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层的应用》教案
电子教案 第五章 图层的应用
![电子教案 第五章 图层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d61d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5.png)
第五章图层的应用课题 5.1 制作“心的祝福”贺卡课时 1教学内容1、复制图层的学习2、调整图层和合并图层的学习3、制作案例教学目标掌握复制图层的使用教学重点学会调整图层和填充图层的多种方法教学难点图层相关操作的快捷键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导入:贺卡是人们在遇到喜庆的日期或事件的时候互相表示问候的一种卡片,人们通常赠送贺卡的日子包括生日、圣诞、元旦、春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日子。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使用了同种元素即心型,不断重复的构图知识制作贺卡。
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我们可以在图像内复制图层,也可以将图层复制到其它图像或新图像中。
在已有选区的状态下,选取【图层】>【新建】>【通过拷贝/剪切的图层】将选区中的对象拷贝/剪切到新图层中,也可以用快捷键Ctrl+J,或者Shift+Ctrl+J。
不过,若选区中的对象是智能对象或形状图层,必须栅格化它们,才能启用【通过剪切的图层】命令。
调整图层可将颜色和色调调整应用于图像,而不会永久更改像素值。
使用同种元素即心型,不断重复的构图知识制作案例步骤:1.新建大小为“1024*683像素”,分辨率为“72像素/英寸”的新文档,保存文档名为“心的祝福.psd”。
2.导入素材文件“5.1心的祝福背景.jpg”,将图层命名为“bg”,并移动图片放在适当位置上。
3.打开素材“密集的心形.psd”文件,把密集的心形图拖到本文件的右侧。
4.打开素材“单个心形图案.psd”文件,把它拖放到密集心形图案的左侧,按【CTRL+T】键,适当调整它的大小、方向和位置。
效果如图5-1-2所示。
5.按【CTRL+J】键,复制一个心形图层,并将其移动到适当位置,可适当调整大小。
6.按照步骤5的方法,复制多个心形图层,并将复制后的心型摆放在“密集心形图的上方”。
效果如图5-1-3所示。
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贺卡,并随着教师的讲解,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图层的应用(一)-认识图层》教案
![《图层的应用(一)-认识图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b4c01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e.png)
(图层的应用〔一〕-认识图层)教案
(图层的应用(一)-认识图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图层,能够说出图层面板界面以及各局部的功能。
2.通过小组商量及自主探究,能够复述Photoshop软件中图层的相关概念。
3.会利用图层制作自己喜欢的图片,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图层面板界面以及各局部的功能。
(难点)依据需要,利用图层制作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回忆Photoshop的根本操作
教师演示修改上节课“守住绿色〞的广告效果图(含有多个图层),学生观察老师修改的步骤。
引出课题——图层的应用
(二)交流探究,了解功能
老师简要地介绍图层的作用,以及它的四种类型,分别是一般图层、文本图层、调整图层和背景图层。
(三)初次体验,认识图层
1.新建图层
教师演示:图层→新建→图层
设置名称、颜色、模式和不透明度等单击确定
教师强调一般层是透明无色的,就好比一张透明的纸一样,可以在上面任意绘制和擦除。
任务1:建立几个新图层,并在图层上绘制不同的图案,组成一幅画。
2.图层的显示与隐藏
任务2:点击图层面板中眼睛图标,观察图像窗口的变化。
(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作业:利用“鸡猫鸭.psd〞学习和掌握图层的功能。
初中一年级全学期信息科技《photoshop图层的应用》教学设计
![初中一年级全学期信息科技《photoshop图层的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d71c1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a.png)
“我们现在就解锁了ps中的第一个工具——移动工具。选择移动工具后就可以移动图层。只不过,要先选中,再操作,移动图层之前要先选中图层。如果同学们觉得这样比较麻烦的话,可以在ps右上角,把自动选择勾选上,这样,你点击到哪个图形,就会跳转到该图形所在的图层,也就是说,点击哪个图形,就可以移动哪个图形,特别方便。”
让同学们了解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图层以及移动工具的使用。
环节4
素材的加工制作
教师将素材发给同学,让同学们选择喜欢的素材来制作出对应的图形。
学生在看完老师演示后动手操作,加工素材,制作自己喜欢的手机壳的图形元素。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动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
环节5
完整图案的制作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姓名
学校
学科
信息技术
联系电话及邮箱
年级
初一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学习领域/模块
图片处理
课题
图片处理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学习目标确定
a)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认识photoshop中的图层。
2、学生能够熟悉移动工具的使用。
b)过程与方法:
总结
总结:图层的应用与合并图层
“同学们,我们今天完成了手机壳图案的制作,主要了解了ps当中图层的应用以及移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在ps当中,一张图片是由多个图层从上到下叠加起来的,我们可以对单独的图层来进行操作,也可以合并多个图层。同时,对于移动工具,大家需要知道勾选自动选择与不勾选的区别。”
学生们听老师讲解,回顾本节课的知识。
3.图层的合并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5课 图层的应用(二)-制作扇形面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5课 图层的应用(二)-制作扇形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6c41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c.png)
《图层的应用(二)-制作扇形面》一、教学目标:1.能独立完成新建、复制、删除、拷贝图层的操作,灵活应用图层的制作图形。
2.通过任务驱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将知识技能融合于生活任务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制作扇形面,灵活掌握填充、线条等工具与图层的完美结合的操作。
3.体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发展来源于生活,灵活应用到生活,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新建、复制、删除、拷贝图层的方法,灵活应用图层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填充、线条等工具与图层的完美结合的操作。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各种扇子的图片,提出问题让大家进行猜想“扇子的扇面图是怎样实现的?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呢?”,学生会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回答:“PS”。
教师:“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尝试用PS软件制作扇面图,继续学习这个强大的修图软件”。
(二)新知探究教师先带着大家进行扇面图的分析,帮助学生们了解扇面图的构成,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展开接下来的学习。
任务一:新建文件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启动和简单操作“PS”的方法,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新建文件的操作。
教师进行巡场的检查。
任务二:制作扇面的轮廓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和用PS新建的文件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自己动手尝试制作扇面的轮廓。
教师进行提醒:为了可以准确的定位,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执行“视图—显示—网格”命令。
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给予及时的点拨和指导。
学生完成后,随机选择学生代表进行操作的展示,并强调我们画正圆需要按住shift键。
任务三:画扇面的褶皱线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我们把一个初步的扇形面的轮廓有了,接下来我们会发现差一点什么呢?”并展示最开始的时候播放的扇子的图片,学生会发现缺少褶皱的效果。
教师进行讲解,这个褶皱的效果可以通过我们添加线条实现,但是在操作的时候学生们需要注意我们的每一个操作只是针对我们当前的图层,而且对于这个图层的操作是不能复原,所以同学们接下来先复制一个图层,然后再进行操作。
PhotoShop之图层的应用》教学案例
![PhotoShop之图层的应用》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5a18f3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9.png)
PhotoShop之图层的应用》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一)分析1.教材分析:我校选用的教材是三年制\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根据学校支配每学期十六课时的要求,初二同学下半学期只能在第四册几何画板与photoshop软件中选择其一,我选用的是第十二单元“用photoshop 处理图像”。
2.学情分析这届初二同学是从初一带上来的,这是第四个学期,同学学习力量差距较大,但多数同学能够主动学习,且一部分有力量完成自主学习。
上一节课同学利用“填充”“描边”“自由变换”已经完成了“停”指示牌的制作。
这节课用不同的学问完成相同的作品,从中让同学了解同一图形的多种制作方法,并区分从中优缺点。
(二)教学目标1.把握新建、删除、隐蔽图层的方法。
2.敏捷把握链接图层的方法。
3.把握填充、文字等工具与图层的完善结合;(三)重难点、问题猜测及对策重难点:1.各种工具与图层的完善结合。
2.敏捷把握链接图层的方法。
问题猜测:1.由于本节课是photoshop的第三节课,对于基本工具的运用要看同学对画图程序的熟识度,更专业一些的工具更需要时间去练习才能熟识把握,因此同学在运用工具绘画时应当需要的时间较长。
2.同学对图层的概念会很生疏,shift和ctrl组合键的运用不会很好。
3.图像格式,同学会很难理解。
对策:1.本节课示例图不需要太多的工具运用,因此可能有更多的时间,让同学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2.图层的介绍,可以用现实的纸张拼合为例关心其理解;组合键的运用只能是强化练习。
3.图像格式,只需要让同学在容量上有个对比概念就可以。
(四)课前预备用填充、描边与图层不同的两种方法制作“停”指示牌的效果图。
(五)教学流程1.情景导入:了解图层。
2.自主学习:完成新建、删除、隐蔽图层的学习。
3.示范教学:同学摸仿制作本节课的关键制作过程。
4.扩展思维:发挥同学的制造性,完善作品。
(六)教学课时:1课时二、教学实录师:始终强调photoshop是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它专业在哪儿?上节课的填充、描边,还是我们用过的磁性套索?在photoshop中,工具的确特别强大,它的图层、路径以及通道功能,在创作图像和处理图像时,让其它软件鞭长莫及。
图层的应用教案
![图层的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d2b80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4c.png)
"图层的应用"教案涞源职教中心子仪教学目标:了解图层的概念、作用和根本操作方法掌握图像编辑的技巧教学重点:〔1〕图层的根本操作及图层与选区的关系〔2〕图像和编辑与更改图层的根本操作及图层与选区的关系〔3〕图像和编辑与更改教学课时:7学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回忆导入回忆Photoshop CS的根本操作教师演示修改上节课"守住绿色〞的广告效果图〔含有多个图层〕,学生观察教师修改的步骤。
学生活动生上台尝试修改宣传画〔同一个宣传画,但只有单图层〕导入:图层的应用2. 交流探索,了解功能教师简要地介绍图层的作用,以及它的四种类型,分别是普通图层、文本图层、调整图层和背景图层。
3.初次体验,认识图层〔1〕新建图层教师演示:图层→新建→图层设置名称、颜色、模式、不透明度等单击确定教师强调普通层是透明无色的,就好比一透明的纸一样,可以在上面任意绘制和擦除。
任务1:建立几个新图层,并在图层上绘制不同的图案,组成一幅画。
〔2〕移动图层任务2::使用以下快捷键练习移动图层。
置为顶层:Shift+Ctrl+]前移一层:Ctrl+]下移一层:Ctrl+[置为底层:Shift+Ctrl+[〔3〕删除图层教师演示:图层→删除→图层任务2:删除你觉得不重要的图层,保证图像的美观性。
4. 点评作品,课堂总结①作品上交②学生自评③学生互评第二课时1.回忆导入回忆图层和图层的根本操作〔PPT〕:"水满物吉〞的效果导入:图层蒙版2. 交流探索,了解功能教师简要地介绍图层蒙版的作用。
3.初次体验,认识图层蒙版任务:将3幅图像组合为"水满物吉〞的效果教师演示:〔1〕文件→翻开,翻开3副图像〔2〕创立图层蒙版,分别移动鸟儿、平安结到图层蒙版中〔3〕用橡皮擦擦除鸟儿、平安结图像学生模仿练习4. 点评作品,课堂总结①作品上交②学生自评③学生互评第三课时1.回忆导入回忆图层蒙版和相关操作〔PPT〕:黄昏照片导入:图层混合模式2. 交流探索,了解功能教师简要地介绍图层混合模式。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583044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7.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图层的应用》1.2 课时安排:45分钟1.3 教学目标:1.3.1 让学生了解图层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图像编辑中的应用;1.3.2 培养学生掌握图层的创建、隐藏、显示、锁定、移动、复制、删除等基本操作;1.3.3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层进行图像的合成和创意设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图层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图像编辑中的应用;2.1.2 图层的创建、隐藏、显示、锁定、移动、复制、删除等基本操作;2.1.3 利用图层进行图像的合成和创意设计。
2.2 教学难点:2.2.1 图层的混合模式和图层效果的运用;2.2.2 利用图层进行图像合成的技巧和创意设计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3.1 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3.2 软件准备: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GIMP等);3.3 教学素材:图层相关实例素材、教学PPT、操作手册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精美的图像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图层在作品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解图层的基本概念:解释图层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图像编辑中的应用。
4.3 演示图层的基本操作:4.3.1 创建图层:新建一个图层或通过复制、调整现有图层创建新图层;4.3.2 隐藏与显示图层:通过图层面板中的眼睛图标隐藏或显示图层;4.3.3 锁定图层:锁定图层,防止误操作;4.3.4 移动图层:拖动图层,调整其在图像中的位置;4.3.5 复制图层:复制图层,创建一个与原图层相同内容的新图层;4.3.6 删除图层:删除不需要的图层。
4.4 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通过操作实例素材,练习图层的基本操作。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层在图像编辑中的重要性及基本操作方法。
5.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利用图层的基本操作,完成一幅图像作品的合成,下节课进行展示和点评。
六、教学拓展6.1 介绍图层的混合模式:正常、溶解、变暗、变亮、叠加、柔光等,并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混合模式的效果。
图层的应用教案
![图层的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9f0a0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f.png)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图层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的:
理解图层的概念、作用和基本的操作方法,掌握图层的写作技巧
主要内容:
(1)层基本运算和分层和各选区之间的关系
(2)图象、图章、改变图层、图层和图层之间的关系
(3)图片和编辑和修改
课程时间:
8个课时
第一个学时
1.回溯导入
回顾 photoshopc的基本操作
教师示范上一节课“守住绿色”(包含多层)的广告效果图,让学生观看老师对其进行修改。
学生会的同学们走上舞台,试图改变海报(同样的海报,但只能在一张图片上)
导入:应用层
2.沟通探究,理解职能
教师简单地讲解了图层的功能,并将其分为四种:普通层,文本层,调整层,背景层。
3.第一次经历,了解层次
(1)创建一个新的层
老师示范:层→新层→层
设置名称,颜色,模式,透明度等,点击确定
老师们强调,普通的一层是透明的,没有颜色,就像一张纸,可以随意地画,也可以抹去。
任务1:创建一些新的图层,然后在图层中画出不同的模式。
(2)第二步:利用下面的快捷方式来练习移动图层。
(3)教师示范:分层→删除→分层
第二步:去掉你认为无关紧要的图层,确保图片的美观。
4.对作业的评论,对课程的总结
①提交工作
②自我评价
③学生相互评价。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7770bf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b.png)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层的概念及其在图像编辑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掌握图层的创建、隐藏、显示、锁定、移动、复制、删除等基本操作。
3.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层进行图像的合成和创意设计。
二、教学内容1. 图层的概念与作用2. 图层的创建与删除3. 图层的隐藏与显示4. 图层的锁定与解锁5. 图层的移动与调整顺序6. 图层的叠加与混合模式7. 图层蒙版的应用8. 图层的剪贴蒙版9. 图层的adjustment 调整图层10. 图层样式与图层效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图层的创建、隐藏、显示、锁定、移动、复制、删除等基本操作。
2. 难点:图层的叠加与混合模式、图层蒙版、图层的剪贴蒙版、图层样式与图层效果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图层的概念、作用及基本操作。
2. 示范法:演示图层的创建、隐藏、显示、锁定、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精美的图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图层进行制作。
2. 新课导入:讲解图层的概念及其在图像编辑中的应用。
3. 基本操作演示:演示图层的创建、隐藏、显示、锁定、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
4. 学生动手实践:练习图层的基本操作。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提问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利用图层进行创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有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拓展内容:图层的高级应用技巧,如图层组的创建与管理,图层复合模式的应用,以及图层样式的高级设置。
2. 教学方法:结合实例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更多图层功能。
3.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图层高级功能,提升图像编辑和设计能力。
2.4图层的应用(一)-人教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
![2.4图层的应用(一)-人教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d17ff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b.png)
1.图层的基本概念:图层是图像处理软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可以将图像分成不同的层次,每层都可以独立编辑和处理。
2.图层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删除、复制、移动等操作,通过这些操作,我们可以实现图像的合成和处理。
3.图层样式的应用:可以为图层添加投影、描边、渐变叠加等效果,通过图层样式的应用,我们可以增强图像的视觉效果。
2.演示法:通过现场演示图层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复制、移动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和技巧。同时,演示图层样式的应用和图层蒙版的制作与使用,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完成一个图像处理项目。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图层应用方面,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1)图层概念的混淆:由于图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会对图层的概念和作用产生混淆,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2)图层操作的复杂性:图层操作包括创建、删除、复制、移动等,这些操作相对复杂,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熟练掌握。
4.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图层样式的应用和图层蒙版的制作与使用。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图层概念的理解,提高图像处理技能。
5.案例研究:选择一些经典的图像处理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案例研究,学生可以了解图层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图层来实现图像的合成效果。
-探索图层样式的应用:学生可以尝试为图层添加投影、描边、渐变叠加等效果,通过实践来理解图层样式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制作图层蒙版: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图层蒙版,通过实践来理解图层蒙版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效果。可以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蒙版效果,如局部隐藏、混合等。
初中图层应用教案
![初中图层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6cb65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b.png)
初中图层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图层的概念和作用;2. 学会创建、选择、隐藏和显示图层;3. 学会图层的排序和分组;4. 学会图层的锁定和解锁;5. 学会使用图层样式和图层蒙版。
教学重点:1. 图层的创建和选择;2. 图层的隐藏和显示;3. 图层的排序和分组;4. 图层的锁定和解锁;5. 图层样式和图层蒙版的使用。
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2. 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图层的概念和作用;2. 向学生展示一些图层应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图层的重要性。
二、图层的创建和选择(10分钟)1. 教学生如何创建新图层;2. 教学生如何选择图层;3. 让学生练习创建和选择图层。
三、图层的隐藏和显示(5分钟)1. 教学生如何隐藏和显示图层;2. 让学生练习隐藏和显示图层。
四、图层的排序和分组(5分钟)1. 教学生如何调整图层的顺序;2. 教学生如何将图层分组;3. 让学生练习排序和分组图层。
五、图层的锁定和解锁(5分钟)1. 教学生如何锁定和解锁图层;2. 让学生练习锁定和解锁图层。
六、图层样式和图层蒙版(10分钟)1. 教学生如何应用图层样式;2. 教学生如何使用图层蒙版;3. 让学生练习应用图层样式和使用图层蒙版。
七、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和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图层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选择、隐藏和显示、排序和分组、锁定和解锁、应用图层样式和使用图层蒙版。
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图层的作用和重要性,能够更好地进行图像编辑和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图像损坏。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图层应用方法,提高图像编辑技能。
中职图形图像处理教案:图层的应用
![中职图形图像处理教案:图层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42280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2.png)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编号:
2.【图层】面板:图层面板的主要功能是显示当前图像的所有图层、图层样式、【混合模式】及【不透明度】等参数的设置。
3.常用图层类型:常用的图层类型主要有背景层、普通层、调节层、效果层、形状层、蒙版层、文本层等。
(1)背景图层:相当于绘画中最下方不透明的纸。
一个图像文件只有一个背景图层,可以与普通图层相互转换,但无法交换堆叠次序。
(2)普通图层:相当于一张完全透明的纸,是Photoshop中最基本的图层类型。
(3)调节图层:主要用于调节其下所有图层中图像的色调、亮度和饱和度等。
(4)效果图层:应用图层效果的图层,右侧会出现一个fx图标,背景图层不能转换为效果图层。
(5)形状图层:使用工具箱中的适量图形工具在文件中创建图形后,自动生成形状图层,栅格化后转换为普通图层。
(6)蒙版图层
(7)文本图层
通过图片素材,从实际中理解以上的概念。
4.图层的基本操作。
(1)图层的创建
(2)显示与隐藏
(3)复制与删除
(4)链接与合并
(5)对齐与分布
(二)案例练习
【例6-1】利用图层及图层的基本操作命令,制作链接文字效果。
(三)巩固提升
根据所练习的链接文字效果,完成本章课后习题第一题。
三、课程总结
1.图层的类型
2.图层的基础操作
3.图层样式的应用
四、布置作业
用本节课所学的图层基本知识,制作奥运五环。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d443f4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1.png)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层的概念及其在图像编辑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隐藏、显示、调整顺序等。
3. 引导学生运用图层进行图像的编辑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层的概念与作用2. 图层的类型及特点3. 图层的基本操作4. 图层的效果与应用5. 实战案例:运用图层进行图像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图层的概念、类型及基本操作。
2. 难点:图层的混合模式、不透明度的调整以及图层样式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层的相关概念、类型和基本操作。
2. 演示法:展示图层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层的效果。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体验图层的使用。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图层的应用技巧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精美的图像,引导学生关注图像中的层次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图层的概念及其在图像编辑中的应用。
3. 讲解图层的类型及特点:介绍背景图层、普通图层、文字图层、调整图层等。
4. 演示图层的基本操作:创建、删除、隐藏、显示、调整顺序等。
5. 实战案例:运用图层进行图像创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创作,运用图层技巧,完成一幅图像作品。
7. 作品展示与讨论: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分享图层应用的心得。
8. 总结与拓展:总结图层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引导学生课后深入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图层概念、类型及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
2. 实战案例: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图层技巧的能力。
3.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创作作品的创意、审美及图层应用的熟练程度。
4.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图层应用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展示图层的相关概念、类型和基本操作。
2. 实战案例:提供一些图层应用的实例,供学生参考。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70a0e3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3.png)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图层的概念和作用2. 学会创建、隐藏、显示、锁定和解锁图层3. 掌握图层的排序、分组和遮罩技巧4. 能够运用图层进行图像的编辑和设计二、教学内容1. 图层的基本概念图层的定义图层的作用2. 图层的创建与删除创建新图层删除图层3. 图层的隐藏与显示隐藏图层显示图层4. 图层的锁定与解锁锁定图层解锁图层5. 图层的排序与分组图层排序图层分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层的概念和作用图层的创建、隐藏、显示、锁定和解锁方法图层的排序、分组和遮罩技巧2. 教学难点图层的排序和分组技巧图层的遮罩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层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操作方法2. 演示法:展示图层的创建、隐藏、显示、锁定和解锁操作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图层的排序、分组和遮罩操作4. 问答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图层的概念和作用2. 讲解演示:展示图层的创建、隐藏、显示、锁定和解锁操作3. 学生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图层的排序、分组和遮罩操作5. 课堂小结:强调图层在图像编辑和设计中的重要性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个简单的图层应用练习,教师进行现场评估。
2. 课后作业:布置一个图层应用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提交作品,教师进行评阅。
3.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图层的其他高级应用技巧,如图层混合模式、图层样式等。
2. 演示如何利用图层进行图像合成,创建复杂的视觉效果。
3. 引导学生探索图层在不同的设计领域的应用,如平面设计、网页设计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案模板:提供详细的教案模板,方便教师参考和修改。
2. 演示素材:准备一些图层应用的示例素材,用于讲解和演示。
3. 练习素材:提供一些图层应用的练习素材,供学生动手实践。
4. 参考资料:推荐一些图层应用的相关书籍和在线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图层的综合应用 教案
![图层的综合应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2147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7.png)
图层的综合应用教案教案标题:图层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图层在计算机图形设计中的作用和应用;2. 学习使用图层进行图形设计和编辑;3. 提高学生的图形设计和创意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图层的概念和基本操作;2. 图层的综合应用案例分析;3. 利用图层进行图形设计和编辑的实践操作。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图层基础知识,并与本节课的主题进行联系。
2. 提问:你认为图层在计算机图形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层的概念和基本操作,包括创建、重命名、复制、合并和调整图层顺序等。
2. 分析图层的综合应用案例,如设计海报、制作动画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层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图层的应用方式、效果和创意,并形成小组报告。
步骤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图层应用案例,使用图形设计软件进行实践操作。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运用图层进行设计和编辑,实现自己的创意。
步骤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设计作品,并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体会。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强调图层在图形设计中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2. 图形设计软件;3. 图层应用案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图层的应用方式和效果;2. 评估学生的小组报告和设计作品,包括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层的应用,如图层蒙版、图层样式等;2. 鼓励学生参与图形设计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设计作品。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合作能力。
第3课 图层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3课 图层的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9dc6a3c850ad02df804123.png)
第3课图层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活中有许多平面设计吸引眼球,运用到了许多元素叠放在一起形成表达主题的精美的设计。
本节课是是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上)图像处理的第四课《图层》,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图层,一是图层的定义;二是“图层”菜单和“图层”面板;三是图层的基本操作;四是使用具体实例体现应用图层进行设计的理念。
图层的定义是借助透明纸的原理进行介绍,简单明了,“图层”面板进行详细介绍,图层的基本操作从新建图层、复制图层、删除图层、调整图层次序、合并图层这五个方法进行介绍,并且通过具体的实例(驼行沙海)体现利用图层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
设计是需要理念,只有搞清楚了图层的设计理念,学生在实践中会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心中埋下一粒创新意识的种子,在学习中自信心大增,学习的动力更足。
[学情分析]对已有知识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简单工具箱中工具的应用,为图层中的各个图像元素的处理奠定了基础。
对现学知识分析:学生在小学学习了Flash的制作,原理与图层相似,因此定义的理解已经不是问题,“图层”菜单、“图层”面板、图层的基本操作可以借助以往学习经验,举一反三即可,关键是渗透如何使用图层进行设计的理念对平面设计起指导性作用。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自己的想法,有理念和想法,剩下就是技术性问题了。
对学生身心特点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比较大,思维能力增强,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呈现自己的设计作品。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图层的定义、“图层”菜单和“图层”面板的作用;2、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3、领会利用图层进行设计的理念。
(二)过程与方法:以学案为蓝本整体展现学习思路与环节,使用问题以任务的形式呈现,逐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体会问题,指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会制定方案,并体会其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图层的定义,在具体事例的分析中,体会利用图层叠加效果体现平面设计的作用,达到平面设计理念的理解目的。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图层的应用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图层的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0026597cd184254b35356b.png)
引出新课之后我们就进入了任务驱动,探究实践的环节
提出任务一:做一个两架飞机翻跟头的动画
我将同学们每四人分为一组,每组分设小组长,学生按小组上机实践。由于同学们还没有多掌握多个图层的应用,所以制作过程非常繁琐,且很多同学做不出理想的效果。
这时我将请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掌握新知,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什么是图层?2、它是怎么应用的?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可以使课本内容更加清晰明朗,更容易掌握新知。
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制作动画的基本方法,所以对本节课的学习上手会比较快。但对图层的概念及多图层应用在认知上存在差异。考虑到这个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取分层教学,因人施教,分层推进;同时,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创造性强,对动手操作有强烈的兴趣,但缺乏耐性,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层层设问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再来说学法,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性的学习能力,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知识内化过程,指导他们更好地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将采用以下具体学法,在创设了教学情景之后首先采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把核心概念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而不是结论例题式;同时我还将使用协作学习法,在任务驱动阶段,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协作完成任务。对于这些教法学法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向大家逐一呈现。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173295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00.png)
《图层的应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层的概念及其在图像编辑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隐藏、显示、调整顺序等。
3.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层进行图像的合成和效果制作。
二、教学内容1. 图层的概念与作用2. 图层的类型及特点3. 图层的基本操作4. 图层的混合模式5. 图层的样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层的概念、图层的基本操作、图层的混合模式、图层的样式。
2. 教学难点:图层的混合模式、图层的样式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演示图层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加强操作技能的培养。
3. 采用问答法,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及演示案例。
2. 学生用的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
3. 练习素材。
教案(后续章节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图层的概念与作用1. 介绍图层的概念:图层是图像编辑软件中用于组织、编辑图像的一种功能。
它可以将图像分为多个独立的层面,每个层面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编辑,从而方便对图像进行精细化处理。
2. 讲解图层的作用:图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图像,提高编辑效率;可以进行图像的合成,创作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二、图层的类型及特点1. 常见图层类型:背景图层、普通图层、文字图层、调整图层、形状图层等。
2. 介绍各种图层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三、图层的基本操作1. 创建图层:通过菜单或快捷键创建新的图层。
2. 删除图层:通过菜单或快捷键删除图层。
3. 隐藏与显示图层:通过菜单或快捷键隐藏或显示图层。
4. 调整图层顺序:通过菜单或快捷键调整图层的顺序。
5. 合并图层:合并多个图层为一个图层。
四、图层的混合模式1. 介绍图层的混合模式:正常、溶解、变暗、变亮、叠加、柔光等。
2. 讲解混合模式的应用:调整图像的亮度、色彩、对比度等。
五、图层的样式1. 介绍图层的样式:投影、内阴影、外发光、光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层的应用》教案
涞源职教中心杨子仪
教学目标:
了解图层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操作方法
掌握图像编辑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图层的基本操作及图层与选区的关系
(2)图像和编辑与更改图层的基本操作及图层与选区的关系
(3)图像和编辑与更改
教学课时:7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回顾导入
回顾Photoshop CS的基本操作
教师演示修改上节课“守住绿色”的广告效果图(含有多个图层),学生观察老师修改的步骤。
学生活动生上台尝试修改宣传画(同一个宣传画,但只有单图层)
导入:图层的应用
2. 交流探索,了解功能
老师简要地介绍图层的作用,以及它的四种类型,分别是普通图层、文本图层、调整图层和背景图层。
3.初次体验,认识图层
(1)新建图层
教师演示:图层→新建→图层
设置名称、颜色、模式、不透明度等
单击确定
教师强调普通层是透明无色的,就好比一张透明的纸一样,可以在上面任意绘制和擦除。
任务1:建立几个新图层,并在图层上绘制不同的图案,组成
一幅画。
(2)移动图层
任务2::使用以下快捷键练习移动图层。
置为顶层:Shift+Ctrl+]
前移一层:Ctrl+]
下移一层:Ctrl+[
置为底层:Shift+Ctrl+[
(3)删除图层
教师演示:图层→删除→图层
任务2:删除你觉得不重要的图层,保证图像的美观性。
4. 点评作品,课堂总结
①作品上交
②学生自评
③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1.回顾导入
回顾图层和图层的基本操作
(PPT):“水满物吉”的效果
导入:图层蒙版
2. 交流探索,了解功能
老师简要地介绍图层蒙版的作用。
3.初次体验,认识图层蒙版
任务:将 3幅图像组合为“水满物吉”的效果
教师演示:(1)文件→打开,打开3副图像
(2)创建图层蒙版,分别移动鸟儿、平安结到图层蒙版中
(3)用橡皮擦擦除鸟儿、平安结图像
学生模仿练习
4. 点评作品,课堂总结
①作品上交
②学生自评
③学生互评
第三课时1.回顾导入
回顾图层蒙版和相关操作
(PPT):黄昏照片
导入:图层混合模式
2. 交流探索,了解功能
老师简要地介绍图层混合模式。
3.初次体验,认识图层混合模式
任务:制作黄昏照片
学生模仿练习
4. 点评作品,课堂总结
①作品上交
②学生自评
③学生互评
第四课时1.回顾导入
回顾图层混合模式和相关操作导入:图层样式——投影
2. 交流探索,了解功能
老师简要地介绍图层样式。
3.初次体验,认识图层混合模式(1)投影图层样式
●投影:设置投影效果。
●混合模式:设置投影的混合模式。
●颜色图标:单击在拾色器中选择投影的颜色。
●不透明度:设置投影的不透明度。
●角度:设置投影的角度。
●使用全局光:通过统一调整在其他效果或其他图层效果上的
光照角度,使图像效果更加逼真。
●距离:设置投影与图像的距离。
●扩展:扩展除投影的模糊区域以外的其余部分。
●大小:将投影模糊并加大。
●等高线:设置投影的样式。
单击等高线图标,在“等高线编
辑器”中制作新的样式,
●或编辑当前样式。
单击图标右侧的三角按钮,可选择样式。
●消除锯齿:在投影样式上应用消除锯齿。
●杂色:在投影上应用杂色效果。
●图层挖空投影:当在混合选项上选择“挖空”时,将透过投
影显示下方的图像。
教师演示:在文字层中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选择“投影”选项栏,为文字添加投影
任务1:给“流”添加上投影
学生模仿练习,自行搭配投影选项
(2)内投影图层样式
●阻塞:设置内阴影的距离,并使它变得模糊。
教师演示:选择“内阴影”选项栏,为文字添加内阴影,使图像有向内投影的效果
任务2:给“流”添加上内投影
学生模仿练习,自行搭配内投影选项
4. 点评作品,课堂总结
①作品上交
②学生自评
③学生互评
第五课时
1.回顾导入
回顾投影和内投影图层样式操作
导入:图层样式——发光
2. 交流探索,了解功能
老师简要地介绍外发光和内发光图层样式。
3.初次体验,认识图层混合模式
(1)外发光图层样式
●颜色图标:设置发光的颜色。
●渐变栏:编辑发光颜色的渐变效果。
●方法:选择发光的方法,包括柔软和精确。
●范围:设置发光的范围。
●抖动:当选择渐变时,设置渐变的范围和不透明度。
教师演示:选择“外发光”选项栏,使文字边缘有向外发光的效果
任务1:给“流”添加上外发光
学生模仿练习,自行搭配外发光选项
(2)内投影图层样式
●居中:从图像中间向外发光。
●边缘:从图像边缘向内发光。
教师演示:选择“内发光”选项栏,为文字添加内发光效果
任务2:给“流”添加上内发光
学生模仿练习,自行搭配内发光选项
4. 点评作品,课堂总结
①作品上交
②学生自评
③学生互评
第六课时
1.回顾导入
回顾外发光和内发光图层样式操作
导入:图层样式——斜面和浮雕
2. 交流探索,了解功能
老师简要地介绍斜面和浮雕图层样式。
“外斜面”样式:突出图像边缘外侧表现图像的立体感
“内斜面”样式:突出图像边缘内部表现图像的立体感
浮雕效果:
●方法:设置斜面和浮雕的应用方法,包括平滑、雕刻清晰和
雕刻柔和。
●深度:调整凸出程度。
●方向:设置斜面和浮雕的应用方向。
●大小:设置斜面和浮雕的大小。
●软化:设置斜面的柔和度。
●高度:设置光源高度。
●光泽等高线:向阴影添加曲线。
●高光和阴影模式:设置高光和阴影的模式、颜色和不透明度。
●选择“枕状浮雕”样式使图像有中间向外突出、边缘凹进的
效果
3.初次体验,认识图层混合模式
任务:给“流”添加上斜面和浮雕
学生练习,自行搭配斜面和浮雕选项
4. 点评作品,课堂总结
①作品上交
②学生自评
③学生互评
第七课时
1.回顾导入
回顾斜面和浮雕图层样式操作
导入:图层样式——光泽和描边
2. 交流探索,了解功能
老师简要地介绍光泽和描边图层样式。
“光泽”样式可以在文字内部添加材质,并根据等高线来变更材质效果,主要用于制作金属或丝绸图案的材质。
“描边”样式为文字描边
●大小:设置描边的宽度。
●位置:设置描边的位置。
●填充类型:通过选择颜色、渐变或图案来填充描边。
3.初次体验,认识图层混合模式
任务:给“流”添加上光泽和描边
学生练习,自行搭配光泽和描边选项
4. 点评作品,课堂总结
①作品上交
②学生自评
③学生互评
第八课时
1.回顾导入
回顾光泽和描边图层样式操作
导入:图层样式——叠加
2. 交流探索,了解功能
老师简要地介绍叠加图层样式。
颜色叠加:能够在图层中叠加一种纯色
渐变叠加:能够在文字上叠加渐变效果
图案叠加:能够在文字中叠加图案,并保持图案原来的色相和亮度
●贴紧原点:将原点与图层或文档的左上角对齐。
●新建样式按钮:从当前设置创建新的预设。
3.初次体验,认识图层混合模式
任务:给“流”添加上各种叠加
学生练习,自行搭配各种叠加
4. 点评作品,课堂总结
①作品上交
②学生自评
③学生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