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工程历史
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系统工程的含义
系统工程在系统科学结构体系中,属于工程技术类,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外有一些学者对系统工程的含义有过不少阐述,但至今仍无统一的定义。
1978年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1977年日本学者三浦武雄指出:"系统工程与其他工程学不同之点在于它是跨越许多学科的科学,而且是填补这些学科边界空白的一种边缘学科。
因为系统工程的目的是研制一个系统,而系统不仅涉及到工程学的领域,还涉及社会、经济和政治等领域,所以为了适当地解决这些领域的问题,除了需要某些纵向技术以外,还要有一种技术从横的方向把它们组织起来,这种横向技术就是系统工程"。
1975年美国科学技术辞典的论述为:"系统工程是研究复杂系统设计的科学,该系统由许多密切联系的元素所组成。
设计该复杂系统时,应有明确的预定功能及目标,并协调各个元素之间及元素和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使系统能从总体上达到最优目标。
在设计系统时,要同时考虑到参与系统活动的人的因素及其作用。
" 从以上各种论点可以看出,系统工程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系统工程是一间工程技术,用以改造客观世界并取得实际成果,这与一般工程技术问题有共同之处。
但是,系统工程又是一类包括了许多类工程技术的一大工程技术门类,与一般工程比较,系统工程有三个特点:
(1)研究的对象广泛,包括人类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现象和组织管理等。
(2)系统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
不仅要用到数、理、化、生物等自然科学,还要用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医学等与人的思想、行为、能力等有关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
因此,系统工程形成了一套处理复杂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人们在处理问题时,有系统的整体的观点。
(3)在处理复杂的大系统时,常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因为系统工程所研究的对象往往涉及到人,这就涉及到人的价值观、行为学、心理学、主观判断和理性推理,因而系统工程所研究的大系统比一般工程系统复杂得多,处理系统工程问题不仅要有科学性,而且要有艺术性和哲理性。
系统工程的发展历史
系统工程作为一间科学技术虽然形成于本世纪中叶,但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和实际应用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了解和改造自然的辛勤实践和大量的社会活动中,早有许多朴素的系统概念和应用实例。
在军事方面,早在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时期,就有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写出了"孙子兵法"十三篇,指出战争中的战略和策略问题,如进攻与防御、速决和持久、分散和集中等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依此筹划战争的对策,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其
著名论点,"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以我之长,攻敌之短"等,不仅在古代,而且在当代的战争中都有指导意义,在当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中,这些论断也有现实意义。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学说,著有"孙膑兵法",在齐王与田忌赛马中,孙膑提出的以下、上、中对上、中、下对策,便处于劣势的田忌战胜齐王,这是从总体出发制定对抗策略的一个著名事例。
在水利建设方面,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四川都江堰工程。
这一伟大水利工程巧妙地将分洪、51水和排沙结合起来,使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实现了防洪、灌溉、行舟、漂木等多种功能,至今,该工程仍在发挥着重大的经济效益,是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一大杰出成就。
在建设施工方面,北宋真宗年间,皇城失火,宫殿烧毁,大臣丁谓主持了皇宫修复工程。
他采用了一套综合施工方案,先在需要重建的通衢大道上就近取土烧砖,在取土后的通衢深沟中引入汴水,形成人工河,再由此水路运人建筑材料,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
皇宫修复后,又将碎砖废土填入沟中,重修通衢大道。
使烧砖、运输建筑材料和处理废墟三项繁重工程任务协调起来,从而在总体上得到了最佳解决,一举三得,节省了大量劳力、费用和时间。
在医学、农业等方面,我国古代也有许多著名学者用朴素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和发展系统工程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重要的启示。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系统工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许多国家有不少成功的重大研究成果。
第一次提出"系统工程"这一名词的是1940年在美国贝尔电话公司试验室工作的E.C·莫利纳(E·C·Molina)和在丹麦哥本哈根电话公司工作的A·K,厄朗(A·K,Erlang),他们在研制电话自动交换机时,意识到不能只注意电话机和交换台设备技术的研究,还耍从通信网络的总体上进行研究。
他们把研制工作分为规划、研究、开发、应用和通用工程等五个阶段,以后又提出了排队论原理,并应用到电话通信网络系统中,推动了电话事业的飞速发展。
系统工程的萌芽时期可追溯到本世纪初的F·W·泰勒(F·W·Taylor)系统,为了提高工效,泰勒研究了合理工序和工人活动的关系,探索了管理的规律,1911年他的 "科学
管理的原理"一书问世后,工业界出现了"泰勒系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些科学工作者以大规模军事行动为对象,提出了解决战争问题的一些决策和对策的方法和工程手段,出现了运筹学。
当时英国为防御德国的突然空袭,研究了雷达报警系统和飞机降落排队系统,取得了很多战果。
在这一时期中,英、美等国在反潜、反空袭、商船护航、布置水雷等项军事行动中,应用了系统工程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40年至1945年,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由于应用了系统工程方法进行协调,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
1945年,美国建立了兰德公司(RANDCorp·),应用运筹学等理论方法研制出了多种应用系统,在美国国家发展战略、国防系统开发、宇宙空间技术以及经济建设领域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兰德"又被誉为"思想库" 和"智囊团"。
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中期,美国为改变空间技术落后于苏联的局面,先后制定和执行了北极星导弹核潜艇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些都是系统工程在国防科研中取得成果的著名范例。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从1961年开始,持续了U 年。
该工程有三百多万个部件,耗资244亿美元,参加者有两万多个企业和120个大学与研究机构。
整个工程在计划进度、质量检验、可靠性评价和管理过程等方面都采用了系统工程方法,并创造了"计划评审技术(PERT)"和"随机网络技术"[又称"图解评审技术(GERT)"],实现了时间进度、质量技术与经费管理三者的统一。
在实施该工程的过程中及时向各层决策机构提供信息和方案,供各层决策者使用,保证了各个领域的相互平衡,如期完成了总体目标。
计算机的迅速发展,为该复杂大系统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70年代以来。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分级分布控制系统和分散信号处理系统,扩展了系统工程理论方法的应用范围。
近年来,社会、经济与环境综合性的大系统问题日益增多,如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交通事故、军备竞赛等。
许多技术性问题也带有政治、经济的因素,如北欧跨国电网的供电问题。
这个电网有水、火、核等多种能源形式,规模庞大,电网调度本身在技术上已相当复杂,而且还要受到各国经济利益冲突、地理条件限制、环境保护政策制约和人口迁移状况的影响,因此,负荷调度的目标和最佳运行方式的评价标准十分复杂,
涉及多个国家社会经济因素。
该电网的系统分析者要综合这些因素,对4500 万千瓦的电力做出合理的并能被接受的调度方案,提交各国讨论、协调和决策,这是个典型的系统工程问题。
我国近代的系统工程研究可追溯到50年代。
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钱学森、许国志教授的创导下,建立了第一个运筹学小组;60年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大力推广了统筹法、优选法;与此同时,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领导下,在导弹等现代化武器的总体设计组织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国防尖端科研的《总体设计部"取得显著成效。
1977年以来,系统工程的推广和应用出现了新局面,1980年成立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与国际系统工程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近年来,系统工程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许多成果。
系统工程史(history of systems engineering)
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思想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大类工程技术的总称。
系统是由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人们对于系统的认识,即关于系统的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起来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想,即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古已有之,但系统工程的诞生却是近40年来的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迫切地需要发展一种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复杂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技术,即系统工程。
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建成美国微波中继通信网后,于1951年正式提出系统工程这个名词1972年,历时11年的美国载人登月的阿波罗工程自始至终运用系统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后,系统工程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它的应用范围也逐渐地从军事系统和工程系统扩展到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并从解决部门和国家范围内的问题进展到探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系统思想的形成系统思想的形成可追溯到古代。
中国古代著作《易经》、《尚书》中提出了蕴含有系统思想的阴阳、五行、八卦等学说。
中国古代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把人体看作是由各种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主张从整体上研究人体的病因。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论自然界》一书中指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原子和空虚组成的。
他的《世界大系统》一书是最早采用系统这个名词的著作。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
古代系统思想还表现在一些著名的古代工程中。
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大运河、都江堰以及《梦溪笔谈》中叙述的皇宫重建工程无不体现朴素的系统思想(见中国古代系统思想)。
古代系统思想常用猜测的和臆想的联系代替尚未了解的联系,是自然哲学式的。
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在当时的条件下难以从整体上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周密的考察和精确的研究。
因此,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把整体的系统逐步地分解,研究每个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排除臆想的东西。
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还原论和机械唯物论。
但是,在当时这种方法还是先进的。
它的进步作用曾得到 F.恩格斯的肯定。
到19世纪,科学的系统思想才逐渐形成。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反映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
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
”恩格斯的这段话标志着科学的现代系统思想的产生。
系统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贯穿于从自然哲学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中。
系统工程的萌芽 19世纪末,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电气化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出现又使生产技术设备日趋复杂,并进一步促使交通和通信系统大规模扩建。
同时,物质的生产开始丰富,市场的需求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间的竞争开始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重视生产与经营之间的协调和综合,即开始运用系统思想来研究这类问题。
另一方面,经典物理学的最终完成使人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数学描述才能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了解它的构成机理和各种变异。
人们开始用数学模型和分析的方法去研究工程、经济、生物、军事和社会等方面的系统。
排队论的产生 1910年,丹麦数学家.埃尔朗受热力学统计平衡理论的启发而建立了电话系统统计平衡模型。
1925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成立贝尔电话实验室时,就在该室内设立了系统开发部。
贝尔电话实验室发展了埃尔朗的电话系统模
型,创造了一套电话系统分级复联的科学方法,并利用概率模拟装置,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来求出最佳通话服务方式。
30年代,瑞典数学家巴尔姆和苏联数学家欣钦又对电话呼叫过程进行深入的数学分析,提出呼叫过程的普遍性、平稳性、有限性和无后效性等4个特征,奠定了关于系统中随机聚散现象的基本理论──排队论的理论基础。
在近代工程技术中对系统工程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最大的首推电话通信工程。
企业管理的早期研究美国管理学家 .泰勒继承前人对劳动工时的研究,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
他通过实验发现减轻劳动强度能使生产量成倍增长以及计件工资和超产奖励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劳动定额、合理安排工序。
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一书,创立了著名的泰勒制。
1939年,苏联数学家 ..康托罗维奇发表《生产组织与计划的数学方法》。
他认为提高工业生产率的途径除改进技术(即改进设备、工艺和寻找优质原料等)外,还需要在生产组织计划方面寻求改进,即正确分配设备、订货、原料和燃料等。
他采用了与经典数学分析求解极值迥然不同的解乘数法。
这些工作与运筹学结合起来为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经济系统建模的早期工作 19世纪出现的埃杰维斯合同曲线和瓦尔拉经济系统平衡模型是运用数学研究经济的早期尝试。
1936年, W.列昂捷夫把瓦尔拉供求模型的平衡方程应用到集中计划经济的情况,提出了投入产出模型。
此后投入产出模型成为系统工程应用于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的重要工具。
30年代初,荷兰物理学家J.廷伯赫等人将建模和数学方法引入经济学,建立了计量经济学。
1928年,数学家诺伊曼在与维也纳经济学家讨论经济问题中竞争现象的博弈对策时,完成了对策论(又称博弈论)的奠基性工作。
1944年诺伊曼和经济学家O.莫根施特恩合作发表了对策论的专著《竞赛理论与经济行为》。
1936年诺伊曼和瓦尔德先后发表了关于经济平衡方程与不动点原理的文章,为瓦尔拉模型建立了严谨的数学基础。
这项工作后来被发展成数理经济学。
一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30年代,生物学界提出了生命有机体论,把生命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用以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
贝塔朗菲用协调、有序、目的
性等概念来研究生命有机体,并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具有特殊的整体水平的功能和属性。
他还提出开放系统概念,认为要从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生命的本质。
1937年,贝塔朗菲首先提出一般系统论的原理,并于1945年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
他指出这个理论属于逻辑和数学的领域,任务是建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
4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兴起,出现了研究系统中信息和控制的基本规律的信息论和控制论。
N.维纳提出的控制论和 .香农提出的信息论几乎是与一般系统论同时出现的。
一般系统论提出的对系统的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为后来系统学的形成做了先导。
而信息论和控制论则为系统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养分。
军事系统模型和运筹学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上的需要促使人们去研究提高作战指挥能力和武器效能的方法。
1914年~1916年期间,英国 .兰彻斯特提出描述作战双方兵力变化过程的数学方程式,后称兰彻斯特方程。
30年代后期,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筹学研究小组,研究雷达配置和高炮效率。
后来又在陆、海、空三军分别设置研究组织,研究雷达的合理配置和运用、飞机出击时间和队形编列的效能以及有效的后勤保障等问题。
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也相继成立运筹学研究组织。
美国数学家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反潜问题,提出了舰艇躲避或攻击潜艇的最优战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运筹学迅速推广到经济管理部门,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1951年,美国.莫尔斯和.金布尔合著《运筹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运筹学的成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半个世纪中,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家、生物学家们所作的大量开创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工作,为系统工程的诞生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其中特别是运筹学的产生更具有重要意义。
运筹学研究实际系统的有效运用问题,可为系统优化提供一整套定量研究方法。
运筹学后来成为系统工程方法论最主要的思想和方法的源泉。
系统工程的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迅猛进步,社会经济空前发展,同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严重恶化。
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大系统的组织、管理、协调、规划、计划、预测和控制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特点是在空间活动规模上越
来越大,时间上变化越来越快,层次结构上越来越复杂,后果和影响上越来越深远和广泛。
要解决这样高度复杂的问题,单靠人的经验已显得无能为力,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的发展又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和处理的能力,为实现科学的组织和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系统工程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从军事和大型工程系统的研制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美国微波中继通信网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在1940年开始建立横跨美国东西部的微波中继通信网时就充分利用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来规划和设计新系统。
这项工作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顿。
战后分别于1947年和1951年完成该网的TD-X 和TD-2系统,并投入使用。
贝尔电话实验室遂于1951年正式把研制微波通信网的方法命名为系统工程。
兰德公司和系统分析 1945年,美国国防部和科学研究开发署与道格拉斯飞机公司订立了称为兰德计划的合同,为美国空军研究洲际战争,并提出有关技术和设备的建议。
1947年,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兰德公司,继续为战后美国空军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咨询服务。
50年代以后,扩大了工作范围,成为一个非营利的咨询机构。
兰德公司在多年积累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目的是根据系统目标和评价指标来寻求最优方案。
系统分析几乎是同系统工程并行地发展起来的,这两个名词之间也常出现混用现象。
兰德公司创造的系统分析以及规划计划预算编制法(见规划计划预算系统)、特尔斐法、社会实验法等方法丰富了系统工程方法论。
网络技术和系统管理 50年代末,为了管理大型工程项目,在线条图的基础上发展了用于系统管理的网络技术。
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发展了协调大企业内各部门工作的关键路线法。
1958年,美国海军特别计划局在执行“北极星”导弹核潜艇计划中发展了控制工程进度的新方法── 计划协调技术,使“北极星”导弹提前两年研制成功。
这些方法用网络技术来进行系统管理,可在不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情况下使工程进度提前、成本降低。
阿波罗工程美国1961年开始进行的阿波罗工程,由地面、空间和登月三部分组成,于1972年成功结束。
在工程高峰时期有两万多家厂商、 200余所高等院校
和80多个研究机构参予研制和生产,总人数超过30万人,耗资255亿美元。
完成阿波罗工程不仅需要火箭技术,还需要了解宇宙空间和月球本身的环境。
为此又专门制定了“水星”计划和“双子星座”计划,以探明人在宇宙空间飞行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为了完成这项庞大和复杂的计划,美国航空航天局成立了总体设计部以及系统和分系统的型号办公室,以对整个计划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自始至终采用了系统分析、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并把计划协调技术发展成随机协调技术。
由于采用了成本估算和分析技术,使这项无前例的庞大工程基本上按预算完成。
阿波罗工程的圆满成功使世界各国开始接受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形成 1957年,美国的.古德和.麦克霍尔合作发表了第一本完整的系统工程教科书──《系统工程》。
麦克霍尔又于1965年发表了《系统工程手册》一书。
这两本书以丰富的军事素材论述了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
1962年,.霍尔发表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一书反映了作者长期从事通信系统工程的成果,内容涉及系统环境、系统要素、系统理论、系统技术、系统数学等方面。
.霍尔还于1969年提出著名的霍尔三维结构,即系统工程形态图。
60年代末关于军事和工程等硬系统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已臻于完善。
系统工程教育系统工程教育始于50年代。
当时已开始在高等院校开设有关专业课,成立系统工程系或者在公司企业内部办培训班来培养人才。
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已开始大量培养系统工程师、系统分析师和系统科学家。
系统工程的发展 7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发展的趋势是应用领域继续向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扩展和发展应用于软系统工程的方法论。
1972年在一些国家科学院的倡议下,在维也纳成立了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
它是一个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等问题的国际性研究机构。
该所先后选择了能源、环境、生态、城市建设、资源开发、医疗、工业生产等研究课题,在推动系统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系统建模和系统仿真系统工程作为一门定量技术,可概括为系统建模、系统仿真、系统分析和系统优化 4个方面。
系统建模是将一个实际系统的结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