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植保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植保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植物保护站
2019年我县植保工作紧紧围绕粮食稳定生产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为工作目标,深入贯彻绿色植保理念,突出主要作物和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强化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力开展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和农药减量保质量、保生态的有机统一,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全年共挽回粮食1.4万吨,为实现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作出应有的贡献。
现总结如下:
一、2019年工作情况
1、主要工作实绩
1.1 加强病虫监测,提高预警监测准确率
首先是认真调查,细致分析,把准虫(病)情。
在抓好常规病虫监测的同时,加大偶发性和次要病虫的调查力度,扩大调查面和调查次数,确保不漏查,努力提高测报准确率,对主要病虫监测以系统调查和面上普查相结合,次要病虫突出重点。
二是及时发布病虫发生与防治信息,确保时效性。
全年发布病虫信息14期,向省市业务部门汇报虫(病)情300期。
准确率均达到技术规范要求,并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微信和QQ等媒体做好农作物病虫害宣传工作,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病虫害预警能力和服务水平。
1.2 加强组织推进,提高病虫防控措施到位率
1.2.1三麦后期病虫防治
以小麦“一喷三防”为抓手,立足病虫“重发生、大流行”,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药肥混喷”的防治策略,深入宣传发动,营造防治氛围,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今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小麦“一喷三防”工作。
从产粮大县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救灾资金项目中安排684.9062万元用作采购防治物资,对全县111.78万亩小麦实施一次用药全覆盖补贴。
植保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类型田的麦子抽穗扬花进程
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分类确定施药日期和用药次数,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确保全面用药防治。
大麦在齐穗期(抽穗80%)用药一次,小麦田确保用好两次药,首次用药在见花至扬花始盛期(扬花率5—10%,大面积在4月下旬),隔5-7天使用第二次药。
全县亩均防治2次以上,共挽回小麦损失24796.79吨。
1.2.2 油菜菌核病防治坚持“抓住适期、主动出击、全面用药”防治策略,抓住三个技术关键点:一是适期防治,用好两次药。
在油菜盛花初期,即主茎开花株率达95%时,进行第一次防治,隔5—7天再进行第二次防治;二是优选药剂;三是药肥混喷。
共挽回油菜籽损失5081.25吨。
1.2.3 水稻病虫害防治
坚持“抓住适期、明确重点、合理药方”的总战略,实行分类指导,打好阶段性总体战,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
一是明确防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以条纹叶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尤其穗颈瘟)、稻曲病等为重点,兼治螟虫、稻蓟马、叶蝉、蜗牛等其它病虫;二是坚持预防为主,开展综合防治。
对恶苗病、穗颈瘟等以防为主。
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在策略上明确“切断毒源、治虫控病、综合防治”的思路,按照“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防治策略,在技术上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方法与药剂防治相结合。
从选用抗耐性品种入手,全面推广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耐性强的品种,同时大幅度减少对稻瘟病高感品种面积。
对稻飞虱采用了“治上压下”的防治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突出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能。
在推进方式上采取典型示范与大面积统防统治相结合以村组为单位,全部实行统一购药、统一配方、统一时间、统一防治。
在实施内容上,则坚持抓住适期,病虫兼治。
共挽回水稻损失50550吨。
1.1.
2.4 玉米病虫防治
今年玉米病虫害发生总体上属于轻发年份,但七月份突遇外来有害生物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我站科学制订监测与防控策略,抓住防治关键时期,运用综合防控措施方面入手,扎实开展防治工作,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对外来生物草地贪夜蛾防治方面,采取强化技术宣传、开展严密监测、加强虫情上报和及时预警处置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虫源基数,将危害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对玉米螟采取“狠治一代,巧治二代,注意防治三代”的防治策略,褐斑病、小斑病、锈病的防治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一般玉米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偏低,但品种间发病程度有一定差异,首先不种高感品种,其次加强化学防治。
对于二点委夜蛾防治方面,
采取农业防治为基础,未播种田播前旋耕灭茬,减少成虫产卵量,破坏幼虫栖息地,已播种田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使玉米出苗后根部裸露,恶化幼虫适生环境,同时用撒毒饵、撒毒土、喷雾等方法进行化学防治。
共挽回玉米损失7154.25吨。
1.2.5 蔬菜病虫防治
针对我县蔬菜生产技术上的薄弱环节,我站示范推广了“选用抗病品种、高垄窄畦三沟配套、高温闷棚预防病害”,“性诱剂、黄板、杀虫灯诱杀蔬菜害虫”,“应用BT、农抗、病毒制剂等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等四项绿色防控技术。
为加快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让菜农尽早掌握技术要领,我站积极开展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培训,还根据本地实际,利用新技术、新农药药效试验在示范区进行现场展示,杀虫灯杀虫效果展示,黄板诱蚜和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性诱剂诱蛾效果展示,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对比试验效果展示等,收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显著。
共挽回蔬菜14301.8吨。
1.3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技术普及率。
今年对主要病虫防治宣传力度大于以往各年。
在中央、省、市、县电视台新闻报道20次,适时播出各阶段重大病虫防治技术,并在**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发布滚动字幕150条;同时,为了便于广大农村干群掌握水稻病虫的防治技术,共印发材料5期计20万份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资料。
在防治关键时期,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向农户推送防治技术要点,各镇(区、街道)悬挂过街条幅300条、张贴宣传标语3000张,每个村委会白天不间断的用广播播放防治技术要点。
还通过《今日**》报纸宣传刊出病虫防治专版2期,指导农民防治,普及了防治技术,推进了防治工作。
并利用农干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进行植保知识培训共5期合计培训人数2500人次。
1.4 加强项目引领,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
我县病虫专业化防治从2009年开始起步,当年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有16个,到今年发展到100个。
今年全年统防统治面积437.53万亩次,比上年增加7.73万亩次,统防统治覆盖率为66.82%。
其中小麦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为150.52万亩,占小麦病虫防治面积的61.7%;水稻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为285.6万亩,占水稻防治面积的68.16%。
为及时控制病虫害,保持农业高产稳产,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1.5 加强绿色防控,提高农药使用利用率
我站紧紧围绕农产品提质增效和农药减量控害目标,推进绿色防控与主导产业发展、与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相结合,不断扩大绿色防控示范区覆盖范围和带动作用,提升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益。
今年共建设3个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个市级绿色防控示范片和1个县级绿色防控示范方,示范区绿色防控产品和主推技术到位率100%,病虫防治效果85%以上;生物物理等非化学农药的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3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对照区减少20%以上;示范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
通过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今年我县的绿色防控覆盖率达80%以上。
1.5.1 病虫害防控水平不断提升今年我县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田间菌源充足,一旦防治不力将有大流行的趋势。
我们通过准确的预测预报、示范应用性诱剂和释放赤眼蜂、推广使用省级绿色防控名录上的药剂进行科学防治,使稻麦的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玉米上针对外来有害生物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推广应用性诱剂监测与农业部推荐的应急防控药剂防治相结合,使草地贪夜蛾“落地未成灾”;果蔬病虫防治推广应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迷向技术和生物农药防治等措施,使蔬菜病虫危害损失控制有效范围内。
我站通过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手段有效的相结合,确保了全年农作物的丰产丰收。
1.5.2 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次数水稻示范区通过种子包衣技术、灯光诱杀、性诱杀和天敌寄生等技术,全年杀虫剂使用减少3次,果蔬示范区通过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性迷向等技术杀虫剂使用减少4次。
1.5.3 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不断提高通过绿色防控专题讲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电视报道和新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了农户的知晓率;通过试验示范和现场观摩让农户感知上认可了绿色防控技术,并自觉的使用绿色防控技术。
同时让各级领导了解绿色防控的作用,形成了领导重视和农户应用的社会氛围。
1.6 加强植物检疫提高检疫执法的满意率
植物检疫包含执法职能,必须遵循“规范、简化”的原则,既要按照植物检疫法规规定程序,又要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合法”的要求,因此对植物检疫机构来说是一种考验。
今年我站通过组织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进行种子市场执法检查2次,把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关,抓好疫情监测与防控等,得到全县的广
泛好评。
今年,我站在产地检疫上共实施产地检疫面积2.89万亩。
经全生产过程调查,均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按照行政许可受理程序准予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书。
全年共开展产地检疫22批(次),其中小麦17批(次),1.57万亩,计706.86万公斤,水稻17批(次)1.32万亩,587.3万公斤,蔬菜3批(次),0.0135万亩,0.135万公斤,共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书72份。
产地检疫签证面积及合格种苗数量较上年大幅增加;在调运检疫上今年共受理各类种子调运检疫申请41批次,34个调种单位,共签发调运检疫证书41份,其中调出省外7批(次)5个调种单位,3个品种,25.6万公斤,省内调运检疫证书34.0份,30.0个调运单位,涉及47.0个品种,6个作物,调运数量 93.9245万公斤,依据产地检疫合格证14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采取三次边查边除,春季先一次化除,再一次人工铲除,秋季人工铲除。
全年共组织开展防治224亩次,其中化除累计159亩,人工铲除累计45亩。
有效的遏制了外来有害生物的蔓延。
通过我站检疫人员的不懈努力,制种单位和销售单位遵守植物检疫法规的意识不断增强,调运检疫证明数量远远高于往年,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全县范围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如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县相比、与先进典型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少数菜农对安全科学用药意识较薄弱,在蔬菜上乱施农药现象仍然存在;新技术宣传力度仍然不够,技术到位率不高;在植物检疫方面,由于执法人员外调,检疫工作量明显增加,加之其他工作任务也较多,显得人手偏紧。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克服人手不足的问题,将以前“要我干”的消极态度转变成“我要干”的积极态度。
二、 2020年工作初步打算
2020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咬定县委、县政府的工作目标,在植保工作上力求“三个创新”,实现“三个提高”,在绿色**建设和美丽**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创新病虫害监测,提高预警能力。
在秸杆还田面积增加、作物结构调整力度大、病虫发生更复杂、防治要求更高的情况下,按照省站测报办法,规范开展病虫测报,在抓好系统虫情观测的基础上,加大面上虫情普查,全面准确把握病虫发
生动态,及时发布植保信息,确保病虫测报准确率都在95%以上,提高植保服务水平和效果。
2 、创新绿色防控技术,提高防治效率。
结合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高效栽培技术+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模式进行病虫害防治,突出抓好小麦、水稻、玉米、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等重大病虫害防治总体战,确保病虫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
3 、创新植检普法手段,提高执法水平。
切实做好加拿大一枝黄花有等害生物疫情普查和监控防治。
严格产地检疫、加强调运检疫,加强种子市场检查,严防危险性、检疫性病虫害传入、传出,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