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赴成都调研报告
![赴成都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1019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8.png)
赴成都调研报告赴成都调研报告一、引言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成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经济发展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其经济发展快速。
近年来,成都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府良好的发展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调研显示,成都的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生产水稻、小麦、棉花等农产品。
第二产业则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汽车、电子产品、航空航天设备等方面表现出众。
第三产业则以金融、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服务业为主,其中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调研表明,成都有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和航空等,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此外,成都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四、城市环境城市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成都注重环保和生态建设,推行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调研显示,成都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水体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成都还建设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化带,使城市呈现出绿意盎然的景象,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五、社会事业成都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和医疗。
调研表明,成都的教育资源丰富,拥有多所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
医疗设施较为完善,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六、旅游业发展成都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调研显示,成都市内的景点如武侯祠、锦里等深受游客喜爱。
此外,成都还是许多自然风景区的门户,如九寨沟、峨眉山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成都还积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七、挑战与机遇成都在面临一些挑战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调研发现,成都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对城市资源和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压力。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703a3f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6.png)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省会城市,一直以来都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文化、商贸中心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成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通道。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发展阶段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对成都经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历史背景成都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川西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早在唐朝时期就被确定为泛西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都在农业、畜牧等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同时,成都温和的气候也使它成为中国主要的花卉产地之一。
成都市也因此拥有了许多享誉全国的传统行业,如川绸、川剧等。
发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成都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都发生了巨变。
2021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9843.6亿元,位列全国前列。
成都的发展不仅在人口和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而且在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些知名企业和品牌,比如腾讯、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
成都市还拥有大批优秀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如成都大学、四川大学等,这些学府不仅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也为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发展阶段成都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快速发展阶段;2. 21世纪初,成都开始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3. 目前,成都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未来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成都经济未来可预期的发展方向将是进一步推进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成都市有望逐步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国际化大都市和经济中心。
在现代制造业方面,成都市将加大投入,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并在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推动相应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同时,成都市还将着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业、现代物流和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大成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成都在西部地区和全国的经济影响力和竞争力。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29cbe3d49649b6649d74703.png)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开展的影响摘要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的学科,具有综合性特征。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根底,其包含的地理经济环境对区域内经济开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由于每一区域具有各自的地理经济环境,所以地理经济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一些地理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工业、农业的影响,来说明工农业因素对成都市经济开展影响,同时也做到说明地理经济环境因素对一地方经济开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理经济环境成都市经济开展可持续开展1成都市概况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人口1404.7万人〔2021年〕,主要以汉族居民为主,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0538万人,成都市面积约12390平方公里,下辖锦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都江堰市等9区6县4市。
辖区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都市经济兴旺、交通便捷、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2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农业开展的影响开展经济的根底是农业。
农业开展是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生存开展的首要条件。
那么我们来谈谈一些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农业开展的影响。
从大的方面来说,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了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但是根据现在的科学技术开展水平,在小范围区域范围内,气候条件可以通过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来改变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等;地形方面可以丘陵地区修筑梯田,开展立体农业,丰富农业的种植品种;成都市境内分布着紫色土壤,肥力虽然较高,但磷、钾稍低,故可以增加有机质等方式对贫瘠的土壤进行改进等;水源上,要大力开展节水农业,大力推进使用喷灌、滴灌等。
成都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以水田为主的种植业兴旺,还是水果盛产之地。
成都平原地形平坦,适合耕种,农副产品门类繁多。
成都平原开发历史悠久,利于居住,聚落,城镇出现早,有利于农业开展。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经验现状和对策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经验现状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a0cc8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7.png)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经验现状和对策1. 引言1.1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新经济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城市的代表,新经济发展对于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经济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科技含量,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新经济的发展无疑可以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和人才流入成都,推动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新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上,更体现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提升上。
只有不断推动新经济发展,才能使成都市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1.2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背景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市副中心,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全球知名的创新创业城市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成都市新经济发展正成为该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成都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作为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成都市连接了西南和西北地区,具有辐射整个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
成都市还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便利了城市的对外联系和国际合作。
成都市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优质的创新环境。
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中心,拥有众多优质高校和科研机构。
成都市政府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生态。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正朝着更加繁荣和创新的方向迈进。
随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持续创新,相信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 正文2.1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经验现状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新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6fd4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0.png)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地理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某旅游团从成都出发,沿川藏公路进入西藏,沿途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感受到了独特的藏族文化。
该旅游团沿途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 森林、草原、荒漠B. 荒漠、草原、森林C. 草原、荒漠、森林D. 森林、荒漠、草原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川藏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的理解。
选项A,川藏公路沿线,从成都出发,首先会经过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这里降水较多,适合森林的生长,因此首先看到的是森林景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降水减少,植被由森林逐渐变为草原;当到达高原地区时,气候更加干旱,植被稀疏,逐渐变为荒漠景观。
因此,A选项正确。
选项B,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荒漠再经过草原,这与实际情况不符,故B错误。
选项C,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草原再经过荒漠,而是先森林后草原再荒漠,故C错误。
选项D,川藏公路沿线并非先经过森林再经过荒漠,荒漠景观应出现在草原景观之后,故D错误。
2、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
地震发生时,成都市民感到房屋摇晃,但持续时间很短。
关于这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成都市民感到的摇晃是由纵波造成的B. 芦山县地震释放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核裂变C. 芦山县地震发生时,P波和S波传播方向相反D. 芦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震波的特点、地震能量的来源以及地震的震源位置。
选项A,成都市民感到的摇晃主要是由横波(S波)造成的,因为横波传播速度较慢,但振幅较大,能引起地面的上下和左右晃动,故A错误。
选项B,芦山县地震释放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而非核裂变,故B错误。
选项C,在地震发生时,无论是P波(纵波)还是S波(横波),它们的传播方向都是相同的,都是从震源向四周传播,故C错误。
选项D,芦山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中,因为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因此地震的震源大多位于地壳中,故D正确。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1192d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5.png)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成都市在不同地理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等多方面内容。
研究方法
通过运用统计数据、GIS技术以及计量经济模型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生物资源
成都市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森林、草地 、湿地等生态系统,为农业和生态保护提供了 重要的基础。
成都市经济地理特征
产业布局
01
成都市产业布局多元化,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
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交通枢纽
02
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铁路、公路、航空等
多种交通方式,交通便利。
04
成都市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成都市经济发展总体概述
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
2020年成都市GDP总量达到17716亿元,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经济增速
2020年成都市GDP增速为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都市产业结构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同时第一、二产业稳步发展。
成都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分析
3
进一步深化对成都市产业结构、区域合作、绿 色发展和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提出更具前 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07
结论与总结
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
成都市经济发展受到地理位置和经济 环境的影响。
成都市的地理经济环境具有优势,但也面 临一些挑战。
成都市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 新能力,加强区域合作,以实现可 持续发展。
城市功能分区
03
成都市的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合理,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
成都工业地产发展分析
![成都工业地产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d2b20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d.png)
成都工业地产发展分析
成都工业地产发展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优势: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
心城市之一。
其地理位置靠近西南周边国家和地区,交通便利,有
利于工业物流和贸易。
2. 政府支持:成都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地产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
和措施,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
政府对于工业地产的规
划和布局也十分重视,积极引导和支持工业地产的发展。
3. 市场需求:成都市的工业地产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国内外投资和
制造业转移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生产基地迁至成都,对
工业用地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成都市也在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
扶持,对研发和高科技产业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4. 产业优势:成都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特别是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这些优势产业的发
展对工业地产市场的需求带动作用很大。
5.发展潜力: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工业地产市场具有较
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口的增加,工业用地的需求
会进一步扩大。
此外,成都市也在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绿色制造业
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未来工业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较好。
综上所述,成都工业地产发展具有地理位置优势、政府支持、市场需求、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等特点,为工业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成都天府新区的优势及经济影响研究
![成都天府新区的优势及经济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d6abce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2.png)
成都天府新区的优势及经济影响研究■李鲲鹏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摘要:成都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天府新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人才、产业等优势,又处在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从背景分析入手,分析了天府新区的发展的各种优势,对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天府新区;区位优势;增长极一、背景从2010年9月1日,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刘奇葆提出天府新区规划,到2014年10月2日,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
天府新区实现了从概念到存在的飞跃,在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在亟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下,天府新区无疑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探路者。
天府新区的地理范围包括四川省成都、眉山、资阳3个市的7个市(区、县)以及37个乡镇,总面积达到面积1578平方公里。
这是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一个重大举措。
在规划纲要中,把新区的总体发展定位为主要依托现代制造业、聚集高端服务产业、努力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最终目标是把该区域打造成包括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国际化新城区,在原有成都的基础上,造一个新的“产业成都”。
二、优势分析1.地理区位优势。
成都是中国西部最发达的特大中心城市,我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正是依托这一地理优势,拥有超过2.5亿人口的内陆市场腹地,坐拥国内航空第四城、国内领馆第三城等完备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在成都周边地区,已经先后建立了川南经济区、成都经济区、川渝经济区。
而刚获批的国家级新区天府经济区则地理位置上处于三个经济区所围成的三角形之中,是这些经济区的中心,因而具有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潜质。
依托成都的西南中心城市优势,天府新区的交通水平优势明显,航空方面,拥有面对欧亚腹地的国际航空枢纽,天府新区距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规划的天府国际机场均只有半小时车程。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c6b809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8.png)
日期:CATALOGUE目录•成都经济发展概述•成都产业结构分析•成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成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成都经济发展策略建议•成都经济发展案例研究成都经济发展概述古代发展近代发展现代发展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创新创业环境成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为主导,同时传统产业如纺织、食品业的重要中心之一,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完善的创新创业政策支持。
010203战略规划投资环境人才引进成都产业结构分析农业01林业02畜牧业03建筑业旅游业成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
政府加强了对旅游业的投入,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服务业成都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包括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
政府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成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内需拉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投资拉动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使得出口贸易成为成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成都的出口贸易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外资引进成都市政府积极引进外资企业,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简化审批程序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成都。
外资的引进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也促进了成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合作。
出口贸易出口拉动VS成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问题产业结构单一产能过剩缺乏创新驱动01科研投入不足02知识产权保护不力03技术引进依赖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问题空气质量恶化水污染严重噪音污染扰民030201环境污染问题成都经济发展策略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1 2 3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增强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03加强生态建设01加强环境保护02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成都经济发展案例研究成都高新区作为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发展历程和经验对其他地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浅论四川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浅论四川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9e067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3.png)
DOI:10.19551/ki.issn1672-9129.2020.23.280浅论四川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王㊀俊(自贡市蜀光中学㊀四川㊀643000)摘要:四川省主要的城市基本都位于四川盆地内部,这些城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四川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㊂四川省作为中国在西部地区的人口大省,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发展潜力巨大㊂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用地理学的视角来剖析和理解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㊂关键词:四川盆地;气候;地形;河流;城市中图分类号:TU984.11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129(2020)23-0279-01㊀㊀1㊀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四川而言,盆地地形虽然比较封闭,但是四川盆地内部的气候条件却是非常的不错,四川盆地内部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不仅可以获得太平洋上的水汽,也受印度洋上水汽的滋润,盆地内水分条件好㊂四川盆地纬度较低,水汽充足,保温效应好,因此温度条件好㊂又由于是盆地地形,盆地内部保留水分和热量的情况好㊂自古以来,四川盆地内部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四川农业的发展㊂这也使得四川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省区中,四川一直是人口大省,城市众多,其中人口超过百万的人口大县就有21个,而且基本上也都是农业生产大县,农业人口比例较高,人口数量庞大,其农产品种类丰富,各具特色,产量大㊂这与四川盆地内部良好的农业气候生产条件分不开的㊂2㊀地形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从地形条件看,四川盆地内部的地形主体是低山丘陵,在盆地内部丘低山陵区进行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首先是要平整土地,这就需要大量的财力㊁物力等成本的投入㊂因此,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城市要从规模上发展和扩张是极为困难的㊂四川盆地的几何中心在遂宁市附近,该地区全都是地山丘陵地形㊂遂宁市区是建在河谷中间狭长的平原上,在这样的土地上建设城市,建设的难度和成本是比较高的㊂资阳㊁内江㊁自贡这些城市也是类似的地形条件,这使得这些城市在城市化建设中花费较多的财力㊁物力用于平整土地上㊂遂宁市受地形条件制约,该市虽然位于四川盆地在空间上的几何中心处,却没有成为四川盆地内部的交通枢纽型城市,更没有成为四川省的政治㊁经济㊁文化中心㊂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虽然位于四川盆地的边缘,西临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的川西高原山地地区㊂但是成都市拥有整个四川盆地内最大面积的平原,也是西南三省中最大的平原--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上千年的护佑下,使得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从沼泽广布㊁毒瘴丛生㊁野兽都不敢轻易踏足之地,变为了沃野千里的福地,取代了关中平原,获得了 天府之国 的美誉㊂自然而然成都从古代至今就成为四川的政治㊁文化㊁经济中心,对东南方向支离破碎的丘陵产生了天然的辐射力㊂3㊀河流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岷江从都江堰走出大山,沿着四川盆地的西侧,在乐山与青衣江和大渡河交汇,然后在宜宾汇入长江㊂岷江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流域的西边一侧,尤其是从乐山到宜宾的这一段,地势相对平缓,通航条件较好,但却紧挨着大山㊂在古代,川西的高原山地地区,地形崎岖,自然条件恶劣,拥有的人口数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㊂从地图上观察大渡河和雅砻江的流程那么长,其实沿岸的人口数量在古代非常稀少,例如康定㊁西昌这些城市,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人口才大幅增长的㊂同时,这些大山里的河流,落差非常大,水流速度很快,在建国后大修水电站之前,基本上没有通航能力,在古代基本除了提供水源之外,在交通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㊂岷江虽然水量比嘉陵江大,但是流域面积却相对较小,而且流域面积有一半都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高原山地,只能辐射四川盆地西部的一小片地区,这就导致了 万里长江第一城 宜宾,作为岷江与长江交汇形成的城市,其发展的上限也就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㊂从宜宾顺长江干流而下可以来到泸州,泸州市位于沱江汇入长江干流之地㊂观察沱江流域,沱江是一条更小的河,首先是流域太狭长,辐射面积不够;其次是水量太小,通航能力不足,先天的自然条件就没法在河口处形成一座大型港口㊂因此泸州城市的发展上限和宜宾接近㊂最后,观察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重庆市位于嘉陵江汇入长江干流之处㊂首先嘉陵江的流程长,一直延伸到了甘肃和陕西,其次涪江和渠江两条次级支流同时在合川区(古名合州)汇合,它的整个流域形态是扇形的,而流域为扇形的河流天然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㊂嘉陵江流经的大片地区,地形都是丘陵地带㊂丘陵地带的河流,虽然河道比较蜿蜒曲折,但是高差很低,水流平缓,适合航运㊂虽然很难大规模建设城市,但是古代的小农经济,发展一亩三分地的农业还是能够养活大量人口的㊂因此,嘉陵江流域的人口数量,在古代也是规模比较大的㊂从通航条件来看,沿长江干流分布的宜宾㊁泸州㊁重庆三座城市中的重庆市,位于相对的下游处㊂因此岷江和沱江流域的船,都可以开进金沙江之后顺流而下漂到重庆,而嘉陵江流域的船要想开到宜宾或者泸州去经商,都需要在长江上逆流而上,在古代开船要靠风帆或者划桨的情况下,逆流而上又是一笔很高的人力成本㊂任何四川盆地的人想要走水路往东出川,都必须经过重庆,重庆可以说是四川的东大门㊂流域为扇形的嘉陵江,有着不错的通航能力,在古代就拥有很高的人口承载力,因此嘉陵江汇入长江处的重庆,尽管地形不适合建城,但因为交通极其便利,能够通过水运辐射整个四川盆地,靠着市场经济自发地发展成了一座巨型城市 山城重庆㊂4㊀因地制宜的发展城市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认识㊁理解㊁利用城市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是十分必要的㊂从地理学的角度剖析和探究每一个城市自身所拥有的地理环境特点,对城市发展目标的确立,科学的定位,合理的规划,有很大的帮助作用㊂因地制宜的合理发展城市,将使我们的城市发展释放更大的潜力㊂参考文献:[1]我国西南山地城市规划适应性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考[J].赵万民.南方建筑.2008(04)㊃972㊃。
成都金牛区
![成都金牛区](https://img.taocdn.com/s3/m/134a0b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4.png)
成都金牛区
成都金牛区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市辖区,地
处成都市区的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
下面将从金牛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金牛区地处川西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属于亚热
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约为18摄氏度。
该区域属于长江
流域,水系发达,交通便利。
金牛区境内有多条河流穿越而过,其中最大的是华阳河。
金牛区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蜀地
的一部分。
在唐朝时期,金牛区的部分地区曾是蜀地的边陲。
在明清时期,金牛区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区域。
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和名人故居,如金牛寺、金牛山、杨武光故居等,这些均是金牛区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
经济发展方面,金牛区是成都市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
区内有多家大型购物商场和商业街,如IFS国际金融中心、橙广场、西华大道商业街等。
金牛区也有许多知名企业的总部设在此地,如蓝山集团、红星美凯龙等。
此外,金牛区还有许多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金牛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
例如,金牛山是金牛区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成都的后花园。
金牛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许多徒步爱好者。
此外,金牛区还有许多公园和广场供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如八宝山公园、金牛广场等。
总之,成都金牛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繁荣经济和丰
富旅游资源的地方。
在未来的发展中,金牛区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
欢迎大家前来金牛区旅游观光,体验其独特的魅力。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38188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0.png)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城市,其独特的地理经济环境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等角度,探讨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地理位置的优势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成都市处于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的交汇点,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成都市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火车南站等交通枢纽,能够快速地与国内外其他城市进行联系,提升了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
其次,成都市紧邻西藏、云南等地,是通往西南地区的重要门户,这为成都市的对外贸易和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项目进入成都市,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气候条件的影响成都市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成都市的农产品产量丰富,以稻谷、小麦和油菜等主要粮食作物为主,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其次,气候条件的适宜也为成都市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成都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如都江堰、青城山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旅游投资,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成都市自然资源丰富,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成都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嘉陵江、都江堰等水系,促进了农业和水利工程的发展,保证了城市的粮食供应和水资源的充足。
其次,成都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和天然气等,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推动了成都市的工业发展,为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
总结起来,成都市地理经济环境对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成都市能够迅速与其他城市进行交流和合作,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业和旅游业提供了有利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城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然而,地理经济环境带来的机遇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等。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b4c1fb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4.png)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成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近年来,成都的经济发展日益迅猛,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这一切都归功于成都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成都经济的快速崛起在不断推动着成都城市的发展。
成都经济的迅猛崛起与其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成都地处长江流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便捷的水陆空运输条件。
成都紧邻西南亚、南亚等国家,加之成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成都经济的迅猛崛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成都的经济发展与其改革开放步伐不无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拓展市场,开发新兴产业。
成都积极引进外资,大力扶持本土企业,鼓励创新创业,不断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使成都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成都的经济发展与其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引导不无关系。
成都市政府大力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建设,同时加大对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成都政府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进行政策的扶持和引导,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发展。
成都的经济发展与其独特的产业优势不无关系。
成都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形成了以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食品加工、医药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成都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同时成都还大力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
成都的经济发展与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无关系。
成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通信、水利等领域。
成都具有世界一流的交通网络,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地铁等,使得成都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成都经济的迅猛崛起是因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成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成都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和社会发展的进步,更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经验现状和对策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经验现状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2b5cf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5.png)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经验现状和对策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近年来新经济发展迅速。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企业和创新团队,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经验现状和对策备受关注。
一、经验现状1.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作为西部重要的城市,成都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与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新经济发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为新经济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产业兴起成都市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迅猛。
龙头企业百度、阿里巴巴纷纷在成都设立分支机构,引领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成都还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企业。
3. 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成都市拥有雄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制药企业。
成都还在医疗器械、健康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成为国内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的重要发展地区。
二、面临的挑战1. 科技人才短缺尽管成都市新经济发展迅猛,但仍面临着科技人才短缺的困境。
随着新经济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高端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何更好地吸引、留住和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成为了摆在成都市面前的重要问题。
2.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尽管成都市的新经济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仍然存在。
新经济产业的发展主要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主,其他领域的新经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如生物医药、环保科技等领域的发展亟待加强和优化。
3. 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成都市新经济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龙头企业缺失的问题。
目前虽然有一大批发展迅猛的新经济企业,但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尚有欠缺,需要更加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三、对策建议1.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针对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成都市可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大对高端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并加强对本地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留住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人才引进机制。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d08671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e.png)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规划、人口流动等方面。
本文将从地理、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分析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理环境成都市地处西南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首先,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门户城市,是连接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为成都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其次,成都市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
这为城市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具有肥沃的土地资源,适宜农业发展。
这为城市的农业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城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保障。
经济环境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发达的工业和商业基础。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成都市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便利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次,成都市拥有优越的产业优势,特别是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打造了“西部电子谷”、“天府新区”等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成都市还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高校众多,人才辈出,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环境保护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环保先行者,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理经济环境对城市的环境影响巨大。
首先,成都市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加强工业园区的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其次,成都市注重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升城市的宜居性。
此外,成都市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严格执行环境法规,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推动社会各界参与环保工作,共同建设美丽成都。
四川省地理课教案:研究成都市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特点
![四川省地理课教案:研究成都市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14fe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a.png)
四川省地理课教案:研究成都市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特点研究成都市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特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川成都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同时能够掌握地图阅读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于四川省的地理形势和自然环境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在实际生活和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能够有效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创新。
二、教学重点1.成都市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的分析。
2.成都市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形成原因的探究。
3.地图的阅读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对于山地地形特点的认知。
2.对于气候特点的自然因素的分析和解释。
3.对于数据分析和图示理解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成都市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成都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东临重庆市、南接贵州省、西北与绵阳市相邻。
成都市地为平原,地势平缓,地面多为低山和丘陵,东部山区地形起伏,中北部及西部为平原,成都盆地地貌为淀积平原。
2.成都市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成都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湿润,无明显的季风现象。
春季气温适宜,气象条件适合飞翔器的飞行。
夏季属于多雨季节,气温较高,气象条件对鱼类养殖最为有利。
秋季气温适宜,气象条件适合果蔬作物的生长。
冬季偏冷,气象条件适合活动量较小的人群。
3.地图的阅读和数据分析的能力通过对于成都市的地图获取和分析,学生能够学会基本的地图阅读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了解不同标识符号的含义和不同地势地貌对于气象地形的影响,通过实践培养能力。
五、教学方法1.解说式授课:对于成都市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进行解说,让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2.图示法教学:通过地图和数据图表进行讲解和展示,让学生学会地图的阅读和数据分析能力。
3.实际观察法:通过实地实践或者多媒体课件进行四季气象和地形特点的直观展示。
六、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呈现一张成都市气候的图表,让学生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局限性。
2.实践考查:让学生前往成都市实地考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进行自我检验。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e5ff3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d.png)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成都是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也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被誉为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中国西部的商贸物流中心。
成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从成都经济发展的背景、特点和成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浅析。
一、背景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之一。
成都还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成都经济迅猛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特点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都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2. 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与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线相连,市内高铁、地铁及公路网络比较发达,交通便利,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物流中心。
3. 开放型经济成都市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的吸引力,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引进外资开展国际合作,已成为国际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重要扎根地。
4. 深化改革开放成都市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接轨,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成果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成都市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9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357.9亿元,同比增长8.2%。
成为西部地区仅次于重庆的第二大城市,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2. 产业结构日益优化成都市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传统产业得到提升和重塑,从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成都市实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城乡发展日益协调,城市化率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得到强化。
成都市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成都市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391cd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6.png)
成都市的传统制造业在逐步转型升级,向高端制造 业迈进。
成都市经济发展趋势及挑战
发展趋势
成都市的经济发展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 势,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 长的重要引擎。
VS
挑战与问题
成都市的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难度 大、人才流失等。
02
成都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01
产业链不完善
02
创新驱动不足
成都市产业发展尚不均衡,部分产业 环节存在短板。需要加强产业链整合 ,提高产业协同发展能力。
尽管成都市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但 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尚显不足。需要 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产业 附加值。
03
人才流失问题
由于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东部沿 海城市仍有差距,人才流失问题较为 突出。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提高城市吸引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经济结构转型压力
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 的压力。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新兴产业尚在 培育期,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力度。
区域竞争加剧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各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成都市需要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以应对周边城市的竞争 压力。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成都市需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的关系,推动可持续发展。
供了新的增长点。
成都市产业转型升级及发展情况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成都市的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和挑战。为了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成都市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 型升级,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 持力度,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成都市关于产业发展趋势
![成都市关于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865ee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8.png)
成都市关于产业发展趋势成都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
近年来,成都市的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多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瞩目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城市产业格局、创新驱动、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产业六个方面来探讨成都市的产业发展趋势。
一、城市产业格局成都市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自古以来就是商贸、物流和交通的重要节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成都市的产业格局日趋完善,逐渐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在未来,成都市的产业格局将进一步优化升级,形成综合性、智能化、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创新驱动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成都市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培育和引进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建设了多个创新创业平台,如天府软件园、天府新区、天府国际生物城等,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
未来,成都市将继续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科技产业成都市是全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目前,成都市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成都市各级政府也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科技创新引导基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促进了科技产业的发展。
未来,成都市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力度。
四、文化创意产业成都市秉承“天府之国”的文化底蕴,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成都市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推动了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城市景区、酒店、美食、旅游等产业也在不断融合文化创意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成都风格”。
未来,成都市将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潜能,培育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
![浅析成都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8f7460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a.png)
02
成都经济发展的要素
投资对成都经济发展的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FAI)
过去几年成都的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上升,对经济发展起到了 关键作用。
招商引资
成都市政府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来蓉 投资,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创新对成都经济发展的作用
技术创新
成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并加大了科技创新投入,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 的活力。
优化政策环境
制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税收、财政、金融等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市场竞争力。
完善法规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规 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政务服务,提高政府服务效 率和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创新产业园区
成都建设了多个创新产业园区,吸引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入驻,推动了经济发 展。
人才对成都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才引进
成都市政府制定了多项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来蓉发展,为经济 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人才培养
成都重视人才培养,加大了教育投入,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人力资源保障。
推进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提高科 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 共享和转化。
鼓励创新创业
支持创新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发展,提供创业孵化、融资、法律 等专业服务。
西南地区,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封闭。
02 03
经济发展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之一,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制造业和 金融业实力。而成都在西南地区具有较为完善的Βιβλιοθήκη 业结构,但相较于 深圳还有一定的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经济环境对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的学科,具有综合性特征。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包含的地理经济环境对区域内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由于每一区域具有各自的地理经济环境,所以地理经济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一些地理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工业、农业的影响,来说明工农业因素对成都市经济发展影响,同时也做到说明地理经济环境因素对一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理经济环境成都市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1成都市概况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人口1404.7万人(2011年),主要以汉族居民为主,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0538万人,成都市面积约12390平方公里,下辖锦江区、龙泉驿区、双流县、都江堰市等9区6县4市。
辖区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都市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2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农业发展的影响发展经济的基础是农业。
农业发展是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
那么我们来谈谈一些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农业发展的影响。
从大的方面来说,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了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但是根据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小范围区域范围内,气候条件可以通过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来改变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等;地形方面可以丘陵地区修筑梯田,发展立体农业,丰富农业的种植品种;成都市境内分布着紫色土壤,肥力虽然较高,但磷、钾稍低,故可以增加有机质等方式对贫瘠的土壤进行改良等;水源上,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进使用喷灌、滴灌等。
成都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以水田为主的种植业发达,还是水果盛产之地。
成都平原地形平坦,适合耕种,农副产品门类繁多。
成都平原开发历史悠久,利于居住,聚落,城镇出现早,有利于农业发展。
成都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区域主要土壤属于紫色土,土地肥沃程度相对较高,有利于产量的稳步提升。
成都市有都江堰水利工程,可以调节对水源的需求,境内主要河流—岷江灌溉了广大的成都平原,养育了一代“天府之国“儿女。
2.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对农业区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包括的有市场、交通、政策等方面。
成都市由于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较好,近年来,交通条件更是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双流国际机场加强了成都与国内以及国外的联系,宝成铁路、成昆铁路有利于农产品的输入与输出,对农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优势,公路建设更是四通八达,城乡拥有多条快速通道,有利于新鲜蔬菜的运输。
成都市拥有一千多万人的人口规模,农产品又适合不同阶层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满足农产品的需求消费群体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由于人们对农产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必将促进成都市绿色安全农业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对绿色农业的需求。
在政策方面上,国家非常重视关心农业的发展,不断出台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政策,积极鼓励农业的发展。
前几年,国家免除了农业税,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增强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
国家不断出台的三农政策,关注农民、农业、农村,加大对三农的帮扶力度,成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这些政策方面给予的优惠,成都市的农业朝着健康、绿色、无污染的现代农业发展。
3经济环境因素对成都市工业区位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最主要还是要通过工业的发展来促进。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又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
3.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包括了土地价格、原料、动力、市场、劳动力等,这些因素对成都市工业的区位选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工厂的布局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的最优选择。
由于工厂生产不同的产品,就有不同的工业指向性,一个以原料指向性的厂家肯定要选择在距离原料产地近的地方,比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
然后才考虑动力、市场、劳动力等因素。
譬如酒类饮料制造工业、瓶装饮料制造工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市场。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有个误解,以为所有的厂家选址以此类推就行了。
其实不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料地影响减弱,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强,对劳动力的要求上数量的影响逐渐减弱,素质影响日渐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便利的交通条件不再是考虑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网络的通达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对于成都市而言,工业主要布局在郊区的几个县市,中心城区由于其高地价、高房价既不可能大规模的发展工业,工业选择郊区市县,主要是考虑到一下一些优势的经济因素对工业布局的有利影响:(1)郊区低价较便宜,有利于节约工厂建设投资。
(2)郊区是一些工业制成品的原料产地,有利于厂家就近加工。
(3)郊区面对庞大的成都市区,消费市场广阔。
(4)成都不断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缓解了城乡间的压力,从而使交通便捷的优势更加明显。
(5)、成都市的高校类型齐全,有利于满足厂家的对技术和人才的双重需求。
(6)、四川省是劳务输出大省,而成都市作为其省会城市,集中了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
从而为厂家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3.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方面包括了国家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
就成都市而言,其拥有很多这方面的有利因素。
3.2.1国家政策(1)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
在这个大背景下,成都市根据本市的现实状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符合本市发展的方针政策。
如《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众多法律法规。
(2)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从而把川渝合作上升为了国家战略。
在这一优惠政策下,川渝两地正积极努力将成渝经济区建成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区域。
川渝合作,将进一步密切两地的关系,两地规划的交通建设,将进一步缩短彼此的时间距离,两地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规划产业布局,努力把其建设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
(3)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6月7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明确: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今后,重庆和成都将成为中国新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并率先对中国重大政策先行试点。
此次设立成都市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本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
(4)天府新区:去年,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建设天府新区,四川省人民政府于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批准并原则同意【1】《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天府新区”的建设目标是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等又一个国家级新区,在带动成都现代产业发展的同时,进而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发展。
”从这些可以看出,成都市享有多项优惠的政策优势,这对促进成都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3】天府新区规划范围3.2.2个人偏好个人偏好主要是说投资方在选择投资区域上带有一定的情感,顾名思义就是投资方对某些地区具有特色的感情。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选择,投资方一般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家乡或自己感兴趣的地区,政府也考虑到这因素的巨大作用,所以积极鼓励当地人会家乡投资,在很多地区都建设回乡创业园,给予回乡创业园很多的政策优惠,作为吸引当地人回乡创业的目的,进而达到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目的。
在成都市,每年都会有很多外地特别是沿海企业的迁入,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川籍人士。
这充分说明了个人偏好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工业状况。
3.2.3工业惯性工业惯性在这主要讲到工业集聚效应,产品指向型差不多的企业会集中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内。
以前,成都郊区四周的工业布局也遵循了工业集聚这种工业布局方式。
目前,成都市正努力培育五条优势产业和特色工业走廊,成灌高速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双新大件路医药与机械制造业走廊、成温路印刷包装工业走廊、龙新路建材与装饰材料工业走廊、成彭路家具工业走廊。
这充分地利用了工业集聚的效应,工业集聚可以做到充分地利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各企业的相互合作,形成一条产业链,集聚壮大整体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3.3环境因素在这一方面,成都市也拥有众多的优势,四川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各方面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而成都又是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市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巴蜀乃兵家必争之地。
成都市在历史上也创造了很多辉煌,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对如今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的现状下,这些悠久的历史底蕴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成都市周边有眉山市、资阳市、乐山市、德阳市等众多的市县,为成都市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对丰富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再为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周边市县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结论本文主要浅谈了地理经济环境因素的对成都市工农业发展的影响,而工农业这两个因素又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业的发展对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先天的基础,现在国内外主要的城市基本上都分布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方,因为这是早期居民生存的重要条件。
成都之所以能成为“天府之国”,与这在优越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然也可以说农业是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
现代工业社会,工业因素对一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被放大到很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追求成为工业发达城市,以工业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不过,农业毕竟始终是基础,成都市在大力加强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关注农业的发展,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做到协调发展,在发展工农业的同时,要保护环境,只有处理好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那么,我们可以坚信成都市在经济建设中会出现飞跃式进步。
参考文献【1】四川省人民政府网./10462/10883/11066/2011/11/18/10189992.shtml 2011.12.23【2】百度百科网./albums/886732/886732.html#0$91ae68c68cf2824f9d163dd6 2011.12.23【3】《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4】 Jacques-Francois Thisse , Pierre-Philippe Combes. 经济地理学区域和国家一体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