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_理论视角_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_曾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第22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4No.22

收稿日期:2014-02-26,修回日期:2014-07-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方市场分割制度环境、核心能力与民营企业成长战略选择: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71272133);广

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企业协同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B07020001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政府支持、组织创新与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GD10CGL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2013XZD02)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4.22.007

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

萍,李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目前产学研合作研究在合作模式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未打开的“黑箱”

。从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该领域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合作机制;研究综述;合作模式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4)22-0028-06

Review of Frontier Research on University -industry Cooperation :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Cooperation Modes and Mechanism

ZENG Ping ,LI X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China )

Abstract :University -industry cooper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black box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operation mode ,its influences ,and the synergic effects of mechanism university -in-dustry cooperation.Therefo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evant empirical studies university -industry cooperation from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cooperation modes and mechanism.Then ,som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studies in this field are con-cluded and som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offered.

Key words :university -industry cooper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research review ;cooperation modes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然而在现实中,产学研合作还存在信任缺乏、利益冲突、形式重于实质、合作效率低下等许多严重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与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而对于上述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却没有给出很好的回答。现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而较少深入探索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因而无法为产学研合作相关主体选择适当的合作模式提供科学指导;更多地关注各种不同机制,如动力机制、利益机制、政策机制等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影响,而没有考虑这些机制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影响等。

因此,本文试图从研究的理论视角、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及产学研合作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产学研合作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归纳其研究进展并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能够推动产学研合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并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支持。1

研究的理论视角

在最初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等理论视角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视角也在扩展。迄今为止,除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之外,产学研合作研究的理论视角还包括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博弈论,等等。1.1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国家创新体系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曾萍等: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合作模式与合作机制

源于熊彼特(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和李斯特(Friedrich List)的国家学说。随着创新实践的不断发展,创新研究开始逐步延伸到国家层面,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应运而生。1978年,弗里曼在《技术政策与经济业绩: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并认为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的技术追赶和超越与其国家创新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包括技术行为因素,也包括各种制度因素;不仅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也包括政府基金和规划之类的机构[1]。其主要特点是政府干预、厂商主导研发以及教育培训系统与独特产业结构的支撑[2],而厂商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之后,纳尔逊在对美国创新体系进行研究时,将国家创新体系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并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分析的核心在于企业、大学与国家技术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伦德瓦尔等人从微观角度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进行了划分,并探讨了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的《国家创新体系》一书强调,国家创新体系就是政府、企业、学研机构等社会主体就生产、储存、转移以及应用不同类型知识、技能的相互联系的机构系统,而企业则是这一系统的核心[3]。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强调了政府、企业、学研机构等社会组织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而产学研合作作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中任何部分或环节的缺失都会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产学研合作不仅仅是指产业(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那些为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撑的政府产业政策以及中介结构的作用也需要加以重视。

1.2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Triple Helix)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主要用来解释基因、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亨利·埃茨科威兹和勒特·雷德斯道夫将该概念引入创新研究领域,用来分析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由此提出了三螺旋理论[4]。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类似,三螺旋理论也强调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认为政府、企业和大学的交迭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三方互动是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在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三方参与者互相作用,从而推动创新螺旋的不断上升[5-6]。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特别强调以产业为创新主体不同,三螺旋理论认为,大学、产业或者政府都可以成为创新的组织者、主体和参与者,无论以哪一方为主,最终都是要形成动态的三螺旋来推动各种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在这个过程中,三方相对独立但和谐地相互作用、协作创新,推动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发展[7]。作为创新研究的新范式,三螺旋理论强调通过制度设计以及结构安排等加强产学研各合作主体以及政府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流分享,从而有效提升科技资源的运用效率与效能。

1.3协同理论

早在1965年,Ansoff就提出了协同(Synergy)的概念,认为协同就是相对于各独立组成部分进行简单汇总而形成的企业群整体的业务表现。其后,日本的战略学者伊丹敬之(Hiroyuki Itami)进一步将Ansoff的协同概念分解成了“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并认为协同是一种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哈肯系统地提出了协同学理论,认为协同是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中所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的、整个系统的联合作用。

随着协同思想的盛行,一些学者开始将协同理论引入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事实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单一主体或单一要素的创新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区域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就使得涉及多主体、多要素的协同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研究的必然选择。产学研合作是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等多个领域的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过程。通过产学研合作,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等不同主体的优势,而且可以发挥出重要的协同作用,加速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过程,更加有效地促进企业、区域以及国家创新活动。

1.4交易费用理论

1937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斯(Coase)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究竟采取何种资源配置机制则取决于市场交易成本与资源内部配置成本的高低,而交易费用是获取市场信息、谈判和签订交易契约并在契约实施中监督以及必要时调解与仲裁的费用[8]。之后,达尔曼从契约过程对交易费用的性质做了进一步的说明,认为交易费用包括信息成本、讨价还价和决策成本以及执行和控制成本。与此类似,张五常将交易费用分为信息成本、度量成本和谈判成本三种[9]。为使交易费用的度量更加可操作化,威廉姆森(Williamson)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从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方面考察了交易费用,从而大大推动了交易费用的概念诠释、量化及其实证检验的进展。

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产学研合作在实际中也存在各种交易成本,因此,学者们也广泛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来探讨产学研合作问题。例如,苏敬勤[10]认为产学研合作的交易成本包括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以及主要表现为风险成本的其他成本;类似的,张米尔等[11]将产学研合作的交易成本分为

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