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学习新词汇,提高其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玩泥巴让幼儿感受泥巴的质感和形态,从而增强对世界的认知。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幼儿能够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故事《钻泥巴》2.泥巴玩具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故事内容,让幼儿知道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有自主探索的思维。
•教师通过多媒体方式播放故事《钻泥巴》。
第二步:学习•教师带领幼儿一遍一遍地朗读故事,引导幼儿通过语音、肢体语言等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解释故事中的新词汇,让幼儿逐渐掌握新词汇的意义。
•教师给幼儿展示泥巴玩具,让幼儿触摸,感受泥巴的质感和形态,同时引导幼儿从观察中认知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第三步:实践•将全班分成小组,每组组长依次挑选一些幼儿分别扮演医生、模特、园丁、护士,组成小团队。
•教师将泥巴分给每个小组,让幼儿利用泥巴玩具完成一个团队任务(如制作一个花园模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步:总结•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制作花园模型的过程,让幼儿总结这个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和感受。
•教师鼓励幼儿在掌握故事内容和泥巴玩具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想象。
•教师进一步扩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引导幼儿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四、反思本次公开课呈现过程中,教师在引入阶段对故事内容介绍不够详细,导致部分幼儿在学习时出现了迷茫的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对故事的情节进行仔细阅读,增加对故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通过本次公开课,教师也发现了很多幼儿还没有掌握基本的语音和语言表达技能,在施教时要更加注重幼儿基础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更加流畅、自信地表达。
此次公开课的内容设置、教学步骤安排、策略和方法使用得当,教师在引导幼儿完成任务时更加注重实际情境模拟和场景化操作,让幼儿的知识更加贴近孩子日常生活,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同时也让孩子更好地认知和探索这个世界。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第三节,内容为《钻泥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们了解泥巴的特性,学会运用语言描述泥巴的触感和外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泥巴的特性,知道泥巴是由土和水混合而成的。
2. 学会用语言描述泥巴的触感和外观,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分享和互助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泥巴的触感和外观。
难点:引导幼儿将泥巴的特性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泥巴、水、小铲子、筛子、泥巴模具、毛巾。
2. 学具:画纸、画笔、泥巴、水、小铲子、筛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泥巴,让幼儿观察泥巴的外观和触感。
b.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泥巴特点。
2. 例题讲解(5分钟)a. 教师展示泥巴,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泥巴的触感和外观。
b. 教师示范用语言描述泥巴,如:“这个泥巴湿湿的、凉凉的,颜色是黑色的。
”3. 随堂练习(5分钟)a. 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份泥巴和学具。
b.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泥巴的触感和外观,并记录在画纸上。
4. 小组讨论(5分钟)a. 教师邀请各小组分享自己的描述,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5. 互动游戏(5分钟)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钻泥巴”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泥巴的触感。
b.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中的感受。
a. 教师邀请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展示自己心中的泥巴。
b. 教师评价幼儿的作品,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钻泥巴》2. 内容:a. 泥巴的特点:湿湿的、凉凉的、颜色是黑色的。
b. 泥巴的作用:建筑、制作玩具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画笔和泥巴创作一幅关于泥巴的画。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完成画作。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趣味童谣》第五章,详细内容为《钻泥巴》这首童谣。
通过学习童谣,让幼儿感受语言韵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掌握《钻泥巴》这首童谣,能独立或合作完成演唱。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使其能运用童谣中的词汇进行简单的描述。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钻泥巴》童谣的歌词和韵律。
难点:运用童谣中的词汇进行语言表达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响、麦克风、挂图。
学具:童谣歌词单、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泥巴相关的动画视频,让幼儿观察并引导他们讲述视频中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钻泥巴》童谣,讲解歌词内容和韵律。
(2)教师邀请几名幼儿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幼儿关注演唱时的韵律和表情。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童谣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韵律错误。
4. 创设语言表达场景(10分钟)(1)分发童谣歌词单,让幼儿用彩泥进行泥巴创作,同时引导幼儿用童谣中的词汇描述自己的作品。
(2)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描述,给予鼓励和表扬。
5. 团队协作游戏(5分钟)组织“钻泥巴”游戏,让幼儿分组进行,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钻泥巴》歌词2. 童谣韵律特点3. 语言表达场景提示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童谣中的词汇描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生活用品。
示例答案:我喜欢的小汽车,车身像泥巴一样黑亮,轱辘像泥巴一样圆滚滚。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多给予关注和指导。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创作与泥巴相关的手工作品,鼓励幼儿用所学词汇进行描述。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模仿,学会说“钻泥巴”这个词组,并理解其意思。
2.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词组:“钻泥巴”。
2. 学习儿歌《钻泥巴》。
3. 进行相关的主题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词组“钻泥巴”,能唱儿歌《钻泥巴》。
难点:理解“钻泥巴”的意思,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泥巴、钻头等玩具。
2. 素材:儿歌《钻泥巴》歌词。
3. 场地:户外泥巴池。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词组(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泥巴和钻头,引导幼儿观察,教授词组“钻泥巴”,让幼儿反复模仿练习。
3. 学习儿歌(10分钟):教师教授儿歌《钻泥巴》,让幼儿跟唱,注意纠正发音。
4.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泥巴池,让幼儿亲身体验钻泥巴的乐趣,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活动,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
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教学经验。
6.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轻轻摇摆等,组织幼儿回收器材,结束本次公开课。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地学习词组和儿歌。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理解并运用“钻泥巴”这个词组。
3. 评估幼儿在课堂上的合作态度,是否愿意与同伴分享、合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能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思考如何提高幼儿在课堂上的表达能力,是否需要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
八、家长沟通:1. 向家长介绍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二篇)
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活动目标】1.学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能用动作表现种子“钻”出泥土的样子。
【活动准备】教学资源、事先准备好发芽的小豆芽。
【活动过程】1.出示准备好的小豆芽,请幼儿说一说小豆芽是什么样子的。
2.播放课件《小豆豆发芽了》,引导幼儿观察豆子发芽的过程。
(1)请幼儿仔细观察小豆豆每一步的变化,并尝试用动作模仿。
(2)教师根据课件说儿歌。
3.组织幼儿学说儿歌《钻泥巴》。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学说儿歌。
(3)引导幼儿加上动作学说儿歌。
小豆豆,种地下。
(十指交叉握拳)发了芽,钻泥巴。
(双手合掌蹲下)钻一下,(双手合掌往上钻)动一下。
(双手合掌左右扭动)钻呀钻呀钻的快,(双手合掌变左右扭动边站直)钻出两片小芽芽。
(双手打开变成两片小芽芽)(4)请幼儿分组扮演小芽芽,边念儿歌边用身体做有趣的动作,表现豆芽“钻”出泥土。
活动延伸:在种植区种植“小豆豆”,引导幼儿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看它们什么时候能钻出泥巴来。
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二)教案标题:《钻泥巴》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观看《钻泥巴》动画片,培养幼儿对泥巴的兴趣,并了解泥巴的特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泥巴,完成一幅自由创作的艺术作品。
3. 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与同伴互动交流,表达自己对泥巴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对泥巴的兴趣,了解泥巴的特性。
2. 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泥巴创作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1. 《钻泥巴》动画片。
2. 泥巴、模具、小铲子等泥巴制作器材。
3. 幼儿绘画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课堂中放置的一块泥巴,询问幼儿对泥巴的熟悉程度和了解程度,并激发幼儿对泥巴的兴趣。
2. 欣赏《钻泥巴》动画片(15分钟)播放《钻泥巴》动画片,教师与幼儿共同观看。
《钻泥巴》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钻泥巴》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正确说出故事中的角色和主要情节。
1.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听懂并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变化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泥巴道具、角色头饰等。
3.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部分:通过出示泥巴道具,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4.2 故事讲解:利用故事课件,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4.3 角色扮演:邀请部分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表演,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4.4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认识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4.5 总结延伸: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巩固故事情节,引导他们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的记忆。
5.2 课后作业: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类似的故事情节,并与家长分享。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内容:评价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角色扮演的表现以及课堂参与度。
6.2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收集他们的发言和作业,进行综合评价。
6.3 评价标准:能够正确复述故事情节,角色扮演自然流畅,课堂参与积极者为优秀。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组织等。
7.2 反思方法:通过课后讨论、教案修改等方式进行反思。
7.3 反思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组织能力。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拓展内容: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户外活动,如挖泥巴、制作泥塑等。
《钻泥巴》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精品教案
《钻泥巴》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童谣》,详细内容为“钻泥巴”一课。
通过讲解童谣中词语、句子,让孩子们感受语言韵律美,同时培养他们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背诵童谣《钻泥巴》。
2. 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童谣中词语和句子,能够进行有效表达。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语言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录音机、磁带、黑板、粉笔。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小动物们玩耍场景,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童谣《钻泥巴》,逐句解释词语和句子,让孩子们理解童谣内容,感受韵律美。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进行朗读练习,互相纠正发音,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创作一幅与童谣《钻泥巴》相关作品。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小组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孩子们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钻泥巴》2. 内容:① 童谣《钻泥巴》全文② 重点词语解释③ 小组活动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与童谣《钻泥巴》相关作品。
2. 答案: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创作出具有创意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观察孩子们参与程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家庭中与家长分享所学童谣,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理解与表达2. 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3.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4. 小组活动组织与评价5. 作业设计合理性与实用性一、教学内容理解与表达在教授《钻泥巴》这一课时,我需要确保孩子们能够理解童谣中词语和句子,这是他们后续表达基础。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帮助宝宝通过游戏感受泥巴的特性,触摸泥巴的感觉,增加亲和力。
2.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让宝宝在游戏中自由表达自己对泥巴的看法和想象。
3.通过观察宝宝玩泥巴的方式,了解宝宝的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
二、教学准备1.泥巴2.土地垫3.工具:勺子、塑料刀、模具等4.布料和纸巾(备用)5.音乐和音响设备(可选)三、教学内容1. 导入首先,老师要利用宝宝感兴趣的方式来引导宝宝进入学习状态。
可以通过唱歌、跳舞、讲故事等方式,让宝宝集中注意力。
2. 学习内容1.誊读相关谚语:–捏泥巴,长智慧。
–捏泥巴,活力满满。
2.引导宝宝了解泥巴的特性、颜色、质地。
3.宝宝可以挥舞着刚做出来的泥巴,感受泥巴的形态和力量。
4.通过一些工具进行泥巴的操作,如用勺子、塑料刀、模具等,在泥巴上按压、拖拉、刻画等。
5.引导宝宝进行自由创作,让他们自由发挥,去完成一些可能很复杂的造型或者相对简单的图案。
3. 游戏环节在学习泥巴的基本技巧之后,可以通过游戏来巩固孩子对泥巴的理解。
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1.两人分组,进行对战,看谁做的模型最快。
2.使用泥巴做出各种颜色的卡片,每人依次抽取一张,表达自己的卡片内容。
4. 教学总结通过游戏环节结束游戏后,老师可以摆一个台子上面放置着宝宝们做的泥巴作品,把它们当作努力和创造力的象征。
可以让每个孩子分享他们创造的东西,并对他们的作品发表一些评价和感想。
最后教师要做一个有参考意义的总结,帮助宝宝归纳整理今天学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研究中,在幼儿期,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们尝试运用一些与游戏有关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宝宝玩泥巴。
•启发式学习法。
启发方式指导孩子自由进行探索,推动孩子使用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游戏化学习法。
在教育领域,将游戏与学习联系起来的方法称作游戏化学习法。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五章《趣味童谣》,详细内容为《钻泥巴》一课。
通过童谣的形式,让幼儿感知语言韵律美,同时培养幼儿对自然事物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钻泥巴》童谣,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 认识并理解童谣中出现的动植物,提高幼儿对自然事物的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同伴间的互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朗读童谣,理解童谣中的自然事物。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自然事物的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童谣卡片、动植物模型。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室外泥巴地,引导幼儿谈论在泥巴地里玩耍的场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挂图,带领幼儿朗读《钻泥巴》童谣,讲解童谣中的动植物,让幼儿感知语言的韵律美。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植物进行绘画,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4. 童谣朗读与表演(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朗读童谣,并进行表演,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童谣内容。
5. 小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钻泥巴》童谣文字。
2. 童谣中出现的动植物图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在泥巴地里看到的动植物,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只小青蛙,它在泥巴地里跳来跳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童谣内容。
在教学中,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童谣,并尝试用其他动植物创作新的童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童谣朗读与表演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观察室外泥巴地时,引导幼儿运用感官(视觉、触觉等)去探索和发现。
《钻泥巴》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钻泥巴》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倾听和模仿,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3.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泥土中生命的多样性,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故事《钻泥巴》:讲述了一群小动物在泥巴里玩耍,意外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洞穴,他们勇敢探险的故事。
2. 模仿小动物钻泥巴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3. 创意泥巴作品:让幼儿用泥巴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感受小动物们钻泥巴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难点:让幼儿学会合作游戏,用泥巴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模仿小动物钻泥巴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创意教学法:让幼儿用泥巴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钻泥巴》2. 泥巴材料:泥土、水、工具等3. 小动物图片:兔子、小鸟、小鱼等4. 音乐:《欢乐颂》5. 空间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泥巴池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小动物的了解。
2. 讲故事《钻泥巴》: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3. 模仿小动物钻泥巴: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小动物钻泥巴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4. 创意泥巴作品:教师分发泥巴材料,引导幼儿用泥巴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分享创作灵感。
5. 总结与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泥巴作品,让幼儿讲述小动物在泥巴中的乐趣。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评价幼儿的泥巴作品,观察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024年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2024年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童谣》,详细内容为《钻泥巴》一课。
通过学习童谣,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朗读童谣《钻泥巴》,并理解其中的内容;2. 学会运用童谣中的词汇,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童谣中的韵律感、节奏感;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童谣,运用童谣中的词汇进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黑板;2. 学具: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泥巴乐园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泥巴的乐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呈现: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童谣《钻泥巴》,讲解童谣中的生词、生句,让学生理解童谣的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扮演小动物,模仿童谣中的场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 例题讲解:针对童谣中的句子,设计填空题,让学生运用童谣中的词汇进行练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创编类似《钻泥巴》的童谣,进行展示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钻泥巴》2. 内容:a. 童谣原文;b. 生词、生句;c. 重点句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词汇,编写一个关于小动物玩耍的童谣。
2. 答案示例:小猫咪,去玩耍,跳上树,捉迷藏。
小狗狗,来帮忙,钻泥巴,笑哈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童谣《钻泥巴》的内容,但部分学生朗读节奏感不强,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自然界中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为编写新的童谣积累素材。
同时,开展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新的童谣创作,增强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童谣中的韵律感、节奏感;2.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扮演小动物,模仿童谣中的场景;3. 作业设计: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词汇,编写一个关于小动物玩耍的童谣;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开展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新的童谣创作。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钻泥巴》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钻泥巴》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和欣赏《钻泥巴》这首儿童歌曲,提高幼儿音乐欣赏能力。
2.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歌词,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语言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乐于用语言表达,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钻泥巴》歌曲。
2.黑板、彩色粉笔。
3.装有红、黄、绿、蓝颜色干粘土的小盒子各一个。
4.几个大罐装干净的空水瓶。
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自由活动1.教师引导幼儿在房间里跑跑跳跳,放松身体,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步骤二:引入新歌1.介绍本节课的歌曲《钻泥巴》。
2.听一遍歌曲,让幼儿先欣赏歌曲。
步骤三:读唱歌曲1.手拍节奏,引导幼儿跟读歌曲,包括歌词和节奏。
2.教师分段教唱,在幼儿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语音表达。
步骤四:游戏互动1.教师分发小盒子,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的粘土。
2.教师指导幼儿将粘土塑成球状,然后将球塞进干净的水瓶里。
3.集体模仿歌曲在“钻泥巴”时,大声喊出咕噜声,让幼儿仿照声音模仿。
4.让幼儿分2-3人为一组,分别模仿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声音,形成一个语言游戏,鼓励幼儿大声表达。
步骤五:歌曲表演1.引导幼儿小组合作,轮流表演本节课所学的《钻泥巴》。
2.让每组表演完后,全班鼓掌,激励幼儿自信表达。
拓展活动1.让幼儿自由发挥,将刚学的《钻泥巴》制作成手偶、画册等。
2.让幼儿自我评价,找出自己表演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教学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如唱歌、游戏、表演等,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为每个幼儿创造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下一节课,我将继续探索更多适合幼儿的语言教学方式。
2024年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五章《有趣的泥土》,详细内容为“钻泥巴”一节。
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幼儿感知泥土的特性和趣味性,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对泥土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泥土的特性,知道泥土对大自然和人类的作用。
2.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泥土的感受,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感知泥土的特性,学会用语言表达感受。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泥土的细微变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土、水、小铲子、小桶、放大镜等。
学具:画纸、彩笔、小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泥土,观察泥土的颜色、质地等,引导幼儿谈论对泥土的了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老师展示泥土,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泥土的特点。
(2)老师讲解泥土的形成、作用,引导幼儿关注泥土与人类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手触摸泥土,感受泥土的质地。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泥土的感受。
4. 语言表达(10分钟)(1)老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对泥土的感受,如“泥土摸起来滑滑的”、“泥土有股清香味”等。
(2)进行语言游戏,让幼儿练习用语言描述事物。
5. 动手操作(10分钟)(1)让幼儿用小铲子、小桶等工具挖泥土,观察泥土的变化。
(2)用放大镜观察泥土中的小生物,培养观察能力。
(2)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大《钻泥巴》2. 副有趣的泥土3. 内容:(1)泥土的特点(2)泥土的作用(3)描述泥土的感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眼中的泥土2. 作业内容: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对泥土的观察和感受,并用语言描述。
3.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泥土的特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钻泥巴》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钻泥巴》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模仿和表演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动物和它们的特点,增进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 通过集体活动的参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钻泥巴》的欣赏,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 通过观察图片,认识故事中的各种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模仿和表演。
4. 创作自己的小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感受故事趣味性,认识各种动物,学会用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特点,运用想象力进行故事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图片、动物手偶、泥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动物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激发幼儿兴趣。
2. 故事欣赏: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故事内容,并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认识各种动物。
3. 情节体验:教师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话,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
4. 泥巴制作:教师分发泥巴,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讲述制作过程。
5. 故事创作:教师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小故事,并进行表演。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总结活动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欣赏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评价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情节体验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以及他们对故事角色的情感投入。
3. 观察幼儿在泥巴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以及他们讲述制作过程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评价幼儿在故事创作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故事创作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通用10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篇1教学目标:1、要求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完整背诵诗歌。
2、通过体会小豆芽钻出泥土时激动兴奋的情感,向幼儿进行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以及活泼向上的教育。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准备:1、课前组织幼儿种植种子,观察其发芽过程。
2、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教学过程:1、幼儿讨论自己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
2、出示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观察种子是如何钻出泥土不断长大的过程。
3、学习诗歌“钻泥巴”。
4、引导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种子发芽的经过。
5、谈话:怎样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附儿歌:钻泥巴小豆豆种地下,发了芽钻泥巴,钻一下动一下,钻呀钻呀钻的快,钻出两片小芽芽。
效果分析:幼儿园的操场一角盛开的迎春花为孩子们的观察提供了方便。
由于每天进行户外活动,有的孩子虽然叫不出其名字,但对此已有印象,在上课进行认识的时候都知道是外面操场上开的花。
经过教师的讲解,孩子们大多都了解认识了迎春花的基本特征及名字的含义。
有的孩子在到室外观察时主动提醒在后面向前挤的小朋友:“别挤了,别把迎春花碰掉了。
”教师上课所折的几枝开了的只有六朵花,其余上面满是花骨朵,课后将其插到了花盆里,孩子们每天都来观察、数数,发现:第二天开了十二朵,第三天开了二十二朵,到第四天全部开放,孩子们那细心的眼神、认真而小心翼翼的点数以及发现每天不同的变化而流露出来了惊喜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这个时候到户外已能寻找到好多春芽了。
为了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种种子进行观察得到感性认识,我们组织孩子从家里带来了空酸奶盒和花生、大豆种子,指导孩子通过亲手操作,种上了种子。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快乐游戏》,详细内容为“钻泥巴”一节。
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内容;2.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想象力;3. 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感;2. 教学重点:儿歌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以及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引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卡片、泥巴、水、毛巾等;2. 学具:小铲子、小桶、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挂图,引导幼儿描述画面内容,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钻泥巴》,讲解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感,让幼儿跟随教师朗读儿歌。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让幼儿用小铲子、小桶等工具挖泥巴,模仿儿歌中的场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儿歌《钻泥巴》的歌词;2. 游戏活动中的关键词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泥巴游戏,并和家人分享你的作品;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泥巴游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对儿歌《钻泥巴》的韵律和节奏感掌握较好,但在游戏活动中,部分幼儿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加强个别辅导;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泥巴游戏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感;2. 教学过程中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引导;3. 作业设计中的亲子互动环节;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应用。
一、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在教授儿歌《钻泥巴》时,教师应重点关注幼儿对韵律和节奏感的掌握。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模仿《钻泥巴》中的简单歌词;2.能通过唱歌和游戏的方式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和它们的生活习性;3.能感受泥巴的质地和形态,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4.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表述自己对泥巴的感受和想象。
二、教学内容1.背景介绍和鼓励学生参与;2.《钻泥巴》歌曲的演唱和动作配合;3.游戏环节:泥巴的触感和形态,以及模仿动物行为;4.总结并听取学生表达的想法和反馈。
三、教学重难点1.因为是幼儿园小班级别的语言公开课,难免会有部分孩子接受能力较弱或发音不准确等情况,所以教学重点可以放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情感共鸣上;2.在教学渗透中要注意同步关注每个学生,定期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策略1.在授课前激发学生对《钻泥巴》这首歌曲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2.混合采用导入讲解、开放性问题、情境游戏、分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3.在学习中不断倡导互动和交流,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与其他孩子沟通交流,并且鼓励孩子们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自由的想法。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老师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展示一些有趣的泥巴制品;2.向学生们发问,询问他们对泥巴、动物、歌曲等方面的看法和想法。
第二步:歌曲演唱1.老师放《钻泥巴》的歌曲,附带动作示范;2.学生们跟着歌曲的节奏,模仿动作和歌词的唱法。
第三步:游戏环节1.老师为学生准备适量的泥巴,并让他们自由发挥和观察;2.学生们围成一个圈,轮流将泥巴递给旁边的同学,模拟某种动物的行为或想象中的动物。
第四步:总结反思1.老师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想法;2.结合小班课的全员互动氛围,在保持热情的同时收集各种反馈,并且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和感知方面的收获,并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话语。
六、教学评估1.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2.老师收集学生的主动言行,包括但不限于对于教学内容、活动的感受表达及相关内容的产出;3.老师通过班级园本和口头反馈等方式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度沟通和评估。
《钻泥巴》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
《钻泥巴》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钻泥巴》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幼儿文学作品,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第一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围绕小动物们钻泥巴的游戏展开,通过描述小猪、小猫、小狗等动物在雨后泥巴地里的欢乐场景,引导幼儿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和情节的趣味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说、读、演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童趣。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学习故事,掌握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编属于自己的小动物钻泥巴的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动物手偶、泥巴道具、音乐CD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小猪佩奇》主题曲,引导幼儿进入小动物的世界。
2. 讲解:教师通过挂图和手偶,生动形象地讲述《钻泥巴》的故事。
3. 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4. 情景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5. 创编: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编属于自己的小动物钻泥巴的故事。
6.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画纸和水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创编的故事场景。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钻泥巴》2. 故事角色:小猪、小猫、小狗等动物3. 关键词汇:钻、泥巴、雨后、欢乐、团结、分享4. 创编提示:小动物们是如何钻泥巴的?它们在泥巴地里做了什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创编的小动物钻泥巴的故事场景。
2. 答案示例:小猪和小狗一起在泥巴地里打滚,小猫在旁边观看,大家都非常开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语言表达和想象力方面的进步,以便于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父母分享所学故事,并尝试用故事中的语言与父母进行对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童谣》中的《钻泥巴》。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童谣的内容,学习童谣的节奏和韵律,通过童谣学习简单的词汇和句子。
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童谣《钻泥巴》的内容,感受童谣的趣味性。
2. 学会童谣《钻泥巴》的节奏和韵律,能独立或合作完成表演。
3. 培养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童谣《钻泥巴》的节奏和韵律,理解童谣内容。
难点:独立或合作完成童谣的表演,以及对童谣中简单词汇和句子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童谣《钻泥巴》的课件,泥巴玩具,小桶,铲子等。
学具:幼儿用书,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泥巴池,观察泥巴,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感受泥巴的特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钻泥巴》。
2. 童谣学习(10分钟)①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听童谣《钻泥巴》,让幼儿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
②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童谣,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
③ 教师通过提问、解释等方式,让幼儿掌握童谣中的简单词汇和句子。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童谣中的一个典型句子,如“小猫咪,钻泥巴”,进行讲解,让幼儿模仿学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①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挑选一个幼儿扮演小猫咪,其他幼儿扮演其他角色,共同完成童谣表演。
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发音和动作,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童谣《钻泥巴》的歌词及节奏、韵律。
2. 简单词汇和句子的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表演童谣《钻泥巴》,并尝试用简单词汇和句子进行创编。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童谣学习和表演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词汇和句子掌握方面,部分幼儿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精品教案《钻泥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精品教案《钻泥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七章《趣味童谣》,具体内容为《钻泥巴》。
这首童谣以趣味性、节奏性为主,通过描述小动物们钻泥巴情景,让幼儿感受语言韵律美,同时培养他们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熟练地朗读童谣《钻泥巴》,并理解其中所描述情景。
2. 培养幼儿节奏感和语言韵律美。
3. 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童谣中描述,想象出小动物们钻泥巴画面。
4.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童谣中节奏和韵律,并能熟练地朗读。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想象、表达及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小动物玩偶、泥巴道具、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童谣教材、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动物们钻泥巴图片,引发幼儿兴趣,引导他们观察图片中小动物,并让他们猜猜这些小动物在做什。
2. 新课导入:出示泥巴道具,让幼儿触摸感受,同时引入童谣《钻泥巴》,带领幼儿朗读。
3. 例题讲解:(1)教师示范朗读童谣,让幼儿注意听节奏和韵律。
(2)教师分句讲解童谣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童谣所描述情景。
4.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小动物玩偶,根据童谣内容,用彩泥制作相应小动物钻泥巴场景。
(2)各小组展示作品,其他幼儿一起朗读童谣,为展示小组加油。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童谣内容,强调节奏和韵律。
(2)让幼儿自由发挥,用肢体动作表现童谣中小动物。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童谣《钻泥巴》全文,突出节奏和韵律。
2. 在黑板上展示小动物钻泥巴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朗读童谣《钻泥巴》,并用自己话描述小动物们钻泥巴情景。
答案示例:今天我们学习童谣《钻泥巴》,里面有小猪、小猫、小狗一起在泥巴里玩耍。
他们玩得可开心,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2. 家长评价:家长签字确认幼儿完成作业情况,并对幼儿表现给予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钻泥巴》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2.能用动作表现种子"钻"出泥土的样子。
【活动准备】
教学资源、事先准备好发芽的小豆芽。
【活动过程】
1.出示准备好的小豆芽,请幼儿说一说小豆芽是什么样子的。
2.播放课件《小豆豆发芽了》,引导幼儿观察豆子发芽的过程。
(1)请幼儿仔细观察小豆豆每一步的变化,并尝试用动作模仿。
(2)教师根据课件说儿歌。
3.组织幼儿学说儿歌《钻泥巴》。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学说儿歌。
(3)引导幼儿加上动作学说儿歌。
小豆豆,种地下。
(十指交叉握拳)
发了芽,钻泥巴。
(双手合掌蹲下)
钻一下,(双手合掌往上钻)
动一下。
(双手合掌左右扭动)
钻呀钻呀钻的快,(双手合掌变左右扭动边站直)
钻出两片小芽芽。
(双手打开变成两片小芽芽)
(4)请幼儿分组扮演小芽芽,边【小班教案/xiaoban/】念儿歌边用身体做有趣的动作,表现豆芽"钻"出泥土。
活动延伸:
在种植区种植"小豆豆",引导幼儿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看它们什么时候能钻出泥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