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 栏目特点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3月28日《焦点访谈》曝光福建省福鼎市 部分地区违规占用农民土地办工厂,为应付上级 检查在地上插无根树,检查过后将树拔掉。
焦点访谈 曝光无根树
从报道原则上来看
正面报道的分寸把握突出地表现在角度的选择上 ,也就是聚焦在哪里。聚焦不准,正面报道也会有负 面效应。
在负面报道方面,“硬焦点、软着陆”是《焦点 访谈》一贯坚持的策略,也就是不管批评什么,批评 谁,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就是“不能把矛头指向党 和政府,不能以偏盖全,影射攻击,挑动矛盾,渲染 情绪”。作这类节目时要把握住分寸,出发点应是积 极的、善意的,批评性报道要争取起到正面效应。
从栏目定位看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 众话题评说” 。
《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 “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 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所以我们在新闻部全体工作 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 ,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 择题目。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 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
水均益学外语出 身,作过多年的 新华社记者,有 报道国际问题的 优势;
敬一丹做过多年播音工作, 有丰富的电视采编经验,女 性角色使得她在主持时有一 种有别于其他主持人的从容 、冷静、大气和自如,对观 众的亲和力强;
张泉灵“主持人的 风格不能伪装,电 视荧屏展现了我的 本色”。
作为一个电视栏目,《焦点访谈》曾得 到共和国三任总理的题辞和赠言:
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 央电视台时题辞为:焦点访谈,表扬先进 ,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专程来 到中央电视台,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 者座谈,并郑重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 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2003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中 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 与祖国同在 ,与人民同行,与世界同步 ,与时代同进。
焦点访谈
— —用事实说话
——刘愿卓
《焦点访谈》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新闻
评论部开设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北京时间每晚 19时38分在CCTV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直 播,栏目时长13分钟。开设于1994年4月1日, 十七年中,它迅速成长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 电视栏目,是CCTV在中国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 一,也是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视,群 众关心,普遍存在” 。
“领导重视”和“ 群众关心”是分别着 眼于社会的管理决策 层和普通行为层说的 ,它们反映出了不同 社会群体在某个社会 事件和社会问题上的 意见的交汇,体现着 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共 同利益和价值观。
从报道方法看
主题事件化 事件故事化 故事人物化 人物性格化 性格经典语言化
于是该回答成网络流行 语被创造,寓意隐瞒真实。
从评论语言看:沉着冷静
语言冷静,一方面是主播 的语调平静、凝重、节奏 张弛有度,自然朴实,另 一方面节目评论表意内敛 、含蓄,往往不是直接批 评或赞扬,但却鲜明地表 现出自己的态度。
从栏目招牌看:个性化的评论主持人
白岩松看待问题深刻独到, 有着强烈的表达欲,现场发 挥常妙语连珠,主持时的激 情和锐气能给观众深刻的感 染;
2010年11月1 日播出节目《刷房 的烦恼》,曝光广 西平乐县为完成城 乡风貌改造项目强 制要求高速公路边 村民出钱粉刷外墙 ,多则上万元,最 少的也要一两千元 。许多村民家庭困 难拿不出钱,政府 则要求其即使贷款 也要刷墙。
【这事不能说太细】 09年1月12日,央视《
焦点访谈》播出节目《广受 质疑的“通行费”》 ,炮轰 天津坚持收取55元的车辆通 行费,一播出就轰动天津。 而面对记者“天津市每年要 偿还的公路建设的贷款量有 多大”的提问,天津市市政 公路管理局一官员说:“这 事儿不能说得太细。”
2011-3-16 焦点访谈曝光“健美 猪”真相
从最大特点看:用事实说话
(1)事实的调查上, a、基本要素、基本数据核实准确; b、记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求证; c、调查的过程完整,过程越完整越有说服力。 (2)事实的选择上,要高屋建瓴、 要敢于出新、要充分考虑效果。 (3)事实的表现上,关键词:真实性和真实感。 真实传达的规律是两个“不可替代”--不可替代的 调查路径,不可替代的采访对象。要把这两个要素 清晰地交待给观众,每一个人物出现在镜头前都应 该有理由。
从现存在问题看
1、节目的自身超越问题 2、追踪报道的质量问题 3、《焦点访谈》面临的竞 争环境 4、深度报道和新闻的时效 性的矛盾在加剧
《焦点访谈》——电视评论的经典、舆论监督的艺术 在媒体竞争 “混战” 日益惨烈的今天,《焦点访谈 》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许多电视节目收视率不景气、“ 焦点”栏目满天飞的情况下,没有成为惊鸿一瞥,没 有成为一瞬流星,而成为亿万观众注目的焦点和亮点 ,上面这句话中的“经典”与“艺术”也许是其“救 亡图存”的要诀。
每天“用事实说话”13分钟 ,盯紧社会生活中的“焦点、热 点、难点”,与“舆论监督”的 进程紧密相联,推动着中国的改 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的进程,是深 受各级乃至中央政府官员的关注 ,也为老百姓所喜爱的节目。
节目制作者们紧紧把握时代 的脉搏,追踪社会热点。其中内 容不管表现的是正面负面的,都 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 老百姓利益的高度关注。
2010年3月21日《焦点访谈》曝光吉林省原煤 炭工业局的这起公款出国旅游事件,——“几乎能 看到公款出国团里所有的违规:邀请是买来的,护 照是因私的,项目是编造的,花钱是摊派的,审批 是违规的,时间是超期的”。引起巨大反响。
从核心价值看:舆论监督
《焦点访谈》的成功就在 于它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 中国新闻界的一个难题:如 何既发挥新闻强有力的舆论 监督作用,激浊扬清,表达 人民的呼声;又能坚持正确 的舆论导向的党性原则。正 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度,也就 是分寸感,是它成功的一个 关键原因。而其播出节目内 容很多是揭露社会中的丑恶 现象,也因此以敢于进行舆 论监督为百姓所称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