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的实验

合集下载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实验目的2、实验设备与材料3、实验原理4、实验步骤5、数据记录与处理6、实验结果与分析7、误差分析8、结论与展望1、实验目的11 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111 掌握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和效率的测量方法。

112 研究光照强度、负载电阻等因素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2、实验设备与材料21 太阳能电池板211 光源模拟器212 数字万用表213 可变电阻箱214 数据采集卡及计算机3、实验原理3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伏效应,当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光子能量被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

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向两端移动,形成光生电动势。

311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包括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最大输出功率(Pm)等。

312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η)定义为输出电功率与入射光功率之比。

4、实验步骤41 连接实验设备,将太阳能电池板与光源模拟器、数字万用表、可变电阻箱等连接好。

411 调节光源模拟器的光照强度,设置不同的光照条件。

412 改变可变电阻箱的电阻值,测量太阳能电池在不同负载电阻下的输出电压(V)和输出电流(I)。

413 记录数据,包括光照强度、负载电阻、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等。

5、数据记录与处理51 将测量得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包括光照强度、负载电阻、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

511 计算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和最大输出功率(Pm)。

512 根据公式计算太阳能电池的效率(η)。

6、实验结果与分析61 绘制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曲线,包括输出电压输出电流曲线(VI 曲线)和输出功率输出电压曲线(PV 曲线)。

611 分析光照强度对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均增大。

612 研究负载电阻对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负载电阻,使得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

太阳能电池特性及应用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及应用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及应用实验报告太阳能电池特性及应用实验报告引言: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旨在研究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并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一、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光子的能量会激发电子跃迁,从而产生电流。

太阳能电池通常由p-n结构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其中p型半导体富含正电荷,n型半导体富含负电荷。

当光照射到p-n结构上时,光子的能量会激发p-n结附近的电子,使其跃迁到导带中,形成电流。

二、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参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主要由以下几个参数来描述:1. 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简称OCV):在没有外部负载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

OCV主要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光照强度,通常在0.5V至1V之间。

2. 短路电流(Short Circuit Current,简称SCC):在外部负载为零时,太阳能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流。

SCC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和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通常在1mA至10mA之间。

3. 填充因子(Fill Factor,简称FF):填充因子是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与最大输出功率的比值,反映了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的平坦程度。

填充因子越接近1,表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越好。

4. 转换效率(Conversion Efficiency):转换效率是指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转换效率越高,表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利用效率越高。

三、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实验为了进一步了解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和应用潜力,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1. 光照强度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我们在实验室中设置了不同光照强度的环境,通过改变光源的距离和光源的亮度来调节光照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和功率也随之增加,但是开路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实验报告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近年来备受关注。

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利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特性研究对于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包括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并探究环境因素对太阳能电池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生电压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太阳能电池中,光线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激发出电子-空穴对,形成光生电流。

通过将正负极连接外部电路,可以将光生电流转化为电能。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池、光源、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箱等。

2. 将太阳能电池置于光源下方,调整光源的强度,使得太阳能电池表面接收到均匀的光照。

3.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4. 调整电阻箱的阻值,改变电路中的负载,记录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了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短路电流则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在光照较弱时,太阳能电池中的载流子复合速率较慢,导致开路电压较低。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载流子的生成速率增加,导致短路电流增加。

然而,当光照强度过高时,太阳能电池中的电子-空穴对的生成速率达到饱和,载流子复合速率也增加,导致开路电压下降。

填充因子是太阳能电池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反映了太阳能电池的电流输出能力。

通过实验测量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

填充因子的大小受到太阳能电池的内部电阻和光照强度的影响。

当太阳能电池的内部电阻较小时,填充因子较大;而当光照强度较小时,填充因子较小。

转换效率是衡量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太阳能电池板的实训报告

太阳能电池板的实训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太阳能利用的重要设备,其性能和效率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实训报告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原理、性能测试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掌握太阳能电池板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指标;3. 分析太阳能电池板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

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光子能量被半导体材料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向正极移动,空穴向负极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四、实验内容1. 太阳能电池板结构分析实验采用BPT07C太阳能电池组件演示测量实验台进行实训。

该实验台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实验操作台、太阳能电池组等模块。

实验操作台为铁质双层亚光密纹喷塑结构,桌面为防火、防水、耐磨高密度板,结构坚固。

台面上方有实验屏及电源箱,可放置实验模块并提供实验所需各种电源;台面下有抽屉和柜门,可放置工具、模块等。

2. 太阳能电池板性能测试(1)开路电压测试将太阳能电池板正负极分别接入电压表,测量开路电压U0。

开路电压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在无负载情况下,两端电压的差值。

(2)短路电流测试将太阳能电池板正负极分别接入电流表,测量短路电流Isc。

短路电流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在负载电阻为0时,通过电池板的电流。

(3)输出功率测试将太阳能电池板接入负载电阻R,测量输出电压U和电流I,计算输出功率P。

输出功率是指太阳能电池板在负载电阻R下,向负载提供的功率。

3. 太阳能电池板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分析(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影响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的重要因素。

光照强度越高,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越大。

(2)温度:温度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太阳能电池样板-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样板-实验报告

一、测量光照状态下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Uoc、最大输出功率Pmax,最佳
根据图示曲线,找出Pmax=6.664mW,由公式Ff=Pmax/(IscUoc)可得:Ff=0.58
二、测量太阳能电池无光照的伏安特性
图二正向偏压与电流关系图
根据实验数据处理要求,作出I-U关系曲线,经过拟合,得出相应的指数函数如图所示。

取拟合曲线上两点,根据公式(1)计算I0,取点(0.41,194.04)和(0.57,735)
最终解得I0=1.13uA
三、测量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开路电压与光强关系
图三不同光强下U-I关系曲线
由图三可知,随光强增大,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也不断增大,但趋于平缓,光强很大时,开路电压与光强几乎无关。

四、不同光照角度下的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
由图可知随角度增大,太阳能电池功率逐渐减小,角度增大越多,功率较小速度越快。

由表格可知,串联电压为两电池板电压之和,适合较高电压场合。

并联时短路电流为两板之和,适用于较高电流的场合。

高效节能型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高效节能型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高效节能型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太阳能电池作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和成本。

本实验旨在对高效节能型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为其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测定高效节能型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最大功率(Pmax)等基本电学参数。

2、研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η)与光照强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3、评估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三、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是基于半导体的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

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的表面时,光子被半导体材料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

在电池内部的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向两端移动,形成电流和电压。

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主要由以下几个参数来表征:1、开路电压(Voc):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两端的电压。

2、短路电流(Isc):当太阳能电池两端短路时,流过的电流。

3、填充因子(FF):是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积的比值,反映了电池的输出特性。

4、光电转换效率(η):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能与入射光能量的比值。

四、实验设备与材料1、高效节能型太阳能电池样品2、太阳能模拟器:提供稳定的模拟太阳光光源。

3、数字源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4、温度控制箱:用于控制实验温度。

5、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对太阳能电池样品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检查电池的外观,确保没有明显的缺陷和损伤。

2、实验装置搭建将太阳能电池样品安装在测试夹具上,并连接到数字源表和数据采集系统。

将太阳能模拟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确保光照均匀地照射在电池表面。

3、测量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在黑暗条件下,测量太阳能电池的暗电流和暗电压。

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验

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验

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验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

为了评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我们可以进行多种测试实验,包括光电转换效率测试、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测试、稳态和暗态测试以及温度测试等。

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些实验的定律和准备工作,并讨论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的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

一、光电转换效率测试光电转换效率是评估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代表了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实验准备:1. 太阳能电池:选取一块面积适中的太阳能电池,确保它的电流暗态偏差小于1%。

2. 太阳光源:选择适合测试太阳能电池的太阳光源,确保其光照度足够高且光谱匹配太阳光谱。

3. 电子负载:用于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电流和电压输出。

实验过程:1. 设置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电池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并连接到电子负载。

2. 测量电流和电压:通过改变负载的阻抗,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值,并记录数据。

3. 计算光电转换效率:根据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值,可以计算出光电转换效率,常用公式为光电转换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 100%。

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光电转换效率测试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并与其他太阳能电池进行比较。

这对于研究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和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也影响着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效益,对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二、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测试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测试是了解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的重要手段。

实验准备:1. 太阳能电池样品:选择一些太阳能电池样品进行测试,确保它们的性能和参数有较大差异,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2. 电子负载:用于控制太阳能电池的负载。

3. 电压源:用于提供不同的电压给太阳能电池。

实验过程:1. 设置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电池连接到电子负载和电压源。

实验过程:1. 设置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电池连接到电子负载和电压源。

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研究实验报告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研究实验报告一、引言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的能源技术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研究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仪器和材料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箱等。

2. 实验步骤(1)将太阳能电池板与直流电源连接,调节电压为一定值。

(2)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和电流。

(3)改变直流电源的电压,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

(4)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数据绘制伏安特性曲线。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插入伏安特性曲线图]从伏安特性曲线中可以观察到以下几点:1. 开路电压(Voc):在伏安特性曲线上,当电流为零时对应的电压即为开路电压。

实验结果显示,太阳能电池板的开路电压约为0.6V。

2. 短路电流(Isc):在伏安特性曲线上,当电压为零时对应的电流即为短路电流。

实验结果显示,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路电流约为3A。

3. 峰值功率点:伏安特性曲线上的峰值功率点是太阳能电池的最佳工作点,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Vm和Im。

实验结果显示,太阳能电池板的峰值功率点约为2W。

通过对伏安特性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与其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有关,即P = V * I。

为了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需要在峰值功率点(Vm,Im)工作。

2. 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是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本特性参数,可以用来评估其性能。

3. 太阳能电池板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用来描述其输出功率随电压和电流变化的关系,为优化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四、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太阳能电池板的伏安特性曲线,研究了其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显示,太阳能电池板的开路电压约为0.6V,短路电流约为3A,峰值功率点约为2W。

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报告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报告引言: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环保、可再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本报告将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实验一: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流特性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太阳能电池测试仪,通过调节光照强度和测量电流、电压的变化,来研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流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当光照强度逐渐增大时,太阳能电池的电流也随之增大。

这是因为光照强度的增加会激发更多的光子进入太阳能电池,从而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进而增加电流。

然而,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后,电流的增加趋势开始趋于平缓,这是因为太阳能电池的内部电场已经饱和,无法再继续增加电流。

此外,我们还发现太阳能电池的电流与电压呈反比关系。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电流增大,但电压却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太阳能电池的内部电阻会导致电压损失,而随着电流的增大,这种损失也会变得更加明显。

实验二:太阳能电池的温度特性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太阳能电池的温度,来研究太阳能电池的温度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太阳能电池温度的升高,电流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这是因为在较低温度下,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速率较低,电流较小;而在较高温度下,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速率加快,电流逐渐增大。

然而,当温度超过一定值后,电流开始下降,这是因为高温会导致太阳能电池内部的电子迁移率下降,从而减小了电流。

此外,我们还发现太阳能电池的温度对电压的影响较小。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压基本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太阳能电池的内部电场对温度变化不敏感。

实验三:太阳能电池的寿命特性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长时间连续使用太阳能电池,来研究太阳能电池的寿命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太阳能电池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其性能会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太阳能电池内部材料的劣化,从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研究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现,并分析其适用范围。

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能转化的效率。

通过对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进行测试,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工作特性和适用情况。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光源、电流表、电压表、连接线等。

实验步骤:1. 将太阳能电池板置于太阳能光源下,确保光线充足。

2. 通过连接线将太阳能电池板与电流表、电压表连接。

3. 测量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和电压数值,记录下来。

4.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5. 重复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数据与结果:经过多次实验测试,得出如下数据:电流值:2.5A、2.3A、2.4A、2.3A、2.5A电压值:5.8V、5.6V、5.9V、5.7V、5.8V通过计算,得出太阳能电池板的平均输出功率为11.65W。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稳定,适用于户外太阳能电力系统、太阳能充电宝等领域。

同时,通过对太阳能电池板性能的测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范围,为太阳能电力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太阳能光源不足、环境温度变化等问题,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日子进行实验,控制环境温度,保证实验过程的稳定性。

总结:通过本次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我们对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和适用范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实验结果为太阳能电力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推动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实验报告一、引言。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太阳能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其研究和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太阳能电池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为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特性;2. 研究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输出特性;3. 探究太阳能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变化;4. 分析太阳能电池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特性。

三、实验方法。

1. 实验仪器,太阳能电池、光照度计、温度计、示波器、直流电源等;2. 实验步骤:a. 测量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b. 测量太阳能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c. 测量太阳能电池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输出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度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当光照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基本保持稳定。

2. 太阳能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输出电流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表明太阳能电池的温度对其性能有一定影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考虑。

3. 太阳能电池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电池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在一定范围内,负载的变化对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有一定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负载。

五、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太阳能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表现。

光照度、温度和负载都对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有一定影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

本次实验为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六、参考文献。

[1] 王明,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精选】太阳能电池的实验

【精选】太阳能电池的实验

【精选】太阳能电池的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和应用领域。

【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

当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光子与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相互作用,使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电流。

这一过程不需要任何外部电源,因此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方式。

【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硅片、电极、电解质溶液、光源、电源等。

2.制作太阳能电池:将硅片切割成适当大小,然后在硅片的两面制作电极。

3.连接电源:将电极与电源连接,使太阳能电池能够正常工作。

4.测试性能:在有光照射的情况下,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电压和电流。

5.分析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当有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太阳能电池的电压和电流都有所增加。

其中,电压从无光时的0.5V增加到了有光时的0.8V,电流从无光时的0.2mA增加到了有光时的0.4mA。

这说明太阳能电池具有较好的光电转换性能。

【实验讨论】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太阳能电池,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电池具有较好的光电转换性能,能够在有光照射的情况下产生电能。

此外,我们还发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与光照强度有关,光照越强,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越多。

然而,本实验中使用的硅片是商用硅片,其光电转换效率可能不是最高的。

未来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其他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材料,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电极结构、添加电解质等方式来改进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实验结论】本实验探究了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了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和应用领域。

实验结果表明,太阳能电池具有较好的光电转换性能,能够在有光照射的情况下产生电能。

此外,我们还发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与光照强度有关,光照越强,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越多。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实验报告一、引言。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探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电能输出情况,为太阳能电池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

1. 研究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特性;2. 探究太阳能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特性;3. 分析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效率变化。

三、实验原理。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生电压效应,通过半导体材料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而产生电流。

当太阳能电池受到光照时,光子会激发半导体中的电子,使其跃迁到导带中,形成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在电场作用下会分离,形成电流并产生电压。

四、实验步骤。

1. 将太阳能电池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记录输出电压和电流;2. 将太阳能电池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记录输出电压和电流;3.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太阳能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效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在光照强度较高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较大,表现出较高的输出功率;2. 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小,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逐渐降低,输出功率也相应减小;3. 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4.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六、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太阳能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太阳能电池在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光照和温度对其特性的影响,以优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效率。

七、参考文献。

1. 王小明,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包括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功率点以及填充因子等参数,深入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和优化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基于半导体pn 结光生伏特效应的能量转换器件。

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表面时,光子的能量被半导体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

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向 n 区和 p 区移动,形成光生电流和光生电压。

1、开路电压(Voc)当太阳能电池处于开路状态时,即外电路电阻无穷大,此时输出的电压即为开路电压。

开路电压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2、短路电流(Isc)当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端被短路,即外电路电阻为零,此时流过的电流即为短路电流。

短路电流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和电池的面积。

3、最大功率点(Pm)在不同的负载电阻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不同。

当负载电阻与太阳能电池的内阻匹配时,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对应的工作点称为最大功率点。

4、填充因子(FF)填充因子是衡量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定义为最大功率与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乘积的比值,即 FF = Pm /(Voc × Isc)。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太阳能电池实验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可变电阻箱、数字电压表、数字电流表、光源等。

2、计算机及数据采集软件四、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电路将太阳能电池板与可变电阻箱、数字电压表和数字电流表按照正确的电路连接方式连接好。

2、测量开路电压在光源关闭的情况下,将可变电阻箱调至无穷大,测量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 Voc,并记录数据。

3、测量短路电流在光源关闭的情况下,将可变电阻箱调至零,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 Isc,并记录数据。

4、测量不同负载下的输出特性打开光源,调节可变电阻箱的阻值,从大到小依次测量不同负载电阻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 V 和输出电流 I,并记录数据。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一、1.1 实验目的与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我们进行了一次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探讨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其影响因素,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2.1 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当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表面时,光子能量被吸收,使得半导体中的电子跃迁至导带,形成自由电子和空穴对。

在P-N结界面,自由电子和空穴相遇时,产生电场,从而产生电流。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比,输出电流与太阳辐射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三、3.1 实验设备与材料1. 太阳能电池模块:用于接收太阳光并产生电流。

2. 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3. 短路开关:用于保护电路。

4. 直流电源:用于给太阳能电池模块供电。

5. 光纤激光器:用于产生单色光束。

6. 光谱仪:用于测量光强和光谱。

7. 数据处理软件:用于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四、3.2 实验步骤与方法1. 将太阳能电池模块安装在光源和数字万用表之间,确保模块表面与光源平行。

2. 用短路开关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正负极。

3. 用直流电源给太阳能电池模块供电。

4. 用光纤激光器产生单色光束,使其经过一个分束镜后分为两束光线。

5. 其中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聚焦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上,另一束光线经过一个偏振片后得到一个具有一定相干度的光束。

6. 将光谱仪放置在聚焦后的光线附近,测量光强和光谱分布。

7. 用数据处理软件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数据。

我们还观察到了太阳光在经过分束镜、透镜和偏振片后的光谱分布情况。

根据实验数据和光谱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其随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关系。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数据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包括其输出电压、电流与光照强度、负载电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111 具体目标1、测量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2、探究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与光照强度的依赖关系。

3、分析太阳能电池在不同负载电阻下的输出特性。

12 实验设备1、太阳能电池板。

2、光源模拟器,能够提供不同强度的光照。

3、数字电压表,用于测量电压。

4、数字电流表,用于测量电流。

5、可变电阻箱,用于改变负载电阻。

13 实验步骤131 实验准备将太阳能电池板放置在稳定的实验台上,确保其表面清洁无遮挡。

连接好数字电压表和数字电流表,设置好测量范围。

132 测量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在黑暗环境中,测量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作为基准值。

然后,打开光源模拟器,逐渐增加光照强度,分别测量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并记录数据。

133 负载电阻特性测量将可变电阻箱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上,依次改变负载电阻的值,测量在不同负载电阻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并记录数据。

134 数据重复测量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每个测量点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数据。

14 实验数据以下是实验中测量得到的数据表格:|光照强度(lux)|开路电压(V)|短路电流(mA)|负载电阻(Ω)|输出电压(V)|输出电流(mA)|||||||||100| ||10| |||100| ||20| |||100| ||50| |||200| ||10| |||200| ||20| |||200| ||50| |||300| ||10| |||300| ||20| |||300| ||50| ||15 数据分析151 开路电压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绘制开路电压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可以发现开路电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但并非线性关系。

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doc

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doc

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doc 实验报告: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包括电流、电压、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等参数,以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二、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生伏特效应。

当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表面时,光子与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使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电流。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受到材料、结构、光照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太阳能电池模块、数字万用表、光源及光强计、恒流电源、负载电阻等。

2.将太阳能电池模块放置在光强计前,调整光强计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相对位置,使光线垂直照射在太阳能电池表面。

3.用数字万用表分别测量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

测量时需要注意万用表的量程选择和极性判断。

4.调整恒流电源的输出电流,使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工作,重复步骤3的测量。

5.连接负载电阻,测量太阳能电池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电压和电流。

6.记录实验数据,绘制电流-电压曲线和填充因子-电压曲线。

7.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太阳能电池的电压和电流也相应增加。

这表明太阳能电池的输出性能受到光照条件的直接影响。

(2)填充因子(FF)是衡量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FF值越高,说明太阳能电池的电学性能越好。

实验数据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填充因子略有提高,但变化不大。

这说明填充因子主要受到材料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而非单一的光照条件。

(3)转换效率(η)是评价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指标。

实验数据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转换效率呈上升趋势。

然而,当光强达到一定值时,由于串联电阻的增加和反偏二极管的影响,转换效率趋于稳定。

这说明在选择太阳能电池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导电性能、光学性能和稳定性等因素。

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引言: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太阳能电池并测试其性能,探索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潜力。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1. 材料:- 二氧化钛薄膜- 柠檬酸钛溶液- 水- 碘盐溶液- 纳米碳管溶液- 玻璃片- 电线- 钢丝- 太阳能电池板2. 方法:- 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将柠檬酸钛溶液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旋涂法在玻璃片上涂布一层薄膜,然后将其放入烘箱中烘干。

- 制备太阳能电池:将制备好的二氧化钛薄膜与纳米碳管溶液混合均匀,再将其涂布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并使用钢丝固定。

- 测试太阳能电池性能:将太阳能电池板暴露在阳光下,连接电线,将电流计和电压计分别接入电路中,记录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制备了太阳能电池,并测试了其性能。

实验结果显示,在阳光照射下,太阳能电池产生了一定的电流和电压。

1. 光电转换效率:我们通过计算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来评估其性能。

光电转换效率是指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能力。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得到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X%。

这表明我们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显示出良好的性能。

2. 影响因素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光照强度、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材料等。

较强的太阳光照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和电压,而较低的光照则会降低其性能。

此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材料也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

例如,二氧化钛薄膜的厚度和质量、纳米碳管的分散均匀性等都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3. 应用前景: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用于发电、供电等用途。

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在于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与传统能源相比,太阳能电池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研究实验报告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环保、可再生等优点,因此在可持续能源领域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研究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包括光照强度对电池输出电流的影响、温度对电池输出电压的影响以及不同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的比较等。

实验一:光照强度对电池输出电流的影响实验装置:太阳能电池、光源、电流计、电压计实验步骤:1. 将太阳能电池连接到电流计和电压计上,并将光源对准电池表面。

2. 开启光源,调节光照强度,记录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电流值。

3. 分析数据,绘制光照强度与电流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光照强度与太阳能电池输出电流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电流值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敏材料吸收光能后,产生电子-空穴对,从而形成电流。

因此,光照强度越高,太阳能电池输出电流越大。

实验二:温度对电池输出电压的影响实验装置:太阳能电池、温度控制装置、电压计实验步骤:1. 将太阳能电池连接到电压计上,并通过温度控制装置调节电池的温度。

2. 记录不同温度下的电压值。

3. 分析数据,绘制温度与电压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对太阳能电池输出电压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压值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是因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敏材料在高温下容易发生退化,从而导致电池的电压下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控制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温度,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输出电压的稳定。

实验三:不同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的比较实验装置:不同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光源、电流计、电压计实验步骤:1. 将不同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连接到电流计和电压计上,并将光源对准电池表面。

2. 开启光源,记录不同太阳能电池的电流和电压值。

3. 分析数据,比较不同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差异。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

例如,硅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CuInGaSe2)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吸收能力和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但成本较高。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实验目的2、实验设备3、实验原理4、实验步骤5、数据记录与处理6、实验结果7、误差分析8、结论1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特性,包括其输出电压、电流与光照强度、负载电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111 具体目标测量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输出特性。

研究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

分析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与负载电阻的关系。

12 实验设备太阳能电池板光源模拟器(可调节光照强度)数字万用表可变电阻箱数据采集系统121 设备参数太阳能电池板的规格和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光源模拟器的光照强度调节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字万用表的精度和测量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可变电阻箱的阻值范围和调节精度:____________________13 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是基于半导体的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

当光子入射到半导体材料中,会激发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电子空穴对。

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向不同方向移动,形成电流和电压。

131 短路电流(Isc)当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端短路时,测量得到的电流即为短路电流,它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132 开路电压(Voc)当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端开路时,测量得到的电压即为开路电压,它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趋势逐渐减缓。

133 输出功率(P)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等于输出电压(V)与输出电流(I)的乘积,即 P = V × I。

当负载电阻与太阳能电池的内阻匹配时,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功率点(MPP)。

14 实验步骤141 实验准备检查实验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各仪器的连接正确。

将太阳能电池板放置在光源模拟器下方,调整位置使其均匀受光。

142 测量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调节光源模拟器的光照强度为最小值,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sc 和开路电压 Voc ,记录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特性研究学院: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 **********姓名:**摘要: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可以解决人类日趋增长的能源需求问题。

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热能和发电两方面。

太阳能的利用和太阳能电池的特性研究是21 世纪的热门课题,许多发达国家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太阳能接收器进行研究。

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

本实验研究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3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引言:能源短缺和地球生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

本世纪初进行的世界能源储量调查显示,全球剩余煤炭只能维持约216年,石油只能维持45年,天然气只能维持61年,用于核发电的铀也只能维持71年。

另一方面,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使用,产生大量的CO2、SO2等温室气体,造成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暴风雨和酸雨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烦恼。

根据计算,现在全球每年排放的CO2已经超过500亿吨。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CO2的排放量占世界的15%,仅次于美国,所以减少排放CO2、SO2等温室气体,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推广使用太阳辐射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今后的必然趋势。

广义地说,太阳光的辐射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都属于太阳能,它们随着太阳和地球的活动,周而复始地循环,几十亿年内不会枯竭,因此我们把它们称为可再生能源。

太阳的光辐射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亿5千万公里。

在地球大气圈外,太阳辐射的功率密度为1.353kW /m2,称为太阳常数。

到达地球表面时,部分太阳光被大气层吸收,光辐射的强度降低。

在地球海平面上,正午垂直入射时,太阳辐射的功率密度约为1kW /m2,通常被作为测试太阳电池性能的标准光辐射强度。

太阳光辐射的能量非常巨大,从太阳到地球的总辐射功率比目前全世界的平均消费电力还要大数十万倍。

每年到达地球的辐射能相当于49000亿吨标准煤的燃烧能。

太阳能不但数量巨大,用之不竭,而且是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的绿色能源,所以大力推广太阳能的应用是世界性的趋势。

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方式。

光—热—电转换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由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成蒸气,再驱动汽轮机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缺点是效率很低而成本很高。

光—电直接转换方式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

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太阳能发电目前成本较高,所以通常用于远离传统电源的偏远地区,2002年,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了“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计划”,通过太阳能和小型风力发电解决西部七省区无电乡的用电问题。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与生产规模的扩大,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下降很快,而资源枯竭与环境保护导致传统电源成本上升。

太阳能发电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在价格上可以与传统电源竞争,太阳能应用具有光明的前景。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

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

本实验研究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3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正文:实验主要内容:1. 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测量2.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光强之间的关系 3.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光强之间的关系 4.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测量实验原理:能源短缺和地球生态环境污染目前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

太阳能是干净、无污染且随手可得的能源,太阳能不但数量巨大,用之不竭,而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近几年太阳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太阳能电池是一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

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是指太阳的辐射能光子通过半导体物质转变为电能的过程,通常叫做光生伏打效应,太阳能电池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利用半导体P-N 结受光照射时的光伏效应发电,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就是一个大面积平面P-N 结二极管。

P-N 结二极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P 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空穴,几乎没有自由电子。

N 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自由电子,几乎没有空穴。

当两种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形成P-N 结时,N 区的电子(带负电)向P 区扩散, P 区的空穴(带正电)向N 区扩散,在P-N 结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区与势垒电场。

势垒电场会使载流子向扩散的反方向作漂移运动,最终扩散与漂移达到平衡,使流过P-N 结的净电流为零。

在空间电荷区内,P 区的空穴被来自N 区的电子复合,N 区的电子被来自P 区的空穴复合,使该区内几乎没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又称为结区或耗尽区。

当光电池受光照射时,部分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结区激发的电子和空穴分别被势垒电场推向N 区和P 区,使N 区有过量的电子而带负电,P 区有过量的空穴而带正电,P-N 结两端形成电压,这就是光伏效应,若将P-N 结两端接入外电路,就可向负载输出电能。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是依赖自然光中的的量子—光子,而每个光子所携带的能量为E ph :λλhcE ph =)(式中:h 表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 ),C 表示光速(3×108 m/s ),λ表示光子波长。

在不同的光谱中光子所携带的能量不一样,当光子所携带的能量若大于能隙时,便可以由光电子转换成电能,若光子N势垒电场方向 空间电荷区P图1 半导体P-N 结示意图图2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与光强关系电路图所携带得能量小于能隙时,光子没有足够的能量来形成电子空穴对,不会产生任何的电流,因此并非所有光子都能顺利地由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电池的能隙由电池材料决定(对于晶体硅,约为1.1eV )。

一般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在20%左右。

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太阳光被吸收后产生电子-空穴对,在受到接面部份所形成的强电场的吸收,促使电子流入N 层且空穴流入P 层而形成电流,负载断开时测得的最大电压U OC 称为开路电压,负载短路(电阻为零)时测得的最大电流I SC 称为短路电流,测量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与光强关系电路图如图3所示,连接电路,改变太阳能电池负载电阻的大小,就可以测量其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得到输出伏安特性,如图4实线所示。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为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乘积。

同样的电池及光照条件,负载电阻大小不一样时,输出的功率是不一样的。

若以输出电压为横坐标,输出功率为纵坐标,绘出的P-U 曲线如图4点划线所示。

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最大乘积值称为最大输出功率P max 。

图3测量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电路图填充因子FF 定义为:scoc I U P FF ⨯=max填充因子是表征太阳电池性能优劣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大,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越高,一般的硅光电池FF 值在0.75~0.8之间。

转换效率ηs 定义为:%100(%)max⨯=in s P P ηP in 为入射到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光功率。

理论分析及实验表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短路电流随入射光功率线性增长,而开路电压在入射光功率增加时只略微增加,如图5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为得到所需的输出电流,通常将若干电池单元并联。

为得到所需输出电压,通常将若干已并联的电池组串连,组成电池板。

因此,它的伏安特性虽类似于普通二极管,但取决于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结构及组成组件时的串并连关系。

本实验提供的组件是将若干单元并联。

制作太阳能电池板主要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根据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分为:硅太阳能电池、无机盐(如砷化镓、硫化镉、铜铟硒等多元化合物)电池、功能高分子大阳能电池、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等。

硅太阳能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三种。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需要的技术水平较低,技术也最为成熟。

在实输出电流I P max(输出功率)I SCU OC 输出电压U图4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I1000W/m 2 800W/m 2600W/m 2400W/m 2200W/m2U 图5 不同光照条件下的U-I 曲线验室里最高的转换效率为24.7%,规模生产时的效率可达到15%。

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但由于单晶硅价格高,因此,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长远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单晶硅比较,成本低廉,但也存在明显缺陷,由于晶粒界面和晶格错位,造成多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一直无法突破20%的关口。

其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为18%,工业规模生产的转换效率可达到10%。

其效率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因此,多晶硅薄膜电池可能在未来的太阳能电池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低,重量轻,便于大规模生产,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非晶硅的光学带隙为1.7eV,使得材料本身对太阳辐射光谱的长波区域不敏感,这样就限制了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此外,其光电效率会随着光照时间的延续而衰减,使得电池性能不稳定。

如果能进一步解决稳定性及提高转换率,无疑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实验仪器:光具座、滑块、白炽灯、太阳能电池、光功率计、遮光罩、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太阳能电池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电源面板如图5所示。

图4 太阳能电池实验装置光源采用碘钨灯,它的输出光谱接近太阳光谱。

调节光源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的光功率,具体数值由光功率计测量。

测试仪为实验提供电源,同时可以测量并显示电流、电压、以及光功率的数值。

电压源:可以输出0~8V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

为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测量提供电压。

电压/光功率表:通过“测量转换”按键,可以测量输入“电压输入”接口的电压,或接入“光功率输入”接口的光功率计探头测量到的光功率数值。

表头下方的指示灯确定当前的显示状态。

通过“电压量程”或“光功率量程”,可以选择适当的显示范围。

电流表:可以测量并显示0~200mA的电流,通过“电流量程”选择适当的显示范围。

图5 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仪实验内容与步骤:四、实验内容1.测量硅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暗伏安特性是指无光照射时,流经太阳能电池的电流与外加电压之间的关系。

如图6所示,连接好电路,用遮光罩罩住太阳能电池,电阻箱调至50Ω起保护作用。

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将电压源调到0V,然后逐渐增大输出图6 伏安特性测量接线原理图电压,每间隔0.1V记一次电流值,将电压输入调到0V。

然后将“电压输出”接口的两根连线互换,即给太阳能电池加上反向的电压。

逐渐增大反向电压,每间隔1V,记录一次相应的电压与电流。

以电压作横坐标,电流作纵坐标,画出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并讨论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与一般二级管的伏安特性有何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