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头等主力师- 勇士部队 - 新浪BLOG
对二野历史的回顾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对二野历史的回顾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https://img.taocdn.com/s3/m/13eb4e9a51e79b89680226a5.png)
对二野历史的回顾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这些老人啊!好多年没有机会在一块见面了,今天 随便聊聊天吧。
回想战争年代,我们二野在每一个阶段都完成了自 己的任务,而且完成得比较好。这是对二野的评价。
整个解放战争,从头到尾,二野都处在同敌人针锋 相对斗争的最前面。开始在晋冀鲁豫,用刘伯承同志的 话说 ,这里是华北解放区的大门,敌人要进攻首先就 从这个口子来。 果然,毛主席到重庆谈判的时候,敌 人从两路来。一路是阎锡山,我们就手打了个上党战役 。接 着对马法五、 高树勋一路,又打了个平汉战役。 还要说远一点,在抗日战争时,我们就处在一个大门的 地位。那时不叫二野,是二野的前身。国民党同我们搞 摩擦,几个大解放区都有,但最集中的是在晋冀鲁豫。 抗战胜利后,他们进攻解放区首先攻的就是这个大门, 而我们守这个大门的力量并不强。阎锡山进攻上党区有 三万八千多人,我们比他们还少一点,也就是三万出头 ,从编制上讲,一个完整的、编制充实的团都没有,而 且装备很差,弹药很少,可以说是一群游击队的集合。 还有就是临战前没有指挥作战的将军,那时只有李达在 前线,好多将军都不在,在延安开会。我们是乘坐美军 驻延安观察组的运输机回太行的,同机飞回的有伯承和 我,还有陈锡联、陈再道、陈赓等。那时宋任穷留在冀 南。仗已经打得热火朝天了,我们才到,一下飞机就上 前线。在那样的情况下,把阎锡山的进攻部队完全消灭 可不容易啊,应该说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大别山这场斗争,主要是我们政策对头,包括军事 政策。军事政策就是坚决地拿出三分之一的野战部队地 方化,搞军区、军分区。因为大别山的斗争不决定于消 灭好多敌人,而决定于能不能站住脚。这是毛主席的战 略决策。什么叫胜利?胜利不在当时消灭多少敌人。要 不要消灭敌人?要消灭,要争取打几个歼灭仗。从这一 点来看,我们完成得并不好,消灭的敌人不多,除地方 保安部队外,一共只消灭了几个旅。但关键是能不能站 得住,站得住就是胜利,结果,我们站稳了。我们前进 了一千里,直达长江,面对着武汉、南京、上海,扩大 了四千五百万人口的新解放区。这是个真正的胜利,前 进一千里的意义就在这里。
7个甲类集团军军史杂谈
![7个甲类集团军军史杂谈](https://img.taocdn.com/s3/m/b45ed4c86137ee06eff9185a.png)
7个甲类集团军军史杂谈一野系统从现存的陆军集团军番号可看出,由于历史和政治斗争的原因,原彭德怀的一野系统裁减最多,在21个集团军中只有1军是唯一一支一野部队。
部队驻地从大西北到后来的河南开封到文革后的江南鱼米之乡-浙江。
而且在八十年代裁军整编中,由于1军是在编的24个军中硕果仅存的一野部队,在原一野系统老干部的鼎力支持下,为平衡军中各派力量,1军被光荣的确定为全军七大甲类集团军之一,同属南京军区的原二野系统的12军只能屈列乙种集团军。
二野系统,在解放战争中,从中原大地一直打到云南边境的14军是一支二野劲旅,即陈(赓)谢(富治)兵团。
在80年代的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14军以两山血战一战成名,获得了"丛林猛虎"的称号。
两山血战,以老山战场最残酷,以者阴山之战打得最有魅力,时任14军49师师长廖锡龙不愧将才,大战之前,亲自赴前沿侦察敌情,为迂回部队选择最佳迂回道路。
总攻之前,两度推迟总攻时间,在老山之战开战后40分钟才发起攻击,使得迂回部队得以及时到位,匆忙赶到的部队指战员得以利用宝贵时间调整部署。
事实证明,两次调整总攻时间十分必要,部队战前准备了200口棺材,战后100口都多。
此战之战果,不仅军区首长没想到,许多参战官兵都没想到。
战后,悍将廖锡龙升任14军军长,当选"84年十大风云人物",数年后,又晋升成都军区司令员,现为总后勤部部长,上将。
80年代中期,昆明军区被裁撤,14军由此改换门庭归属成都军区。
由于14军担负热带丛林的山地作战任务,作战以传统的步兵为主,而且在成都军区内14军属于合并前的昆明军区相当于外来户。
所以原成都军区的嫡系部队13军荣幸列编甲类集团军,把同军区在对越战争中有出色表现的"山地猛虎"-14军活活挤出了甲类军的行列。
原14军军长廖锡龙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后,与麾下的13军也因此始终有一份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三野系统:甲类集团军中的21军和27军是原陈毅、粟裕的三野二纵和九纵。
华野雄师之鲁中雄师传奇
![华野雄师之鲁中雄师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41adcb208bd63186bdebbc4b.png)
华野雄师之鲁中雄师传奇作者:朱晓明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2年第7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雄壮方阵中,步兵第76师是一支朴实无华、不事张扬,却攻防兼备、战力极强的老部队。
它军纪严明、稳健强悍,冲锋在前、屡建功勋,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组建最早的野战师之一,深得战区司令部和最高统帅部的信任。
忠勇鲁中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76师的前身可追溯至1938年1月由山东省委在泰安县徂徕山组织抗日武装起义而成立的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4支队,后沿革为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第1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
1941年8月整编为山东纵队第4旅,后为鲁中军区第1(泰山)军分区。
1945年8月,以鲁中1分区领导机关和所属第10团、特务营、泰北独立营、莱芜县大队及军区主力第4团为基础在山东莱芜组成山东解放军第4师,师长廖容标、政委王一平,下辖第10、11、12团,归山东军区建制。
同年11月,山东解放军第4师币划归鲁中军区建制。
1946年9月,4师12团整编为鲁中军区炮兵团,鲁中3分区12团调入4师,补齐建制。
1947年2月,鲁中4师编入华野8纵为第22师,师长孙继先,政委王文轩,下辖第64、65、66团。
1948年1月,8纵24师70团划归22师建制。
1949年2月,22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76师,师长高文然,政委曹普南,下辖第226、227、228团,归第26军建制。
第70团调出,改称第77师231团。
226团前身是1937年12月以八路军129师教导团部分干部及386旅抽调的两个连组成的129师挺进支队。
1938年2月,改称129师津浦支队,相继编入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129师先遣纵队、八路军山东纵队、山纵第2旅、115师新教导1旅,抗战后期发展为鲁中军区主力第4团。
1945年8月,编入山东解放军第4师为第10团,后沿革为鲁中4师10团、华野8纵22师64团。
该团是山东纵队中为数不多的拥有红军连队的团队,享有“老四团”之美誉,战斗作风硬朗,战斗经验丰富,执行命令坚决,攻防兼备,以攻坚能力见长,部队战斗力很强,是26军第一主力团。
论红二方面军对长征的历史贡献
![论红二方面军对长征的历史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05449d1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d.png)
中共党史研究2016年第10期./01234#$56789杨慈安 符长元 向凤毛 赵琳 张海峰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终于胜利完成跨越十几个省、总行程达数万里的长征”,“实现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奏响了“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①。
红二方面军②历经艰险,充分发挥“启先声、承策应、担后卫”的作用,出色完成红军长征探路、策应和后卫任务,为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红二方面军的光辉历程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③,但对红二方面军为长征作出的历史贡献则缺乏全面系统的阐述。
本文吸收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依据相关档案及文献资料,试图对红二方面军为红军长征作出的历史贡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一、从实际出发,坚持两军团统一行动,形成新的战略力量 1.红六军团奉命突围西征,为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战略转移探路开道因取得第五次反“围剿”胜利的希望不大,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准备,于1934年7月23日发布《关于红六军团向湖南中部转移给红六军团及湘赣军区的训令》,要求“六军团离开现在的湘赣苏区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广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指示红六军团由江西遂川的黄坳、上下七及其附近地域突围,第一步到达湘南桂东地区,发展游击战争,扩大游击区域;第二步到达新田、祁阳、零陵地区,发展游击战争,创立新根据地;第三步横渡湘江,向新化、溆浦之间的山地发展,向北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联络。
同时还决定,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作为中央代表随军行动,并以任弼时为主席、萧克和王震为委员组成军政委员会,作为红六军团西征行动的最高领导机关。
中央训令指出,“江西及四川存在着巩固的苏维埃区域,而湖南将成为两者将来发展联系的枢纽”,要在湖南“建立苏维埃政权与新的大片苏区,确立与二军团的可靠的联系,以造成江西、四川两苏区联结的前提”,要以积极的行动,“给湘敌以致命的威胁,迫使他不得不进行作战上及战略上的重新部署”。
第二野战军主力师及其著名少将
![第二野战军主力师及其著名少将](https://img.taocdn.com/s3/m/4b6ea5c5a216147916112822.png)
第二野战军主力师及其著名少将作者:欧阳青来源:《党史博览》2015年第03期第二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举行了上党、邯郸、桐柏、中原突围、陇海路、定陶、巨野、-城、同蒲、临浮、滑县、巨金鱼、豫皖边、晋南、豫北、鲁西南、张家店、高山铺、豫西、伏牛山、邓县、宋河、襄樊、郑州、应城、樊城、荆门、陕南、贵阳、成都、西昌、昌都等战役,并促成了西藏和平解放,还与其他野战军协同进行了运城、吕梁、汾孝、洛阳、大别山反围攻、宛西、宛东、豫东、淮海、渡江、广东、广西、滇南等战役。
第二野战军的主力师排名情况:顶尖头等主力师当推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
头等主力师当推第十二军第三十五师、第十六军第四十六师、第十四军第四十师、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第十三军第三十八师、第十八军第五十二师、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十军第二十九师。
后起之秀是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
其他主力师为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第十五军第四十四师、第十二军第三十六师、第十七军第四十九师、第十四军第四十一师、第十九军第五十五师、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第十军第二十八师。
第二野战军涌现出来的著名少将有赵兰田、周学义、李德生、杨俊生、吴忠、周发田、徐其孝、向守志、崔建功、何正文、尤太忠、萧永银、查玉升、符先辉、王砚泉、童国贵、汪家道、杨树根、陈忠民、邢荣杰、黎锡福、刘丰、张显扬、齐钉根、李觉、胡华居、金绍山、魏洪亮等。
善打硬仗的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师长赵兰田少将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第七旅。
从旅长到师长,赵兰田为把这支部队打造成第二野战军的头等主力师之一作出了突出贡献。
定陶战役中,赵兰田率部首先阻击国民党军第四十七师,然后围歼整编第三师,最终活捉第三师师长赵锡田。
豫北攻势作战,赵兰田不待主力到达,即果断指挥所部包围敌第四十九旅。
赵兰田恐敌逃脱,打破常规,在白天总攻,将敌全歼,俘少将旅长以下3400人。
羊山集战斗,赵兰田争得主攻任务。
二野雄师之——“冀鲁豫雄师”传奇
![二野雄师之——“冀鲁豫雄师”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b6263c09227916888586d715.png)
团 转 隶 2旅 建 制 。 1 2月 , 2旅 随纵 队 南返 归 建 , 题词 “ 平 江 起 义 第 一 团 ”和 “ 模 范红 十 二 团 ” 。
改 为 晋 冀鲁 豫 野 战 军 1纵 2旅 。 1 9 4 8年 5月 , 与 1 3 9团 同 出一 脉 的 3 8集 团 军 3 3 4团 ( 1 9 9 3 改称 中 原 野 战 军 1纵 2旅 ,旅 长 戴 润 生 、政 委 年 ,张 震 曾题 词 “ 平 江 起 义 团 ”)知 道 后 ,认 为
后为1 6军 第 一 任
当晚 2 1时 ,我 军 从 三 个 方 向 同
军长。但在朝鲜 战 时 发 起 攻 击 。 1旅 7团 因地 形 开 阔 , 场 上 居功 自傲 、腐 突 击 分 队遭 敌 猛 烈 火 力 所 阻 , 伤 亡 过
3 9团 是 从 八 路 军 6 8 6 石新 安。1 9 4 9年 2月 ,全 军 统 一 整 编 ,2旅 改 这 个 题 词 不 公 平 , 因 为 1
番 号 为 中 国 人 民解 放 军第 1 6军 4 7师 ,师 长李 团 分 出 去 的 ,不 应 该 排 第 一 。 张 震 表 示 ,我 是
鲁 豫 军 区第 1 纵 队第 2旅 ,旅 长 尹 先 炳 、 政 委 4团 。 1 9 4 9年 2月 , 改 番 号 为 4 7师 1 3 9团 。 戴润 生。1 9 4 6年 1月 ,奉 命 挺 进 东 北 至 热 河 该 团 曾 被 授 予 “ 模 范红 1 2团 ”光 荣 称号 , 部 队 时 ,因 情 况 变 化 随 1纵 调 归晋 察 冀 军 区 建 制 。
觉 、政 委 郭 强 ,原 辖 第 4 、5 、8团依 次 改称 为 红 3军 团 出来 的 ,这 个 题 词 不 会 错 , 即指 派 军
中国三大王牌师最强主力见谁灭谁
![中国三大王牌师最强主力见谁灭谁](https://img.taocdn.com/s3/m/6a92ac7a5acfa1c7aa00cce7.png)
第一:54军127师第127师最早的前身是“大革命时期”的孙中山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北伐战争中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赢得“铁军”美誉。
“大革命失败”后,经历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是“朱毛红军”红4军、红1军团的骨干部队。
作为主力参加了中央红军的历次重大战役行动,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攻克天险腊子口。
1937年8月,该部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
1940年挺进华中,先后编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第5纵队1支队、教导1旅。
1941年2月改编为新4军3师7旅,转战苏北抗日根据地。
在著名的刘老庄阻击战中,该旅19团4连顽强抗击3000余日军的进攻,最后82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被延安《新华日报》誉为“刘老庄八十二壮士”。
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军东北。
1946年2月和1师(即112师)参加秀水河子战斗全歼国民党13军89师266团和265团一部,这是东北我军首次歼灭美械敌军,开创东北我军歼灭美械国民党军的先河。
10月部队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16师,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127师,然后随第4野战军南下。
1950年4月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战役。
建国后该师参加了广西剿匪,1951年驻防海南岛,第43军撤销后改为广州军区独立师。
1968年重建第43军时第127师移驻广西桂林,后调往河南。
1979年2月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协助会攻谅山,五战五捷。
1984年师侦察连赴老山、者阴山前线,表现突出,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称号。
其他英雄部队:“红军师”、“铁军”----步兵第127师“红军团”----步兵第127师第379团、第380团“叶挺独立团”----步兵第127师第379团“刘老庄连”----步兵第127师第379团第4连“能攻善守英雄连”----步兵第127师第379团第9连“阻击英雄连”----步兵第127师第379团第1连“英雄侦察连”----步兵第127师侦察连127师是从南昌起义一直到现在我军保存最完整的部队,我军历史上的一些顶级名将都是出自该师或在该师任职,如林彪、粟裕、徐海东、黄克诚等,现在的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曾在127师担任师长长达10年。
朱晓明二野雄师之——“铁血劲旅”传奇
![朱晓明二野雄师之——“铁血劲旅”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2f8ae990d4d8d15abe234e9d.png)
9 4 2年 9月 ,又合 编 为 分 区基 师2 2 5团 、 红 2 5军 2 2 4团 , 1 9 3 4年 1 2月并入 沙 河 地 方武 装 。 1 9 4 5年 夏 , 改称 第 4 1 团 。 同年 8月 , 编 红2 2 5团。1 9 3 6年 4月 , 红2 2 5团扩 编 为 红 1 5 干 团。 1 杰 )支 队 ,1 1 月改称 1 6旅 4 7团 。 该 团 军团 7 5 9 币。 土 地 革命 时 期 , 该 团坚 持 鄂 豫 皖 苏 入 韦 ( 区斗 争 ,参 加 了红 2 5军 的 长 征 。 1 9 3 7年 8月 , 是 老 部 队 ,作 风 好 ,战 斗力很 强 ,是 军 、师主 力 红 7 5师 改 编 为八 路 军 1 1 5师 3 4 4旅 6 8 8团。 团。 1 0 2团 前 身 为 1 9 4 3年 9月 由磁 县 、 武 安 、 1 9 40年 2月改 为八 路 军 2纵 新 1旅 1团 ,5月 随旅调归 1 2 9师。1 9 4 3年 3月 , 1 团编入太行 5 邯 郸 独 立 营 合 编 组 成 的 太行 5分 区磁 武 邯 独 立 9 4 5年 夏 , 改称第 4 8团 。 同年 8月 , 编入 分 区, 9月划 归 7分区。抗 战时期, 该 团参加过 团 。 1
覃史钧 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 I 朱 晓明
二野雄 师之
‘ ‘
铁血劲旅” 传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 2 军是以善打硬仗 、 敢打恶仗、 险仗而著称的二野劲旅, 所属 3 4师为二野头等主
力师 , 是二野劲旅这 个响亮称谓和 l 2军 “ 四个特别 ” 光荣传 统( 即“ 特 别听党话 、 特别 能战斗、 特 别守纪律 、 特别讲 团结 ” 肭 直接 创造 者和 继承 者。
二野雄师之“决死雄师”传奇
![二野雄师之“决死雄师”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d9c520d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a.png)
光辉历程
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1旅,旅长刘丰、政
委胡荣贵。
1949年2月,改番号为第14军40
基干力量。
1949年2月,11旅整编为40师时,该团没有归建,而是调归14军42师改为第124团,另由豫西之叶县支队和方城县游击大队宛东等战役,以及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随后渡过长江,浙赣追击,参加广东、广西战役,进军云南,歼灭国民党军和土匪10万余人。
尤其在解
◆1937年8月1日,成立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
◆4纵11旅指战员坚决扼守南坪集。
1968年10月,40师随14军由滇西调防滇南,师部驻曲靖专区宜良县。
“文革”期间,部队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40师被污蔑为“伪军”、“土匪部队”,造成部队思想混乱。
“文革”结束后,山西新军的老同志向中雄连”连”、7
团4
员”、118
英雄”
长尹光忠、9
◆“老山英雄连”锦旗。
二野雄师之“中野虎师”传奇
![二野雄师之“中野虎师”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899edd1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a.png)
铁血征途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1师是一支具有力中的主力”。
解放战争时期,769团编入晋冀鲁豫3纵7旅为第19团。
该团为老红军团、百将团,作风勇猛顽强,敢打敢拼,攻必克,大湖营歼敌快速纵队31师首任师长赵兰田将军。
三打马围子◆7旅19团6连准备向东马围子发起攻击。
和342团1个营。
配属8旅的21团以1营为突击营,3营为二梯队。
战斗发起后,1营从东北角顺利突破敌人前沿,通过鹿砦。
2连1排勇猛突入敌人纵深,占领了少数房屋和几个地堡,连续打退敌人三次反扑,歼敌一部。
但由于我步炮协同不好,敌地堡群未被摧毁,主攻的8旅23团发展很不顺利,未能及时巩固突破口,部队伤亡较大,致使攻击受挫,再次撤回。
7旅攻占东马围子后,立即组织实地勘察,积极抢修工事,向西马围子展开进迫作业,将出击战壕挖至距敌五六十米处。
此外,旅得到了华野1个榴弹炮连的支援,工兵也在东马围子西侧挖了许多炸药发射坑。
3纵司令员陈锡联亲临前线,给担任突击任务的19团鼓舞动员。
12月11日,3纵再倾全力对中、西马围子之敌实施一点多面的攻击,7旅奉命以19团主力协同8旅和9旅一部攻击西马围子,令19团1营从正东攻击,3营从东南助攻,21团为预备队。
16时30分,3纵集中所有火炮,特别是各式炸药发射坑(筒)一齐开火,西马围子落下无数雷霆,震撼了敌军整个阵地。
19团在炮火掩护下,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助攻方向的3营11连首先在东南角开始冲击,使敌发生错觉,吸引了敌大量火力,然后主力从正东方向突入村内。
该团与从东北角突破的9旅26团密切协同,分4个箭头,楔入敌之侧背与纵深,将敌分割、包围。
19团2连逐堡爆破、搜索,以5人伤亡代价,连夺敌堡7个,炸毁重机枪3挺。
19时,全部肃清中马围子之敌,我继续向西马围子攻击。
此时,8旅两个团从西南角和西北角也突破敌前沿,逼近敌核心阵地。
守敌丧心病狂,施放毒气阻挡。
19团1营4连不顾一切,向敌阵地猛钻,很快包围、歼灭了敌52团指挥所,俘敌团长唐铁冰。
二野雄师之“太行铁拳”传奇
![二野雄师之“太行铁拳”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a23d761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8.png)
太行子弟兵36师前身为1945年8月在抗战大反攻时组建的八路军太行军区秦支队,司令员秦基伟、政委李震、副司令员何正文,下辖7分区老1团、1分区10团、6分区42团。
9月,秦基伟、何正文调任太行军区司令员、参谋长,向守志任副司令员,秦支队更名为秦向支队。
11月,编入晋冀鲁豫军区6纵为第18旅,旅长萧永银(1946年1月到职)、政委李震,下辖第52、53、54团。
1946年7月,随6纵归晋冀鲁豫野战军建制领导。
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8旅,旅长萧永银、政委刘昌。
1949年2月,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6师,师长邢荣杰、政委刘昌,下辖第106、107、108团。
1950年1月,36师兼川东军区之涪陵军分区。
106团为36师主力团,前身为1938年2月在冀南以769团1连、2营机炮连为基础和几支地方游击队组建成立的129师东纵第2团。
同年夏,先后改为129师独立旅第2团、青纵第2团。
1940年6月,改为129师新4旅第10团。
1943年5月,调入太行1分区。
1945年8月,编入秦支队,后为6纵18旅52团。
该团历史较早,基础较好,曾经有过两个红军连,战斗力很强,长于进攻。
解放战争中,涌现出著名爱兵模范王克勤和全国战斗英雄王银虎、康清林。
107团前身为太行6分区42团,1945年8月,编入秦支队,后为6纵18旅53团。
1947年10月,调归鄂豫军区5分区,为大别山基干武装力量。
1948年8月,6纵在河南方城整训时重建53团。
1949年2月,老53团团长带260余人归建18旅,与新53团合编为107团。
该团注重团结,不怕苦,不怕死,打不垮,拖不散,是坚持大别山部队中唯一一支齐装满员、始终保持在2000人以上的战斗团。
108团前身为太行5分区在1940年组建的涉县独立营和冀豫磁县抗日义勇军,1945年4月合编为第5团。
同年8月,编入太行军区韦(杰)支队。
11月,该团与秦向支队老1团(红军团,后为34师100团)互调建制,改称6纵18旅54团。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https://img.taocdn.com/s3/m/440750c0a1c7aa00b52acb82.png)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中原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
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129师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
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129师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
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
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
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
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基本简介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
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
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
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
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1945年9~11月,先后取得了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1946年 7月~1947 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又取得破击陇海路和定陶、鄄城、晋南、豫北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鲁南战役胜利,随即挺进大别山,进军豫西,与华北野战军密切协同,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1948年11月~ 1949年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
二野雄师之“太行劲旅”传奇
![二野雄师之“太行劲旅”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c1e8631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3.png)
南征北战这支英雄部队即是1945年10月于山西襄垣成立的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第8旅,旅长马忠全、政委鲍先志(未到职,由卢南樵继任),旅机关以太行3分区部分干部为基础组成,下辖第22、23、24团。
1946年7月,8旅随3纵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
1947年11月,24团拨归皖西军区(后归建),3纵副司令员刘昌毅兼任8旅旅长。
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第8旅,黄林任旅长。
1949年3月,8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1军32师,师长何正文、政委卢南樵,原属各团依次改称为步兵第94、95、96团。
1950年1月,32师兼川东军区大竹军分区,师长兼司令员何正文、政委高治国。
94团前身为1937年12月以八路军769团7连为骨干,与昔阳、邢台、榆次等游击大队合编成立的129师385旅独立支队(即汪乃贵支队)。
1938年3月,129师随营学校第8连调入。
8月,改为129师冀豫抗日游击支队第2团。
1939年3月,编为新385旅独立2团。
1940年6月,改番号为第14团。
1943年3月,新385旅与太行3分区合并,14团即隶属于3分区。
1945年9月,编入太行纵队第3支队。
10月,编入3纵8旅为第22团。
1949年3月,改称11军32师94团。
该团历史较老,战斗作风顽强,能打硬仗,为军、师主力团。
1939年4月,曾被129师评为“晋东南地区冠军团”。
其3连为“铁的连队”,11连为“包围圈里的模范连”。
95团前身为1939年5月以八路军129师特务营和冀豫边区特务营合编组建的129师特务团,著名战将皮定均为该团首任团长。
1940年6月,改为第34团,由129师直属。
1941年1月,划归太行5分区。
1945年9月,编入太行纵队第4支队。
10月,编入3纵8旅为第23团。
1949年3月,改称11军32师95团。
该团有一定红军基础,1连为32师唯一的红军连。
团队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很强,为军、师主力。
团长严大芳,是11军两名全国战斗英雄之一,被誉为“奇才虎胆”。
一野雄师之“天下第一师”传奇
![一野雄师之“天下第一师”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b001ecf959eef8c75ebfb34d.png)
一野雄师之“天下第一师”传奇作者:朱晓明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3年第1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师是一支以老红军部队为主体的英雄之师,一向以敢打先锋、善打硬仗、恶仗而闻名。
该师在全军野战师中番号排序第一,尤为光荣和自豪。
●朱晓明红2军团的传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师前身为1937年8月,以红2军团所属部队和陕北红28军合编组建的八路军第120师358旅,旅长卢冬生(未到职),副旅长李井泉,下辖715- 716团。
全旅共5000余人,旅机关新建,无直属队,仅有参谋及通信排等勤务人员100余人。
9月,张宗逊任旅长,10月,李井泉改任政委。
1938年1月,增编714团。
1939年1月,120师率358旅715、7_6团从晋西北开赴冀中。
3、4月间,715团与冀中军区独4支队合编为120师独1旅,716团与冀中军区独5支队合编为120师独2旅。
5月,358旅旅长张宗逊、代政委张平化率旅机关部分干部前往冀中,将独1、2旅组成张张纵队。
9月,张张纵队撤销,纵队机关并入独2旅,独2旅改称(张)358旅。
而留晋西北的358旅机关大部、714团及其他部队组成新358旅,由彭绍辉、罗贵波分任旅长、政委,故又称(彭)358旅。
1940年4月,(张)358旅沿用358旅番号,(彭)358旅则改称独2旅(后沿革为一野3军7师)。
11月,358旅兼晋西北军区3分区。
1943年6月,358旅免兼3分区,调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挥。
1945年8月,该旅改称晋绥野战军358旅,旅长黄新廷、政委余秋里,下辖第8、715、716团。
1946年11月,编入晋绥军区第1纵队。
1947年3月,该旅随1纵编入西北野战兵团。
同年7月,改称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
1949年2月,该旅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1师,师长黄新廷、政委余秋里,所辖3个团依次改称为第1、2、3团。
1师是一野头等主力师,历史悠久,沿革复杂,劲旅荟萃,功勋卓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战斗作风。
第二野战军
![第二野战军](https://img.taocdn.com/s3/m/3362357927284b73f242504a.png)
1949 年 2 月 5 日,由中原野战军正式改称;2 月19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前委。
中共第二野战军前委委员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陈赓李达书记邓小平第二野战军机关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兼)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姚继明军政处处长余非情报处处长柴军武新闻处处长李永悌通信处处长张有年机要处处长林桂森军械处处长黄以仁组织部部长陈鹤桥宣传部部长陈斐琴保卫部部长卜盛光民运部部长李庭桂联络部部长杨松青俘管处处长袁血卒编辑出版处处长胡痴新华社分社社长王敏昭直属政治处主任唐济盘后勤司令部(1949 年 2 月成立)司令员段君毅政治委员段君毅(兼)副司令员刘岱峰姚继鸣副政治委员穰明德参谋长姚继鸣(兼)政治部主任邓存伦卢南樵(后)供给部部长刘岱峰(兼)李泛山(后)政治委员谭映月卫生部部长齐仲桓钱信忠(后)政治委员马琮璜兵站部部长李静宜政治委员萧鹏运输部部长郝炬政治委员杨杰后方总留守处主任卜盛光第三兵团(1949 年 2 月组建)司令员陈锡联政治委员谢富治副司令员王近山杜义德政治部主任阎红彦副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副主任钟汉华后勤部部长刘清胥光义(后)第十军(由原第二纵队改称)军长杜义德(兼)政治委员王维纲副军长范朝利参谋长高厚良政治部主任许梦侠供给部部长陈三纪卫生部部长孙毅华第二十八师(由原第四旅改称)师长陈中民张奇(后)政治委员姚克佑第二十九师(由原第六旅改称)师长周发田政治委员于笑虹第三十师(由皖北独立师改称)师长马忠全政治委员鲁大东第十一军(由原第三纵队改称)军长曾绍山政治委员鲍先志副军长郑国仲参谋长杨国宇政治部主任刘华清胥治中后勤部部长王子清第三十一师(由原第七旅改称)师长赵兰田政治委员周维第三十二师(由原第八旅改称)师长何正文政治委员卢南樵第三十三师(由原第九旅改称)师长童国贵政治委员高治国第十二军(由原第六纵队改称)军长王近山政治委员王近山(兼)副军长萧永银副政治委员李震参谋长萧永银(兼)政治部主任李开湘后勤部部长王耀显第三十四师(由原第十六旅改称)师长尤太忠政治委员邵子言唐平铸(后)第三十五师(由原第十七旅改称)师长李德生政治委员李如海第三十六师(由原第十八旅改称)师长邢荣杰政治委员刘昌第四兵团(1949 年 2 月由陈赓兵团改称)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陈赓(兼)副司令员郭天民副政治委员刘志坚参谋长郭天民(兼)政治部主任刘志坚(兼)副主任胡荣贵后勤部部长赵炳润政治委员杨世荣第十三军(由原第四纵队的第十、第十三旅与豫西军区部队组成)军长周希汉政治委员刘有光副军长陈康副政治委员廖冠贤政治部主任廖冠贤(兼)后勤部部长任学恭第三十七师(由原第十旅改称)师长周学义政治委员雷起云第三十八师(由原第十三旅改称)师长徐其孝政治委员南静之张丕绪(后)第三十九师(由豫西军区部队组建)师长黎锡福政治委员侯德才第十四军(由原第四纵队的第十一旅、第八纵队的第二十二旅与起义的廖运周师组成)军长李成芳政治委员雷荣天副军长王启明参谋长王启明(兼)政治部主任朱佩瑄供给部部长党元成卫生部部长刘辉儒第四十师(由原第十一旅改称)师长刘丰政治委员侯良辅第四十一师(由原第二十二旅改称)师长查玉升政治委员丁荣昌陈明(后)第四二十师(由淮海战役起义的廖运周师和第十一旅一部改编成立)师长廖运周政治委员张子明第十五军(由原第九纵队改称)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副军长刘昌毅参谋长张蕴钰(后)政治部主任余洪远副参谋长张蕴钰后勤部剖长胡孝武第四十三师(由原第二十五旅改称)师长张显扬政治委员薛祷第四十四师(由原第二十六旅改称)师长向守志政治委员向守志(兼)第四十五师(由原第二十七旅改称)师长崔建功第五兵团(1949 年 2 月组建)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副政治委员张霖之参谋长潘焱政治部主任甘渭汉代理主任王幼平副主任石新安后勤部部长吴机章第十六军(由原第一纵队与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组成)军长尹先炳政治委员王辉球副政治委员戴润生参谋长杨俊生政治部主任吴买后勤部部长尹痴生第四十六师(由原第一旅改称)师长齐钉根政治委员范阳春第四十七师(由原第二旅改称)师长李觉郑统一(后)政治委员郭强第四十八师(由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改称)师长郑统一代理师长王晓(1949 年8 月)政治委员李一非姜思毅(后,1949 年8 月)第十七军(由原第十一纵队与冀鲁豫部队组成)军长王秉璋赵健民(后,兼)政治委员赵健民副政治委员萧元礼参谋长刘星政治部主任裴志耕后勤部部长王耀华第四十九师(由原第三十一旅改称)师长汪家道政治委员况玉纯第五十师(由原第三十二旅改称)师长胡华居政治委员卿正兴第五十一师(由冀鲁豫军区独立第一、第三旅、独立支队组成)师长闵学胜政治委员崔子明第十八军(由原第一纵队第二十旅与豫皖苏军区队组成)军长张国华政治委员谭冠三副军长昌炳桂副政治委员王幼平王其梅参谋长陈明义政治部主任郭影秋后勤部部长夏仲远第五十二师(由原第二十旅改称)师长吴忠政治委员刘振国第五十三师(由原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组成)师长金绍山政治委员王其梅第五十四师(由原豫皖苏军区各军分区主力团组成)师长魏洪亮政治委员罗野岗特种兵纵队(1949 年 2 月组建)司令员李达政治委员李达(兼)副司令员孔从洲副政治委员谭善和参谋长赵章成巫金峰(后)政治部主任张力雄军事政治大学(1949 年 1 月 15 日,由中原军称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校长刘伯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兼)副校长潘梓年教育长徐立行政治部副主任刘华清校务部部长武承先第五十八军(1949 年 2 月由原桐柏军区部队组成,5 月军部及第一七三师、第一七四师划归河南军区;第一七二师改为湖北军区独立师)军长高树勋孔庆德(后)政治委员方正平副军长杨秀昆副政治委员张力之参谋长张西三政治部主任张力之(兼)第一七二师师长杨树根政治委员李福尧第一七三师师长李定的政治委员吴罡第一七四师师长何济林编辑本段任命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辖第13军(周希汉任军长、刘有光任政治委员)、第14军第二野战军政委邓小平(李成芳任军长、雷荣天任政治委员)、第15军(秦基伟任军长、谷景生任政治委员)。
二野雄师之“铁血劲旅”传奇
![二野雄师之“铁血劲旅”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4a211aef79563c1ec4da7185.png)
二野雄师之“铁血劲旅”传奇作者:朱晓明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4年第4期文/朱晓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 2军是以善打硬仗、敢打恶仗、险仗而著称的二野劲旅,所属34师为二野头等主力师,是二野劲旅这个响亮称谓和 1 2军“四个特别”光荣传统(即“特别听党话、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团结”)的直接创造者和继承者。
劲旅前身34师的前身是1945年8月对日大反攻中成立的八路军太行军区韦(杰)支队,亦称第1支队,下辖5分区5团、48团、6分区41团。
同年11月,编入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为16旅,旅长韦杰(6纵副司令员兼)、政委张国传,下辖第46、47、48团。
1946年7月,随6纵归晋冀鲁豫野战军建制领导。
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6旅,旅长尤太忠、政委邵子言。
1949年2月,16旅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4师,师首长不变,各团依次改称第100、101、102团。
1950年1月,34师兼重庆警备司令部。
100团为12军三大红军团之一,前身为1932年11月重建的红25军74师221团,后沿革为红28军244团、红73师217团、红75师225团、红25军224团,1934年12月并入红225团。
1936年4月,红225团扩编为红15军团75师。
土地革命时期,该团坚持鄂豫皖苏区斗争,参加了红25军的长征。
1937年8月,红75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
1940年2月改为八路军2纵新1旅1团,5月随旅调归129师。
1943年3月,1团编入太行5分区,9月划归7分区。
抗战时期,该团参加过著名的町店战斗、香城固伏击战、百团大战等。
1945年8月,编入秦(基伟)向(守志)支队,11月,调归6纵16旅,改称第46团。
该团基础好,作风勇猛顽强,骁勇善战,攻击力强,战斗经验丰富,有“老1团”之称,是军、师第一主力团,也是二野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团之一。
6纵组建日寸,老1团本来是要编进18旅,但纵队副司令员兼1 6旅旅长韦杰曾经担任过这个团的领导,有着深厚的感情,连以上干部,他也很熟悉,而且这个团齐装满员,是响当当的6纵第一大团。
一、二、三、四野各十大虎将
![一、二、三、四野各十大虎将](https://img.taocdn.com/s3/m/51bdf08751e79b89680226ec.png)
一、二、三、四野各十大虎将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颁布了《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
2月1日原西北野战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6月原华野的第18兵团(辖第60、第61、第62军)第19兵团(辖第63、第64、第65军)由晋入陕归一野建制。
此时第一野战军原属6个军组成第1、第2两个兵团。
第1兵团辖第l、第2、第7军;第2兵团辖第3、第4、第6军。
一野总兵力达34.4万人。
1949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第一野战军与西北军区合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
彭德怀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
下辖第1兵团(兼新疆军区)、第2兵团(兼甘肃军区)、第19兵团(兼陕西军区),第1军和第65军分别兼青海和宁夏军区。
12月下旬,新疆国民党军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辖第9军及骑兵第7、第8师。
1950年1月新疆的民族军,改编为第5军。
另有起义部队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1军、第2军、第3军,上述部队均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
贺龙则率第18兵团配合二野进军四川,后归西南军区建制。
1950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第一野战军和兵团番号撤销,所属部队归西北军区建制。
一野纵横大西北,为共和国的建立下了不朽功勋,麾下十大虎将更是熠熠生辉:1、铁甲元勋——大将许光达2、铁军名将——上将周士弟3、胡子将军——上将王震4、独臂虎将——上将贺炳炎5、刚正将军——上将彭绍辉6、横戈马上——上将杨得志7、骁勇战将——中将郑维山8、主力军长——中将罗元发9、北战南征——中将刘忠10、西北英豪——中将廖汉生二野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司令员为刘伯承,政治委员为邓小平。
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129师逐步发展而建立起来的。
解放战争初期称晋冀鲁豫野战军。
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部队组织番号的指示,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
【英雄的解放军骑兵第二师】
![【英雄的解放军骑兵第二师】](https://img.taocdn.com/s3/m/44598a1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9.png)
【英雄的解放军骑兵第二师】【英雄的解放军骑兵第二师】【英雄的解放军骑兵第二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集团军坦克旅,前身为兰州军区守备第1师,此前为陆军第20师。
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陆军第20师的前身是一个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光荣的骑兵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2师。
这个部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山西、陕西、内蒙一带活动,有力的打击了日伪和国民党军队,在《亮剑》这个片子中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一些骑兵在当时的重要作用。
骑兵的组建一般都是从侦察兵部队挑选的精英,一般主要作为突击力量和小股侦察时候使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兵种;从他那里我了解到在过去平原地区面对敌人机械化部队行军速度方面的优势,我们主要依靠骑兵部队袭扰和增援重要军事目标;从他那里我更了解到中国的骑兵部队有着优良的传统、过硬的作风和军事素养,作战勇猛、战术多样;我更了解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双方对于骑兵都十分重视,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发展这一特殊的兵种。
由于我的能力有限,只是零星的写了一些可以使用并有准确依据的东西,为了这些老人、为了这些功臣,也为了光荣的骑兵,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勇敢的骑士吧。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2师组建于1962年10月。
由原骑兵第一师所辖4、5团和兰州军区独立骑兵第6、7团组成,组建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2师4、5、6、7团。
1963年1月组建工作完成。
师机关辖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所属军械修理所、汽车修理所、运输队、储备库和师直分队警卫连、通讯连、喷火连、工兵连、教导大队(含马术队)。
1969年骑2师整编为陆军第20师,1983年1月改编为兰州军区守备第1师。
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裁军,兰州军区守备1师撤销建制,以师直机关为基础改编为47集团军坦克旅旅部;师坦克营、高炮营编入坦克旅;师工兵营、坦克修理所编入集团军工兵团和坦克装甲修理营。
骑兵第2师编制:骑2师4团:该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参加过百团大战、绥包、集宁、张家口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了平凉地区、青石嘴、偏城地湾等剿匪战斗及甘、青南平叛战斗。
二野雄师之——“冀南劲旅”传奇
![二野雄师之——“冀南劲旅”传奇](https://img.taocdn.com/s3/m/262f09d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8.png)
二野雄师之——“冀南劲旅”传奇
朱晓明;李开响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纪实版)》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29师是刘邓大军的主力师,具有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是第lO军迭经整编,唯一保留至今的成建制师旅级作战部队,以诞生伟大的“纪律重于生命”模范战士邱少云而蜚声军内外。
【总页数】5页(P27-31)
【作者】朱晓明;李开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二野雄师之——“太行劲旅”传奇
2.二野雄师之——“铁血劲旅”传奇
3.一野雄师之——“冀中劲旅”传奇
4.华野雄师之“劲旅雄师”传奇
5.华野雄师之渤海劲旅传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16军第46师
第46师的前身是37年11月组建的第115师第5支队,38年9月底改编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5支队,40年4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兼鲁西军区运河支队,同年10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3旅,41年7月7日改称八路军第2纵队教导第3旅,42年6月与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2军分区合并为新的冀鲁豫军区第2军分区,44年5月改称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45年9月编入新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为第1旅,46年1月调入晋察冀军区第2野战军为第1纵队1旅,同年3月改称晋察冀军区第1纵队1旅,46年12月归建仍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1旅,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1旅,49年2月19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46师。该师是我军核心老部队,所属部队中115师教3旅7团(红军团)、教7旅20团是师主力团。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邯郸、集宁、张怀、豫北、鲁西南、高山铺、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在邯郸战役中该师部队顽强阻击敌数日,胜利完成钳制敌人于预定战场和掩护主力集结的任务。在鲁西南战役中该师首先突破郓城城防,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该师部队富有朝气,作战经验丰富,执行命令坚决,机动能力强,土工作业好,作风勇猛顽强,进攻、防御、野战、攻坚兼备,突击力强劲,擅长攻坚,战功显赫,是二野头等主力师,亦是全军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师之一。有“挺进部队”之美名。
二、11军第32师
第32师的前身是45年10月由129师385旅14团和30团、34团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8旅,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8旅,49年3月1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32师。该师所属部队均为老部队,基础好,实力都不弱,14团、34团为师主力团。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定陶、巨野、滑县、巨金鱼、豫北、鲁西南、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部队战斗作风勇猛,朴实实用,战斗经验丰富,执行命令坚决,攻守兼备,战斗力甚强,是二野头等主力师。
[匿名] xxff
七、16军第47师
第47师的前身是39年7月组建的八路军第115师鲁西独立旅,40年4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兼鲁西军区黄河支队,41年1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4旅兼湖西军分区,42年底编入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仍为湖西军分区,44年5月改称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11军分区,45年9月编入新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为第2旅,46年1月调入晋察冀军区第2野战军为第1纵队2旅,同年3月改称晋察冀军区第1纵队2旅,46年12月归建仍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2旅,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2旅,49年2月19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47师。该师是有红军基础的老部队,所属部队中115师教4旅10团(红军团)、冀中南进支队21团是师主力团。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邯郸、集宁、张怀、豫北、鲁西南、高山铺、淮海、渡江等重要战役。在进入大别山以后,该师部队在纵队编成内随刘帅转出大别山向淮北展开,途中与蒋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11师相遇,部队浴血奋战拖住强敌掩护刘帅和主力安全转移。该部队战斗积极性高,执行命令坚决,机动能力强,土工作业好,战斗作风勇猛,进攻、防御、野战、攻坚兼备,尤其长于攻坚,战斗力甚强,是二野的头等主力师。
■upon的BLOG
发表文章
二野头等主力师
2006-09-26 16:38:53
大中小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是我军英勇善战的主力部队,在解放战争中承担了艰巨的战斗任务,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为蒋家王朝的灭亡敲响了丧钟。其战旗下的八支英雄部队为——二野头等主力师。
一、11军第31师
第31师的前身是45年10月由129师385旅769团、朱德警卫团、太行51团组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7旅,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7旅,
49年3月1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31师。该师是有红军基础的老部队,所属的两个红军团769团和朱德警卫团是师主力团。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邯郸、定陶、巨野、滑县、巨金鱼、豫北、鲁西南、淮海、渡江、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上甘岭等重要战役。尤其在上甘岭战役中该师部队动作迅速,敢于反复争夺,为战役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该师部队战斗作风过硬,战斗经验丰富,执行命令坚决,进攻、防御、野战、攻坚兼备,战斗力甚强,是二野头等主力师。
四、13军第37师
第37师的前身是红1军第3师7团,31年1月改编为红4军独立团,2月改编为红军教导第2师,3月改编为红4军12师,10月改编为红25军73师,33年7月扩编为红31军,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40年5月兼太岳军区,41年8月免兼太岳军区编入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仍为第386旅,43年春兼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45年9月免兼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编入晋冀鲁豫军区太岳纵队仍为第386旅,10月下旬随所在纵队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0旅,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7师。该师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军师,所属部队中129师386旅772团(红军团)、20团为师主力团。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上党、临浮、晋西南、汾孝、挺进豫西、洛阳、淮海、渡江、广东、滇南等重要战役。在临浮战役中与兄弟部队配合全歼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在洛阳战役中与华野8师配合经顽强奋战突破洛阳城防,为全歼蒋军青年军第205师作出重要贡献。该师部队战斗作风硬朗,战斗经验丰富,敢打大仗、恶战,进攻、防御、野战、攻坚兼备,对村落攻防作战颇有心得,战斗力强猛,是二野头等主力师。
活力地带
个人首页 给我留言
我的文章 我的相册
控制面板
我的文章分类
■我的所有文章
■部队沿革
■部队介绍
■军史文章
三、12军第34师
第34师的前身是45年8月成立的太行军区韦张支队,45年10月15日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6旅,48年夏改称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16旅,49年2月9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4师。该师是太行山上的老部队,所属部队中的115师344旅688团(红军团)和129师新10旅29团为师主力团。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邯郸、定陶、巨野、滑县、巨金鱼、豫北、鲁西南、襄樊、淮海、渡江、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上甘岭等重要战役。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路上,担任开路先锋,曾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强渡汝河,杀开一条血路,掩护大部队安全通过。该师部队战斗作风过硬,技战术全面,进攻、防御、野战、攻坚兼备,有很强的突击力,战斗力甚强,是二野头等主力师。
■军事理论
■军事评论
■球评
■其他
最近更新的BLOG列表
■一个人~` 流浪
■大头妮妮
■东方乐的BLOG
■◥◣菲菲◢◤
■无巍不至 — 郭巍的BLOG
■陈博雅de BLOG
■星仔的BLOG
■还有别的办法吗?
■丢了蓝色的灵魂的BLOG
八、18军第52师
第52师的前身是1945年10月组建的冀鲁豫军区独2旅,同年11月23日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第20旅。1947年3月16日北上赴东北后归建的第1纵队与第7纵队合并为第1纵队,该旅改称第1纵队20旅,1949年2月18日编入第18军为第52师。该师部队是从坚持冀鲁豫抗战的地方武装和游击队,锻炼成为一支能打大仗、硬仗、恶仗的主力部队,所属部队中115师教3旅9团、冀鲁豫2分区5团是师主力团。解放战争中参加了邯郸、定陶、巨野、滑县、巨金鱼、豫北、鲁西南、淮海、渡江、昌都等重要战役。在昌都战役中该师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勇猛拼杀,歼灭了藏军主力,后进军西藏将五星红旗插上了世界屋脊。该师是二野部队中颇能攻坚且战斗力强的头等主力师。蒋军亦称该师前身之20旅为战斗力甲、善于攻防和土工作业之主力部队。
五、1月1日以国民兵军官教导第8、第9团为基础组建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1总队,10月扩编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1纵队,41年1月14日兼太岳军区,同年6月免兼太岳军区并编入太岳纵队为决死第1旅,43年春兼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45年8月免兼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编入新组成的太岳纵队仍为决死第1旅,同年10月23日随所在纵队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1旅,48年5月9日改称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1旅,49年2月14日编入新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为第40师。该师是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的精华,所辖部队中决1旅25团、38团是师主力团。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上党、临浮、晋西南、汾孝、挺进豫西、洛阳、淮海、渡江、广东、滇南等重要战役。该师部队有朝气,作风好,攻守兼备,战斗力很强,是二野头等主力师。
二野头等主力师- 勇士部队 - 新浪BLOG首页┆精华┆圈子┆美图
勇士部队的BLOG
/m/yongshibudui﹥复制 ﹥收藏本页
HOME登录┆注册┆搜索┆帮助
勇士部队的BLOG
(资料查找麻烦,未经允许,谢绝转贴、转载)
评论(15)┆引用┆阅读(3137)┆打印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