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千字文临习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永千字文临习指南(草书)
一、草书的用笔分析
孙过庭《书谱》云:“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因此对草书的用笔把握首先体现在使转上。智永笔法精熟,“笔笔从空中落”,故而可以说,智永此帖草书教科书般的笔法为我们做了极好的示范。
(一)使转
此帖在使转上达到了“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孙过庭《书谱》语)的艺术效果。其转笔淳厚流畅,灵动而不诡异,沉实而不呆板。
1.下转。如图中“霄”、“易”二字之横下行时,腕部要随之缓缓外转,使锋居于正中,忌勾指直接向下。
2.上转。如图中“充”、“肠”二字,在笔上转时不可懈怠(勿猛提笔),稍驻后翻转而上,忌机械硬转,令锋散开。
3.平转。如图中“饱”、“畏”二字笔至平转(撇折)时腕要稍向内翻,并在转处稍顿。行笔时注意要手腕轻虚,避免动作过大。
4.连转。如图中“辅”、“鸥”二字,转笔处顺势相连,行笔动作基本—致。但转折中应注意动作到位和连转处的变化。
草书使转中最(隹的是上、下转交替进行,如图中“委”、“寓”二字。临写时首先要看清行笔线路,其次要把握好腕部动作,可先在空中熟悉两遍后落笔。检验连转动作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审视线条的起、行、收处,不能出现散锋或尖薄的情况。如果动作不对,应及时调整,直到准确为止。
(二)横
草书中多牵丝映带,许多点画相互依存,横画也不例外。它可以与竖、撇、捺、点等连接在一起,难分彼此,如右图中“佐”、“曲”、“弱”、“营”等字。当然,相对独立的横画也会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字中,与字的其他部分互相呼应。
1.短横
草书中独立的短横一般为字的首笔或末笔,其起、收有轻重,体势有俯仰。一般上横多用轻起、仰势,如右图中“飘”字;亦有切笔人纸重起者,如“青”字。下横多取俯势,如右图中“士”字;有重起轻收者,如“旦”字,也有重起重收者。
短横中还有一种逆势写法,如右图中“执”字。此法多用于横连竖,目的是顺势。
2.长横
长横多为一字之主笔,一般呈左低右高之态。长横在用笔上变化颇多,如右图中“晋”字中横尖锋杀纸而入,凌厉劲健;“耻”字上横尖锋轻入,辅以提按,含蓄蕴藉;“每”字上横翻锋入纸后提笔右行,至收笔处顿锋上转,沉实婉转;“并”字末横取隶意,一波三折,意趣自足;“丁”字之横呈下俯之态,顾盼含情。
(三)竖
字中竖画好比搭台的支柱,一般写得挺直厚重。
1.短竖。根据所处的位置,此帖中的短竖有以下几种形式:位于左,多用垂霹,只是起笔或轻或重,如右图中“佳”字;位于中,大多与其他点画相连,变化多端,如“维”字;位于下,一般厚重有力,支撑上部,如“闲”字。
2.长竖。《千字文》的示范性约束着作者的个性发挥,因此本帖中没有抒情畅意的特长竖,只有相对较长的竖。如右图中“植”字的长竖居于左,切笔下行,丰润秀逸;“刻”字的长竖居于右,行笔轻重变换,颇有动感;“想”字的长竖承上启下,巧妙地将字的气息绾结于一体。
(四)点
其实,看似简单的点往往是书法中最具变化、最难表现的,因此临写时一定要多观察、多比较,体会其用笔的细微变化,抓住其个性与共,陛特征,使之成为点睛之笔。
1.单点
单点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其他点画仍有相呼应的关系。单点作为首笔或末笔时,一般多用俯势,笔毫入纸后向右下稍顿弹起,如下图中“庙”字;亦有取仰势者,如“跃”字的左上点,起笔与横法类似,笔锋向右稍转后即折回而下。
另外视字的结构,具体作点时还应留意其角度的变化。
2.双点
双点一般笔势相连,分为上下点和左右点。
(1)上下点。如下图中“论”字末熟练的提按,在上点完成后顺势带出下点;“嗣”字右部两点稍作翻腕,一笔而成,凝练有神;“禄”字中右两点开张大气,气势汹涌,角度、收放变化自然;“盗”字左上两点行笔稳健,气息相连。
(2)左右点。如下图中“凉”字右部下两点饱满沉实,遥相呼应;“羲”字上两点笔力干钧,峻急飞动;“乎”字的两点提按自如,一气呵成;“微”宇的两点纵横交错,轻灵洒脱。
3.多点
多点并列要注意各点的不同写法及相互间的呼应。
(1)横式。如下图中“密”字中部的点,重起顿笔后转腕提笔,而后翻锋向上完成左点,至右时,腕外转顿笔顺势完成右点。再如“羔”字中的横点,笔势起伏,提按、顿挫极富节奏感。
(2)纵式。如下图中“清”字上点采用单点的写法,下两点一笔写成并顺势提出与下一笔呼应。“落”字中左下三点一笔写成,由轻渐重,简约而凝练。
(五)撇
草书中的撇画多与其他点画相连或相映。
1.长撇
此帖中长撇或厚重沉实,线条遒丽,如下图中“映”、“初”二字;或凝练老辣,劲挺畅意,如“廉”、“碑”二字;或笔意婉转,飘逸洒脱,如“沙”、“接”二字。
2.短撇
短撇变化较多。如下图中“欣”字之撇藏锋入纸,腕夕啭撇出;“戚”字之撇由上一笔顺势带出,翻转灵活;“求”字上撇由横变异而来,状若兰叶;‘夙”字之撇露锋直下,迅速发力。
(六)捺
草书为了取势的需要,形态完整的捺一般出现较少,取而代之的多为反捺。
1.长捺
长捺多以反捺出现者居多,如左下图中“义”、“履”之捺均轻入轻收,中截浑厚;而“秦”、“岳”之捺取章草意,收笔含蓄。
2.平捺
此帖中平捺的写法较为统一,多尖锋入纸后向右下行笔,渐行渐按,至尾部稍顿捺出,隶意盎然,如左下图中“逸”、“运”二字。
3.短捺
在草书中,短捺多化为姿态不同的点,如左下图中“读”、“笑”、“实”、“囊”各字。独立者多饱满厚重,如高山坠石;连带者多婉转流畅,似泉水奔涌。
二、草书的结构特点
虞世南《笔髓论》言:“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蹙。”笔势的迅疾自然给草书结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字文》专为习书而创制,因此其草法相对工稳、规范了许多。
1.气息绾结
文章要“形散而神凝”,书法亦然。草书更应讲究跌宕起伏、大开大合间的气息绾结。如右图中“嵇”字翻转腾挪,一笔而成,体势紧凑;“临”字各部分虽相对分离,但笔势不断,气息贯通。
作草求势,或连绵转折,或笔断意连。而势的表现主要通过改变笔顺和简化点画达到。如右图中“并”字先写两竖再完成两横,令整字行笔便捷顺畅。再如右图中“躬”字本来较为复杂,而经过简化笔画,自然就容易贯气了。
2.字形多变
草书讲究整体美,而这种美靠什么实现呢?表现在字法上便是字形变幻和大小穿插。相对来说,《千字文》作为习书范本,其大小变化并非十分突出,佃临习时不应忽视,尤其应注意训练以结字大小调节书作的节奏。而字形的多变是根据字的结构来随机处理的。总的原则是在注意字形饱满的同时避免出现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字势,力求以形变增强书作的节奏与韵律。
3.揖让有度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作草尤需如此。下笔前应预想各部分的空间比例,然后落笔。如右图中“飘”字,其左部上揖下让,右部上让下揖,巧妙搭配,浑然一体。
4,伸缩得体
字法要打破正方或长方的呆板体势,就必须要注意伸缩。一般情况下,左右、左中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各部分的长短参差,勿使齐平,如右图中“绛”字;上下、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各部分的宽窄搭配,如“寥”字;独体字要注意点画的伸缩,令字形多姿多彩,如“毛”字。
5.疏密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