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稿)财政学三班 韩雅梦(黑龙江省土地财政成因,危害及对策)
土地财政的戌因与危害及其对策
丹 妙药 。
2土地 性财政 收入 的巨大诱 惑 。 . 由于 财政缺 口巨大 , 地方 政府 亟待 寻找 一种解 决财 政收 入紧 缺 的办 法 。 在此情 况下 , 展城 市建筑业 、 发 房地 产业和 土地征 用成 为首选 ,土地财 政” 运而 生 。土 地性财 政 收入 主要分 为土 地出 “ 应 让 金 、 地相关税 收及 土地收 费三大 部分 。 土
更 增 加 了 地 方 政 府 的 “ 租 ” 机 。 由 于 地 方 权 力 监 督 机 制 的 缺 寻 动
其次 , 市化迅 猛推 进 , 市扩张 严重 , 城 城 使得 耕地 资源遭 到 了 破坏, 国家粮食安 全受到 了威胁 。不 少地方政 府 为了加 快地 区经 济发展 , 不断修 改城市 规划 , 目扩 大城市 用地规 模 , 盲 导致农 用地 的大量 流失 。 土地具 有稀 缺性 , 是不 可再生 资源 , 特别 是对 于我 国 这 种 人 多 , 少 , 地 矛 盾 尤 为 突 出 的 特 殊 国 情 而 言 , 地 的 重 要 地 人 土 性不 言而喻 。根据 《0 7年 国土 资源公 报》 2o ,我 国耕 地面积 只有 l .6亿 卣, 82 占国 土面积 的 l .6 人均耕 地仅 为 1 28 %; . , 当于 同 4亩 相 期世 界人均耕 地 28 .8亩 的 4 .%。 中北京 、 津 、 86 其 天 上海 、 浙江 、 福 建、 广东六 省市 人均拥 有的耕 地 比联合 国粮 农组 织确 定 的 08亩 . 的警 戒线还 要低 。城市 的盲 目扩张, 必然 造成 建设 用地 需求 量 的 激增 。 方政府 为了 自身利 益最 大化 , 地 随意 圈 占农 用地 , 违法转 并 让、 出让土 地 , 台各 种 优 惠政策 和措 施 吸弓 外 资 , 出 l 获得 财 政 收 入, 这种现 象不利 于我 国保 护耕地 资源 的基本 国策 与耕地 资源 的
财政学案例分析报告
财政学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背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以及社会的公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案例聚焦于某地区在特定时期内的财政状况,通过对其财政收支、政策措施以及经济社会影响的深入分析,揭示财政学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效果。
二、案例详情(一)地区概况该地区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区域,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农业资源,但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方面面临挑战。
(二)财政收入1、税收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税收收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非税收入涵盖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其中,部分非税收入的征收存在不规范现象,影响了财政收入的质量。
(三)财政支出1、教育支出持续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新建和扩建了多所学校,提高了教师待遇,但教育资源的分配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2、医疗卫生支出在医疗设施建设、医保补贴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然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
3、社会保障支出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保障水平有所提高,但养老金缺口等问题依然存在。
4、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用于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浪费和效率低下的情况。
(四)财政政策措施1、减税降费政策为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如降低增值税税率、减免小微企业税费等。
2、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创新研发。
3、财政扶贫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投入,实施精准扶贫项目,包括发展特色农业、易地搬迁等。
三、案例分析(一)财政收支平衡状况通过对该地区财政收支数据的分析,发现财政收支存在一定的缺口。
虽然收入有所增长,但支出的增长速度更快,尤其是在民生领域的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给财政平衡带来了压力。
(二)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估1、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投资,但短期内对财政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土地财政”对劳动者的排挤及治理
“土地财政”对劳动者的排挤及治理作者:张义柱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6年第8期张义柱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地财政”又是政府行为的功能异化行为。
因此,研究“土地财政”现象可以清晰地揭示公共资源资本化和政府行为异化所产生的经济危害,为更好地利用公共资源和约束政府的行为寻找理论依据和对策。
一、“土地财政”对经济的危害“土地财政”对经济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人为改变了产业结构“土地财政”通过低于成本价向制造业企业供给土地,放松企业对工人的劳动保护和福利等,甚至放松企业对环境的破坏,从而降低了制造业的经营成本,使本来需要淘汰的工艺得以使用,不能使企业的技术得以强制性地升级。
同时,土地在非农化使用时,必须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而这种投资又主要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
因此,可以看出,“土地财政”主要推动了低端制造业、地方性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不是来自于市场自然形成的需求,也不是来自于企业的技术进步,而是来自于政府的人为推动,这样形成的产业结构是畸形的,不平衡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二)人为抬高房地产价格,使经济出现泡沫化“土地财政”利用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特征人为抬高房地产价格。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经济的重心和就业的机会不断向城市移动,这就是我国正在发生的城市化进程。
而这个过程中,人们对城市的住房需求不断增加。
“土地财政”正是基于人们对城市住房需求的不断增加,从而抬高商住用地的价格,增加土地出让金的收入,这也抬高了房地产的价格。
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等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人们的投资渠道较少。
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就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这反过来又加剧了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
人们对房地产进行不断投资是基于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的市场预期,而这种预期的形成实际上是由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导致,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这种预期是不可持续的,必然引起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黑龙江省县级财政困境及解困对策
对于自来水公司来说,为了更好的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需要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税收管理工作,必须制定风险预警机制,保障资金来源稳定,通过国家政策与企业内部的共同努力,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2.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自来水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几率受到企业税收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操作风险的降低,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的完善,一些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财务管理风险只是由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负责,而其他部门不能协调财务管理工作,当出现财务风险问题时,相互推诿,将全部责任归到财务部门,所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加强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减少企业财务漏洞,提升企业预防和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加快企业内部资金的调控,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设立财务预算和资金审批制度,严格按照流程规定进行工作的展开,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动态监督,从资金筹措,样品采购,到工作运转都应当有专人进行负责,保证各项工作的公开透明,更好的提升自来水公司内生发展动力。
3.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和税收管理人员的培训自来水公司与水利局不同,它作为事业企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是存在风险的,所以,为了加强自来水公司的综合发展能力,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
对企业财务人员和税收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制,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利用现代化设备展开财务风险预测,通过定期的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和税收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学习经验交流来建设企业,具有特色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聘请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税收管理人员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尽最大可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总之,自来水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与税收筹划工作是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只有认真分析二者共同存在的特点,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自来水公司的发展能力,使自来水公司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财政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谈基层财政所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谈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法律保障…
财政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谈基层财政所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2、谈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法律保障3、财政监督检查效率提高措施分析4、事业单位文艺作品财政扶持资金管理5、财政投融资的性质和成因分析全文总字数:20580 字篇一:谈基层财政所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谈基层财政所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摘要:财政所的预算管理一直是国家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为财政所进行内部控制所采取的关键方法,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得到重点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层财政所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可以提升基层财政所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促进我国财政管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基层财政所;全面预算管理;对策基层财政预算管理是一种阶段性的财政计划,其主要由政府部门为主导进行编制,然后再由立法机关对其进行审查,批准之后再进行颁布的。
在进行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对基层财政所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提升基层财政所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顺利完成财务管理任务。
一、基层财政所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基层财政所通常在区或者乡镇一级的行政单位内设立,归属于县财政局管辖。
作为我国地方财政管理体系的最前端部分,乡镇财政承担着多种重要的职责。
预算管理则指的是,一个单位在某个时期内采取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来对其自身的收支情况进行测算与安排。
就目前来看,基层财政所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在科学化、精细化方面暂时还无法满足需求,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推动基层财政所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基层财政所全面预算管理现存问题(一)预算编制缺乏严谨性作为财务处理的重要一环,合理有效的财政预算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基层财政所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相关的工作人员态度方面、财政预算编制的内容方面。
同时,执行过程中行政领导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操作,例如不经过正常程序进行审核,单独看单位的需要来对支出项目进行变更或者增加。
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闽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影响分析The Origins and Effects Analysis of Land Finance*名:***学号:*********系别:经济学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10级指导教师:**2013年12 月24日摘要近些年,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获得土地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但是长期来看,这种模式会对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以及运行中日益积累的各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来破解土地财政困境,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土地财政;影响;对策AbstractIn recent year,the local government earned land finance revenues by selling land,which alleviated financial difficulties of local government. But in a long term, this model is unsustainable and it would affect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macroeconomic. In this paper,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land finance and obstacles accumulated in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refore, Searching for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land financial problems, reducing local government’s dependency of land financ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Key words:land finance; affects; countermeasures目录中英文摘要 (I)一、土地财政的成因 (1)(一)“土地财政”的界定 (1)(二)土地财政形成的体制背景 (2)二、土地财政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 (4)(一)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影响 (4)(二)土地财政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5)(三)土地财政对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 (6)三、打破土地财政的对策 (7)(一)财税体制改革 (7)(二)构建以民生为标准的政绩考核体制 (8)总结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一、土地财政的成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土地使用权和住房产权制度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城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形成了在地方政府主导下以土地的资本化为路径的经济增长方式,继而产生了所谓的“土地财政”问题。
土地财政报告总结
“土地财政”现象一讨论题目:“土地财政”现象讨论要点1:科学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权责,努力实现各级政府权责协调。
属于全国性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管理,以保证国家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属于面向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事务,由地方政府管理。
属于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的事务,要区别不同情况,明确各自的管理范围,分清主次责任。
讨论要点2: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正确的政绩观要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讨论要点3:根据各级政府承担的事权职责,明确各级政府财政责任。
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具有调节地区间、城乡间重大收入分配性质的财政责任,应当由中央政府承担。
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责任,应当由地方各级政府承担。
对于在省级范围内,但具有“外溢效应”的公共项目和工程,中央政府要承担部分财政责任。
二报告内容报告演讲人:李杨提纲:⏹土地财政的定义⏹土地财政的前世今生⏹土地财政的形成机制⏹土地财政的影响内容:⏹土地财政的定义⏹土地财政的前世今生1、1954-1978——无偿无限期的使用制度。
2、1979-1990——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探索,补偿贸易所有权和使用权第一次产生分离。
3、1990-2002——协议出让,对土地使用权出让,转移。
优点:政府对土地交易控制,灵活性大。
缺点:1.土地收入大量流失,压低低价;2.没有引入竞争机制,缺乏公正性,不利于公平竞争,滋生腐败。
4、2002至今——11号招标拍卖或者挂牌防腐败。
⏹土地财政的形成机制1.分税制改革,使土地财政称为必要财政:中央政府接管事权:地方政府,有财政压力2.土地制度的缺陷二元土地所有制: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农村集体所有3.土地收益分配使得地方政府有利可图——低进高出⏹土地财政的影响优点:1.促进城市化推进2.地方经济发展缺点:1.三无农民2.推高低价跟房价3.耕地减少,粮食安全问题4.影响财政安全性对策:1.改革行政①改变行政政绩评价办法②地方政府(投资向服务性转化)2.改革财政制度①明确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分化②优化税制结构3.加强土地管理,调节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三提问与讨论刘景升:你刚才提到土地财政是推高地价,房价的原因,如今政府有何办法,是否出来控制?李杨:土地财政是房价,物价的其中之一,房价之所以这么高,中央政府发钱太多,钱财流向房地产,政府控制房价,钱将流向其他地方,比如高铁计划代替了房地产,很大程度上平息了民众的不满。
_“土地财政”_分析及出路——在深化财税改革中构建合理、规范、可持续的地方“土地生财”机制
●财经分析《财政研究》2012年第1期引言近年来,在我国省以下地方政府层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政府支出对于土地资源相关收益依赖偏重的现象,并在公众视野内形成了“土地财政”这样一种带有贬义的称呼。
其实从经济生活中的基本逻辑关系考察,“土地财政”问题所反映的如下各个环节的联结在框架上原本无可厚非:(1)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城市(镇)建成区的扩大;(2)建成区的扩大必然涉及国家“征地”问题;(3)土地征为国有后,在开发环节上必然需要采用有偿出让使用权的方式,即“土地批租”方式;(4)“土地批租”的具体方式,最可匹配于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必然是公平竞争为取向的“招、拍、挂”等操作办法。
在这几个方面,凡属技术层面的优化改进问题,都不足以动摇我们对其大框架的肯定。
换言之,地方政府必然需要批地,以及必然需要取得批地收入,那么为什么在舆论上和社会心态上,会出现近乎“群起而攻之”的对“土地财政”的指责?也就是说,这个框架下出现了什么样的偏颇?造成偏颇的主要原因何在?今后应如何考虑纠偏?这些正是本文将主要讨论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土地作为基本的、稀缺的生产资料,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占有者利用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获得收益,是一种合理的经济行为;同样,政府作为公共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对于生产资料的交易、所得采取相应的税费措施,也属于以政控财、实现政府调控经济目的的合理内容。
从法律框架看,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政府体系兼具土地资源管理的规划者、审批者、执行者乃至使用权的占有者等多重身份(权力并非集中于同一级或特定的某一政府),调控土地资源具有先天的强势地位。
加之现阶段我国适逢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土地作为政府配置资源手段的作用尤显重大。
因此,无论是从经济理论上,还是从我国的法律规章上看,政府依靠土地优化资源配置、把土地作为调控经济的手段和形成政府收入的“生财”手段,本身并无问题。
但是,由于相关的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约束和管理不到位,我国“土地财政”呈现的是土地收入从总量到结构皆有失衡、土地配置与财政分配事实上有所游离,基本格局中主要构成因素畸重畸轻的现状。
黑龙江省土地征用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应该通过制定《 征 收、 征 用土地 目录》 等 方式 , 从 源头上 加
以控制 , 严格使 用国家征地权 限 , 确 保征收 、 征用土地 为公共利
益需要 。同时 , 强化用途 管制 , 淡化产权管制 。对符合土地利用
专业研究
黑龙 江 省 土 地 征 用 政 策 存 在 的 问题 及 解 决对 策
韩 鎏
( 黑龙江省孤儿职业技术学校 , 哈尔滨 1 5 0 0 1 0 )
摘 要 :近 年 来 , 我 国城 镇 化 、 工业化 进程加 快 , 大 量 土 地 被 征 收。这就涉及广大农 民的生活 、 就 业 与 土 地 补 偿 问 题 。土 地
2 . 1 改 革现 行 土地 征 用 制度
我 省 土 地 征 用 政 策 改 革 应 该 在 我 国大 的 政 策 方 向 下 进 行 ,
吸取《 物权 法》中关 于 土地 管理 理论 的理念 , 创 造 性地 进行 改
革, 从根本 上解决 土地征用 问题 。采取必 要措施 如明晰集 体土
农 民的再就业技能培训 , 增 强再就业的竞争力。其次 , 建立畅通 的农 民利益保 障机 制。不仅 要在 法律 上建 立健 全社会 保 障制
度, 还要提 高其 可操作性 , 切实解决农 民的基本生活 、 医疗 、 养老
问题 。
例) 办法》 、 《 黑龙 江省土地权 属争议处 理办法 》 及《 黑龙江 省土
为适应我 国城乡经济统筹 发展 的社 会需要 , 必须 打破城 乡二元 结构 , 从整体上统一规划城 乡结构 布局 , 优化城乡统一的失地农 民社会保障体系 , 并用法 律形式使 失地农 民的权益 从根本 上得 到保障 。其次 , 建立 多方筹资 , 统账结合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
浅谈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对策
前支取了下一届政府的收入 , 侵害了下一届政府 的权益。 久而久之 , 1特殊 财 政 手段 产 生原 因 这种 透 支造 成 的危 害 会反 过 来对 地 方财 政 造 成更 大 的危 害 。 1 . 1税 收 政策 的改革 造 成 地方 政 府 的无奈 2 - 3土 地财 政 加 大 了金 融风 险 的系 数 1 9 9 3年 1 2 月 国务 院颁布了 《 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 土地财政 把土地 出让收益和与房地产税 收作 为政府财政 收人 决定》 ,意在通过分税制 改革集中财力和财力再分配来约束地方政 府行为, 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 实行分税制改革后 , 地方财政收人 占全 的重要来源 , 但这是一种很不可靠 的来源。首先土地和房地产市场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出现过周期性的房地产动荡。 日本的 部 财 政 收入 的 比重 大 幅减 少 。同 时把 一 些 事物 的处 理权 下 放 , 甚 至 波动性大 , 将 涉 及全 国多数 民众 的公 共 产 品 和服 务 如 义务 教 育 、公 共 卫 生 、 社 东京,1 9 9 1 年房地产的泡沫破碎对 日本几乎造成毁灭行 的打击 , 让 会保障等民生支 出责任基本划归地方政府承担 。 日本经济陷入 了长达 1 5年的经济大萧条。 香港 1 9 9 7的房地产泡沫 由于中央有着对地方政府的绝对领导权力和人事任免权 , 这样 破碎 , 出现 了大量 的破产人员。 美国 1 9 2 6年的房地产泡沫波直接催 就 出现 了这 种 “ 财权 上 收 , 事 权下 放 ” 的 现象 。1 9 9 4年地 方 财 政 收 入 生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 2 0 0 6年 的房地产泡沫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 比例 迅 速从 1 9 9 3 年的 7 8 %下 降 到 了 1 9 9 4年 的 4 4 . 3 %, 并在 此 后 维 使全球 的主要金融市场都出现了流动不足 , 也直接促使小布什政府 持在 了 5 0 %左 右 的水 平 线 。而地 方 财 政支 出却 在 不 断递 增 , 在2 0 0 6 的垮台。 我们 国家在二十世纪 9 O 年代的海南房地产危机, 使海南省 期 间还出现 了建 年时 达 到 了 7 5 . 3 %, 造 成 了地方 财 政 收 支 的 巨 大缺 口 。这 样 使各 级 政府用近十年时间处理积压的房地产和经济 问题 , 地方政府为解决 自身财政拮据 , 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非规范化融资方 国以来第一次因为支付危机而关闭省级商业银行。 式来筹集资金 , 于是 自然就把 目光盯在 了土地上面。 2 . 4一旦房地产市场动荡 , 地方财政将难逃厄运 1 . 2土 地 资料 的稀 缺 性 和我 国土地 政 策 的垄 断性 房地 产 业 的产 业链 非 常 长 ,在 投入 产 出 的 4 0个部 门 中 ,有 3 8 土 地 是 一 种 不 可再 生 的稀 缺 性 资 源 , 是必须的生产资料 , 是 我 个部 门是房地产业上游 或下游关联产业部 门。当出现经济发展减 们赖 以生存 的物质。这种 内在的价值造成 了它外在价格 的昂贵 。而 速 , 没有或缺少 了对土地的需求 , 地方财政将难 以为继。 地方政府虽 我国在建国以后打破 了传统土地所有权的概念 , 把土地的所有权和 然也设立了土地储备中心等平台进行金融融 资 , 但这些融资平 台往 使用权分离。同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 任何个人和集体都 只是拥有 往没有建立和执行严格的风 险管理控制制度 , 责任主体模糊 。同时 使用 权 。这样 一 来造 成 国家 和政 府 对 土地 的绝 对垄 断 , 而地 方 政 府 由于这些融资平台易受地方官员影响 , 运作多不规范 , 能否运作 良 为了扩大财政收入 , 便选择了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在地方上属 好 多与主管官员的个人能力息息相关。 这些都加大 了商业银行的系 于地方独立税种 的房产税契税 、 土地增值税等税种都与土地 和房地 统风险 。 我国 目前住房的实际供求 比例 已经失衡 , 一方面, 需要房子 产关联 , 现行财税体制为地方政府热衷于土地开发 、 基础设施建设 的买 不 起 房子 , 另 一方 面 , 每 年新 增 的空 置 率 又居 高 不下 。 继续 这 种 和扩大建设规模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地方政府不仅能通过“ 经营 局面的话 , 将是房地产泡沫 的破裂。因为市场这个无形 的调控之手 城市” 直接 得 到 土 地 收 入 , 而 且 还 能 从 城市 建 设 中获 得 较 大 规 模 的 必 定要 按 经济 规律 做 出调整 。 营业 税 为主 的 财政 预 算 收人 。 3 如 何应 对 和改 变 土地 财 政 问题 1 _ 3中国现行 的土地征用制度保护了政府的利益 ,却损害了农 3 . 1财 政税 收制 度 的改 革 民和 厂商 的利 益 要 想 从根 本 上扭 转 这种 畸形 的 财政 制 度 , 就 要 从 根本 上解 决 矛 政府 垄 断 了一 级 土地 市 场 , 并 利 用 自己 的垄 断地 位 在 征 地与 供 盾的源头。 必须改革现行财政和分权制度 , 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 合 地 之 间制 造 了 一个 巨大 的 利益 空 间 ,最 后 形成 了土 地 征 占越 多 、 政 理 划分 中央 与地 方 的事 权 与财 权 。 进 一步 明确 中央 的地 方 的 职 能和 府利益越大的现实 。特别是 由于制度原 因, 地方政府在征收农业用 权限 , 关系到国计 民生的事业 , 能剥离的就要剥离 ; 财政税 收中应该 地 的补偿 费用 等 成本 远 低 于城 市 建设 用 地 出 让价 格 , 政 府 低 价征 用 划归地方 的就归入地方财政 。完善土地税收体系 , 积极探索征 收以 土地后 , 一经出让 , 增值高达数十倍 。 根据临沂市国土资源局密婷同 市 场价 值 为 基 础 的财产 税 , 让 地 方 政府 真 正 从 土地 的交 易 和级 差 收 志统计的数据 , 2 0 0 2年全国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收入平均 6 6 7( 一 益 的上涨 中获得 长 期 而有 保 障 的税 收 , 变 卖 血 为造 血 。另 外应 该 健 亩 )平 方 米 为 3 5 6 7万元 人 民币 ,而 对 征地 农 民的 补偿 通 常 只有 每 全 和 改 革 现行 的地 方官 员 晋 升考 核 制 度 ,不 要 单 纯 的 从 G D P中考 6 6 7 平方米 1 . 5万 元 ~ 3 . 5 万 元 人 民 币 。这种 低 买 高 买所 造 成 的利 润 核 官 员 的能 力 , 应该 从 其对 地 方 国计 民生 的贡 献来 综 合考 量 。 自然 就 成 为 了地 方政 府 的 首选 。 3 . 2 建立 健 全现 有 的 土地 资源 配 置制 度 2 土地 财政 造 成 的危 害 完 善 土地 产 权 制 度 和 土 地征 用 制 度 ,对 土 地 出让 方 式 进 行 改 2 . 1粮 食 问题 革 。打破 政 府 垄断 土 地 一级 市 场 的格 局 , 尽 快 建立 城 乡统 一 的 土地 我 们 的国 家是 用 占世 界 7 %的土 地养 活 占世 界 2 2 %的人 口 , 这 使用权市场 , 对小产权这样的模糊 的概念进行整治。按着国家颁 布 个比例的缺口实际上还在逐年递增 。为了保证公民的口粮 , 我国每 的《 物权法》 , 对其分 门别类的做梳理工作 。逐步允许农村集体建设 年都进 口大量粮食作物。在国内的粮食征收上 , 国家每年还拿 出大 用地进行流转 ,改变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经营者的角色为服务角色 。 量的资金来对粮农进行贴补 , 但是在经济利益 的驱动下 , 很多的农 规范土地融资行为, 降低土地储备贷款等金融风险 。建立完善的监 民还是把有限的耕地进行经济作物养殖 。 督体制 , 严格按 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 。 制定合理 的价格 , 在国家的调 而在全球 范围内粮食正在减产 。世界粮农组织早在 2 0 1 0年时 控之下引导市场在有序合理 的范围内运作 。 就多次提 出, 储备粮 的数量已是岌岌可危。如果 我们不能及时的停 参 考 文 献 止 因过量 开 发 而大 量 占用 基础 农 田的情 况 , 后果 是 十 分严 重 的 。 『 1 1 丁胜海. 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其消解对策『 z ] . 地方政府管理. 2 . 2 未来 发 展 问题 『 2 1 密婷 . 土地 财 政 成 因与危 害分析 . 安徽 农 学通 报 . 人民群众形象 的把土地财政称作寅吃卯期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作者:侯欢来源:《财税月刊》2019年第04期摘 ;要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土地财政形成原因的深入分析,发现土地财政的成因主要分为:制度因素和地方政府的行为策略两方面。
其中,制度因素包含:土地、财税、住房三类制度;而地方政府行为策略主要包括政治晋升锦标和土地“价格歧视”等适应性略策。
最后提出应当完善城乡统一土地市场、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的分配结构、健全现行房地产市场和住房制度、改变唯GDP的官员考核方式等政策含义,有助于从根本上改革土地财政以及缓解因此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关键词土地财政;成因;制度;行为策略一、引言上世纪九十年代分税制改革以来,与土地有关的收入逐渐上升至地方政府“第二财政”的重要地位(吴群、李永乐,2010),由于其面临较少约束,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是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及相关税收、费用获取可支配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模式,因此被称为土地财政(陈志勇、陈莉莉,2009)。
具体指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资源获取地方财政收入的行为(杨孟禹、张可云,2016),包括出让土地直接取得的预算外财政收入和与土地有关的税收、费用等预算内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的稀缺性随之凸显(范方志、汤玉刚,2013),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加大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的依赖度和垄断权,进而演化成土地财政。
这种依靠招拍挂和协议等方式出让土地建设指标,获取财政预算外收入的做法,近年来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应对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的解决方式,土地财政随之成为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的重要来源(陈志勇等,2010),甚至2013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一般财政预算内收入的比值高达63.4%(余靖雯等,2019)。
但无论从经济效用还是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出让土地的可持续性都令人堪忧,这种不稳定的财政收入,将加大地方政府财务风险、导致土地浪费、助推房价高涨、滋生寻租腐败、引发征地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土地财政将产生较多负面影响,但土地财政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
改革规范中国“土地财政”的政策建议
改革规范中国“土地财政”的政策建议赵志浩【摘要】土地财政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房地产价格过高、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并加剧了地方债务和金融风险,无法成为地方财政和建设、偿债资金的长效来源.改革土地财政应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加快财税制改革,对地方债务进行预算管理,改革政绩考核体系,对现有土地出让金和土地融资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应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坚持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让政府逐步摆脱土地市场经营主体的地位,探索征收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土地财产税,并在改革中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期刊名称】《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9)001【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土地财政;出让金;征地;土地融资【作者】赵志浩【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0.7地方政府靠卖地生财,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及土地投融资获得财政来源,就是土地财政。
为了获得土地财政收入,地方政府需要不断地出让土地,进而不断地征收农民的集体土地,因此土地财政是一种扩张征占农民土地的机制。
土地出让金是政府一次性地收取若干年地租的行为,实际上是预收了土地的未来收益。
政府出让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或者以土地进行融资搞建设,实际上是以透支社会未来收益的办法获得眼前的经济发展[1]。
那么,土地财政只能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短期模式,而非长久之计,所以应在改革中逐步终止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及长远利益。
现行财税体制、公共服务支出和土地快速增值,共同促成了土地财政的形成。
在现行分税制下,增值税的75%上缴中央,25%留给地方,地方财政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高[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肩负的公共管理职能增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等都需要资金持续投入,地方财政在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巨大亏空,而由占用土地和城市扩张带来的税收,比如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营业税、所得税及耕地占用税等,则全部归地方使用,这就为地方各部门征收与土地有关的税费提供了渠道。
土地财政成因分析及破解路径——基于税收征管视角
土地财政成因分析及破解路径——基于税收征管视角李中【摘要】土地财政不是一个单纯的财政问题,文章基于税收征管视角,从分析土地财政的现状入手,指出土地财政容易导致房地产市场绑架地方经济、降低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会扭曲干扰市场和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土地出让收入难以持续稳定增长等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的税收体系、改革房产税,推动不动产保有环节的税制设计,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完善财政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土地财政的破解路径.【期刊名称】《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12)001【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土地财政;财政体制;破解路径【作者】李中【作者单位】邵阳学院,湖南邵阳4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10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近年来,在我国市、县地方政府层面存在政府支出过于依赖土地相关收益的现象,逐渐在社会公众中形成“土地财政”的特定称谓。
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导致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扩大城市规模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土地征用,征用的土地按照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采取“招、拍、挂”的方式转让又是目前的通行做法。
在一个合理的框架内的土地转让形成的政府收入即“土地财政”,为什么会招致舆论的非议?也就是在这个合理的框架内产生了什么样的偏差?出现偏差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手段纠正这些偏差?一、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现状(一)地方政府土地收入集中在土地出让环节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使用权收入数量多,规模大。
2011年7月,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及“十一五”我国的土地出让收入高达7万多亿元,相当于地方本级财政总收入的一半。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转移环节的收入主要包括出让收入、收益基金收入和农村土地开发资金收入及新增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费等。
在各组成收入来源中,主要以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主,约占全部收入的93%。
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的困境及破解对策
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的困境及破解对策作者:常晨来源:《中国经贸》2018年第09期【摘要】自2012年之后,我国便进入了新经济常态。
在新经济常态下,我国经济将呈现出一种中高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针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成因以及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的困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探究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破解对策,以便于解决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困难。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已经变成了地方土地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相对更加注重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
纵观我国经济的整体环境,当前我国楼市投资增长速度放缓,并且楼市交易量也逐渐放缓。
楼市的不断放缓使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进入了倦怠期,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巨大挑战。
本文将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面临的困境及破解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成因1.缺乏完善的土地管理机制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地方财政面临较大的问题,造成地方财政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我国土地管理机制相对来说并不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会在进行土地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代表国家行使权力。
与此同时,我国当前在土地专用层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严格的法律法规,为我国地方政府垄断管辖区内的土地市场,提供了制度层面上的保障。
可以说,由于缺乏相对严格、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使得当前地方政府已经成为地方土地的管理者和经营者。
保障土地经营利益、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
2.当前我国的财税机制并未健全我国在1994年进行了财税才体制改革,逐步的将我国的财权上移到了中央部门,将事权分布到了地方政府部门。
虽然我国已经进行了财税机制改革,但是此次改革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就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收支不均等的显现屡见不鲜。
从1990—2010年,我国地方财政收入从66%降低到48%。
由于财权上移使得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
但是由于事权的下移,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备受压力。
我国土地财政生成机理分析及解决思路
●财经分析《财政研究》2010年第12期一、我国“土地财政”的生成机理(一)“土地财政”促成机理:地方政府财力不足。
自1994年分税制体制实施以来,在财力划分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大体保持在50%至55%之间,如果加上中央掌握的社保基金和中央管理的民航、铁路、石油、金融、保险等大型垄断行业的利润,中央政府集中了全国近60%的财政资源,地方政府仅占40%多一点。
在事权划分上,中央承担约20%的事权,地方政府承担近80%。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造成了地方政府财力严重不足。
虽然中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节地区间和政府层级间财力上的差异。
以2009年为例,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为28621.3亿元,其中,税收返还4942.27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量的17.3%;财力性转移支付11319.89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39.5%;专项转移支付12359.14亿元,占43.2%。
①可见,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着不规范的税收返还、专项转移大于财力性转移、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较小等缺陷,远远不能弥补地方政府为履行职能所需的财力缺口。
地方政府独立稳定财政收入体系的缺失,导致财力不仅短缺,而且极不稳定。
从税种划分看,共享税比重过大,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共享税由分税制初期的5个(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②)增加到8个(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共享税收入由1994年的55%增加到80%以上。
从税收体系看,虽然分税制初期设计上地方占有13个税种,但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涉及农业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牧业税、屠宰税等先后被取消,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筵席税形同虚设,真正属于地方的独立税种只有房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等零星税种。
因此,分税制不仅初期对地方税体系的设计残缺不全,而且实施16年来,地方税体系非但没有发展,反而萎缩。
土地污染防治财政政策浅论
关键词:土地污染;污染防治;财政政策我国东北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其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保护与合理利用黑土地,提升黑土区粮食产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地位。
优质粮食盛产对黑龙江省带动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且农作物优质生长环境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完善土地污染防治相关财政政策,以保障土地资源使用长效性,带动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增长。
一、黑龙江省土地污染现状(一)黑龙江省土地质量基本现状。
黑龙江省土地资源主要以黑土为主,作为世界公认最肥沃的土壤,形成过程极为缓慢,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cm黑土层需要200~400年,是极难再生的自然资源。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对黑龙江省土地过度开发利用,使得黑龙江省耕地黑土层厚度由垦殖前80~100厘米下降到平均20~30厘米,黑土有机质含量由8%~10%下降到3%~4%,地力等级下降明显,流失严重。
黑土地有机质下降和物理性状恶化是人类在没有相应土地保护防治措施下对土地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的,是自然黑土退化和人为破坏综合作用的阶段性表现。
黑土退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对土地过度开垦而逐渐减少,这种过度开垦破坏导致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同时,森林的乱砍乱伐导致覆盖率越来越低,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二)黑龙江省土地污染基本现状。
黑龙江省土地污染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表现为过量不当化肥使用、过量农药使用、工业企业固体废弃物不当排放。
其中,化肥使用方面,黑龙江省化肥使用量已经上升到250万吨,若有效利用率以35%计算,则将有65%被浪费且通过渗透进入河流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导致自然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农药使用方面,若以30%农药利用率计算,每年约有6万吨农药残留在土壤中,同时存在重金属超标风险。
另外,不合理使用农药容易导致药害事故频繁,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将引起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工业企业废弃物对土地污染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黑龙江省如工业城市大庆,是由冶炼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直接排放,严重破坏土地结构,减缓土地污染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黑龙江省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省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问题及对策蒋玉瑶(哈尔滨商业大学MBA 、MPA 教育中心,哈尔滨150028)摘要:政府财政预算收入来源于纳税人,政府对财政收入的分配和管理均是纳税人对政府的责任委托。
然而目前黑龙江省存在预算信息公开法律依据不健全、预算编制环节透明度不高、预算审批环节监督弱化、预算审计结果公开性不强、民众参与监督意识薄弱、预算信息公开平台过少的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外部监督制度等对策,为黑龙江省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做实践指引。
关键词:财政预算;预算信息公开;预算管理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4)10-0129-01收稿日期:2014-08-26作者简介:蒋玉瑶(1975-),绥化人,研究方向:财政政策。
一、黑龙江省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一)预算信息公开法律依据不健全对于预算公开有明确规定的主要有2008年5月1日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10年3月1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但上述法规、规定不但法律位阶低,而且本身存在缺陷,缺乏对政府公开财政预算的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
(二)预算编制环节透明度不高预算的编制往往是不公开的,资金分配由管钱的部门说了算,给公众最多是告知而已,编制的预算是否科学合理无从知道。
并且预算编制难懂,专业性过强,并且没有详细的解释,不方便广大群众了解预算的编制。
(三)预算审批环节监督弱化法律对各级人代会召开时间无具体规定,通常预算年度开始后,预算还处在编制和审批中,使审批的预算案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法律约束力。
地方人大没有专门的预算审查监督机构,人员少,缺乏足够的力量和专业水平开展经常性监督。
(四)预算审计结果公开性不强《黑龙江省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实施办法》中第七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每年在审计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并报告上一级审计机关,然而黑龙江省的财政预算审计报告每年公布时间都不尽相同,而且有时晚两年才公布,而且公布的内容不够详细,意见不够具体。
浅析土地财政成因及产生的问题
浅析土地财政成因及产生的问题
张鑫
【期刊名称】《团结》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目前,土地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
与土地相关的收入有三种类型:首先是土地出让金,第二是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所带来的税费收入,第三是土地金融,抵押土地获得的借贷收入。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张鑫
【作者单位】盘锦市财政局审核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1
【相关文献】
1.浅析我国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影响
2.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浅析
3.新制度经济视角下地方土地财政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4.土地财政创造了“中国奇迹”——对中国土地财政有关问题的思考
5.“土地财政”问题研究:成因与治理——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财政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三).
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财政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三)2.从进口看,黑龙江省进口的商品主要是原木、化肥、成品油、铁矿砂、原油、纸浆等资源性商品。
前10个月主要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为原木 140美元/立方米,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34美元;原油779美元/吨,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294美元;肥料554美元/吨,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327美元;钢材5747美元/吨,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3073美元;大豆634美元/吨,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285美元;成品油556美元/吨,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141美元;纸浆674美元/吨,比2007年同期上涨了38美元。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有两个方面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进口市场大幅上调资源类、能源类商品出口关税;另一方面是美元持续走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俄罗斯是黑龙江省主要的进口市场,自2007年起,俄方逐步提升原木等资源类商品的出口关税,加大了黑龙江省进口企业成本,使黑龙江省木材进口同比减少137万立方米,原油进口同比减少28.8万吨,纸浆进口同比减少2.7万吨。
另一面,受美元汇率影响,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涨。
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所以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
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已被市场所认可,因此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较2007年同期均有所上浮。
随着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升高,黑龙江省进口企业付出的成本也随着增加,同时国内市场价格调整滞后,企业利润空间减小,影响了企业进口的积极性。
(四)对来自房地产财政收入的影响。
据测算;2007年黑龙江省城镇建设及房地产税收收入63.4亿元,占地方税收收入的18.9%,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0.9%。
从税收征收环节看,开发建设环节占32.1%,销售环节占36.8%,使用环节占31.1%。
2007年全省财政收入中来自于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和收费基金约为135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579.5亿元的22%—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科生
毕业论
文开题报告
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财政学
班级08- 3
学生姓名韩雅梦
指导教师邵延学
2011年12月9日
论文题目黑龙江省土地财政的成因、危害与对策分析
开题组别/序号教师签字
四、论文参考文献
1 SAMUELSON P A,NORDHAUS W D. Economics[M] .New York USA: McGraw-Hill, 2001, .
2 Ravi K Roy ,and Arthur T. Denzau. Fiscal policy convergence from Reagan to Blair: the left veers right .Londo: Routledge, 2004, .
3 王宏利美国土地财政收入演化规律及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 2011(05)
4 项继权. 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01)
5 刘锦. “土地财政”问题研究:成因与治理——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J]广东金融学院
学报, 2010, (06)
6 王慈航. “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09) .
7 黄小虎. 土地财政的利弊及未来发展方向[J]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1, (01) .
8 邵青. 财政分权视角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分析——以加拿大地方政府为例[J]. 经济研究导
刊, 2010, (06)
9 程高全. 土地财政之理性分析与相关对策[J]. 华章, 2011, (02)
10 黄小虎解析土地财政[J] 中国税务2011.(01)
11 黄小虎. “土地财政”的利弊与出路[J]. 国土资源导刊, 2010, (11)
12 朱丘祥. 地方土地财政困局的体制成因及其法治出路[J]. 经济体制改革, 2011, (03)
13 姜方放.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问题及应对措施[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 (05)
14 邵源. 关于“土地财政”与财税体制改革问题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24) .
15王芳芳, 董骁.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及其弊端[J]. 城市问题, 2010, (02)
16刘流.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分析[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0, (03)
17蒋震, 邢军.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J]. 宏观经济研究, 2011, (01)
18 肖然.我国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影响[D]. 西南财经大学,2010
19钟原.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2009
20漆亮亮.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以厦门市为例[A]. 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 2009 .
21孙富娟. 厦门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与政府经济行为研究[A]. 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 2009
22 杨万利. 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 清华大学, 2008, (08) .
23董再平.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现状、成因和治理[J]理论导刊, 2008, (12) .
24吴灿燕,陈多长. 浙江省土地财政问题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 2009, (03) .
25刘守英,蒋省三. 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J]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5) .
26吴群; 李永乐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J] 财贸经济,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