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宿根花卉

第二章  宿根花卉
第二章  宿根花卉

第二章宿根花卉

第一节宿根花卉的定义及特点

一、定义与特点

1、宿根花卉:指地下部器官的形态没有形成球状、鳞茎状或块状的长绿草本和地上部花后

枯死地下部着生芽或萌蘖越冬、越夏后再度开花的观赏植物。

2、宿根花卉分类:宿根花卉可以分为露地宿根花卉和温室宿根花卉两大类。

露地宿根花卉:在露地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条件下越冬和越夏,常见的有福禄考、荷兰菊、芍药、荷包牡丹、大花萱草、鸢尾等;

温室宿根花卉:有白玉兰、仙客来、大岩桐、君子兰、凤梨、火鹤、绿巨人、红宝石、月季、绿萝、香石竹、非洲菊等。

二、宿根花卉的特点

1、具有多年存活的地下部。

根系发达,有粗壮不同的主根、侧根和须根,而且根系寿命长,能存活多年。如芍药、飞燕草、玉簪、福禄考

等。

根颈部每年都能萌发新芽,形成新的植株。如荷包牡丹、鸢尾、萱草、荷兰菊、福禄考等。

2、休眠及开花特点不同

春末夏初开花的种类:原产于温带,具有耐寒和半耐寒的特点,而且有低温和短日照诱导休眠的作用,休眠芽或休眠枝通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可以解除休眠。在春季萌芽生长,在春末夏初开花,如风铃草。

夏末秋初开花的种类:长日照促进营养生长,短日照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开花。例如秋菊、长寿花、紫菀等。周年开花的种类: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常绿宿根花卉,只要温度适宜,可以周年开花,一般在夏季高温期间多处于半休眠状态,例如鹤望兰等。

3 、宿根花卉具有独特营养繁殖特点

宿根花卉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无性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包括分株繁殖,如分株、分蘖、分走茎、分吸芽等。也包括扦插繁殖。在生产上主要用分生繁殖。

4、一次种植可以多年观赏和切花

一次种植多年观赏和切花是宿根花卉的特点,可以

简少年年栽培的劳动强度和耗材,是花坛、庭院、花镜常用的花卉布置类型。

5、宿根花卉在同一块地里生长时间长,栽植时要注意预留密度和加大底肥或基肥的用量。

三、培管理要点

1、宿根花卉要求土层深厚、土壤保肥保水力强

2、要施足底肥:一般在栽植前要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栽植时适当使用化肥作基肥,尤其是磷钾肥。

3、种植蜜度要预留空间

宿根花卉在同一块地要生长多年,由于每年的生长要萌发许多新芽和新茎,株丛逐年扩大,因此在栽植时就要预留一定的空间,适当扩大株行距。

4、每年要进行适当的深中耕,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向纵深方向发展。一般在秋季进行。

5、生长期间勤追肥

在每年的生长期间要多次追施氮肥,配合适量的速效磷钾肥。

6、秋季节和中耕深埋有机肥

7、防治地下病虫害

生长期间防治地上病虫害;秋季防治地下部分病虫害。

第二节宿根花卉栽培管理范例

一、菊花

1、别名:黄花、节花、秋菊、治蔷、金蕊等。

2 、学名:菊科菊属,Dendranthema morifolium. or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3、形态特征

茎:直立,基部木质化,高 60-150cm,全株被有绒毛。叶:单叶互生,大,呈卵形或长圆形。边缘浅裂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托叶有或无,叶是识别品种的依据之一。

花序及花: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径 2-30cm不等。一般头状花序边缘为舌状花,中部为管状花。花色由白、粉红、雪青、玫红、紫红到墨红都有,由淡黄、黄、棕黄到棕红,此外,还有淡绿、红面粉背、红面黄背以及一个花序中有两种显著不同颜色的小花称作“乔色”。花期 6-12 月。

果实和种子:“种子”为瘦果,细小呈褐色。

4、菊花的类型与品种

①依自然花期和生态习性分类:

春菊:花期 4 月下旬到 5 月下旬。

夏菊:花期 5 月下到 7 月。

秋菊;花期 10 月中旬到 11 月下旬。秋菊又分早秋菊( 9 月开花)、中秋菊( 10 月开花)和晚秋菊( 11 月开花)。

寒菊:花期 12 月上旬到翌年 2 月

②按瓣型和花型分类: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花卉盆景协会 1982 年在上海将菊花瓣型定为 5 类,即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桂瓣类和畸瓣类。根据花型又分成 30 个型和 13 个亚型,各种花型参阅 152 页。一般平瓣类、匙瓣类,夏菊、夏秋菊品种较多。桂瓣类、管瓣类和畸瓣类中秋菊和寒菊品种较多。

③根据菊花对温光的反应分类:

钝感品种在 10-27 ℃之间能正常开花。

对温度的反应低温敏感品种在 15.5 ℃以下开花受抑制。高温敏感品种在15.5 ℃开花受抑制,10 ℃,花

期延迟。

质性短日照:对某一短日照要求十分严格,没有短日照

出现则表现出不分化或不发育。例如在北京秋菊进入8

月中下旬后,日长减少到13.5小时,气温低于15℃,才

开始分化,当日长降低到12.5小时,温度降到10℃左右

时,花芽开始发育。

量型短日照:对短日照长短的要求不太严格,只要有短

于临界日长的短日出现就行,而且对短日持续时间有所

要求。

④根据花径大小分类:

小菊:?6.0cm。

中菊:6-10cm。

大菊:?10cm

特大菊:?20cm

吴应祥先生将菊花大小分成小、中、大三级,小(?9.0cm)、中(9-18cm)、大(?18cm)。

⑤根据整枝方式或应用方式分类:

独本菊:又叫标本菊,一株只六一枝花。

立菊:又叫盆菊,一株留数朵花。

大立菊;一株又数百朵甚至数千朵花。

悬崖菊;用小菊整枝形成悬崖状。

嫁接菊:一株上嫁接多种花色的菊花。

案头菊;株高不超过20cm,花朵大,能表现品种特性。菊艺盆景:由菊花制作的盆景或用菊、石相配做成的盆景。

⑥欧美国家按花型的分类:将菊花分成三类九型。

小花单瓣型(Small single)

单瓣类(Single)

大花单瓣型(Large single)

小花托桂型(Small anemone)托桂型(Anemone)

大花托桂型(Large anemone)

球型(Pompon)

反卷型(Reflexed)

莲座型(Incurved)或装饰型

(Decoratives)或展览型

(Exhibitions)

管瓣类(Spider或Quilled或

Thread-like Varie)

平瓣类(Flat)

5、菊花种的起源与遗传基础

陈俊愉先生认为现代菊的原始种是多个野生种的天然杂交,并经过长期人工选

择而成,主要杂种亲本有:

小红菊(Dendranthema erubscens):舌状花,分红色、紫红色或白色,原产

甘肃、内蒙、河北和东北,2n=4x=36。

野菊(D.indicum):又叫野黄菊,舌状花,黄色。除新疆之外,我国各地均有

分布,2n=4x=36。

紫花野菊(D.zawadski):又称木菊。舌状花,白、粉或红紫色,原产浙江、

安徽、河北、山西、内蒙及东北各省。2n=6x=54。

北京大学李懋学对中国栽培菊花21个品种进行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

果表明,栽培菊品种多为6倍体到接近8倍体或异源多倍体,2n=52-71之间,它的非整倍性变异,产生了许多变异类型。

6、花的生物学特性

a)对温度的要求:菊花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尤其是

地背菊耐寒性更强,

一般在5℃以下就可以萌芽,10℃以上开始新芽伸长,16-21℃生长最适宜。花芽分化温度在15-20℃,类型或品种不同,花芽分化临界温度也不一致,但所有品种,温度大于27℃时,花芽分化受到抑制。

b)对光照的要求;菊花喜光,是典型的短日性花卉,

在长日照下进行营

养生长,在短日照下进行花芽的分化和花蕾的发育。一般秋菊和寒菊属于质性短日花卉,夏菊和8月菊属于量性短日花卉,9月菊的花芽分化属于量性短日,而花蕾发育则属于质性短日。秋菊和寒菊一般花芽分化的短日日长比花蕾发育的短日日长长。短日处理3天就可以进入花诱导,短日处理7天可以进入花芽形态分化,短日持续时间越长,诱导花芽分化的腋芽就越多。

c)莲座化与打破莲座化:

莲座化:形成脚芽或吸枝、丛生于茎的基部,而节间不伸长的现象。

产生莲座化的原因:最主要是温度。如果开花之后基部发生的脚芽,遇到温度适宜(秋天夜间温度能保持在10℃以上),可以伸长开花;晚秋和初冬发生的吸枝则不能伸长,而呈莲坐状。脚芽呈莲座状主要与顶芽存在有关,摘除顶芽后,发生的侧枝将会解除莲座状,此外乙烯有诱导莲座化的作用。进入莲座化状态的脚芽,可以用低于10℃的低温处理来打破莲座化,如果用5℃的低温处理3周就可以打破莲座化。菊花感应低温的部位

很多,有新叶、嫩芽,但主要部位是顶芽和侧芽。

7、菊花的繁殖

菊花的繁殖有以下几种方法;

扦插:一般选用越冬期间老株的脚芽(又叫冬至芽)或专门供采插穗的母株发生的分枝。采取插穗的条件:①在长日照下培养母株的侧枝;②插穗长8-10cm;③插穗顶部留2-3片叶,大叶可以剪去一半;④插穗的基质以洗净的粗河砂或蛭石或珍珠岩或草炭为宜,基质厚度15cm左右;⑤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2/3,株距8-10cm;⑥扦插后的气温保持在15-18℃,基质温度保持在18-21℃,并保持85%-90%的空气湿度和湿润的基质,以及适当的遮光。

分株:又叫分根,在11-12月或清明节前,将母株连根挖起,将带根的蘖芽分成单株,移栽后在5-10℃下培养。嫁接;将一个品种的芽或枝接在另一株生长健壮、适应性强的植株上,目的是使生长势弱的优良品种得到繁殖,使一株菊花开出多种颜色的花,在生产上多用于培养大立菊,塔菊、十样锦菊和新品种等。

压条:在下列情况下采用压条繁殖:①局部枝条有优良

性状的突变;②枝条抽得过长,促使矮化;③不适宜的繁殖季节,所采取的补救繁殖措施。

有性繁殖:主要用于结实率高的品种和新品种选育,发芽温度为12℃。

组织培养:一个方面是加速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二是用于感染病毒严重的品种的脱毒。

8、菊花的栽培与管理

a)盆菊的栽培与管理

盆菊栽培有三种方式即“一段根法”、“二段根法”和“三段根法”。

“一段根法”:将扦插生根苗,一次上盆、整枝,形成一棵具有一层根系的菊花。

“二段根法”:第一次上盆时填土1/2或1/3,通过整枝摘心,再填二次土,使菊花形

成两层根系,培养出的盆菊花大、叶茂。

“三段根法”:将冬季发生的脚芽扦插生根后,在春季上盆,填土1/2-1/3,在夏季摘

心后,再次填土,进入秋季结合花芽分化时的施肥浇水,进行第三次填土,使菊花苗发育出三层根系,结果菊花

根系发达,枝繁叶茂,花朵硕大,姿态优美。

b)切花菊的栽培与管理

i.切花菊定植的株行距

美国标准:多花型15x18cm,冬季18x20cm,内部两株,外部三株。

标准型:夏季10x15cm,冬季13x15cm,畦宽100cm,畦间走道40-50cm。

台湾标准:18x20cm,20x27cm,亩栽苗18500-12330株。

●定植深度:1.3-2.0cm,以支撑网作支架,防止

倒伏。夏季定植后需用

遮阳网遮光30%。

●摘心:定植后,当株高达到10cm时,便开始摘

心,一般保留3-5个

花枝为宜。

●补光:在短日季节,栽后立即补光,将光照时

间延长到14.5小时,

温度控制到15.5℃,在40-500N的地区,冬季需要补光5小时,在25-400N的地区冬季需要补光4小时,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冬季需要补光3小时,补光的光照强度冬季

为33-55lux,其他季节为77-110lux。

●短日照处理:在长日照下,植株每周可长2-4

片叶,顶端以下10cm内,节间

快速生长,当植株高度达到35-50cm时,开始短日照处理,处理时间,标准菊(三支)一般处理3-4周,射散菊需要6周,短日处理期间受光时间不能超过12小时。

●切花栽培菊花的施肥:切花菊花需要大量的N、

K肥,尤其是生长初期的7周

内,维持高氮特别重要,当花蕾达到1-1.5cm时,不需要继续施肥。菊花的施肥标准是以土壤分析结果为依据,在土壤1份,蒸馏水6份的抽出液中,应含有硝酸根(NO3-)20-40mg/l,Ca2+150-250mg/l,P2O53-5mg/l,K2O20-40mg/l,pH5.6-6.5。不足此数,就要通过施肥进行调整。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定植后的1-3天和3周后

各喷1次1.5-6mg/l的赤霉酸钾

盐,增加标本菊的茎长;除芽后立即用B9(矮化剂)2500mg/l处理,减少标本菊的花梗长度。

二、芍药

1.别名: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

2.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3.科属:毛茛科,芍药属

3、形态特征

根:芍药的根可分为3类:根颈、块根、须根。根颈在根的最上方,着生有芽;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

芽:丛生在根颈上,肉质,初生时水红色至浅紫红色。

茎:由根部簇生,高约50-110厘米,草本。

叶:二回三出羽状复叶

花:一般独开在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花大,直径可达10-20厘米;花瓣5-13枚,花色有白、黄、绿、红、紫、紫黑、混合色等多种。

果实:蓇葖果

4.产地与分布

4、种类与品种

生物学习性

气候

芍药喜凉爽气侯,适宜载培的地区为暖温带至亚热带,年平均相对湿度应为70%~80%,但在为45%的干旱地区也能生长。

温度

耐寒性强,可耐—46.5度低温,在我国北方可露地越冬,而夏季高温炎热时,植株呈半休眠状态,并可耐极端最高温度42.1度。

土壤

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宜栽地势高的地方,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

肥水

芍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怕水涝。

光照

谚语有“阴芍药”之说,说明芍药耐阴,能够在阴凉处生长,然仍以阳光充足最好,否则将会直接影响根的发育。但当光线过于强烈时,有可能会灼伤花瓣,使花期变短;不过,光线并非越暗越好,当光线过暗时,花色就会变浅变淡,影响观赏价值,花期也不长。

6.芍药的繁殖

芍药的繁殖有播种、扦插和分株法,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

分株法

1.分株时间

分株期以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为宜,此时地温尚高,有利于根系的恢复,以及伤口的愈合。若分株过晚,则

根系难以恢复,春季萌发时又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与水分,容易引起生长不良。当然分株也不能过早,过早容易引起秋发,也会消耗养分。另外,春季也不宜进行,因为此时芍药生长迅速,若进行分株,会使水分供应不足,同样引起营养失调,且花谚语就有“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之说,故一般多不采用。

2.分株方法

将根株掘起,挖掘时坑要大,下掀要深,尽量保留完整根系,震落附土,顺其自然纹理掰开,不可硬拉,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或用刀切开,并剪除下部坏根、病根。使每个根丛具2~3芽,最好3~5芽,然后将分株根丛栽植在准备好的圃地。

3.分株后管理

栽植深度以芽入土2厘米左右为宜,过深不利于发芽,且容易引起烂根,叶片发黄,生长也不良,过浅则不利于开花,且易受冻害,甚至根茎头露出地面,夏季烈日暴晒,导致死亡。如果分株根丛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长良好。根从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长不良或不开花,一般要培养2~5年。

播种繁殖

以种子成熟后采下即播种为宜,越迟播发芽率越低。芍药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播种后当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后芽才出土。幼苗生长缓慢,有的芽3~4年才可开花,还有到第5~6年才开花的。

扦插法

扦插法可用根插或茎插。秋季分株时可收集断根,切成5~10厘米一段,埋插在10~15厘米深的土中。茎插法在开花前两周左右,取茎的中间部分由二节构成插穗,插温床沙土中约

一寸半探,要求遮荫并经常浇水,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后既能发根,并形成休眠芽。

7.芍药的栽培与管理

芍药定植后不能经常移栽,否则会损伤根部,影响生长和开花,为使芍药良好生长,每年需进行合理施肥。第一次在3 月份出芽时施用;第二次在4月份现花蕾时施用;第三次在5月下旬花谢后施用;第四次在8月下旬处暑以后,植株孕育翌年花芽时施用;第五次在11月份,在植株周围开沟施冬肥。每次施肥后,都要浇足水,并应立即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雨季应经常中耕除草。

盆栽芍药,霜降后剪去枯萎枝叶,以防孳生病虫。越冬期间无需移入室内,放置在阳台上或房檐下阳光充足处,盆土不要过干即可。

芍药开花前,侧蕾出现后,可及时摘除,以便养分集中,促使顶蕾花大花美。花谢后,如不打算播种繁殖,应随时剪去花梗,以免结籽,消耗养分。

切花应用

栽培管理

繁殖方法。切花品种芍药的繁殖,以分株苗为主,该法见效快,且能保证品种的特性。

分株的要求。分株的季节宜于每年秋季的10月份前后,即白露至立冬间均可进行。分株时,要利用其自然纹理小心地分开,每株一般保留3-5个芽,剪去腐根及不必要的大根。分株时注意不要碰伤芽体,对于修剪好的分株苗稍阴干后,用草木灰涂抹伤口,或用50-100倍多菌灵水溶液浸泡30分钟,以杀死其附生的病菌。

栽植。株行距按70厘米×70厘米栽植。穴的深度为20-24厘米,穴口直径为18厘米。然后将分株苗放在穴内,一边填土,一边轻提分株苗。上提的标准以芽尖与土壤表面相平为宜。最后填满土,捣结实,

并封地堆,以利越冬。

田间管理。早春要深锄一次,并挖松年前栽植时所封的土堆,注意不要碰伤芽体,不要使芽尖过早的裸露于土表面。中耕除草一年要进行8-10次,结合雨量控制锄地的深浅和次数。其需肥量较大,一般分为花前、花后、越冬三次施肥。以越冬肥为主,越冬肥每667平方米施堆肥2-3平方米,饼肥150克。根外追肥是在芍药展叶后,一般每5-7天向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次,连续4-5次即可。

芍药为肉质根,比较抗旱,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保持土壤干湿相宜。

切花芍药一定要及时摘除侧蕾,花蕾在生长期内,应及时喷水除去粘液。

病虫害防治。①叶部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灰霉病、红斑病等。防治方法:定期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②根部病害。主要有白绢病、紫纹羽病等。防治方法:实行轮作,减少重茬;再后及时排水,避免积水;栽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按1∶1000的比例对水浸泡消毒;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对其周围土壤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害的侵染。③虫害。根部虫害主要是蛴螬,4-9月份危害最严重。防治方法:结合施肥每667平方米施15千克呋喃丹颗粒剂。叶部虫害为蚜虫,防治方法:结合喷施叶面肥,加入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可消灭蚜虫。

鲜切花的采切

采切应在上午露水晾干后进行。可选择紧实、显色的花蕾贮藏,或选择萼片松散的花蕾即切即售。重瓣花应比单瓣花稍后些采切,红色品种应比白色品种稍后些采切。采切时,当长度达到需要的标准,应使母株上的叶片尽可能多留一些,以保证其光合作用继续进行,使根系不再腐烂,保证下一年的产量。

三、非洲菊

1.别名:太阳花、猩猩菊、日头花等

2.学名:Gerbera jamesonii Bolus

3.科属:菊科,非洲菊属

3、形态特征

茎:株高30~45cm,

叶:叶基生,叶柄长,叶片长圆状匙形,羽状浅裂或深裂。花序及花:头状花序单生,高出叶面20~40cm,花径10~12cm,

总苞盘状,钟形,舌状花瓣l~2或多轮呈重瓣状,花色有大红、橙红、淡红、黄色等。通常四季有花,以春秋两季最盛。

4.产地与分布

4、种类与品种

在世界各国园艺工作者的不断栽培下,非洲菊的新品种不断涌现,有单瓣品种,也有重瓣品种,有切花品种,也有盆栽品种,有供温室栽培周年开花品种,也有花坛栽植品种。根据花色大致可以分为:橙色系品种:花瓣(舌状花)较厚而直立,花稍小。粉红色系品种:花瓣较薄,切花后花瓣易下垂。大红色系品种:花多重瓣性,花瓣易下垂。黄色系品种:花形优美。另外还有一些以菊科其他属花卉为父本的远缘杂种,杂种花型多与父本相似。

5.非洲菊的生物学特性

原产非洲南部的德兰士瓦,性喜温暖、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的环境。生长期适温20~25℃,白天不超过26℃的环境可周年开花,冬季休眠期适温12~15℃,低于10℃即停止生长,耐寒性不强,华南地区可露地越冬,华东地

常见50种宿根花卉

黑心菊:一二年生草本,株高60-100cm,花期5-9月,露地适应性很强,较 耐寒,很耐旱,不择土壤,极易栽培,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及向阳处栽植,喜向阳通风的环境。花心隆起,紫褐色,周边瓣状小花金黄色。花期自初夏至降霜。栽培变种边花有桐棕、栗褐色,重瓣和半重瓣类型。 大滨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少分枝,株高40~110cm,全株光滑无毛。叶互生,基生叶披针形,具长柄;茎生叶线形,稍短于基生叶,无叶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舌状花白色,多二轮,具香气;管状花黄色。花期5~7月。 钓钟柳: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15至45厘米,花期5~6月、或7-10月份, 花色十分丰富,喜阳光充足、空气湿润、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寒,忌炎热干燥和酸性土壤,且必须排水性能良好,含石灰质的肥沃砂质壤土。稍耐半阴,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 金鸡菊:多年生宿根草本,叶片多对生,稀互生、全缘、浅裂或切裂。花单生或疏圆锥花序,总苞两列,每列3枚,基部合生。舌状花1列,宽舌状,呈黄、

棕或粉色。管状花黄色至褐色,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但耐半阴,适应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 蛇鞭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夏、秋季,花色花红紫色,耐寒,耐水湿,耐贫瘠,喜欢阳光充足、气候凉爽的环境,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以PH值6.5至7.2的沙壤土为宜。 玉簪:又名白萼、白鹤仙。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花果期8-10月,玉 簪性强健,耐寒冷,性喜阴湿环境,不耐强烈日光照射,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肥沃的砂质壤土。 荷兰菊:纽约紫菀,多年生草本。株高50-100cm,花期8-10月,性喜阳光充 足和通风的环境,适应性强,喜湿润但耐干旱、耐寒、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在肥沃和疏松的沙质土壤生长。 天人菊:又名虎皮菊、老虎皮菊,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约20~60cm,花期7-10月,果熟期8-10月,性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其耐盐性佳、抗强风、耐旱性佳、耐寒性佳,耐阴性稍差。

常见宿根花卉

第二节宿根花卉 一、宿根花卉的概念 宿根花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并特指地下部器官形态未经变态成球状或块状的长绿草本和地上部在花后枯萎,以地下部着生的芽或萌蘖越冬、越夏后再度开花的观赏植物。 二、宿根花卉的特点 具有多年存活的地下部。 原产温带的耐寒、半耐寒的宿根花卉具有休眠特性,其休眠器官芽或莲座枝需要冬季低温解除休眠,在次年春萌芽生长。 宿根花卉多数可用播种繁殖,而应用普遍的是分株繁殖。 一次种植,多年观赏,简化种植手续,是宿根花卉在园林花坛、花境、篱垣、地被中广为应用的主要优点。 栽培管理中要预计种植年限并留出适宜空间。 菊花 芍药 鸢尾 香石竹 非洲菊 火鹤花 鹤望兰 大花君子兰 四季秋海棠 非洲紫罗兰 【产地与习性】 原产中国。喜凉爽,耐寒;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高燥地势;要求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耐干旱及弱碱,忌积涝及连作。秋菊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 2、食用:有的菊花可食用,为酒宴的配料,可做汤、炒食,还可做菊花酒、菊花糕等。 3、制茶:有的菊花可作茶用,著名的茶用菊有抗菊、怀菊、滁菊、毫菊等。泡茶饮用养肝明目,常饮菊茶,有益健康。 4、药用:菊花作为药用历史久远,菊花含菊苷、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黄酮类及维生素B1等。菊花性甘、苦凉,有发散风热,清肝明目,解毒的作用。治感冒发热、高血压、目赤眼痛、视物模糊等。 主要栽培品种 大花香石竹:花朵大,每茎上生1朵花 散枝香石竹:主枝着生数朵小花的品种群 应用 重要的鲜切花(占17%) 天赐之花,“母亲节”之花,代表慈祥、温馨、真挚、不求代价的母爱 同属常见栽培种: 垂笑君子兰(C. nobilis):叶片较窄,叶缘有坚硬小齿;花冠狭漏斗状,花瓣不张开,开花时下垂,着花较密。

第九章 宿根花卉

第九章宿根花卉 第一节概述 一、宿根花卉的概念与范畴 宿根花卉(perennialplant)指地下部器官形态未变态成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 宿根花卉依耐寒力不同可分为耐寒性宿根花卉和不耐寒性宿根花卉。耐寒性宿根花卉一般原产温带,性耐寒或半耐寒,可以露地栽培,此类在冬季有完全休眠的习性,其地上部的茎叶秋冬全部枯死,地下部进入休眠,到春季气候转暖时,地下部着生的芽或根蘖再萌发生长、开花,如芍药、鸢尾等;不耐寒性宿根花卉大多原产温带的温暖地区及热带、亚热带,耐寒力弱,在冬季温度不过低时停止生长,叶片保持常绿,呈半休眠状态,如鹤望兰、花烛、君子兰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中适于水生的种类如睡莲被列入水生花卉;叶的观赏价值较高,花不明显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则被列入观叶植物,如龟背竹、绿萝;香雪球、长春花、美女樱等虽为多年生,但多作一、二年生栽培,被列入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兰科、蕨类植物也另列为一类。· 二、宿根花卉的特点 1.具有存活多年的地下部宿根花卉多数种类具有不同粗壮程度的主根、侧根和须根。主根、侧根可存活多年,由根颈部的芽每年萌发形成新的地上部开花、结实,如芍药、飞燕草、火炬花、东方罂粟、玉簪等。也有不少种类地下部能存活多年,并继续横向延伸形成根状茎,根茎上着生须根和芽,每年由新芽形成地上部开花、结实,如荷包牡丹、鸢尾、玉竹、费菜、肥皂草等。 2.休眠及开花特性原产温带的耐寒、半耐寒宿根花卉具有休眠特性,其休眠器官(芽或莲座枝)需要冬季低温解除休眠,在次年春季萌芽生长,通常由秋季的凉温与短日条件诱导休眠器官形成。春季开花的种类越冬后在长日条件下开花,如风铃草等;夏秋开花的种类需在短日条件下开花或短日条件可促进开花,如秋菊、长寿花、紫菀等。原产热带、亚热带的常绿宿根花卉,通常只要温度适宜即可周年开花,但夏季温度过高可导致半休眠,如鹤望兰等。 3.繁殖宿根花卉普遍应用无性繁殖,即利用其特化的营养繁殖器官如萌蘖、匍匐茎、走茎、根茎、吸芽、叶生芽进行分株和扦插繁殖,有利于保持品种优良特性,维持商品苗的一致性与花的品质。此外多数宿根花卉还可用播种繁殖。 4.种植后可数年至十多年开花不断一次种植后可多年观赏从而简化种植是宿根花卉在园林花坛、花境、篱垣、地被应用的突出优点。作为切花生产,如花烛、鹤望兰等,一次种植可多年连续采花,大大减省育苗程序,延长产花年限。: 5.栽培管理由于宿根花卉一次栽种后生长年限较长,植株在原地不断扩大占地面积,因此在栽培管理中要预计种植年限,并留出适宜空间。宿根花卉根系比一、二年生花卉强大,入土较深,定植前更应重视土壤改良及基肥施用,以便较长期地维持良好的土壤结构和保持足够养分。每年注意肥水管理及病虫防治,尤其是地下害虫的防治。宿根花卉生长一定年限后会出现株丛过密、植株衰老、产量下降及品质低劣的现象,应及时复壮或更新。 第二节主要宿根花卉 一、菊花 [学名]DendranthemaXgrandi//oru~Tl(Chrysanthemummori/Olium) [别名]黄花、节华、鞠等 [英名]floristschrysanthemus [科属]菊科菊属 [产地与分布]原产我国,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栽培历史]早在3 000年前,《礼记》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之句,用菊花指示月令。春秋战国时著名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晋代以后,菊花的栽培逐渐从食用、药用向园林观赏发展,如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明菊花已在田

常用宿根花卉(多年生)

宿根花卉(多年生花卉) 1八宝景天(变种花叶八宝景天)多年生肉质草本 株高:30-70cm 花期:7-9月 花色:红、白、粉、紫 习性:适应性强、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用途:园林中常将它用来布置花坛,也可以用作地被植物,填补夏季花卉在秋季调萎没有观赏价值的空缺,部分品种冬季仍然有观赏效果。植株整齐可植于花坛、环境、花带,草坪边缘,岩石园 2假龙头 株高:30-100,茎四方形 花期:7-9月 花色:淡紫红、淡蓝、粉红小花 习性: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湿润、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 用途:叶形整齐,花色艳丽。很适合花坛、花境、地被及切花 3射干 株高:30-90 花期:6-8月 花色:橙红色带紫色斑点

习性:适应性强,喜光又耐半荫,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用途:花坛、花境、丛植或药用 4玉簪(又名白萼,百合科) 株高:40-70 花期:7-9月 花色:白色浓香,花梗长约1厘米 习性:典型的阴性花卉,喜湿忌强光直射,耐寒。叶片清秀,亭亭玉立,花白如玉,清香宜人,是重要的耐阴地被植物, 用途:适于树下建筑物周围荫蔽处或岩石园栽植 5紫萼(又名紫玉簪,百合科) 株高:60-70 花期:6-8月

花色:浅紫色,花梗长7-10毫米 习性:喜湿耐寒忌强光直射叶片清秀,亭亭玉立,清香宜人, 用途:是重要的耐阴地被植物,适于树下建筑物周围荫蔽处或岩石园栽植 6滨菊 株高:40-80 花期:5-10月 花色:白 习性: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湿热,耐修剪, 用途:植株挺拔,花朵洁白芳香,是布置花坛、花境的优良花卉,也可做切花7桔梗 株高:40-80 花期:6-9月 花色:鲜蓝、白、紫 习性:喜光、耐寒耐旱、抗逆性强 用途:花大美丽,可植于花坛、花境、草坪边缘、疏林下

宿根花卉品种

丰花月季,又称聚花月季,为现代月季种类之一。耐寒、耐高温、抗旱、抗涝、抗病,花期5~10月,花色(红色)。 品种月季:花期5~10月,花色(红色、粉色) 黑心菊:花期5~9月,花色(黄色) 金鸡菊:花期5~9月,花色(黄色) 锦葵:花期5~10月,花色(紫色) 天人菊:花期7~10月,花色(红黄色) 松果菊:花期6~9月,花色(紫红色) 大花萱草:花期7~10月,花色(亮黄色) 金娃娃萱草:花期5~10月,花色(黄色) 常夏石竹:花期5~10月,花色(红色、粉色)

鼠尾草:花期5~9月,花色(紫色) 婆婆纳:花期6~9月,花色(红色、粉色) 薰衣草:花期6~8月,花色(红色、粉色) 地被菊:花期8~10月,花色(黄色) 荷兰菊:花期10月,花色(粉红色) 蜀葵:花期6~8月,花色(紫色、红色、粉色)鸢尾:花期5~7月,花色(紫色、粉色) 黄昌蒲:花期5~7月,花色(黄色、粉色) 紫花地丁:花期5~9月,花色(紫色)

丛生福录考:花期4~10月,花色(红色、粉色)宿根福录考:花期6~9月,花色(红色、粉色)马鞭草:花期6~10月,花色(粉色) 芍药:花期5~10月,花色(红色、粉色) 蓝亚麻:花期6~7月,花色(蓝色) 剪秋罗:花期6~7月,花色(红色) 蛇鞭菊:花期6~8月,花色(紫色) 一枝黄:花期6~10月,花色(黄色) 玉簪:花期7~9月,花色(紫色)

五彩石竹:花期5~10月,花色(红色、粉色)八宝景天:花期7~10月,花色(淡粉色) 德国景天:花期5~9月,花色(淡黄色) 红叶景天:花期8~10月,花色(粉红色) 三七景天:花期6~7月,花色(黄色) 紫露草:花期5~10月,花色(红色、粉色)花叶玉簪:花期7~8月,花色(乳黄色) 漏斗菜:花期5~7月,花色(红色、粉色) 美国石竹:花期5~10月,花色(红色、粉色)假龙头:花期7~9月,花色(粉色) 马兰:花期5~9月,花色(红色、粉色)

宿根花卉的特点与应用

xx花卉的特点与应用 1、具有多年存活的地下部。多数种类具有不同粗壮程度的主根、侧根和须根。主根、侧根和须根可存活多年,由根颈部的芽每年萌发形成新的地上部开花、结实,如芍药、火炬花、飞燕草等。也有不少种类其地下部能存活多年,并继续横向延伸形成根状茎,根茎上着生须根和芽,每年由新芽形成地上部开花、结实,如荷包牡丹、鸢尾、费菜等。 2、原产温带的耐寒、半耐寒的宿根花卉具有休眠特性,其休眠器官芽或莲座枝需要冬季低温解除休眠,在次年春萌芽生长。通常由秋季的凉温与短日照条件诱导休眠器官形成。春季开花的种类越冬后在长日条件下开花,如风铃草;夏秋开花的种类需短日条件下开花或由短日条件促进开花,如秋菊、长寿花、紫菀等。原产热带、亚热带的常绿宿根花卉,通常只要温度适宜即可周年开花。夏季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半休眠,如鹤望兰。 3、宿根花卉多数可用播种繁殖,而应用最普遍的分株繁殖,如利用脚芽、茎蘖、根蘖分株。有的种类可利用叶芽扦插,这些均有利于保持品种特性,维持种苗与花卉品质和一致性。 4、宿根花卉一次种植后多年观赏,是广泛应用于园林花坛、花境、篱垣、地被的主要优点。由于一次栽种后生长年限较长,植株在原地不断扩大占地面积,因此在栽培管理中要预计种植年限并留出适宜空间。定植前更应重视土壤改良及基肥施用,在生长一定年限后会出现株丛过密、植株衰老、着花量和开花品质下降等问题,应及时更新或重栽。 5、宿根花卉一次种植后可多年连续采花,因此是商品切花周年生产的主要选择。大宗切花中的香石竹、菊花,其它重要的宿根类切花包括非洲菊、满天星、草原龙胆、补血草、花烛、鹤望兰、荷兰菊等。 花卉品种分类学的目的 摸清家底——对我国原产的栽培花卉,究其种类及品种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主要性状,进行系统的分类,并正确命名。吸收进口种——对从国外引进的花卉,研究其种类和品种的分类。提高资源利用——调查研究野生花卉的观赏

适宜北方花灌木、小灌木及宿根花卉品种介绍

适宜北方花灌木、小灌木及宿根花卉品种介绍

北方绿化常用植物 1、在北方植物园,常见的植物种类有:①大乔木:国槐、银杏、白蜡、法桐、椿树、北方栾、七叶树、毛白、旱柳、悬铃木、楝树、皂荚、钻天、青、、垂柳、核桃、白桦、硕桦、糙皮桦、黑桦、辽东桤木、板栗、辽东栎、槲树、榆、刺槐、千头椿、香花槐、火炬树、丝棉木、细裂槭、血皮槭、茶条槭、糖槭、元宝枫、五角枫、挪威槭、三花槭、假色槭、文冠果、蒙椴、心叶椴、糠椴、灯台树、梓树等。②小乔木:海桐、紫玉兰、黄、黄栌、美洲黄栌、大叶黄、鼠、木槿、柽柳、沙棘、紫薇、石榴、串钱柳、山茱萸、流、荆条、接骨木、金银木、③灌木:白鹃梅、火棘、贴梗海棠、华北珍珠梅、太平花、蜡梅、山梅花、矮紫杉、木贼麻黄、铺地柏、日本小檗、玫瑰、月季、黄刺玫、鸡麻、金露梅、榆叶梅、棣棠、麦、紫穗槐、胡枝子、卫矛、胡颓子、红瑞木、杜鹃、连翘、紫丁香、暴马丁香、水蜡、紫珠、海州常山、枸杞、猬实、锦带花、天目琼花等。④藤本植物:大叶马兜铃、大花铁线莲、大叶铁线莲、藤本月季、木香、紫藤、猕猴桃、地锦、爬山虎、藤、五味子、凌霄花、金银花、南蛇藤等。⑤草本植物:三色堇、金鱼草、大丽花、菊花、翠菊、黑心菊、波斯菊、百日草、孔雀草、金盏菊、向日葵、鸡冠花、千日红、瓜叶菊、雁来红、彩叶草、罗勒、一串红、紫罗兰、羽衣甘蓝、二月兰、凤仙、矮牵牛、茑萝、牵牛花、地旋花、地肤、虞美人、含羞草、蓖麻、红蓼、商陆、鸢尾、金鸡

菊、美人蕉、蜀葵、秋葵、石竹、龙翅海棠、假龙头、葱兰、萱草、玉簪、麦冬、天人菊、蒲公英、观赏茄、五彩椒、紫露草、桔梗、芒、狼尾草、酢浆草、白车轴草等。 中国约有高等植物2.5万余种,其中许多种类都可作为园林观赏。园林观赏植物的常用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乔木类树高5米以上,有明显发达的主干,分枝点高。其中小乔木树高5--8米,如梅花、红叶、碧桃等;中乔木树高8--20米,如圆柏、樱花、木瓜、枇杷等;大乔木树高20米以上,如银杏、悬铃木、毛白等。灌木类树体矮小,无明显主干。其中小灌木高不足1米,如金丝桃、紫叶小檗等;中灌木高1.5米,如南天竹、小叶女贞、麻叶绣球、贴梗海棠、郁等;大灌木高2米以上,如蚊母树、珊瑚树、紫玉兰、榆叶梅等。藤本类茎细弱不能直立,需借助吸盘、吸附根、卷须、蔓条及干茎本身的缠绕性而攀附他物向上生长之蔓性树。如紫藤、木香、凌霄、五叶地锦、爬山虎、金银花等。竹类属禾本科竹亚科,根据地下茎和地面生长情况又可分为三类。单轴散生型,如毛竹、紫竹、斑竹等;合轴丛生型,如凤尾竹、佛胜竹等;复轴混生型,如茶秆竹、苦竹、箬竹等。水生植物水生植物,顾名思义是生长在水里沼泽地带。如睡莲、藕、水葱、再力花、菖蒲、芦苇等,高度50-300公分不等,生长速度快,绿化见效快。一、乔木乔木是具有直立主干、树冠广阔、树身高大、成熟植株在3m以上的多年木本植物。树干和树冠有明

长三角地区常见宿根花卉植物名录

长三角地区宿根植物名录 花境(Flower border)是模拟自然界中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以宿根草花、花灌木为主,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成宽窄不一的曲线式或直线式的自然式花带。科学、艺术的花境营造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植物景观。在公园、休闲广场、居住小区等绿地配置不同类型的花境,能极大地丰富视觉效果,满足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也保证了物种多样性。花境在上海的应运而生,是上海市推广应用植物新品种,提高园林绿化科技含量的创新结果之一。它的出现给原本崇尚于大色块、模纹型、平面化布置花坛的传统园艺手法,注入了自然和清新。宿根花卉类如下: 1、美丽月见草(柳叶菜科月见草属,花期4-11) 2、蓍草(菊科蓍属,花果期7-9) 3、耧斗菜(毛茛科耧斗菜属,花果期6-7) 4、大花飞燕草(毛茛科翠雀属,花期5-10)

5、花叶玉簪(百合科玉簪属,花期7下-8中) 6、金娃娃萱草(百合科萱草属,花期5-11) 7、德国鸢尾(鸢尾科鸢尾属,花期4-5) 8、山桃草(柳叶菜科山桃草属,花期6-8) 9、美国薄荷(唇形科美国薄荷属,花期6-9)

10、花叶薄荷(唇形科美国薄荷属,花期6-9) 11、金鸡菊(菊科金鸡菊属,花期6-8) 12、宿根福禄考(花葱科天然绣球属,花期6-10) 13、宿根美女樱(马鞭草科马鞭草属,花期3-9) 14、五星花(茜草科五星花属,花期7-9)

15、无毛紫露草(鸭跖草科紫露草属,花期5-10) 16、多花筋骨草(唇形科筋骨草属,花期4-5) 17、落新妇(虎耳草科落新妇属,花期6-8) 18、小精灵天人菊(菊科天人菊属,花期7-10) 19、松果菊(菊科松果菊属,花期6-7)

常用宿根花卉

1八宝景天(变种花叶八宝景天)多年生肉质草本 株高:30-70cm 花期:7-9月 花色:红、白、粉、紫 习性:适应性强、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用途:园林中常将它用来布置花坛,也可以用作地被植物,填补夏季花卉在秋季调萎没有观赏价值的空缺,部分品种冬季仍然有观赏效果。植株整齐可植于花坛、环境、花带,草坪边缘,岩石园 2假龙头 株高:30-100,茎四方形 花期:7-9月 花色:淡紫红、淡蓝、粉红小花 习性: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湿润、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 用途:叶形整齐,花色艳丽。很适合花坛、花境、地被及切花 3射干 株高:30-90 花期:6-8月 花色:橙红色带紫色斑点 习性:适应性强,喜光又耐半荫,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用途:花坛、花境、丛植或药用 4玉簪(又名白萼,百合科)

株高:40-70 花期:7-9月 花色:白色浓香,花梗长约1厘米 习性:典型的阴性花卉,喜湿忌强光直射,耐寒。叶片清秀,亭亭玉立,花白如玉,清香宜人,是重要的耐阴地被植物, 用途:适于树下建筑物周围荫蔽处或岩石园栽植 5紫萼(又名紫玉簪,百合科) 株高:60-70 花期:6-8月 花色:浅紫色,花梗长7-10毫米 习性:喜湿耐寒忌强光直射叶片清秀,亭亭玉立,清香宜人, 用途:是重要的耐阴地被植物,适于树下建筑物周围荫蔽处或岩石园栽植 6滨菊 株高:40-80 花期:5-10月 花色:白 习性: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湿热,耐修剪, 用途:植株挺拔,花朵洁白芳香,是布置花坛、花境的优良花卉,也可做切花 7桔梗 株高:40-80 花期:6-9月 花色:鲜蓝、白、紫

宿根花卉有哪些

宿根花卉是指能够生存2年或2年以上,成熟后每年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园林栽培中,这个术语也用来指基部为木质的亚灌木(如薰衣草和蒿属植物),并常包括禾草类和蕨类植物。通俗地讲,它是指能够“冬眠”的花卉,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花卉。该类花卉的优点便是繁殖、管理简便,一年种植可多年开花,是城镇绿化、美化极适合的植物材料。植株地下部分宿存越冬而不形成肥大的球状或块状根,次春仍能萌蘖开花并延续多年的花卉。大多属寒冷地区生态型。可分较耐寒和较不耐寒两大类。前者可露地种植,后者需温室栽培。以分株繁殖为主,一般均在休眠期进行。新芽少的种类可用扦插、嫁接等法繁殖。播种繁殖则多用于培育新品种。具有代表性的有芍药、荷包牡丹、蜀葵、铃兰等。 (1)芍药:这是一种毛莨科的草本花卉。它在我国栽种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有几千年。几乎可以说,它是我国最早栽培的品种之一。它还被列为了“六大名花”,并被称作“花仙”。它在我国北方较多。 (2)荷包牡丹:一类典型的宿根花卉,是一种草本植物。对于野生的那些,

海拔非常高,属耐寒的种类。 (3)蜀葵:它也比较有代表性。因为主要分布在四川,所以以“蜀”字来命名。它也是一个耐寒的种类。 (4)铃兰:它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生长的海拔范围也高。它喜凉,极耐严寒天气。 对于这类植物,用于园林是非常普遍的。总体说,在花坛、花径、草坪、水体绿化等等都能用到它。但鉴于地域特点有别,适用的品种也有别。 以上就是郑州市俊林花卉有限公司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该公司对水景园林,大型水面、河道、湿地的绿化,美化设计及施工有着多年的种植经验。培育有近百种水生花卉品种,其中荷花180多个品种;睡莲28个品种;水葱,香蒲,千屈菜,芦苇苗等各种水生植物。

宿根花卉

宿根花卉-园林应用 “适地适树”是绿化的原则,宿根花卉的栽植也应遵循“适地适花”的原则。不同类型的绿地,因其性质和功能不同。 1、花坛 花坛一般多设于广场和道路的中央、两侧及周围等处,要求经常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廊。多年生球根花卉是盛花花坛的优良材料,色彩艳丽,开花整齐。盛花花坛可选用的宿根花卉材料较多,如菊花、荷兰菊、黑心菊、落新妇、金鸡菊类、风铃草类等;一些小菊品种,苋科的小叶红、小叶黑、景天类的白草等宿根花卉,以模拟的手法表现精美的图案。 2、花境 花境的各种花卉配置应是自然斑状混交,还要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体型及数量的调和与对比。花境的设计要巧妙利用色彩来创造空间或景观效果。宿根花卉是色彩丰富的植物,加上适当选用宿根花卉,色彩就更加丰富,就能更好的发挥花境特色。例如把冷色占优势的植物群落放在花境后部,在视觉上有加大的花境深度增加宽度的感觉,在狭小的环境中用冷色调组成花境,有空间扩大的感觉。在安静休息区设置花境,适宜多用冷色调花卉,如果为增加色彩的热烈气氛,则可使用暖色调的花。 花境常用的宿根花卉有:鸢尾、萱草、玉簪、耧斗草、荷包牡丹等。 3、岩石园

宿根花卉中一些低矮、耐旱、耐热、耐寒的种类,如石竹属的高山石竹、常夏石竹、蓍草属、龙胆科、景天科、堇菜科、蔷薇科、虎耳草料等的矮生种类,都可以用作岩石园的材料。 4、草坪 宿根花卉中的一些种类,如萱草、鸢尾、火炬花等,可与草坪草混合使用,用作草坪周围镶边,按花期在草坪中点缀宿根花卉等。 5、地被 鸢尾类、金鸡菊类、荷包牡丹类、玉簪类、萱草类、景天类等宿根花卉,都可用作地被,起复盖裸露地面的作用,其中有些种类又能自播繁衍,如金鸡菊类,常成片逸生。 6、水体绿化 水生鸢尾类的燕子花、马蔺、溪荪、芦竹属的花叶芦竹、台湾芦竹,槭葵类,皆可水边栽植,以丰富水景的变化。 7、基础栽植 在建筑物周围与道路之间所形成的狭长地带上栽植宿根花卉,可以丰富建筑物立面,美化周围环境,还可以调节室内视线。墙基处栽植宿根花卉,可以缓冲墙基、墙角与地面之间生硬的题色,单色面的墙基可种植宿根花卉,使墙面具有如同纸张作画的效果。 8、园路镶边 白草、垂盆草等景天类宿根花卉,势状石竹、垫状福禄考、紫露草等宿根花卉,都可以用来进行园路镶边,有增加园路景观的作用,还兼有保护路基,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宿根花卉栽培技术经验分享

宿根花卉栽培技术经验分享 一、宿根花卉的概念:宿根花卉又称多年生草本花卉。是指植株地上部分开花、结实、蔫后,地下部分形成发达的根部,可以露地越冬,翌年再次萌芽、生长、开花、结实的一类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如松果菊、落新妇、天人菊、金光菊、海石竹、冰岛虞美人、景天、耧斗菜,风铃草, 鼠尾草等。 二、快车道技术介绍: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德国BENARY公司最新推出快车道品种,标识为,播种到开花需要3-5个月,不需低温就能完成春化作用,但是低温春化可以提高开花品质。而常规品种从播种到开花需要6-12个月以上,并且必须经过低温或短日照才能开花的一类品种。这项技术大大缩短了种植时间,为宿根花卉像一年生草花一样标准化育苗生产带来了福音。随后我们在介绍品种时,会在快车道品种加上标识,非BENARY公司产品也具备当年开花习性的品种,我们会标注的字样,方便您的辨认。 三、宿根花卉开花机制:宿根花卉有不同的开花机制,一般地说,宿根花卉需要光周期(日照长短),春化(低温)或两者都要。理解宿根花卉特殊的开花机制是影响宿根商品生产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光周期(日照长短)宿根花卉经常需要光周期以刺激开花。长日照植物开花需1 4小时或更长日照,中日照植物无论日照长短都开花,但某些种或品种在长日照时开花更多。短日照植物开花则需短日照(一般低于12至14小时)。长日照植物能在其非自然开花季节通过人工补光刺激开花。一个简单易行的人工创造长日照的方法是夜间补光,从夜间10点到次日凌晨2点补充4小时光照(事实上是短夜晚刺激长日照植物开花)。照明度50-100勒克斯的白炽光即可。补光有时会导致陡长,特别是用白炽光时。因此一旦出现花蕾就关掉光源。 春化(低温)成功春化有3个关键要素,缺一不可:①准备春化的植株必须充分成熟;②适宜的低温(一般不能高于3-5°C);③适当的低温处理时间(一般至少6至10周)。 植株未成熟的宿根花卉低温处理效果很糟,一般低温处理前至少保证2个月的营养生长期,对于德国benary公司推出的快车道(不需低温既能完成花芽分化过程)品种,可以不经过春化,但春化能明显缩短移植后的开花时间和改善花期统一。 四、宿根花卉标准化育苗生产流程: 1、育苗介质:进口泥炭明显提高出苗率、加快成苗速度,300L包装可以装200孔穴盘100-120盘,每穴成本只增加1分钱。尤其是小种子,应用进口泥炭的效果更为明显。 2、播种时间: 快车道品种一般的播种——移栽——开花的规律是,1-3月播种,3-5月上盆,5 -9月陆续开花。即使是快车道品种,上盆缓苗后,放入0-5度的温室保持1-1.

适宜北方花灌木小灌木及宿根花卉品种介绍修订稿

适宜北方花灌木小灌木及宿根花卉品种介绍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适宜北方花灌木、小灌木及宿根花卉品种介绍

北方绿化常用植物 1、在北方植物园内,常见的植物种类有:①大乔木:国槐、银杏、白蜡、法桐、椿树、北方栾、七叶树、毛白杨、旱柳、悬铃木、楝树、皂荚、钻天杨、青杨、新疆杨、垂柳、核桃、白桦、硕桦、糙皮桦、黑桦、辽东桤木、板栗、辽东栎、槲树、榆、刺槐、千头椿、香花槐、火炬树、丝棉木、细裂槭、血皮槭、茶条槭、糖槭、元宝枫、五角枫、挪威槭、三花槭、假色槭、文冠果、蒙椴、心叶椴、糠椴、灯台树、梓树等。②小乔木:海桐、紫玉兰、黄杨、黄栌、美洲黄栌、大叶黄杨、鼠李、木槿、柽柳、沙棘、紫薇、石榴、串钱柳、山茱萸、流苏、荆条、接骨木、金银木、③灌木:白鹃梅、火棘、贴梗海棠、华北珍珠梅、太平花、蜡梅、山梅花、矮紫杉、木贼麻黄、铺地柏、日本小檗、玫瑰、月季、黄刺玫、鸡麻、金露梅、榆叶梅、棣棠、麦李、紫穗槐、胡枝子、卫矛、胡颓子、红瑞木、杜鹃、连翘、紫丁香、暴马丁香、水蜡、紫珠、海州常山、枸杞、猬实、锦带花、天目琼花等。④藤本植物:大叶

马兜铃、大花铁线莲、大叶铁线莲、藤本月季、木香、紫藤、猕猴桃、地锦、爬山虎、葛藤、五味子、凌霄花、金银花、南蛇藤等。⑤草本植物:三色堇、金鱼草、大丽花、菊花、翠菊、黑心菊、波斯菊、百日草、孔雀草、金盏菊、向日葵、鸡冠花、千日红、瓜叶菊、雁来红、彩叶草、罗勒、一串红、紫罗兰、羽衣甘蓝、二月兰、凤仙、矮牵牛、茑萝、牵牛花、地旋花、地肤、虞美人、含羞草、蓖麻、红蓼、商陆、鸢尾、金鸡菊、美人蕉、蜀葵、秋葵、石竹、龙翅海棠、假龙头、葱兰、萱草、玉簪、麦冬、天人菊、蒲公英、观赏茄、五彩椒、紫露草、桔梗、芒、狼尾草、酢浆草、白车轴草等。 中国约有高等植物万余种,其中许多种类都可作为园林观赏。园林观赏植物的常用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乔木类树高5米以上,有明显发达的主干,分枝点高。其中小乔木树高5--8米,如梅花、红叶李、碧桃等;中乔木树高8--20米,如圆柏、樱花、木瓜、枇杷等;大乔木树高20米以上,如银杏、悬铃木、毛白杨等。灌木类树体矮小,无明显主干。其中小灌木高不足1米,如金丝桃、紫叶小檗等;中灌木高米,如南天竹、小叶女贞、麻叶绣球、贴梗海棠、郁李等;大灌木高2米以上,如蚊母树、珊瑚树、紫玉兰、榆叶梅等。藤本类茎细弱不能直立,需借助吸盘、吸附根、卷须、蔓条及干茎本身的缠绕性而攀附他物向上生长之蔓性树。如紫藤、木香、凌霄、五叶地锦、爬山虎、金银花等。竹类属禾本科竹亚科,根据

宿根花卉知识

宿根花卉是植株地下部分可以宿存于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花卉。 宿根花卉是适宜我国地区气候特点的多年生花卉品种,该类花卉中大量的野生品种和已经园艺化的品种经适当管理,能够安全越冬和平安度夏。这些资源的开发应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城市绿化,美化中形成植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宿根花卉比一二年生草花有着更强的生命力,而且节水、抗旱、省工、易管理,合理搭配品种完全可以达至“三季有花”的目标,更能体现城市绿化发展与自然植物资源的合 宿根花卉——火炬 理配置。 宿根花卉主要栽培种类有:芍药、石竹类、漏斗菜类、荷包牡丹、蜀葵、天蓝绣球、铃兰、玉簪类、射干、鸢尾类等。种类繁多,花色丰富艳丽,适应性强,一次栽植,可供多年观赏。[1][2] 编辑本段优点 该类花卉的优点便是繁殖、管理简便,一年种植可多年开花,是城镇绿化、美化极适合的植物材料。植株地下部分宿存越冬而不形成肥大的球状或块状根,次春仍能萌蘖开花并延续多年的花卉。大多属寒冷地区生态型。可分较耐寒和较不耐寒两大类。前者可露地种植,后者需温室栽培。以分株繁殖为主,一般均在休眠期进行。新芽少的种类可用扦插、嫁接等法繁殖。播种繁殖则多用于培育新品种。 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应用范围广,可以在园林景观、庭院、路边、河边、边坡等到地方绿化中广泛应用。 2.一次种植可多处观赏,且方便、经济、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3.大多数品种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可粗放管理。 4.品种繁多,株型高矮、花期、花色变化较大,时间长,色彩丰富、鲜艳。 5.许多品种有较强的净化环境与抗污染的能力及药用价值。

6.部分品种是切花、盆花及干花的好材料。[3] 编辑本段园林应用 “适地适树”是绿化的原则,宿根花卉的栽植也应遵循“适地适花”的原则。不同类型的绿地,因其性质和功能不同,对宿根花卉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指根花卉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才能展示最佳的景观效果。 1、花坛 花坛一般多设于广场和道路的中央、两侧及周围等处,要求经常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廊。多年生球根花卉是盛花花坛的优良材料,色彩艳丽,开花整齐。盛花花坛可选用的宿根花卉材料较多,如菊花、荷兰菊、黑心菊、落新妇、金鸡菊类、风铃草类等;一些小菊品种,苋科的小叶红、小叶黑、景天类的白草等宿根花卉,以模拟的手法表现精美的图案。 2、花境 花境的各种花卉配置应是自然斑状混交,还要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体型及数量的调和与对比。花境的设计要巧妙利用色彩来创造空间或景观效果。宿根花卉是色彩丰富的植物,加上适当选用宿根花卉,色彩就更加丰富,就能更好的发挥花境特色。例如把冷色占优势的植物群落放在花境后部,在视觉上有加大的花境深度增加宽度的感觉,在狭小的环境中用冷色调组成花境,有空间扩大的感觉。在安静休息区设置花境,适宜多用冷色调花卉,如果为增加色彩的热烈气氛,则可使用暖色调的花。 花境常用的宿根花卉有:鸢尾、芍药、萱草、玉簪、耧斗草、荷包牡丹等。 3、岩石园 宿根花卉中一些低矮、耐旱、耐热、耐寒的种类,如石竹属的高山石竹、常夏石竹、蓍草属、龙胆科、景天科、堇菜科、蔷薇科、虎耳草料等的矮生种类,都可以用作岩石园的材料。 4、草坪 宿根花卉中的一些种类,如萱草、鸢尾、火炬花等,可与草坪草混合使用,用作草坪周围镶边,按花期在草坪中点缀宿根花卉等。 5、地被 鸢尾类、金鸡菊类、荷包牡丹类、玉簪类、萱草类、景天类等宿根花卉,都可用作地被,起覆盖裸露地面的作用,其中有些种类又能自播繁衍,如金鸡菊类,常成片逸生。 6、水体绿化 水生鸢尾类的燕子花、马蔺、溪荪、芦竹属的花叶芦竹、台湾芦竹,槭葵类,皆可水边栽植,以丰富水景的变化。 7、基础栽植

宿根花卉

宿根花卉 1、蓍草类Achillea spp. 科属:菊科蓍草属 位置和土壤:全光、半阴;不择土壤 英名:Y arrow 株高:5~100cm 栽培类型:宿根花卉 花色:白,粉,黄 园林用途:花镜、岩石园、切花 花期:夏、秋 “Achillea”是人名,古希腊医生,他发现本草的药效。 ·同属植物约100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有7种,多产于北部。 ·茎直立。叶互生,羽状深裂。头状花序小,常伞房状着生,形成开展的平面。 ·耐寒;性强健,对环境要求不严,日照充足和半荫地都能生长;以排水好富含有机质及石灰质的砂壤土为最好。 ·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以播种繁殖,春秋季皆可进行。发芽适温18~22℃,播后1~2周发芽。

定植株距30~40cm。栽培管理简单。花前追1~2次液肥,有利于开花。临冬季剪去地上部分,浇冻水。每2~3年分株更新一次。 ·蓍草类是重要的夏季园林花卉。花序大,开花繁密,开花时能覆盖全株,是花镜中很理想的水平线条的表现材料。片植能变现出美丽的田园风光。也可以作切花。 ·《本草纲目》记载:“蓍,长也,色黄为百药之长,故名。”“味甘,微温,未毒,陇西者微补,白水者冷补,赤色者做膏,消肿。”黄蓍之功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状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伤寒,尽脉不至,补肾脏元气,乃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也……” ·园林中常用种类: (1)蕨叶蓍Achillea filipendulina 别名:凤尾蓍 英名:Fernleaf Yarrow 园林用途:花镜、干花、切花 株高:100cm 花色:鲜黄 花期:6~8月 “filipendulu”意为“似丝状下垂的”。原 产土耳其、阿富汗、高加索地区。 全株灰绿色。茎具纵沟及腺点,有香气。 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羽状细裂,叶轴下延; 茎生叶稍小。头状花序伞房状着生,花芳 香。有白、黄、粉花品种。种子有春化作 用要求,秋播种子次年开花,春播种子当 年不开花。 (2)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 别名:西洋蓍草、锯叶蓍草、蓍、欧蓍草 英名:Commom Y arrow 园林用途:花镜、丛植、切花 株高:30~100cm 花色:白 花期6~8月 “millefolium”意为“千叶的”。原产欧亚及北美,中国北方有分布。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全株鲜绿色。茎直立,稍具棱,上部有分枝,密生白色柔毛。叶无柄,羽状深裂为线形。头状花序多密生成复伞房状,白色,有香气。有黄、红、粉色品种,全株入药。茎叶含芳香挥发油,可作香料。 同属常见栽培的还有:①蓍草(Achillea alpina):全株被柔毛;株高60~90cm;花白色或淡红色;花期7~8月。②珠蓍(Achillea ptarmica):株高30~100cm;着花密,白色,花期7~9月。有一些切花品种。 2、乌头类Aconitum spp. 科属:毛茛科乌头属

宿根花卉

宿根花卉(22种) 1.菊花 [别名]:黄花\节华\鞠等 [科属]:菊科菊属 [形态特征]: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菊科菊属植物的栽培 种,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又称鲍菊。品种已达千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200cm,通常30-90㎝。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舌状花分为平、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根据花期迟早,有早菊花(九月开放(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一月至元月)八月菊、7月菊、五月菊等。根据花径大小区分,花径在10厘米以上的称大菊,花径在10—6厘米的为中菊,花径在6厘米以下的为小菊。根据瓣型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园林用途]:菊花被广泛用作观赏之用,在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很多人 都喜欢在家里摆放菊花。 重阳节有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 日,还来就菊花。” 2.香石竹 [别名]:康乃馨\麝香石竹 [科属]:石竹科石竹属

[园林用途]:香石竹应用以切花为主,是世界上产量最大,产值最高,应用最普 遍的四大切花之一。园林布置中偶然用于花坛。香石竹为伟大母爱的象征,按照欧美的习惯,母亲节这天,要把红色的香石竹献给健康在的母亲在,把白色香献给已 故的母亲. 4.鸢尾 [别名]:紫蝴蝶、蓝蝴蝶、乌鸢、扁竹花 [科属]:鸢尾科鸢尾属

庭院常用植物

中式庭院常用植物 中式园林植物应用讲究运用中国传统植物,外来植物引用较少;植物形态上追求自然,很少修 剪整形;植物应用中注重乔灌草的合理搭配体现出植物立体空间层次感,体现出一种自然生长 环境 落叶乔木: 垂柳、刺槐、国槐、银杏、水杉、黄葛树、白蜡、二球悬铃木、杜英、合欢、枫香、榆树、栾树、喜树、重阳木、红枫 常绿乔木: 香樟、天竺桂、小叶榕、橡皮树、女贞、广玉兰、桂花、水晶蒲桃、雪松、乐昌含笑、楠木、 深山含笑、羊蹄甲、黑壳楠、银桦、白兰花、 落叶小乔木: 白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青波玉兰、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樱花、桃花、五角枫、乌桕、 紫薇、紫叶李、石榴、木芙蓉、紫荆、红叶梅、紫叶桃 常绿小乔木: 罗汉松、夹竹桃、龙柏、白千层、红千层、柑橘、枇杷、日本珊瑚树、台湾相思、黄花决明 落叶灌木: 贴梗海棠、棣棠、茉莉、蜡梅、木槿、扶桑、紫叶小檗、夜来香、月季、火棘、牡丹 常绿灌木: 海桐、含笑、春鹃、夏鹃、西洋鹃、红继木、黄金叶、金边六月雪、小叶女贞、毛叶丁香、山 茶花、茶梅、栀子、构骨、十大功劳、蚊母、四季桂、苏铁、大叶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双色茉莉、洒金珊瑚、南天竹、凤尾兰、鹅掌柴、八角金盘、棕竹 观花植物: 春季: 迎春(2-4月),中国水仙(1-3月),梅(2-3月),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3-4月),紫 荆(3-4月),贴梗海棠(3-4月),蒲桃(3-4月),桃(3-4月),春鹃(3-4月),樱花 (3-4月),火棘(春),含笑(4-5月),垂丝海棠(4-5月),西府海棠(4-5月),红花 继木(4-5月),紫叶小檗(4-5月),紫藤(4-5月),海桐(5月),石竹(花期4月-10月,集中于4月-5月)等 夏季: 金银花(5-7月),石榴(5-6月),白兰花(5-9月),四季桂(5-9月),茉莉(5-11月),南天竹(5-7月),萱草(5-8月),夏鹃(5-6月),合欢(6-7月),广玉兰(6-7月),夹 竹桃(夏),木槿(6-9月),紫薇(6-9月),沿阶草(麦冬、书带草)(6-7月),美人蕉(夏、秋),睡莲(6-8月),荷花(6-9月),苏铁(7-8月),国槐(7-8月),十大功劳(7-10月),夜来香(晚香玉)(7-11月),唐菖蒲(剑兰)(夏秋)等 秋季: 十大功劳(7-10月),夜来香(晚香玉)(7-11月),桂花(9月),木芙蓉(9-10月),凤尾兰(9-11月),羊蹄甲(10月),唐菖蒲(剑兰)(夏秋),黄花槐(全年均能开花,但以9~10月为盛期)等 冬季:

丨园林常用宿根花卉汇总(上)

干货丨园林常用宿根花卉汇总(上) 宿根花卉指的是可以生活几年到许多年而没有木质茎 的植物。有些种类多年生长后基部出现木质化,但上部依然呈现柔弱的草质状,应该称为亚灌木,但一般也归为宿根花卉,如菊花。宿根花卉缤纷鲜艳,芳香怡人,赏心悦目,还可以陶冶情操,增进健康。与草坪相比,宿根花卉具有种类繁多、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养护成本低收效快、群体功能强、生态效益大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宿根花卉的类型宿根花卉可以分为以下两类:⑴耐寒性宿根花卉冬季地上茎叶全部枯死,地下部分进入休眠状态。多数可在中国露地越冬,来年春天再萌发。主要原产温带寒冷性地区,如菊花、风铃草、桔梗。⑵常绿性宿根花卉冬季茎叶仍为绿色,但温度低时停止生长,呈现半休眠状态,温度适宜则休眠不明显,或只是生长稍停顿。耐寒能力弱,在北方寒冷地区无法露地越冬。主要原产热带、亚热带或温带暖地,如竹芋、麦冬、冷水花。>>>> 园林应用特点宿根花卉可以应用于花境、花坛、种植钵、花带、花丛花群、地被、切花、干花、垂直绿化。园林应用特点如下: ⑴使用经济方便,一次种植可以多年观赏。⑵多数种类对环境要求不严,管理相对简单粗放。⑶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生态习性差异大,应用方便,适用于多种环境。⑷观赏期不

一,可供周年选用。⑸是花境的主要材料,可以用作宿根专类园布置。⑹适用于多种应用方式,如花群花丛、花带,播种小苗及扦插苗可用于花坛布置。⑺许多种类抗污染,耐瘠薄,是街道、工矿区、土壤瘠薄地美化的优良花卉。⑻不同地区可露地过冬的宿根花卉种类不同,因此可以形成地方特色。>>>> 宿根花卉汇总名称科属株高(cm)蓍草菊科蓍草属30-100花期花色习性用途6-8月白、粉、黄性强健,耐寒,耐半荫花境、岩石园、切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