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四季风光

合集下载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季风光5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季风光5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季风光5篇第一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季风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四季风光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扩大阅读面,注意积累知识,进而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活动重点:教育学生做个保护大自然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收集有关四季的词汇、古诗及相关常识,分类摘抄描写四季景色的精彩片断。

2、准备活动用具:课件、画纸、彩笔、“笑脸”、奖品。

活动方法:合作交流法小组比赛活动过程:课前准备活动:听音乐自由唱《春天在哪里》。

一、赏四季1、欣赏画面伴随音乐出示一年四季的相关画面,学生欣赏画面。

2、学生谈感受3、教师小结二、赏四季1、小组交流(交流有关描写四季的词语、句子、古诗等)2、知识竞赛⑴必答题:①各小组开火车每人说出一个描写四季的词语;②各小组推选出四个代表分别说出描写“春夏秋冬”的句子;③各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背两首自己喜欢的描写四季的古诗;⑵教师小结⑶抢答题(猜谜语、说词语、判断对错、猜题目、用词说话、猜季节等)举例如下:猜谜语:头上青丝如针刺,皮肤厚裂像龟甲,越是寒冷越昂扬,一年四季精神好。

(打一植物)说词语:请说出5个描写春季的词语。

判断对错:遍野铺金、五谷丰登、落叶纷纷、满园春色都是描写秋季的词语。

猜季节:那新生的绿草,笑眯眯地瘫软在地上享受阳光,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种种野花,远远望去,好像一张美丽的地毯。

请问:这段话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用词说话:请用“果实累累、桃花、荷花、雪花”这四个词说一句或几句话。

猜题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谁写的?⑷教师小结⑸学生交流搜集资料的途径三、画四季1、学生各自画出自己喜爱的季节的景物;2、交流展示作品、渗透环保教育;3、评出优胜小组;4、总结延伸:总结并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为写作做准备,布置学生课外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季节。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四季风景.doc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四季风景.doc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四季风景小学语文综合练习计划——四季风光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不同季节风景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扩大阅读范围,获得启迪,有效提高写景的能力和水平。

活动准备:1.课后安排学生大量阅读,收集词汇、古诗词和有关四季的常识,并对描述四季风景的精彩片段进行分类和提取。

2、准备活动设备:记分板、秒表、空白幻灯片、铅纸。

活动流程:首先,激动人心的条目:迷人的春天令人鼓舞。

夏天的天空很明亮。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大地分娩的时候。

冬天,地球似乎处于深度睡眠状态。

冬天去春天,夏天去秋来。

大自然神奇地改变了太阳、月亮、星星、云、雨、雷、温度、湿度、颜色和光。

今天的活动课,让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欣赏四季的风景。

第二,团队许可,介绍活动的规则三、活动(1):词汇积累1.每个队应该选出一名代表,并写三个词来表示季节。

他们被要求遵循季节中温度变化的顺序。

(为每一对写一个空格)。

2.人们根据每个季节气温的变化给它们取不同的名字。

此外,还有许多词代表季节。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掌握季节的主要特征来描述它们。

谁能在一分钟内写出五个这样的单词?注意:这五个单词不能包含“春、夏、秋、冬”四个单词,同一个小组的学生可以给出提示。

(设置完成5次2格增量和3次1格增量的时间)3.似乎这些学生通常更注重积累单词。

其他学生呢?接下来,让我们进行一场火车比赛。

我们每个人都会说一句代表季节特征的话。

我们不能重复。

让我们看看哪一列火车跑得又快又稳。

(根据速度,分别向上4格、3格、2格、1格)4.仍然有许多词描述季节。

学生在日常阅读中应该认真,及时分类和提取单词,为他们的“语言仓库”增加财富。

活动2:欣赏片段1.一年四季,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解释原因。

2.古代诗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写四季风景的诗歌。

谁将背诵它们?(后一个备份一个)3.现代文人如何描述四季的景色?同学们,请把你们通常摘录的精彩片段读给大家听,让我们来评判今天的"摘星"。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四季风光(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四季风光(word文档良心出品)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四季风光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多看书,扩大阅读面,从中受到启迪,进而有效地提高写景的能力和水平。

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收集有关四季的词汇、古诗及相关常识,分类摘抄描写四季景色的精彩片断。

2、准备活动用具:记分牌、秒表、空白投影片、铅画纸。

活动过程:一、激趣入境: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夏日的晴空是灿烂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大地生育的时节;而冬天,大地仿佛处于沉眠状态。

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地变幻着日月星辰,风云雨雷,变幻着温度、湿度、色彩、光线……今天的活动课,让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领略四季风光。

二、授队牌,介绍活动规则三、活动①:积累词汇1、各队选一名代表,写出3个表示季节的词,要求按照季节内气温变化的顺序。

(写对升一格)。

2、人们根据每一季节气温的变化分别赋与它们不同的名称,除此之外,代表季节的词还有很多,比如说,抓住季节的主要特征来描绘。

谁能在1分钟内写出5个这样的词。

注意:这五个词语中不能带有“春夏秋冬”这4个字,同队同学可提示。

(规定时间完成5个上升2格,完成3个上升1格)3、看来,这几位同学平时比较注意积累词语,其他同学呢?下面,我们来进行开火车比赛,每人说一个代表季节特征的词,不能重复,看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根据速度分别上升4格、3格、2格、1格)4、描写季节的词语还有很多,同学们在日常阅读中,要做有心人,及时地把词语分类并摘抄下来,为自己的“语言仓库”增加财富。

四、活动②:赏析片断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请说说理由。

2、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绘四季风光的诗句,谁背背看。

(背一首上升一格)3、现代的文人墨客又是如何描写四季景色的呢?同学们,请把你们平时摘抄的精彩片断读给大家听一听,我们来评选今天的“摘抄之星”。

四季之美教学实践报告(3篇)

四季之美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四季之美是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四季之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本人在本学期开展了“四季之美”的教学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教学实践的报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季的更替规律,认识四季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欣赏自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通过四季之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我首先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四季的气候特点、动植物变化等知识。

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2. 实施阶段(1)春季教学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我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了解春季的特点。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

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春天的诗词,如《春晓》、《咏柳》等,感受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夏季教学夏季是炎热的季节,我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感受夏季的炎热。

通过观察蝉鸣、荷花等夏季特有的景象,让学生了解夏季的特点。

同时,学习夏季的诗词,如《夏日绝句》、《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感受诗人对夏季的描绘。

(3)秋季教学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我带领学生走进果园,观察果实累累的景象。

通过讲解秋天的气候特点、农作物收获等知识,让学生了解秋季。

同时,学习秋季的诗词,如《山行》、《夜雨寄北》等,感受诗人对秋季的喜爱。

(4)冬季教学冬季是寒冷的季节,我组织学生进行室内活动,了解冬季的特点。

通过讲解冬季的气候、动植物变化等知识,让学生了解冬季。

同时,学习冬季的诗词,如《江雪》、《梅花》等,感受诗人对冬季的描绘。

3. 总结阶段在总结阶段,我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四季之美”的主题班会。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四季观察到的美景,讲述自己对四季的理解。

同时,进行一次“四季之美”的手抄报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4 四季风光-通用版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4 四季风光-通用版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4 四季风光-通用版教学目标1.了解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对应的自然景观。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3.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准备1.整理好出游所需物品:雨具、太阳帽、容易穿脱的衣服和鞋子、午餐和饮水等。

2.确定目的地并收集相关信息:景区介绍、路线图、交通工具、入园门票等。

第二步:出游前的讲解1.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四季的气候特征和自然景观变化规律。

2.提醒学生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不随意破坏爱护公共设施。

第三步:户外观察和体验1.由老师或指定学生领路,全班集体前往目的地。

2.到达目的地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体验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方向,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独立观察和探索。

可以进行以下活动:–观察天空和云彩的变化。

–感受季节气温的变化。

–观察自然景观的变化:树木的叶子、花开花落、水面的波动等。

–体验四季带来的不同感受:冬天的雪景、春天的花海、夏天的阳光沙滩、秋天的金色田野等。

第四步:总结和交流1.全班集体回到出发点。

2.学生就观察和体验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感受、发现、问题等展开讨论和交流。

老师可以根据需要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3.学生总结自己的体验感受,用一段小短文或图画将体验过程和感想表达出来。

老师可以逐一点评、鼓励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教学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参与,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深入理解四季气候和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对自己身边的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四季美景教学方案

四季美景教学方案

四季美景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方案,学生将能够:- 了解四季美景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研究描述四季美景的词汇和句子;-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不同季节的美景;- 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方案将包括以下内容:1. 四季美景的介绍和分类2. 各季节的典型美景介绍3. 描述美景的词汇和句子研究4. 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不同季节的美景,激发他们对四季美景的兴趣。

步骤二:介绍四季美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介绍四季美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各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步骤三:研究描述美景的词汇和句子通过示范和练,教授描述美景的常用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提高描述美景的能力。

步骤四:典型美景介绍分季节介绍各个季节的典型美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季节的特色景观,并进行口语练和小组讨论。

步骤五: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练,巩固学生对四季美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口头描述美景的能力展示- 书面描述美景的作文- 四季美景相关问题的问答五、教学资源-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练册和作文纸- 听力材料和练题六、教学延伸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了解身边的美景,并组织相关的户外活动,加深学生对四季美景的感知和体验。

七、教学反思本教学方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全面培养学生对四季美景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教学,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迷人的四季 (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 -全国通用

迷人的四季 (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 -全国通用

迷人的四季(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 -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换特点,感受四季之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创造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季的变换特点及成因2. 四季之美3. 四季与人类生活、文化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换特点,感受四季之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分析、创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四季图片、四季诗句等。

2. 学具:彩笔、画纸、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季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四季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四季的变换特点及成因,让学生了解四季与人类生活、文化的关系。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创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四季之美。

4.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绘画作品等,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四季的变换特点及成因2. 四季之美3. 四季与人类生活、文化的关系4. 观察记录、绘画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篇以四季为主题的作文,要求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

2. 画一幅描绘四季之美的图画,要求色彩丰富,形象生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析、创造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意识。

4. 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四季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四季之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年级语文《四季》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年级语文《四季》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年级语文<四季>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四季的轮回在窗外悄然上演。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体验生活的美好。

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锻炼写作能力。

二、活动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安排一次主题活动。

三、活动内容1.第一周:寻找春天的足迹活动内容:(1)观察春天的植物:让学生在校园或家中寻找春天的植物,如樱花、桃花、迎春花等,并记录下来。

(2)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讲述自己经历的春天故事,如放风筝、踏青等。

2.第二周:感受夏天的热情活动内容:(1)夏天的色彩:让学生用绘画或摄影的方式,记录下夏天的色彩,如蓝天、白云、绿草等。

(2)夏天的味道:让学生描述夏天的味道,如西瓜、冰淇淋、烧烤等。

3.第三周:体验秋天的丰收活动内容:(1)秋天的果实: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果实,如苹果、葡萄、柿子等,并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2)秋天的诗篇:让学生创作关于秋天的诗歌或散文。

4.第四周:品味冬天的韵味活动内容:(1)冬天的美景:让学生描绘冬天的景色,如雪花、冰挂、雾凇等。

(2)冬天的故事:让学生讲述自己经历的冬天故事,如滑雪、堆雪人等。

四、活动形式1.班级分享:每周五下午,安排时间让学生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家庭作业: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完成关于四季的亲子作业。

3.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内的四季主题活动,如春天植树、夏天夏令营、秋天运动会、冬天冰雪节等。

五、活动评价1.学生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作品质量、分享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2.家长评价: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四季轮回,时光荏苒。

让我们携手孩子们,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生活的美好。

在这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让我们共同成长,收获满满。

注意事项:1.学生安全:在户外活动时,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比如在寻找春天的足迹时,要提醒他们不要采摘不认识的植物,避免过敏或中毒。

《四季的风景》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四季的风景》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四季的风景》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及四季风景的不同之处。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手段表现四季风景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四季变化的基本特点。

2.四季风景的典型特征。

3.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学会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手段表现四季风景。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将四季风景表现得生动、有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四季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四季变化的特点。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季风景的喜好和感受。

2.知识讲解(1)讲解四季变化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典型特征。

(2)展示四季风景的绘画作品,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

3.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季节,讨论该季节风景的典型特征及表现手法。

(2)每组根据讨论结果,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手段表现所选季节的风景。

(3)作品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要介绍。

(1)教师对各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反思1.优点(1)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

(2)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不足(1)在讲解四季变化特点时,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需要更多实例进行说明。

(2)实践活动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

(3)评价环节,教师评价可能过于主观,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3.改进措施(1)在讲解四季变化特点时,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增加实践活动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展示自己的创意。

(3)评价环节,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在讲解四季变化的特点时,通过互动问答,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经历的四季变化,以加深理解。

综合实践课四季教学设计(2篇)

综合实践课四季教学设计(2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综合实践课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季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一年四季中,通过观察、体验、实践等方式,感受自然的变化,了解季节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以下是一份四季教学设计,涵盖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四季的特点、气候变化及自然现象。

- 掌握与季节相关的自然知识、文化习俗。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设计(一)春季教学设计1. 主题:春天的生机与希望2. 教学内容:- 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如花开、草长、气温回升等。

- 了解春天的农事活动,如播种、施肥等。

- 学习春天的文化习俗,如植树节、清明节等。

3. 教学方法:-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去公园、郊外等地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

- 主题活动:开展植树节、清明节等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

-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春天的特点、农事活动和文化习俗。

4.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正确描述春天的自然现象。

- 学生能够了解春天的农事活动和文化习俗。

-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题活动,表现出团队合作精神。

(二)夏季教学设计1. 主题:夏天的热情与活力2. 教学内容:- 观察夏天的自然现象,如高温、雷雨、台风等。

- 了解夏天的避暑方法、防暑知识。

- 学习夏天的文化习俗,如端午节、夏至等。

3. 教学方法:-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去海边、山林等地体验夏天的自然现象。

-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讲解避暑方法、防暑知识。

- 小组合作:分组设计夏天的避暑方案,如制作遮阳伞、清凉饮品等。

4.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正确描述夏天的自然现象。

- 学生能够掌握避暑方法和防暑知识。

-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表现出创新能力。

四季变化综合实践类(2篇)

四季变化综合实践类(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四季更替是自然界中最为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它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我校特举办了一场以“四季变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季变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4.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三、活动内容1. 观察四季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校园内植物、动物、气象等方面的变化,了解四季的更替过程。

2. 撰写观察日记: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到的四季变化,提高写作能力。

3. 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农作物生长情况等。

4. 研究性学习:学生查阅资料,探讨四季变化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5. 举办成果展示: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PPT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活动过程1. 观察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引导学生观察四季变化,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迁徙、气象的变化等。

2. 写作阶段: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四季变化,撰写观察日记,锻炼写作能力。

3. 实践阶段: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农作物生长情况等。

每组选择一个课题,如“四季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四季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

4. 研究阶段:学生查阅资料,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四季变化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5. 展示阶段: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PPT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各小组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收获。

五、活动成果1. 学生对四季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四季更替对生活、生产的重要性;2. 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提高;3. 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增强;4. 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得到提高。

北师版综合实践活动小学六年级上册第7课四季体验教案

北师版综合实践活动小学六年级上册第7课四季体验教案

北师版综合实践活动小学六年级上册第7
课四季体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研究了四季的变化和特点,以及如何观察和描绘四季的景象。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四季的兴趣,引导他们回忆并讨论四季的变化和体验。

2. 研究四季的特点
让学生观察四季的特点,如春天的花开草长,夏天的炎热和绿树成荫,秋天的落叶纷飞,冬天的寒冷和白雪皑皑,并通过图片、诗歌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四季特点的认识。

3. 描绘四季的景象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描绘方法,选择一个季节,用语言描绘该季节的景象。

引导学生注意描绘季节特色的细节,如春天的花朵、鸟儿和温暖的阳光,夏天的蝉鸣、湖水和清凉的夜晚等。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展示自己对四季景象的理解。

4. 小结
复所学内容,确保学生对四季的变化和特点有深入的理解。

5. 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亲自感受和体验不同季节的特点,如观察春天的花朵、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雪球。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绘作品,评价他们对四季的变化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并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深入感受和体验四季的美好。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对四季的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入。

综合实践优质课关于季节(2篇)

综合实践优质课关于季节(2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物候、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2)学生能够学会欣赏四季的美丽,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

(2)了解不同季节的气候、物候、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四季之美。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四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代表的季节。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季的了解和感受。

(二)探究季节之美(1)教师展示春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色。

(2)学生小组讨论:春天的气候、物候、民俗等特点。

(3)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2. 夏季(1)教师展示夏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夏天的景色。

(2)学生小组讨论:夏天的气候、物候、民俗等特点。

(3)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3. 秋季(1)教师展示秋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

(2)学生小组讨论:秋天的气候、物候、民俗等特点。

(3)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4. 冬季(1)教师展示冬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冬天的景色。

(2)学生小组讨论:冬天的气候、物候、民俗等特点。

(3)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三)实践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现四季之美。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四季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季的理解和感受。

一年级语文《四季》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年级语文《四季》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年级语文《四季》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教案上,关于《四季》的实践活动方案在我脑海中逐渐成形。

四季的变换,是大自然的韵律,是孩子们成长的见证。

那么,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四季之美,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呢?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孩子们了解四季的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结合《四季》课文,提高孩子们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3.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活动内容1.观察四季变化(1)春天: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记录春天的足迹。

(2)夏天:参观公园,观察夏天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夏天的特点。

(3)秋天:组织秋游,感受丰收的喜悦,观察秋天的变化。

(4)冬天:在雪地里玩耍,观察冬天的景色,体验冬天的快乐。

2.读写结合(1)朗读《四季》课文,让孩子们感受文字的美。

(2)分组讨论,让孩子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四季变化。

(3)写作练习:以《我眼中的四季》为主题,让孩子们用文字描绘四季之美。

3.创意活动(1)制作四季手抄报:让孩子们动手制作关于四季的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创意。

(2)四季故事会:让孩子们讲述自己与四季相关的故事,激发想象力。

(3)四季诗歌朗诵:组织诗歌朗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诗歌的魅力。

三、活动步骤1.准备阶段(1)提前布置观察任务,让孩子们在活动前做好观察准备。

(2)准备好相关资料,如《四季》课文、手抄报材料等。

(3)通知家长,确保活动当天孩子们能按时参加。

2.实施阶段(1)组织观察活动,让孩子们在实地观察中感受四季变化。

(2)分组讨论,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3)写作练习,让孩子们将观察成果转化为文字。

(4)开展创意活动,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展示自己的才华。

(1)组织成果展示,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手抄报、故事和诗歌。

(2)评选优秀作品,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注意事项1.注重安全,确保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2.关注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

寻找四季综合实践活动(2篇)

寻找四季综合实践活动(2篇)

第1篇导语:四季更替,万物生长。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们学校特组织了一次以“寻找四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感受四季之美,体验生活之趣。

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学生沉迷于电子产品,缺乏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为了让学生们从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抽身,感受四季的变化,我们学校决定开展“寻找四季”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大自然,了解季节的特点,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四季的气候特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

4. 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内容1. 春季:踏青赏花(1)地点:公园、郊外(2)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前往公园、郊外,观察春天的景色,欣赏各种花卉,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开展户外拓展活动。

2. 夏季:避暑消夏(1)地点:海边、山区(2)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前往海边、山区,体验夏日的清凉,开展游泳、爬山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秋季:秋收起义(1)地点:农田、果园(2)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前往农田、果园,了解秋收的喜悦,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开展采摘、收割等活动。

4. 冬季:雪中寻趣(1)地点:滑雪场、雪乡(2)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前往滑雪场、雪乡,体验雪的乐趣,开展滑雪、打雪仗等活动,感受冬季的魅力。

四、活动安排1. 活动前:各班级进行宣传,组织报名,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加。

2. 活动中:各班级分组,明确任务,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后:各班级收集活动照片、视频等资料,进行总结和分享。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 活动效果:根据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在观察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方面的提升。

四季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2篇)

四季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四季,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和基本的时间划分方式。

在我国,四季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丰富素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季的特点,感受四季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开展了以“四季”为主题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掌握四季的顺序和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春季活动:踏青赏花(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观,如花开、柳绿等,了解春天的特点。

(2)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踏青,拍摄照片或绘画,记录春天的美景。

(3)各小组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春天的故事。

2. 夏季活动:夏日炎炎(1)教师讲解夏季的特点,如高温、多雨等,引导学生关注夏季的自然现象。

(2)学生分组进行夏日体验活动,如游泳、避暑等,感受夏季的炎热。

(3)各小组分享夏日趣事,用文字记录下夏天的美好时光。

3. 秋季活动:金秋丰收(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秋季的自然景观,如落叶、果实等,了解秋季的特点。

(2)学生分组进行秋季采摘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

(3)各小组分享采摘成果,用诗歌、散文等形式表达对秋季的赞美。

4. 冬季活动:冬日暖阳(1)教师讲解冬季的特点,如寒冷、雪花等,引导学生关注冬季的自然现象。

(2)学生分组进行冬季户外活动,如滑雪、滑冰等,感受冬日的乐趣。

(3)各小组分享冬季趣事,用文字记录下冬天的美好回忆。

四、活动实施1. 教师提前布置活动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

2. 活动过程中,教师做好指导工作,确保学生的安全。

3. 各小组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分享成果。

4.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对四季特点的了解程度,包括对四季顺序、变化规律的认识。

2. 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走进季节综合实践活动课(2篇)

走进季节综合实践活动课(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季节是自然界中一个重要的周期性现象,它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和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季节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特此开展了“走进季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季节的基本知识,包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变化和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关注季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季节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活动内容1. 春季活动(1)观察植物生长: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春季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了解春耕播种:邀请农业专家为学生讲解春耕播种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3)制作春花饰品: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春季主题的饰品,如风筝、花环等。

2. 夏季活动(1)观察气象变化: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夏季的气象变化,记录气温、降雨等数据。

(2)学习防暑降温知识:邀请医生为学生讲解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夏日亲子活动: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开展夏日亲子活动,如游泳、野餐等。

3. 秋季活动(1)观察树叶变化: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记录树叶的变色、落叶过程。

(2)了解丰收季节:邀请农民为学生讲解秋季丰收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粮食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3)制作秋叶画:学生利用秋叶,制作秋叶画,展现秋天的美丽。

4. 冬季活动(1)观察雪景: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冬季雪景,记录雪的大小、厚度等数据。

(2)学习冬季保暖知识:邀请医生为学生讲解冬季保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冬季亲子活动: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开展冬季亲子活动,如堆雪人、滑雪等。

四、活动评价1. 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观察季节变化,分析季节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小学语文四季主题教案示例范文

小学语文四季主题教案示例范文

小学语文四季主题精选教案示例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四季的特点,增进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四季景象的感知和描绘能力。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春天的故事》2. 生字词:春、花、草、阳光、温暖、发芽、小鸟、唱歌等。

3. 季节特点: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热情奔放、秋天的丰收喜悦、冬天的银装素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了解四季特点。

2. 难点: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四季景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四季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四季的了解和喜爱。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四季的美好。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总结四季的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汇报。

4. 实践活动:(1)画出自己喜欢的季节景象。

(2)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关于四季的小故事。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四季的特点。

(2)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四季变化,感受美好时光。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四季变化,编写小故事。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四季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2)与家长一起拍摄四季变化的图片,进行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2——四季风光3活动目标:45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6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多看书,扩大阅读面,从中受到启迪,78进而有效地提高写景的能力和水平。

9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收集有关四季的词汇、古诗及相关常识,分1011类摘抄描写四季景色的精彩片断。

2、准备活动用具:记分牌、秒表、空白投影片、铅画纸。

1213活动过程:14一、激趣入境: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夏日的晴空是灿烂的;秋天,是收获的1516季节,是大地生育的时节;而冬天,大地仿佛处于沉眠状态。

冬去春来,夏去17秋来,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地变幻着日月星辰,风云雨雷,变幻着温度、湿度、18色彩、光线……今天的活动课,让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领略四季风19光。

20二、授队牌,介绍活动规则三、活动①:积累词汇21221、各队选一名代表,写出3个表示季节的词,要求按照季节内气温变化的顺23序。

(写对升一格)。

242、人们根据每一季节气温的变化分别赋与它们不同的名称,除此之外,代表25季节的词还有很多,比如说,抓住季节的主要特征来描绘。

谁能在1分钟内写26出5个这样的词。

注意:这五个词语中不能带有“春夏秋冬”这4个字,同队同学可提示。

(规定时间完成5个上升2格,完成3个上升1格)27283、看来,这几位同学平时比较注意积累词语,其他同学呢?下面,我们来进29行开火车比赛,每人说一个代表季节特征的词,不能重复,看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根据速度分别上升4格、3格、2格、1格)30314、描写季节的词语还有很多,同学们在日常阅读中,要做有心人,及时地把32词语分类并摘抄下来,为自己的“语言仓库”增加财富。

33四、活动②:赏析片断34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请说说理由。

352、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绘四季风光的诗句,谁背背看。

(背一首上36升一格)373、现代的文人墨客又是如何描写四季景色的呢?同学们,请把你们平时摘抄38的精彩片断读给大家听一听,我们来评选今天的“摘抄之星”。

39①队内交流,队长负责评出本队最佳摘抄片断制成投影片。

②四队轮流上台交流摘抄,投影显示。

4041⑴由摘抄者介绍为什么摘抄这一片断。

⑵学生评论,这些片断好在哪儿?精彩在何处?4243⑶一起赏读。

44⑷评出名次,最佳者为“摘抄之星”。

45(最佳队上升2格,其余3队各上升1格)464、通过刚才的赏读,我们知道了描绘四季风光的重点是留意观察,抓住不同47季节的主要特征,春天可以写——(引导学生答。

新生的绿草,含苞待放的桃花,报春的燕子……),夏天可以写——(盛夏的太阳,又闷又热的空气,蒸笼4849似的房子……),秋天可以写——(金黄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实,凄凉的秋风秋50雨……),冬天可以写——(阴惨惨的乌云,落叶的枯枝,呼啸的北风,迷人的雪景……)5152五、活动③——练写片断531、每人动笔练写片断。

542、上台交流,打擂台(四队依次上台朗读片断,各升一格)。

553、评选“创作之星”(升一格)。

56六、为优胜小队发奖57七、总结:58这节课我们通过积累词汇,赏析片断,练写片断等一系列活动,初步掌握了59描写四季风光的写作方法。

其实,写景并不难,大自然千变万化的景象是呈现60在每个人面前的,只要你迈出脚步,睁大双眼,做个细心观察的有心人,就能描绘出种种瑰丽多彩的风景画。

6162《四季风光》指导说明及总结一、针对现状,确定选题。

6364描写景物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常见的,尤其是在中年级语文教材中开65始更多地接触到这类文章和练写小片断。

可是,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发现66写自然景色的比较少,成篇写景的更少,一篇作文中有写景的语句也不多。

什67么原因呢?我想,一是因为不少人觉得写景好像很高雅的事,很难学好;二是68由于没有掌握写景的技巧。

针对这种现准状,我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四季景色的描写入手,以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6970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抓住特征,写景抒情。

71二、课前准备,积极主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关键。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课首先7273应让所有的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主动参与、自主地活动。

活动课主题确定74以后,我让学生自找资料,自我准备,告诉学生只要平时注意观察,注意积累,75就可以在此次活动中大显身手。

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准备,所搜76集的资料大部分是课外的。

这些知识的积累完全是学生自主的,充分体现了活77动课的自主性原则,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三、形式多样,课堂活跃787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情感外显,好动、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各种80活动。

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四季风光》我采取了笔循序渐进,动静结合,灵81活多样的活动形式。

82首先是进行“词语积累”方面的竞赛活动。

这种形式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强,83喜欢自我表现的特点。

竞赛中人人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全面调动了学84生的积极性,个个情绪高涨。

从活动效果看,学生的词汇积累相当丰富,写春85天的有“乍暖还寒、莺飞草长……”,写夏天的有“炎风酷日,烈日灼灼……”,86写秋天的有“丹枫迎秋,秋虫啾鸣……”,写冬天的有“山舞银蛇,银妆素裹……”在此基础上学生背诵古诗,边背诵边感受诗中意境,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8788接着以组内交流形式进行“赏析片动”,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摘抄的片断读给89别人听,并投影显示各组推荐的最佳摘抄片断进行评议。

春天组:春天到了,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柳树姑娘的面颊,把嫩嫩的柳芽从睡9091梦中引出来。

顿时,黄绿色的柳芽绽满枝条。

柳条舒展着它那柔软的腰肢,随92着春风和谐的音乐,翩翩起舞,舞着、舞着,一片片嫩绿的柳叶伸出头,睁大93了眼睛,争着观看这奇妙的大世界。

94夏天组: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

人们95是多么需要风啊!然而,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

怪不得叫“熏风”。

9697秋天组:枫树林给大地铺上了红色的地毯,秋风一吹,枫叶发出哗啦啦的响98声,好似在鼓掌欢庆这丰收的景象。

看,那菊花,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旺盛!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秋风,披着寒霜,争99100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到处都是,简直成了一个锦簇的世界。

101冬天组:隆冬季节,凛冽的寒风刮起来,卷起尘土,吹得人们睁不开眼睛。

102路上的行人渐渐地稀少了。

小姑娘围上围巾。

有些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103走,躲过风头。

有些行人缩着脖子,把手放在袖筒儿里,快步向前奔去。

104学生在评评议议中领会了写景的技巧:认真观察,抓住特征,写出变化。

这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把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消105106化吸收,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107以上几项活动为学生开阔了视野,打开的思路,使学生产生了富有创造性的写作灵感。

最后一项活动——“练写片断”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充分发挥了108109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美丽的四季风光。

110这节活动课的设计以学生为重心,强调自我准备,自我表现,自我发挥,使111他们在愉快和合作的气氛中主动参与老师设计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112体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113四、课后延伸,发展能力这节活动课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四季景色入手,引导学生自悟自得,掌握描写114115景物的写作方法。

但这只是一个起点,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探究下去:116如体描写山森原野、江河湖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景物,体会写景在文章中的作用。

117118语文活动课以它活泼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119语言材料,为少年儿童提供了集体活动的场所,从宏观的延伸看,我们可以让120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推出新的活动方式和组织方式,以121活动促发展,使他们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开拓型的,创造型的人才。

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