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大家一起跳起来》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大家一起跳起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家一起跳起来》是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的歌词描述了大家一起跳舞的欢乐场景,体现了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合唱能力,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音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模仿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节奏感和合唱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相互交流、协作。
3.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歌词、旋律、图片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音频。
3.教学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4.课堂活动材料:如彩纸、绳子等,用于音乐游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如“拍手唱歌”,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游戏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旋律和歌词。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钢琴、吉他等,为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伴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红蜻蜓-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红蜻蜓-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 - 了解《小青蛙》的歌曲内容和节奏; -
能够模仿老师演唱《小青蛙》并跟随旋律唱; - 通过跟着节奏敲打乐器来加深对旋
律的认识; - 了解简单的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教学重点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应当是让学生留意旋律,能够按照老师的演唱跟随唱,并了解到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于许多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认识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以及将它们与旋律结合。
教学流程
1.首先让学生认识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小青蛙》,强调歌曲的基调和旋律。
2.讲解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敲打节拍器进行实践。
3.老师用钢琴把《小青蛙》的旋律演奏一遍,让学生跟随演唱。
4.学生跟着老师敲打简单的敲击乐器,配合歌曲的旋律敲打拍子。
5.学生分组跟着老师唱《小青蛙》并演奏节拍器,进行小组比赛。
6.总结本课节内容并给予肯定。
教师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们非常活跃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在复习节拍器时,教师可以增加难度,加入更长的节拍,以及使用各种不同的节拍器进行实践。
这可以让课堂氛围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难度进行调整,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旋律和乐器。
想你的365天-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想你的365天-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歌曲《想你的365天》的歌词和旋律;2.掌握歌曲的节奏,能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第一节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歌曲《想你的365天》,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的情感和节奏;2.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教师逐句播放歌词,让学生跟读歌词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含义;4.教师放映MV,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歌曲并加深对歌曲情感的认识。
第二节歌曲表演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歌曲的演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表演中;2.每个小组依次进行演唱表演,其他学生称赞和鼓励;3.教师给予每个小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演唱质量和表现力。
第三节音乐活动1.教师介绍音乐活动的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音乐创作活动,例如编写歌词、编写旋律等;3.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音乐创作成果,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听歌曲和观看MV等方式,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的情感和节奏;2.演唱法:通过分组练习和表演,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和表达方式;3.创作法:通过音乐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创作中并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评价1.欣赏评价:学生通过欣赏活动,能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2.演唱评价:学生通过演唱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和节奏;3.创作评价:学生通过音乐创作活动,能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参考资料1.教育部普通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西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研究所编《小学音乐西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微调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024年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24年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春天来了》,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及歌词;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休止符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演唱和乐理知识的学习。
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乐课本、多媒体设备。
学具:音乐书、铅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如气温上升、植物生长等,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春天在哪里》。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演唱《春天在哪里》,学生认真聆听。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节奏、音准和歌词。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3. 乐理知识学习(10分钟)(1)学习音符、休止符,了解其在歌曲中的作用。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节奏变化。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歌曲《春天在哪里》中的节奏变化。
(2)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分析节奏变化。
(3)学生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练习题: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填空。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春天在哪里》2. 乐理知识:音符、休止符、节奏变化3. 练习题:旋律填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春天在哪里》的歌词和旋律抄写下来,家长签名确认。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对乐理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如电视、电影中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第四单元《童年的歌声》中的第2课时《小放牛》。
该曲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描述了牧童在田野间放牛的情景。
教学内容涉及歌曲学唱、节奏练习、音乐欣赏及童谣创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小放牛》的旋律、歌词及节奏,提高歌唱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小放牛》的旋律、歌词及节奏。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同学扮演小牧童,讲述自己在田野间放牛的趣事。
通过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放牛》。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教唱歌曲《小放牛》,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旋律、歌词和节奏。
示范钢琴伴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
分组练习,互帮互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讲解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
示例演示,让学生模仿练习,提高节奏感。
4. 音乐欣赏(10分钟)欣赏其他版本的《小放牛》,让学生了解不同演唱风格。
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5. 童谣创编(10分钟)分组创编童谣,以《小放牛》为原型,融入自己的创意。
各组展示作品,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小放牛》2. 歌曲旋律、歌词、节奏示例。
3. 音乐元素分析。
4. 童谣创编提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歌曲《小放牛》的旋律、歌词和节奏,尝试创编一首童谣。
2. 答案示例: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首简短的童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节奏练习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个别辅导。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节课:音乐基础知识简介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以下知识点:•乐谱上常用的乐符和节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不同音符所代表的时值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引导学生思考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和旋律。
2.讲解教师介绍乐谱上常用的乐符和节奏,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不同乐符所代表的时值。
然后向学生展示常见的音符,如四分之一音符、二分之一音符、八分之一音符、十六分之一音符等,并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
3.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演奏的节奏进行带拍子的走路,并进行感性理解。
4.知识回顾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音乐基础知识,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
同时,此节课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有利于后期的学习。
第二节课:民族音乐欣赏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以下知识点:•常见的民族音乐形式,如歌曲、乐曲、舞曲等•民族音乐的由来、特点和演奏方式•了解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著名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询问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认识。
2.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民族音乐的特点和由来,并详细讲解民族音乐的不同形式和演奏方式。
还介绍了著名的民族音乐作品,如《二泉映月》、《梁祝》、《茉莉花》等。
3.欣赏学生聆听到教师播放的民族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借此欣赏民族音乐中美妙的旋律,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和传承相传的精神。
4.知识回顾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此节课通过民族音乐的欣赏和传承,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同时,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音乐知识的启蒙。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春天的童话》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春天的童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天的童话》是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描述春天的景象为主,第二乐段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为主。
整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和唱谱。
他们对春天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春天的美好景象的描绘和表达可能还不够丰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来感受春天的美好,并通过演唱和活动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春天的童话》。
2.能够通过歌曲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并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来感受春天的美好,并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和创作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春天的童话》的曲谱、歌词和相关的春天的图片。
2.教学器材:音响设备、钢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然后介绍歌曲《春天的童话》,并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出示歌曲的曲谱和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歌曲。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关于春天的歌曲或舞蹈,并进行展示。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和歌曲的表达方式。
西师版三年级下音乐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音乐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课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四章“音乐乐园”中的歌曲《小星星》,以及歌曲的演唱、演奏和音乐欣赏。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小星星》,并理解其歌词的含义。
2.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小星星》的演唱和音乐欣赏。
难点: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音高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吉他、录音机、音响设备、投影仪。
学具:乐谱、歌词卡片、星星贴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赏夜空中的星星,感受星星的美丽和神秘。
2. 歌曲演唱:教唱歌曲《小星星》,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让学生跟唱。
3. 歌词讲解:解读歌曲《小星星》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4. 音乐欣赏:播放不同版本的《小星星》,让学生欣赏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5. 团队协作:分组进行演唱和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音乐游戏: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小星星》的歌词、音乐基本节奏和音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为家人演唱歌曲《小星星》,并讲解歌曲的含义。
2. 作业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歌曲《小星星》的含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音乐活动,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音乐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
开展校园音乐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歌曲《小星星》的演唱:需要注意歌曲的音准、节奏、音色和情感表达。
2. 音乐欣赏:需要关注学生对不同版本《小星星》的欣赏和比较,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音乐活动:需要注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游戏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2024年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春天的旋律》第1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及歌词;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休止符等;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旋律、节奏及歌词,能熟练演唱;2. 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符、休止符等,提高音乐素养;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音符与休止符的识别。
教学重点: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演唱、音乐基本知识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乐挂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讲述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如春风、春雨、花草等。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b. 分组学习歌曲,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c. 学生跟随教师演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3. 音乐知识学习(15分钟)a. 讲解音符、休止符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绘制音符、休止符;b.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用音符、休止符创作简单的旋律;c. 教师点评学生的创作,给予鼓励和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音乐知识;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a. 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展示学习成果;b. 教师点评,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春天在哪里》2. 音乐知识:a. 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b. 休止符: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音符、休止符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
2. 答案:略。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第一课:音乐的语言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速和音色- 能够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 音高:高音、低音- 音长:长音、短音- 音速:快速、慢速- 音色:不同乐器的声音2. 用声音表达情感和意义- 不同音乐节奏对情感的影响- 通过声音传递信息和感受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不同音高、音长、音速和音色的声音,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元素。
2. 引导学生观察声音对情感的影响:播放快速和慢速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分别表达他们感受到的情感和意义。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的声音,通过模仿和表演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4. 结束: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鼓励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二课:音乐的旋律教学目标- 熟悉常见的音乐旋律和节奏- 能够进行简单的旋律演唱和节奏打击-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内容1. 常见的音乐旋律和节奏- 儿歌、民歌和流行歌曲的旋律- 基本的节拍和节奏模式2. 旋律演唱和节奏打击- 研究简单的曲调和歌词,进行合唱- 研究基本的鼓点和节奏,进行打击乐表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几首常见的儿歌或民歌旋律,让学生熟悉并跟随节奏哼唱。
2. 研究歌曲:选择一首简单的儿歌或民歌,研究歌词和旋律,并进行合唱练。
3. 研究打击乐:介绍基本的鼓点和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打击乐表演。
4.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和打击乐合作表演。
5. 结束:学生展示合作成果,并讨论他们在合作中的体会和感受。
第三课:音乐的绘画教学目标- 理解音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 能够通过绘画表达音乐的元素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教学内容1. 音乐与绘画的联系- 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对绘画的启发- 通过绘画表达音乐的元素和情感2. 绘画表达音乐- 研究不同绘画技巧和元素,如线条、色彩和形状- 创作音乐启发的绘画作品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某段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段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画面和情感。
2024年探外婆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2024年探外婆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探外婆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材第四单元《童年的旋律》,具体内容包括:1. 歌曲《探外婆》:学习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2. 音乐知识:认识音高、音长、音色等基本音乐元素;3. 实践活动:分组合作,进行歌曲演唱和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探外婆》的歌词、旋律和节奏,能独立演唱和表演;2. 培养学生对音高、音长、音色等基本音乐元素的感知和认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探外婆》的旋律和节奏掌握,音高、音长、音色的辨识;2.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和表演,音乐元素的感知和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黑板;2. 学具:歌词单、音乐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探外婆的有趣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2. 歌曲学习:a. 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歌曲旋律,指导学生跟唱;b. 分组进行歌词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c. 学习歌曲的节奏,让学生用手拍击节奏;3. 音乐知识学习:a. 讲解音高、音长、音色的概念;b. 学生通过实际演唱,感受不同音高、音长、音色的变化;4. 实践活动:a. 分组合作,进行歌曲演唱和表演;b.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意见;六、板书设计1. 探外婆2. 歌曲旋律简谱;3. 歌词;4. 音高、音长、音色示意图;5. 学生表演评分标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探外婆》,并尝试用不同的音高、音长、音色进行演唱;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b.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c. 带领学生参观音乐会,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5. 板书设计的结构布局;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评价方式;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春天在哪里》中的第一节《春之声》。
该节内容详细介绍了春天的特点以及与春天相关的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学会用音乐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春之声》的旋律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感知能力,了解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演唱、演奏等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和节奏变化。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歌词以及春天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春天的图片和声音,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引导学生谈论春天里的趣事。
2. 歌曲教学(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歌曲《春之声》的旋律,注意旋律的起伏和节奏变化。
(2)教师分段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的发声方法和情感表达。
(3)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歌曲《春之声》的旋律特点,讲解旋律的起伏和节奏变化。
(2)讲解春天里的音乐元素,如鸟鸣、水流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春之声》2. 内容:(1)春天的特点(2)歌曲《春之声》的旋律和歌词(3)春天的音乐元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春之声》,并尝试用音乐表达春天的其他特点。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春天的感知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发现春天的美好,并用音乐进行创作和表达。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清晰度6.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指导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和效果评估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教材《春天在哪里》的主题,深入挖掘春天的文化内涵和音乐元素。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三年级音乐课程,教材选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音乐》下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四章“音乐与生活”中的第一节“节奏与旋律”,重点教授学生节奏感和旋律感知能力,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2. 培养学生感知节奏和旋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节奏和旋律的感知和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鼓、铃等打击乐器;录音机、音响设备。
2. 学具:乐谱、录音带、音乐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聆听生活中的音乐,如闹钟、汽车喇叭声等,引导他们发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2. 节奏训练: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节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3. 旋律感知:引导学生聆听简单旋律,让他们尝试哼唱,提高他们的旋律感知能力。
4. 实例讲解:讲解乐谱知识,让学生了解乐谱中的节奏和旋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共同创作一段音乐,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6. 音乐欣赏:让学生聆听优秀音乐作品,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节奏感培养、旋律感知、乐谱知识、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音乐素养提升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创作一段音乐,展示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 答案: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能够体现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提升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取了四年级音乐课程中的第五章“音乐与情感”中的第二节“音乐情感的表达”。
这一节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音乐体验不同的情感,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并通过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爱我家-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我爱我家-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民歌《我爱我家》及其歌词,能正确朗唱歌词。
2.了解西南地区的音乐文化,产生对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能够团结合作完成音乐表演。
二、教学内容1.登台表演:展示西南地区的音乐风情。
2.学习民歌《我爱我家》及其歌词,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3.合唱《我爱我家》。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民歌《我爱我家》的歌词,能正确朗唱歌词。
2.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西南地区音乐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来自西南地区的音乐作品。
2. 引入新知老师介绍民歌《我爱我家》的背景及意义,并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感染力。
3. 讲授新课(1)学习歌曲的歌词,分词读准,读起来生动有感情,课间练习。
我爱我家,家在草原,草原在家中间。
高山流水觅知音,三杯清酒话豪情。
挑蓝子带小娃,叠罗汉看戏吧。
笛声草原振奋人,让我们再唱一遍。
(2)学习合唱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体教结合的教唱和训练。
4. 引申拓展(1)了解西南地区的音乐文化,与其它地区的音乐文化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西南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2)组织学生,尝试合作制作小型演出,展示西南地区的音乐风情。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为三年级音乐下册的内容,通过讲解礼仪和准备登台表演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们都很认真地学习了这首民歌,并在重复练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合唱经验。
同时,通过展示各种西南乐器的演奏,拓展了学生的音乐眼界,提高了其音乐素养。
为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在课后还应提供有关西南地区音乐文化的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探讨和学习。
2024年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2.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进行集体合唱和表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和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感和集体合唱的协调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你们知道春天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叫《春天在哪里》。
2.学习歌词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词,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8页,跟我一起朗读歌词。
(2)学生自主朗读,教师纠正发音。
3.学习旋律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歌词,我们来学习一下旋律。
请大家跟着钢琴,用心去感受歌曲的旋律。
(1)教师弹奏,学生跟唱。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合唱练习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歌词和旋律,下面我们来进行合唱练习。
(1)教师指挥,学生合唱。
(2)教师指导,学生改进。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春天在哪里》,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
2.节奏练习师:我们先来练习一下歌曲的节奏。
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拍手。
(1)教师拍手,学生跟随。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纠正。
3.集体合唱师:现在我们来进行集体合唱。
请大家用心唱,注意协调性。
(1)教师指挥,学生合唱。
4.表演展示师:我们来展示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
请大家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唱一遍歌曲。
(1)小组展示,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1.回家后将歌曲《春天在哪里》唱给家长听。
2.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同时,通过集体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在节奏感和合唱协调性方面加强练习。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和歌词。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我爱我家》教案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我爱我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爱我家》这首歌是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它以家庭为主题,歌词中表达了对家人的爱和感恩之情。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温馨,适合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家庭观念和感恩之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能够跟着音乐进行演唱。
然而,对于家庭的概念和亲情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家庭的温暖,理解亲情的珍贵,并通过演唱和活动来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我爱我家》这首歌曲,并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通过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培养他们的家庭观念和感恩之心。
3.培养学生用音乐来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地演唱《我爱我家》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用音乐来表达家庭的爱和温暖。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示范,引导学生跟唱和模仿。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3.实践法:学生通过演唱和活动,亲身体验和表达对家庭的爱和感激之情。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问题等,用于辅助教学。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教学材料:准备乐谱和歌词,供学生演唱和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例如,问学生“你们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你们和家人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等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我爱我家》歌曲的录音,让学生初步聆听和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我们的田野-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我们的田野-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中的第三单元《自然生态》中的第三课《我们的田野》。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歌曲来了解田野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唱出《我们的田野》歌曲;2.了解田野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情况;3.能从中体会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珍惜自然、爱护环境;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发扬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
三、教学内容1.通过观察图片、听老师介绍以及互相交流,了解田野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情况;2.听《我们的田野》歌曲,感受其中的情感;3.学唱《我们的田野》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4.分组练唱,合作完成表演;5.讨论中,引导学生探究自然保护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歌曲的唱法和节奏;2.田野的自然和农民生活的情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探究自然保护的方法。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小组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田野图片,老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到田野美丽的一面和农民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呈现学习目标(5分钟)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解释每个目标的具体含义和实现方法。
步骤三:学唱歌曲《我们的田野》(20分钟)1.提供歌曲,让学生先听歌,领会歌曲的感情。
2.老师讲解歌曲的发音和节奏,并演示唱法。
3.武隆附近的同学带领学生唱歌曲。
4.分组练习唱歌曲,老师进行指导。
步骤四:展示田野的画作和表演(20分钟)1.小组练习,准备表演自己的田野画作;2.在小组内互相协调,完成合作表演;3.班级展示表演,共同分享。
步骤五:讨论生态保护方法(15分钟)1.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生态保护的方法。
2.老师记录讨论结果,并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生动展示这些方法;3.老师向学生展示公益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步骤六:总结回顾(10分钟)学生通过讨论,对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该歌曲、所掌握的知识、对生态保护的认识等。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预期课时
教学目标
1、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聆听音乐《春》,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欣赏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音色和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重难点
在欣赏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音色和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记忆力。
1、出示课题;
“孩子们的声音真美,这段旋律(边说边放歌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手指课题引导生齐读课题《田野的脚印》)中的一句,来,找一找,它在哪儿?”
生说;
2、老师范唱;
师:“现在来听老师唱,边听边想,歌曲都是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吗?”;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注意范唱时候在“啰来”的动作提示,做铺垫,眼神要到位);请生回答;(若生答不出,老师边做手势边范唱,引导学生)
1、孩子们,你们表演得真棒!老师也想来加入你们的表演中,你们愿意我来参加吗?那我就来演唱歌曲的齐唱部分,你们演唱合唱部分。(播放课件歌曲歌单和伴奏。)
2、完整地学唱歌曲。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牧童吹起了悦耳的笛声,为美丽的田野带来了欢乐,让我们一块儿融进这美丽的图画中,唱唱这首歌曲吧!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9、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小牧童和他的小伙伴,一起来吹牧笛。请左边的孩子来扮演小牧童吹奏上面的旋律,请右边的孩子来扮演小伙伴来吹奏下面的旋律,我们先分别试一次,请注意老师的指挥。
10、让我们合起来用和谐的声音唱出牧笛的声音。(学生练习二声部合唱,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和学生合唱习惯的培养)
(三)、导人齐唱部分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结合所学歌曲教师对同学们提出希望和寄语。
课题
清脆的牧笛
夏夜-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夏夜-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夏夜的特点,体验夏夜的美妙和神秘。
2.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其社会情感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解析夏夜的音乐特点。
2.让学生感受夏夜的氛围和神秘感。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夏夜-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下册。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夏夜的情景,自由发言。
第二步:欣赏和分析1.教师播放夏夜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和气氛。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夏夜音乐的特点,例如:缓慢优美、温柔动人、浪漫神秘等。
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乐曲的构成和演奏形式。
第三步: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2.每个小组分别给乐曲编小节舞蹈或音乐表演。
3.每个小组进行演示,其他小组观看评价。
第四步: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夏夜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四、教材重难点解析夏夜音乐是一首旋律悠扬的钢琴曲,以模拟夏夜的场景和氛围为主题。
该曲的旋律轻柔、舒缓、温暖,既美好又神秘。
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夏夜音乐的主题和特点,并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分析乐曲的韵味和美丽。
教师还需要通过合作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其社会情感和交际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教学,教师通过引入、欣赏和分析、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现了夏夜音乐的魅力和特点,让学生在欣赏与感受中,逐步理解音乐的内涵和精髓。
但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节《春天里》和第六章节《欢乐颂》两首歌曲的学习和欣赏。
其中,《春天里》通过歌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欢乐颂》则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春天里》和《欢乐颂》的曲调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这两首歌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春天里》和《欢乐颂》的曲调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音乐课本、乐谱、文具。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春天的自然景象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2. 歌曲学习(10分钟)(1)学习歌曲《春天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然后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掌握曲调和歌词。
(2)学习歌曲《欢乐颂》:教师采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歌词,教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曲调和歌词。
3. 歌曲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春天里》和《欢乐颂》的音频,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演唱,感受音乐的魅力。
4.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学习的两首歌曲《春天里》和《欢乐颂》的歌词,以及音乐符号和节奏标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节课学习的两首歌曲,熟悉曲调和歌词,加强演唱练习。
2. 答案: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春天里》和《欢乐颂》的曲调和歌词,演唱准确无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田野
预期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并用宽广、优美地声音表现歌曲。
2.感受音乐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能学会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用宽广、优美地声音表现歌曲。
指导学生划拍节奏及旋律音高。
教学流程
教学批注
一、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二、导入教学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脚步声”
3.通过表演和动作创编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想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音乐《牧羊小唱》,歌曲学习《清脆的牧笛》。
教学流程
教学批注
一、导入
1、老师今天要和你们一块儿到田野去看看,请你一边观看,一边听音乐。(播放课件————田野景色,背景音乐歌曲《清脆的牧笛》一遍)
2、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3、你们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有趣的声音?
3、小牧童来到美丽的田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麦田,看到金灿灿的麦穗,看到又肥又壮的牛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那让我们也带着高兴激动的心情来吹奏牧笛吧!
(二)、学习低声部旋律和歌词,结合歌曲学习四四拍的音乐知识
1、我们现在小牧童要出一个难题考考大家。由我来唱一段旋律,请你们拍出这段旋律的节奏。(课件展示)
5、出示课题《放牛山歌》
三、新歌教唱
1、熟悉歌词
师:谁听出来了,山里的这位孩子在干什么?
生:放牛、捡柴、唱歌
师:同学们应该听唱过山歌,山歌都是怎样唱的?
生:自由、轻松、高亢的
师:很棒,是的,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首四川山歌又该怎么唱呢?(听音乐,感受如何唱的,怎样的情绪)
2、熟悉歌词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是由许多快快慢慢的音符组成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节奏,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本首歌的节奏。
三、小组活动
1、小组合作探讨。
2、分小组进行汇报演唱自己组的新作品。
请学生相互评评各组学习情况。
创作自己的春天音乐:
今天我们从乐曲中感受到了春天妙的歌声,音乐与自然界的声音糅合在一起是多么美妙啊!同学们,请想想看,你能摩唱出一截音乐吗?
四个声部合作,组成一个四声部的大自然音乐。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欣赏了自然音乐《春》还创作了自己的音乐,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音乐也更在我们心里,希望同学们热爱音乐,热爱大自然,用你的音乐之耳倾听周围的一切。
(3)完整唱谱;
(4)唱第一段歌词;(随时停,注意音准和节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唱第一段歌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歌词的感情来处理;
(6)完整歌唱第一段歌词;
(7)拓展——休止符创编;
A、“请同学们看,在这些四分休止符的地方,你能创编什么样的声响,使歌曲变得更活泼!”
“现在让我们来为歌曲配上编创的声响。”
让孩子们把每一个节奏打正确,反复练习。
师:现在孩子们能把节奏打正确了,那让我们再次唱唱这首歌曲。师:这次唱的好多了,那如果我们正在放牛,我们该怎么样的心情来唱呢?(高兴,自由,高亢)很不错,那就用这样的情绪来唱一次。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山歌吗?你们喜欢歌里的孩子吗?歌里的孩子能那么自由高亢的唱,你能行吗?就让我们再次用这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来结束今天这节课吧。
2、师:请学生谈感受后小结:今天老师就教同学们学唱一首和大山有关的歌曲《马兰谣》,并简介马兰山的来历。
二、新课教学:
1、播放《马兰谣》MTV,请学生欣赏全曲,利用MTV中优美的大自然风光和天真无邪的孩童表演等画面感染学生,触景生情。并给学生带上准备好的美丽花环。
2、出示课件,根据歌谱的节奏念歌词,并运用多种形式念歌词(拍手、打花巴掌等)注意节奏的训练。
课题
欣赏《牧童短笛》
预期课时
1
教学目标
1、欣赏《牧童短笛》,在听、模唱及肢体语言感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表现和体验。
3、师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弹性的声音演唱?”——“因为他们在快乐地劳动。”)“好,我们也带着劳放慢速度)“来,我们唱唱谱,小手划拍。”老师起音(6333533,一二一,走);(先直接唱,若有问题,就用“LU”来模唱)
(2)解决问题;(划拍解决)“刚才同学们在演唱时,有什么困难?”——提炼知识点(问题如果不大,不纠缠,不放弃!部分解决难点)
二、欣赏
这一页还有什么?你认识吗?
(师介绍乐器:、小提琴、伴奏、笛子、吉他、小提琴、笛子)
1、完整初听乐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2、看看书上有几个音乐主题?(三个音乐主题)
3、分段聆听这三段主题音乐,说说乐曲的情绪,并模唱。
4、听辨三段主题曲,并说说是用什么叫乐曲演奏.
5、完整聆听乐曲,分析乐曲结构,请学生边聆听边指出事哪个音乐主题出及各主题的主要演奏乐器。
四、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结合所学歌曲教师对同学们提出希望和寄语。
课题
清脆的牧笛
预期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创编等,让学生在中感受田野的欢乐场面,体会牧羊的儿童和羊群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通过歌曲的学唱,学习四四拍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能进行和谐的二声部演唱,并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7)自主学唱第二段;(能加入声势动作的尽量加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完整演唱。(艺术合成)
(9)师小结:“我们用跳跃、连贯的声音,轻快的节奏,愉悦的心情学会了这首歌曲,田野上留下了同学们一串串可爱的小脚印,(PPT——“再见”图片)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孩子们,和老师们再见!)
课题
4、学生为旋律加小节线,唱旋律。
5、集体练唱旋律。
6、孩子们真能干!不知大家记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没有,我想请几位同学来比比,看谁能按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准确地唱出旋律
4/43——1——|21 7 1——|| (板书)
7、抽学生教唱旋律,集体练唱。(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四四拍,并熟悉第二声部的旋律)
8、小牧童还有一个小伙伴,他们每天都会相约一起来到田野放牧,他们还会一同吹奏优美的牧笛。我们来看看小伙伴是怎样吹奏牧笛的?(课件展示低声部旋律和歌词)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大家跟着琴声轻轻唱一唱。
“来,我们跟随脚步声一起动起来,我们走过了山坡,淌过了小溪,草儿多青啊,花儿多香啊!来到了田野!”
师:田野多美呀,看,这里有青青的禾苗,金黄的油菜花!还有随风翩翩起舞的蒲公英,我们也来轻轻地吹吹!
生起立,师夸张地示范(加上手势,眼神要配合)。
三、呼吸练习;
1、“蒲公英渐渐飘向了远方,听,远方传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儿。”
9、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小牧童和他的小伙伴,一起来吹牧笛。请左边的孩子来扮演小牧童吹奏上面的旋律,请右边的孩子来扮演小伙伴来吹奏下面的旋律,我们先分别试一次,请注意老师的指挥。
10、让我们合起来用和谐的声音唱出牧笛的声音。(学生练习二声部合唱,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和学生合唱习惯的培养)
(三)、导人齐唱部分的学习
教学流程
教学批注
一、导入
师介绍《春》的创作背景。
选自组曲《四季》……,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清凉、纯净)。
1、播放《春》引子部分。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新的乐曲,这首乐曲是由大自然真实的声音与乐器演奏的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曲子的名字叫《春》。
4/4 3——3——| 43 23——|3——1——|2l 71——|
2、这条旋律是四四拍。四四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让我们一块儿再来拍一拍。
3、你们看,这有一些小音符,它们应该是分好组的,但是老师粗心忘了加小节线,请聪明的孩子帮助我根据拍号为旋律加上小节线,并唱一唱旋律。4/43——3——43 23——(板书)
3、跟琴声学唱歌谱,比较相似乐句的异同,和出现的次数。
4、注意强调歌曲中停顿记号与连音线的表现形式。
5、用活泼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中的抒情、柔美的意境,体会歌曲表达的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6、多种形式唱好歌曲。如女同学领唱第一段一二乐句,三四乐句全班齐唱;男同学领唱第二段一二乐句,三四乐句全班齐唱;男女生对唱等。
1、孩子们,你们表演得真棒!老师也想来加入你们的表演中,你们愿意我来参加吗?那我就来演唱歌曲的齐唱部分,你们演唱合唱部分。(播放课件歌曲歌单和伴奏。)
2、完整地学唱歌曲。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牧童吹起了悦耳的笛声,为美丽的田野带来了欢乐,让我们一块儿融进这美丽的图画中,唱唱这首歌曲吧!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生:自由回答(引出放牛、唱歌)
2、师:那放牛的时候你会唱些什么歌呢?谁来演示一下。
生:上台表演
3、师:“哎”让学生们自由的吼吼(要求高亢,自由,放松)。
生:自由发挥,教师集体指导一下。
4、同学们喊的真亮,让老师也想来唱一唱,就让老师为大家唱一首《放牛山歌》吧,教师范唱,学生听,听听歌词里面的孩子们都在干些什么?
(4)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连贯的气息、清晰的吐字表现歌曲,感受四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批注
一、导入:
1、师:出示多幅美丽的大山图画,问学生看到了什么?
生:大--山!(因为我们的家乡属于江汉平原极少看到这么美丽的大山,所以学生很兴奋)。
“同学们听听,他们的心情怎样,在歌唱什么?”
师生交流一下;“多美妙的歌声呀,让我们也来唱一唱吧!”
2、发声练习;(出示旋律谱)
(1)师用“啰来”范唱;(放慢速度,声情并茂地唱)
(2)引导生歌唱,熟悉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