价的标准评价一个高等教育学术期刊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维度的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标准:1. 学术影响力学术影响力是评价高等教育学术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可以通过期刊的引用频次、作者的学术声誉以及被引频次等进行评估。
高被引频次和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可以反映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2. 学术质量与创新性学术期刊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术质量和创新性。
这可以通过关注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质量、原创性、新颖性和学术观点的创新性来评估。
学术期刊应该鼓励学者提交高质量、原创性强、创新性突出的论文。
3. 学术审稿和编辑流程学术期刊的审稿和编辑流程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一个优秀的学术期刊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审稿机制,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此外,期刊编辑的专业水平和对学术规范的遵循也是评价的重要参考。
4. 学术团队和学术影响力学术期刊的学术团队和学术影响力也是评价指标之一。
一个强大的学术团队能够确保期刊的学术质量并提供专业的学术支持。
此外,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是评价指标之一,包括期刊的主编和编委的学术声誉等。
三、评价高等教育学术期刊的方法评价高等教育学术期刊的方法可以多样化,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学术指标评价学术指标是评价高等教育学术期刊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影响因子、SCI/SSCI收录情况、论文被引频次等。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引证情况。
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学术期刊评价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fd736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6.png)
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是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的一种体系。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 学术影响力:主要指标包括期刊的引用率、影响因子等,反映了期刊对学术界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力。
2. 学术质量:主要指标包括审稿标准、论文质量要求等,反映了期刊对论文的要求和审核质量。
3. 学术声誉:主要指标包括期刊的知名度、可信度等,反映了期刊在学术界的声誉和信誉。
4. 学术政策:主要指标包括期刊的政策规定、发表政策等,反映了期刊对学术界的政策支持和管理措施。
5. 学术服务:主要指标包括期刊的稿件处理速度、服务质量等,反映了期刊对作者和读者的提供的服务水平。
评价体系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科领域和目标进行细分和扩展,例如在某些学科领域中,还会考虑到专业性、国际性、开放获取等因素。
评价体系可以帮助作者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也可以辅助读者判断期刊的质量和可信度。
国内外科学期刊的评价标准和影响因子解读
![国内外科学期刊的评价标准和影响因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a9007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3.png)
国内外科学期刊的评价标准和影响因子解读科学期刊是科研和学术界评估学术成果和交流学术信息的重要渠道,而科学期刊的评价标准和影响因子则是衡量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科学期刊的评价标准和解读影响因子的意义。
一、国内科学期刊的评价标准国内科学期刊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稿源质量、学术质量、影响力和管理水平等。
1. 稿源质量:科学期刊的稿源质量是评价期刊学术质量的基础。
好的科学期刊要求稿件来源广泛,涵盖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等,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原创性。
2. 学术质量:学术质量是评价学术期刊的核心要素。
学术质量包括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
优秀的学术期刊在评审过程中要严格把关,确保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被发表。
3. 影响力:期刊的影响力是衡量期刊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
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他引次数(即被其他文章引用的次数)来衡量,他引次数多意味着该期刊发表的论文被广泛关注和引用。
4. 管理水平:期刊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期刊的运营和发展。
好的科学期刊应有规范的编辑流程、快速而准确的审稿策略,以及高效的发表流程,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便利和高质量的服务。
二、国际科学期刊的评价标准国际科学期刊的评价标准与国内科学期刊类似,但在影响力和知名度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国际科学期刊常用的评价指标:1.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影响因子是指某一期刊的前两年发表的论文被其他期刊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的发表论文总数。
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该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越大。
2. H指数(H-index):H指数是衡量科学家学术影响力的指标,也可以用于评价期刊的综合影响力。
一个学者的H指数表示该学者至少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H次。
期刊的H指数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构建。
3. SJR指数(SCImago Journal Rank):SJR指数是一种综合指标,可以评价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价值。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872b4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c.png)
学术期刊质量评价
学术期刊的质量评价是指对期刊的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学术诚信等方面进行评估
和打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学术期刊质量评价指标:
1. 学术影响力:通常使用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来评估期刊的学术
影响力。
期刊影响因子是根据该期刊被引次数和被引频率计算得出的指标,可以反映
期刊的引用率和受到关注的程度。
2. 学术评审:评估期刊的学术评审程序和机制,包括审稿人的水平和质量、审稿时间、审稿意见的专业性和准确性等。
3. 发表标准:评估期刊对稿件的发表标准和要求,包括是否有明确的学术主题和范围、是否注重原创性和学术质量等。
4. 学术声誉:通过调查学术界对期刊的认可度、读者群体和发表的作者身份等方面来
评估期刊的学术声誉。
5. 学术诚信:评估期刊的学术诚信,包括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对作者和读者的
保护措施等。
6. 数据库收录情况:期刊是否被国际著名的学术数据库收录,例如SCI、SSCI、EI等,是评估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科领域对期刊质量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在选择期
刊投稿或进行文献检索时,需要结合自己研究领域和目的,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同时,还可以参考同行评议的意见、查阅期刊的目录和引用等信息,以获得更全面的评价。
国内外期刊评价及检索工具简介(1)
![国内外期刊评价及检索工具简介(1)](https://img.taocdn.com/s3/m/cfa77f78a26925c52cc5bf1b.png)
•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目前的数据起始年代 是1998年。通常是两年修订调整一次,最新版 本是2010—2011年,CSSCI来源期刊有学科25 类527种,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有学科25类17 2种。 是国内第一个大型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 在国内学术界有重大影响。
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期刊
五、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国科学
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08版》采用三部分的统计数据源: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是中 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建立的年度收文量较 大的引文数据库,其来源期刊是经过严格筛选的 主流期刊,数据质量较为可靠,具有较好的代表 性。该库年收录的来源期刊为700种左右。
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 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发研 制的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 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被 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 规划重大项目。
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一、中文核心期刊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9个评价指标)
被索量、被摘量、引量、他引 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 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 文比、Web下载量等。
一、中文核心期刊
• • • • • • • • 一共分为七大编73个学科类目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期刊评价报告
![期刊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b95a4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3.png)
期刊评价报告一、摘要本期刊评价报告选择了国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进行评价,并使用相关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在对期刊的影响力、质量及学术实力、审稿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通过评价将深入挖掘期刊现状,为其发展与改进提供参考。
二、评价指标1.影响力期刊的影响力体现在文章的引用次数、读者数量以及影响力等方面。
通过对期刊文章引用次数、文章在线阅读量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期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
2.质量期刊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刊物的内容质量、篇幅、排版效果等方面。
通过对期刊发表的论文质量进行评价,可以深刻揭示期刊所涵盖的学术领域,体现期刊的专业性和学术价值。
3.学术实力期刊的学术实力主要指期刊所涵盖的学术领域和学术水平,也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关键指标。
通过对期刊审稿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学术能力进行评价,可以揭示期刊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水平。
4.审稿水平期刊的审稿水平是衡量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期刊审稿流程、审稿人员及质量的评价,可以揭示期刊在论文质量及学术实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三、评价结果通过以上评价指标,对期刊《科学》进行了全面评估。
评估发现,该期刊在影响力和学术实力方面表现突出,或因其严谨的审稿流程和质量,使得该期刊在学术界影响力与学术实力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
但是,在质量和审稿水平方面还有待提高,如目录的排版效果和审稿流程还有待优化,以满足学者和读者的需求,提高整个期刊的质量和竞争力。
四、结论本次期刊评价报告旨在通过对期刊的综合评价,为期刊的发展和改进提供参考,也为广大学者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期刊选择。
建议《科学》期刊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注重优化期刊质量和审稿流程,以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和学者,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及工具庞景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论文文摘: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了学术期刊评价的重要意义、然后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各类期刊评价指标的概念、适用范围以及计算公式,最后介绍了常用期刊评价工具的编辑类型、数据特征和应用方法。
关键词:学术期刊,期刊评价,评价工具1.学术期刊评价意义学术期刊登载大量的科学论文及其参考文献,而且时限短,内容新,可以全面反映科学发展与文献交流的现状与趋势,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科学交流的主要工具。
据统计,学术期刊大约提供科学家和专家们所需全部科学情报的70%以上,被人们誉为“整个科学史上最成功的无处不在的科学情报载体”,是科学家之间的一种正式的、公开的和有秩序的交流媒介。
所以研究科学期刊的使用情况和相关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成为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常对学术期刊在科学活动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质量的优劣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并指出改进和完善的方向和途径。
可以使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科学方便地评价期刊,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为学术期刊和科研人员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提供公正、合理、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同时,也为决策管理部门科学地评价我国科学活动的宏观水平、微观绩效,以及科学交流传播机制积累基础数据。
SCI就是通过对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利用引文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统计评价指标,对科技期刊进行综合和客观的评价,并由此促进“期刊引用报告”(JCR)的出版。
2.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
(1)期刊载文量:指给定时间内,期刊发表的全部论文数量,这是描述期刊生产论文能力的基本指标。
根据统计需要,可以是期刊刊载的全部论文量,也可以是特定学科或专业的论文量。
(2)期刊引用量:指给定时间内,期刊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数量,这是描述期刊吸收外部文献能力的基本指标。
根据统计需要,也可以分别统计期刊引用多学科,多语种的参考文献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反映该期刊综合吸收文献信息的能力。
(3)平均引用率:指给定时间内,期刊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除以相应期刊的载文量的商,表示期刊每篇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平均水平,以修正由于载文量大小不同带来的偏差。
平均引用率可以反映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和科学交流的程度,不但可以评价期刊,也可以评价著者,学科,国家、地区、机构等等。
(4)总被引频次:指期刊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该指标可以显示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从用户使用的角度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
为了避免期刊登载论文数量不同引起的偏差,有时需要引进相对数量指标,以统一评价标准。
(5)平均被引率:指给定时间内,期刊所载论文被引用的数量除以该刊相应载文量的商,表示期刊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水平。
在该定义中,时间间隔的选择没有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论文的被引量将逐渐下降。
(6)影响因子:这是美国文献计量学家加菲尔德1972年提出的一个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是一个相对指标,可以调整和修正大刊,老刊凭借发表论文绝对数量在期刊引用率上所占的优势,同时选择期刊被引数量达到最高峰时计算其平均引文率,更能反映期刊被使用的真实客观情况。
一般认为,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表明该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较大,并由此判断其学术质量较高。
(7)即年指标:这是美国文献计量学家加菲尔德1972年提出的另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
具体算法为:(8)期刊自引率:指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刊本身引用的次数所占的比例。
具体算法为:(9)期刊他引率:指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 例。
具体算法为: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影响因子=数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总被引用次数该期刊当年发表论文的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被本刊引用的次数自引率=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被其他刊引用的次数他引率=可以看出,上述两个定义的分子在数值上一样的,尽管意义不同,但分母却相差较大,因此是从两个角度描述了期刊的自引状况,本刊自己的引用情况和被其它刊(包括自己)引用的情况。
(10)普赖斯指数:这是美国科学学家普赖斯提出的一个测度期刊老化程度的数量指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1)引用半衰期:指该期刊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时间间隔内发表的。
现举例说明其计算方法(以1996年《Science 》为例):(12)被引半衰期: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时间间隔内发表的。
现举例说明其计算方法(以1996年《Science 》为例):注意,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都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指标。
引用半衰期通常不能针对个别论文或某一组论文,而是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论文总和而言。
被引半衰期可以用来评价某一特定期刊或论文。
(13)平均作者数:指期刊每一篇论文平均拥有的作者数,这是衡量该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14)地区分布数:指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按全国30个省市计。
这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一个指标。
)(1.4)%48.4859.56()%48.4850%504年(的年数)(累积百分比接近引用半衰期=--+=)(6.5)%7.4466.52()%7.4450%505年(的年数)(累积百分比接近被引用半衰期=--+=被引文献总量年的被引文献量出版年限不超过普赖斯指数5=(15)机构数:指期刊论文的作者所涉及的机构数。
这是衡量期刊科学生产能力的另一个指标。
(16)国际论文比:指期刊中,海外作者发表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
这是衡量期刊国际交流程度的一个指标。
(17)基金论文比:指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
这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
以上所举是开展期刊综合评价中经常使用的一些统计评价指标,通过对它们的统计分析,综合应用就可以完成对期刊进行各类评价的目的,达到对期刊的功能、性质心中有数,科学管理。
3.期刊评价工具及其应用(1)《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继编辑出版SCI之后,又出版的另一种新型期刊评价分析工具。
从1975年开始,JCR 成为SCI索引中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以后逐渐单独成册,按年度出版,并有光盘版和网络版。
JCR是专门对期刊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分析,并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编辑而成。
利用JCR所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了解期刊引用和被引用的情况,引用频率,引用网络,以及自引的情况;同时,JCR可以方便地定量评价期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正确地评估某种期刊在科学交流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确定核心期刊群等。
因此,JCR是开展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研究,以及科研系统管理的有力武器和应用工具。
目前,JCR已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6600多种期刊参考文献的引用数据。
书本式的JCR由五大部分组成:期刊排队部,来源期刊数据表,期刊半衰期表,引用期刊表和被引期刊表等。
光盘版和网络版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等重要指标,并可按任一指标进行排序。
(2)《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是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为基础,选择数学、信息与系统科学、物理、力学、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电子与通讯、计算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学科的1500余种中国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期刊作为来源期刊。
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统计分析,编制而成。
《报告》采用多种形式的排序格式,包括:按刊名字顺排列、按期刊评价指标排序、按大学学报类别排序、按来源期刊总排序等,构成一个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各个角度对期刊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评价。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对期刊的学术水平、学科地位、编辑状况、交流范围,以及读者满意程度有一个客观、概括的了解,帮助读者综合全面地评价分析期刊,迅速有效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期刊统计信息。
(3)中国期刊网是国内最大的期刊及各类文献查询网,是中国知识信息工程(CNKI)数字图书馆为各行各业提供在线资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网络平台,拥有国内外长期机构用户2000多家,上网读者上千万。
中国期刊网囊括了“CNKI数字图书馆”的一系列知识资源产品,包括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源数据库和“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中国企业知识仓库”、“中国中小学多媒体数字图书馆”等行业知识数据库。
完整、标准、权威的知识资源产品使中国期刊网成为国内同类网站中的第一品牌。
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入编期刊6000多种、累计文献800多万篇,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分九大专辑,126个专题文献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每日动态更新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询资料,进行知识学习,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广大在校师生等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期刊网还包括了中国期刊网阵、中国研究生网阵、中国社会团体网阵、中国文献评价网、中国名师教育网、中国企业创新知识网等网络资源,形成了专业门户网站联盟优势。
参考文献[1]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 科技统计使用手册.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 2008[2] 王丹红:论文是科学家对社会回报的一种形式. 科学时报,2004-7-14[3] 布劳温等:科学计量学指标—32国自然科学文献与引文影响的比较分析. 赵红州,蒋国华译,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9[4] 庞景安: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5] 庞景安:科技论文统计的应用发展及相关问题讨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23(6)[6]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年度报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005作者简介庞景安、男、1950年9月14日出生。
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现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论方法委员会和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论方法委员会委员。
通讯地址:北京复兴路15号,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邮编:100038,电话:58882110,E-mai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