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动物与地理环境刘建强初稿2018.3
高中地理动物说课稿
高中地理动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单元——“动物与地理环境”。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动物如何与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相互作用,以及这种关系对我们人类社会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地理环境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气候植被,它还包括了生物群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系统。
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存、繁衍、迁徙等行为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接下来,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说课:1. 动物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 动物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3. 地理环境变化对动物的影响4. 人类活动与动物地理分布的关系首先,让我们来探讨动物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动物的分布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气候、地形、水源等多种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
例如,寒冷的北极地区是北极熊的家园,而热带雨林则是猩猩和鹦鹉的天堂。
这些动物的生理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与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相适应。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让学生理解这种关系,比如通过比较不同地理环境中动物的特征,让学生了解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要讨论动物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动物为了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往往会演化出一系列独特的适应性特征。
例如,沙漠中的骆驼拥有储存水分的能力,而极地动物则拥有厚厚的脂肪层来抵御严寒。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这些动物的适应性特征,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第三部分,我们要探讨地理环境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
例如,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层融化,影响了北极熊的栖息地。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最后,我们要讨论人类活动与动物地理分布的关系。
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农业扩张、工业污染等活动,都在改变着动物的分布格局。
(全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30讲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教师用书(必修3
(全国)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0讲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教师用书(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0讲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教师用书(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0讲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教师用书(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30讲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最新考纲]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考纲解读]1.了解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原始森林的分布.2.理解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生态脆弱性。
3.掌握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及保护的措施。
[思维导图]考点一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一、森林资源的作用、现状和分布1.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1)重要作用:①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2)图示说明如下:知识拓展不同地区森林(绿地)的作用分析不同地区森林(绿地)的主要作用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较干旱的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区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道路两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侧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热带雨林进水循环2。
森林的分布3.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雨林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使土壤非常贫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主题3 动物
天上飞:鸟类的影响因素(补充) (1)气温。(2)动力:适合鸟类飞行大气运动,节省体力。(3)食物。 (4)水源。(5)人类活动:猎捕、污染、保护等情况。
地上跑:野生动物的影响因素(补充) (1)生存空间:大小影响数量;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影响种类;封闭程度影响独特 性。 (2)气温:是否适合生存、生长快慢、食物数量多少。 (3)食物。 (4)水源水质。 (5)天敌、灾害。 (6)人类活动。 (7)动物迁徙:主要是水草的变化(食物及隐蔽性),气候因素造成的降水变化。
2.古老珍稀动物多的原因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远离大陆,长期孤立存在,缺乏基因交流
少大型食肉动物,缺乏生存竞争,动物进
自然原因
化缓慢
地质历史以来,自然环境变化小,不利于
生物的进化
人为原因
人类发现较晚(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 响小
3.物种灭绝的原因
(1)自然原因——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①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地球、地壳运动、气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P102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5亿多条大马 哈鱼开始洄游到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江河溪流产卵繁殖。 大马哈鱼在北美西海岸最远可以沿河上溯3 200千米,它们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 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洄游途中许多大马哈鱼成为北美棕熊的主要食 物来源。大马哈鱼的洄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唯一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 于海洋,并在海洋中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又重返“故乡”。下图为大马哈 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
主题3 动物
自然条件 动物(多样性)生存条件
人文条件
动物形态的适应条件
通道 动物迁移(迁徙、洄游)条件
原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六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微专题(七) 生物及生物入侵
5.古老珍稀动物多的原因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远离大陆,长期孤立存在,缺乏基因交流
自然原因 少大型食肉动物,缺乏生存竞争,动物进化缓慢
地质历史以来,自然环境变化小,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人为原因 人类发现较晚(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6.物种灭绝的原因 (1)自然原因——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 ①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地球、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自然事件。 ②自然条件的变化,野生生物无法适应环境。 ③生物之间竞争激烈,影响某些物种的繁衍和生存。 ④近亲繁殖,使物种退化。 (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①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系统,动物失去栖息地和食物,种类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②人类对植物的过度采伐或对动物的过度捕杀。 ③环境污染加剧,生物的生存条件遭到破坏。 ④外来物种入侵。
(1) 分析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亚洲象不同季节会在各栖息地间迁移的原因。 ____西__双__版___纳__国__家__级__自__然__保__护__区__属__热__带__季__风__气__候__,__野__生__植__物__的__丰__富__度__会__随__季__节__变__化____ _而__变__化__;__亚__洲__象__食__量__大__,__旱__季__时__植__物__有__限__不__能__满__足__其__需__要__,__象__群__会__迁__移__到__其__他__栖__息__地__ _或__农__田__以__寻__找__食__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近年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亚洲象活动范围向保护区周边扩大 的原因。 ____随__着__对___亚__洲__象__的__保__护__力__度__的__加__大__,__亚__洲__象__群__规__模__扩__大__,__其__觅__食__和__活__动__的__范__围__扩____ _大__;__森__林__的__恢__复__导__致__亚__洲__象__采__食__的__灌__木__和__草__本__植__物__减__少__,__从__而__亚__洲__象__需__要__迁__移__到__保__护__ _区__外__寻__找__食__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环境对动物分布的影响教案
地理环境对动物分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地理环境对动物分布的影响;掌握地理环境对动物适应性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地理环境对动物分布的影响。
2. 难点:地理环境对动物适应性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副大自然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地理环境对动物分布的好奇心。
2. 学习(40分钟)(1)介绍地理环境对动物分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动物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的地理条件,如气候、土壤、水源、海拔等都会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影响。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例子,如沙漠、草原、山地等地理环境,向学生展示不同地理环境对动物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2)讨论动物适应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讨论并总结动物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适应特点。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和观点,并引导他们逐渐理解动物适应性的重要性。
(3)实地探索动物分布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探索活动,选择一个地理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比如丛林或湿地。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类的动物在该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鼓励学生进行绘图和拍照,以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
3. 拓展延伸(30分钟)(1)小组报告请各小组派出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心得。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2)展示与讨论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地理环境对动物分布影响较大的案例,如北极地区和热带雨林等。
同学们可以进行讨论,分析不同地理环境对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动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活动,设计一个小型模拟地理环境的搭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动物在该模拟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适应该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方式。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归纳。
向学生强调地理环境对动物分布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的行动。
高三地理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复件 环保专题
年份项目
1980
1990
2000
2010
面积(万公 顷)
7.05
12.84
25.80
50.10
微坡(%) 0
缓坡(%) 55.86
53.15
48.09
43.47
陡坡(%) 25.10
44.(10分)
30.68
39.61
47.13
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 重时可引发蓝藻爆发,使水域生态遭到破坏。目前,生态浮床技 术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项重要的水质修复技术,并已成功地应 用在许多湖泊、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整治工程中。生态浮床是将植 物种在浮于水面的床体上进行水质修复的技术。下图示意生态浮 床构造。 简述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质修复的基本原理并指出浮床还有哪些 生态功能。(10分)
请指出该铝厂随意排污的主要危害并提出治理措施。(10分)
主要危害:排放污水造成黄河水及沿岸地下水污染;危害沿岸居 民和牲畜的健康;严重污染沿岸地区的土坡,造成农业生产产量 下降,农产品质量下降。(6分) 措施:加强监测与管理,健全法制,加大排污处罚力度,禁止污 水排放;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快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强 污水净化处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鼓励公众参与治理。(任答两点4分)
基本原理:植物吸附水中营养物质,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2 分);浮床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2 分)。 生态功能:①提供鸟类及鱼类栖息场所(2分);削减波浪、保护 湖岸(2分);具有景观美化(美化环境)的作用(2分)
西双版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橡胶林地主要分布区之一,但近年 来当地政府采取了“退胶还林”的政策。下表示意1980—2010年 西双版纳某地橡胶林面积和不同坡度分布面积百分比。
新高中地理高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6讲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厂排出洗煤水、废渣
环经济模
热污染、空气污染,造成 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以及二
式
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和生 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
态系统破坏
物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选修6 环境保护
20
2.资源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的分析思路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 激增。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选修6 环境保护
25
解析:危害可从地表地质、植被、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角度分析,措施针对问题分析 即可。 答案:危害:该煤矿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江河的上游),春、夏季易发洪水,将矿区污 水及废渣冲入江河,污染江河源头;矿区废弃矿渣的堆放污染土壤;矿坑裸露;破坏高 寒草甸,造成生态恶化;易引发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措施:对矿坑进行回填修复;对洗煤池进行清理,修建排水通道;封育围栏,恢复草被; 等等。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选修6 环境保护
4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 (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解析:(1)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主要是分析芦苇对白洋淀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 作用,如吸收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净化水体;为鸟类提供 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等。(2)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结 合上一问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从管护和收割两个角度作答。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选修6 环境保护
24
2.(2020·太原模拟)某煤矿位于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南距通天河约 3 千米。该煤矿 因非法盗采严重,已于 2014 年封停。数千米长的山谷,两边山体依然遍布着由于露天矿 穿孔、爆破和滥挖乱采出现的黑色采坑,山谷遗留的洗煤池中仍有大量洗选废水直接通 过沟渠排向谷外。 分析该煤矿非法盗采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全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6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教师用书
(全国)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教师用书(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教师用书(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教师用书(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6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最新考纲]1。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纲解读]1.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
[思维导图]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
(3)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D。
(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5)黄河含沙量大,主要是因为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5动物与环境课件
1.在野外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活动轨迹,以下方案最合理的是( ) A.1月,海拔1 000米以下 B.4月,海拔1 000米以上 C.7月,海拔1 000米以下 D.10月,海拔1 000米以上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海南长臂猿旱季多在海拔1 000米以上,雨季常到低海拔 地区的树冠层活动。海南为热带季风气候,10月~次年3月为旱季,4~11月为雨 季;1月降水少,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米以上;7月为雨季,海南长臂 猿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米以下的区域,A错误,C正确;4月和10月为旱季和雨季 的交换季节,其活动轨迹不易追踪,B、D错误。故选C。
变动物的空间分布;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 环境遭破坏;③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2.水生动物与环境 (1)生存空间 ①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 种类繁多;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2)生存环境 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②纬度(海拔)高,盐度低、 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④水质好,
答案:乙多。原因:依据板块构造理论,该海域更古老,有更古老的生物;海 洋面积广阔;浅海面积大;岛屿多,珊瑚礁众多,生存环境多种多样。
解析:读图可知,甲区域为大西洋,乙区域为太平洋。由材料“生物区系指不 同的生物种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物总体。同一生物区系的分布范围 大体与具有某一特征的自然环境相联系,反映其发展进程与古地理或现代自然条 件的关系”可知,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乙海域为泛大洋,更古老,有更古老的生 物;乙海域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洋,海洋面积广阔,生物种类多;乙海域沿岸浅 海面积大,生物丰富;太平洋上岛屿多,珊瑚礁众多,海洋动物栖息地丰富,生 存环境多种多样。
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动物和地理环境课程资料及答案
考点2动物与地理环境知识整合·破疑难ZHISHIZHENGHE1.渔场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特殊的海域位置。
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海区。
2.动物迁徙现象(1)动物的迁徙行为是一种适应环境现象,是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
可以满足它们在特定的生活时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使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得到可靠的保证。
如鸟类的迁徙(候鸟),鱼类迁徙(洄游),驯鹿的千里踏雪大迁徙,美洲的彩蝶王等。
(2)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降水的时空变化→水、草的时空差异→动物迁徙。
典例探究·提能力DIANLITANJIU(2019·河南郑州质检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下图)。
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采寻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
亚洲象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且寿命较长。
近几十年来,为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象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变成生态孤岛,同时随着人类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和人类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重叠,形成人象混居。
野象伤人、偷食庄稼、踩踏房屋、攻击牲畜家禽等时有发生,而村民在斗争中只能尽力驱赶,并无其他应对之策,少数不堪其扰的村民,在极端情况下则会选择报复杀害而造成亚洲象的死亡,人象矛盾突出。
(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沟谷成为亚洲象集聚地的主要原因。
(3)说明云南亚洲象栖息地演变成生态孤岛的过程。
(4)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审题指导]信息获取:1.亚洲象最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原始森林中的沟谷等开阔地。
2.近几十年来,为追求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象栖息地不断遭到破坏,变成生态孤岛。
精品课件-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 动物与环境共23页文档
精品课件-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 动物与环境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新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微专题六动物与地理环境教案
微专题六动物与地理环境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6页[基础自查]1.陆生动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1)生存空间。
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宜生存空间大;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2)气候。
①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③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环境。
①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少。
(4)天敌。
①缺少×××,天敌少;②受到×××天敌威胁。
(5)人类活动。
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2.水生动物(鱼类)与生存环境的关系(1)生存空间。
①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2)气候。
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②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③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3)水文。
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②纬度(海拔)高,盐度低、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④水质好。
(4)食物。
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
(5)天敌。
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6)人类活动。
①水质下降,污染加重;②过度捕捞。
[考法体验]1.菲氏叶猴是亚洲疣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物种,在我国仅分布于怒江以西一带,毛色灰黑,以植物为食,与其他热带猴类种群相比,食谱庞杂(其他猴类如金丝猴一般只食用果实),甚至可以食用树皮。
动物种群分布与地理条件
动物种群分布与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影响动物种群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球上的地理环境多样,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这些地理条件对动物种群的生存、繁衍和迁徙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1. 气候对动物种群分布的影响气候是地理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不同气候区域的温度、湿度、降水量等因素都会对动物的生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在寒冷的极地地区,只有适应极端寒冷环境的动物才能生存。
例如,北极熊、企鹅等动物具有厚毛皮和脂肪层,可以在极寒的环境中保持体温。
而热带地区的动物则需要适应高温和湿度,例如狮子、长颈鹿等。
此外,季节性气候变化也对动物种群分布产生影响。
在温带地区,动物根据季节性气候变化进行迁徙。
例如,北美洲的鸟类会在冬季迁徙到南方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2. 地形对动物种群分布的影响地形也是影响动物种群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形特点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和活动方式。
山地地区通常具有陡峭的地形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这种地形特点使得山地地区成为许多动物的理想栖息地。
例如,山地森林中的猴子和山羊可以利用峭壁和树木来躲避天敌。
而平原地区的动物则更适应开阔的环境,例如狮子、斑马等。
此外,水域也是许多动物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
例如,鲸鱼、海豚等海洋动物依赖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为食。
3. 土壤和水源对动物种群分布的影响土壤和水源是动物种群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水源条件会影响动物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选择。
肥沃的土壤通常会有更多的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例如,草原地区的牛羊等动物依赖于大片的草地来获取食物。
而贫瘠的土壤则会限制植物生长,影响动物的食物链。
水源的可用性也对动物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河流和湖泊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吸引了许多动物聚集在周围。
而干旱地区的动物则需要适应缺水环境,例如沙漠中的骆驼和蜥蜴。
综上所述,地理条件对动物种群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微专题——动物与地理环境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7)。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8分)(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6分)【考点突破1】一、动物的生存条件(2016年全国Ⅰ,37(2)、(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10分)图7 【总结归纳】动物生存的条件(结合以前所做的题)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
图7(表上右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
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8分)【考点突破2】二、动物的洄游或迁徙(2013年全国Ⅰ,37,24分)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
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
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
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
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6分)【补充】洄游与热带草原四足动物的迁移,与候鸟的迁徙有一定的共同性。
动物大迁徙指的是大批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
有周期性迁移和非周期性迁移。
【总结归纳】动物洄游或迁徙(从通道、原因方面归纳)【对点训练】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驯鹿是珍稀动物,适宜在寒冷的地带生活,以积雪下面的苔藓为食,善于在深山密林及沼泽或深雪中行走。
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大迁移。
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越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
边走边吃,日夜兼程。
简析驯鹿每年春季向北迁徙的原因。
【考点突破3】三、动物(栖息地)的开发与保护(2016年全国Ⅱ,37)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
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
图5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总结归纳】动物(栖息地)的开发与保护(从意义、原因、措施方面归纳)【对点训练】(2014年全国Ⅱ,环境保护)7、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
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
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思维构建】【巩固练习】(2014年全国Ⅱ,7、8)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1~2题1.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2. 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2013年衡水市高三联考8)青海湖裸鲤是一种特有的高原洄游性鱼类,其生长缓慢,每年大约只长50克;裸鲤洄游会形成“群鸟猎鱼”等奇特的景观。
回答第3题。
3、裸鲤在上溯洄游时,最容易被群鸟猎鱼的河段可能是A、河道较窄,地势起伏较大的河段B、河道较宽,地势平缓的河段C、河道较宽,地势起伏较大的河段D、河道较窄,地势平缓的河段【2015年全国Ⅰ,36,22分】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7)属内陆沿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6分)(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4分)(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8分)(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分)(2016•新课标Ⅲ,环境保护)5、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直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
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参考答案】二、动物洄游或迁徙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2、(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机率大;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3、(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4、(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6分)5、春季气温回升,南部森林带和草原带病虫害增多;大型食肉动物活跃;北部苔原广布,食物充足;多沼泽和冻土、积雪,生存空间大。
6、(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练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本小题共7分)(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与扩展。
(本小题共9分)(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保护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本小题共6分)7、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
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
人祸动物猎杀。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污染。
严禁猎杀。
在迁徙路上建立观测点。
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
【巩固练习】1、B结合初中知识(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可知特有动物比例大的成因是远离大陆、远离危险,动物进化缓慢而古老。
B正确。
火山为干扰信息,构造运动造山、造岛屿能力一流,但不造动物。
海底火山附近有特有生物,但陆地上没有什么特有的火山动物,有的话只有红孩儿一人。
2、C企鹅原本生活在南极地区,顺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等洋流漂流至科隆群岛,发现气候适宜(不是很热)、鱼类丰富,于是在此定居(逆洋流回南极不太现实)。
老鼠、蜥蜴喜暖,出现在热带地区很科学。
C正确。
3、A4、(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
(3分)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3分)(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2分)(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小。
(2分)(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2分)市场需求增大;(2分)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2分)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2分)(4)赞成: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4分)不赞成: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5、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
(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育苗等。
(4分)(答出一项得2分,答出两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