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苦参素联合茵栀清肝汤治疗肾移植术后继发丙型肝炎的疗效

合集下载

茵栀清肝汤对急性肝炎肝损伤患者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影响

茵栀清肝汤对急性肝炎肝损伤患者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影响

茵栀清肝汤对急性肝炎肝损伤患者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影响王惠改;喻成波【摘要】目的观察茵栀清肝汤对于急性肝炎损伤患者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乙型肝炎肝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加服茵栀清肝汤.治疗前后检测IL-16、IL-19、AST、ALT、和SOD、MDA水平.结果两组上述指标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茵栀清肝汤对于急性肝炎所致的肝损伤,可以明显降低抑制细胞因子,减轻抗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肝功能.【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3(022)006【总页数】2页(P997-998)【关键词】茵栀清肝汤;急性肝炎;白介素;细胞因子;肝脏保护【作者】王惠改;喻成波【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1100;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1研究表明,清热解毒中药能够有效保护急性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

笔者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黄疸诸方立意,并参考业者研究进展,拟订茵栀清肝汤用于急性乙型肝炎肝损伤患者,观察其对细胞因子和肝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乙型肝炎肝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辨证属肝胆湿热证[1]。

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

治疗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5~55岁,平均35.25岁。

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26~58岁,平均37.14岁。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综合治疗,给还原性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氨基酸等,积极处理并发症。

治疗组加服茵栀清肝汤(茵陈蒿32 g,栀子12 g,甘草10 g,黄芪 5 g,芥蓝 3 g,大黄 5 g),每日 1剂,水煎分 3次服。

两组均治疗30 d后评定疗效。

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李山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09(2)14
【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素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
炎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甘利欣胶囊每次0.15g,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苦参素600mg,每天1次静脉滴注。

疗程均为3个月。

观察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及检测血清HCVRNA。

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LT复常率94.9%,HCVRNA转阴55.0%,均高于对照组的94.9%和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苦参素对丙型肝炎肝硬化伴合并症患
者有一定疗效。

【总页数】1页(P66-66)
【关键词】苦参素;干扰素;丙型肝炎;并发症,肝硬化
【作者】李山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2
【相关文献】
1.苦参素治疗丙型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观察 [J], 屠敏华
2.苦参素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J], 张齐;赵成军;王燕
3.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观察 [J], 佘会元;张小兵;钟惠德;黄美云;陈幼娟;沈黎辉;沈文娟;刘立新
4.水林佳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汪洋
5.胸腺肽α1联合苦参素治疗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J], 徐淑凡;朱银芳;华忠;吴杭源;黄健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苦参素对不同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

苦参素对不同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

名 : 晴 复欣 注 射 液 , 苏 正 大 天 晴 制药 有 限公 天 江 司)0 10mL, 静脉滴 注 , 日 1次 ; 每 以后 再 给予 苦 参 素胶囊 ( 品名 : 晴 复欣 胶囊 , 商 天 江苏 正 大天 晴
王宇亮 ,党中勤 , 牛学恩,孙晓娜
( 河南省 中医院 , 河南 郑州 , 50 2 400)
关键词 : 慢性丙型肝炎 ; 基因 ; 苦参素
中图分 类 号 : 1 6 R 5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7 —3 32 1 )70 6 -3 6 22 5 ( 00 1-0 80
干扰 素联 合 利 巴韦 林 治疗 慢 性 丙 型肝炎 , 极 大 地提 高 了其 治 愈 率 , 目前 已在 国 内推 广应 用 。 但对 于有 干扰素 和利 巴韦林 联合使 用 的禁 忌证 以 及拒绝使 用该疗法 的慢性 丙型肝 炎患者 目前 尚无 好 的治疗 方案 。笔 者应用苦 参素 治疗慢性 丙型肝 炎患者 2 , 同干扰素联 合利 巴韦林及 单纯保 5例 并
者 中男 1 例 , 8 , 7 女 例 平均 年龄 (0 5 0 6 岁 , 4 . ±1 . ) 病程 ( . ±3 9 年 , C 8 6 . ) H V基 因 1 1 型 3例 , 2型 1 1
例, 3型 1 ; 例 3组患者 在性 别 、 年龄 、 程 、 C 病 H V 基 因分型等 方 面相 比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0 .
1 , 次 同时 口服利 巴韦林 片 ,0 ~10 0mg d 分 8 0 0 / , 3 口服 , 生 化学 指 标 ( T、 S 、 B L) 次 血 AL A T T I 异常
1 资料 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茵栀清肝汤用于治疗急性肝炎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茵栀清肝汤用于治疗急性肝炎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医药卫生
药物与 临床
2 0 1 5 年2 月 ・ 2 1 9・
茵栀清肝汤用于治疗急性肝炎损伤患者 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段培 芹 杜 洁 4 7 5 3 0 0 ) ( 河 南省开封市 兰考县城 乡卫生 院,河南开封
摘 要 : 目的 : 探讨分析茵栀清肝汤用于治疗急性肝炎损伤患者的疗效以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 选取的研究对 象为 在 我院确诊 的 8 4 例 急性肝损伤 患者 ,并且在 我院进行 治疗 ,将这 8 4 例急性肝损伤 患者 随机 分成 两组 ,为试验组和对 照组 。两 组 患者 均接 受常规的治 疗,试验 组患者 同时配合服用 茵栀 清肝汤 。观察 两组 患者 A S T 、A u’ 、和 s O D 、MD A 水平。结果 : 试
4 2 9 5 . 4 土4 _ 3 2 4 _ 3 ±0 . 8 8 9 . 6 土1 3 . 4 6 9 . 6 士3 5 . 5
而茵栀清肝汤的使用给急性肝损伤患者带来 了新 的治疗方 向,其从 中医的理论 出发 ,中医认为急性肝损伤 的基本病理变 化为疫 毒,湿热 。临床 上常认为 湿热淤积 ,长 时间不得 纾解, 会阻滞肝脏 的脉络 ,从而导致肝脾失调 。所 以患者 多表现为舌 苔腻黄 ,消退较缓慢 ,生化检查其转氨酶水平波动不定 。针对 此病理基础 ,选取对症 的的清热解毒 ,疏通肝脏脉络 ,调节肝 脾 的药物 即可缓解患者 的症状 ,从根本上治疗 患者 。而茵栀清 肝汤 ( 芥蓝 ,黄芪 ,大黄 ,甘草 ,栀子 ,茵陈蒿 )即属于清热 解毒药物 ,其也可 以抑制肝炎病 毒的复制 ,缓 解病毒性 肝炎, 同时可降低转氨酶的水平 ,清除氧 自由基 ,提高机体 的抗氧化 的作用 ,从而抑制相关的细胞 因子 的氧化作用所造成 的肝脏损 伤 ,使各种因子 的水平保持在平衡状态 ,保护肝细胞 ,改善肝 脏的功能 。与传统的药物相 比,副作用较少 ,可从根本上 改善 肝功能 ,缓解肝脏 的急性损伤 】 。本次试验表示 : 试验组 患者

水林佳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水林佳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过1 6 周的 药物治 疗后 ,发 现两组 患者 的肝功 丙氨 酸转氨 酶及 天冬 氨 酸 转氨酶 均有 显著 的下 降 ( P < 0 . 0 5 ),但观察 组患 者下 降的程 度要 较对 照 组的 明显 ,两组 患者 治疗 前后肝 功能 的变化 存在 显著 的差异
( P < O . 0 5 ) ,见表 1 。
2结 果 2 . 1统计两 组患者治疗后 肝功能 的恢 复情况 :总 结两组患者在 各 自经
肝炎患者1 0 0 例 ,并根据患者所选用治疗方法的不同而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两组各5 O 例。其 中观察组患者 中男 、女分别有2 3 例和2 7 例 ,年龄在
4 6 3 岁 ,平均年龄为 ( 5 4 . 5 士 4 . 5 )岁 ;而对 照组 患者 中男、女分别有
2 o 8 ・中医中药 ・
A p r i l 2 0 1 5 , V o 1 . 1 3 , N o . 1 1
水林佳与苦参素联合治 疗慢性丙型肝炎 的临床疗效观察
汪 洋
( 辽 宁省 大连市第六人 民医院肝 四病房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7 )
【 摘 要 】 目的 研 究并 分析 慢性 丙型肝 炎 患者运 用 水林 佳 与苦 参 素联合 治疗 的临床 疗 效。方 法 在我 院选 取 1 0 0例慢性 丙 型肝 炎患者 ,并根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 0 0 9 年1 月至2 0 1 3 年1 月收治的慢性 丙型
进行 分析和 处理 ,对 上述 1 0 0 例慢性 丙型肝 炎患者 治疗 效果 的观察指
标结果 ,计量资料采用舛 佥 验 的方法进 行检 验 ,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 验 的方法进行检 验 ,当P < 0 . 0 5 时 ,存在显著差异 。

苦参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观察(一)

苦参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观察(一)

苦参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临床观察(一)【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素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苦参素6mL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常规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病毒指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M)、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及B超测定门静脉内径(Dpv)。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HA、LM、PCⅢ、Ⅳ-C分别为(151.42±19.43)ng/mL、(115.75±20.92)ng/mL、(159.60±55.10)ng/mL和(57.60±33.29)ng/m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pv治疗后明显减小(12.8±0.17)cm,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苦参素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同时还能减轻和缓解门静脉高压症。

【关键词】苦参素;肝纤维化;门静脉内径;慢性乙型肝炎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临床上肝纤维化是可逆的,而肝硬化则不可逆转1],积极地抗肝纤维化及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但临床治疗手段相对滞后,尚无理想且被广泛认同的抗肝纤维化药物。

本文在已有苦参素抗肝纤维化的动物实验2-4]基础上,探讨其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治疗作用。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随机选取2006年6月-2007年12月我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60例,男98例,女62例,年龄18~60岁,平均(38.6±8.9)岁,平均病程(7.3±4.2)年;按照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诊断,其中中度86例,重度74例5]。

苦参素治疗乙型肝炎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苦参素治疗乙型肝炎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苦参素治疗乙型肝炎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标签:苦参素;乙型肝炎;研究进展苦参素(Kushenin)是一类含有苦参次碱15酮基本结构的化合物,主要从苦参根及苦豆子中提取,其中氧化苦参碱(0xymatrine)含量在98%以上。

据《本草纲目》记载:苦参,苦、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补中明目、养肝胆气等功效。

众多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苦参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心率失常、抗病毒和抗寄生虫等作用,特别是在治疗乙型肝炎方面,应用广泛,现综述如下。

1、单用苦参素治疗孟忠吉等将75例慢性乙型肝炎予苦参素注射液4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肝功能恢复情况。

每月复查1次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及恢复肝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结束时,HBeAg,HBV-DNA的阴转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8.67%、37.33%和5.88%、7.3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史文英等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证实其有价廉、高效、用药安全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苦参素的联合用药2、1与中药提取物的联用2、1、1与甘草提取物的联用陈兰英等将124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苦参素联合甘利欣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64例治疗3月后,HBsAg阳性患者12例转阴,转阴率为18.8%,对照组60例2例转阴,转阴率为3.3%;治疗组52例HBeAg阳性患者中7例转阴,转阴率为32.7%,对照组50例阳性者5例转阴,转阴率为10.0%;HBV-DNA治疗组64例阳性患者16例下降,23例转阴,转阴率为35.9%,对照组60例阳性患者10例下降,3例转阴,转阴率为5.0%,以上2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苦参素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苦参素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苦参素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共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再予苦参素胶囊联合双环醇片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显效16例(占41.03%),有效20例(占51.28%),无效3例(占7.69%),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显效7例(占17.95%),有效23例(占58.97%),无效9例(占23.08%),总有效率为76.92%。

两组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苦参素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标签: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苦参素;双环醇;临床观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慢性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报道显示,全球约有1.5亿丙肝病毒感染者[1]。

慢性丙肝病情不断进展,至后期可引起肝硬化、肝癌,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需要积极治疗。

西医治疗本病以干扰素、核苷类似物为主,但存在疗程长、费用高、副作用大等不足[2]。

近年来笔者采用苦参素联合双环醇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資料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吉林省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慢性丙肝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40.6±3.3)岁,病程10个月~4.5年,平均(2.6±0.4)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0.5±3.6)岁,病程11个月~4年,平均(2.5±0.6)年。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郑雪琴【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6(016)005【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C,CHC)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CHC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肝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CV-RNA转阴率为32.76% (1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69%(1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注射液治疗CHC肝纤维化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总页数】3页(P615-617)【作者】郑雪琴【作者单位】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新疆和田8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5+.5【相关文献】1.苦参素注射液用于慢性丙肝肝纤维化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J], 向秋2.护肝宁联合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43例 [J], 何明3.苦参素注射液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晓清;陆洋;郝丽萍;曾明新4.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J], 秦如松;张泽波5.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对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骆民军;俞永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苦参素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苦参素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苦参素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关键词】 ,重型肝炎【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重型肝炎患者1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苦参素600mg/d,im,同时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20mg+10%GS250ml,ivgtt qd,疗程为3个月,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基础治疗。

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存活率为69.6%,而对照组的存活率为46.3%,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lt;0.05),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苦参素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苦参素促肝细胞生长素重型肝炎不良反应Clinical analysis on oxymatrine in combination with 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 in treating severe-hepatitisQiu Shiying,Zhang Jingliang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Zibo,Zibo255067.【Abstract】 Objective To search out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of oxymartine in combination with 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 in treatingsevere-hepatitis.Methods 130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65patients as a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oxymatrine600mg/d,in combination with 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treatment for3months.65patients as a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Results After completion of therapy,the clinical syndromes and the liver functio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living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69.6%and46.3%of the control group.It was obviously different(P&lt;0.05).Side effects had not been found.Conclusion Oxymatrine in combination with 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 was effective in treating severe-hepatitis.Key words oxymatrine 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 severe-hepatitis side effects重型肝炎发病机制复杂,病情重,并发症多,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苦参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苦参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维普资讯
中西 医结合肝病杂志 20 0 7年第 1 7卷第 6期

3 35 ・

临床 研 究 ・
苦 参素 联 合 中药 治疗 慢 性 丙型 病 毒 性肝 炎 临床 观 察
李 莹 陈建杰 陈云飞 王 奕 张 玮 邢练 军
1 、上海 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 医院肝科 ( 上海 ,20 3 ) 2 00 2 .上海 中医药 大学 附属 曙光 医院
hrs 5 m o i 4 w a dcn o gop (0pt ns ee ig ne eo—lh ( b ,3 eb ,10 l d 8 ) n ot l ru 2 a et,rci n tr rnapa 2 ) MU,i,qd4 w,pu b— pbx r i v i f h ox8 ls i ra vr 0 r ). th n fra n,tev ooia rsos n i hmi l epnew r vla d R sl :Fr — re in5 0 g A ee do et t h i lg lepneadbo e c so s eeea t . eut i a t t me r c c ar ue s o yt e t h css co p se e 8w e td ( 5css nt a dg u , 1 ae ncnrl r p . th n fra e t V ae acm lh dt eks y 2 ae et r p cssi o t o ) A eedo t t n,S R i h4 u i r e o 8 ogu t e m w s 4 ( 2 )i r tdgop n 8 8 % (/ 8 ncn o g u . T eew r n in cn d f ecsb ten a % 1/ 5 nt ae ru ,ad3 . 9 4 1 e 7 1 )i ot l r p h r ee os i at ie ne e e r o g f fr i w te ( >0 0 ) T eboh mclrso s fA T i 4 n 2 w es ee8 % ad 8 % i t a dgop ad hm P . 5 . h i e i ep ne o L , n 8 a d7 ek ,w r 4 c a n 8 n r t ru , n ee

苦参素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苦参素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苦参素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张齐;赵成军;王燕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11(018)001
【摘要】@@ 当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其抗病毒治疗疗效,改善预后,笔者应用苦参素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77-78)
【作者】张齐;赵成军;王燕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六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苏,南京,211500;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六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苏,南京,211500;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六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苏,南京,21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52
【相关文献】
1.苦参素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长期疗效观察 [J], 焦栓林;赵晓蕊;欧阳洪;杜世奇;秦建增
2.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44例疗效观察 [J], 高春燕;王立松;李悦
3.苦参素治疗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38例 [J], 焦栓林;申德林;王全楚;欧阳洪;杜世奇;张玉华;秦建增;宋晓英
4.苦参素联合胸腺法新治疗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探讨 [J], 李丽
5.胸腺肽α1联合苦参素治疗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观察 [J], 徐淑凡;朱银芳;华忠;吴杭源;黄健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苦参素注射液用于慢性丙肝肝纤维化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苦参素注射液用于慢性丙肝肝纤维化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苦参素注射液用于慢性丙肝肝纤维化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9-07-31T09:19:53.23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6期作者:赵莹[导读]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常见传染病,传染性强,易慢性化,并容易向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转变[1]。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76例慢性丙肝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等肝纤维化指标变化。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CⅢ、Ⅳ-C、HA、LN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CⅢ、Ⅳ-C、HA、LN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肝肝纤维化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苦参素注射液;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Effect of matrin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patients with hepatic fibrosis[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trine injection on hepatic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c.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fibr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Jul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8 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given routine therapy, patients with the team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bitter ginseng injection,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collagen type Ⅲ before Ⅲ(PC), collagen type Ⅳ (Ⅳ - C), hyaluronic acid (HA), laminin (LN) of liver fibrosis indexes such as change.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2.11%,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3.6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C Ⅲ, Ⅳ -c, HA and L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Group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C Ⅲ, Ⅳ -c, HA and LN was lower in even more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matrin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c fibrosis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icacy, improve the degree of hepatic fibrosis in patients, it is worth to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 : matrine injection;Chronic viral hepatitis c;Liver fibrosis;Clinical curative effect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常见传染病,传染性强,易慢性化,并容易向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转变[1]。

浅谈苦参素联合茵栀清肝汤医治肾移植术后继发丙型肝炎的疗效

浅谈苦参素联合茵栀清肝汤医治肾移植术后继发丙型肝炎的疗效

浅谈苦参素联合茵栀清肝汤医治肾移植术后继发丙型肝炎的疗效目前,HCV感染者利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医治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丙肝医治方式,作为医治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有效药物,其具有显著的抑制病毒疗效,是阻断慢性丙型肝炎进展与降低肝硬化、肝癌发生的要紧手腕。

但由于肾移植术后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继发HCV感染是不是能够利用干扰素抗病毒医治目前尚无定论,这一人群的医治目前仍以一般护肝医治为主,日前,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苦参素联合自拟茵栀清肝汤医治一例肾移植术后继发丙型肝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与大伙儿共享。

1.病史介绍:患者,女性,38岁,农人。

09年1月发觉“尿毒症”,以后按期“血液透析”维持肾功能。

期间按期复查肝功能大体正常,HBsAg及抗HCV均阴性,未查HCVRNA。

2020年2月进行“肾移植术”,术后服用骁悉、甲强龙抗排异。

2020年9月因“伤风”后患者感乏力,食纳减少,胁肋作痛,时有烦闷欲呕,尿色淡黄。

查肝功能异样,ALT185U/L,AST116U/L,中断服甘草酸二铵、水飞蓟素医治半年,肝功能未正常。

查体:有肝掌、蜘蛛痣,巩膜微黄染,舌红苔腻微黄,脉弦数,腹软,肝脾无肿大。

辅检:ALT:157U/L,AST:98U/L,TbiL:L,A/G:38/30,肾功能正常,抗HCV(+),+106cps/ml,排除甲乙丁戊肝病毒感染。

凝血功能、AFP正常。

彩色B超:肝脏回声增粗。

中医诊断:肝著(肝胆湿热)。

西医诊断: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中度,肾移植术后。

2.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本病病理因素为湿热蕴结。

病位在肝胆,累及脾胃,脾主运化而恶湿,外感湿热疫毒之邪,致脾胃功能受损。

脾胃起落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那么食纳差;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邪壅阻中焦,郁久化热,湿热蕴结,阻滞肝络,那么胁肋作痛;湿热蕴结肝胆,那么胆汁的输送排泄失常,致使胆汁侵入血液,溢于肌肤,因此身目发黄。

3.医治方式:医治开始第一个月给予苦参素注射液(天晴复欣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制药)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张汝建;卢兴梅;国力;于忠铠【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素对肝纤维化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激活的HSC-T6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以不同浓度的苦参素干预(分别为30、60、120、240、480、960 mg/L),MTT法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增殖,TUNUL法检测凋亡指数.结果药物干预后肝星状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凋亡指数升高,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苦参素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来影响肝纤维化的发展.【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030)001【总页数】2页(P23-24)【关键词】苦参素;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作者】张汝建;卢兴梅;国力;于忠铠【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校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肝纤维化以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大量增生沉积为特征,是肝脏的一种慢性损伤愈合反应,是各种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点。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在各种损伤因子的作用下活化、增殖,转变为肌纤维母细胞(myofibroblast,MFB),是ECM的主要来源细胞[1],而肝纤维化的恢复主要依靠HSC的凋亡,因此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平衡,是肝纤维化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观察了苦参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旨在探讨苦参素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为祖国传统医学走向临床寻找现代医学证据,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苦参素注射液为市售产品,由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生产。

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建株于美国西奈山医学院Friedman分子生物学实验室[2],由SV40-T6抗原转染原代大鼠HSC而来,液氮内保存。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型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患者78例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型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患者78例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型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患者78例赵长普【摘要】@@ 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临床研究颇多.目前,对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共识;苦参素及干扰素、利巴韦林是临床上公认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单独应用难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自2004年3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应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患者78例,获得了较好的抗病毒及抗纤维化疗效,现报道如下.【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16)002【总页数】2页(P170-170,174)【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作者】赵长普【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临床研究颇多。

目前,对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共识;苦参素及干扰素、利巴韦林是临床上公认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单独应用难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自2004年 3月至 2008年 12月,我们应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患者 78例,获得了较好的抗病毒及抗纤维化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住院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9例,治疗组中男 27例,女 12例 ,年龄 18岁~ 60岁,平均 40.12岁±2.43岁,肝炎病程 2~27年,平均13.56±3.41年;其中肝纤维化 14例,丙型肝炎 25例。

对照组中男 25例,女 14例 ,年龄 19岁~ 64岁,平均 39.76岁±3.55岁,肝炎病程 2.5~28年,平均14.68±5.13年;其中肝纤维化 13例,丙型肝炎 26例。

2组年龄、性别、病程、肝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苦参素联合中药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病毒应答的影响

苦参素联合中药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病毒应答的影响

苦参素联合中药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病毒应答的影响李莹;陈建杰;张玮;邢练军;王奕;王磊【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08(42)5【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素联合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证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病毒应答的影响。

方法将43例肝郁脾虚证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25例,予苦参素联合疏肝健脾方治疗48周;对照组18例,予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

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病毒应答和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水平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D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

对照组完全应答率和部分应答率分别为55.56%和33.33%均较治疗组的48.00%和32.00%高;停药24周时,治疗组持续应答率(40.00%)高于对照组(3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苦参素联合疏肝健脾方治疗可改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失调状态,抑制HCV-RNA复制。

【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丙肝病毒;肝郁脾虚证;苦参素;疏肝健脾方;T细胞亚群【作者】李莹;陈建杰;张玮;邢练军;王奕;王磊【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肝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3【相关文献】1.拉米夫定、胸腺肽联合苦参素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王娜2.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和生化应答的影响 [J], 于建武;赵勇华;李树臣3.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α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病毒应答的影响 [J], 项波4.不同疗程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应答的影响 [J], 岳雅伦5.胸腺肽α1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依巴古力.艾拜都拉;胡利萍;孙晓风;汪冰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苦参素注射液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肾移植术后的应用

苦参素注射液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肾移植术后的应用

苦参素注射液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肾移植术后的应用
李杨;薛武军;樊萍;丁晨光;宋焕瑾;丁小明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8(28)11
【总页数】1页(P993-993)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丙型肝炎患者;苦参素注射液;抗-HEV-IgM;HBsAg阴性;慢性;HCV-RNA阳性;中华医学会传染病
【作者】李杨;薛武军;樊萍;丁晨光;宋焕瑾;丁小明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中心肾移植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9.2;R512.63
【相关文献】
1.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观察 [J], 佘会元;张小兵;钟惠德;黄美云;陈幼娟;沈黎辉;沈文娟;刘立新
2.苦参素注射液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J], 余会元;张小兵;钟惠德;黄美云;陈幼娟;沈黎辉;沈文娟;刘立新
3.丙型肝炎患者肾移植术后霉酚酸酯的应用 [J], 王亦斌;于立新;邓文锋;苗云;叶俊生
4.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 [J], 许佳平;董梅;黄萃;鲍冰;李纲;努尔陶
5.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丙型肝炎38例临床观察 [J], 李运东;陈建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苦参素治疗伴有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86例临床观察

苦参素治疗伴有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86例临床观察

苦参素治疗伴有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86例临床观察刘赢权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6)006
【摘要】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基本病理特点为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广泛损伤。

因此,可引起机体各器官的损害,其中肝功能损害较多见,我们用苦参素治疗伴有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取得明显疗效,但文献尚未见报告,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总页数】1页(P66-66)
【作者】刘赢权
【作者单位】锦州市传染病医院,辽宁,锦州,121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8
【相关文献】
1.甘利欣联合苦参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40例临床观察 [J], 潘兆随;熊玲;刘希德;刘景堂
2.甘利欣治疗伴有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86例临床观察 [J], 刘赢权
3.胸腺素Tα1治疗伴有肝损害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观察 [J], 刘赢权
4.甘利欣联合苦参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40例临床观察 [J], 李梅;潘兆随;刘爱芳;赵萍;刘希德
5.苦参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68例临床观察 [J], 费立升;辛崇尚;刘刚;潘兆随;马立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苦参素联合茵栀清肝汤治疗肾移植术后继发丙型肝炎的
疗效
目前,HCV感染者使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丙肝治疗方法,作
为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有效药物,其具有显著的抑制病毒疗效,是阻断慢性丙型肝炎发
展与降低肝硬化、肝癌发生的主要手段。

但由于肾移植术后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继发HCV感染是否可以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定论,这一人群的治疗目前仍以普通护肝
治疗为主,日前,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苦参素联合自拟茵栀清肝汤治疗一例肾移植术后继发丙
型肝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与大家共享。

1.病史介绍:患者,女性,38岁,农民。

09年1月发现“尿毒症”,之后定期“血液透析”维持
肾功能。

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HBsAg 及抗 HCV 均阴性,未查HCV RNA。

2010年 2
月进行“肾移植术”,术后服用骁悉、甲强龙抗排异。

2010 年 9月因“感冒”后患者感乏力,食
纳减少,胁肋作痛,时有烦闷欲呕,尿色淡黄。

查肝功能异常,ALT 185U/L,AST 116 U/L,
间断服甘草酸二铵、水飞蓟素治疗半年,肝功能未正常。

查体:有肝掌、蜘蛛痣,巩膜微黄染,舌红苔腻微黄,脉弦数,腹软,肝脾无肿大。

辅检:ALT :157 U/L,AST :98U/L,TbiL:28.5umol/L,A/G:38/30,肾功能正常,抗 HCV(+),HCVRNA 2.7e+10 6cps/ml,排除甲乙
丁戊肝病毒感染。

凝血功能、AFP正常。

彩超:肝脏回声增粗。

中医诊断:肝著(肝胆湿热)。

西医诊断: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中度,肾移植术后。

2.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本病病理因素为湿热蕴结。

病位在肝胆,累及脾胃,脾主运化而恶湿,外感湿热疫毒之邪,致脾胃功能受损。

脾胃升降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则食纳差;脾
失健运,水湿不化,湿邪壅阻中焦,郁久化热,湿热蕴结,阻滞肝络,则胁肋作痛;湿热蕴
结肝胆,则胆汁的输送排泄失常,导致胆汁侵入血液,溢于肌肤,因而身目发黄。

3.治疗方法:治疗开始第一个月给予苦参素注射液(天晴复欣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制药有限
公司)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中药基本方为茵栀清肝汤:茵陈25g、栀子10g、制大
黄6g、炒枳实6g 、赤芍30g 、白芍10g、丹参10g 、虎杖15g、叶下珠20g、垂盆草30g、
白花蛇舌草30g、炒白术10g、田基黄30g 、五味子10g、鸡骨草15g 、太子参15g酌情随证
加减。

开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服。

一个月后改服苦参素胶囊(天晴复欣胶囊,同上),
继续原中药方煎服。

三个月后患者上述不适主诉基本消除,复测肝功能:ALT :52 U/L,AST :48U/L,TbiL:12.8 μmol/L,A/G:39/26.5,肾功能正常,HCVRNA 5.1e+10 4cps /ml。

中药调
整为茵陈减为15g、垂盆草减为15g、赤芍减为15g,因大便偏稀,停大黄。

治疗半年、九个
月后两次复查肝功能均基本正常,HCVRNA 分别为7.2e+10 2cps /ml,<500cps/ml,彩超无明
显异常。

4.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2000年9月西安全国肝病会议制定的《病毒
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有关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标准:自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或缩小,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肝功能检查正常,HCVRNA阴转,以上各项指标稳定6月以上。

5.讨论:
由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的免疫抑制剂的不完全细胞免疫抑制,使机体对病毒抗原的异己识
别清除能力下降,致使丙肝病毒得以大量复制,并且与肝细胞整合在其表面表达病毒抗原导
致杀伤性细胞持续损伤肝细胞,但此时肝脏依靠自身的代偿能力维持着在病毒损伤和自身代
偿之间的平衡,因此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的肝功能尚处于稳定状态,一旦超过机体的代偿极限,在诱发因素如感染等出现时,动态平衡被打破,会迅速进入肝功能衰竭状态,并可伴发
或加重移植后并发症,从而造成受者的死亡。

同时,免疫抑制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也加重了
对肝脏的损害。

因此,针对此类人群HCV感染的治疗尤为重要。

本病证属肝著之肝胆湿热证。

中医认为湿热、疫毒为基本病理变化,而临床中又以湿热蕴结,郁久不解,阻滞肝络,肝脾失调为最主要病理转机。

故丙肝病人多见有舌苔黄腻消退缓慢,
转氨酶易持续增高或反复波动等湿热疫毒胶着难解之病象。

针对以上病理特点,笔者采用具
有清热化湿解毒,疏肝理气止痛作用的茵栀清肝汤为治疗主方。

是方以茵陈、大黄、栀子、
虎杖、白花蛇舌草、叶下珠等清热解毒湿热,田基黄、垂盆草、鸡骨草、五味子降酶。

已有
药理研究表明,该类药既能抑制和清除肝炎病毒,又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减轻肝细胞变
性坏死,促进再生修复;赤芍、丹参、枳实、白芍、白术疏肝活血理气止痛,软肝散结,促
进肝脏微循环和蛋白合成,降解胆红素,抑制肝组织纤维增生。

太子参具有提高细胞和体液
免疫,诱生干扰素等作用,诸药配合,则湿热清,疫毒消,气血畅,肝脾调。

而苦参素又名
氧化苦参碱,是从豆科植物苦参根中提取的生物碱,在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中发现,其具
有抗炎、抗病毒、抗肝纤维化和保肝降酶、抗癌、升高白细胞、抗心率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

该种联合治疗方案具有类似于现代医学抗
病毒、免疫调控、恢复肝功能等综合治疗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治疗显效,患者对目前治
疗效果满意,我们还在观察随访中。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06) .
[2]谢尧,范小玲,杨松.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09,(03) .
[3]陈文林,陆坚,李炜,李卓家,吴其恺.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证候量表分析[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01) .
[4]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4,(04) .
[5]赵长普.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慢型丙型肝炎和肝纤维化患者78例[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杂志, 2010,(02) .
[6]刁青蕊,薛博瑜. 中医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研究概况[J]. 中医学报, 2011,(0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