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照料设施医护行为与建筑空间适应性研究——以南京三所老年人照料设施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

摘 要:文章通过调研南京市3所老年人照料设施,观察分析空间特征,记录老人及医护人员在空间内的行为特征,旨在依据实际调研情况,从行为与空间方面深度剖析医护人员对老人的生活照顾、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总结

目前设计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为建筑空间设计提出建议,以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关键词:老年人照料设施;医护行为;建筑空间

Abstract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ree care facilities for the aged people in Nanjing, this paper observes and analyse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cilities, and records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and nursing in the spa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eply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behaviors of life care, rehabilitation care and psychological care on the elderly from behavior and space. With this analyze,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design problems, and then,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about the design of architectural space which should be mad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workers.

Keywords: Pension Institutions; Nursing Behavior; Building Space

Doi:10.3969/j.issn.1671-9174.2019.03.011

文/蔡志昶 韦星宇 罗靖

By Cai Zhichang Wei Xingyu Luo Jing

The Research on Nursing Behavior and Building Space Adaptability of

Care Facilities for the Aged People

—Take Three Care Facilities for the Aged People in Nanjing for Example

老年人照料设施医护行为与建筑空间适应性研究

——以南京三所老年人照料设施为例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自1999年开始进入了老龄社会(指65岁

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为7%~14%的社会),中国老年人口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同时中国是世界

人口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1]。预计到2020年,全

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

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

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

亿人左右[2]。据统计,2012年,我国失能老人3600万,2013年,失能老人增加到3750万,预计到2050年,

我国将有1亿的失能老人[3]。据南京民政局2017年

4月发布报告显示,南京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

已达141.89万,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

总人口比例超过14%,这标志着南京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4]。

我国的护理服务主要依据在2001年2月6日

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008-2001)中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需要,将护理服务分为一般照顾护理、半照顾护理和全照顾护理,但各等级具体的划分标准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老院分级护理标准均为自行制定[5]。不同于我国分级护理

尚处于起步阶段,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依据各自的标准,实施分级护理。日本高龄人口的介护等级和介护度评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划分不同级别,

分为“要支援”的2个阶段和“要介护”的5个阶段,根据其不同等级可以让介护服务人员清楚地了解老年人的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6]。德国《护理保险法》第15款,将护理等级依据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严重程度来确定,由6个模块组成,护理等级分为0~4的5个等级[7]。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中阐述了为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应当提供的护理服务,此外还提供康复和心理服务[8]。本文结合上述规范以及医护人员在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护理行为特征,将主要发生的护理行为进行分类,清扫房间、生活起居、清洁、饮食、户外活动、24h看护等日常护理行为,查房巡诊、检查身体、健康教育、康复活动(肢体康复、助行、散步)、消毒灭菌等康复护理行为,组织公益活动、开展有益身心娱乐活动、组织老人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等心理护理行为(表1)。

(二)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老龄化,国内外针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研究日益精进,针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空间、行为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与分析,近年来尤其集中于失能失智老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养老设施经过了从“机构化”向“去机构化”的转变,特别是针对老人的各方面的人文关怀。探讨建筑空间与助行设备的结合为失能老人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9]、失智老人的空间识别能力[10]、空间环境对老人方向感的影响[11]以及对老人的羞愧感心理的影响[12]、建筑照明[13]和景观类型[14]对老人健康的影响等。在我国,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方向集中于老年人照料设施的空间分布、机构内空间构成特征、空间要素与老人行为关系、公共空间对于失智老人行为的影响等方面。以北京、上海为例探讨养老设施空间分布及可达性[15][16];探讨我国老年护理机构的功能空间配置[17];以老年人行为分类为主,探讨老年人行为与空间要素的关系,以老年人需求为主,建立小型空间,提高老年人空间的领域感[18];依据国内外失智老人护理机构的实态调研,探讨其中的疗愈性空间环境设计要点[19]。国内外对于老年人照料设施内的使用群体中的老年人关注较多,而对另一类使用群体⸺员关注较少,护理人员在老年人照料设施中为老人提供生理心理方面的关照,关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对老人的影响以及护理行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相对关注较少。在国内外现有的文献中,国内仅有部分论文研究公共浴室形态与洗浴介护行为的交互关系提及护理行为[20],国外目前有基于开发的系统工具测评老年人照料设施内的老人与护理人员的互动的数据文献[21]。(三)研究定位与目的

随着老龄化加剧、相关政策的发布和相关组织的宣传,社会各界对于养老问题日益关注,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老年人以及医护人员

的日常需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以护

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