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_要求保证过热.

合集下载

过热汽温控制课程设计

过热汽温控制课程设计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1 中英文摘要 - - - - - - - - - - - - - - - - - -3第一章绪论 - - - - - - - - - - - - - - - - -5 1.1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及组成1.2汽温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1.3本课程设计的题目及任务第二章过热汽温控制 - - - - - - - - - - - - - -8 2.1 过热汽温控制的任务2.2 过热汽温控制的难点及设计原则2.3 过热汽温对象模型的建立及其特性第三章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 - - - - - - - -15 3.1 过热汽温系统的串级控制方案3.2 具体设计方案3.3 设计的论证3.4 控制系统的切换第四章课程设计总结及体会 - - - - - - - - - - -28 4.1课程设计总结4.2体会结束语 - - - - - - - - - - - -- - - - - - - -31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32单元机组是由锅炉、汽轮发电机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庞大的设备群。

由于其工艺流程复杂,设备众多,管道纵横交错,有上千个参数需要监视、操纵或控制,而且电能生产还要求有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因此,目前,采用以分散微机为基础的集散型控制系统(TDCS)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保护、监视、操作及计算等多功能自动化系统。

在现代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中,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是影响锅炉生产过程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参数,也是整个汽水行程中工质的最高温度,对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

由于过热器正常运行时的温度已接近材料允许的极限温度,因此,必须相当严格地将过热汽温控制在给定值附近。

过热汽温偏高会使蒸汽管道、汽轮机内某些零部件产生过大的热膨胀变形而损坏,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

过热汽温偏低则会降低机组的热效率,增加燃料消耗量,浪费能源,同时会使汽轮机最后几级的蒸汽湿度增加,加速汽轮机叶片的水蚀,从而缩短汽轮机叶片的使用寿命,所以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是生产过程所不允许的。

蒸汽锅炉PI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蒸汽锅炉PI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蒸汽锅炉PI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目旳:
对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而对 锅炉过热蒸汽旳良好控制是确保系统输出蒸汽温度稳 定旳前提。所以本设计采用串级控制系统,这么能够 极大地消除控制系统工作中旳多种干扰原因,使系统 能在一种较为良好旳状态下工作,同步锅炉过热器出 口蒸汽温度在允许旳范围内变化,并保护过热器管壁 温度不超出允许旳工作温度。
调整器接受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t变化后,调整器才开始动作, 去控制减温水流量W ,W旳变化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干影响到 蒸汽温度t,这么既不能及早发觉扰动,又不能及时反应控制旳 效果,将使蒸汽温度t发生很大旳动态偏差,影响锅炉生产旳安 全和经济运营。
燃烧工况
温度设定值
控制信号
喷水流量
控制器
执行器
过热器
温度变送器
在本设计用到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对象为送入负荷设 备旳出口温度,副对象为减温器和过热器之间旳蒸汽 温度,经过控制减温水旳流量来实现控制过热蒸汽温 度旳目旳。
蒸汽锅炉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蒸汽锅炉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锅炉是一种具有多输入、多输出且变量之间相互关联 旳被控对象。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主要使过热器出口温度保持 在允许范围内,并确保管壁温度不超出工艺允许范围;
被控对象建模
根据在减温水量扰动时,过热蒸汽温度有较大旳容积迟延, 而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却有明显旳导前作用,完全能够构成 以减温器出口蒸汽温度为副参数,过热蒸汽温度为主参数旳 串级控制系统
温度设定值
温度主调节器
副调节器
减温水流量
蒸汽流量或者烟
扰动
气热量扰动
阀 门
减温器 2
过热蒸汽温度
过热器 1
温度变送器 温度变送器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1)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1)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系别: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专业:自动化姓名:龚宏奎学号:122408121指导教师:任琦梅河南城建学院2012年05月20日摘要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是单元机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可靠性已成为保证单元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过热蒸汽温度较高时,机组热效率则相对较高,但过高时,汽机的金属材料又无法承受,气温过低则影响机组效率。

过热蒸汽温度的稳定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非常重要,所以对其控制有较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过热蒸汽温度是一个典型的大迟延、大惯性、非线性和时变性的复杂系统,本次设计采用串级控制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在系统中采用了主控-串级控制的切换装置,使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

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使得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并保护过热器营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关键词:过热蒸汽温度,减温水,串级控制系统,PIDABSTRACTThe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unit aircrew part, its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has become ensure safety and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unit aircrew important factors. The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e thermal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high, but is high, the metal materials and the turbine unable to bear, the temperature is too low will influence the unit efficiency. The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stability of the unit saf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so for the control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But because the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is a typical time-delayed, large inertia, nonlinear and changeable complex system, this design USES the cascade contro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n the system by the master-cascade control of switching device, make the system can be used in different working environment. By using this system, can make the boiler overheating export steam temperature in allowe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change, and the protection of superheater wall temperature not more than allow the camp of working temperature.Key words: the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reduce warm water, cascade control system, PID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本次设计的目的 (2)1.4本次设计所做的工作 (3)2汽温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对象动态特性 (4)2.1汽温调节的概念和方法 (4)2.1.1从蒸汽侧调节汽温 (4)2.1.2从烟气侧调节汽温 (5)2.2过热器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7)2.2.1过热器的分类 (7)2.2.2过热器的基本结构 (9)2.3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11)2.3.1过热器一级减温控制系统 (11)2.3.2二级减温控制系统 (12)2.4过热蒸汽温度控制对象的动静态特性 (14)2.4.1静态特性 (14)2.4.2动态特性 (14)3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基本方案 (18)3.1串级汽温控制系统 (18)3.2串级汽温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18)3.3串级汽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20)3.4串级汽温控制系统的整定 (21)4相关器件的选型 (25)4.1温度检测变送器的选择 (25)4.2控制器的选型 (26)4.3执行器的选型 (28)4.4阀门定位器的选型 (30)5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改进与仿真 (33)5.1Smith预估补偿器 (33)5.2改进型Smith预估器 (37)5.3带有改进型Smith预估器的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40)6结论 (43)参考文献 (44)致谢 (45)附录 (46)1绪论1.1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过热汽温(过热蒸汽的温度)的控制就是维持过热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并且保护过热器,使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工业蒸汽锅炉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工业蒸汽锅炉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工业蒸汽锅炉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班级: 1姓名:指导教师: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目录第一章设计的意义 (3)第二章锅炉的工艺流程 (3)第三章控制方案的选择 (4)第四章仪表的选型 (12)第五章结论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4)摘要:本文叙述了工业锅炉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具体阐述了锅炉控制中的几个重要的控制回路的控制算法,以及变频器在锅炉改造中的应用,提出了锅炉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和各个环节控制实现方法。

关键词:工业蒸汽锅炉炉膛负压蒸汽压力变频控制水位三冲量一、设计的意义锅炉微机控制,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微型计算机软件、硬件、自动控制、锅炉节能等几项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我国现有中、小型锅炉30多万台,每年耗煤量占我国原煤产量的1/3,目前大多数工业锅炉仍处于能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状态。

提高热效率,降低耗煤量,降低耗电量,用微机进行控制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二、锅炉的工艺流程常见的工业锅炉系统如图1所示。

首先除氧水通过给水泵进入给水调节阀,通过给水调节阀进入省煤器,冷水在经过省煤器的过程中被由炉膛排出的烟气预热,变成温水进入汽包,在汽包内加热至沸腾产生蒸汽,为了保证有最大的蒸发面因此水位要保持在锅炉上汽包的中线位置,蒸汽通过主蒸汽阀输出。

空气经过鼓风机进入空气预热器,在经过空气预热器的过程中被由炉膛排出的烟气预热,变成热空气进入炉膛。

煤经过煤斗落在炉排上,在炉排的缓慢转动下煤进入炉膛被前面的火点燃,在燃烧过程中发出热量加热汽包中的水,同时产生热烟气。

在引风机的抽吸作用下经过省煤气和空气预热器,把预热传导给进入锅炉的水和空气。

通过这种方式使锅炉的热能得到节约。

降温后的烟气经过除尘器除尘,去硫等一系列净化工艺通过烟囱排出。

三、控制方案的选择锅炉控制系统,一般有蒸汽压力、汽包液位、炉膛负压、除氧器水位、除氧器压力等控制系统。

锅炉的燃烧控制实质上是能量平衡系统,它以蒸汽压力作为能量平衡指标,不断根据用汽量与压力的变化调整燃料量与送风量,同时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及热量的充分利用。

锅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锅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XXXXXXXX大学本科生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热电厂锅炉炉膛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摘要锅炉是热电厂重要且基本的设备 ,其最主要的输出变量之一就是主蒸汽温度。

主汽温度自动调节的任务是维持过热器出口汽温在允许范围内 ,以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如果该温度过高 ,会使锅炉受热面及蒸汽管道金属材料的蠕变速度加快 ,降低使用寿命。

若长期超温 ,则会导致过热器爆管 ,在汽机侧还会导致汽轮机的汽缸、汽阀、前几级喷嘴和叶片、高压缸前轴承等部件的寿命缩短 ,甚至损坏;假如该汽温过低 ,会降低机组的循环热效率 ,一般汽温每降低5 ℃~10 ℃,效率约降低1 % ,同时会使通过汽轮机最后几级的蒸汽湿度增加 ,引起叶片磨损;当汽温变化过大时 ,将导致锅炉和汽轮机金属管材及部件的疲劳 ,还将引起汽轮机汽缸和转子的胀差变化 ,甚至产生剧烈振动 ,危及机组的安全 ,所以有效精准的控制策略是十分必要的锅炉炉膛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温度低于或者高于要求时都不能达到生产质量指标,有时甚至会发生生产事故,此设计控制以锅炉炉膛温度为主控参数、燃料和空气并列为副被控变量设计热电厂锅炉温度控制系统,以达到精度在正负5 ℃范围内。

关键词:热电厂;锅炉;炉膛温度;串级控制目录引言 (4)第一章热电厂的工艺流程及要求 (5)第二章锅炉的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7)2.1锅炉的工艺流程 (7)2.2锅炉的控制要求 (8)第三章锅炉炉膛温度的分析 (8)第四章锅炉炉膛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2)4.1炉膛温度控制的理论数学模型 (12)4.2炉膛温度控制方法的选择 (12)4.3 系统单元元件的选择 (12)4.3.1温度检测变送器的选择 (12)4.3.2流量检测变送器的选择 (14)4.3.3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15)4.3.4主、副回路调节器调节规律的选择 (16)4.3.5控制器仪表的选择 (16)4.3.6控制阀的选择 (18)第五章锅炉炉膛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9)第六章总结 (20)参考文献 (21)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工艺操作条件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安全运行及对控制质量的要求也更高。

工业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工业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1.2锅炉温度控制的现状和发展
锅炉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同时又是耗能极大的设备,作为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转换为二次能源(蒸汽)的重要动力设备,锅炉在石油、化工、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以作为驱动设备的动力源,又可作为蒸馏、干燥、反应、加热等过程的热源。工业锅炉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参数到高参数、由单一品种到系列化产品的发展过程。锅炉控制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主要几个历史阶段:
Keywords:boiler,superheatedsteam,MCU, temperature control, AT89S52
1绪论
1.1锅炉过热温度控制系统课题的提出
目前,锅炉仍然是各种工企业的动力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我们国内除了一些大中型锅炉采用了先进的现代控制技术,如DCS、FCS等,一般的小型锅炉的控制仍然比较落后,很多场合仍在使用模拟仪表、继电器作为主要的控制手段,需要很多的技术人员参与工作,不仅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而且锅炉的热效率很低,资源浪费相当严重。虽然现在的仪表不少已渐趋智能化并在锅炉上也一定程度的实现了自动或半自动控制,但是,由于其高昂的价格、系统复杂等种种原因,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另外,当今的大部分中小企业使用的锅炉容量普遍很小,锅炉只有两三台,企业由于其经济上的承受能力,一般都不大可能选用价格昂贵的大型控制系统。但是,随着能源问题的日渐突出,现代化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还有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环保意识的增强,作为能源转换的重要设备之一的锅炉,其控制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企业中的小型锅炉的控制技术急需改进以适应生产的需要。因此,这就需要在现有锅炉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设计一种性价比合理的、使用和维护方便的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1]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关于锅炉蒸汽温度操纵系统的设计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关于锅炉蒸汽温度操纵系统的设计

关于锅炉蒸汽温度操纵系统的设计【摘要】本文要紧介绍了锅炉出口蒸汽温度是如何一步一步进行系统操纵的?然后再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在整个温度操纵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别离对串级操纵系统和单回路操纵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论述,通过度析比较发觉,采纳串级操纵系统操纵成效更好,它能够提高系统的操纵性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操纵成效。

通过利用该操纵系统,能够使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许诺的范围内转变,并保证过热器壁温度不超过工作许诺的温度,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关键字】过热蒸汽温度操纵;串级操纵系统;自动操纵;Design of boiler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boiler does export the vapor temperature is carries on the systems control how gradually? The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design to the overall system, in the entir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the analysis, separately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elaboration to the cascad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ingle return route control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comparison discovery, uses the cascade control systems control effect to be better, it may enhance the system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thus achieves the better control effect.Through uses this control system, may cause the boiler superheater to export the vapor temperature to change in the permission scope, and guaranteed the superheater wall temperature does not surpass the work permission the temperature, enables its normal work.【Key words】Superheat vapor temperature control; Cascade control system; Automatic control;引言一、绪论:锅炉是石油化工、发电等工业进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作为驱动透平的动力源,又可作为精馏、干燥、反映、加热等进程的热源。

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2)要求主参数波动范围很小,且不允许有余差 (稳态误差),此时副调节器可采用比例控制,主调节 器采用比例积分控制。
3)主参数要求高,副参数亦有一定要求,这时 主副调节器均采用比例积分控制。
从上图可以看到,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中,有主、 副两个调节器。当主汽温度升高时,主汽温度设定值 与主汽温度测量值的偏差,送到主调节器,其输出信 号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同时副调节器接受导前汽 温信号,取两个偏差送到副调,副调节器输出去控制 执行器开度,改变喷水量,进而改变了主汽温度。当 主汽温升高时,主调节器(反作用方式)输出减小, 副调节器(正作用方式)输出增大,减温水量增加, 从而使主汽温度下降。
炉膛水冷壁结渣,水冷壁吸热量减少,导致炉膛 出口烟温上升,再热器吸热增加,再热汽温提高。
(5) 过热蒸汽温度和压力
过热蒸汽温度变化会引起高压缸排汽变化。过热汽 温降低,高压缸排汽温度降低;在再热器吸热量不变的 条件下,因再热器进口温度降低,导致再热器出口温度 降低。
过热蒸汽压力的变化也会引起再热汽温的变化。过 热蒸汽压力降低,在过热汽温不变的情况下,过热蒸汽 的焓增大,高压缸排汽温度上升;在再热器吸热量不变 的条件下,因再热器进口温度升高,使再热器出口温度 提高;反之,过热蒸汽压力升高,再热汽温降低。这与 变压运行时,可保持较高再热汽温的原理相同。
3)串级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3. 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回路和主副调节器选择
(1) 主副回路的选择原则
1) 副回路应该把生产过程的主要干扰包括在内,力 求把变化幅度最大、最剧烈和最频繁的干扰包括在副回 路内,充分发挥副回路改善系统动态特性的作用,保证 主参数的稳定;
2) 选择副回路时,应力求把尽量多的干扰包括进去, 以尽量减少它们对主参数的影响,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要求保证过热蒸汽温度稳定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要求保证过热蒸汽温度稳定

注:目录没弄……;附图我另传,要的进我文库下摘要过热蒸汽温度的扰动来源很多,蒸汽流量、燃烧工况、进入过热器蒸汽的热焙、流经过热器的烟气温度和流速等的变化都会使过热蒸汽温度发生变化。

而有些扰动间又相互影响,使对象动态过程变得复杂。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扰动:蒸汽量、烟气量和减温水量。

本文是针对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进行的分析和设计。

控制系统采用串级控制来控制减温器喷水量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喷水减温作为调节汽温的手段,根据汽温偏差来改变喷水量。

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使得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并保护过热器营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关键字:扰动来源过热蒸汽控制串级控制系统调节手段1、生产工艺介绍1.1 锅炉设备介绍锅炉是工业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作为驱动透平的动力源,又可作为精馏、干燥、反应、加热等过程的热源。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动力和热源的过滤,也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锅炉设备根据用途、燃料性质、压力高低等有多种类型和称呼,工艺流程多种多样,常用的锅炉设备的蒸汽发生系统是由给水泵、给水控制阀、省煤器、汽包及循环管等组成。

燃料与空气按照一定比例送入锅炉燃烧室燃烧,生成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系统,产生饱和蒸汽,经过过热器形成过热蒸汽,在汇集到蒸汽母管。

过热蒸汽经负荷设备控制,供给负荷设备用,于此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除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外,还经省煤器预热锅炉给水和空气预热器预热空气,最后经引风送往烟囱排空。

锅炉设备主要工艺流程图锅炉设备的控制任务是根据生产负荷的需要,供应一定压力或温度的蒸汽,同时要使锅炉在安全、经济的条件下运行。

按照这些控制要求,锅炉设备将有如下主要的控制系统:①供给蒸汽量适应负荷变化需要或保持给定负荷。

②锅炉供给用汽设备的蒸汽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③过热蒸汽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

④汽包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系统结构设计:测量元件:可选择蒸汽温度传感器,将锅炉内蒸汽的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反映蒸汽温度的变化,常用的传感器有热电偶和热电阻。

执行元件:通常选择调节阀门作为执行元件,根据来自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调节阀门的开度,控制蒸汽流量,进而调节蒸汽温度。

控制器:根据测量元件获取到的蒸汽温度信号,通过内部算法进行计算,得到相应的控制信号,将该信号传输给执行元件,使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实现对蒸汽温度的控制。

二、控制原理设计:控制原理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对温度进行控制。

P(比例)控制:根据蒸汽温度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以比例的方式控制执行元件,提供调节信号,使得蒸汽温度逐渐接近设定值。

I(积分)控制:通过检测蒸汽温度实际值与设定值之间的积分误差,增加控制量的变化率,使其更快地接近和稳定在设定值附近。

D(微分)控制:通过检测蒸汽温度实际值的变化斜率,预测温度变化的趋势,并作出相应的调整,避免温度波动过大。

三、调节器及阀门选型:为了使温度控制更加准确和稳定,调节器和阀门的选型也很重要。

调节器:根据控制要求,选择具有一定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的调节器。

常见的调节器有PID调节器、模糊控制器等。

阀门:选用具有快速响应、调节精度高、可靠性强的阀门。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常见的阀门类型有电动调节阀和气动调节阀。

根据系统的操作要求和工艺流程,选择适合的阀门类型,并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高温性能。

除了以上设计方面的考虑,还应注意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阀和过热保护装置,避免锅炉过热引发危险事故。

同时,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应进行合理的备份和冗余设计,确保系统在故障或异常情况下仍能维持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结构、控制原理、调节器及阀门的选型等多个因素,从而实现锅炉蒸汽温度的精确控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过程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院系: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班级:10自动化(1)姓名:李正智学号:1 0 2 0 3 0 1 0 1 6日期:2013/12/2-2013/12/15指导老师:王淑钦老师引言蒸汽温度是锅炉安全、高效、经济运行的主要参数,因此对蒸汽温度控制要求严格。

过高的蒸汽温度会造成过热器、蒸汽管道及汽轮机因过大的热应力变形而毁坏;蒸汽温度过低,又会引起热效率降低,影响经济运行。

锅炉控制现场环境恶劣,采用传统的基于模拟技术的控制器、仪器仪表或单片机,不仅结构比较复杂,效率比较低,并且可靠性也不高。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蒸汽过热系统包括一级过热器、减温器、二级过热器。

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的调节。

主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的稳定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的任务是维持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保护过热器,使其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过热蒸汽温度是锅炉汽水系统中的温度最高点,过热蒸汽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锅炉运行及蒸汽设备是不利的。

蒸汽温度过高会使过热器管壁金属强度下降,以至烧坏过热器的高温段,严重影响安全。

一般规定过热器的温度与规定值的暂时偏差不超过±10℃,长期偏差不超过±5℃【1】。

如果过热蒸汽温度偏低,则会降低电厂的工作效率,同时使汽轮机后几级的蒸汽湿度增加,引起叶片磨损。

据估计,温度每降低5℃,热经济性将下降约1%;且汽温偏低会使汽轮机尾部蒸汽温度升高,甚至使之带水,严重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一般规定过热汽温下限不低于其额定值10℃。

通常,高参数电厂都要求保持过热汽温在540℃的范围内。

由于汽温对象的复杂性,给汽温控制带来许多的困难,其主要难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很多,例如,蒸汽负荷、减温水量、烟气侧的过剩空气系数和火焰中心位置、燃料成分等都可能引起汽温变化。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2分解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2分解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过程控制课题名称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07 年1 月22 日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过程控制课题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07 年 1 月9 日任务完成日期200 年 1 月22 日目录一、控制系统设计 (1)二、组态界面设计与说明 (5)三、PID控制程序 (10)四、系统调试 (12)五、总结与体会 (14)六、参考文献 (16)课程设计成绩评分表一、控制系统设计电厂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是使出口蒸汽温度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保护过热蒸汽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提供给下一工业环节。

同时,应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要完成①供给蒸汽量适应负荷变化需要或保护给定负荷;②出口的蒸汽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③减温器的水位保持在一定的范围;④保持过热蒸汽系统的经济安全运行。

(1)方案选择单回路系统结构简单,投资少,又能满足不少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

适用于被控制过程的纯滞后和惯性小、负荷和扰动变化比较平缓,或者被控制质量不高的场合下。

由于在系统结构上多了一个副回路,串级控制系统能迅速地克服进入副回路的二次干扰,从而大大减少了二次干扰对主参数的影响,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控制作用的快速性,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强。

双冲量控制系统利用反馈控制克服其他扰动,能使被控量迅速而准确地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综合上面几种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最适用于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

但是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费用较高。

限于实验室所能提供的条件,为了便于调试,本次设计选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①、被控量根据工艺可知,过热蒸汽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是使过热器。

出口温度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并保护过热管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温度。

所以直接选取,出口的过热蒸汽温度为被控量。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锅炉(水位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锅炉(水位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一、 研究对象某供汽量为35t/h 的锅炉工艺流程图如上所示,工艺过程详情参考教材第10章。

汽包水位是锅炉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经常受到负荷变化、进出水速度、水质、时滞性、非线性成分较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针对汽包水位在不同状态和不同外界条件下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控制效果明显改善,保证汽包水位的稳定。

各环节仿真模型大致如下:(1) 给水流量W 与水位L 的传递函数为:)15.8(0529.0)()(+=s s s W s L (2) 蒸汽流量D 与水位L 的传递函数为:ss s D s L 0747.0)17.6(613.2)()(2-+= (3) 执行器传递函数为:13895.05.4)(+=s s G (4) 给水流量变送器传递函数为13.005.0)(+=s s G w (5) 汽包水位变送器的传递函数为136.001.1)(+=s s G h (6) 蒸汽流量变送器传递函数为136.005.0)(+=s s G w 二、 研究任务假定汽包水位给定值为1,试应用单冲量、双冲量、三冲量等控制方法(第二种不局限于PID ),设计至少2套控制系统,完成对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的目的。

对于每一套控制方案,具体要求:1、 说明所采用的控制方案以及采用该方案的原因,并在工艺流程上表明该控制系统。

D GY 锅炉工艺流程图2、确定所用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画出控制系统完整的方框图(需注明方框图各环节的输入输出信号),并选择合适的PID控制规律。

3、在SIMULINK仿真环境下,对所采用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具体步骤包括:(1)在对象特性参数的变化范围内,确定各环节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并构造SIMULINK对象模型;(2)引入手动/自动切换环节,在手动状态下对控制通道、干扰通道分别进行阶跃响应试验,以获得“广义对象”开环阶跃响应曲线;(3)依据PID参数整定方法,确定各控制器的参数;(4)在各控制器参数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当对象特性在一定变化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的响应曲线(鲁棒性);在发生干扰时系统的响应曲线(抗干扰能力)。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锅炉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锅炉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课程设计报告(2011 -- 2012 年度第 1学期)名称:过程控制课程设计题目:锅炉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院系:自动化设计周数:1周日期:2011年12月29日《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过程控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际工业过程对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功能的设置、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说明的撰写,培养学生基本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二、主要内容1.根据对被控对象进行的分析,确定系统自动控制结构,给出控制系统原理图;2.根据确定控制设备和测量取样点和调节机构,绘制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PID图);3.根据确定的自动化水平和系统功能,选择控制仪表,完成控制系统SAMA图(包括系统功能图和系统逻辑图);4.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并进行系统整定;5.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进度计划四、设计(实验)成果要求1.绘制所设计热工控制系统的的SAMA图;2.根据已给对象,用MATABL进行控制系统仿真整定,并打印整定效果曲线;3.撰写设计报告五、考核方式提交设计报告及答辩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12月30日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1 实验目的影响过热蒸汽温度的主要扰动有三种:蒸汽流量(负荷)扰动;烟气热量扰动(燃烧器运行方式、燃料量变化、风量变化等);减温水流量扰动。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控制锅炉的减温水流量维持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并且保护过热器,使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1.2实验要求(1)被控对象动态特性分析;(2 选择控制系统控制结构,画控制原理图;(3)选择测点和调节机构画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4)选择控制仪表,画SAMA图(标出调节器作用方向);(5)根据控制原理图,进行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控制器参数整定;二、设计(实验)正文蒸汽温度自动控制包括过热蒸汽温度的自动控制和再热蒸汽温度的自动控制。

锅炉过热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锅炉过热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摘要锅炉是一种应用最广的热能装置,人们通常将燃料比喻做工业的“粮食”,那么锅炉就相当于工业的“肠胃”。

目前,工业锅炉是能源转换和能源消耗的重要设备。

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锅炉的水位、温度、压力、流量都要严格的控制,不应该有较大的波动,应该严格控制在一个精确的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安全生产。

过热蒸汽温度是各种工业锅炉设备的重要参数。

锅炉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温度,就是为了维持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保护过热器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本次设计以组态王组态软件实时监控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为背景,主要是用西门子S7-200 PLC和组态软件Kingview 6.55 设计锅炉过热蒸汽温度监控系统。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分别对串级控制系统和单回路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与阐述,通过分析比较发现,采用串级控制系统控制效果更好。

本文说明了锅炉和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MATLAB,SIMULINK 软件进行了参数整定和PLC 梯形图设计,最后还将组态王和S7200PLC连接起来,实现了锅炉温度实时检测的功能。

关键词:S7200PLC 组态软件设计过热蒸汽温度控制 PLC 梯形图目录1.绪论 (1)1.1锅炉简介 (1)1.2过热蒸汽温度简介 (1)2.设计要求及分析 (2)2.1 设计要求 (2)2.2 设计思路及分析 (2)3.锅炉系统生产工艺 (3)3.1锅炉设备 (3)3.2锅炉控制工艺要求 (3)4.蒸汽过热系统 (5)4.1蒸汽过热系统控制任务 (5)4.2蒸汽过热系统控制原理 (5)4.2.1 单回路控制方案 (5)4.2.2串级控制方案 (5)5.调节器参数整定 (7)5.1 动态特性参数法 (7)5.2二阶工程设计法 (8)6.系统硬件选型 (11)6.1硬件选型 (11)7.PLC程序设计 (13)7.1 PID 算法 (13)7.2控制回路表 (13)7.3梯形图程序设计 (13)8.组态设计 (20)8.1组态王对PLC 的组态 (20)8.2定义数据变量 (20)8.3组态王界面设计 (21)9总结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1绪论1.1锅炉简介锅炉是石油化工、发电等工业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作为驱动透平的动力源,又可作为精馏、干燥、反应、加热等过程的热源。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过程控制课题名称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07 年1 月22 日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过程控制课题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07 年 1 月9 日任务完成日期200 年 1 月22 日目录一、控制系统设计 (1)二、组态界面设计与说明 (5)三、PID控制程序 (10)四、系统调试 (12)五、总结与体会 (14)六、参考文献 (16)课程设计成绩评分表一、控制系统设计电厂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是使出口蒸汽温度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保护过热蒸汽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提供给下一工业环节。

同时,应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过热蒸汽温度控制要完成①供给蒸汽量适应负荷变化需要或保护给定负荷;②出口的蒸汽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③减温器的水位保持在一定的范围;④保持过热蒸汽系统的经济安全运行。

(1)方案选择单回路系统结构简单,投资少,又能满足不少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

适用于被控制过程的纯滞后和惯性小、负荷和扰动变化比较平缓,或者被控制质量不高的场合下。

由于在系统结构上多了一个副回路,串级控制系统能迅速地克服进入副回路的二次干扰,从而大大减少了二次干扰对主参数的影响,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控制作用的快速性,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强。

双冲量控制系统利用反馈控制克服其他扰动,能使被控量迅速而准确地稳定在给定值上,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综合上面几种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最适用于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

但是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费用较高。

限于实验室所能提供的条件,为了便于调试,本次设计选用单回路控制系统。

①、被控量根据工艺可知,过热蒸汽控制系统的控制任务是使过热器。

出口温度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并保护过热管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温度。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主汽温控制系统-主汽温控制-.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主汽温控制系统-主汽温控制-.

课程设计报告(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名称:过程控制技术与系统题目: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主汽温控制系统院系: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设计周数: 1 周日期: 2014 年6月30日《过程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过程控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际工业过程对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功能的设置、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说明的撰写,培养学生基本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二、主要内容1.根据对被控对象进行的分析,确定系统自动控制结构,给出控制系统原理图;2.根据确定控制设备和测量取样点和调节机构,绘制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PID图);3.根据确定的自动化水平和系统功能,选择控制仪表,完成控制系统SAMA图(包括系统功能图和系统逻辑图);4.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并进行系统整定;5.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进度计划四、设计(实验)成果要求1.绘制所设计热工控制系统的SAMA图;2.根据已给对象,用MATABL进行控制系统仿真整定,并打印整定效果曲线;3.撰写设计报告五、考核方式提交设计报告及答辩学生姓名:简一帆指导教师:张建华2014年 6月 30 日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 通过实际工业过程对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功能的设置、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说明的撰写,培养学生基本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2.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两个阶段:设计前期工作及设计工作。

2.1设计前期工作(1)查阅资料。

对被控对象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确定控制系统的被调量和调节量。

(2)确定自动化水平。

包括确定自动控制范围、控制质量指标、报警设限及手自动切换水平。

(3)提出仪表选型原则。

包括测量、变送、调节及执行仪表的选型。

2.2设计工作(1)根据对被控对象进行的分析,确定系统自动控制结构,给出控制系统原理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产工艺介绍1.1 锅炉设备介绍锅炉是工业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作为驱动透平的动力源,又可作为精馏、干燥、反应、加热等过程的热源。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动力和热源的过滤,也向着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锅炉设备根据用途、燃料性质、压力高低等有多种类型和称呼,工艺流程多种多样,常用的锅炉设备的蒸汽发生系统是由给水泵、给水控制阀、省煤器、汽包及循环管等组成。

燃料与空气按照一定比例送入锅炉燃烧室燃烧,生成的热量传递给蒸汽发生系统,产生饱和蒸汽,经过过热器形成过热蒸汽,在汇集到蒸汽母管。

过热蒸汽经负荷设备控制,供给负荷设备用,于此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除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外,还经省煤器预热锅炉给水和空气预热器预热空气,最后经引风送往烟囱排空。

锅炉设备主要工艺流程图锅炉设备的控制任务是根据生产负荷的需要,供应一定压力或温度的蒸汽,同时要使锅炉在安全、经济的条件下运行。

按照这些控制要求,锅炉设备将有如下主要的控制系统:①供给蒸汽量适应负荷变化需要或保持给定负荷。

②锅炉供给用汽设备的蒸汽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③过热蒸汽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

④汽包水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⑤保持锅炉燃料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⑥炉膛负压保持在一定范围。

1.2 蒸汽过热系统的控制蒸汽过热系统则是锅炉系统安垒正常运行,确保蒸汽品质的重要部分。

本设计主要考虑的部分是锅炉过热蒸汽系统的控制。

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任务是维持过热器出口汽温在允许范围内,并且保护过热器使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过热蒸汽温度是锅炉给水通道中温度最高的地方.过热器正常运行时的温度一般接近于材料所允许的最高温度.因此,过热蒸汽温度的上限一般不应超过额定值5℃(额定值为450℃ .如果汽温偏低,则会降低全厂的热效应和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因而过热蒸汽温度的下限一般不低于额定值10℃。

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①克服各种干扰因素,将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维持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从而保持蒸气品质合格:②保护过热器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

本次设计以控制减温水流量的变化来阐述对过热蒸汽温度的自动调节。

2、控制原理简介2.1 过热蒸汽温度的动态特性2.1.1蒸汽量扰动当蒸汽量扰动时,沿过热器管道整个长度各点的温度几乎同时变化,过热器出口温度的阶跃响应曲线图8-1a所示。

其特点是有迟延,有惯性,有自平衡能力,且较小。

当锅炉的蒸汽量增加时,对流式过热器和辐射式过热器的出口汽温随蒸汽量变化的方向是相反的。

蒸汽量增加时,通过对流式过热器的烟量增加,烟温也随之升高,这两具因素都使对流过热器汽温升高。

但是,由于蒸汽量增加时,炉膛温度升高较少,辐射传热量的增加比蒸汽量增加所需的吸热量增加要少,因此,当蒸汽量增加,辐射式过热器出口汽温是下降的。

图8-1b表示了对流和辐射两种过热器出口汽温随蒸汽量变化的静态特性。

通过对流过热器的受热面积大于辐射过热器的受热面积,对流方式比辐射方式吸热量为多,因此,总的汽温将随蒸汽量增加而升高。

蒸汽量变化对汽温变化的传递函数可用下式近似表示:式中k──蒸汽量扰动时被调对象的放大系数──对象的时间常数τ──蒸汽量扰动时对象的迟延时间蒸汽量扰动时过热蒸汽温度动态特性,但不用蒸汽量作为过热蒸汽温度的调节量,这里的蒸汽量代表锅炉负荷,其大小由外部负荷决定。

2.1.2烟气侧扰动由于过热器是一个热交换器,过热器出口汽温反映了工质从过热器中带走的热量和从烟气侧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当烟气流量或烟气温度发生扰动时,过热蒸汽温度发生变化。

在烟气侧扰动下汽温对象的动态特性如图8-2所示。

其特点是:有迟延、有惯性、有自平衡能力。

由于烟气侧扰动是沿过热器整个长度使烟气传热量发生变化,所以过热蒸汽温度响应较快,其迟延和惯性比其它扰动要小,但一般不用烟气侧作为调节手段来调节过热蒸汽温度。

改变烟量或烟温时,会影响燃烧工况,与燃烧控制互相干扰,另外,烟气侧扰动也将影响再热蒸汽温度。

现有电厂热控系统仅用烟气侧作为调节再热蒸汽温度的手段,而利用减温水量来调节过热蒸汽温度。

2.1.3减温水量扰动改变过热器入口蒸汽温度可以有效地调节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这是应用较广的一种汽温调节手段,改变入口蒸汽温度可用喷水来进行。

直接喷水减温系统如图8-3所示。

采用减温器喷水减温时,要求有足够的调节余量,一般在减温器停运、锅炉出力最大时汽温要高于给定值约30~40℃。

采用喷水减温调节过热蒸汽温度时,一般把过热器分成两个区域,如图8-3a所示,导前汽温θ2测点前至减温器为导前区,过热器出口汽温θ1测点到导前汽温测点为惰性区,其传递函数分别用G02(s)和G01(s)来表示,整个被调对象的传递函数用G(s)表示:式中──导前汽温──过热器出口汽温──减温喷水量在减温水量扰动时过热蒸汽温度被调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8-4所示。

汽温对象的传递函数可用下式表示:从阶跃响应曲线可以用工程方法求得G02(s和G(s,在调节系统分析及调节器参数整定计算过程中,还需用到惰性区的传递函数,它不能由阶跃响应曲线直接求得,只能根据已求得的G02(s和G(s来求得:对于高、中压锅炉采用喷水减温,当减温水量扰动时,汽温对象的迟延时间τ≈30~60s,惯性时间常数T≈100s,而当烟气侧扰动时汽温对象的迟延时间τ≈10~20s,惯性时间常数T<100s。

需要指出的是汽温对象传递函数表达式(8-1)和(8-2)中的放大系数K2和K是负值,K1为正值,分析和设计汽温调节系统时应充分考虑。

2.2控制方案选择2.2.1单回路控制方案在运行过程中。

改变减温水流量,实际上是改变过热器出口蒸汽的热焙,亦改变进口蒸汽温度,如下图所示。

从动态特性上看,这种调节方法是最不理想的,但由于设备简单,因此,应用得最多。

减温器有表面式和喷水式两种。

减温器应尽可能地安装在靠近蒸汽出口处,但一定要考虑过热器材科的安全问题,这样能够获得较好的动态特蛀。

但作为控制对象的过热器,由于管壁金属的热容量比较大,使之有较大的热惯性。

加上管道较长有一定的传递滞后,如果用下图所示的控制系统,控制器接受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变化后,控制器才开始动作,去控制减温水流量的变化又要经过一段时向才能影响到蒸汽温度这样,既不能及早发现扰动,又不能及时反映控制的效果,将使蒸汽温度发生不能允许的动态偏差。

影响锅炉生产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实际中过热蒸汽控制系统常采用减温水流量作为操纵变量,但由于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及纯滞后均较大,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往往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因此常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减温器出口温度为副参数,以提高对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质量。

2.2.2串级控制方案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采用两级调节器,这两级调节器串在一起,各有其特殊任务,调节阀直接受控制器TC2的控制,而控制器TC2的给定值受到控制器TC1的控制,形成了特有的双闭环系统,由副调节器调节器和减温器出口温度形成的闭环称为副环。

由主调节器和主信号出口蒸汽温度,形成的闭环称为主环,可见副环是串在主环之中。

控制器TC1称主调节器,控制器TC2称为副调节器。

将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不是用来控制调节阀而是用来改变控制器TC1的给定值,起着最后校正作用。

串级系统是一个双回路系统,实质上是把两个调节器串接起来,通过它们的协调工作,使一个被控量准确地保持为给定值。

通常串级系统副环的对象惯性小,工作频率高,而主环惯性大,工作频率低。

串级控制系统可以看作一个闭合的副回路代替了原来的一部分对象,起了改善对象特征的作用。

除了克服落在副环内的扰动外,还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加快过渡过程。

在炉温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控制精度,所以采用串级控制系统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特性。

2.3串级控制方案特点由如下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可知,主控制器的输出即副控制器的给定,而副控制器的输出直接送往控制阀。

主控制器的给定值是由工艺规定的,是一个定制,因此,主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而副控制器的给定值是由主控制器的输出提供的,它随主控制器输出变化而变化,因此,副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串级控制系统中,两个控制器串联工作,以主控制器为主导,保证主变量稳定为目的,两个控制器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若干扰来自副环,副控制器首先进行“粗调”,主控制器再进一步进行“细调”。

因此控制质量优于简单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有以下优点:①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减小了对象的时间常数,缩短了控制通道,使控制作用更加及时;②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使振荡周期减小,调节时间缩短,系统的快速性增强了;③对二次干扰具有很强的克服能力,对客服一次干扰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④对负荷或操作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一个设计合理的串级控制系统,当干扰从副回路进入时,其最大偏差将会较小到控制系统的,即便是干扰从主回路进入,最大偏差也会缩小到单回路控制系统的。

但是,如果串级控制系统设计得不合理,其优越性就不能够充分体现。

因此,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合理性十分重要。

3、控制系统设计3.1 系统控制参数确定3.1.1 主变量的选择串级控制系统选择主变量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首先应尽量选择能直接反应控制目的的参数为主变量;其次要选择与控制目的有某种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单数作为主变量;所选的主变量必须有足够的变化灵敏度。

综合以上原则,在本系统中选择送入负荷设备的出口蒸汽温度作为主变量。

该参数可直接反应控制目的。

3.1.2副变量的选择副回路的设计质量是保证发挥串级系统优点的关键。

副变量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应使主要干扰和更多的干扰落入副回路;②应使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匹配;③应考虑工艺上的合理性、可能性和经济型综合以上原则,选择减温器和过热器之间的蒸汽温度作为副变量。

3.1.3操纵变量的选择工业过程的输入变量有两类:控制变量和扰动变量。

控制通道和扰动通道的传递函数:。

其中,干扰时客观存在的,它是影响系统平稳操作的因素,而操纵变量是克服干扰的影响,使控制系统重新稳定运行的因素。

操纵变量的基本原则为:①选择对所选定的被控变量影响较大的输入变量作为操纵变量,尽量大;②在以上前提下,选择变化范围较大的输入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便易于控制;③在①的基础上选择对被控变量作用效应较快的输入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使控制系统响应较快尽量小;综合以上原则,选择减温水的输入量作为操纵变量。

3.2 调节阀的选择在本系统中,调节阀是系统的执行机构,是按照控制器所给定的信号大小和方向,改变阀的开度,以实现调节流体流量的装置。

调节阀的口径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控制介质流过它的能力。

为了保证系统有较好的流通能力,需要使控制阀两端的压降在整个管线的总压降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