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A02-9023 金材-第二章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二章(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PPT课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二章(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b2b95887c24028915fc39f.png)
§2-3 金属的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一般加工过程
铸件
机加工
冶炼→铸造
热锻
机加工
铸锭
热轧→
板料、棒材、 型材、管材
焊接 机加工
零 件
冷轧、冷拔、冷冲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金属材料对不同加工工艺方 法的适应能力。它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切削加工性 能和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等。
一、铸造性能 二、锻压性能 三、焊接性能 四、切削加工性能及热处理性能
根据载荷作用性质的不同分:
(1)静载荷——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
(2)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Fra bibliotek上的载荷。
(3)交变载荷——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
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载荷的作用形式
2.内力
内力——工件或材料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为保持 其不变形,在材料内部产生的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力,称 为。
形变强化(加工硬化)——冷塑性变形除了 使晶粒的外形发生变化外,还会使晶粒内部的位 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加剧,从而使金属随着变 形量的增加,使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 性下降。
金属的塑性变形,在外形变化的同时,晶粒 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晶粒会沿变形方向压 扁或拉长。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组织
§2-2 金属的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拉伸实验测定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抗扭强度 抗弯强度
1.拉伸试样
d——试样直径 L0——标距长度
低碳钢拉伸实验
2.力-伸长曲线
弹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缩颈阶段
力-拉伸曲线
3.强度指标
(1)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出现屈服现象时, 在实验期间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屈服 强度分为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全) PPT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全)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25cfe1647d27284a73517d.png)
属于这种晶格的金属有:铬Cr、钒V、钨W、钼Mo、及α-铁α-Fe
3、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的晶胞也是由八个原子构成的立方体, 但在立方体的每个面上还各有一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的金属有:Al、Cu、Ni、Pb(γ-Fe)等
大家六方晶格:由12个原子构成的简单六方晶体,且在上下两个六方 面心还各有一个原子,而且简单六方体中心还有3个原子。
§2-2金属的力学性能
学习目的:★ 理解金属材料性能(工艺性能、使用 性能)的概念、分类。
★掌握强度的概念及其种类、应力的概念及符号。 ★★掌握拉伸试验的测定方法;力——伸长曲线的几
个阶段;屈服点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力——伸长曲线是教学重点; 2、强度、塑性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
3、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1394℃
912℃
δ-Fe → γ- Fe → α – Fe
体心
面心
体心
4、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也称为“重结晶”。
其与液态金属结晶有许多相似处:有一定转变温度,有过冷现象; 有潜热放出和吸收 ; 也由形核、核长大来完成。 不同处:∵属固 态相变 ,∴ 转变需较大的过冷度;新晶核优先在原晶界处形核;转 变中有体积的变化,会产生较大内应力。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全)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1-1金属的晶体结构
★学习目的: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有关金属结构的基本概念: 晶面、晶向、 晶体、晶格、单晶体、晶体,金属晶格的三种常见 的类型。 ★难点:金属的晶体缺陷及其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2-1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所谓晶体是指其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的物体。 (晶体内的原子之所以在空间是规则排列,主要是由于各原子之间的 相互吸引力与排斥力相平衡的结果。)原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 物质称为“晶体”。
3、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的晶胞也是由八个原子构成的立方体, 但在立方体的每个面上还各有一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的金属有:Al、Cu、Ni、Pb(γ-Fe)等
大家六方晶格:由12个原子构成的简单六方晶体,且在上下两个六方 面心还各有一个原子,而且简单六方体中心还有3个原子。
§2-2金属的力学性能
学习目的:★ 理解金属材料性能(工艺性能、使用 性能)的概念、分类。
★掌握强度的概念及其种类、应力的概念及符号。 ★★掌握拉伸试验的测定方法;力——伸长曲线的几
个阶段;屈服点的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力——伸长曲线是教学重点; 2、强度、塑性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复习
3、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1394℃
912℃
δ-Fe → γ- Fe → α – Fe
体心
面心
体心
4、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也称为“重结晶”。
其与液态金属结晶有许多相似处:有一定转变温度,有过冷现象; 有潜热放出和吸收 ; 也由形核、核长大来完成。 不同处:∵属固 态相变 ,∴ 转变需较大的过冷度;新晶核优先在原晶界处形核;转 变中有体积的变化,会产生较大内应力。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全)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1-1金属的晶体结构
★学习目的: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有关金属结构的基本概念: 晶面、晶向、 晶体、晶格、单晶体、晶体,金属晶格的三种常见 的类型。 ★难点:金属的晶体缺陷及其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2-1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所谓晶体是指其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的物体。 (晶体内的原子之所以在空间是规则排列,主要是由于各原子之间的 相互吸引力与排斥力相平衡的结果。)原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 物质称为“晶体”。
第二章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12节PPT课件
![第二章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12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975a9c8bd63186bcebbca9.png)
第二章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
(课3)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具备所必需的汽车所使用的金属
材料基本知识。 学习要求:
掌握钢的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及常用的热处理方法、 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掌握常用的机械工程材料类型、牌号、力学性能 及用途。初步具有选择工程材料的能力。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4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3、认识金属的不同结构组织的各方面性
能是不一样的,实际应用中,影响金属的各种
使用性能。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及结晶,我们
才能够掌握金属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
一、金属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
1、金属是晶体
固态物质里根据其原子的排列形式分为两
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特点是其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
13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关于晶面与晶向(P14详细介绍): 晶面:晶面是在晶格中由一系列原子组 成的平面,而晶面则又是由一行行的原子组 成。 晶向:是指晶格中各原子的位向。
三种重要的 Nhomakorabea晶
14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二、合金的基本概念(P17)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者几种其 它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晶 胞
9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3、金属中常见的晶格类型
金属的晶格类型很多,最常见的也是最典型
的晶格类型有三种:
⑴ 体心立方晶格
特征:是一个立
方体。在晶胞的8个
结点上各有一个原
子,在晶胞中心也 有一个原子。
体心立方晶格
10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课3)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具备所必需的汽车所使用的金属
材料基本知识。 学习要求:
掌握钢的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及常用的热处理方法、 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掌握常用的机械工程材料类型、牌号、力学性能 及用途。初步具有选择工程材料的能力。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4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3、认识金属的不同结构组织的各方面性
能是不一样的,实际应用中,影响金属的各种
使用性能。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及结晶,我们
才能够掌握金属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
一、金属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
1、金属是晶体
固态物质里根据其原子的排列形式分为两
类: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特点是其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
13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关于晶面与晶向(P14详细介绍): 晶面:晶面是在晶格中由一系列原子组 成的平面,而晶面则又是由一行行的原子组 成。 晶向:是指晶格中各原子的位向。
三种重要的 Nhomakorabea晶
14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二、合金的基本概念(P17)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元素同一种或者几种其 它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晶 胞
9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3、金属中常见的晶格类型
金属的晶格类型很多,最常见的也是最典型
的晶格类型有三种:
⑴ 体心立方晶格
特征:是一个立
方体。在晶胞的8个
结点上各有一个原
子,在晶胞中心也 有一个原子。
体心立方晶格
10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完整ppt课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081f4add3383c4ba4cd24a.png)
晶界:
小角度晶界─相邻晶粒的位向差小于10°的晶 界。基本上由位错构成。
大角度晶界─相邻晶粒的位向差大于10°的晶 界。原子排列比较混乱,结构比较复杂。
精选课件
55
亚晶界: 晶粒内部位向差小于 1° 的亚结构,也称为亚晶
粒,亚晶之间的界面,称为亚晶界。通常由位错构成。
亚晶界
精选课件
56
相界:不同结构的晶粒之间的界面 界面结构类型: 共格界面, 半共格, 非共格
同晶向上的原子排列方式和排列 紧密程度是不一样的。下页的两 个表给出了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 立方晶格中各主要晶面、晶向上 的原子排列方式和紧密程度。
精选课件
41
精选课件
42
精选课件
43
五、晶体的 同素异构转变(多晶型性转变) 金属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现
象称之为同素异构转变。(温度、压力)
α-Fe单晶体,密排方向 [111] 的弹性模量 E=290,000MN/m2,而非密排方向100的 E=135,000MN/m2。
精选课件
45
七、多晶体的伪各向同性 如Fe,不同方向上E均为210000MN/m2左右。 原因:实际材料为多晶体,各单晶粒分布的方向
不同,各向异性相互抵消,而呈现无向性。 ——伪各向异性。
如 Fe晶体,室温~912℃,体心立方,α- Fe,
912 ℃~1394 ℃,面心立方,γ-Fe, 1394 ℃ ~熔点1538 ℃ ,体心立方,δ-Fe。 Fe, Mn, Ti , Co 等少数金属具有同素异构转变。 性能随之变化。
精选课件
44
六、晶体的各向异性
不同晶面和晶向上原子密度不同, 原子间距离 不同, 结合力不同--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力学、 物理和化学性能有所差异--各向异性。
小角度晶界─相邻晶粒的位向差小于10°的晶 界。基本上由位错构成。
大角度晶界─相邻晶粒的位向差大于10°的晶 界。原子排列比较混乱,结构比较复杂。
精选课件
55
亚晶界: 晶粒内部位向差小于 1° 的亚结构,也称为亚晶
粒,亚晶之间的界面,称为亚晶界。通常由位错构成。
亚晶界
精选课件
56
相界:不同结构的晶粒之间的界面 界面结构类型: 共格界面, 半共格, 非共格
同晶向上的原子排列方式和排列 紧密程度是不一样的。下页的两 个表给出了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 立方晶格中各主要晶面、晶向上 的原子排列方式和紧密程度。
精选课件
41
精选课件
42
精选课件
43
五、晶体的 同素异构转变(多晶型性转变) 金属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现
象称之为同素异构转变。(温度、压力)
α-Fe单晶体,密排方向 [111] 的弹性模量 E=290,000MN/m2,而非密排方向100的 E=135,000MN/m2。
精选课件
45
七、多晶体的伪各向同性 如Fe,不同方向上E均为210000MN/m2左右。 原因:实际材料为多晶体,各单晶粒分布的方向
不同,各向异性相互抵消,而呈现无向性。 ——伪各向异性。
如 Fe晶体,室温~912℃,体心立方,α- Fe,
912 ℃~1394 ℃,面心立方,γ-Fe, 1394 ℃ ~熔点1538 ℃ ,体心立方,δ-Fe。 Fe, Mn, Ti , Co 等少数金属具有同素异构转变。 性能随之变化。
精选课件
44
六、晶体的各向异性
不同晶面和晶向上原子密度不同, 原子间距离 不同, 结合力不同--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力学、 物理和化学性能有所差异--各向异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ppt课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d6fef8dd88d0d233d46aac.png)
三、金属结构材料的应用情况(1)
1.从总产量来看,钢铁材料的产量占绝对优势, 占世界金属总产量的95%,而且有许多良好的 性能,能满足大多数条件下的应用,价格低廉。
2.在世界金属矿储量中,铁矿资源虽然比较丰富 和集中,但就世界地壳中金属矿产储量来讲, 则非铁金属矿储量大于铁矿储量,如铁只占 5.1%,而非铁金属中铝为8.8%.镁为2.1%, 钛为0.6%。
四、金属材料发展的历史(3)
5.在非铁金属冶金方面,19世纪80年代发电 机的发明,使电解法提纯铜的工业方法得 以实现,开创了电冶金新领域;同时,用 熔盐电解法将氧化铝加入熔融冰晶石,电 解得到廉价的铝,使铝成为仅次于铁的第 二大金属;20世纪40年代,用镁作还原剂 从四氯化钛制得纯钛,并使真空熔炼加工 等技术逐步成熟后,钛及钛合金的广泛应 用得以实现。同时,其他非铁金属也陆续 实现工业化生产。
用锻压成形方法获得优良锻件的 难易程度称为锻造性能。 铸铁不能锻压 。
焊接性能:
大量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对焊接加 工的适应性。 切削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 金属材料的难易程度称为切削加工 性能。
第三单元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一、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
晶体与非晶体 非晶体:在物质内部,凡原子呈无序堆积状 况的,称为非晶体。如:普通玻璃、松香、 树脂等。 晶体:凡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 金属的固态、金刚石、明矾晶体等。 性能:晶体有固定的熔、沸点,呈各向异性,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而且表现为各向同性。
•强度的指标
强度指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 1、屈服点
Re= Fs/S0
符号: Re 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
Fs:试样屈服时所承受的拉伸力(N) S0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
电子课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A02-9023 我国古代青铜文化
![电子课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A02-9023 我国古代青铜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0cf718b05087632311212b8.png)
我国古代青铜文化
中国青铜时代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 纪,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一世纪为鼎盛阶 段,它跨越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夏、商、 周三代,延续了近两千年,创造了辉煌 灿烂的文明。
早期的青铜器种类很多,用途广泛,主要 种类有酒器、食器、炊器、兵器、水器、乐 器、铜镜、车马饰、带钩、度量器、动物造 型等。西周社会还对青铜器使用制定严格的 等级。以礼器来说,就有“天子九鼎,诸侯 七,大夫五,元士三”的规定。许多贵族视 青铜器为身份的象征,除身前大量享用,死 后也把大量的青铜器随葬。此外,青铜器的 文字,对后世了解当时社会发展、重大事件、 生活习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酒器
鸟纹爵
黄觚
食器
司母戊鼎
镶嵌狩猎纹豆
兵器
人面纹钺
燕王职戈
秦始皇陵铜车马
一 号 铜 车 马
二 号 铜
中国青铜时代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 纪,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一世纪为鼎盛阶 段,它跨越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夏、商、 周三代,延续了近两千年,创造了辉煌 灿烂的文明。
早期的青铜器种类很多,用途广泛,主要 种类有酒器、食器、炊器、兵器、水器、乐 器、铜镜、车马饰、带钩、度量器、动物造 型等。西周社会还对青铜器使用制定严格的 等级。以礼器来说,就有“天子九鼎,诸侯 七,大夫五,元士三”的规定。许多贵族视 青铜器为身份的象征,除身前大量享用,死 后也把大量的青铜器随葬。此外,青铜器的 文字,对后世了解当时社会发展、重大事件、 生活习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酒器
鸟纹爵
黄觚
食器
司母戊鼎
镶嵌狩猎纹豆
兵器
人面纹钺
燕王职戈
秦始皇陵铜车马
一 号 铜 车 马
二 号 铜
66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二章PPT课件
![66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二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c59378a8114431b80dd82e.png)
§2-3 金属的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一般加工过程
铸件
机加工
冶炼→铸造
热锻
机加工
铸锭
热轧→
板料、棒材、 型材、管材
焊接 机加工
零 件
冷轧、冷拔、冷冲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金属材料对不同加工工艺
方法的适应能力。它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切削加工 性能和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等。
ReL ——试样的下屈服强度,N/mm2; FeL ——试样屈服时的最小载荷,N; So ——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规定产生0.2残余伸长时的应力为条件屈服强度Rp0.2, 替代ReL,称为条件(名义)屈服强度。
2.抗拉强度Rm
抗拉强度——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应力。
Rm ——抗拉强度,MPa; Fm ——试样在屈服阶段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无明 显屈服的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 N; So ——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
600HBW1/30/20:
直径为1mm压头,在294.2N(30kg)的实验力作用下, 保持2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600。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测定铸铁、有色金属及退火、正火、调质处 理后的各种软钢等硬度较低的材料。
h 0.002
2.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原理
HR=100 —
h 0.002
洛氏硬度试验原理
用试样所吸收的能量K的大小来作为衡量材料韧性好坏的 指标,称为冲击吸收能量。用U形和V形缺口试样测得的冲 击吸收能量分别用KU和KV表示。
*五、疲劳强度
由于所承受的载荷为交变载荷,零件承受的应力虽 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但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仍会产 生裂纹或突然发生断裂。金属这样的断裂现象称为疲劳 断裂。金属材料抵抗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产生破坏的能力 称为疲劳强度。疲劳极限用符号R-1表示。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课件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e62ed2daef8941ea66e053d.png)
固溶强化是金属强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溶质含量 适当时,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而塑性和 韧性没有明显降低。
➢ 纯铜的Rm 为220MPa, 硬度为40HBW, 断面收缩率Z为70%。
当加入1%镍形成单相固溶体后, 强度升高到390MPa, 硬度 升高到70HBW, 而断面收缩率仍有50%。所以固溶体的综合 力学性能很好, 常常作为合金的基体相。
➢ 固溶体用α、β、γ等符号表示。A、B组元组成的固溶体 也可表示为A(B), 其中A为溶剂, B为溶质。例如铜锌合金 中锌溶入铜中形成的固溶体一般用α表示, 亦可表示为 Cu(Zn)。
2、分类 ➢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 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
溶体与间隙固溶体两种。 ➢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固溶体可分为有限固溶
立方
➢布拉菲点阵
7个晶系,
六方
14种点阵。
➢大部分(2/3)的
四方
金属属于三种典型
的晶体结构。
菱方
正交
单斜
三斜
三、 典型晶体结构
• 在元素周期表一共约有110种元素,其中80多种是金属, 占2/3。而这80多种金属的晶体结构大多属于三种典型 的晶体结构。它们分别是: 1、体心立方晶格(BCC) 2、面心立方晶格(FCC) 3、密排六方晶格(HCP)
面心立方晶格
原子个数
➢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 每个角上的原子在晶格中同时属于8个 相邻的晶胞,因而每个角上的原子属于一个晶胞仅为1/8, 而每个侧面中心的那个原子则属于两个晶胞。所以一个体 心立方晶胞所含的原子数为 4个。
n 18 16 4 82
原子半径
r 2a 4
• 面心立方晶格
晶格常数:a 原子半径: 原子个数:4 配位数: 12 致密度:0.74 常见金属: -Fe、Ni、Al、Cu、Pb、Au等
➢ 纯铜的Rm 为220MPa, 硬度为40HBW, 断面收缩率Z为70%。
当加入1%镍形成单相固溶体后, 强度升高到390MPa, 硬度 升高到70HBW, 而断面收缩率仍有50%。所以固溶体的综合 力学性能很好, 常常作为合金的基体相。
➢ 固溶体用α、β、γ等符号表示。A、B组元组成的固溶体 也可表示为A(B), 其中A为溶剂, B为溶质。例如铜锌合金 中锌溶入铜中形成的固溶体一般用α表示, 亦可表示为 Cu(Zn)。
2、分类 ➢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 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
溶体与间隙固溶体两种。 ➢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固溶体可分为有限固溶
立方
➢布拉菲点阵
7个晶系,
六方
14种点阵。
➢大部分(2/3)的
四方
金属属于三种典型
的晶体结构。
菱方
正交
单斜
三斜
三、 典型晶体结构
• 在元素周期表一共约有110种元素,其中80多种是金属, 占2/3。而这80多种金属的晶体结构大多属于三种典型 的晶体结构。它们分别是: 1、体心立方晶格(BCC) 2、面心立方晶格(FCC) 3、密排六方晶格(HCP)
面心立方晶格
原子个数
➢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 每个角上的原子在晶格中同时属于8个 相邻的晶胞,因而每个角上的原子属于一个晶胞仅为1/8, 而每个侧面中心的那个原子则属于两个晶胞。所以一个体 心立方晶胞所含的原子数为 4个。
n 18 16 4 82
原子半径
r 2a 4
• 面心立方晶格
晶格常数:a 原子半径: 原子个数:4 配位数: 12 致密度:0.74 常见金属: -Fe、Ni、Al、Cu、Pb、Au等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培训课件.pptx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培训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dee913e7482fb4daa48d4b72.png)
50℃,淬火后获得均匀 细小的马氏体组织。 ▪过共析钢淬火温度: 一般为Ac1以上30℃~50℃
图6-14是碳钢的淬火温度范围。
(2)加热时间的确定 ▪ 加热时间由升温时间和保温时间组成。 ▪ 由零件入炉温度升至淬火温度所需的时间为升温时间,并
以此作为保温时间的开始。
▪ 保温时间是指零件烧透即完成奥氏体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是紧接淬火以后的热处理工艺。
▪ 淬火后回火目的 ◆降低或消除内应力,以防止工件开裂和变形; ◆ 减少或消除残余奥氏体,以稳定工件尺寸; ◆调整工件的内部组织和性能,以满足工件的
使用要求。
▪ 回火工艺 按照回火后性能要求,淬火以后的回火有低温回火,中温 回火、高温回火。
按照回火温度和工件所要求的性能,一般将回火分为三类
六、化学热处理
▪ 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 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面,改变其 化学成分和组织,达到改进表面性能,满足技术 要求的热处理过程。
▪ 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有渗碳、渗氮(俗称氮化)、 碳氮共渗(俗称氰化和软氮化)等。还有渗硫、 渗硼、渗铝、渗钒、渗铬等。
▪ 发兰、磷化可以归为表面处理,不属于化学热处 理。
种淬火介质中一直冷却到室温的 淬火方法。 ★特点
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 ★适用范围
形状简单的碳钢和合金钢工 件。
2)双液淬火 概念
先将奥氏体状态 的工件在冷却能力强 的淬火介质中冷却至 接近Ms点温度时, 再立即转入冷却能力 较弱的淬火介质中冷 却,直至完成马氏体 转变。
3)分级淬火
概念 将奥氏体状态的工
▪ 适用钢材 中碳钢(消除魏氏组织、晶粒粗大、带状组织等)
▪ 实际生产中,600℃出炉空冷。
图6-14是碳钢的淬火温度范围。
(2)加热时间的确定 ▪ 加热时间由升温时间和保温时间组成。 ▪ 由零件入炉温度升至淬火温度所需的时间为升温时间,并
以此作为保温时间的开始。
▪ 保温时间是指零件烧透即完成奥氏体化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是紧接淬火以后的热处理工艺。
▪ 淬火后回火目的 ◆降低或消除内应力,以防止工件开裂和变形; ◆ 减少或消除残余奥氏体,以稳定工件尺寸; ◆调整工件的内部组织和性能,以满足工件的
使用要求。
▪ 回火工艺 按照回火后性能要求,淬火以后的回火有低温回火,中温 回火、高温回火。
按照回火温度和工件所要求的性能,一般将回火分为三类
六、化学热处理
▪ 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 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面,改变其 化学成分和组织,达到改进表面性能,满足技术 要求的热处理过程。
▪ 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有渗碳、渗氮(俗称氮化)、 碳氮共渗(俗称氰化和软氮化)等。还有渗硫、 渗硼、渗铝、渗钒、渗铬等。
▪ 发兰、磷化可以归为表面处理,不属于化学热处 理。
种淬火介质中一直冷却到室温的 淬火方法。 ★特点
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 ★适用范围
形状简单的碳钢和合金钢工 件。
2)双液淬火 概念
先将奥氏体状态 的工件在冷却能力强 的淬火介质中冷却至 接近Ms点温度时, 再立即转入冷却能力 较弱的淬火介质中冷 却,直至完成马氏体 转变。
3)分级淬火
概念 将奥氏体状态的工
▪ 适用钢材 中碳钢(消除魏氏组织、晶粒粗大、带状组织等)
▪ 实际生产中,600℃出炉空冷。
(汇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ppt
![(汇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077ae76edb6f1afe001f2f.png)
青铜器时代
商代四羊方尊
4
1801.h0,
青铜时代约从公 元前4000年至公元 初年,希腊、埃及始 于公元前3 000年以 前,中国始于公元前 1 800年。青铜器时 代标志着人类开场学 会冶炼和使用金属材 料
铁器时代
战国铁锄
5
1801.h0,
世界上最早锻造 出铁器的是赫梯王国 〔今土耳其境内〕, 距今约3400年。由 于铁器比青铜器的硬 度高4倍,所以极大 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的开展
例:
170HBW10/1000/30:
直径10mm的压头,在9807N〔1000kg〕的试验力作用下, 保持3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70。
600HBW1/30/20:
直径为1mm压头,在294.2N〔30kg〕的实验力作用下, 保持2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600。
53
1801.h0,
应用范围:
3.金属学根底知识 主要介绍铁碳合金的组织及铁碳合金相图 。
12
1801.h0,
4.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主要介绍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 及硬质合金等金属材料的常用牌号、成分、组 织、性能及用途,并介绍了国外常用金属材料 的牌号和新型工程材料的相关知识。
13
1801.h0,
5.热处理的根本知识
〔T1〕之间存在的温度差〔△T= T0- T1〕。 金属结晶时,冷却越快,其实际结晶的温度就越 低,过冷度△T也就越大。
结晶冷却曲线
25
1801.h0,
金 属 的 结 晶 过 程
26
1801.h0,
二、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的影响
晶粒愈细,强度、硬度愈高,塑性、韧性也 愈好。
形核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所形成的晶 核数,用字母N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HBW1/30/20:
直径为1mm压头,在294.2N(30kg)的实验力作用下, 保持2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600。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测定铸铁、有色金属及退火、正火、调质处 理后的各种软钢等硬度较低的材料。
h 0.002
2.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原理
HR=100 —
h 0.002
洛氏硬度试验原理
根据载荷作过程缓慢的载荷。
(2)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
上的载荷。
(3)交变载荷——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
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载荷的作用形式
2.内力
内力——工件或材料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为保持 其不变形,在材料内部产生的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力,称 为。
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2-1 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性变形 §2-2 金属的力学性能 §2-3 金属的工艺性能 §2-4 力学性能实验
§2-1 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性变形
一、与变形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金属的变形 三、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
一、与变形相关的几个概念
1.载荷
载荷——金属材料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外力。
表面加工硬化——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工件在加工 表面层的硬度明显提高而塑性下降的现象。
五、热处理性能
淬透性 淬硬性 过热敏感性 变形开裂倾向 回火脆性倾向 氧化脱碳倾向
§2-4 力学性能实验
实验1
拉伸实验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拉伸实验
实验2 硬度测试
洛氏硬度测试步骤
布氏硬度测试步骤
一、铸造性能
铸造成形过程中获得外形准确、内部健全铸件的能力, 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倾向等。
1.流动性 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 2.收缩性 铸造合金由液态凝固和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 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 3.偏析倾向 金属凝固后,内部化学成分和组织不均匀现 象。
二、锻压性能
用锻压成形方法得优良锻件的难易程度。常 用塑性和变形抗力两个指标来综合衡量。
3.应力
应力——假设作用在零件横截面上的内力大小均匀分 布,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内力。
R F S
R:应力,Pa; F:外力,N; S:横截面面积,m2。
二、金属的变形
弹性变形 弹-塑性变形
断裂
金属变形实验 滑移与位错
金属塑性变形的影响因素:
1.晶粒位向的影响 2.晶界的作用 3.晶粒大小的影响
三、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
洛氏硬度计表盘
表示方法:
符号HR前面的数字表示硬度值。HR后面的字母表示 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尺。
例:45HRC表示用C标尺测定的洛氏硬度值为45。
常用的三种洛氏硬度标尺的试验条件和适用范围
硬度 标尺
压头类型
总测试力 (N)
硬度值有效范围
应用举例
HRC
120°金刚石圆锥体
1471.0
20~67HRC
一般淬火钢
HBW F 0.102
2F
S
πD(D D2 d 2 )
表示方法:
布氏硬度用硬度值、硬度符号、压头直径、实验力及 实验力保持时间表示。当保持时间为10~15s时可不标。
例:
170HBW10/1000/30:
直径10mm的压头,在9807N(1000kg)的试验力作用下, 保持3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70。
HRB φ1.5875mm 硬质合金球 980.7
HRA
120°金刚石圆锥体
588.4
25~100HRB 60~85HRA
软钢、退火钢、铜合金等 硬质合金、表面淬火钢等
四、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 破坏的能力。材料的冲击韧性用夏比摆锤冲击弯曲 试验来测定。
冲击实验
冲击试样
二、塑性
塑性——材料受力后在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1.断后伸长率A
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ZA SLou SLuo 100% SLo
2.断面收缩率Z
试样拉断后,缩颈处面积变化量与原始横截面面积比值的 百分率。
Z So Su 100% So
【例】有一直径 d =10mm,Lo=100mm 的低碳钢试样, 拉身实验时测得FeL=21kN,Fm=29kN,du=5.65mm, Lu=138mm。求此试样的ReL、Rm、A11.3、Z。
抗拉强度——拉伸实验测定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抗扭强度 抗弯强度
1.拉伸试样
d——试样直径 Lo——标距长度
低碳钢拉伸实验
2.力-伸长曲线
弹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缩颈阶段
力-拉伸曲线
3.强度指标
(1)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出现屈服现象时, 在实验期间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屈服 强度分为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
一、强度 二、塑性 三、硬度 四、冲击韧性 *五、疲劳强度
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 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 外力的作用,这就要求金属材料 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载荷而不 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强度——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 断裂的能力。其大小用应力表示。
ReL ——试样的下屈服强度,N/mm2; FeL ——试样屈服时的最小载荷,N; So ——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规定产生0.2残余伸长时的应力为条件屈服强度Rp0.2, 替代ReL,称为条件(名义)屈服强度。
2.抗拉强度Rm
抗拉强度——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应力。
Rm ——抗拉强度,MPa; Fm ——试样在屈服阶段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无明 显屈服的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 N; So ——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
用试样所吸收的能量K的大小来作为衡量材料韧性好坏的 指标,称为冲击吸收能量。用U形和V形缺口试样测得的冲 击吸收能量分别用KU和KV表示。
*五、疲劳强度
由于所承受的载荷为交变载荷,零件承受的应力虽 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但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仍会产 生裂纹或突然发生断裂。金属这样的断裂现象称为疲劳 断裂。金属材料抵抗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产生破坏的能力 称为疲劳强度。疲劳极限用符号R-1表示。
形变强化(加工硬化)——冷塑性变形除了 使晶粒的外形发生变化外,还会使晶粒内部的位 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加剧,从而使金属随着变 形量的增加,使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 性下降。
金属的塑性变形,在外形变化的同时,晶粒 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晶粒会沿变形方向压 扁或拉长。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组织
§2-2 金属的力学性能
§2-3 金属的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一般加工过程
铸件
机加工
冶炼→铸造
热锻
机加工
铸锭
热轧→
板料、棒材、 型材、管材
焊接 机加工
零 件
冷轧、冷拔、冷冲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金属材料对不同加工工艺
方法的适应能力。它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切削加工 性能和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等。
一、铸造性能 二、锻压性能 三、焊接性能 四、切削加工性能 五、热处理性能
解题过程
三、硬度
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 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硬度是通过在专用的硬 度试验机上实验测得的。
布氏硬度试验机 洛氏硬度试验机
维氏硬度试验机
1.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原理
布氏硬度值——用球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
平均压力来表示,单位为MPa,但一般均不标出,用符
号HBW表示:
三、焊接性能
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也就是在一定焊接工 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对碳钢和低合金钢而言,焊接性能主要与其化学成分 有关(其中碳的影响最大)。
四、切削加工性能
切削加工性能——切削金属材料的难易程度。一般用 工件切削时的切削速度、切削抗力的大小、断屑能力、刀 具的耐用度以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来衡量。
直径为1mm压头,在294.2N(30kg)的实验力作用下, 保持2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600。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测定铸铁、有色金属及退火、正火、调质处 理后的各种软钢等硬度较低的材料。
h 0.002
2.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原理
HR=100 —
h 0.002
洛氏硬度试验原理
根据载荷作过程缓慢的载荷。
(2)冲击载荷——在短时间内以较高速度作用于零件
上的载荷。
(3)交变载荷——大小、方向或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
生周期性变化的载荷。
载荷的作用形式
2.内力
内力——工件或材料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为保持 其不变形,在材料内部产生的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力,称 为。
第二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
§2-1 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性变形 §2-2 金属的力学性能 §2-3 金属的工艺性能 §2-4 力学性能实验
§2-1 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性变形
一、与变形相关的几个概念 二、金属的变形 三、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
一、与变形相关的几个概念
1.载荷
载荷——金属材料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外力。
表面加工硬化——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工件在加工 表面层的硬度明显提高而塑性下降的现象。
五、热处理性能
淬透性 淬硬性 过热敏感性 变形开裂倾向 回火脆性倾向 氧化脱碳倾向
§2-4 力学性能实验
实验1
拉伸实验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拉伸实验
实验2 硬度测试
洛氏硬度测试步骤
布氏硬度测试步骤
一、铸造性能
铸造成形过程中获得外形准确、内部健全铸件的能力, 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倾向等。
1.流动性 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 2.收缩性 铸造合金由液态凝固和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 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 3.偏析倾向 金属凝固后,内部化学成分和组织不均匀现 象。
二、锻压性能
用锻压成形方法得优良锻件的难易程度。常 用塑性和变形抗力两个指标来综合衡量。
3.应力
应力——假设作用在零件横截面上的内力大小均匀分 布,单位横截面积上的内力。
R F S
R:应力,Pa; F:外力,N; S:横截面面积,m2。
二、金属的变形
弹性变形 弹-塑性变形
断裂
金属变形实验 滑移与位错
金属塑性变形的影响因素:
1.晶粒位向的影响 2.晶界的作用 3.晶粒大小的影响
三、金属材料的冷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
洛氏硬度计表盘
表示方法:
符号HR前面的数字表示硬度值。HR后面的字母表示 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尺。
例:45HRC表示用C标尺测定的洛氏硬度值为45。
常用的三种洛氏硬度标尺的试验条件和适用范围
硬度 标尺
压头类型
总测试力 (N)
硬度值有效范围
应用举例
HRC
120°金刚石圆锥体
1471.0
20~67HRC
一般淬火钢
HBW F 0.102
2F
S
πD(D D2 d 2 )
表示方法:
布氏硬度用硬度值、硬度符号、压头直径、实验力及 实验力保持时间表示。当保持时间为10~15s时可不标。
例:
170HBW10/1000/30:
直径10mm的压头,在9807N(1000kg)的试验力作用下, 保持30 s时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70。
HRB φ1.5875mm 硬质合金球 980.7
HRA
120°金刚石圆锥体
588.4
25~100HRB 60~85HRA
软钢、退火钢、铜合金等 硬质合金、表面淬火钢等
四、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 破坏的能力。材料的冲击韧性用夏比摆锤冲击弯曲 试验来测定。
冲击实验
冲击试样
二、塑性
塑性——材料受力后在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1.断后伸长率A
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量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ZA SLou SLuo 100% SLo
2.断面收缩率Z
试样拉断后,缩颈处面积变化量与原始横截面面积比值的 百分率。
Z So Su 100% So
【例】有一直径 d =10mm,Lo=100mm 的低碳钢试样, 拉身实验时测得FeL=21kN,Fm=29kN,du=5.65mm, Lu=138mm。求此试样的ReL、Rm、A11.3、Z。
抗拉强度——拉伸实验测定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抗扭强度 抗弯强度
1.拉伸试样
d——试样直径 Lo——标距长度
低碳钢拉伸实验
2.力-伸长曲线
弹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缩颈阶段
力-拉伸曲线
3.强度指标
(1)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出现屈服现象时, 在实验期间发生塑性变形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屈服 强度分为上屈服强度ReH和下屈服强度ReL。
一、强度 二、塑性 三、硬度 四、冲击韧性 *五、疲劳强度
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 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 外力的作用,这就要求金属材料 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载荷而不 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强度——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或 断裂的能力。其大小用应力表示。
ReL ——试样的下屈服强度,N/mm2; FeL ——试样屈服时的最小载荷,N; So ——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规定产生0.2残余伸长时的应力为条件屈服强度Rp0.2, 替代ReL,称为条件(名义)屈服强度。
2.抗拉强度Rm
抗拉强度——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应力。
Rm ——抗拉强度,MPa; Fm ——试样在屈服阶段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无明 显屈服的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 N; So ——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mm2 。
用试样所吸收的能量K的大小来作为衡量材料韧性好坏的 指标,称为冲击吸收能量。用U形和V形缺口试样测得的冲 击吸收能量分别用KU和KV表示。
*五、疲劳强度
由于所承受的载荷为交变载荷,零件承受的应力虽 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但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仍会产 生裂纹或突然发生断裂。金属这样的断裂现象称为疲劳 断裂。金属材料抵抗交变载荷作用而不产生破坏的能力 称为疲劳强度。疲劳极限用符号R-1表示。
形变强化(加工硬化)——冷塑性变形除了 使晶粒的外形发生变化外,还会使晶粒内部的位 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加剧,从而使金属随着变 形量的增加,使其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 性下降。
金属的塑性变形,在外形变化的同时,晶粒 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晶粒会沿变形方向压 扁或拉长。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组织
§2-2 金属的力学性能
§2-3 金属的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一般加工过程
铸件
机加工
冶炼→铸造
热锻
机加工
铸锭
热轧→
板料、棒材、 型材、管材
焊接 机加工
零 件
冷轧、冷拔、冷冲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金属材料对不同加工工艺
方法的适应能力。它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切削加工 性能和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等。
一、铸造性能 二、锻压性能 三、焊接性能 四、切削加工性能 五、热处理性能
解题过程
三、硬度
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 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硬度是通过在专用的硬 度试验机上实验测得的。
布氏硬度试验机 洛氏硬度试验机
维氏硬度试验机
1.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原理
布氏硬度值——用球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
平均压力来表示,单位为MPa,但一般均不标出,用符
号HBW表示:
三、焊接性能
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也就是在一定焊接工 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对碳钢和低合金钢而言,焊接性能主要与其化学成分 有关(其中碳的影响最大)。
四、切削加工性能
切削加工性能——切削金属材料的难易程度。一般用 工件切削时的切削速度、切削抗力的大小、断屑能力、刀 具的耐用度以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