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兽医专业重点支持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1.建设总体情况
畜牧兽医专业重点支持建设项目自 2011 年 6 月始至 2013 年 6 月止。

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下、重点进行了构建“ 333”专业课程体系;依据职业岗位工作要求开发“项目课程”与特色教材;在项目课程与特色教材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多媒体课件、畜禽标本与教学用具的开发;进行专业技能教室的创建;为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推进职业教育课题研究的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项目下,通过推进教师“五个一”责任计划,重点推进教师
的“双师”素质提升;通过国内外进修学习,重点推进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特
聘和引进兼职教师,重点推进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带头人培养,全力推进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项目下,通过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
的作用,增强与紧密结合型企业的合作,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开设行业企业专家论坛等措施,推进工学结合管理制度、校企合作联系会议制度以及学生创业实践制度的建设。

二年的建设周期,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

2.专业发展变化
构建了“ 333”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服务了地方经济。

其构建模式得到了专家与同行的肯定与认可,依据“ 333”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开发专业课程教
学方案,在省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促进了专业教学层面的教学改革和职业教育教材的改革创新。

课程体系创建后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内容服务于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增强了。

为此,受省教育厅职社处的委派,动物工程系负责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类专业首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牵头开发。

开发了职业教育特色教材,教学内容对接了职业标准。

建设期间,依据“ 33 式”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特征的思想内涵,开发了 8 本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材,分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同类学校使用。

其项目课程教材《饲料质量检验、配方设计与营销》 2012
年10 月获教育部首批改革创新示范教材称号。

《项目课程开发与内容编排设计》课题 2012 年 12 月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第二届精品课题称号。

《农类专业项目课程
开发与教材改革创新》项目2013 年 3 月获教育厅省教学成果奖受理。

教材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和本校五年制高职畜牧兽医类专业使用后,学生反映:“学习内容通俗易懂,知识点简明扼要,关键环节的图示直观明了,爱读!
特别是技能的关键性提示很好,会做!学习后,我们知道学习内容与将来工作的联系了,学习的目标与目的性更强了” 。

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非项目课程教学班级。

教材的编写体例被高教出版社作为范例,用于其他专业课程教材的编写。

其课程开发与课程建设的思路与经验,在“高教社杯”全国说课比赛中作大会交流;在 2011 年黑龙江中职教学经验活动中作大会交流。

推行了“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学以致用提升了技能水平。

即“专业技
术知识”课程以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为主线,以“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以用带
学”为目的,以校内实验室验证实践为主,重视将知识原理和技术理论知识应用
于实践。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以开发的出版的《畜牧兽医核心技能训练教程》
为指导,以校内实训、强化训练为主线,将职业岗位群以动作技能为主的、不具
备生产时段特征的、有显著物化结果的技能,通过反复的操作和训练为专业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实践技能”课程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以学生参与完
整的生产、工作程序,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为主线,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
中培养学生的本领。

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对口就业率有效提高。

注重了教师的职业培训,教师队伍提升了“双师素养”通过推行教师“五个一”责任计划、骨干教师国内外培训、教师担任贫困乡科技特派员和挂县强农驻
村专家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职业素养。

二年来,教师公开发表论文 45 篇,双师素质达85%,教师在技能大赛、省“两课”评比、创新教材、精品课题、论文发表等方面的获奖项目和级别明显提升。

3.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系统设计、扎实推进;落实任务、责任到人;学习借鉴、推介交流;总结自查、完善提升。

二、项目建设重点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创建“ 333”式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创建的前期调研见表 1
表 1 调研内容与要求
调研方向调研内容调研要求
行业企业发展现状、运营状况、生产
能力、生产工艺设备、产品标准情况;
相关企业的岗位设置情况、岗位标准、
选择规模养殖企业
从业人数、对岗位从业人员专业理论及
畜牧兽医相关龙头加工企业
技能、职业素质的要求;
行业、企业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
相关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期望(职业
化示范场
道德、初级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交
际能力、专业知识、安全知识、自学能
力、专业技能)
课程设置、教学设备设施、对中职专
省内知名对口单招高相关高职院校业课程设置的建议,对对口升学学生中
职院
高职段知识衔接的建议;
生源情况、师资配备、教育教学理念、
省直辖市中专与职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学生就业前景等
高中
情况;
创业、经营情况,从业人员的知识结
省直辖市范围有一定养殖大户和兽医门诊构,再学习情况,希望学习的理论和技
的影响力
能;
毕业生
对口就业时遇到的问题,离职原因,省直辖市中专与职业对学校学习内容的要求和建议。

高中
“333 式”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333 式”专业课程体系是从课程的“宏观”层面进行的、从学术学科向技术学科转型的设计与探索。

是“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技术实践三大课程结构并存;“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打造专长”三条教学活动主线并行以及理论考试教师主导、技能考核基地主导、技术实践企业主导的三元课程评价模式并举的简称。

其课程体系论文公开发表,获全国教育教材工作委员会一等奖并出席全国会议交流。

“333 式”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技术知识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技术实践课程
依据职业技术应用移
划分基础知识科目目
依据岗位适应与迁依据生产工作程序
确定核心技能项开发技术实践课程科目
就业导向知识重组强化训练奠定基
础校企合作锻造专长
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三大课程”结构基本特征思考“专业技术知识”课程不以知识的系统性
与储备为目的划分课程科目,
是以就业为导向,将职业岗位技术应用需要的知识进行重组,以支撑技术应用、技
术迁移为满足选择课程内容,以避免学科体系课程较大的知识冗余量给学习时间
和职校学生学习能力的有限性带来的弊端,提高知识的应用和针对性。

“专业核心技能” 课程是专业领域具体的单项技能,也可理解为不同岗位技术应用能力的“部件”或“组件”,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进行灵活的拆分与组合,课程以动作技能为主,在课堂或校内实训场所通过反复训练以达到教学目标。

“专业技术实践”课程由理论知识、实际经验、生产流程、情境设备、生
产时段等因素构成。

强调校内学习与工作经验的一致性,使学生体验工作、安全、责任、服务、创新的意义与要求。

3.践行项目课程“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在“ 333 式”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框架下,由行业、企业、学校三方组成课程
开发团队,在“专业技术实践”课程科目中,进行“项目课程”的开发。

其《饲
料质量检验、配方设计与营销》教材2012 年 10 月获选教育部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公示。

“项目课程”在实施中,采取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即“认知与解读”的内容主要由教师讲授;“分析与思考”是将“认知与解读”的内容转化为问题,由学生学习小组讨论学习;“操作与体验”由学生实践操作,最后由教师进行项目讲评和归纳总结,以解决“教、学、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此,项目课程已不是被简化或被压缩的学科课程的翻版,不论是形式和内容,都意味着有了社会所需的职业性、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学生学习的实践性意义上的突破。

4.尝试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
依据“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基本特征开发《畜牧兽医职业技能训练教程》,
教材。

教材注重了与“家畜繁殖工”、“动物检疫检验员” 、“动物疫病防治员” 、“畜禽饲养员” 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工作内容与技能要求的对接,遵循技能在生产中“核心”、“关键”、“运用广泛”、“操作性强”以及“有物化结果”的原则。

“教程”作为技能实训包、职业资格培训以及顶岗实习的指导书使用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见图 8)。

5.突出“专业技术知识”课程的技术和应用
在“专业技术知识”类课程中开发《畜禽营养与饲料利用技术》教材(见图9)。

教材实行了对原学科体系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的解构,根据畜禽生
产技术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并参照国家《饲料检验化验员职业资格标准》,重构了学习内容。

其特点是从设计学习情境入手,引导学习者将动物营养基本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以达到会调制青粗饲料、能检测常规饲料营养成分含量、能设计畜禽配合饲料配方、会组织配合饲料加工及鉴定饲料质量的技能目标。

6.开发模块化特色系列教材
遵循项目课程教学的要求,开发了《牛高效生产技术》、《禽高效生产技术》、《猪高效生产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畜禽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
等课程教材(见图 10、图 11)。

教材于 2012 年 8 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并在全国相关职业学校使用。

教材编写中吸收和采用了本领域的生产新技术,尤其是根据畜禽养殖的实际
生产过程,重构了学习内容和编排了学习顺序,以期使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更加
贴近生产实际,以培养学习者科学组织畜禽生产以及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学习习惯、认知能力。

理论知识的阐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技能培养贴近生产,针对性强,在重要的学习环节穿插
了必要的图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全面的科学性,以及一定的先进
性。

7.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与企业合作完善校级精品课程《饲料质量检验配方设计》建设。

课程设计贯彻了以职业工作任务为参照点,围绕工作任务选择相关知识,使课业具有“职业”特点;围绕工作任务培养技能,使技能具有“职业”属性的设计理念。

完成了课
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构建了习题库、课程标准、教学实录等网络学习平
台。

完成了《牛高效生产技术》、《禽高效生产技术》、《动物防疫与检验技
术》校级精品课程申报。

构建了习题库、课程标准等学习平台。

8.努力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按照实地考察、形成初稿、专家论证、修改完善、制定方案等步骤进行了实
践教学环境建设。

组织相关老师赴山东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实训基地学习考察,进行了动物养殖与畜禽医疗技能教室建设方案的初步设计(见图12)。

组织相关老师赴郑州金宏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动物标本制作洽谈与考
察。

制订了动物内脏器官、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以及动物整体骨骼、整体解剖陈
列标本的制作计划,针对教学的要求,提出来部分陈列标本着色与拉线标注组
织结构的要求。

邀请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以及行业专家对动物养殖与畜禽医疗
技能教室建设方案进行论证
完成了动物养殖与畜禽医疗技能教室建设方案的制定。

收集并整理和研讨现有的教学课件,进行了多媒体课件、畜禽标本、教学用具等教学资源的研讨与开发。

进行了“犬胃切开与吻合术” 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此课件可结合课堂实物操作+课余软件练习 +临床病例应用。

其教学及使用意义是:爱生命、关爱小动物,减少因实习而损伤的小动物数量。

进行了“犬猪牛全身骨骼的组成”课件开发,以解决标本施教时因角度以及
学生观看距离不等所造成的学习效果不平衡。

进行了“牛 4D立体模型”教学软件开发,课件有助于学生理解牛体各组织
器官位置及毗邻关系,建立立体感、层次感和整体感。

9.完成职业教育课题研究
完成了淮安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职业教育特色教材开发策略研究》
结题并获优秀等级。

完成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优化校内实训基地环境,
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并结题。

(二)师资队伍建设
1.推进教师“五个一”责任计划
为了促进教师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使教师在不断的教学积累中逐步成长为一个具有教育智慧的,
有深厚的专业功底的、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专家型教师,动物工程系在全体专任专业教师中实施了教师“五个一”责任计划(见图16)。

“五个一”责任,即“联系一家企业、精通一门技术、申报一项课题、上好
一门课程、带好一批学生”。

要求教师将联系企业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将精
通技术与学生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将申报课题与更新职教理念结合起来,将上好课程与改革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将带好学生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

此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2.实施“双师”和骨干教师培养
通过科技特派员、挂县强农驻村专家、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企业实践锻炼等路径进行教师“双师型”素质培养,目前,教师队伍中担任科技特派员的有8 人;担任挂县强农驻村专家有 8 人;具有非教师系列职称的有 6 人;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有 18 人。

教师双师素质达 85%以上。

两年内选派 3 名骨干教师赴加拿大多伦多学习职教理论及专业技术; 2 人次参加省级实训基地负责人培训, 1 人参加了江苏联合学院专业带头人培训, 14 人
次参加省级新课程等培训。

系积极组织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各级各类教学研
究活动,两年内,组织 3 名教师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办学模式和农村教育教材师资培训, 3 名教师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创新杯”教学设计与说课比赛, 9 名教师参加了特色教材编写培训。

3 名教师参加了全国小动物医疗技术
学习培训。

通过培训,完成培训目标任务书,交流学习体会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与教学水平。

至 2013 年 5 月教师申报教学科研课题 6 项,其中国家星火计划 1 项、省农业委员会职业教育课题 1 项、市级课题 4 项。

编写出版教材 10 部。

获国家改革创新示范教材一项,获省级教育科学精品课题一项,获
省级教学成果受理一项,发表论文多篇,获全国、省市级奖多篇。

3.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两年内引进有企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 1 名,聘特聘教授 2 名,聘淮安市农业委员会及预防控制中心专家3 名。

聘请企业行业专家8 人开设专题讲座及承担部分课程教学,促进了课堂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教学内容与职业工作内容的联系,教师教学职业与岗位职业的联系(图 19)。

4.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
通过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研究课题、日常教学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等途径
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副教授何东洋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带头人称号。

主编苏大出版社
《牛高效生产技术》教材、参编农业出版社苏教出版社教材《畜牧兽医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各 1 部。

申报国家星火计划《秸秆过腹还田技术示范》 2011GA690254课题;主持江
苏省农业委员会课题( JSNZJ2011009);主持淮安市职业教育“ 125”重点课题(HAZY11014)各一项。

(三)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运行机制建设
1.扩大“契约式”合作企业的数量,满足学生实习的“工作体验”
两年内,与中粮肉食(宿迁)公司(肉禽养殖与加工业)、中粮肉食(江苏)公司(猪业)、苏州旺山耕岛宠物科技有限公司、淮安源农畜禽有限公司(肉羊
养殖业)、大信饲料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安排牧高0817、 0818、牧医1051 班学生赴宿迁公司进行养鸡生产实习;牧高09班赴中粮江苏公司进行养猪生产实习。

2.探索“潜在的”校企合作模式,推进课程领域的“深度融合”
随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将学校的知识、信息、人才资源与企业技术、设备、资金的显在的交换和依存不是校企合作的唯一模式,而应楔入到教学核心的、潜在的、深层次的领域 --------课程领域,这应该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与纵深推进的必然要求,也是融通校企两个不同的异质主体矛盾
的机制和出路。

两年内我们将企业、行业的发展、信息、技能通过论坛的形式带给了专业
教师与全体学生。

表 2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论坛专题一览表

企业名称兼职教
课题时间
号师
1 中粮肉食(宿迁)有限储忠雪 /
了解企业、融入企业公司总经理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学张力/ 教
校企双赢、合作共建院动物科技学院授
中粮肉食(江苏)有限王岚/ 经猪业生产岗位的技术、职公司理业素质要求
南京北星牧业有限公吴本吉 /
市场营销与成功营销司经理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学贺生中 / 宠物专业人才培养与培院宠物医疗系教授养模式
淮安市农业委员会畜侯庆文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推进牧处畜牧业转型升级
市农委动物疫病预防蒋法成淮安市动物防控六大工控制中心作重点与技术推广
苏州旺山耕岛宠物科王娴宠物产业机遇与前景技有限公司
苏州旺山耕岛宠物科王辉宠物竞技技术与训导技有限公司
3. 为企业员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构建“校企共训”模式。

在原有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上组建新的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代表 3 人、企业代表 7 人(包括禽业、猪业、牛业、羊业、宠物美容业、宠物医疗业、饲料生产业)院校代表 3 人组成。

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并协调处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就业等方面的措施与解决存在的问题。

项目建设期间,畜牧兽医专业教师会同成教处为企业员工及基层兽医技术人
员开展新技术应用培训8 期,接受畜牧兽医发展与展望、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殖场环境卫生控制、水产养殖技术等技术培训的有1500 人次。

三、重点支持项目建设特色
1.充分调研、系统设计,构建“ 333 式”专业课程体系,以“宏观” 引领“微观”
围绕行业产业发展前景、职业综合素质需求、专业课程内容选择、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培养四个重点,对相关企业行业、相关中高职院校、养殖户和兽医诊所、毕业生等开展社会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

在充分调研、职业分析、教学分析后,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的设计。

创建“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技术实践”三大课程基本结构,针对职业教育教材、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组织企业生产技术专家、学校专家型教师(掌握培养方案的内涵与开发要点,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非常熟悉职业岗位工作要求,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准确、有效的归纳和整合),就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职业素养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顺序确认等项目进行分工合作,继而研发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成为“体系转型”的正品、真品,并以此“宏观”引领“中观”(主干课程标准制定)以及“微观”课程内容选择与编排,使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层面的教学有据、有序、有声、有色。

2.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开发职业教育特色教材,使“课业”
指向“职业”
按照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的要求,从课程内容选择和排序入手,进行专业原学科课程科目的重新洗牌并构建职业特色课程科目,实现新的课程功能分工配合并逐步实现课程的“体系转型”,在此基础进行“微观”课程教材的开发。

特色教材在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在通过实际工作任务或项目的完成过程整合理论学习、在引导学习者将专业基本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以及教材的体例创新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避免了教学层面
“穿新鞋走老路”和教材“嫁接不成活”的错位,推动专业层面课程改革的进一
步深化。

四、建设经费(见表3)
中央财政投入专项经费
建设内容2011 年2012 年
小计经费支出
度度支出比例合计
人调查论证人才方案 5 5 103
才项目课程教材开发11 0 11

精品课程建设 3 12 15

专业综合课程开发 1 2 3

式专业信息化
与创新教材介质 4 4 8 8

职教课题研究


系小计


师“双师”培养 5 8 13 13
资骨干教师培养13 13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15 15


专业带头人培养 2 2 4 4
设小计20 25 45
校工学结合管理制度14 2

企业员工培训制度 5 4 9

创业教育课程及创业
作25 25 50 5
实践平台建设


小计43
表 3 专业建设经费支出
五、贡献与示范
畜牧兽医专业重点支持项目的三大板块在建设初进行了系统设计,即从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入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选择和安排课程内容入手,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从教师的“五个一”计划入手,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专业
教学素养;从行业企业技术信息与课程内容融合入手,推进校企合作制度的创建。

两年的建设完成了预期的目标。

1.“ 333 式”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333 式”专业课程系统有思想,有实践,有成果。

建设过程产生的改革创新
示范教材、模块化课程特色教材、课程体系创建的思想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程序、教育科学精品课题等获教育部、省教育厅、中国职业教育教学研究院奖项的等第高,其经验多次获全国会议交流,在本地区、江苏省以及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在教育改革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骨干、示范和引领作用。

2.项目课程教材获教育部首批改革创新示范教材称号
教材《饲料质量检验配方设计与营销》围绕“饲料质检”、“饲料配方”、“饲料销售”三个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进行知识的整合与重组,通过“饲料”
这一养殖业的物质载体,服务于“饲料检验化验员” 、“饲料配方设计师” 和“饲料营销员” 职业岗位和从业人员。

教材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转化成了课程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