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表格教案-16.家乡新变化-部编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发生的新变化,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2.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观察能力,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新变化,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
2. 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背景,并且让学生了解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并且了解家乡变化对他们自己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准备:1.学生用的课本。
2.描述家乡变化的图片。
3.让学生分组讨论的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播放以家乡的照片为主题的幻灯片,让学生欣赏照片。
2. 让学生看一下照片中有哪些变化,然后让学生说说他们最近有什么变化。
3. 让学生思考一下什么因素会引起这些变化,并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环节:1.为学生播放介绍家乡所发生的变化的视频或讲解,让学生先对家乡的变化产生一个初步了解。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家乡变化的好处和不好处。
三、达成共识:1. 结合学生发表的观点、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口头上达成共识。
2. 让每个小组代表他们所说的观点和看法,并且让其他小组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则在讨论过程中找到共同的观点。
四、总结与拓展:1.从学生所说的观点和发现中进行总结,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发现和其他同学分享。
2.根据讨论的结果和总结的情况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教学体会: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学习了解家乡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观察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
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发现,并且能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的主题是“家乡新变化”。
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以“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为教材内容,通过鼓励学生切身感受家乡变化,增强学生的感念,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变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语言目标•能听懂老师讲述关于家乡新变化的句子,并进行理解•能正确使用“发生”、“改变”等词汇描述自己家乡的变化•能进行口语交流,表达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变革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通过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个人经验和感受的启发和引导,从而培养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3.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法治概念•掌握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如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家乡的变化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静心领悟故事内容,理解家乡发生的新变化•学生能正确运用“发生”、“改变”等词汇来描述自己家乡的变化2.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家乡的变化•学生能够展现自己对家乡变革的感性认识四、教学策略•通过互动展示、自由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整个授课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讲解、呈现多元化的形式呈现所引导的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气质五、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利用教师展示授课时韩寒的访谈,并让学生谈论家乡的变化•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家乡,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2. 情境设计•展示一组自己的老家、家乡建筑、物产等照片,以引导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展示照片引导,让学生找出自己家乡的变化,比如建筑的变化、工业医疗都市的发展等方面3. 具体实践•以学生所在城市为例讲解当地的某个法规,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讨论这个法规将会对家乡的未来带来哪些好处和影响4. 总结整理•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家乡变化的感受,并让整个班级对其感受以及分析进行讨论六、教学评估1. 形成性评估•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对家乡变化的感受,并通过口语交流进行对话式的互动作业2. 总评及反馈•通过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或者小型课程作业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教材讲解内容的掌握程度•结合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给出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掌握所学课程内容。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单元《家乡新变化》部编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乡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地调查: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次实地调查。调查家乡的变化,了解背后的原因。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特色等。家乡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详细解释概念)。了解家乡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关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家乡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家乡的变化,将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入课堂,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认识家乡,热爱家乡。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5.学习参与家乡建设、保护家乡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6.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变化,增强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地调查和小组讨论,发现家乡的变化及其原因;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单元《家乡新变化》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家乡新变化》为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新变化》是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6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图片、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家乡的变化,他们可能没有太多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图片、故事等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并从中体会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认识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2.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和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变化。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看法和感受。
3.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和记录家乡的变化,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准备家乡的自然风光、建筑、交通等方面的图片。
2.故事:收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的感人故事。
3.讨论话题:制定一些与家乡变化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自然风光、建筑、交通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家乡有哪些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家乡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家乡变化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家乡的发展和进步。
故事结束后,提问学生:“故事中讲述了家乡哪些变化?你们觉得这些变化对家乡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家乡的变化。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6.家乡新变化-部编版
“三构互动”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构互动学习
3、摩拳擦掌显身手(家乡特色代代传)
谈话:同学们,虽然这几年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也有一些传统一直没有变,咱们潮州有很多的地方特色的东西,谁愿意给大家分享?(饮食、艺术、习俗、建筑)
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接着汇报,表演(潮州的各种小吃,潮绣,木雕、麦秆画、大吴泥塑、潮剧、潮州歌谣、潮乐、大锣鼓表演、有神赛会......)
3、潮州的这些传统文化只有潮州才有的,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这是我们的文化印记,是潮州的符号。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
参加学校第二课堂特色课的学生上台唱潮曲,潮绣。潮州歌谣,展示自己的风采,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过年过节的习俗。
1、分成四个小组讨论:衣食住行、建筑物、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2、教师随机检查,指导分类。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各小组收集到的信息、资料。
1、周六晚上牌坊街的文化表演
2、每天晚上湘子桥的灯光秀表演
3、潮州市区可以休闲游,骑共享单车。
4、北堤,南堤的栈道成了年轻人锻炼的好去处。
5、凤城公园建成并交付使用,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充对
或教
延材
伸补
我出示当地出台的城市发展规划图,为家乡的建设建言献策。
课前教学准备
教
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件
学
生
收集家乡的新变化的相关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课型
探究课
总节时
2
“三构互动”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构互动学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6.家乡新变化》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家乡情怀。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等方面的变化。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家乡的变化可能关注不多。
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图片和实物更容易产生兴趣。
此外,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深厚的感情,愿意分享和交流关于家乡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等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变化。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关于家乡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3.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相关的教学卡片和道具。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等方面的变化。
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教学卡片和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变化。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介绍家乡的变化。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家乡的变化,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三、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观看视频《快乐暑假巧安排》
四、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安排。
一、让学生意识到了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按计划执行暑假安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让学生明白暑假生活应该怎么做才算有意义和充实,让他们杜绝一些坏习惯,做到按计划行事,劳逸结合健康快乐的过暑假。
暑假计划有长期的,也有详细到每天的,有一个合理可行的计划是很重要的。
讨论:那么你的暑假是怎么安排的,每天都做哪些事?
每天的事情很多,你是怎么合理安排时间的?
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对我们的暑假生活有什么好处?
如果不按作息时间表执行原有计划,可以吗?这样会有什么问题?
视频《暑假计划》
暑假作息时间表的制定,有助于于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
回忆小时候的家乡面貌
对家乡的旧貌和新貌产生年家乡的变化可真不小,我家门前就有不少新事呢!
1.穿戴升级—衣
从前衣服破旧,现在美美的衣服数不胜数。
2.尽享美味—食
从前饥一顿饱一顿,现在大鱼大肉,有时还会浪费。
3.街道道路综合整治改造—住
改造前,破旧的小路承载着父辈们的希望,改造后,宽敞干净的街道满载孩童的嬉闹欢笑。
课堂小结
快乐的暑假已经过去了,只要小朋友用心学习,相信我们的学习生活会更快乐!
板书
假期有收获
用心过 收获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假期有收获》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课题
假期有收获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假期生活状态,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
2.启发学生反思假期生活的质量,鼓励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生活。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了解家乡的新变化与发展,了解家乡的重要性。
2)能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及其与家乡的联系。
3)能够理解在家乡生活时需要遵守的规则。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人民的感情。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2)拓展学生的国家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二、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家乡变化的视频,让学生们先了解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重点(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描述家乡变化,让学生们能够列举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地区的新发展。
3.学习任务(15分钟)以小组方式,让学生分组探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然后回答如下问题:1)你所了解的家乡有哪些变化和发展?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发展家乡?3)我们要如何为家乡做贡献?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与全班讨论交流。
4.学习扩展(15分钟)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与发展家乡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基础,而发展家乡是我们的责任。
带领学生发现家乡问题并解决家乡问题,例如发现乱扔垃圾、交通拥堵等问题。
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5.活动设计(15分钟)请学生们在课后,到家乡的周围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家乡存在的问题并且记录下来。
包括乱扔垃圾、道路不平等等。
这个活动需要进行一周以上的实地考察。
6.教学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并鼓励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掌握关于家乡新变化的基本情况,感受科技的带来的变化。
体会家乡的自然风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1) 培养学生的爱家、爱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生活环境,维护自己的家乡干净、整洁、美丽的意识。
(3) 让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对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体会新的科技、新的设施和新的变化。
2.难点: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变化对家乡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2. 设备:幻灯片、绿植、图片、音像资料。
3. 学生资源:一些相应的小品文字资料。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2. 引导发现法。
3. 组织合作学习法。
4. 讨论法。
5. 课堂演讲法五、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10分钟)通过PPT呈现家乡的照片,并以感叹为开端,穿插家乡的相关地理、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了解家乡的情况(10分钟)分组活动:每组一小块卡纸,让学生们逐个说出自己所说的让家乡变化的事情,然后贴在学校的大海报上,集中到班里共同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个人对于家乡变化的感受。
3. 了解新变化(15分钟)通过幻灯片介绍,把家乡的变化分成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以便学生对不同方面的变化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提高学生观察和归纳的技能,并引导学生在这些变化中找到不同的主题和相应的价值观。
4. 经典名言的背诵(10分钟)通过电子课件播放有关家乡变化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在背诵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变化,并启发学生爱家、爱乡的情感。
5. 简单事件剖析活动(15分钟)以智慧大闸蟹为例子,从技术、环境等方面展开讨论,在家乡的景色中抓住变化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在环境保护方面承担的角色。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乡新变化》教案
16、家乡新变化教课目的:1、认识家乡的变化,关怀家乡的发展变化。
2、经过检查活动,培育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3、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骄傲,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梦想。
教课要点:让学生经过社会检查,认识家乡的变化,关怀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课难点:经过检查活动,培育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教课方法:议论法、研究式教课法教课准备:1.经过网络或其余门路,收集一些对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给同学们展现两张图片“天津旧貌”)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吗?学生:(略)老师:这两幅图片展现的是天津从前的样子,大家是否是有点不相信呢?学生:(略)老师:我们再赏识几幅今天天津城市的新貌图片。
(让大家欣赏图片“天津城市新貌”、“天津夜景”和“天津的交通”。
)老师:大家是否是感觉天津的变化很大呀?学生:(略)老师:天津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课前我们大家对当地某些明显变化做了社会检查,大家都是如何检查的呢?都调查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大家下边分小组进行一下沟通。
(过渡)讲解新课一、社会检查沟通(板书)(同学们分组对社会检查进行沟通。
)老师:同学们,大家方才沟通了一下家乡变化的社会检查状况,大家都是如何检查的呢?学生:(略)老师:同学们有的向爸爸妈妈等尊长咨询的,有的是经过网络、图书资料等检查来的,有的同学经过走访一些居委会等机构得来了等等,看来同学们的检查方式还挺多的。
大家都检查了哪些方面呢?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同学们检查的还挺宽泛,波及了住宅、生活环境、精神相貌、菜市场、穿着、家庭经济收入、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变化,那大家对自己检查的结果最大的感觉是什么呢?学生:(略)老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能够感觉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快发展,发生着排山倒海的变化,让我们一同来关怀我们家乡的变化吧!(过渡)二、家乡的变化(板书)老师:我们翻开课本第三十六页,仔细看一看图中都展现我们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而后说一说。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案:16、家乡新变化
16、家乡新变化一、活动目的:1、通过主题队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己家乡的教育。
2、通过主题队会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和艺术的素养。
二、课前准备1、中队会议,确定主题,确定具体内容和节目。
2、具体准备:⑴全班分四个调查小队,分别调查家乡唐山震前和震后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变化。
⑵材料的收集:几组有对比的新老照片。
⑶三句半《赞家乡》。
3、主持人两位。
三、参加活动的人员:三一中队四、队会程序:主持人:1、“起立,全体立正。
”中队长口令:(跑到指定位置,立正,转身)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稍息。
各小队长(跑到小队前中间,立正,转身,环视全队)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稍息。
(跑回原位置。
同前。
)中队长口令:各小队汇报人数。
(由第一小队长起依次汇报。
)小队长跑到小队前中间,环视全队,口令:立正!然后转身从队前跑出,向中队长跑去,约距1米立正。
(中队长转身迎接)小队长(敬礼):报告中队长:第一小队原有队员4人,实到4人。
报告完毕。
中队长(还礼):接受你的报告。
(然后正身)小队长回到自己小队前,立正后发口令:稍息!再跑回原位置,转身站好。
中队长环视全体,发口令:全体立正!然后向左后转身,面向辅导员敬礼(放下)后:报告辅导员:本中队原有队员21人,实到21人,三一中队“感受家乡变”主题队会活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请参加我们的活动。
辅导员(转身迎接,同时还礼):接受你的报告,参加你们的活动,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2、“出旗,奏乐、敬礼”3、“唱队歌”主持人甲:越来越好,越来越好,这动人的旋律,美妙的歌词把我们带到了我们的越来越美丽的家乡——唐山!主持人乙:最美是家乡土,最甜是家乡水,最亲是家乡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游览美丽富饶的家乡,走进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
主持人甲:你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传说中的你就是凤凰的故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家乡新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关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家乡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启发学生关注社会变化,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
二、教学内容《家乡新变化》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心与热爱。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家乡照片、家乡地图、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
2.白板、黑板、粉笔/白板笔。
3.学生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照片和家乡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向学生提问:“你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多少?家乡有什么变化?”2. 学习新课•第一步: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对家乡发展的认识。
教师设计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家乡的发展变化,并向全班汇报。
•第二步:通过多媒体展示家乡的变化,并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改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三步:教师讲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对学生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发展的想法和建议。
3. 拓展延伸教师通过课外视频、故事等形式,提供更多关于家乡的发展变化的资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关心。
4.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对每个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
5.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调查家乡的发展变化,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家乡的变化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心与热爱。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的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家乡的观察、感受和思考,领略家乡的新变化,培养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的新变化。
•培养爱家乡的情感。
•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内容1.家乡的新变化2.对家乡的感受和思考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新变化,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让他们思考和观察家乡的变化。
教学方法1.图片、视频展示法。
2.联想法。
3.问题导向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家乡,引入本课学习内容;2.让学生看一组图片,了解家乡的新变化;3.听一段旁白关于家乡新变化的介绍。
步骤二:学习(20分钟)1.展示家乡新变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聆听旁白,并观察图片;2.让学生描述图片和感受,初步认识家乡变化。
步骤三: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对家乡新变化进行联想,思考家乡为什么发生变化;2.让学生以问题形式思考:家乡变化后带来的利与弊分别是什么?如何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步骤四:巩固(15分钟)1.让学生写一篇《我爱家乡》的小短文,回顾学习的内容;2.调查家长同学对家乡的看法和态度。
步骤五:归纳(5分钟)1.总结和归纳家乡的新变化;2.引导学生再次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注意事项1.教学时要按照学生认知的顺序展开,以简单和易于理解为标准;2.虚实结合,用目睹和感触的方式激发情感体验;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悦地学习。
4.课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我家乡的变化》,练习写作和思考的能力。
总结本课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并培养强烈的家乡责任心和自我进步的意识。
通过现实生活的案例和教学方式的应用,激发小学生对家乡热爱的情感,让学生从小就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为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难点: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一)教学材料《家乡新变化》故事内容。
(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家乡有没有发生过变化?变化有哪些?”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变化。
2.讲故事(10分钟)请学生仔细阅读《家乡新变化》故事内容,并进行讲解。
3.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家乡的变化,并探讨发生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4.思考问题(1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回答以下问题:•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和文化?5.表演(20分钟)请学生组织表演,展示在生活中怎么样保护环境和文化。
6.总结(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及收获。
四、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2.设计一张测验来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教学反思1.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乡发生的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2.分组讨论和思考问题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交流;3.表演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保护环境和文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和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4.在评估和反思中发现,个别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问题上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6.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6.家乡新变化》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故事,展示了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情。
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家乡的变化。
此外,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需要在本课中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讲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置身于家乡变化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讲述教学法: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家乡的变化,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
2.学生准备:观察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变化,准备讲述自己家乡的变化。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6家乡新变化》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6家乡新变化》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16家乡新变化》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社会的情感。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家乡的变化,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保护等方面。
教材还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变化。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家乡的变化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展他们的视野。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听讲解、参与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感受和理解家乡的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来理解和表达家乡的变化。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
2.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发展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变化。
2.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
3.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变化。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16家乡新变化》2.图片:展示家乡变化的图片3.实践活动材料:如地图、图片等4.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乡的情况,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变化,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保护等方面。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家乡的变化、讨论家乡的变化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变化。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家乡变化的理解和认识。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6课《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
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通过调查交流对家乡的变化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图文展示家乡的传统特色是不变的。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使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技巧,激发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2、教师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方案,让学生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确定,选择近些年来当地发展变化显著的方面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导入新课:给同学们展示图片“石家庄旧貌”和“50年代华北药厂外景”。
询问学生对这两幅图片所展示的地方的认识,然后再让学生欣赏一些今日石家庄城市的新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的变化。
讲授新课:一、我家门前新事多活动一:社会调查交流同学们分组对社会调查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调查的方式和结果。
改写后的文章:家乡新变化》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
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通过调查交流对家乡的变化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图文展示家乡的传统特色是不变的。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使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技巧,激发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家乡新变化教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主题:家乡新变化1. 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家乡位于省会城市西北部,地处天然气资源丰富的河谷地带。
整个地区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是一个宜居宜游的地方。
2. 家乡发展变化的概况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投资的增加,家乡的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
许多老旧的建筑被改造成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大幅提升了城市的面貌。
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科技含量提高,产值大幅增加。
3. 家乡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家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
政府不仅加大了对环境管理的力度,同时还鼓励居民绿化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
城市规划上,家乡着力打造宜居城市,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4. 家乡社会治安和法治建设家乡积极加强社会治安和法治建设,完善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努力为广大裙众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也开展了大量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文明守法的良好氛围。
5. 家乡对未来的规划家乡未来的规划是建设成为现代化、宜居宜游的城市。
政府将继续加大投资和政策支持,鼓励创新创业,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还将加强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规划,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宜居、宜商、宜游的家乡。
结尾:家乡的变化让人感叹不已,我们有理由期待家乡的未来,更有责任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6. 家乡文化传承与保护家乡不仅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非常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在近年来,家乡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举办了一系列的传统文化节庆和展览活动,让居民和游客更加了解和欣赏家乡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家乡还加强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鼓励当地艺术家和手工艺人发展自己的作品,并且加大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宣传推广力度,使家乡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7. 社会治安与法治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家乡重视社会治安和法治建设。
警方加大了对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建立了更为健全的社会治安体系,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中。
16家乡新变化 家乡特色代代传(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6家乡新变化家乡特色代代传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16家乡的新变化,感受家乡的美好;2.学习家乡的特色文化并了解其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学习正面教育中“传承”这一道德价值观,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1.16家乡的新变化;2.家乡的特色文化和传承。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生动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16家乡的新变化;2.如何通过图文并茂、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和传承。
四、教学内容1.16家乡的新变化家乡是一个人成长的地方,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家乡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而作为家乡的孩子们,应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16家乡是指我国16个重点扶贫县,这些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在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变化。
1.1 经济方面的变化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逐步实施,经济扶贫成为助力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
16家乡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以凤凰县为例,该县发展了以茶叶、柑橘、蔬菜等农业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引进了一大批涉农企业,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在琼结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私人企业的涌现,成为当地经济的新亮点。
1.2 文化方面的变化家乡的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心灵深处最真实的表达。
16家乡在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文化扶贫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地方民间文化的传承。
以福建建宁县举例,该县依托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推出了多项文化扶贫项目,如民宿旅游、茶叶文化传承等,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链,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1.3 环境方面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16家乡在环境方面也做出了不小的努力,通过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使当地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16.家乡新变化-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16.家乡新变化-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家乡新变化的基本内容。
2.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责任意识。
3.提高学生的地理、历史意识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新变化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去关注家乡变化的原因和背后的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情况,询问家乡有哪些新变化。
2.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乡新变化的感受和想法。
3.明确本节课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授与探究
1.教师介绍家乡新变化的基本情况,呈现相关图片或视频。
2.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形式,让学生尝试分析家乡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变化背后的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并展开探究。
三、交流与总结
1.学生自由讨论家乡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再次强调家乡变化的意义和作用。
3.提醒学生要关注和参与家乡的变化,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责任。
教学评价
1.通过课前导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通过讲授与探究,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和分析能力。
3.通过交流与总结,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印象,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4.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综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你能大胆设想一下家乡的明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吗?请同学们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想好后在组内说一说。
老师:从你们的描述中,我能感觉到未来家乡的美好,如果能把她画下来,就更好了。你能把她画下来或写下来吗?
(最后,让同学们欣赏音频“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并让同学们跟着唱。)
三、课堂小结
课题
家乡新变化
课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课
(一)社会调查交流(板书)
(同学们分组对社会调查进行交流。)
老师:同学们,大家刚才交流了一下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情况,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
学生:……
老师:同学们有的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的是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的同学通过走访一些村委会等机构得来了等等,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大家都调查了哪些方面呢?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
老师:大家是不是感觉唐山的变化很大呀?
学生:……
老师:唐山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那么有哪些东西一直没有变呢?(过渡)
(二)、家乡特色代代传
虽然家乡变化很快,可是有一些传统的文化却一直没有改变,你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家乡的文化艺术家乡的风味小吃家乡的传统工艺。
老师:这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我们要代代相传。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课题
第16课:家乡新变化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3.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教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补学法、实践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及
手段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关于家乡变化方面的资料。
2.教师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方案,让学生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确定,选择近些年来当地发展变化显著的方面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记录下来。
(一)、我家门前新事多
给同学们展示图片“唐山旧貌”和“过去的南湖”。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
老师: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唐山旧貌”和“过去的南湖”,大家是不是有点不相信呢?
学生:……
老师:我们再欣赏几幅过去和今日的唐山城市变化的图片。
(让大家欣赏图片“唐山城市新貌”、“唐山的交通”。)
学生:……
老师: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住房、生活环境、精神面貌、菜市场、衣着、家庭经济收入、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变化,那大家对自己调查的结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学生:……
老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关心我们家乡的变化吧!(过渡)
二、讲授新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家乡的变化,培养了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技巧,激发了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
设计
16、家乡新变化
我家门前新事多
家乡特色代代传
我的家乡会更好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