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15-16宏观经济政策
(2)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一般 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 平的指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 间数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 变化方向和程度。如消费物价指数。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点时期内 经济社会所产生的人均产量和人均 收入的持续增长。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 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衡量。
除了一般预算收入以外,我国政府以行政权力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集中的社会资源 还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等四 个部分。2003-2007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从32605亿元增长到77608亿元,占GDP比重 从24%上升到约30%。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全 部5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平均为40.6%,21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 30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9%。这表明,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仅低 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罕见!央行两个月内第三次降息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 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 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一、经济政策目标
1.经济政策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 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
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h h
LM斜率:k/h
LM越平坦,收入变动幅 度越大,扩张的财政 政策效果越大。 LM越陡峭,收入变动幅 度越小,扩张的财政 政策效果越小。此时 位于较高收入水平, 接近充分就业。
西经15章
十五、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实践(单项选择,中,1分)[题目]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金;C、发行货币;D、为政府赚钱。
[参考答案]D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参考答案]C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A、控制货币供应量;B、降低工资;C、解除托拉斯组织;D、减税。
[参考答案]A通货膨胀是()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A、法定准备率;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率;D、道义劝告。
[参考答案]B财政部向()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B、企业;C、商业银行;D、中央银行。
[参考答案]D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的结果将是()A、银行存款减少;B、市场利率上升;C、公众手里的货币增加;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有()个成员。
A、3;B、5;C、6;D、7。
[参考答案]D法定准备率高低和存款种类的关系,一般说来是()A、定期存款的准备率要高于活期存款的准备率;B、定期存款的准备率要低于活期存款;C、准备率高低与存款期限无关;D、以上几种情况都存在。
B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参考答案]C如果所得税率既定不变,政府预算为平衡性的,那么增加自主性投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增加均衡的收入水平,并且使政府预算()A、保持平衡;B、有盈余;C、出现赤字;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为达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
它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方面。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财政政策是通过控制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国家收支平衡和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则是采取各种措施对产业进行干预和支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理论1、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宏观经济学理论,强调政府应该通过调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解决经济不景气和失业问题。
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衰退期,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活动和提高就业率。
当经济复苏时,政府应该通过收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过度投资。
2、供给经济学供给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宏观经济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生产要素来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开放政策、税收减免和去除制度性障碍等措施,鼓励创新和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和供给能力。
3、新克拉克主义新克拉克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宏观经济学理论,主张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自由化来促进经济增长。
新克拉克主义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开放政策、降低税率和取消过度监管等措施,鼓励私人投资和创新,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实行利率和信贷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维持货币信用和金融稳定的政策。
例如,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中国央行可以采取加息措施,限制货币供应量,控制市场利率,促进通货紧缩和稳定。
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实行支出和税收政策以调节政府支出和国家收支平衡,维持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政策。
例如,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以增强经济复苏力度。
3、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通过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创业扶持等措施,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政策。
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分析
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分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是影响经济的两大关键因素,不仅对经济市场有直接的影响,也对个人的生产和消费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至关重要。
首先要谈到的是宏观经济环境,指的是经济体系的宏观环境和前景,通常是指GDP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率、货币政策、国际贸易、社会保障、税收政策等因素。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例如,一国的 GDP 增长率决定了该国的经济活动能有多少投资和支出,处于高增长区的国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资,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强制力。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决策者和监管机构控制经济环境的重要手段,与经济环境息息相关。
宏观经济政策通常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工具就是央行得设定利率和货币政策目标,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银行业务和目标利率等措施,以确保通货稳定。
财政政策指的是政府制定的预算、税收和投资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产业政策就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规划、发展和优化产业布局等,以鼓励产业发展、提高竞争力、增加就业和促进创新。
最近几年,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得更加复杂。
例如,全球化、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和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对产业布局和市场变化产生深远影响。
政府和企业也需要考虑如何应对这些新趋势,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除此之外,每个人的消费选择和职业决策也是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重要因素。
例如,人们的支出选择和借款方式可能会受到物价变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影响。
在职业层面上,技能短缺和市场需求也可能会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薪资发展。
总之,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主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政府、企业、个人都需要积极了解、分析和应对这些影响。
对于个人而言,需要时刻关注经济环境信息,合理规划和调整自己的消费和职业决策;对于企业而言,要有一个清晰的产业政策,先进的技术和科研机制,以及迅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对于政府而言,要注重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监管和推动创新,以更好地服务民众和发展经济。
经济学实训课程学习总结宏观经济分析与实践
经济学实训课程学习总结宏观经济分析与实践在经济学实训课程中,我学习了宏观经济分析与实践的方法和理论,并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了经济市场的运作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经济学的应用能力有了提升。
首先,在宏观经济分析方面,课程教授了经济指标的计算和解读方法,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失业率等。
通过学习这些指标,我能够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例如,当GDP增长率高时,经济发展可能较为稳定;而当CPI上涨时,可能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
这些指标为我在实践中分析和预测经济走势提供了基础。
其次,在宏观经济实践方面,课程注重培养我们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
我们接触了大量的宏观经济数据,并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呈现。
通过这些实践,我学会了如何从宏观经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揭示经济运行规律。
同时,课程还强调了报告撰写的重要性,培养了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我们通过撰写实践报告和研究论文,将经济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此外,在课程中还进行了一些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
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我加深了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并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例如,在模拟实验中,我们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模拟了经济政策制定者的决策过程。
这使我更加理解了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各种考虑因素,如通胀、失业率、经济增长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总的来说,经济学实训课程中的宏观经济分析与实践使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学习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和解读,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走势。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的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分析和表达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实验,我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门课程为我今后继续深造和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15章_开放经济宏观分析
第15章开放经济分析在这一章里,我们将用IS-LM模型分析贸易和资本流动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本章的分析将使我们初步了解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以及资本流动使各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受到的限制。
第一节贸易和均衡收入一、开放经济的AE函数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AE=Y。
AE是对本国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或意愿总支出。
它等于本国各部门的总支出C+I+G加上外国人购买的本国产品和服务即出口X,减去本国人购买的外国产品和服务即进口M。
所以,AE=C+I+G+(X-M)=C+I+G+NX其中NX=X-M是净出口。
为了写出AE函数,我们要说明NX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它如何依赖于收入Y。
NX的决定因素有:1. 本国收入水平。
当本国收入水平Y增加时,其他条件不变,进口M 增加,所以净出口NX=X-M减少。
2. 外国收入水平。
当外国收入水平Y f增加时,其他条件不变,我们的出口M增加,所以NX=X-M增加。
3. 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real exchange rate)是用我国货币衡量的外国价格水平与我国价格水平的比较,即R=eP f /P其中,P是本国价格水平,P f是外国价格水平,e是名义汇率。
名义汇率(nominal exchange rate)e是特定时期用本国货币数量表达外国货币的价格。
比如,2008年3月1日的美元价格是7元人民币,即e=7。
R的大小综合衡量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产品和服务在价格方面的竞争力。
其他条件相同,R越大,越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相反,R越小,越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下面,我们用一个虚构的例子来说明上述命题。
情形一:假设P=5元,P f=1美元,名义汇率e=5(直接标价法),那么,R=1。
假设产品质量相同,且不考虑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不难看出,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和出口都无利可图。
情形二:从情形一出发,其他不变,名义汇率变成e=8,即人民币贬值,那么,R上升到8/5>1。
现在,出口变得有利可图了。
宏观经济政策及实践
•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 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 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 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 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 (2)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 与凯恩斯极端情况相反,如果水平的IS和垂 直的LM相交,则就出现了所谓古典主义的 极端情况。 • 当出现这种国典注意极端情况时,财政政 策就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 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表现在 失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开支等转移支付的 变化。收入水平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失 业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支出减少;收入水平 下降时,失业率下降,失业救济金和其他 福利转移支付增多。西方学者认为,政府 转移支付在通货膨胀时减少,在衰退时增 加,这种自动伸缩性也是有助于减轻经济 波动的稳定因素。
• • • •
(二)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它 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 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 产的状态。
• (2)物价稳定 • 物价稳定是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价格 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 观经济概念。由于各种商品价格变化的繁 杂的统计困难,西方学者一般用价格指数 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
• (2)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 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 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 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 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 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 义的极端情况。
• (3)挤出效应 • 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 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 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 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 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 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 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 货币量减少。
研究生经济学教案: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研究生经济学教案: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引言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本教案旨在为研究生经济学课程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章节提供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I.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A. 什么是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通过调控国家经济运行的各项政府措施,以实现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目标的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B.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增长:通过促进经济活动、吸引投资、提高产出等手段,实现国家的经济增长目标。
2.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人民的就业水平。
3.通货膨胀控制:保持物价稳定,避免货币贬值过快,防止通货膨胀带来的社会不稳定。
4.外部平衡:通过调节国际收支,保持国际贸易的平衡。
II.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与实践A. 货币政策1. 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调整: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货币供给控制: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控制通货膨胀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以达到稳定经济的效果。
2. 货币政策实践案例•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利率调整政策:通过加息或降息来调整经济活动的速度和通胀水平。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的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大规模购买国债和其他金融资产,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增长。
B. 财政政策1. 财政政策工具•税收调整:通过增加或减少税收水平,影响个人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政府支出调整: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水平,刺激或抑制经济活动。
2. 财政政策实践案例•美国的减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鼓励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刺激经济发展,并提高就业水平。
C. 产业政策1. 产业政策工具•产业扶持:通过给予某些产业政策优惠,鼓励其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加答案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导(2007年2月第四版)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目录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教学辅导第二部分习题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十九、二十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二十二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教学辅导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学科共同课,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由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两部分组成。
宏观经济理论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分析产出、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学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以理论研究为依据,主要分析政府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机制和效应。
本课程的体系安排以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为主体框架,并且融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
由于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以及案例分析的广泛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学课程建立理论基础,而且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宏观经济,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
总体上说,宏观经济学可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
第一章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宏观经济学概述,介绍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模型、研究对象与框架结构。
二是介绍国民收入及其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重要恒等式。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其中,第二、三、四、五章是总需求分析模型,这一分析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方法,它假定总供给存在过剩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说在需求变化时价格水平可以保持不变,所以总供给也就不能成为国民收入的制约力量;第六章是引入总供给后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由于价格水平既定不变的假定并不符合实际,这就严重地制约了总需求分析的解释能力,因此就有必要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模型。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0
950 1010 y
图16-3(a)
0
950 993
y
图16-3(b)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由L=M 的条件易得LM′的方程:y=850+20r 与〔a〕、〔b〕 中的IS方程联立,可求得各自新均衡点的均衡收入和 利率〔如上图〕:
〔a〕r = 8,y = 1010; 〔b〕r = 7.1,y =992.9
〔2〕货币供给增加至220亿美元后,由L=m,得 0.20y=220,即y=1100
此即新的LM曲线,即LM曲线向右移动100单位
容易求出新均衡点E,对应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y=1100,r=4
又易得,c=100+0.8yd=980亿美元,i=140-5r=120 亿美 元。
r LM LM′
8E
4E′
〔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解:〔1〕L=0.20y,m=200,根据L=m的均衡条件,易得LM 方程:Y=1000
c=100+0.8y,i=140-5r,根据y=c+i的均衡条件,易得IS方 程:y=1200-25r
如以下图所示,LM曲线垂直于轴,易知均衡收入和均衡 利率分别为1000亿美元和8%。
〔1〕试求图〔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
〔2〕假设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即从150亿美元增加 到17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LM'曲线 ,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这条LM'相交所得 均衡收入和利率;
〔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利率下 降更多些,为什么?
解: 〔1〕解方程组 〔a〕 y= 750 + 20r
11、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0 y,货币 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 0.8yd,投 资i=140美元 - 5r。
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
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国家经济的整体表现和运行规律。
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践相互依存,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实践则验证和完善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主要研究国家整体经济活动的规律,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受到需求的影响,国家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以实现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
这一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得到了验证,并成为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基础。
然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不是唯一的宏观经济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等理论也都在宏观经济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各种理论都试图解释经济的运行规律,并提供政策建议。
宏观经济实践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验证和应用过程。
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就是宏观经济实践的重要环节。
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
然而,宏观经济实践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政府的干预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因此,在宏观经济实践中,政府需要精确评估经济状况和政策效果,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实践则反过来验证和完善理论。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践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波动、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等问题,需要不断推动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总之,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实践则验证和完善理论。
宏观经济实践的成功需要政府的有效干预和精确评估,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时代变化。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经济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
经济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针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提出并采取的措施和政策。
在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经济政策分析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经济政策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经济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经济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济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
经济理论提供了分析经济体系运行规律的基本原理,为经济政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理论则关注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和效果,对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经济理论方面,主要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规律,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
微观经济学则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如企业的生产和市场供求关系等。
这些经济理论为经济政策制定和分析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政治经济学理论则关注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
它研究政府如何通过税收、财政、货币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以及政府干预的效果和影响。
这些理论为经济政策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经济政策分析的实践过程经济政策分析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问题识别、数据收集和处理、政策评估和决策制定等环节。
以下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内容。
1. 问题识别:问题识别是经济政策分析的起点。
在问题识别阶段,分析师需要明确政策制定的目标和背景,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讨论,以获取多方面的反馈和意见。
2. 数据收集和处理:数据收集和处理是经济政策分析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分析师需要搜集和整理相关的经济数据和统计信息,如GDP、就业率、通胀率等。
同时,也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得出可靠的结论和建议。
3. 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经济政策分析的核心环节。
在政策评估阶段,分析师需要对预期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和测算。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模型构建、经济预测和政策效果分析等环节。
4. 决策制定:决策制定是经济政策分析的最终目标。
在决策制定阶段,分析师需要将分析结果和建议提交给政策制定者,供其做出决策。
【投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关键字】投资判断题1. 从短时间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也等于零。
2. 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为正数。
3. 消费支出大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负数。
4. 消费支出等于可支配收入,意味着储蓄是正数。
5.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将递减。
6. 假定可支配收入不变,平均消费倾向越大,消费支出就越大。
7. 在短时间内,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8. 按照短时间的消费函数,在可支配收入的某一变化范围内,消费增量会大于收入增量。
9. 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增加消费支出,消费曲线将向上移动。
10. 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11. 边际储蓄倾向是大于1的正数。
12. 在短时间内,居民的储蓄有可能大于可支配收入。
13. 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减少储蓄,消费曲线将向上方移动。
14. 在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的时候,消费支出等于储蓄。
15. 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随之确定。
16. 在某一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如果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储蓄曲线一定与横轴相交。
17. 总需求曲线也称为总支出曲线。
18. 如果只考虑自发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求曲线与消费曲线平行。
19.如果同时考虑自发投资和引致投资,并假定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不受国民收入影响,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大于消费曲线。
20.假如某厂商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由于他不必支付利息,投资的成本等于零。
21. 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锁在钱柜里,这种行为是储蓄。
22. 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收入用于买股票,这种行为是投资。
23. 假如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钱建造一所房子,这个人在储蓄。
24. 假如某居民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一所旧房子,这个人在投资。
25. 某公司保留部分利润的行为是储蓄,把这部分未分配利润用于购买新设备的行为是投资。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 国民收入:是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
4. 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个人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十三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表示c 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c=c(y)。
2.储蓄函数:储蓄函数表示s 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s=s(y)。
3. 投资乘数:乘数即倍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变量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就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通常用k表示。
4.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5.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的比率。
十四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2. 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的。
它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
3. IS 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方向变化关系。
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 LM 曲线:是指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
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5. 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因此,货币需求又称被为流动偏好。
与其他资产相比,货币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人们用货币很容易与其他资产进行交换。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考核要求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时间为2小时(1XXXX年初为1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XXXX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XXXX年( ) 中A、安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B、安徽的国民收入(NI)C、南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D、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9、通货膨胀时,GNP价格矫正指数( )A、大于1B、小于IC、大于0D、小于010、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1、如果:消费额= 6亿元,投资额= 1亿元,间接税= 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 1.5亿元,出口额= 2亿元,进口额= 1.8亿元,则( ) A、NNP = 8.7亿元B、GDP = 7.7亿元3C、GDP = 8.7亿元D、NNP = 5亿元12、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B、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折旧13、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14、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A、因各种原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B、因重复记帐导致GDP高估。
C、因重复记帐导致低估。
D、由于各种原材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因此对GDP的衡量没什么影响。
15、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下列哪一项不应该计入利息项目中? ( ) A、银行存款利息B、企业债券利息C、公债利息D、股息16、GDP帐户将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 )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理论与实践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理论与实践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总体表现,特别是经济增长、季节性波动、周期性波动和长期波动的一个学科分支。
宏观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不言而喻,它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是政府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稳定而制定、实施和调整的经济政策。
那么,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是什么呢?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理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理论主要分为几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外汇政策等。
货币政策是一种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汇率和信贷条件等措施,对经济体系中货币流动的调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稳定。
货币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工具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票据融资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等方面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政策。
通过财政支出、税收和债务等措施,实现对经济的调控。
财政政策主要的工具包括财政支出、税收等。
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等手段,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发展策略。
产业政策的目标是通过技术进步、资源配置等手段,促进产业发展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
外汇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对汇率等措施的规范,保持国家或地区的外汇储备和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的一种政策。
外汇政策主要工具包括汇率管理、外汇储备等。
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发达国家的政策重点会更多地放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而发展中国家则会更多地注重产业政策和外汇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实践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实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这方面,国家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需要不同程度上的调整政策。
例如,疫情期间,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稳就业的政策,包括拓展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鼓励创业等措施,以刺激就业增长,促进经济恢复。
同时,国家还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包括支持其融资和减免税收,以帮助其渡过难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内容提示与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了解如何运用IS—LM模型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以及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
本章的重点:
(1)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和斟酌使用财政政策;
(2)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3)货币政策;
(4)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练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 财政政策
2. 货币政策
3. 挤出效应
4. 自动稳定器
5. 公开市场业务
二、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
B.稳定通货,减少失业,保持经济稳定的增长
C.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
D.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
2.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3.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4.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5.在经济衰退时期,如果政府不加干预的话,()。
A.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 B.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C.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 D.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
6.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7.“挤出效应”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较少
8.下列()的情况不会增加预算赤字。
A.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 B.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增加
C.政府转移支付增加 D.间接税增加
9.下列()的财政政策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有最大增长。
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
B.政府购买增加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
C.税收减少50亿元
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
10.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平缓而IS陡峭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和IS一样平缓 D.LM陡峭而IS平缓
11.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12.商业银行的储备如果低于法定储备,它将()。
A.发行股票以筹措资金 B.增加贷款以增加资产
C.提高利率以吸引存款 D.收回部分贷款
13.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C.降低法定准备率 D.中央银行增加购买政府债券14.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15.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的贴现率提高,则()。
A.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会增加 B.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会减少
C.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仍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16.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
A.降低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降低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 D.向商业银行卖出国债
17.财政部向()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18.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太大,其紧缩政策为()。
A.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B.迫使财政部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C.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D.降低法定准备率
19.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陡峭,IS也陡峭 B.LM和IS一样平缓
C.LM陡峭而IS平缓 D.LM平缓而IS陡峭
20.下列()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LM陡峭而IS平缓 B.LM垂直而IS陡峭
C.LM平缓而IS垂直 D.LM和IS一样平缓
三、判断题
1. 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的。
2.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3.在萧条时为取得年度预算的平衡,政府必须降低税率。
4.通货膨胀缺口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加以解决。
5.失业保险制度如果能根据国民收入变化及时地调整失业人口的消费水平,那么对经济就具有内在稳定作用。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债的负担在通胀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
7.准备金要求的提高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8.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9.中央银行可以强令货币供给紧缩,但不能强令其扩张。
10.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
11.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12.改变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货币工具。
1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对信贷规模的影响是相同的。
14.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商业银行准备金而不是活期存款规模。
15.当LM平缓而IS垂直时,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四、计算题
1.假使LM方程为y=500美元+25r(货币需求L=0.20y-5r,货币供给为100美元)。
(1)计算:1)当IS为y=950美元-50r,(消费C=40美元+0.8Yd,投资I=140美元-10r,税收t=50美元,政府支出g=50美元);和2)当IS为y=800美元-25r,(消费C=40美元+0.8Yd,投资I=110美元-5r,税收t=50美元,政府支出g=50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说明政府支出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情况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2.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美元,C=90美元+0.8Yd,t=50美元,I=140美元-5r,g=50美元。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
3.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4r,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0.8y,投资i=150亿美元。
(1)求IS和LM方程,画出图形;
(2)求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
(3)若货币供给增加20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收入、利率、投资和消费有什么变化?
(4)为什么货币供给增加后收入不变而利率下降?
4.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3.经济中的自动稳定器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5.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
6.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才能做到这一点?
六、论述题
1.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2)货币存量不变。
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有什么区别?
2.试分析在税收不变,用借款弥补赤字的情况下,政府开支增加对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