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 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疗效对比观察 2500字符

合集下载

对比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效果

·84·□药物与临床/Drugs and Clinical Practice参考文献[1] 周翔.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支持性心理治疗对首发老年抑郁症治疗作用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133-135.[2] 丰秀娟,崔明湖.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团体心理治疗在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8,3(2):15-16.[3] 刘微波.抑郁症诊断标准及流程[J].健康人生,2017,33(11):16-21.[4] 孙磊,王莹,陈清刚,等.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精神卫生,2016,29(4):311-314.[5] 陈志兴,夏美丽,黄海刚,等.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对比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效果曹 莹 魏素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江苏淮安 223114)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接受中药治疗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100例)与研究组(10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饮片治疗,而研究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0%(P <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其治疗费用也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中药配方颗粒在慢性胃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不仅能够加快患者的症状缓解,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而且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随着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推广,中药配方颗粒已经逐渐成为医生和患者的首选。

相比传统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在于其方便服用、快速吸收和精准剂量。

但是,其疗效优劣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因此本文从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疗效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颗粒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 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差异性和优劣势。

2. 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其带来的创新性发展。

3. 针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的方式,对近年来有关中药颗粒和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2. 数据采集:采用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的方式,收集文献并以关键词的方式进行分类整理。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研究文献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出中药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三、研究结果1.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在药效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中药颗粒在剂量准确、口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2. 中药颗粒具有方便快捷、易于咀嚼等特点,适合于不同年龄、身体状态的人群使用。

3. 中药颗粒可以根据病情不同个性化调配,增强疗效,符合现代人个性化需求。

4. 在某些特殊疾病治疗方面,中药颗粒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对于难治的慢性肝病和慢性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四、结论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在药效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中药配方颗粒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准确配方、方便服用等特点,使得其在现代化医疗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中药配方颗粒在特殊病症的治疗方面也显著优于传统中药饮片。

因此,在中医临床中,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是有其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的。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药配方颗粒以其操作简便、剂量准确、易保存等特点,逐渐替代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推广。

对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还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评估二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客观评价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为临床医师的用药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药剂型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并比较它们的安全性,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选择。

通过对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特点,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也旨在挖掘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前景,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将进一步推动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通过对比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和准确的诊疗方案,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满意度。

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对比,也有助于促进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的结合,推动中药制剂的创新和发展。

最终,这项研究将为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上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提供实际支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传统中药饮片粉碎、精细加工而成的新型中药剂型。

其特点如下:1. 方便服用:中药配方颗粒易于携带和保存,患者只需将颗粒溶解于水中服用,无需煎煮,大大方便了患者的用药过程。

2. 剂型稳定:配方颗粒采用现代生产工艺,剂型稳定,不易受潮变质,保持药效。

3. 味道较好:传统中药饮片常常因为苦涩味或难以下咽而影响患者的用药体验,而中药配方颗粒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入口味调节剂,使味道更加接近口感,更容易接受。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两种中药剂型的特点、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中药配方颗粒在服用方便、用药剂量精准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传统中药饮片在保留原药药性、调理体质等方面表现出优势。

综合比较后发现,两种中药剂型均有各自的优势,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本研究为临床中药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优化中药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分析、优势、综合比较。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是两种常见的中药剂型,它们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配方颗粒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相比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易于服用、携带方便、剂型标准化等优点。

在临床疗效方面,中药配方颗粒是否能够与传统中药饮片相媲美,成为了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经过现代化生产工艺,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而传统中药饮片则多为原植物炮制,存在着药效不稳定、剂型不均等问题。

对比研究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有助于评估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探讨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中药剂型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对比研究,探讨两者在治疗各类疾病时的优势和劣势,并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特点和优势;2. 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药效差异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3. 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治疗特定疾病时的疗效表现;4. 总结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5. 提出改进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建议,以提高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质量和效果。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摘要: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是中医药领域的两种重要剂型,它们在治疗临床疾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这两种剂型的临床疗效如何对比,一直是学术界和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治疗常见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在疗效上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一、引言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是中医药领域的两种主要使用剂型,它们均来源于中药药材,是中医药治疗临床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药配方颗粒是将中药饮片粉碎成颗粒状,经过加工制备而成的一种剂型,具有用量准确、易于服用等优点;而传统中药饮片则是采用整药煎煮后制成的,具有原理用药、煎服饮用等特点。

两者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劣,其临床疗效的对比一直备受关注。

本研究将对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某市中医院2018年至2020年期间治疗的1800例患者,均为常见疾病患者,分为中药配方颗粒组和传统中药饮片组,每组900例。

两组患者在入组前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确诊为相应的疾病后,按照医院规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中药配方颗粒组患者采用配方颗粒剂型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一袋,每日三次;传统中药饮片组患者采用传统中药饮片剂型进行治疗,剂量为按煎汤饮用,每日三次。

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均由专业中医师进行监督和指导。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

三、结果经过对比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组治疗有效率为92.5%,传统中药饮片组治疗有效率为85.3%。

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示中药配方颗粒组高于传统中药饮片组。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疗效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对照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对照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对照【摘要】目的:探究配方颗粒和饮片的两种不同类型中药制剂的临床疗效。

方法:文章研究人员选取时间2021年4月到2022年6月,共选取研究患者60人,均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配方颗粒)、对照组(中药饮片),每组30人,比对2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表虚盗汗病人各项临床症状(体虚乏力、消退时间、晚间盗汗、脉搏细数、舌苔少且红肿)的消退时间更快,P值<0.05。

结论:新型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制剂相比,给药方式更简便,药物疗效更强,适合在中医学治疗领域进行推广。

【关键词】中药饮片;炮制方法;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中医治疗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是当前临床医疗行业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诊疗作用[1]。

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两种制剂都是中草药的载体,服用后可起到一定疗效[2]。

文章为探究配方颗粒和饮片的两种不同类型中药制剂的临床疗效,现选取在我院接受表虚盗汗中药治疗的患者共60人,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文章时间2021年4月到2022年6月,共选取研究患者60人,均在我院接受中药治疗,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配方颗粒)、对照组(中药饮片),每组30人,对照组:年龄区间36-65均值(岁):(48.16±3.22),病程区间:0.7-4(年)平均值:(3.02±1.09),性别:(男/女):18/12;研究组:年龄区间36-64均值(岁):(49.03±2.41),病程区间:0.8-4(年)平均值:(2.82±0.69),性别:(男/女):17/13,资料对比P>0.05。

病人对研究完全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症状不符者;无故中途退出者。

1.2方法2组中药方剂组成:防风、五味子、党参、白术、黄芪以及黄精。

对照组予中药饮片治疗,医师根开具医嘱后交由药剂师进行调配,结合药物性质选择药材最终浸泡时间,正常需浸泡半小时以上。

黄芪的临床应用总结

黄芪的临床应用总结

黄芪的临床应用总结我呀,跟这黄芪打交道可有些年头了。

这黄芪啊,就像我身边的一个老伙计,时不时就出现在我的临床工作里头。

我记得有一回,来了个病人,那脸色蜡黄蜡黄的,就像秋天里快枯萎的树叶,走路也是晃晃悠悠的,没一点精气神。

我一搭脉,心里就有了数。

这病人气虚啊,身体就像个没气的皮球,瘪瘪的。

我就想到了黄芪。

我就跟病人说:“你啊,这身子虚得很,就像地里缺水的庄稼。

我给你开个方子,里头有黄芪,这黄芪啊,就像那及时雨,能把你这气虚的毛病慢慢给补上。

”那病人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看着我就像看着救星似的,忙不迭地问:“大夫,这黄芪真有这么神?”我就笑着说:“这黄芪啊,可是好东西,在咱老祖宗那会儿就开始用它治病了。

你就放心吧。

”还有一次,在医院的小药房里,那一排排的药架子,我就站在放黄芪的架子前。

那黄芪,一根根的,看着就敦实。

旁边有个年轻的小护士,好奇地问我:“刘大夫,这黄芪咋这么重要呢?”我就拿起一根黄芪,对着灯光给她看,说:“你看这黄芪,就像个小战士,在人的身体里,和那些气虚的症状打仗呢。

人要是老是没力气,动不动就喘,可能就是气虚了,这黄芪就能给身体增加力量。

”小护士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还嘟囔着说:“这小小的黄芪,还这么厉害呢。

”我在临床的时候啊,看到那些身体虚弱的病人,就想着黄芪能给他们带来生机。

有时候遇到那种病情复杂的,我也会想办法把黄芪搭配上别的药,就像给它找几个帮手。

比如说和白术一起用,就像给一个摇摇欲坠的房子加上几根坚实的柱子,让人气血能更好地在身体里运行。

黄芪这东西啊,在我眼里,不只是一味药,更像是我在治病救人这条路上的一个得力助手。

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只要是气虚的毛病,我第一个就会想到它。

有时候我晚上做梦啊,还能梦到自己在一片黄芪地里,那黄芪长得高高的,风吹过来,黄芪就像在和我招手,我就感觉特别踏实,就好像我找到了能让病人好起来的希望似的。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中药配方颗粒是指将中药饮片研磨成颗粒状,加入辅料制成的一种中药剂型。

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料筛选、处理、研磨、配方设计、混合、制丸、加工、包装等环节。

由于配方灵活、口感好、易服用等优点,中药配方颗粒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传统中药饮片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符合中药炮制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制成的片剂状或颗粒状的中药剂型。

中药饮片的制备过程包括筛选、洗涤、切片、炮制、烘干等环节。

传统中药饮片历史悠久、历经沉淀,经验丰富,在临床应用中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1. 提高药效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药效方面的对比研究表明,前者在提高药效方面表现出了一定优势。

这是由于,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更加精细,具有更好的药效保持和利用率。

而且,中药配方颗粒加入辅料,可以改善中药饮品的难以耐受的特点,提高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率。

在临床应用中,中药配方颗粒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调配,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智脑颗粒和脑立特颗粒在治疗认知障碍,失眠等方面比传统中药饮片表现出更好的疗效。

2. 优化药味传统中药饮片口感苦涩,易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的厌恶,难以服用。

而中药配方颗粒则加入了甜味化合物和香料,大大改善了药味,使患者服用起来更加容易。

若干研究表明,中药配方颗粒的口感更佳,患者所感受的副作用更少,更易与现代的药学制剂相比较。

3. 降低毒副作用毒副作用是传统中药制剂难以避免的问题。

中药配方颗粒制剂制备工艺较为精细,辅料掺杂量有限,因此,相对于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毒副作用较小。

比如,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更倾向于服用中药配方颗粒,因为其含盐分低,能够更好地降低体内的钠负担,进一步减少对肾脏造成的负担,避免容易引起的肝肾损害和消化系统不适等。

三、结论总的来说,中药配方颗粒相对于传统中药饮片具有更好的药效,口感更佳,毒副作用更低等优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将得到更好的保证,临床上的应用也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已返修;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分析

已返修;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分析

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确诊的68例肾病综合症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黄芪饮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服药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肾病综合症患者采用黄芪饮颗粒,并在此基础上加量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式进行治疗,具有明显临床疗效。

两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观察组与对照两组患者服药后身体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表明,黄芪颗粒对治疗肾病综合症状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在一定程度提高患者血浆内蛋白含量,对肾功能的改善见效快速且安全,稳定性也较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黄芪颗粒;黄芪饮片;临床疗效临床上指出肾病综合症疾病起因具有多样性,其中以肾小球基膜层的通透性增减情况为主,临床上表现为患者蛋白尿增加、低蛋白、水肿情况严重等。

肾病综合症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疾病之一,通常在常规治疗当中主要是通过采取患者体内激素以及毒性细胞药物等方式进行临床诊治。

但由于采用西药治疗对肾病综合症患者药物依从性较低,患者治疗过程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具有极强的副作用,严重的话还会对患者日程生活活动与生活质量造成威胁。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医学界对治疗该病症的药物进行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发现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肾病综合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其中特别是黄芪颗粒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方式受到临床与患者一致好评,其临床疗效给患者带去了积极影响。

本次实验研究,主要通过将黄芪饮片与黄芪颗粒同低分子肝素联合两种治疗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共收取68例肾病综合症患者,男性46例与女性22例。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42例盗汗患者,将121例采用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121例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后,在肺卫不固型患者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阴虚火旺型患者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在盗汗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

中药在中国医药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传统中药饮片通常是以中药为原料,以中药为原料,经加工、炮制和调配而成的制剂。

中药方剂颗粒,是将单味药经现代技术处理后,应用于临床的一种中药方剂。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和诊疗方式也在持续地发生着变化,中医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治疗中。

这一次的研究,主要是对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42例盗汗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XX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患者。

其中,对照组121例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60例,患者的年龄在20~72岁;其中,肺卫不固型患者62例,阴虚火旺型患者59例:研究组121例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60例,患者的年龄在21~73岁;其中,肺卫不固型患者80例,阴虚火旺型患者4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中可以进行对比。

1.2研究方法①肺卫不固型患者:①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治疗:黄芪、浮小麦各30g,白术、党参、黄精各20g,防风15g:麻黄根10g,五味子6g,取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②研究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中药配方颗粒,黄芪、白术各2袋:防风、浮小麦、党参、黄精、五味子、麻黄根各1袋:取水冲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②阴虚火旺型:①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治疗:浮小麦30g,生地黄、熟地黄各20g,当归15g,黄柏、黄芪、黄连各10g:取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②研究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中药配方颗粒浮小麦、生地黄、熟地黄、当归、黄柏、黄芪及黄连各1袋,取水冲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疗效对比观察

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疗效对比观察

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疗效对比观察目的探讨黄芪颗粒和黄芪饮片在肾病综合征中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7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取黄芪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黄芪颗粒加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25例,占67.6%,治疗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17例,占45.9%,治疗总有效率为64.9%,差异显著(P<0.05)。

结论黄芪颗粒和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进行联合治疗,其效果显著,可以提高血浆的白蛋白,并快速减轻水肿,可改善肾功能,见效快,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标签:黄芪颗粒;黄芪饮片;低分子肝素;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性疾病之一,常规治疗中,是采取激素,或者细胞毒性药物等进行治疗,西医治疗后,其副作用较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的影响,其治疗依从性较低。

黄芪和低分子肝素在肾病综合征中进行治疗,近年来倍受青睐,其治疗安全性倍受认可,在临床上获得普遍认可[1]。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采取黄芪颗粒和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7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9例,女性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肾脏病组INS 诊断标准,大量尿道白,24h尿蛋白定量>50mg/kg;血浆胆固醇高于5.8umol/L,血浆白蛋白<60g/L,患者出现程度不同水肿。

经临床检验,排除患者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乙肝相关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可能。

年龄14~47岁,平均年龄(31.2±3.6)岁。

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使用黄芪饮片进行治疗,使用时,将40g黄芪饮片加200ml 清水煎服。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普及,国内医疗方面的相关技术也有所提升,医疗技术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医疗临床操作以及医药效率两个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因为医药技术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所以医药行业成了人们的重要关注点。

医药行业又被称为“永远的朝阳行业”,这也能说明其对人们的重要性,近十多年来,因为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等问题的出现,所以国内的医药行业技术呈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临床疗效;效果对比;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的形成源自于传统中药饮片,后经过浓缩及干燥等加工过程形成中药配方颗粒。

这两种医药从实际生活上作比较,中药配方颗粒更方便随身携带,具备服用的即时性,从而更贴合现代生活紧张高效的社会节奏。

因此中药配方颗粒更受社会大众的喜爱,但是人们在追求方便快捷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医药自身存在的基本意义,就是它的医药效率。

一、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的资料与方法(一)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的临床资料对于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比较的临床资料,相关专家学者曾针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部分医院的表虚盗汗类型的150例患者进行过调查研究。

首先,实验开始必须建立在已经通知患者并取得的本人同意的基础情况之上。

调研过程:将患有表虚盗汗的患者无条件分为两组,各组均分为75例患者。

实验对比小组采取传统中药饮片熬制治疗,实验观察小组应用中药配方颗粒对患者进行治疗,这些调研框架准备完毕后,观察组成员制订诊断标准:汗出恶风、身体虚弱、四肢乏力、夜晚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为了保证调查研究的平衡性,两组被调查对象都是男女混合组,其比例:对照组75例患者中,女性42例,男性33例,平均年龄在25岁-58岁之间;观察组75例患者中,女性41例,男性34例,平均年龄在26-59岁之间。

两个调研小组在病程等类型的一般资料对照,其存在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具有可比性。

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规范化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规范化临床效果观察

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规范化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规范化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80例感冒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180例患者中含有100例风寒感冒患者,同时还有30例阴虚感冒患者,还有最后的50例风热感冒患者,本次实验将这三类不同病症患者分别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方法治疗,对参照组患者应用中药饮片方法治疗,观察不同病症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对不同病症的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法,痊愈时间指标、药效起效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等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较,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中药配方颗粒应用于感冒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临床效果与中药饮片相同,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046-02根据临床调查发现,感冒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发病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都会造成较大影响。

传统的中药饮片被应用于感冒临床治疗中,但是其存在储存困难、煎制麻烦的缺点[1],本次实验选取180例感冒患者,不同病症的研究组患者均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具体实验数据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感冒患者18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可以分为不同的三个病症,再将每个病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

不同症状不同组别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和平均患病病程等指标对比,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风寒感冒治疗方法对风寒感冒的参照组患者应用中药饮片方法治疗,具体的药方配比为:白芍、生姜、桂枝均9g,还需要大枣3枚,还有最后一味中药材炙甘草6g。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上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两者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和特点。

正文部分首先介绍了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的特点,分析了它们在配方、制备、服用等方面的区别。

接着详细介绍了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的设计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疗效的对比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传统中药饮片的优势。

结论部分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指出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和发展趋势,为中药疗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临床实验、疗效结果、优势、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们对用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方便、快捷、易服的中药剂型。

中药配方颗粒具有服用方便、剂量准确、易于储存等优点,受到了一些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在临床应用中,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但其临床疗效是否优于传统中药饮片仍需进一步的比较和验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治疗中的比较研究,探讨两种不同剂型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更合适的中药剂型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中药剂型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和传承。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两种不同制剂在治疗患者疾病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为医学界提供更准确的临床指导,促进中药治疗方法的有效推广和应用。

通过比较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实际治疗效果上的不同,可以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探究中药疗效背后的机制与原理,为中药治疗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 陈晓玲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  陈晓玲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陈晓玲【摘要】目的:对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中药配方颗粒,对照组患者治疗则采用传统中药饮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93.18%vs68.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患者治疗采取中药配方颗粒的治疗疗效明显比传统中药饮片显著,质量十分稳定,患者使用方便,效果甚佳,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盗汗[Abstract] objective: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particles compared with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 were analyzed.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February 2014 to Sept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88 cases of patients,the stochastic method is adopted to 8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44 cases,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granules,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reatment group 44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vs68.18 %(93.18%),P < 0.05,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for patients to take the treatment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particles significantly tha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the quality is very stable,with easy to use,good effect,is worth wide application in clinic.[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particl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inpian;Clinical curative effect;Night sweats利用现代化技术把传统中药饮片进行提纯、浓缩以及干燥后所得的颗粒状物质称为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不需要煎煮,而且服用方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1]。

对比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效果研究

对比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效果研究

对比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对风热感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的风热感冒患者100例进行研究,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

对照组采用中药饮片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

结果:对照组,28例痊愈,15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86.0%;研究组,27例痊愈,14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2.0%。

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x2=16.97,P>0.05);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风热感冒采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于中药饮片,临床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药;风热感冒;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风热感冒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外感风热导致外邪入侵机体,引起肺部气机运行障碍的一种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体温异常升高、鼻塞流涕、咽喉疼痛以及咳嗽等,该病症属于感冒的范畴[1]。

风热感冒是中医学的病症名称,可采用中药饮片或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

中药饮片指的是经过一定工序进行炮制的中药材,中药配方颗粒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中药剂型,通过现代化的制药技术将中药饮片经过分离、提纯等多种步骤制成的汤剂,其药物剂型为颗粒形状,能够通过开水直接冲服。

基于以上内容,本文对两种剂型治疗风热感冒的疗效进行研究,概括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的风热感冒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均具有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纳入时间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

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0~70岁,平均(55.3±4.6)岁;病程1-4d,平均2.2±0.8d。

研究组,男 25例,女25例;年龄21~69岁,平均(53.0±4.8)岁;病程1-4d,平均2.3±0.7d。

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

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

比较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治疗中配方颗粒与饮片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感冒患者中随机抽取的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使用中药饮片治疗,研究组使用重要配方颗粒治疗,分组对比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作用时间。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用药后起效、解热以及痊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好于传统中药饮片,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尽早缓解患者痛苦,是中药治疗中的重要创新发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的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rescription granules and decoction pieces in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common col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coction pie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mportant prescription granule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time of drug 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ffective time, antipyretic time and recovery time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granules in clinical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It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lleviate the pain of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It i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widely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formula granules;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pieces; cold【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感冒中药饮片在服用之前需要使用水煎处理,对于药物煎煮时间、器具以及温度等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按照要求进行药物处理,因此,药物作用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且患者对药物服用的依从性较差,药物保存中较容易出现返潮等不良情况[1]。

黄芪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黄芪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黄芪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王占杰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2(031)023
【总页数】1页(P84)
【作者】王占杰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传染病防治医院,0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 [J], 李志红
2.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疗效对比观察 [J], 周小红
3.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应用及量效探讨 [J],
4.黄芪建中汤在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瞿毅
5.黄芪类方在黄芪体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 阴永辉;辛颖倩;董楠;周吉;王子晨;宋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疗效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通过黄芪饮片治疗,实验组,通过黄芪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黄芪饮片,黄芪颗粒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方面,效果更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黄芪颗粒;黄芩饮片;临床应用;疗效
为对比黄芪颗粒与黄芪饮片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本院以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对象,分别采用黄芪颗粒和黄芪饮片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包括26例男性和24例女性,19岁至51岁为患者年龄区间,(31.8±7.94)岁为患者平均年龄。

实验组,包括29例男性和21例女性,22岁至50岁为患者年龄区间,(3
2.6±8.57)岁为患者平均年龄。

所有患者均符合肾脏病组INS诊断标准,且不存在乙肝相关性肾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症状。

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对照组:通过黄芩饮片治疗,取40g黄芪饮片,添加至200ml 清水中,煎服。

(2)实验组:通过黄芪颗粒治疗,取15g黄芪颗粒,用水冲服,每日1次。

以患者病情为指导,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以120IU/kg·d为标准,每日1次。

两组患者均以4个疗程为治疗时间。

1.3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尿蛋白表现为阴,通过检查,24h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血清白蛋白上升至30g/L及其
以上。

(2)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呈现出改善趋势,25h尿蛋白定量减少率达到60%以上。

(3)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且尿蛋白无改善。

1.4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用(s
x )表示计量资料,t用于检查比较,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基于不同的治疗方式作用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实验组50 29(58%)16(32%)5(10%)45(90%)对照组50 18(36%)15(30%)17(34%)33(66%)x2 5.793
P <0.05
3讨论
黄芪,亦被称之为绵芪,是一种传统中药,在治疗表虚自汗、阳气虚弱、急性肾炎水肿、气虚衰弱等症状,效果显著,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在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鼻炎以及急性肾小球炎等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

其中,黄芪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采用3种形式,即生用、蜜炙和麸皮拌炒。

利水、固表等是生黄芪的主要功效,补中益气是蜜炙的基本功效,炒黄芪住主要作用在于益气健脾[2]。

一般而言,保健和治疗中使用的黄芪常指生黄芪,是一种中药,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内蒙古、山西和黑龙江等为主产地,春秋为最宜采挖时间,将须根几根头除去,晒干,切片,生用。

主要用于制成黄芪饮片,在中药方剂中起调剂作用。

黄芪饮片,常见的有淡黄色和白色,主要功效在于固表、利水和拖疮等。

同时,通过泡水饮用,有助于缓解身体困倦、无力和气短等症状[3]。

黄芪颗粒,以黄芪为主要成分,是一种淡黄色颗粒,味甜,主要用于治疗气短心悸、慢性肾炎、体虚浮肿等,具有利尿、补气固表、生肌、脱毒排脓等功效。

基于药理研究前提下,将黄芪颗粒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点:(1)具有补气生血之功效,达到安神的效果,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发挥其抗氧化酶的作用,属于双向免疫调节剂。

(2)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在增加尿量的基础上,排除氧化物。

(3)其蕴含的皂苷,基于Na、Ka-ATP酶作用下,达到强心的目的,同时,其在抗心力衰竭方面,效果较为明显,在放缓搏动心肌细胞搏动的基础上,强化心肌收缩能力[4]。

对于肾病综合征,黄芪的治疗机理如下所示:黄芪通过肝细胞核酸代谢作用,有利于肝脏,但不具备合成效果,促使患者血浆蛋白浓度呈现出上升趋势,以达到改善患者蛋白质代谢紊乱现象的目的。

同时,黄芪在清除apoB脂蛋白基础上,达到降脂的目的。

另外,充分发挥黄芪的利尿作用,缓解患者浮肿症状,通过保护GBM电荷和机械屏障,促使尿蛋白降低,基于抗凝作用下,使得肾内微循环得到改善,实现对肾功能的保护[5]。

本次研究以本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对象,基于随机分组方式作用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通过黄芪饮片治疗,实验组,通过黄芪颗粒治疗。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

综上所述,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过程中,相较于黄芪饮片,黄芪颗粒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泽锋,樊凯芳.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比较[J].中国药事,2014,06:611-613.
[2]周倩,李莹,戴衍朋,沈秀娟,孙立立.RP-HPLC法测定黄芪及玉屏风颗粒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J].中成药,2014,08:1674-1677.
[3]韦练.复方石斛黄芪颗粒的药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4]赵月然,李军,刘晓庆,门启鸣,肖永庆,李丽.不同来源、不同等级黄芪饮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14,07:1256-1263.
[5]沈朝斌,蔡红,郁兰.黄芪饮片miRNA谱及热力学的稳定性研究[J].中草药,2015,20:3079-30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