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盟会的性质和成立的历史意义[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盟会的性质和成立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国同盟会;性质;意义

中国同盟会(The China Ftederal Association),简称同盟会,是1905年8月2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东京建立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进步知识分子组党的要求日益迫切。1903年《浙江潮》第三期发表文章,主张消除地域界限,建立联合统一团体,《江苏》则提出要“结大群”。这说明,联合斗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主观方面,建立全国性政党的条件也基本具备。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团体出现,在思想、组织上为建立全国性政党提供了一定基础。1905年上半年,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的领导人和骨干分子由于起义失败,相继逃到东京,鼓吹革命,联络同志,“意欲设立政党,以为革命中坚”。

在这个时期,孙中山也在思索,从兴中会到惠州起义失败,六年时间过去了,但革命进展不大,这是什么原因?起初孙中山曾片面地归咎于缺少军火,认为“只要获得相当数量的军器武装起来并尽力准备,就能很容易把清朝军队击溃。”但在实践中,他改变了这种看法,1903年左右,孙中山提出革命需要“招集同志,合成大团”,开始为建立政党作准备。如何建立党?孙中山认为兴中会不行,因为通过惠州起义,兴中会的弱点暴露出来,它是狭隘的、地域性的小团体,难以领导全国的运动,孙中山着眼于建立一个具有较广泛社会基础的党。1900-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在欧洲、日本等地广泛结交留学生和华侨,讨论革命的方针、政策,在欧洲通过与留学生的讨论,将组党的着眼点移到学生。1903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革命军事学校”,第一次提出十六字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个纲领的提出,代表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表明孙中山比他同时代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孙中山的思想和活动,使他逐渐成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公认的领袖。

1905年7月,孙中山结束了历时半年之久的欧美之行后抵达日本,在东京先后同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人会晤,畅谈革命形势,商议筹建统一的革命政党问题,强调革命互相联络,必须要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倡议成立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革命组织,得到赞同。7月30日,各省有志革命的留学生和旅日华侨共70余人,在东京赤坂区桧町三番黑龙会址召开建立统一组织的筹备会议。在讨论团体的名称时,孙中山提议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有人表示异议,主张叫“对满同志会”。孙中山指出革命宗旨不专在对满,其最终的目的尤在废除专制,创造共和。有人提出此会为秘密组织,不必明用“革命”二字。经反复讨论,最后定名为“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当时,14省籍的100多名革命者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国同盟会总章》;确定孙中山提出的十六字纲领为同盟会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以投票方式选举了总部各部负责人,推选了各省主盟人,黄兴为执行部庶务总干事,协同孙中山总理主持本部工作,实际相当于协理,宋教仁、陈天华等为总部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同盟会总部设于东京,按“三权分立”原则,下设执行部、评议部、司法部。章程规定在总部统一领导下,各地分设支部;国内按地区设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支部以下各省设立分会,支部部长由总理指任,分会长由会员选举产生;国外设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支部,支部以下各国设立分会。当时设想,不但机关有组织,全体党员亦仿照军队,建立营、队、列、排等各级组织,以保证组织的坚固。这表明同盟会所设立的组织方案比较完整和系统。

同盟会成立后,制订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略地规则》、革命军和军

政府建制、对外宣言和对内布告等文件,在日本东京出版《民报》作为同盟会机关报,同改良派展开论战,在国内外建立了9个支部和45个省区分会。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等又编定《革命方略》,规定了同盟会纲领的实施计划和其他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有些则作为文告供各地起义时发布。总部所委派之主盟人于同盟会成立后亦相继分赴国内外各地,吸收会员,建立支部,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为武装起义做准备。还在欧美南洋等地区设有通讯处,积极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发动和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

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为同盟会是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全国主要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组成,并形成了以孙中山为核心的领导机构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有统一的机关刊物《民报》,有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所以它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模式建立起来的革命政党。

1.评价及意义: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具体含义:

“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这也就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制度。因此,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适应当时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3 .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第一,同盟会作为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次从组织上把全国主要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使分散的革命力量聚集成为统一的革命力量。同盟会成立以前的各革命团体基本上没有脱离旧式会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并带有比较浓厚的地域色彩。同盟会把过去分散的地方性的革命组织联合、改建成为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从此,全国革命有了一个中心,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第二,同盟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信心,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进入高潮。同盟会成立后,一面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组织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一面联络会党、新军,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武昌起义后,同盟会总部由日本东京迁至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迁至南京,旋又迁回上海。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1.评价及意义: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在宣传,组织和具体筹划革命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的成立使"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

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国的民主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具体含义:

“鞑虏”是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