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首届海洋会议报告:海洋经济发展与上海市海洋科技力量整合(0509)

合集下载

市首届海洋会议报告:海洋经济发展与上海市海洋科技力量整合(0509)

市首届海洋会议报告:海洋经济发展与上海市海洋科技力量整合(0509)

• 海洋是区域经济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
– 世界上已经形成激烈的海洋竞争态势
• 空间资源的争夺(东海与日本之争,南海与越南等
国之争)
• 国内邻省市之争(海域划界)
– 经济发展的瓶颈是空间资源,国与国,地区与 地区之间以能源为主的矿物资源争夺主要发生 在海洋 – 海洋争夺不仅是出于经济利益,也影响到国家 的竞争力和国家安全
海洋经济发展与 上海市海洋科技力量整合
陈家宽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2005.9.1) 空间资源 • 海岸线,港口 • 航运水道 • 路由资源 • 土地资源 • 领空资源 • ……
(2) 矿物资源 • 盐 • 天然气 • 石油 • 重金属 • 稀有金属 • 放射性元素 • 贵金属 • ……
– 成立稳定的“上海海洋经 济和海洋科技发展战略论 坛”
– 设立“上海市海洋科技专 项基金”,多渠道,多元 化筹集资金
–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结束语
海洋资源为基础
依托海洋大科学
发展海洋新经济
– 生态系统多样性水平 • 海滨湿地
– – – – – 河口沙洲湿地 潮间带滩涂湿地 泥沙质滩涂湿地 基岸海岸湿地 生物礁湿地
• 近海海洋生态系统 • 深海海洋生态系统 • ……
– 遗传多样性水平
• 经济水产种质资源
• 海洋生物基因资源
– 生态资源 •光 •热 •水 • 风力 • 潮汐 • ……
• 海洋新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运用海洋高科技
• 海洋科学是大科学
• 科学史证明有重大国家需求的都是大科学(原子
弹,宇宙飞船,三峡大坝)
• 海洋科学涉及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
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经济学、海 洋法学等诸多学科
• 海洋是个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只有联合各

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doc

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doc

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北海市银海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017年6月目录一、海洋经济调查目标、原则和任务.................................. - 5 -(一)调查目标................................................ - 5 -(二)调查原则................................................ - 5 -(三)海洋经济调查任务........................................ - 6 -二、组织保障...................................................... - 8 -(一)组织实施原则............................................ - 8 -(二)组织机构................................................ - 8 -(三)责任分工................................................ - 9 -三、经费保障..................................................... - 11 -四、海洋经济调查时间............................................. - 12 -五、海洋经济调查对象与范围....................................... - 13 -六、海洋经济调查内容............................................. - 14 -(一)单位清查............................................... - 14 -(二)产业调查............................................... - 14 -(三)专题调查............................................... - 16 -七、调查方法..................................................... - 18 -(一)全面调查............................................... - 18 -(二)抽样调查............................................... - 18 -八、主要步骤及流程............................................... - 19 -(一)前期准备阶段........................................... - 19 -(二)单位清查............................................... - 19 -(三)数据采集处理阶段....................................... - 21 -(四)总结发布阶段........................................... - 22 -(五)应用开发阶段........................................... - 22 -九、海洋经济信息平台建设......................................... - 23 -十、质量控制..................................................... - 24 -(一)建立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 - 24 -(二)建立质量控制制度....................................... - 24 -(三)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 24 -十一、调查用标准分类目录......................................... - 27 -十二、主要成果................................................... - 29 -十三、进度计划................................................... - 30 -2012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开展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水务海洋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水务海洋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水务海洋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23.04.19•【字号】沪水务〔2023〕230号•【施行日期】2023.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印发《上海市水务海洋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沪水务〔2023〕230号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上海市水务海洋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2023年4月19日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水务局2023年4月19日上海市水务海洋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进一步推进水务海洋科技高质量发展,根据《上海市水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上海市水务科技“十四五”规划》《上海市海洋科技“十四五”规划》等,结合本市水务海洋行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思路(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会议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针对本市滨江临海平原河网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超大城市水系统综合治理的复杂性,以高质量服务水务海洋战略任务为牵引,以提升水务海洋科技硬实力为导向,全面提升水务海洋科技服务超大城市水系统治理的效能。

(二)基本原则坚持全球视野,上海特色。

对标世界一流,立足上海特色,加大高水平科技研究,提高标准、专利等科技成果质量,加强开放合作,增加上海超大城市水系统科技核心竞争力,发挥服务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系统研究。

针对水务海洋业务工作中普遍关注、需求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从流域区域、陆域海域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问题,开展系统研究。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海洋资源【发文字号】沪府发[2006]52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政府【发布日期】2006.12.26【实施日期】2006.12.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06〕5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是上海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根据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北接江苏、南临浙江,处于长江入海口和东海的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

全市海域面积超过8000平方公里;江海岸线总长763公里,其中大陆岸线186公里,岛屿岸线577公里;岛屿16个,其中崇明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岛;拥有港口航道、湿地滩涂、渔业、滨海旅游、风能潮汐能等海洋资源,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十五”期间,上海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海洋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海洋经济运行机制。

(一)“十五”期间主要成绩1、海洋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十五”期间,上海海洋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市经济增长平均水平。

2005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2816亿元,位居全国沿海省市前列。

已形成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滩涂围垦、海洋生物医药业等共同发展的海洋产业格局,其中海洋交通运输业和船舶制造业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十五”期间,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大突破。

2024年全球范围内举办首届海洋保护论坛

2024年全球范围内举办首届海洋保护论坛

发起单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 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
筹备过程:成立筹备委员会,制定论坛议程, 邀请各国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参加
发起时间:2019年
论坛地点:中国上海
目的:提高全球海洋保护意识,推动海 洋保护行动
论坛时间:2020年6月
02
论坛主题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
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维持地 球生态平衡,提供丰富的生物多 样性
05
论坛成果
共识与倡议的发布
倡议内容:减少塑料污染,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论坛达成的共识:保护海 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倡议对象:政府、企业和 公众
倡议方式:制定政策、推 广环保产品和教育宣传
合作协议的签署
签署双方: 论坛主办方 和参与企业
协议内容:共 同推进海洋保 护,减少污染, 保护生物多样

参与人员:专家、学者、政府 官员、企业代表、环保组织成
员等
讨论内容:海洋污染、海洋生 物多样性保护、海洋资源可持
续利用等
专题报告与案例分享
专题报告:海洋 环境保护的重要 性
案例分享:成功 案例和失败案例 的分析
专题报告:海洋 污染的现状和挑 战
案例分享:企业 如何参与海洋环 境保护
圆桌论坛与互动环节
联盟活动:开展海洋保护宣传教 育、科研合作、政策制定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联盟成员:各国政府、非政府组 织、企业和个人
联盟目标:实现全球海洋的可持 续发展,提高公众的海洋保护意 识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建立国际海洋保护联盟 举办国际海洋保护研讨会 开展跨国海洋保护项目 加强国际海洋保护技术交流与合作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海洋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海洋产业是上海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

上海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区位条件优越。

多年来,上海按照国家“实施海洋开发”和“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围绕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实现“四个中心”的目标,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线,以海洋公共服务为重点,以海洋综合管理为保障,坚持依法管海、合理用海、科学护海、科技兴海,坚持资源节约、低碳环保、生态文明,优化提升海洋产业能级,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概况(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相关产业,初步形成了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建筑工程、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七大海洋产业发展格局。

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的产业能级,在海洋港口机械、船舶制造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及物流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2009年上海市海洋生产总值约4300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三位。

2010年上海港货运吞吐量达到6.5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906.9万标箱,旅客吞吐量591.16万人次。

整体上,海洋经济持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海洋经济的战略布局逐步由沿江向沿海区域转移,基本形成了以洋山深水港为核心,以临港新城、崇明三岛为依托,以江浙为两翼的海洋经济空间格局,培育打造长三角滨江临海产业带和经济带。

上海海洋经济正日益成为支撑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上海海域面积狭小、岸线利用率高、海洋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必须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加快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海洋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强陆源入海污染治理,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达标率和COD减排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三湘名校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三湘名校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三湘名校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柳宗元通过一动一静,形象地描绘出小溪的轮廓与外形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以“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表达万物各有主宰这一哲理时,认为非已所有,就不应该有所索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

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

”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

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所善荆轲可使也。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

”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俯而笑。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谨奉教。

上海构想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上海构想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上海构想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发布时间:2011-10-12信息来源:文汇报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纷纷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的长期战略,“21世纪是海洋世纪”已成为全球共识。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十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2%,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发展海洋产业,“蓝色国土”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上海的海洋经济也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海洋经济已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在近日由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海洋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上海海洋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讨,上海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沿海城市,海域面积达到8000平方公里。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空间狭小的特大型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广阔的海洋是上海拓展发展空间、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是,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高科技产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展海洋经济也是上海更好地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战略需要,通过江海联动、海陆联动、陆岛联动,服务于长三角、长江流域以及全国海洋经济的大发展。

同时,发展海洋经济,要把保持海洋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加强海洋观测、预报与预警系统建设,有效预防和减少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确保城市安全。

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上海发展海洋经济有以下有利条件:海洋区位优势明显,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与长江出海口的交汇处,滨江临海,腹地广阔且经济发达,拥有港口航道、湿地滩涂、渔业、滨海旅游、风能潮汐能等海洋资源,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上海的船舶制造和海洋运输两大产业在全国居重要地位,2005年,上海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2296.5亿元,居全国11个沿海省市第4位,其中,船舶制造和海洋运输业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上海研制成功的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代表了当今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领域的先进水平。

上海市印发的有关海洋经济和金融政策

上海市印发的有关海洋经济和金融政策

上海市印发的有关海洋经济和金融政策摘要:1.上海市印发的海洋经济和金融政策背景2.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3.对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4.对上海金融市场的影响5.总结正文:1.上海市印发的海洋经济和金融政策背景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上海市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积极参与并推动海洋经济的建设。

近期,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一系列关于海洋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文件,旨在进一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繁荣。

2.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此次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提升我国海洋科技水平;三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四是深化海洋经济和金融合作,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3.对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政策将有助于推动上海海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如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全球海洋产业竞争中的地位。

其次,政策将加强上海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通过支持海洋科研机构和高校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再次,政策将促使上海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对上海金融市场的影响此次政策对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为海洋企业提供多元化、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升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投资上海及我国海洋经济,推动金融市场的繁荣。

5.总结上海市政府印发的海洋经济和金融政策将为上海海洋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上海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强市

上海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强市

上海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强市
佚名
【期刊名称】《化工时刊》
【年(卷),期】2008(22)4
【摘要】据有关方面人士介绍:上海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思路之一是走高科技发展之路,积极开展海洋生物资源、新型能源、海洋生态环境、深海科技等领域的科技攻关。

上海将优先发展海洋工程、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和海洋生物医药三大海洋高科技产业。

在海洋工程方面,上海市将积极研制海洋潜水和海底工程设备,形成海洋石油采、储、运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

【总页数】1页(P34-34)
【关键词】海洋经济;上海市;高科技发展;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环境;油气资源开发;海洋工程;高科技产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P74
【相关文献】
1.发展海洋经济实现海洋强省——“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专题协商会侧记[J], 林志强;
2.大力发展海洋金融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J], 黄小彪
3.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J], 黄兴国
4.科学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市 [J], 张振勇;
5.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海洋强市建设路径——以山东日照为例 [J], 沈东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

海洋经济是以新兴海洋产业为主体、涉及各类社会化经济活动的总和。

现阶段,海洋经济发展仍将以沿海地区,特别是临海区域为基地,以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为基本特征,以集约化、新型工业化为主体发展趋势,从而推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较大变革。

这是一种进步的变革,是海洋经济这一先进生产力推动区域社会经济进步的历史进程。

200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局编制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并制定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明确提出海洋经济要高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速度。

近几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围绕着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采取了许多措施,普遍把海洋经济发展列入地区战略,并加大投入。

国际开发海洋的大背景和国内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大举措,为上海市提供了加快海洋产业开发与管理力度、推进海洋经济上台阶的历史机遇。

上海作为沿海城市,海洋与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无论是实现国际航运中心战略目标,还是建设信息港、深水枢纽港和航空港都离不开海洋。

一、发展海洋经济的区位优势现代资源说通常把港湾、海洋航线、水产资源的加工、海洋中的风能、海底地热、海洋景观、海洋空间以及海洋的纳污能力等都视为海洋资源。

从上述角度来看,上海市借助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海洋资源非常丰富,这使得上海海洋经济的发展大有可为。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沿海城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中部与黄金水道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上海市沿海有良好的深水岸线,大陆岸线为186km,其中长江口南岸112km、杭州湾北岸87km;崇明、长兴、横沙三岛拥有约306km。

水深在10m以上的深水岸线长达78.6km,拥有0m以上潮间带滩涂面积约667km,水深0~5m等深线范围内水下滩涂面积为2341.5km2。

近海0 ̄20m等深线范围内的水域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国峰1房建孟2翁光明2(1.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上海200137;2.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上海200137)摘要作为全国最大的沿海城市,上海市拥有丰富的滩涂、港口航运、滨海旅游、海洋能等资源和生物资源,尽占我国黄金海岸线中部和长江出海口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海洋经济具备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基础。

上海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筹)揭牌

上海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筹)揭牌

上海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筹)揭牌
张善杰
【期刊名称】《海运纵览》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上海市海洋科技领导小组于9月29日在科学会堂召开会议,审议了上海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筹)的发展规划,并为上海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筹)揭牌。

【总页数】1页(P40-40)
【作者】张善杰
【作者单位】SIMIC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4
【相关文献】
1.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在山东乐陵揭牌 [J], 殷华;陆放;韩文龙
2.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学术研究中心落户上海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 [J], 陈发奎
3.查新站“上海临港海洋科技创业园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 [J], ;
4.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揭牌 [J], 周星
5.国内首个“儿科3D数字医学研究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揭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福建省人才培训评测中心课程测验公需课2024海洋经济课程测验答案

2024年福建省人才培训评测中心课程测验公需课2024海洋经济课程测验答案

2024年福建省人才培训评测中心课程测验公需课2024海洋经济课程测验答案1.海洋经济由核心层、支持层和外围层构成。

_____是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_____包括:海洋科研教育、海洋公共管理服务。

_____包括:海洋上游相关产业、海洋下游相关产业。

①外围层②支持层③核心层•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正确答案:B2.海洋强国战略思想四阶段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应为①在省里②在厦门③在福州④在宁德•A④②③①•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④③①正确答案:D3.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成立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探索开展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及蓝碳金融创新,落地海洋碳汇收益权质押融资等新交易品种,实现用数字人民币线上购买海洋碳汇,发放全国首张由海洋渔业部门备案、碳汇交易部门确认的______碳票• A.黄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正确答案:D4.引进培育造船龙头企业,加强与中国船舶集团等央企合作。

发展深海采矿船、汽车滚装船、邮轮游艇、新型高性能远洋渔船等高技术船舶产品。

打造闽江口、___、厦漳湾等3个船舶修造产业基地,建设厦门邮轮生产基地、福州游艇工业园• A.三都澳• B.泉州湾.• C.白圹湾• D.乌礁湾正确答案:A5.福建省有万吨级以上泊位近______个,可停靠世界最大集装箱船、邮轮和散货船• A.100• B.200• C.230• D.300正确答案:B6.推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福建省_______,引导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围绕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生成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成果转化项目,形成协调发展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体系。

• A.制造业优势• B.服务业优势• C.技术创新优势• D.生产力优势正确答案:A7.海洋新科技包括_______。

• A.海洋新能源• B.海洋生物医药.• C.海洋新材料• D.海洋装备制造• E.海洋工程建筑业• F.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正确答案:ABCD8.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包括_______。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关于同意聘请第三届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的批复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关于同意聘请第三届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的批复

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关于同意聘请第三届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水务局•【公布日期】2015.01.28•【字号】沪水务(海洋)〔2015〕7号•【施行日期】2015.01.28•【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关于同意聘请第三届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的批复沪水务(海洋)〔2015〕7号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关于同意聘请第三届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的批复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聘请乐林生等12位同志为第三届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的请示》(沪水务海洋科技委〔2015〕1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聘请乐林生等12位同志为第三届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

特此批复。

附件:第三届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名单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2015年1月28日抄送:相关单位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办公室 2015年1月28日印发附件第三届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乐林生上海市供水行业协会教授级高工/会长羊寿生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设计大师何友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泰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教授级高工/原副局长汪松年上海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原巡视员汪品先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吉余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美发上海市水务局教授级高工/原总工陈荷生水利部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教授级高工/原副局长范期锦交通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教授级高工/总工郑健吾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原总工俞亮鑫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原总工。

上海市海洋局、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海洋局、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海洋局、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海洋局,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6.28•【字号】沪海洋[2012]49号•【施行日期】2012.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海洋局、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沪海洋〔2012〕4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市海洋局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海洋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海洋产业是上海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

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二五”规划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批准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是指导未来五年本市海洋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履行政府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对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发展简要回顾上海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和东海交汇处,海域面积约10000km2,岸线总长约518km(不含无居民岛),其中大陆岸线总长211km。

共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有居民岛屿,大金山岛、佘山岛、九段沙等23个无居民岛屿(沙洲)。

拥有港口航道、滩涂湿地、渔业、滨海旅游、风能和潮汐能等多种海洋资源。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海洋事业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特点,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本市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海洋污染得到基本控制,海洋科技取得重要进展,海洋综合管理能力有效加强,海洋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组成人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组成人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联席会
议组成人员的通知
【法规类别】人事调配
【发文字号】沪府办[2013]68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10.20
【实施日期】2013.10.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联席会议组成人员的通知
(沪府办〔2013〕6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调整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组成人员,调整后的联席会议组成人员如下:
总召集人:
蒋卓庆副市长
召集人:
黄融市政府副秘书长
顾金山市海洋局局长
周强市发展改革委秘书长
成员:
史文军市经济信息化委副巡视员。

科学利用蓝色国土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记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

科学利用蓝色国土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记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

科学利用蓝色国土加快推进转型升级——记首届中国海洋经
济投资洽谈会
于磊
【期刊名称】《中国经贸》
【年(卷),期】2011(000)023
【摘要】日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江省商务厅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工作办公室承办的首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在宁波圆满落下帷幕。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于磊
【作者单位】《中国经贸》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2
【相关文献】
1.综合开发蓝色国土加快海洋经济发展 [J], 杨少华
2.经略蓝色国土,加快海洋经济建设 [J],
3.张建龙在全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现场会上要求:\r全面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生态基础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J],
4.蓝色经济下的金融梦——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经济金融支持与海洋灾害管理研究团队 [J],
5.探秘蓝色国土——中国首届航海科普展 [J], 解志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生物多样性资源
– 物种多样性水平 • 全球海洋生物已定名的有20多万种 • 中国海域现已纪录物种20,278个,隶属于44门 • 我国海洋鱼类占世界总数的14%,红树植物占
43%,海鸟占23%
• 我国滩涂上的海洋生物有1580多种,其中软体动物
有513种,海藻有358种,甲壳类有308种
– 生态系统多样性水平 • 海滨湿地
海洋经济发展与 上海市海洋科技力量整合
陈家宽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2005.9.3一、海洋资源是经济发展 Nhomakorabea物质基础
• 海洋资源的分类
(1) 空间资源 • 海岸线,港口 • 航运水道 • 路由资源 • 土地资源 • 领空资源 • ……
(2) 矿物资源 •盐 • 天然气 • 石油 • 重金属 • 稀有金属 • 放射性元素 • 贵金属 • ……
– 成立稳定的“上海海洋经 济和海洋科技发展战略论 坛”
– 设立“上海市海洋科技专 项基金”,多渠道,多元 化筹集资金
–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结束语
海洋资源为基础 依托海洋大科学 发展海洋新经济
– 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 •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其他重点实验室: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 上海湿地生态系统与生态功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 水下技术综合交通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
• 海洋经济现状
– 2004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 总产值为12841亿元
– 海洋产业增加值为5268亿 元,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 总值的3.9%
– 海洋三次产业比例为 30:24:46
• 中国海洋经济的特点
– 主导产业为养殖,造船, 运输和旅游
– 主要开发海岸和近海的资 源,而不是有争议的战略 资源
研究所)
• ……
• 上海海洋科技力量
的优势
1. 学科全
2. 学科带头人在学术 界知名度高
3. 基地、实验室基础 好
• 上海海洋科技力量的劣势
1. 分散 2. 无序 3. 缺少协调机制 4. 缺少一个联合的科研平台和专项基金
• 上海海洋科技力量整合的建议
– 成立“上海市海洋科学研究院”
– 成立“上海市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发展专家委 员会”
四、上海海洋科技力量的整合
• 上海海洋科技力量的现状
– 分布在高校、科学院系统和国家部委的多家单 位 •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水
产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复旦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海洋工
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中国石化集团上海海洋石油局 • 上海海洋石油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河口沙洲湿地 – 潮间带滩涂湿地 – 泥沙质滩涂湿地 – 基岸海岸湿地 – 生物礁湿地
• 近海海洋生态系统 • 深海海洋生态系统 • ……
– 遗传多样性水平
• 经济水产种质资源 • 海洋生物基因资源
– 生态资源 •光 •热 •水 • 风力 • 潮汐 • ……
• 海洋是区域经济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
– 世界上已经形成激烈的海洋竞争态势
• 空间资源的争夺(东海与日本之争,南海与越南等
国之争)
• 国内邻省市之争(海域划界)
– 经济发展的瓶颈是空间资源,国与国,地区与 地区之间以能源为主的矿物资源争夺主要发生 在海洋
– 海洋争夺不仅是出于经济利益,也影响到国家 的竞争力和国家安全
二、中国海洋经济现状与评价
– 环境污染严重
– 投入产出比较低 – 科技含量低 – 无序竞争 – 低水平、低层次,靠扩大规模来发展
• 要发展“海洋新经济”
– 海洋新经济是高科技支撑的海洋经济
– 深海远洋资源、基因资源挖掘,药物开发,海 洋信息业,海洋管理等
– 上海海洋资源短缺,商务成本高,要走新经济 的道路
三、海洋经济发展要依托海洋大科学
• 海洋新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运用海洋高科技 • 海洋科学是大科学 • 科学史证明有重大国家需求的都是大科学(原子
弹,宇宙飞船,三峡大坝)
• 海洋科学涉及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
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经济学、海 洋法学等诸多学科
• 海洋是个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只有联合各
个学科搞大科学,才能早出多出好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