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1. 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金融作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国养老金融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养老金投资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达到8左右。
养老理财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参与者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外,互联网企业、房地产公司等新兴产业也纷纷涉足养老金融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这有助于提高养老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养老金融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监管手段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养老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二是优化养老金融产品结构,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三是完善养老金融市场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四是加大对养老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1.1 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家庭养老:家庭是老年人的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工作,家庭养老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子女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家庭养老设施不足等。
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政府通过投资建设养老社区、设立日间照料中心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养老服务。
社区还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如养老院、护理院等)接受养老服务。
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市场逐渐成熟,服务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部分地区的养老机构仍面临着床位紧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互联网+养老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养老服务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服务模式。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首先,我国的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和第三大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的市值已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规模也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
这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并且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其次,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不断推进。
除了传统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外,我国还积极推进期货、期权、外汇、黄金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发展。
这不仅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也为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多选择。
第三,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数据安全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规范。
最后,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金融监管体制逐步完善,资本市场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力度,吸引了更多国际资本和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提高了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尽管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金融风险防控和金融机构的监管仍然是重要课题。
此外,金融市场的公平和透明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保护。
综上所述,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需要不断推进改革和加强监管,以进一步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同时,要积极应对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提高金融市场的风险防控能力,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与规范
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与规范金融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系,扮演着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交易是金融市场的核心,交易机制和规范的完善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与规范。
一、交易市场金融市场的交易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
场内交易是指在有定点和定时的场所进行的交易,主要包括证券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所等市场。
场外交易是指在交易所以外的场所进行的交易,如外汇市场和OTC市场等。
证券交易所作为最主要的场内交易市场,其交易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撮合交易。
集中竞价是指交易所以一定的时间段进行报价,最终确定价格并交易的方式。
撮合交易是通过交易所提供的电子平台将买卖双方的订单相互匹配,达成交易。
OTC市场是最主要的场外交易市场,其优点在于灵活性和高效性,但也存在交易风险较高的问题。
为了规范场外交易,各国相关部门开始推广交易清算中心。
清算中心作为场外交易的监管机构,可以对交易进行风险管理和监控,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二、交易规范交易规范是指对交易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和规范,保障市场的公开、公正和透明。
在金融市场中,交易规范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证券交易、信息披露和监管等方面。
市场准入是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保障市场秩序和交易公平。
各国政府都会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市场准入条件和申请流程,并对申请人进行履历审查。
此外,市场准入还包括授权和监管等方面。
证券交易是金融市场的核心活动之一,其规范性的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证券市场的规范主要包括证券发行、上市交易、交易结算等方面。
例如,在中国,证监会按照发行、上市、停牌、复牌和退市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保障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公开和透明。
信息披露是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环节。
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可以避免操纵市场和不当交易,保障市场公正和公开。
针对信息披露问题,各国政府都会制定监管措施,如要求上市公司定期披露财务报表和经营情况等信息。
监管是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和未来职业规划[整理版]
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和未来职业规划金融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同时在我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所有人,都需要资金融通,不论长期的或短期的资金需求,不论国内的或海外的现金需求,不论即期的或远期的资金需求,金融业都可以满足这些需要。
其次赚到一点钱的企业或个人,他的金钱需要有个存放或运用的去处,金融业正可以满足这个需要。
而且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金融机制的改革,民营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也会在增加,金融业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受过比较好的金融专业教育的学生,将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
一,九类金融人才的需求:前国内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急缺金融分析师、金融工程师、特许财富管理师、基金经理、精算师、副总裁级高管、稽查监管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后台工作人员(在财务、结算、税务方面有经验)等九大类人才。
金融分析师(CFA):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CFA资格几乎是进入投资领域从业的必要条件,全球至今仅有3.55万人通过考试,而我国大陆,目前约50人拥有此资格,未来3年对CFA的需求量将超过5000人。
金融工程师:注重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工具的可**作性,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规模化处理方式(工程方法)应用到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从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赢取利润、规避风险或完善服务。
特许财富管理师:5年以上金融机构工作经验,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和至少精通两个投资领域,其要求之高,很少人能通过。
投资管理人才:市场急需大量的投资管理人才,这些投资管理人才主要包括风险投资人才、融资租赁人才、金融业务代表、个人投资顾问等。
稽查监管人员:有能力胜任者,只有在薪水能高于原先30%到40%才愿意跳槽。
二,金融业的资格证书和考试1、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此为入门证书,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要证书。
共考五科:基础,交易,发行与承销,技术分析和基金。
2、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同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一样,也是入门所需证书。
金融市场的完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金融市场的完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金融市场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市场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方面,中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以股票市场为核心的金融市场体系。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的完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市场的完善包括多个方面,如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监管等。
其中,金融产品的多元化是完善金融市场的关键。
在国内,目前金融产品主要有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和期货等品种。
完善各种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可以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
而金融机构的完善,则是保证金融产品交易的正常运转。
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它们在市场中发挥着不同的角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融资和投资渠道。
同时,金融监管的完善则是保证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石。
在监管方面,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了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并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透明。
二、经济增长与金融市场的关系金融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
首先,金融市场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
比如,通过IPO融资,企业可以快速筹集到大笔资金,加速产品研发和市场扩张。
同时,债券市场也能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方案。
其次,金融市场能够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提高资源的流动性和配置效率,优化资源的分配结构,使得资源能够流向最优秀的企业和项目,从而加速经济发展。
再者,金融市场能够降低融资成本和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通过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企业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盈利水平,推动经济增长。
最后,金融市场可以促进消费升级和增加就业机会。
【金融学论文】浅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创新趋势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以市场化为导向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日趋广泛,基本形成了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市场体系。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做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金融市场现状创新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如货币资金借贷场所,股票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场所,黄金外汇买卖场所等等。
它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依托,是以市场为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资本资源,提高资本,资金使用效益的制度前提,同时也是发挥资本存量蓄水池作用,以迅速和灵活的融资方式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和场所。
国家和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发出的信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同时,金融机构和企业也可依据金融市场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一)、货币市场发展现状在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的期限集中在7天和20天,并有向7天集中的趋势。
实际上,我国一些金融机构的拆借资金并不是用来弥补短期内的头寸不足,而是被用于弥补贷款缺口,甚至被用于扩大固定资产贷款规模或被用于补充自有资金不足。
第三,拆借方式单一,风险较大。
我国目前的拆借方式基本上是单一的信用拆借,即使是期限较长的拆借也没有抵押或担保。
因而违约现象较多,融资风险较大。
第四,利率形成机制仍然扭曲。
一般来说,在金融市场上各类利率之间的正常关系应当是:民间借贷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商业银行一般贷款利率>商业银行优惠贷款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
但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实际上不仅高于商业银行优惠贷款利率,而且高于商业银行一般贷款利率。
这表明,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银行贷款利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之间没有建立起内在联系,各市场实际上是分割的,同业拆借利率的形成机制是扭曲的。
第五,货币市场的分割状况仍然存在。
货币市场各子市场之间仍然没有通过基准利率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利率体系,如银行同业拆借有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有国债回购市场利率,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
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金融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市场的两个关键方面,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发展与金融市场金融发展是指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深度的扩展,包括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的增长,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完善等。
金融发展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和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创新。
金融市场是金融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金融资金的供求双方进行交易和定价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良好的金融市场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资本的流动和投资的增长。
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与角色金融监管是指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和监管的过程,旨在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权益。
金融监管的目标包括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金融市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风险性,金融监管可以通过建立监管框架和制度,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其次,金融监管可以改善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投资者的保护水平,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最后,金融监管可以在金融市场中引入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规范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的互动关系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金融发展需要金融监管的支持和保障,而金融监管也需要金融发展的推动和指导。
只有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实现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首先,金融发展需要金融监管的保障。
良好的金融监管可以提供稳定的法治环境和可靠的制度保障,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金融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系。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始终处于不断提高的阶段,但仍需要加强政策的支持和监管。
以下是我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决定了市场的竞争力和投资者的信心。
政府应加快推进金融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市场资料的公示,促进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化。
另外,政府还应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完善金融市场的风险提示和警示机制,让投资者在操作中能够更加谨慎地投资,避免损失。
二、建设规范、专业的金融监管机制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有严格的监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公正和健康。
我国政府应继续强化金融市场的监管,并提高监管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
此外,应加大对各类金融交易的风险监测,加强对行业乱象的整治力度,确保市场的正常运行。
三、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我国金融市场中,为了保持金融稳定,银行存款、贷款利率与人民币汇率等都有关键政策指导价。
这些指导价限制了市场进步,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起市场调节利率的体系,让市场决策更加自主。
四、建立资本市场的发展机制金融市场的发展多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建设是关键。
政府应加强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引导和管理规范,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特别应注意保护投资者权益,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等高质量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资本市场逐步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加大金融创新规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金融市场创新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政府应加强对金融创新的指导和管理规范,同时建立完备的风险应对机制,鼓励金融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因为创新不是万能的,一旦金融创新带来风险,万事预先考虑就会使我们的金融市场更加稳健。
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支持和应用金融科技是金融市场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政府应制定有关金融科技的方针政策和监管要求,加强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和数字化金融等相关领域的监管,并加强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的合作与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篇一: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议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与行政管理专业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完成时间:毕业论文_浅议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__诸葛亮____准考证号:110000000000________________职务(称):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20xx_年_02__月__25_日南京政治学院自学考试办公室制浅议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考号:110000000000姓名:诸葛亮【内容要点】简单来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它已经成为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发展程度的标志,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的研究已成为金融专家、发展经济学家和各国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与重点研究的突出课题。
国际债务危机和许多欠发达国家经济的相对停滞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走上成长道路的经验突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大规模动用国内金融资源和建立一个运转高效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本文先回顾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再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市场;规范;发展;金融改革目录0前言4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41.1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41.2第二阶段:1988年—1993年51.3第三阶段:1993年—20xx年51.4第四阶段:20xx年—20xx年52我国金融市场规范与发展的现状52.1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62.2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业务多样化62.3风险监管力度和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62.4未来十年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五大挑战63我国金融市场规范与发展存在的问题73.1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亟待规范83.2主体结构失衡,政策性金融不完善83.3市场发展不均衡,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之间相互分割,缺乏联动93.4股票市场缺乏弹性,层次结构不合理94规范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94.1加强金融监管,维护市场稳定94.2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平衡发展104.3加强金融风险控制,合理调节资本流动115总结116参考文献12前言金融市场,是指金融商品交易的场所,如货币资金借贷场所,股票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场所,黄金外汇买卖场所等等。
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
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金融市场的发展必须以有效的金融监管为基础。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
一、金融监管的意义与目标金融监管是指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
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金融市场的稳定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金融监管需要保障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2. 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金融监管需要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与透明。
3. 促进金融创新与发展。
金融监管需要为金融创新提供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更加普惠、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金融监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全面性原则。
金融监管需要对金融市场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包括金融机构的准入与退出、金融产品的创新与销售、金融市场的运行等。
2. 市场化原则。
金融监管不应干预市场正常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要尊重市场的自主性和竞争机制。
3. 有效性原则。
金融监管应制定合理的监管规则和制度,保证监管措施的有效实施。
监管机构要具备专业的监管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4. 国际合作原则。
金融监管需要与国际上的监管机构进行合作和沟通,共同应对跨国金融风险和挑战。
三、金融监管的体系与机构金融监管体系包括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监管两大部分。
宏观审慎监管是指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监管,包括金融稳定、金融政策调控等;微观监管是指对个别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包括风险管理、合规监管等。
在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组成。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宏观审慎监管,银保监会负责银行、保险业的微观监管,证监会负责证券市场的微观监管。
四、金融监管的发展方向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监管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的金融发展需求。
我国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金融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和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市场的运作与发展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得到不断不断的发展。
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完善和健全金融市场。
本文就我国金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金融市场问题对策我国的金融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市场体系中,金融市场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的金融市场在有效地动员筹集资金、合理地分配和引导资金、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维护金融稳定发展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尚不完善、不健全,所以目前在发展中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金融创新水平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创新的步伐缓慢且手段较落后。
创新的品种单一、创新的内容较肤浅、追求创新数量的扩张,导致质量低下,特别是由于我国的金融创新所依托的软硬件条件均落后于发达国家,使我国的金融创新水平不高、科技含量较小。
2.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的发展不平衡且各市场之间相互分割首先、我国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在融资总额中的占比较小,而直接融资的占比则较大,必然导致银行业聚集了较大的金融风险。
这显然不利于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发展。
而且在直接融资中,国有企业占比偏高,而民营企业占比则偏低,融资结构失衡。
其次、在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的规模偏小仅相当于股票市场的四分之一的规模,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
第三,金融机构在城乡的布局失衡。
这是由于商业银行从自身的利益考虑,撤掉了原来在农村乡镇的大部分营业网点,导致城乡金融的发展失衡。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发展建议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发展建议作者:陈秀珍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09期一、前言隨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金融市场环境也变得日益复杂,金融行业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强。
2008年次贷危机在美国爆发,随后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掀起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充分向人们展示了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对经济的破坏力。
同时,这也说明了世界各国在金融监管上存在一定的漏洞。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加强金融监管将这些漏洞堵住,金融危机在短期内还会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市场发展道路,并开展了多项金融市场改革,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成果。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监管体制尚不健全,在金融监管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金融监管机构对于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国内外金融业变革速度也日趋加快,进一步健全发展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提升金融监管的质量与水平,是我国金融监管理论和实务上所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
因此,切实加强和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对防止和分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机构具有足够的偿还能力,保持我国金融机构内部组织体系的稳定性,进而为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奠定更加牢固的法律基石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金融监管模式介绍(一)金融监管模式分类金融监管模式,是指监管组织架构或监管体制架构。
按照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不同,金融监管模式大致可以划分为统一监管和分业监管两种。
统一监管是指由一个或若干个金融监管机构综合监管金融行业里的机构、市场以及业务。
这种监管模式的极端形式是完全统一监管,就是说由一个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整个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进行综合监管。
而分业监管则是指设立多个不同专业的监管机构,按照各自职能不同分别监管不同的金融业务,各个监督管理组织在各自的权利范围内独立行使管理监督权力、执行政府监管义务,这些监管机构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金融市场的金融秩序
金融市场的金融秩序金融市场是一个关键的经济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金融活动的复杂性和风险,金融市场的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的金融秩序问题,以及如何维护和改进金融秩序。
一、金融市场的重要性金融市场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提供了资金的获取和配置渠道。
通过金融市场,企业可以获得融资支持,个人可以进行投资和储蓄,政府可以进行债务管理等。
同时,金融市场也为投资人提供了投资选择的机会,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金融市场的金融秩序金融秩序是指金融市场中各方行为的规范和有序性。
金融秩序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合理的金融秩序能够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正和透明,促进市场的健康运行。
金融秩序的核心是市场的自律与监管的结合。
市场自律要求市场参与者遵守交易规则和行为规范,自觉维护市场的秩序。
监管机构则需要对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市场中的违规和不正常行为。
三、维护金融秩序的挑战然而,维护金融秩序并非易事。
现实中,金融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欺诈行为的风险:金融市场上存在着各种欺诈行为,如虚假宣传、内幕交易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市场公信力和投资者利益。
2. 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者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的不公平性,使投资者很难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3. 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市场不断涌现新的金融产品和交易方式,这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监管的滞后性容易导致市场出现风险暴露。
4. 跨境金融业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的跨境交易日益增多,跨境金融业务的监管也变得更加复杂。
四、改进金融秩序的措施为了改进金融市场的金融秩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市场的自律和监管的有效性。
1. 加强监管能力:监管机构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及时发现和应对市场风险。
同时,还需加强与其他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
2.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行为的规范和责任。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引言概述:金融市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的繁荣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特点:1.1 金融市场规模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多个板块。
1.2 金融创新不断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引入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
1.3 金融监管力度加大:为了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加大了金融监管力度。
建立了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了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监管,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2.1 金融风险隐患:尽管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隐患。
例如,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不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存在,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2.2 金融市场结构不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相对单一,以股票市场为主导,其他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效率。
2.3 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金融科技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应用发展不平衡。
一些金融科技企业在支付、借贷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金融风险管理、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仍存在挑战。
三、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3.1 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我国将继续推进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国金融机构和资金进入中国市场,提高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3.2 深化金融改革:我国将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3.3 加强金融科技创新:我国将加大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科技在金融市场中的广泛应用,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金融市场的金融市场的金融市场监管与法规
金融市场的金融市场的金融市场监管与法规金融市场是指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在其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和环境。
金融市场的监管与法规是确保金融市场运行稳定、公平、透明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以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和金融市场的法规制度为主线,探讨金融市场监管与法规的相关内容。
一、金融监管部门的职责金融监管部门是负责监督和管理金融市场的机构,其职责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监管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进行授权、监督和管理,确保其依法经营、资金安全和偿还能力充足。
监管机构会定期检查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核查其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2. 监管金融市场:金融监管部门负责监管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则、交易秩序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他们会规范金融市场的交易制度和市场规则,防范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3. 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部门要及时发现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和规则,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
他们还会开展流动性管理、资本监管等工作,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4.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防止不当销售、欺诈、侵害消费者利益等违规行为。
他们会制定相关法规,要求金融机构提供真实、准确和全面的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二、金融市场的法规制度金融市场的法规制度是保障金融市场秩序和稳定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各类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
1. 金融法律法规:金融法律法规是国家对金融市场进行管理的法律框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监管法》、《证券法》、《期货交易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责任分工和执法程序,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2. 金融制度规定:金融制度规定是由金融监管机构制定的具体管理规则和操作指引,如《商业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等。
这些制度规定明确了金融机构的合规要求、交易规则和风险控制要求,确保市场的有序运行。
金融市场的新秩序与规范
金融市场的新秩序与规范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复杂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同时,近年来金融市场的不规范行为竞相出现,诸如金融欺诈、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现象频频发生,不仅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严重损失,也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金融市场新秩序和规范已成为全球金融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
第二章:新秩序的来源金融市场新秩序并非一锤定音,它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经济全球化是新秩序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使得金融市场跨越了国界,金融产品的创新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
这也使得金融市场的监管变得更加困难,需要更加协调一致的全球合作。
第三章: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建立金融市场的新秩序离不开相应的规范与实施。
在制定规范的过程中,需要涉及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多个层面。
政府作为主管理机构,需要负起领导规范建设、保障市场公正与透明的责任。
金融机构则要严格遵守规范,并降低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安全、稳定。
企业和公众需要充分了解相关规范,并在参与金融市场的活动时积极遵守规则。
第四章:新秩序的重要性金融市场新秩序的建立对于实现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它能保证市场的公正与透明,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增加市场活力;其次,它能够防范金融风险,并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做出贡献;最重要的是,金融市场新秩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建立规范的金融市场,才能够支持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五章:结论金融市场新秩序和规范的建立,是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我们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合作,制定出一套适合所有国家的金融市场规范,并在实践中及时调整和完善,以实现更加开放、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金融市场。
论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监管在维护市场稳定,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金融监管在实践中往往面临着各种挑战。
本文将从当前金融监管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金融监管现状金融监管在当前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与业务不断创新,导致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金融市场也存在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金融监管需要兼顾各类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
在金融监管方面,中国监管部门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和手段。
近年来,监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比如规范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金融市场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等。
另外,监管部门还逐步加强对金融科技监管。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新金融模式如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层出不穷。
如何在发展新金融模式的同时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随着金融风险越来越频繁的发生,特别是近年来P2P行业的崩盘,监管部门加强了对新金融模式的监管,加快了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据统计,2018年,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发布了针对互联网金融、P2P网贷、区块链等多个领域的监管规范,旨在规范行业发展,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监管领域不断创新和完善,金融监管也将面临着一系列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监管部门将逐步借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科技手段,开发智能监管系统。
通过建立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减少人工干预,并给出有效的监管建议,从而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一方面,金融监管的国际化也越来越重要。
全球金融市场日趋紧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金融市场互相联系,金融风险传染性越来越强烈。
因此,金融监管的国际化合作不断加强,共同建立起国际金融监管规范体系,加强监管信息的共享和技术手段的交流,联合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和挑战。
浅议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浅议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货币、证券、商品等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金融市场也不断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从全球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浅议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首先,全球化是国际金融市场不可避免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加强。
全球化带来的市场整合、资本流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
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加强、国际竞争加剧等。
其次,数字化是国际金融市场另一个重要的趋势。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市场更加高效、便捷和透明,各种金融创新也在数字化的基础上不断涌现。
例如,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金融市场的格局。
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不可忽视,金融风险与安全也成为数字化金融市场的重要问题。
最后,可持续发展是国际金融市场必须面对的趋势。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金融市场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何在金融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共同目标。
例如,绿色金融、社会责任投资等,都是金融市场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而出现的新的金融领域和产品。
总之,全球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三大趋势。
随着全球市场的进一步融合,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提升,国际金融市场将会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全球经济和财政体系。
对此,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合作,共同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我国金融业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壮大起来的。
目前,我国金融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之一的金融市场之一。
本文将从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我国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我国的银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目前,我国拥有多家大型国有银行,同时也有很多中小型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这些银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还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中去。
同时,我国的银行也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比如手机支付等。
此外,我国也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防范。
其次,我国保险业也在快速发展。
我国的保险市场不断扩大,保险产品和服务也在不断丰富。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保险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我国保险业也在积极拓展国际保险市场,推动保险产业全球化发展。
此外,我国也在不断完善保险监管,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最后,我国证券业也在持续发展。
我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金融市场之一。
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发展迅速,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开放,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的参与。
与此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加强市场的规范运作和风险防范。
总之,我国金融业在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一员。
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规范金融市场行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规范金融市场行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金融市场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金融市场行为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及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角度探讨规范金融市场行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构建规范金融市场基础金融市场的繁荣与规范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均需要依据市场规则进行。
规范的市场秩序能够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有效降低交易风险、提高市场效率和公正性。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在基础建设方面,拥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证券法、基金法等金融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市场的规范化铺平了道路。
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会等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的建立,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
并且,信息披露机制的逐渐完善,使得市场信息比以往更开放、透明,有效地提高了市场决策者的决策效率与社会监督能力。
二、推进金融市场发展规范金融市场行为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科技发展不断丰富的背景下,规范金融市场行为将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自律性,促进市场创新推出更高质量的金融工具,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规范金融市场行为也能够引导资本流向优势产业,支持实体经济成长。
直接投资,如股权、债券投资等,与间接投资,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均可完成金融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对接。
通过规范金融市场行为,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近年来证券市场不断推行分级基金等创新市场工具,以更具多样化的产品形式及销售手段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使得大量长期资本流向实业经济。
三、维护市场秩序市场秩序的破坏将极大地损害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于不法分子的打击和规范市场行为的建设性作用是同时存在的。
例如,A股市场连环股市事件的发生,曾引起全社会对于股市财富效应的重新审视。
如果不及时推进市场规范建设,A股市场将远难以迎来健康发展和发挥其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摘要]简单来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它已经成为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发展程度的标志,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的研究已成为金融专家、发展经济学家和各国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与重点研究的突出课题。
国际债务危机和许多欠发达国家经济的相对停滞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走上成长道路的经验突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大规模动用国内金融资源和建立一个运转高效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本文先回顾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再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融市场;发展;规范;改革正文一、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历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从改革初期几乎为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到2001年底,全部金融机构含证券、保险公司总资产已达21.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42倍。
同期,我国经济增长也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势头,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国的金融发展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征。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发展历程1949年—1978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实践证明,这种体制是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
它以产品经济模式为特征,忽视了企业的商品生产者地位,忽视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出现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严重等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现象。
在此期间,实体经济领域中,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国家都实行相当严格的计划管理体制。
为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的金融发展沿袭了苏联大统一模式,金融体系高度集中,管理采用计划和行政的手段,金融处于经济发展中相对次要的地位,总量非常小,结构也很单调,主要表现为机构单一、工具贫乏,活动缺乏活力,效率十分低下。
实体经济领域中,从经济成分变化来看,从建国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主要有三种经济成分,即国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的个体经济。
在1949年,国营工业经济成分占34.7%,公私合营工业占2.0%,私营工业占63.3%。
为了推行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我国自50年代后期开始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合作化运动。
到1978年,中国经济主要由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组成,其中全民所有制经济成分占80.8%,集体所有制经济成分占有19.2%。
从金融发展领域看,在体制和金融运行,金融结构方面,都采取了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形式。
在金融管理体制方面,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所有的国内业务均高度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一家;在金融总量方面,由于实体经济领域无论生产还是流通领域,大部分是计划调拨,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小,主要体现为,国有经济占8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流动资金均由国家财政拨付,只有少量流动资金需要银行贷款予以支持,并且由于集体经济所占比重很小,所以资金需求量就更小,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业务量也就无法得到提升。
1978年,中国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总额仅为187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也仅为113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10.6亿元,人均只有约20元;在金融结构方面,由于实体经济领域对金融总量需求较小,实体经济产、供、销基本依靠国家统一安排,企业基本没有经营风险,企业融资方式、资本金等也基本由国家财政解决,对金融服务形式,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工具选择等没有什么需求,这直接导致了金融结构的单一。
此外,融资结构极度单一,几乎全部为银行贷款方式的间接融资。
总体看来,在此期间,国家更重视财政的作用,忽视了金融的发展,金融基本上处于从属、次要的地位。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金融发展历程(1978年至今)从历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金融规模占GDP比例呈上升的态势,但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该比例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我们可以将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金融发展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
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其间,实际GDP保持了年均10.73%的增长速度,金融发展与之相适应,通货膨胀率较低,基本做到了适应并满足实体经济迅速发展所产生的对金融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该时期还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经济货币不断提高,使得金融规模扩张速度加快。
在金融机构设置上,发展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有效地增加了金融供给总量,在银行业务范围方面,扩大了服务和业务范围。
在金融市场建设方面,积极扩展直接融资范围,积极探索推出实体经济多层次、多角度的资金需求形式,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债、企业债券、金融机构债券等市场先后建立并得到长足发展,较大程度地促进了金融规模的增加。
第二阶段:1988年—1993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调整时期,是中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新旧体制矛盾冲突集中暴露的时期。
该时期金融秩序比较混乱,如银行储蓄滑坡,资金体外循环,通货膨胀较严重,政府及时推出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强金融监管,打击金融犯罪,金融深化程度减缓,紧缩性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三阶段:1993年—2003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金融体制变革、金融总量和金融结构变化比较大的时期。
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解决了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并指出改革的步子要再大一些之后,1993年召开了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实质性推动阶段,一系列重大措施纷纷出台。
1993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揭开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序幕。
总而言之,中国的金融发展走过了艰难而曲折的道路,在飞速增长的经济车轮带领下,中国的金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这些重大金融体制变革的基础上,通过金融结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等的不断制度创新,推动了金融总量的快速增长,实体经济也实现了迅猛发展,促使金融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二、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一)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呈现出齐头并进、较为活跃的发展态势,对国内经济金融影响显著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也逐步凸显。
在加快资金积聚,促进资金横向流通,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储蓄与投资结构,以及实现宏观金融调控转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且结束了国内传统以银行为中介的单一融资模式,形成了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兼容并举的格局。
1、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业务多样化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主要表现在国内外汇市场与境外市场,人民币衍生产品与境外衍生品市场的联动加强,国内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基本与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同步,价差不断缩小。
同时,QDII和QFII规模与投资领域扩大,为国内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及我国投资者向国际市场投资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此外,金融业务呈多样化发展趋势,金融衍生品业务快速发展。
银行间市场推出利率互换、外汇掉期业务等新产品,为市场主体利用衍生产品锁定和规避市场风险提供了有利环境。
2、风险监管力度和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市场主体的风险教育,增加其金融常识和风险意识。
同时,重视并及时对各市场主体进行风险提示,督促相关机构不断提高市场风险管理能力,避免系统风险,防止跨市场、跨行业的风险传递。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主体也开始普遍重视并不断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完善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程序,将市场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风险管理有机结合,使我国金融市场在配置资源和转移市场风险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金融市场总体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但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影响并制约着其进一步规范发展。
(一)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亟待规范1、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尚未完成,由制度转型与市场调整带来的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与市场动荡,使金融市场功能减退,作用下降。
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又使金融市场监管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形势。
2、信用基础薄弱。
从直接融资领域看,不少上市公司信用低下,在股票上市过程中屡屡出现虚假包装等违规行为,造成股票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价格暴涨暴跌,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
从间接融资领域看,部分银行内部管理混乱,风险责任制不健全,未进行严格的贷前审查和贷后检查,导致大量信贷资金被滥用。
此外,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尚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制度,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十分普遍,间接为债务人逃废、悬空债务创造了机会。
3、金融机构违规操作。
虽然自2001年国务院发令整顿金融秩序以来,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现象大有减少,但并未彻底根除。
诸如账外经营,违反国家利率政策进行高息揽存等现象依然存在,证券市场中内幕交易、操纵证券价格等违法犯罪现象也屡禁不止,再加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活动难以杜绝,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
(二)主体结构失衡,政策性金融不完善1、从股票市场看,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都以个人为主,机构投资者整体规模较小,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发展不平衡;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多,民营企业少,股票市场体制多元化、股权多元化的格局尚未形成。
从货币市场看,银行类金融机构依然是绝对主体,虽然政府和各种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逐年上升,但对资金需求最大的工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目前难以成为资本市场的主体,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依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2、政策性金融机构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政策性银行可动用的资金远低于应拨付的数量。
在资金来源和运用上,政策性的特点还未充分体现,有关财政政策和保障机制也未落实。
此外,政策性银行在政策引导下自主经营的机制还未确定,项目决策的管理体制和决策程序未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
四、规范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建议(一)加强金融监管,维护市场稳定1、从完善信用法律制度着手,加大对违反信用制度者的惩处力度。
同时,要建立起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统一和规范信用评级标准。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和个人信用征信制度,促进货币政策向消费领域延伸。
2、严格监管市场上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实现银行、保险、证券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弥补监管空白和漏洞,探索协调和改善监管的途径,但也要防止把对违规与否的监管变成对金融机构微观活动的行政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