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关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国关史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三十年战争是指发生在1618—1648年的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

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

战争起因于德意志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及皇帝之间在政治、经济以及宗教上的矛盾以及欧洲诸强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的矛盾。

战争基本上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英国、荷兰、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整个战争分为四个阶段:波希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法国—瑞典阶段。

最终法国取得决定性胜利。

1648年,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根据和约,法瑞扩大了势力,德意志诸侯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新旧教获得同等地位。

三十年战争和《威约》深刻改变了欧洲政治、社会、宗教格局,创立了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

《比利牛斯和约》是指1659年法西之间签订的一项和约。

《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和约》。

《比约》主要内容有: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⑶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

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约》后继续较量的结果。

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称霸欧洲作了准备。

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遗产继承与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浮笔。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

法国的霸权政策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

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向西班牙索取遗产,遭拒后转而要求割让南尼德兰,再次遭拒后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

法军在战争初期进展顺利,但它的侵略行为引起欧洲社会的不安。

荷兰最先加入西班牙作战,而后英荷于1668年结成反法同盟,同时瑞典加入。

最终法国被迫接受三国同盟的调解,签订《亚琛和约》,结束了战争。

根据和约规定,法国把弗朗什孔泰还给西班牙,但仍取得南尼德兰部分领土。

战争表明法国的扩张政策已引起欧洲各国的警惕,也反映了法国当时还不具备与多国为敌的实力。

荷兰在反法中担任了主角,引起法国的嫉恨,因而成为法国对外战争的下一个目标。

《乌得勒支和约》是指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后签订的条约。

1700年,法国挑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英荷乘机与法作战,神圣罗马帝国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结成反法同盟。

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终于妥协,于1713年4月订立《乌约》。

条约主要内容:⑴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发挥重大作用;⑵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不合并;⑶英国保住了海上优势;⑷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

在条约中获益最大的是英国;而法国的霸权地位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在海上势力已大大被削弱;肯定普国的存在为日后其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条约瓜分了
西班牙帝国,并成为划定后来欧洲民族国家疆界的基础。

北方大战指1700—1721年俄国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与波海霸权与瑞典进行的战争。

俄国历代统治者都梦寐以求波罗的海出海口,但几次扩张都未如愿以偿,这个任务交给了俄国著名君主彼得一世。

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无暇东顾之机,1699年,俄国、萨克森、丹麦三国结成反瑞的“北方同盟”,1700年丹麦首先对瑞宣战,而后俄国参战。

经过21年的反复较量,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签订《尼斯塔特和约》。

通过此约俄国取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从而成为一个濒海国家。

北方大战使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而战后瑞典衰落下去,强国地位大大削弱。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指以普鲁士、奥地利为首的两大集团因奥地利王位继承问题而爆发的战争,实质是欧洲国家争夺霸权的斗争。

1740年,玛丽娅特蕾西亚继承奥地利王位,普鲁士、法国等都找借口反对“国本诏书”中规定的长女继承权。

1740年12月,普鲁士出兵占领奥地利的西里西亚,奥地利还击,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爆发。

在奥地利一方作战的有英国、荷兰和俄国,在普鲁士一方的有法国、西班牙等国。

英法在欧洲本土、北美、印度和海上也展开斗争。

1748年,交战各国停战并签订了《亚琛和约》,规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获得承认,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割让给普鲁士,法国将马拉德斯和敦刻尔克工事让与英国。

战争之后,普鲁士也加入了欧洲强国之列。

同时,普奥、英法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

七年战争指1756—1763年之间发生的英普与法奥之间的战争,实质是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和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和《亚琛和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旧有的矛盾,而且增加了新的矛盾。

于是英普集团与法奥俄瑞集团双方发生了这场历时七年的混战,史称“七年战争”。

最后法奥集团失败,双方签订了《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

七年战争没有引起疆界的新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奥地利地位剥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在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未来的东北欧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作用;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

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实力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维也纳会议指1814年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一世后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实质上是一次战胜国瓜分欧洲疆域,复辟封建王朝,镇压民族民主革命的反动会议。

1814年9月,打败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在维也纳开会,会议由俄英奥普四大国操纵,以正统主义、补偿原则和均势原则的标准,重新建立了欧洲的国际秩序。

会议签署了《最后议定书》,通过建立瑞士永久中立国、建立尼德兰王国等对欧洲领土的处理,建立起一道防止法国称霸的堤坝;欧洲各国封建王朝纷纷复辟,旧统治秩序得以恢复;分割了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建立德意志邦联;还规定了外交官员的级别以及禁贩黑奴等。

维也纳会议建立起一个在欧洲协调基础上的新的相对均势格局,即维也纳体系。

这次会议及体系都是反动的,它无视历史的进步和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竭力维护旧的封建秩序。

会议后30多年间,欧洲君主专制国家极力维护维也纳体系,革命势力不断与之搏斗,并最终取胜。

维也纳会议仅仅建立了短暂的和平。

门罗主义指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其主要是针对拉丁美洲,是一种防止欧洲大国染指拉美事务并使美国独霸拉美的政策,但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次沦为欧洲殖民地的作用。

美国从杰斐逊总统执政起向外扩张,但在美英战争中向北扩张的企图受挫,因而美国把矛头指向拉丁美洲。

但“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美独立运动,英国也乘机向拉美地区扩张。

门罗指出,美国不会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和战争,但列强不得再在美洲开拓殖民地,任何控制和压迫美洲国家的行为都将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动。

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实际上是宣布拉美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

门罗主义后来被长期的继承和发展,直至二战后,美国对拉美依然奉行门罗主义。

克里米亚战争指1854—1856年英、法与俄国由于争夺近东霸权所导致的俄国与英、法、土耳其和撒丁王国的之间的战争,是大国的争霸战争。

这次战争主要在俄国的克里木半岛上进行,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俄国与英法之间在近东争霸,尤其是争夺君士坦丁堡和黑海两海峡的控制权,直接原因是关于土耳其境内的耶路撒冷圣地的争夺。

土耳其在英法的纵恿下于1853年对俄宣战,1854年英法对俄宣战,战争中俄国昔日盟友奥地利也敌视俄国,最终俄国战败。

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

根据和约规定,各国共同承担保护土耳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义务,多瑙河两公国仍处于土的宗主之下,黑海中立化,黑海海峡禁止各国军舰通行等。

《巴黎和约》对俄国打开黑海海峡向南扩张的企图是一个沉重打击,使英法在土耳其境内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土则沦入由欧洲列强共同支配的境地。

克里米亚战争推动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也使欧洲格局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维也纳体系也至此完全崩溃。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

普法矛盾由来已久,19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恶化。

法国企图阻止德意志统一,称霸欧洲,英俄则不愿法国过分强大,因而国际环境有利于普国。

战争首先由法国发动,随着战局的发展,普鲁士由自卫转入侵略,法国战败,第二帝国崩溃。

而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大部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付清前德军驻巴黎及法国北部诸省,占领军费由法国负担。

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政治军事格局,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德国完成统一,成为强国,开始在欧洲占有优势,法国受到削弱,国际地位下降。

普法战争还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三皇同盟指1881年德、奥、俄在柏林秘密缔结的同盟。

自俄土战争以来俄国在欧洲一直处于孤立地位,而英国是俄国在近东最主要的敌人,因此俄国有意与德奥订立一个条约以保证它在近东的利益,俾斯麦赞成俄国的意愿,并劝服奥国同意。

1881年德奥俄订立《三皇同盟条约》,并在1884年续订一次。

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与第四国交战时其余两方保持中立,保加利亚地区(马其顿除外)可以合并,奥国可以兼并波、黑两省,缔约国承认海峡封闭是一个具有普遍约束性的原则。

相比1873年的三皇联盟来说,三皇同盟增加了彼此在安全保障方面应尽善意中立义务的条款。

德国使欧洲三大君主国重新聚合起来,恢复了对俄奥关系的某种控制,从而也恢复了对欧洲政治局势的控制,三皇同盟是俾斯麦体系的重要一环。

德奥同盟指1879年德国与奥匈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军事同盟。

普法战争以后,德相俾斯麦为孤立和打击法国,力图联合奥匈,拉拢沙俄,阻止法俄接近。

而1878年柏林会议上俾斯麦偏袒英奥,
使德俄关系恶化。

为应付两线可能的进攻,俾斯麦选择与奥国结盟。

俄奥在巴尔干的矛盾及俄对君士坦丁堡的威胁也使奥国需要与德结盟。

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签字。

条约规定一方遭到俄国进攻,他方应以全部兵力援助并不得单独媾和,一方遭到第三国进攻另一方保持中立,如果进攻国家得到俄国支持,双方共同作战。

德国掌握着同盟的主动权。

德奥同盟是德国外交的基石,也成了欧洲国际关系的轴心,后来的三国同盟即是此的扩大。

德奥双方加强了防范俄国侵略的力量,这也引起俄国政府的警惕。

三国同盟指1882年德国、奥匈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

德奥结盟后,俾斯麦为近一步孤立法国,利用法意争夺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

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无力单独对付法国,便投靠德奥。

1882年,三国签订同盟条约。

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或德国受到法国进攻,其他两国应全力援助;如果缔约一国或两国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三国协同作战;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一方时,其他两国保持中立。

后经4次续订,增补一些条款。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完成,它成为一战的策源之一。

至此,德国通过三国同盟和三皇同盟,建立起一个包括德、奥、意、俄、罗马尼亚在内的复杂联盟体系,欧洲国际政治形成以德国为中心的俾斯麦体系所支配的局面。

两次地中海协定指1887年2月和12月英国、意大利和奥匈以照会形式订立的两次旨在维持地中海现状的协定。

意大利和法国争夺北非,奥匈的沙俄争夺巴尔干,而法俄都是英国在地中海的劲敌。

德相俾斯麦鼓励英意奥合作,力图把英国拉进三国同盟抗法。

1887年2月第一次地中海协定签署,英意在埃及、北非的政策上相互支持,维持地中海、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现状,后奥西先后加入。

后来在保加利亚危机期间,英奥意合力支持土耳其抗俄,俾斯麦推动英奥于12月缔结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后意大利加入。

三国商定共同维持近东现状,共同抵制俄在土耳其的影响,保护黑海海峡和确认土对保加利亚的宗主权。

两次地中海协定基于共同对付法俄而加强了英国与三国同盟间的关系。

但后来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转向法俄并先后与法俄签署协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失去意义。

再保险条约指德相俾斯麦为孤立法国、讨好俄国,于1887年6月同俄国签订的一项密约。

由于1879年德奥同盟已保证了奥国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这一条约又保证俄国的中立,因而对德国来说这是再保险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国一方如果与第三方处于交战状态另一方应保持中立,并尽力使冲突局部化;德国承认俄国在保加利亚与东鲁米利亚的绝对优势,表示在俄对海峡采取行动时保持中立。

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法俄同时结盟同时进攻德国的可能,它同两次地中海协定使法国几乎被完全孤立。

但俾斯麦去职后,德国政府拒绝续订。

法俄同盟指法国与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于1891—1893年间形成的秘密军事同盟。

法国自普法战争以来长期陷于德国的外交包围中,急需结束这种孤立困境。

而德俄关系的恶化、俄国在财政上对法国的依赖,德俄《再保险条约》的终止和三国同盟条约的续订,都使俄国向法国接近。

1891年法俄达成政治协定,提出一方受到侵略威协时,双方应同时采取措施。

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规定法俄受到三国同盟进攻时,双方相互支援,并规定了双方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数量,协定自1894年起生效。

法俄同盟完全是军事同盟,其建立标志着欧洲大陆两大军事集团正式形成。

美西战争指1898—1899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殖民地而发动的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最早的帝国主
义战争。

这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取得廉价原料和新的投资场所而发动的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1895年2月古巴爆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大起义,西班牙血腥镇压未果,而这些暴行引起美国人民的谴责。

美国扩张主义者趁机制造舆论,加强战争宣传。

1898年2月美舰“缅因”号在哈瓦纳爆炸沉没,美国以此为借口向西班牙宣战,最终西班牙战败。

1898年12月签定《巴黎和约》。

根据规定美国取得波罗黎各和关岛等西属殖民地,取得菲律宾的宗主权,并实际将古巴变为美国的保护国。

美西战争期间美国还占领夏威夷群岛和威克岛。

通过美西战争,美国大大加强了它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远东地区的军事和政治经济地位,为进一步对拉美和中国的侵略创造了有利条件。

美国从此加入了争霸世界的行列。

门户开放政策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向列强提出的瓜分中国的政策。

1898—1899年的美西战争,使美国无暇参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9年,美国政府向列强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照会。

美国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在它们的势力范围内,美国享有均等的商业机会。

1900年,美国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将开放范围扩展到整个中国市场。

门户开放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削弱列强在中国的势力,为美国的侵略创造有利条件。

它是美国崛起后争霸世界的表现,反映了美国在远东的侵略野心,从此美国走上了独立侵略的道路。

门户开放政策使帝国主义暂时结成了侵略中国的联合阵线,它也是近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石。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给日本,使俄国意识到在远东已出现了一个劲敌。

俄国坚决主张在远东抵制日本的扩张,以保证俄国在远东的利益。

德国此时在新外交路线的影响下,积极准备在争夺势力范围中扩大自己的地盘,远东则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同时它认为在远东支持俄国可将俄国注意力自欧洲引开而削弱法俄同盟,并缓解德国东部国境线的压力。

法国因为有法俄同盟的背景,同时也为了防止外交上德俄接近,同意在外交上支持俄国。

所以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

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

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

三国干涉还辽的外交背景相当复杂,日本外交是失败的,但三国也各有目的。

然而,列强间的这些交易都是以牺牲中国为前提的。

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英布战争指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奥兰治两共和国为争夺南部非洲领土和地下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战争。

19世纪末南非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境内发现金刚石和金矿,英国人和布尔人都想占有这些资源。

英国企图兼并两个布尔共和国,而布尔人靠拢德国对抗英国,双方矛盾逐渐不可调和。

1898—1899年英国在外交孤立布尔人的情况下发动战争。

布尔人不敌英国,被迫妥协。

1902年布尔人停止抵抗,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并入英帝国。

英国保证白人在南非的优势,并为布尔人恢复家园,根据1902年双方的和约,英国攫取了蕴藏大量黄金和金刚石的布尔共和国领土,布尔人得到了英国给予的关于继续维持他们压迫剥削非洲人的地位的保证。

英布联合起来,共同奴役南非人民。

英日同盟指1902年英国和日本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

20世纪初,英国为加强在远东的地位,力图借日本遏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日本为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急于寻找反俄盟友。

1902年《英日同盟条约》,规定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缔约国一方
为保护在中朝的利益与第三国交战时,另一方中立;缔约国一方遭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给予军事援助;两国海军配合行动,以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

同盟订立后,日本加紧备战,发动日俄战争并取胜,使其得以完全崛起。

1905年两国订立第二个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重申在遭到第三国进攻时,应提供军事援助。

1911年订立第三个同盟条约,1921年解体。

英日同盟的成立为日俄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也为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的扩张提供了依靠。

《朴茨茅斯和约》是日俄战争后双方签订的媾和条约。

日俄战争中俄国军事上的失利引起俄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使沙皇政府十分恐慌;日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自身已精疲力竭,双方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美国作为日本的最大债主,在日俄战争中得到许多好处,但不愿看到日本过于强大,因此美国出面调停。

1905年9月,日俄在美国的朴茨茅斯城签订了和约。

根据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并吞朝鲜,并将旅顺、关东省、库页岛南部以及中东铁路的一段原来俄国的利益让给日本。

日俄战争及和约标志着日本的完全崛起。

但和约并未解决旧有矛盾,反而产生了新的矛盾。

随着日本的崛起,美日在远东、太平洋的矛盾很快尖锐起来,并取代原有的英俄矛盾,这对于远东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国协约指英国、法国、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通过法俄同盟、英法协定和英俄协定而结成的与三国同盟对立的一个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三国同盟成立后,法俄于1891—1893年建立同盟来与其对抗。

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后起的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大力扩充海军,与英国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这引起英国的担心。

英布战争后,英国放弃传统的“光辉孤立”政策,逐步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地使法国向英国靠拢。

1904年英法签署旨在瓜分殖民地的《英法协定》。

而后英俄也开始接近,虽然英俄在近东、中亚和远东都有利益冲突,但这时英德矛盾的发展已超过英俄矛盾,俄国与德奥在近东和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也超过了英俄矛盾。

1907年,英俄签订瓜分殖民地的《英俄协定》。

至此,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与三国同盟不同,三国协约没有一项共同条约,只有法俄负有军事责任,而英国拒绝承担军事义务。

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一战后随着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协约逐步瓦解。

两次摩洛哥危机指20世纪初法德两国为争夺摩洛哥所引起的两次战争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发生在1905—1906年。

1904年4月英法签订协定,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这侵犯了德国在摩的殖民利益。

德国建议把摩洛哥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并在给法国的照会里以战争相威胁,法国对此持强硬态度,并得到英国的支持,局势骤然紧张。

经过谈判,最终双方同意召开阿尔赫西拉会议讨论摩问题。

由于英俄支持法国,会议结束时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最后议定书》,承认摩的独立,但又承认法西对摩的警察控制权。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发生在1911年。

阿尔赫西拉会议后,法国加紧了对摩的控制。

1911年法国趁摩洛哥人民起义之机占领摩国,德国反应强烈并制造了阿加迪尔事件,这被英国认为是对其海上霸权的威胁并对德采取强硬态度。

面对英国的强硬和国内的金融危机,德国被迫退让,与法国谈判并达成协议。

德国承认了摩国受法国保护,法国则给予德国一部分法属刚果殖民地作为补偿。

1912年法摩《非斯条约》使摩洛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通过两次摩洛哥危机,法英同盟关系加强了,而英德之间的矛盾更加恶化,英德两国积极备战,欧洲战事一触即发。

波斯尼亚危机指1908年由于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引起的一次国际冲突,它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