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普吕兔规模化养殖环节的技术基础及优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普吕兔规模化养殖环节的技术基础及优化
研究
浙江景宁农户一直有养兔的习惯,但由于农户技术落后,疫病防治跟不上,死亡淘汰率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肉兔产业的发展。
为此,景宁肉兔养殖农户制定统一的肉兔养殖技术规范,选择了伊普吕兔,同时通过项目推广,解决技术落后、效益差等问题,实现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产销一体化目标,把全县乃至全市的肉兔产业统一带动发展,使肉兔产业达到质的飞跃。
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伊普吕兔规模化养殖环节的技术基础及优化,为景宁养兔农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肉兔养殖现状
1.1 我国肉兔养殖现状
在我国各地基本都有肉兔饲养,其中四川、山东、江苏、河南和重庆是主要的养殖地。
这5个地区的存栏量约占全国总存栏量的75%左右,出栏量占全国的80%左右。
近年来,随着我国肉兔产业结构的逐步变化,生产方式由原来的小规模粗放式饲养向快速集约式大型饲养转变。
肉兔养殖已从单一农场养殖发展成为集养殖、屠宰、加工和出口于一体的完整养殖生产链。
我国是世界上的养兔大国。
总体质量和养殖效率与欧洲一些养兔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
在肉兔养殖发达的欧洲国家,雌兔每年平均供应的肉兔是我国的2~3倍。
品种杂,良种少,品质差,生产力低是限制我国肉兔养殖的主要因素。
它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肉兔的生产水平,降低了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降低了我国肉兔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积极推动我国领先的肉兔生产公司的发展,并与科研机构和技术系统的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以提升我国兔养殖水平。
相关技术人员逐步引进和培育了优良品种和养殖体系,采用了先进的相关生产技术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经过消化吸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兔肉产业
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并先后引进了伊普吕配套系,伊拉配套系,齐兴肉兔,新西兰,加利福尼亚等优良品系,相应的育种技术大大提高了我国的肉兔育种率和优良品种的推广。
1.2 国外肉兔养殖现状
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上最发达的肉兔养殖场都非常重视以配套系形式进行
商品生产。
采用专门化品系配套杂交生产“杂优”商品肉兔,是目前最先进、最合理的肉兔生产形式,代表着肉兔育种和生产的发展方向。
生产模式以全方位生产为主,管理自动化程度高。
在自动饮水、自动投料、自动肥料处理和环境管理自动化等领域相对成熟。
欧洲肉兔育种可分为4个层次,即40%的优良品种、30%的良好环境、20%的优质饲料和10%的良好管理。
从权重分配中可以看出国内养殖与国外发达国家养殖的思想认识差异。
2 我国伊普吕兔规模化生产方向
2.1 “全进全出,高效繁育”模式
这种繁育模式的核心是将四同期技术和高效手段相结合,以实现“同期发情,同期配种,同期分娩,同期出栏”。
结合高效的环境管理,我国的伊普吕兔养殖行业以小规模企业为主。
在繁殖和生产过程中,随时发现兔发情,随时配种,就造成了处在不同生理阶段的兔子混合饲养,由于它们的年龄不同,很难大规模生产兔子。
传统的育种模式严重限制了优质产品的产量,无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我国应该实行集中饲养技术、全进全出模式,实现对兔子的日常清洁、消毒,改善兔子生活的卫生状况,将经济效益最大化。
2.2 饲养环境控制的标准化
实践证明,兔是高度敏感的动物。
为了避免负面影响,促进高密度集约生产的有效利用,有必要为兔子创造一个稳定、科学、舒适的饲养环境。
受布局和设备设施差异的影响,多为开放式和半开放式建筑,使用的笼具多为多层,金属和
水泥笼位,通风效果差。
兔舍冬季温度较低,温度在-5~10℃,夏季受到高温影响,兔群长期处于25~35℃环境中。
处于这2个季节的兔子繁殖率低,出生兔
子存活率低,生长缓慢。
参考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厂房建设标准高,使用机器通风及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湿帘降温,配合全进全出模式,可以达到兔舍定期清理消毒,兔舍温度基本控制在15~25℃内,可极大地提高兔的各项指标和生产性能。
2.3 制定出更加符合规模化养殖的饲料营养标准
我国是世界上养兔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但我国伊普吕兔的饲料营养的基础研究薄弱,20世纪80年代前期对兔子营养的研究几乎没有,也没有关于兔子、养殖饲料总指数的测量数据。
随着20世纪80年代科研工作者对兔子营养需求的
研究开始,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呈现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趋势。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对高密度育种饲料不同营养指标的需求日益增加,引入新的、实用的饮食标准是不可或缺的。
2.4 疾病防控技术保障
根据兔群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合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应制定可靠的免疫程序,以确保所有兔子的免疫力。
在大规模饲养中预防兔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尤其是要注意预防兔瘟2型引起的危害。
兔病毒性出血症2型(RHD2)又称兔瘟2型,是由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引起的危害家兔和野兔的一种新型高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疫病。
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通报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兔瘟2型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或者疫苗医治或预防,为此,做好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
防控兔瘟2型应加强引种隔离和检疫,最好自繁自养。
养兔场应定期消毒和清理粪便等污物,做好灭蚊、灭蝇、灭鼠等工作,种兔和肉兔分点饲养,做好临床观察和记录。
发现疑似病兔应立即隔离,并早诊断、早处理。
另外,还要注意预防和监测当地气候,除全面预防和控制雨水和水分外,建立养殖环境微生物监测平台,定期监测和记录兔舍设备表面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提高消毒频率,规范消毒剂的使用,并根据收集微生物制剂的精细
实验,在空房中清洁和消毒后,兔子必须通过测试,大型养殖场或规模化养殖场可设立相关实验室或与科研机构合作,对兔病进行诊断、药理实验、抗体检测,有效完成生态指标等工作,制定快速有效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程序和应急计划,并在疾病预防和控制失败后尽快遵循标准程序和检测系统,我们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论,并采取措施将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2.5 人工授精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人工授精技术与循环养殖模式的结合,对实现我国兔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授精是畜牧业有效发展的关键技术,可以从远距离快速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育种效率,减少疾病传播,降低生产成本。
首先,它有助于组织生育,实现同步测序、受孕、生育和断奶;其次,易于集中管理,促进新技术的引进,实现生产的范围化、量化和商业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节省劳动力和行政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再次,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显著提高兔子的繁殖能力。
大多数罕见的母兔可以安排胚胎受精以提高受孕率。
然后,注意及时采取管理措施,提高繁殖成活率。
最后,可以根据计划控制兔子的繁殖力。
3 伊普吕兔规模化养殖环节的技术基础及优化
3.1 饲养营养指标
3.1.1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代表生物结构物质,是体内代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组织修复的原材料。
兔饲料中的蛋白质主要由植物蛋白组成,包括种子蛋白、叶蛋白和一些副产物。
最常用的兔饲料是三叶草或颗粒,占饲料消耗的90%。
当饲料中蛋白质质量达到所需水平时,不仅可以提高日常营养的适应性,还会影响兔子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并影响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严重的情况下,它会导致兔子生长停滞、体重下降、母兔出生率降低、出生虚弱等。
因此,
制定合适的饲料蛋白质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使生殖效果最大化的先决条件。
目前,ILIUS蛋白质要求通常符合推荐的NRC标准:经济效益相对较好。
3.1.2 饲料能量
能量是维持身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主要营养素,而智力是维持体温、呼吸、消化、循环、排泄、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功能。
食物的每日能量含量决定了饲料的消耗和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供应,从而影响动物的生产力以及体内营养素的吸收和使用,从而影响了动物的生长。
在大型养兔场,人工授精和改良繁殖模式的能量需求非常高。
牛奶利用率为81%。
有乳汁分泌和怀孕的雌兔的利用率为76%。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雌性没有获得足够的食物或饲料指数不达标,兔子的生产效率无法最大化。
牛奶生产导致的食物缺乏似乎是奶牛和怀孕母兔生产效率、影响胎儿发育和影响母兔生育能力下降的原因。
3.1.3 粗纤维
作为草食动物的一个单位,兔子发达的阑尾具有微生物系统,可以使用原纤维。
膳食中适量的粗纤维对维持家兔正常的消化功能和防止消化功能受损起着重要作用。
饲料纤维含量低是导致家兔腹泻的重要环境因素。
在纤维饮食(ADF)为19%和9%的条件下,每天高水平的ADF饮食使伊普吕兔的健康风险指数翻倍,腹泻发病率增高,平均腹泻天数增加。
因此,伊普吕兔日常饮食中适当的粗纤维含量与整个兔群的健康生长有关。
3.2 限制伊普吕兔饲喂的应用
3.2.1 降低断奶仔兔死亡率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
伊普吕兔养殖中,断奶应激经常会引起仔兔消化功能紊乱,这是一种病原感染,会延迟兔子的生长。
此前,抗生素被用于预防胃肠道疾病,但随着欧盟(EU)及相关法律法规全面禁止使用这种抗生素,对微生态药物等非药物方法的调查已经展开。
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限制喂养是保护兔子免受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影响的最有效的非药物方法之一。
3.2.2 提高饲料报酬,减少浪费
首先,饲料限制可以减少兔子饲料消化不足造成的浪费,提高饲料的消化率,降低饲料重量比。
含量限制确保了兔子在繁殖过程中的休息时间,避免了收集相对自由的食物时的能量消耗,增加了饲料补偿;此外,饲料的限制增加了兔子的进食欲望,这大大简化或避免了自由采集的处理。
从兔子身上收集了一些小饲料,这缩短了饲料在容器中的暴露时间,降低了饲料的水分含量,尤其夏季。
有限的育种是最大化工业育种效率的重要因素。
母乳喂养期间应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营养,以满足母乳喂养期间的生长需求。
3.3 同期发情技术在伊普吕兔生产中的应用
3.3.1 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效果
在我国,1只母兔平均每年可繁殖35~40只兔子。
随着规模的增加,差距进一步扩大,这大大限制了兔业的有效和集约发展。
在循环繁殖模式中,主要的同步技术包括,同步发情、同步繁殖(人工授精)、同步分娩、同期断奶和出栏。
同步发情技术是人工授精成功的关键。
由于繁殖周期短,许多母兔在哺乳期可能无法受精。
母乳喂养会对其繁殖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繁殖和泌乳。
产后泌乳和母乳喂养会抑制卵巢功能,影响母兔的生育能力。
因此,在同步射精技术的帮助下,哺乳期兔子胚胎卵泡的发育可以引起排卵。
3.3.2 伊普吕兔同期发情的方法
第一,激素治疗。
目前,广泛使用的注射激素包括毛细血管促性腺激素(ECG)和前列腺激素,它们通常在母兔人工授精前2~3d使用。
结果因激素、剂量和注射时间而异。
ECG用于伊普吕兔的同期发情已有多年的历史,ECG具有FSH和LH的双重功能,其有助于卵泡的发育和成熟,被广泛应用。
前列腺素的黄色溶黄体广泛用于母兔和其他兔的同步繁殖过程。
与ECG一样,同步前列腺素分泌通常在受精前2~3d使用,但效果良好。
不同的受精前72 h注射前列腺激素200 μg后,
母兔的出生率与对照组和ECG组无显著差异。
然而,已经证实,前列腺激素的使用可以提高母兔的繁殖能力,例如在出生第6天注射天然前列腺素50 μg。
第二,生物刺激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畜牧业中激素制剂的使用都有限制。
目前对畜牧业中激素的使用没有明确规定。
随着国内外畜牧业的改善和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激素限制将成为趋势。
此外,使用大分子外源性激素也会引起免疫反应,导致繁殖效率降低,母兔出现功能障碍,仔兔出生时死亡率增加。
人们可以逐步探索激素替代的方法,以提高家畜的繁殖效率。
这种方法统称为“生物刺激”,主要包括母子隔离、营养增强、光学刺激和动物方法。
其他更新的评估方法表明,IRRG研究(特别是20世纪末的“生物刺激法”)适用于母兔的改良,它不仅简单易用,也有利于周期性养殖。
4 结语
景宁山区农民自有养殖肉兔的习惯,养殖出的肉兔无药物残留,安全、优质、营养,在养殖肉兔工作中有着良好的气候环境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为养兔农户提供了相关技术、疫病防治等建议,通过进一步实施,可以有力地促进景宁县兔养殖业的发展,加快景宁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升景宁县肉兔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经过加工,提高了肉兔的附加值,而大型企业可以为贫困农户或低收入农户无偿提供养殖技术,并对产品进行保护价的回收,可有效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和低收入农户脱贫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