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热水锅炉的使用管理(2020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常压热水锅炉的使用管理(2020

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常压热水锅炉的使用管理(2020年)

常压热水锅炉由于在本体上安装有与大气相通的排汽管,不承受任何压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已被广大使用单位所接受。虽然这类锅炉从道理上讲没有爆炸的危险,但若安装使用管理不当,爆炸和超压泄漏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常压热水锅炉为什么承压使用危险呢?这是因为常压热水锅炉设计是不承压的,其制造标准,使用材料以及材料厚度的选取等安全系数要比承压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低得多。而对于承压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来说,由于是按承压设计的,其用材、材料厚度、结构以及安装、验收、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安全系数较高。不仅如此,为了安全起见,承压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还装设有三大安全附件,即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因此,常压热水锅炉在安全系数选取较低,且未装设安全附件的情况下,若承压使用,随时都会发生爆炸和泄漏事故。

常压热水锅炉承压使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一般承压使用有以下形式:

一、将常压热水锅炉直接和自来水或采暖系统密闭循环。也就是将锅炉本体上与大气相通的排汽管当做回水管使用,使锅炉本体始终处于满水承压状态。这种密闭循环方式有两种危害:一是当炉水温度过高时,产生的蒸汽无法排泄出去,因而压力会不断上升,爆炸和泄漏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二是即使炉水温度不高,不会产生大量蒸汽,但由于有循环泵的作用,锅炉本体承受热水循环压力是较高的。例如:若将常压热水锅炉安装在一楼或地下室,供热楼层为三层时,开启循环泵,此时锅炉本体内的热水循环压力可达0.25~0.35Mpa。楼层越高,锅炉本体内承受热水循环压力就更高,危险性就越大。

二、将常压热水锅炉安装在一楼或地下室,热水贮水箱安装在楼顶,这种方式同样将锅炉本体上与大气相通的排汽管当作回水管使用。虽然锅炉本体没有承受环泵施加的压力,但锅炉每时每刻都承受着高位贮水箱提供的热水静压力,楼层越高,热水静压力就越

高。例如,当一座楼房有8层高时,安装在一楼或地下室的常压热水锅炉承受的热水静压力可达0.3Mpa左右,锅炉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承压爆破泄漏的危险。

三、常压热水锅炉本体上安装的排汽管口径过小,有的排汽管口径仅为Ф20mm,不能迅速地将炉内产生的蒸汽排放掉,使锅炉本体承受一定压力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在检验中,发现一台常压热水锅炉的额定功率为30万大卡,本体上的排汽管为Ф20mm时,因排放能力不足,炉内产生的蒸汽压力可达0.15Mpa。锅炉的额定热功率越大,炉内产生的蒸汽压力就越大,危险性也就越大。

四、将常压热水锅炉改为蒸汽锅炉使用,即将锅炉本体上与大气相通的排汽管直接安装在蒸饭柜、消毒柜等上面,利用蒸汽蒸饭蒸菜或消毒,并在排汽管上安装了控制阀门;也有的在排汽管上安装控制阀门后,直接从锅炉内取用开水或放热水洗澡,这是极不安全的。如果锅炉在运行中关掉了控制阀门(因常压热水锅炉未安装三大安全附件,无安全保障),在压力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常压热水锅炉极易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要确保常压热水锅炉安全使用,关键在于使其不承压。因此,使用单位在安装常压热水锅炉时,应保证安装工艺合理,不可密闭循环。要保证常压热水锅炉与贮水箱平行安装循环。值得注意的是,常压热水锅炉与贮水箱平行安装时贮水箱的液位柱高度不得高于锅炉本体。因为高于锅炉主体,就会使锅炉本体始终处于满水,否则炉水加热膨胀和加热产生的蒸汽就不能顺利地由排汽管排出,因为此时排汽管已被炉水淹没而受阻,炉内局部汽阻形成,从而带来不安全因素。对于排汽管口径设置过小的常压热水锅炉,应按规定增大排汽管口径,确保排汽畅通,避免憋压。

严禁将常压热水锅炉改为蒸汽锅炉使用,更不得在排汽管上装设阀门。只有抓好了常压热水锅炉制造、安装、使用、发行各环节,才能保证常压热水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